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狱中书简-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想上不诚实的人。他们会是那被选上的极少数吗?难道我们应该带感情地、急躁地、愤怒地扑过去抓住,以便向其兜售我们要提供的货物的,就只是这可疑的一群人吗?难道我们应该在那一两个不幸的人处于最虚弱的时刻向他们进攻,并且把一种宗教的强制强加给他们吗?

      如果我们不想这样做,如果我们最终不得不把基督教的这种西方模式看作仅仅是完全无宗教状况的预备阶段的话,对我 们、对教会来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基督如何能够成为甚至是那些毫无宗教的人的主呢?如果宗教只是基督教的外衣(即
使这件外衣在不同的时期也具有非常不同的方面),那么,什么是非宗教的基督教呢?巴特是唯一一个开始沿着这条思路思考的人。虽然他仍未达到其逻辑结论。但他已达到了启示的实证主义,这种实证主义本质上仍是一种复旧。对于无宗教的工人甚或一般人来说,任何能造成实际区别的东西,都不是靠它得到的。需要回答的问题当然是:在一个非宗教的世界中,教会(教堂、教区、传讲、基督敎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没有宗教,即没有形而上学和灵性等等的在时间中受到影响的前提条件,我们如何谈论上帝呢?我们如何以世俗的方式谈论(但我们也许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来谈论这类事情了)上帝呢?我们在什么意义上是一种非宗教的和世俗的基督徒呢?如果不认为自己在宗教上特别得宠,而认为自己完全属于这个世界,那么,我们在什么意义上是“蒙召的人”呢?这样一来,基督就不再是一个宗教的对象,而是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了,事实上确实是这个世界的主了。然而那又意味着什么?在完全没有宗教的地方,崇拜和祈祷有何地位?这种隐秘的修行,或者正如情况可能的那样,在倒数第二点和终点之间(你在我这里过去曾碰到过)的这种区分,在这一点上是获得了新的重要性吗? 今天我必须在此打住,这样这封信才可以马上寄出去。在两天之内,我将给你去信进一步讨论这个主题。我希望你对我涉及的东西有一个粗略的印象,而且那不会使你讨厌。好,先说再见罢。没有从你那儿得到回音而保持写信,这并不很容易。如果这样做使我的信成了独白的话,那你得原谅我!

      最后我又发觉我可以写下去了。——保罗关于割礼是否是 称义的一个条件的问题,我想,在今天就是宗教是否是得救的 …个条件的问题。摆脱割礼,同时就是摆脱宗教。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基督徒的本能经常更多地把我拉向无宗教性的人而不是拉向宗教性的人,我这话的意思不是说想要向他们宣讲福音;而是(我几乎可以说是)怀着一种“兄弟情谊”。同宗教性的人在一起时,我常常害怕提及上帝的名字——因为那个名字在这时对我来说,似乎听起来不大真实,我觉得自己很不踏实(其他人开始用宗教术语谈话时尤其糟糕:那时我完全语屈词穷,还有些感到压抑和不自在)——而与不信宗教的人在一起时,我就能够不时地、相当坦诚地谈到上帝,好像很自然似的。当人的感知能力(常常只由于懒惰)到了尽头,或者说人类智穷力尽之时,宗教性的人就谈起了上帝:他们或是为了所谓解决不能解决的难题,或是作为人类失败时的支柱而召唤来帮助自己的,就是说,总是由于人的软弱或处于人生边缘时来帮助人的,确实总是那个Deus ex machina。必然地,那只能进行到人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去把那些边缘向前推进时为止,因此,作为一种Deus ex machina的上帝已成了多余的。我已开始怀疑关于“人生之边缘”的说法。在今天,既然人们几乎不再害怕死亡,几乎不再理解罪的意义,死亡和罪还仍然是真正的边缘界线吗?在我看来,我们谈论边缘,仅仅是急欲给上帝让出一席之地。我希望不在生活的边缘,而在生活的中心,不在软弱中,而在力量中,因而也就不在人的苦难和死亡里,而在人的生命和成功里来谈论上帝。对我来说,在边缘上最好是保持我们的平静,丢开那个未解决的问题。相信复活,并不是解决死亡问题的方法。上帝的那个“彼岸”,并不是我们的感知能力的彼岸。以感知为基础的理论的超越,与上帝的超越毫无关系。上帝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间的“彼岸”。教会并不是站在人的力量用完耗尽的地方,不是站在边缘上,而是站在村子的中心。那就是它在《旧约》中存在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以旧约为基础来读新约仍然读得太少。这种非宗教的基督教的外在方面,即它采取的形式,是我一直在反复思考的问题,我将很快再给你写信讨论它。尤其对我们来说,对处于东西方中途的我们来说,也许将会降下一种重要的责任。

