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怎样培养习惯-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表面上看来皆不是经国大事,实质上却是兴家繁国之基业。正是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司马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警句,已成为世人传诵的名言。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节约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节约粮食、水电,不随意浪费和抛洒粮食;
爱惜玩具、文具、图书、衣物及其他物品;
节制不合理的欲望,不该买的东西不买;
爱护公物,对损坏的公物懂得报修或学着修理。
2.培养要点
第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生活条件改善了,我们手中的钱越来越多,主要是长辈们给的零用钱和压岁钱。钱多了,很多人不太珍惜了。要做到真正的节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一要懂得金钱不是白来的。很多人不知道家长挣钱的辛苦,以为钱来得很容易,所以花起来也不心疼。在国外,很多孩子从中小学就开始打工挣学费。因为有了切实的劳动过程,他们对于钱的来之不易有切身的体会,花起钱来也就不会过于大手大脚。这一点,我们中国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学一学。
二要懂得金钱不是万能的,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金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有钱可以买来财物,却买不来精神和道德;有钱可以买来书本,却买不来知识;有钱可以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有钱可以买来化妆品,却买不来自然美、心灵美;有钱可以雇人替你干活,却买不来自己的智力与能力;有钱可以拉拢别人,却买不来真正的友谊……
三是不义之财不可取。我们一定要靠诚实的劳动去换取金钱,任何歪门邪道来的钱都不能要。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只能花自己挣的钱或者是家长给的钱,决不能私自拿家里的钱,更不能偷别人的钱。
第二,花钱有节制,不要挥霍浪费。
我们手中有一些零用钱,那是父母给我们准备的每天的开销,比如乘坐公车或是备不时之需的。但是很多人总是拿这些钱随意花费,买许多根本不需要买的东西,造成金钱上的浪费。
要想改变这一点,不妨在买某一件东西时问一问自己,这件东西是不是非买不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不要再买了。
另外,不要挥霍浪费。我们有很多人觉得钱是很重要的,不能随便浪费,可是对于衣物、食品、玩具和文具等一些东西,就没有节约的观念了。铅笔还有一大截就不要了;草稿纸上零零碎碎地画了一点东西就扔了;不想吃的饭菜说倒就倒了;牛奶不爱喝就倒掉……这些行为都是巨大的浪费,同样不利于我们形成节约的习惯。
第三,有科学消费的观念。
我们现在手上的压岁钱和零用钱多了,更应该学会科学消费。
一是精神性消费。我们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拿出一些钱来买书和杂志等,而不要全是买吃的、穿的和玩的了。我们可以备一个小书架,一个月一本书、一本杂志、一张报纸,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的时间,我们就会有一批相当可观的藏书,这对于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好处。
第51节:花钱有计划
二是道德性消费。我们可以把省下来的零用钱用在支援灾区重建上,也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省下来的钱来捐献,那更是高尚道德的表现。
三是发展性消费。我们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钱省下来交学费、买书本,用于上学,这种消费不仅是为我们自己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为家长省下一笔钱来,也算是为他们分忧。
四是交际性消费。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生日,往往都会送一点礼物表示祝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之一。但是一些中小学生把这理解为毫无节制地请客送礼了,甚至好多人在生日的时候,都要大宴宾客。其实,这也是一种浪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亲人和朋友生日的时候,利用我们手中的零用钱买一点有意义又不贵的小礼物,表示心意。只要我们表达出了自己诚意,这样既是节约,又能维护彼此的感情。
五是储蓄。我们手中有了钱,可不要一下子全花光。我们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节约,可以试着学习理财。储蓄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第四,花钱有计划。
因为花钱没有计划和安排,很多人常常寅吃卯粮,到最后,才发现已经陷入了困境。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也许这一点暂时还体现不出来,因为我们现在大多还是吃住在家里,可是一旦我们离开了家,需要独自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以往花钱没计划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下面就是一个大学生的经验教训:
刚念大学时,爸爸和我约定,每月的15日给我寄500元的生活费。因为开支毫无规律可循,三天两头地,我就找个理由与同寝室的舍友们到校园餐馆挥霍一顿。第一个月,爸爸容忍了我,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寄了过来。然而我却恶习难改,第二个月、第三个月依然如此。终于,在离第四个月的收款日遥遥无期的时候,我又捉襟见肘了。
万般无奈我拍了一封极其简短的电报回家:“爸爸,饿坏了。”
爸爸很快就回了电报,也很简短:“孩子,饿着吧。”
生活真是太伟大了,在那之后只有10块钱的10天里,我绞尽脑汁节衣缩食,出手之前锱铢必较,竟然也把那段艰难的日子熬过去了。
从此,我学会了精打细算,并且发现,其实只要稍稍收敛一下不必要的支出,每月400元生活费就够用了。这样,每月我都可以积攒下一些盈余,这些钱可以买书、买磁带、买CD、旅游、捐款,当然也包括吃餐馆,但是比单一地花在吃上,当然是有意思得多。
以上是几种有助于我们养成节约习惯的方法。只要我们真正按照这些方法来做,就一定会让父母挣的钱在我们身上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
3.自我评估
你是不是经常把不爱吃的菜扔在桌上?