       在这些问题上,从你那边得到一条思路会很精彩;我相信,它对我意味着的东西,确实会比你能想象的要多。我建议 你看看《箴言》第22章第11和12节。其中有些东西是反对任何一种虔诚的逃避现实的。






      1944年5月5日

      我设想你现在一定在休假,这封信不得不转寄给你。不幸的是,那就意味着在你收到时它已过时了,因为现在的生活是 那样的不确定。然而,长期的体验说明,毎一件事都依然如故,而不是突然变化,因此我仍然愿意照常给你写信。我一直过得很好,案子进展也很好,尽管日期还是未定下来。但所有的好事情真正来临时,都会使我们吃一惊,所以我正满怀信心地等待着。

      再谈几句“非宗教性”罢。我想你还记得布尔特曼关于 《新约》之非神话化的论文吧?今天,我的看法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认为他走得太远了,而是认为他走得还不够远。不只是奇迹、升天之类神话的概念(这些东西原则上并不能与关于上帝、信仰等等的概念相分离)成问题,而且还有各种“宗教的”概念本身也成问题。正如布尔特曼设想的那样,你不可能把上帝和奇迹分开,但你却必须能够在“非宗教”的意义上解释和表明它们二者。布尔特曼的方法从根本上说确实是开明的方法(即简化福音),而我则力图从神学方面去思考。

     “在非宗教的意义上解释”指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它意味着一方面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谈,另一方面从个人主义的角 度来谈,而这两种角度的任何一种都与圣经的信息或今天的人无关。说对个人获救的个人主义关注几乎已完全离开了我们, 这难道不是真的吗?有一些事情比为这个问题操心更为重要, 我们难道不是确有这种想法吗?(也许不比这些事情本身更重要,但却比为之操心更重要。)我知道,这样说听起来相当可怕。但是说到底,这不也是圣经的观点吗?《旧约》中有对于拯救个人灵魂的关切吗?在那里,一切事件的核心难道不是世上的上帝之国和正义吗?还有,《罗马人书》第3章第14节以下经文,难道不是下面这种观点的高峰吗?——只有在上帝那里,而不是在关于拯救的个人主义教义中,才有正义。它与我们关注的来世无关而与被创造、被维持、要服从律法、要补赎、要更新的这个此世有关。在福音中,在世界之上者,被认为就要为这个世界而存在——我不是从自由派的、虔敬派的、伦理神学的以人为中心的意义上说的,而是从上帝创世以及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十字架受刑与复活这个圣经的意义上说的。

      巴特是开始批判宗教的第一个神学家(而这仍然是他真正伟大的长处),但他用关于启示的实证学说替代了宗教的位置,这实际上是说,“要么接受它,要么放弃它”:童贞女生子、三位一体或别的什么,每样东西都是整体的同样重要同样必要的组成部分,对这个整体,你要么囫囵吞下,要么完全拒绝。这与经是不相符的。有各种程度不同的感受,也有各种程度不同的意义,即是说,隐秘的修行必须重新确立,这样才能保持基督徒信仰的免于亵渎。启示的实证学说,正如它在终极分析中所做的那建立了一种关于信仰的法则,毁坏了凭着基督道成肉身而賜给我们的礼物的本来面貌,从而使它十分容易造成这种亵渎。教会取代了宗教的地位(即如圣经教导的它本身应该的那样),但却使得世界依赖于它自身,把世界留给它自己的欲望,这就完全错了。

      现在,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能够以“这个世界的〃方式——即在《旧约圣经》的意义和《约翰福音》第1章第14节的意义上——来重新解释忏悔、信仰、称义、再生、圣化等等概念。关于这些,我将再给你写信。

      原谅我用德文手写体写下这些东西——我通常只在为自己做笔记时用这种字体。也许我写这一切的理由。只是要整理一 下我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要去启发你。我确实不是想用这些问题来打扰你,因为我并不认为你会有时间去纠缠它们,我也不需要去不必要地为难你。但我禁不住要与你分享我的思想,只因为这个简单的理由:这是我能澄清自己思想的唯一方法。如果这不适合于你,请告诉我。——明天是坎兑特(Cantate; 复活节后的第四个星期天),我会想到你,并享受愉快的回忆。 再见。像我一样耐心些吧,好好保重。





       1944年5月6日

       ……下次我将写一写基督徒的“自我主义”——无私的自爱。我想我们都会同意这一点。过多的利他主义是令人讨厌 的,它造成了太多的要求。有一种自我主义可能是更无私的, 它向我们提的要求也会少一些。





        坎兑特

        今天早上,我听到了由雷格尔和胡果狄斯特勒演奏的一些好音乐,这对礼拜日来说是个良好的开端。唯一的不和谐 音,是音乐中插播了一条通告,说“敌军分遣队正在逼近某地”——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当时真叫人摸不着头脑。

        昨天晚上我想的是岳母或婆婆的作用问题。我认为她们不应该总想教训人,因为我看不出她们有权那样做。她们的特 权,倒是得到了一个成年的儿子或女儿,她们应该把这看成是丰富了自己的家庭,而不应把这看成是一种进行批评的机会。 她们可以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到快乐,可以在孩子提出要求时给予帮助和建议,但是孩子的婚姻完全解除了她们作为教师的责任。那真正是一种特权。我认为,一个岳母或婆婆应该螅丝吹搅碛幸桓鋈税暮⒆樱虼怂Ω冒阉斜鸬目悸牵绕涫且茉炷持痔氐愕娜魏纬宥纪频胶蟊呷ィ

        对沉默寡言能够显出恰当欣赏力的人,似乎是太少了!警报响了,所以稍后再写罢。……这一次又是相当密集的。

        至于沉默寡言,它完全取决于我们对自己所要保留的东西是什么,取决于我们有了个可以与之分享一切的朋友。我想, 要说岳母或婆婆的妒嫉就有点说过头了。这样说会更真实些:有两种爱,母亲的爱和妻子的爱,而这是造成大量误解的源 泉。然而,顺便说一句,丈夫与岳母相处,比妻子与婆婆相处要容易得多,尽管《圣经》给出了一个独特相反的例子,即拿俄米和路得的例子。最近,我被带进城去了一两次,进行司法审问。结果我很满意。但是,由于对日期他们还是一直不作任何肯定,我对白己的案子确实失去了兴趣。我常常一连几个星期根本不想案子的事情。暂此搁笔!愿上帝保佑我们大家。






        1944年5月9日 

        我很高兴得知你有希望很快请假回家。如果你发现可以设法在几天之内举行命名仪式,绝不要让我不在场这种想法干扰了你的愉快。我希望专为这个场合试着写点东西,而且你知道,我在精神上将与你们在一起。想到最后事与愿违,我在那天不能与你们在一起共庆,当然十分痛苦,但我已自我调解, 顺从了我的命运。我相信在我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目的,即使它正好与我们的愿望冲突。在我看来,我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被关押在此,因此我只希望我不要辜负这个目的。在我们的最螅勘甑墓庹罩拢颐歉鋈说闹种掷Э嗪褪际俏⒉蛔愕赖摹T谙裣衷谡庋桓霾豢啥嗟玫挠淇焓笨汤幢疚已矍暗牟恍遥炔恢档茫埠懿欢浴D腔嵬耆シ次业囊庠福泻τ谖叶宰约喊缸铀值睦止厶取N恳坏愠颐亲呃吹男⌒〉乃饺诵腋P拇娓行话桑颐遣桓糜衅淌奔洳豢吹轿颐俏畹哪切┪按笫乱担宜潜囟ɑ岣愕目炖执垂饷鞫皇且跤啊O氲轿揖钩闪朔涟闳绱思枘逊芏啡±吹募钢苄腋5脑颍沂遣荒苋淌艿摹D腔岢晌怀≡帜眩鸬亩疾换帷V灰夷馨锬惚3终庑┐喝盏墓獠什煌剩揖头浅s{兴了。请不要有片刻认为我不在你们身边是什么损失——远远不是那样。而且,更不要认为我很难得写下这些话;这些话代表了我最真诚的恳求,你遵从这些话,就只会使我愉快。如果在你休假期间我们能设法见见面,我就太高兴了,但一定不要为此为难——我对12月23日仍记忆犹新! 而且,请不要为了在这儿陪我一会儿而失去了一整天时间。我知道你很心甘情愿,但如果你那样,我会非常懊恼。然而,如果你父亲确实安排了你来探视,就像去年12月那样,那我当然非常感激。顺便说一句,我知道我们两人在读祝愿明天的经文时会想到对方,而且我非常高兴你们两人又能在一起读圣经,因为它能给你们极大的帮助,不仅当你们在一起时,而且当你们以后再分离时都是如此。不要让你团聚时间的短暂和你很快必须离开的想法去干扰你休假的幸福。不要打算做过多的事情。要让别人来看你,不要自己到处跑,去看每一个人。如果今后几周会出现什么将对我们的生活发生深刻影响的重要的而出乎意料的决定,我一点也不会感到惊讶,然而我仍然希望你们在一起有几天无人打扰的平静与安宁。你们有机会一起为将来订个计划,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我虽然很喜欢亲自施行洗礼,但那既不是在这里也不是在那里。最重要的楚,我希望命名仪式将帮助你们认识到,你们
大家的生命,孩子的及你们自己的生命,都是在上帝的保护之下,你们能眵满怀信心地期待未来。你要亲自为洗礼选经文吗?如果是那样,《提摩太后书》第2章第1节,或《箴言》第23章第26节,或第4章第18节如何!那天我偶然读到了最后这段经文;我认为它很美。

      我不想在你们刚刚团聚时用一封太长的信来打扰你。我想做的,只是把我最好的祝福送给你们,并告诉你们,我将分享 你们的快乐。你们多听点好音乐吧!





       1944年5月16日

       我刚才得知,你已送来口信说你预期今天上午到达。我不能想象,一想到你能立刻就到这里,我是多么的螅撕托牢俊!≌庖淮挝壹负蹩梢运凳翘煲猓嵌哉鄣坏恼嬲卮鹆耍残砟慊嵬獍铡N胰韵胛┫疵鞘叫吹闶裁础S谩妒返凇90篇14节作为仪式经文如何?我本想建议用《以赛亚书》第8章第18节,但它有点太过于带普遍性了。






        1944年5月18日

        我打算为洗礼的这一天写点东西,而我把它寄出的主要理由,是让你知道,我想着你们……。我希望这一天将成为长久珍惜的回忆,它将为你的假期定下基调。我也恐怕这假期是太短了,但我希望你很快就能永远不离家了。有些回忆是令人痛 苦的,还有些回忆则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愿对这一天的回忆, 能在你们又分离时对你成为一种激励。……请不要为我而有什
么遗憾。马丁(尼莫伊勒)这样已有近7年了——那可是大不一样啊。……我刚听说你明天要来看我。太好了。我曾放弃了对此所抱的希望。这样,我要用今天为你的到来做准备。是谁设法安排的来访?不管是谁,我都非常感激。







        1944年5月19曰

        我简直无法告诉你,你的到来给了我多大的愉快,当然,还有你敢于来的勇气,还有你们两人一起来这个事实。这简直就像个奇迹。听到你近来的经历,我深受感动。我今天是太急于深人细节了。最重要的是,我要为你在最近经历这种折腾之 后,能找到你亟需的安宁,得到内心的和外部的安宁而祈祷。我非常遗憾你来时警报正在响着,当那位军官送来了你的电话口信时,我才松了一口气。种种事情的意义,常常是模糊不请的。但是,知道某些事情不可避免,而且即使我们看不见其后隐藏的目的也只能忍受,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安慰吗?我在这里已经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了。






       1944年5月20日

       有一种危险总是存在的,即某种强烈的爱会破坏我称为生活的“复调音乐”的东西。我的意思是,上帝要求我们全心全 意地永远地爱他,然而这并不是为了损害或减少我们此世的情感,而是作为一种固定的旋律,而生活的其他旋律则为之提供对位。此世的情感是这些对位法的主题之一,这种主题享有自己的自律性。即使是《圣经》,也能为《雅歌》找到一席之地,人所具有的热烈的、感官上的爱,莫过于其中的描写(参见第7章第6节)。这是一件好事情:《圣经》包括了这一篇诗,它向那些认为基督教限制激情的人发出了抗议(在旧约中,什么地方有这种限制的例子呢?)在基础低音坚实而又清晰的地方,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配合的对位音发展到自己的最大限度。基础低音和对位音,用査尔斯顿信式的语言来讲,是“既不相混而又独立”就像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一样。也许复调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它是这种基督论真理在音乐上的反映,因此它是基督徒生活中的基本因素。你来这里以后,我想到了这一切。你能明白我的用意何在吗?我想告诉你,我们必须有一种良好的、清晰的固定旋律。没有它,就不可能有饱满的或完美的声音,有了它,对位声部就有了坚定的支柱,就不会跑调或消失,就其本身而言,它就永远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只有这种复调能够陚予生活以完整性,同时也向我们保证,只要定旋律保持不断,就没有什么东西会出大错。也许,你的假期和就在前面的分离,对你来说会比较易于忍受一些。如果分离定要来临,且伴随着各种危险,请你不要害怕它或者仇恨它,你要把你的信念固定在定旋律上。——我不知是否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意思,不过,人们实在很少谈起这类事情·····





       1944年5月21日

      我把这个日期写在这封信的顶头,作为我对洗礼仪式的参与和为它作的准备。就在此刻,警报停了,我现在正坐在警卫 室里,我希望你们在所有日子当中的这一个日子里,不要遇到空袭。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候啊!这是一次什么样的洗礼啊!在今后的岁月中,我们将不得不回顾多少事情啊!要紧的是,我们应该恰当地利用这些回忆,把它们变成精神上的财富。那将会使它们更坚实、更清楚、更富有挑战性,这是件好事。在这样的日子里,绝没有多愁善感的余地。既然在空袭当中,上帝还将进入上帝之国的福音召唤送到神圣的洗礼仪式上来,那正是上帝之国之性质和目标的明显征象。因为,那是一个比战争和危险更强大的国度,一个力量和威权的国度,它对于某些人来说意味着永久的恐怖和审判,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意味着永久的快乐和正义,那不是一个心中的王国,而是像地球一样广大的王国,不是一个短暂的王国,而是永恒的王国,它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召唤人们走向它自身,为它做好准备,它是值得我们以生命去奉献的国度。轰炸刚刚开始,但看来今天也不会太厉害。我多么想一连几个小时听你讲道啊!今天早上八点钟我听到了 “上帝所为皆善美”的合唱节目——这是一天的好开端。当我聆听时,我想到了你我很久未听到管风琴的声音了,它那清晰的音调,就好像艰难时期的一个庇护所。

      我想,你马上就要进行饭后讲话了,你讲话时会想到我。 我很想听你讲话。我们彼此很少说这种话,这个事实本身就使 人不时渴望听到这种话。你理解这一点吧?也许,一个东西不在场,就能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它。我过去认为这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现在仍这样认为,尽管已发生了这一切。

      复调音乐这个主题还在一直纠缠着我。今天我在想,没有你是多么痛苦,我又想到,痛苦和欢乐如何也是生活之复调音 乐的组成部分,它们竟能够肩并肩地独立存在。 ‘

      警报解除了!我真为你们高兴。我的桌上有两枝小丁香花:今天有人为我送来的,很令人感动,不是吗?我还把你带来的照片放在面前,望着这个婴儿,他今天正在受洗命名。我认为他很可爱,如果他要像我的祥子,我只希望他像我一样没有牙病头痛的毛病,希望他有幸得到我那样发达的腿肌和敏锐的牙床——尽管那有时也会变成不利条件。至于别的事情,他能在别的地方干得更好。……关于我,他还继承了最好的东西,即我的名字。我从来都很满意这个名字,年轻时甚至为之而自豪。请相信我,我将永远是他的好教父,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事实上,我相信他不可能有更好的教父了!

      如果在你看来,战争似乎仅仅意味着死亡的话,你实际上就没有恰当地看待上帝行事的多重方式。我们大家的死期都是 定好了的,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它都会找到我们。我们必须为之作好准备。但是,

                            他知道千千万万的方式,
                  
                            从死亡的力量中拯救我们。
        
                            他供给我们种种养料和饮食,

                            那是他在饥荒时送来的天恩。

       ——这乃是我们绝不能忘怀的东西。我还要寄给你一封信,请你在最坏的情况发生时转交给尼布尔。我们还必须定好一个地点。我确信,通过N。和乔治大叔,我们以后还能保持联系。









                                          关于D。W。R。的洗礼之断想



    你是我们家族中新一代的第一人,因此也是你这一代人中最年长的代表。你将拥有这样一个极有价值的优势,即有大半辈子与在你之前的第三和第四代人一起生活。你的曾祖父能够凭自己的记忆向你谈起那些在18世纪出生的人们,而且,有朝一日,在公元2000年以后很久,你还可以成为传递250多年口头传说的活桥梁,尽管这自然得以雅各的这句话“如果上帝愿意而我们又活着”为条件。所以,你的诞生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机会,来思索历史之无常盛衰,来审视未来之大致轮廓。

     你的三个名字使人联想到三幢房子,它们与你的生命密切关眹,而且将永远密切关联。你的祖父曾居住在一幢乡间牧师宅邸中。他过的是一种简朴而健康的生活,在心智上有着广泛的兴趣,对于人生的小小愉悦有着热烈的爱好,同普通民众有一种自然而坦诚的友谊,在实际事务上有自助自理的能力, 还有一种以精神上的满足为基础的稳重谦和——这些都是在那所乡下牧师宅邸中自然而自在的世间的价值,你在你父亲身上也会看到这些价值。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它们总能帮助你同他人一起生活,帮助你获得真实的成功和内在的幸福。

     体现在你的外祖父外祖母家中的城市中产阶级文化,则显示出为公众服务的自豪,心智方面的成就与领导地位,以及对 高贵遗产和文化传统的一种根基深厚的责任感。甚至在你意识到之前,这就会赋予你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你绝不会丟掉这种方式,因为你若失掉它,你就会对自己显得不真实。

     用你的叔祖父——指作者(迪特里希·朋霍费尔)——自己的名字为你取名,那是你父母亲的一个好心的想法。你的叔祖父是你父亲教区里的一名牧师,也是他的一位好友。这时候,他正分担着其他很多善良的德国人和新教徒的命运,因此他只能在远处参加你父母的婚礼,在远处参加你自己的生日洗礼,可是他却怀着极大的信心和欢乐的希望期待着你的前程。他一直在努力奋斗,要保持他所能理解的那种精神,即他看到体现在他父母(你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家中的那种精神。你的父母正是在这所房子中开始相互认识的,他认为这对你的前程是一个吉兆,他希望你有朝一日也会感激这所房子的精神,并从中获得灵感。到你长大的时候,那幢乡间的牧师邸宅和那座古旧的城市住宅将属于一个已经逝去的世界。但是,这种古老的精神仍将存活在那里,并在一段时期的冷落与软弱、退却与还原、维护与康复之后,采取种种新的形态。

      深深扎根于泥土之中,可以使生命更为坚强,但它也可以丰富它,賦予它以活力。关于人的生命,有某些基本的真理,人们或迟或早总会要返回这些真理上来。所以,没有必要着急:我们必须能够等待。“上帝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传道书》第3章第15节)。

      在将来的革命时代,知道一个好好的家平安无恙,就是一份无价的礼物。它将提供一个堡垒,以抵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 —切危险。子女狂妄地造父母的反,这种时代将会过去。子女将回到父母那里寻求屏障,在父母的家里,他们将寻求咨询、 安宁和光明。父母健在是你的幸运,他们凭经验而懂得,在遇到麻烦时有父母的家意味着什么。在此普遍的文化枯竭中,你将发现,你父母的家是一座精神价值的仓库,是一个激发心智的源泉。你的父母所理解、所演奏的音乐,将消除你的惶惑,净化你的性格,纯洁你的情感,在焦虑和忧伤的吋候,这音乐将帮助你维持一种欢乐的基调。你的父母不久就将教你学习自助,不要害怕弄脏你的手。你们家里的虔敬不会是喧闹聒噪的那种,但是你将受到培养,学会作自己的祈祷,学会敬畏上帝甚于一切,敬爱上帝并遵行耶稣基督的旨意。“我儿,要谨守你父亲的诫命,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要常系在你心上,挂在你项上。你行走,它必引导你;你躺卧,它必保守你;你睡 醒,它必与你谈论。《箴言》第6章第20—22节)“今天救恩到了这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