对于已经旧了的衣服,你总是把它扔在柜子底层,从来不穿它,然后又经常要求父母给买衣服;
看到别的同学有了高级的玩具和书包,你最起码也要成为第二个拥有的人;
好朋友过生日,你一定会买很昂贵的礼物,因为你过生日的时候,也希望他们送这样的礼物给你;
你从来没有要把压岁钱存在银行的想法;
你拒绝了父母要用你的压岁钱交学费的提议,你认为学费应该是父母拿钱出来交,而不是你;
如果学校提出要献爱心,你就会回家找父母要钱,从来没想过要动用自己的零花钱;
父母总是在每周一把一周的零用钱都给了你,但是奇怪的是,每次不到周三,你口袋里的钱就没有了。
因为家里很有钱,所以你觉得赚钱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第二章纠正坏习惯
一、盲目攀比、炫耀
1.概念和内涵
所谓盲目攀比和炫耀就是在认识不清的情况下,不顾实际情况与别人进行比较,向人夸耀。这是当代中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
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为了生存,我们都需要钱。有了钱,才能够买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可是,我们经常感觉钱不够用,这使我们感到沮丧,因而羡慕那些比我们更有钱的人。许多人认为幸福来自于钱,没有钱就没有幸福。特别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对于经济、钱的了解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同龄人都有更直接和更多的了解。我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有许多自己的物质需要,却两手空空没有收入。
这是事实,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有种种的需要,可是我们没有相应的能力来满足自己所有的需要。当二者出现矛盾时,有的中小学生就以盲目攀比、炫耀来对待。有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天,动物们决定做一件伟大的事,以便迎接所谓“新世界”诞生的问题,所以它们创建了一所学校。
学校里开设的活动课程包括跑步、爬行、游泳及飞行。为了方便管理,所有的动物都参加了每一项课程。
鸭子在游泳项目上的表现非常杰出,甚至比老师还优秀,但在飞行方面,它的成绩只是刚好及格而已,而跑步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因为它跑得太慢。所以放学后它必须放弃游泳,留下来练习跑步,它持续地练习,直到它那有蹼的脚都磨破了,仍然只有游泳一项及格。但是及格的标准只适用于学校,所以除了要上学的鸭子外,没有人在乎这件事。
开始时,兔子跑步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不久后,它便因为游泳前繁琐的化妆工作感到神经衰弱。
小松鼠本来在爬行课程上表现优异,直到有次上飞行课时,老师要求它以从地面起飞取代从树梢滑落,却造成它心理上极大的挫败感。后来它因运动过量导致肢体痉挛,使它在爬行及跑步课程只得了70分,刚好及格。
第52节:盲目攀比
看到这个故事,我们是不是觉得它们与自己很相似?鸭子一心想学习跑步,松鼠拼了命地要学会飞行。最后的结果是,它们受到了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打击。那么我们呢?我们中的很多人,因为和它们一样,一心想要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不是也同样使自己精神上产生挫折感吗?比如追求一个与其他同学一样高级的国外进口的文具盒,可是因为自己家里并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而备感痛苦。
目前在我们中间存在着的盲目攀比、炫耀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如下一些:
①盲目攀比、炫耀自己的穿戴
这一点在广大中学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可能有很多人会以为,中小学生嘛,无外乎是穿些运动服、运动鞋之类的,那会花掉多少钱啊?其实不然,虽然中小学生可能不会去买那些高档的西装礼服,但是,如果真的讲起穿戴,可能会让很多人出乎意料。很多中学生对于各种衣服的品牌说得头头是道。光知道还不算,同学之间比着看谁的衣服牌子更硬,谁的鞋子更贵。就拿学生穿得最多的运动服来说吧,现在已经有好多中学生开始有品牌意识了,不是名牌不穿,不是当红的名星作代言人的品牌衣服不穿。更有甚者,连国内的衣服也不穿了。
盲目攀比和炫耀穿戴还有另一种形式,那就是既认衣服也认人。有很多中小学生不仅要比谁的衣服牌子更响,还比较衣服是不是自己或是周围同学心中最喜欢最红的明星代言的。这种情况带来的盲目性就更大了。比如今天喜欢这个明星,就一定会去买他代言的衣服,明天又喜欢另一个明星或是另一个明星更有号召力了,就会去买另一个明星代言的衣服。就这样,可能差不多功能的衣服会买上好几件。
盲目攀比和炫耀穿戴还有另一种更盲目的形式。那就是有好多同学已经形成了一种观点,他的衣服鞋子全要是同一个品牌的,一定要搭配起来穿。也就是说不是一身耐克,就要是一身阿迪达斯。
②盲目攀比和炫耀自己的日常用品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能会将攀比的行为延伸到自己日常所用的物品。比如书包、文具盒、钢笔甚至小到橡皮也要比较谁的更贵更高级。如果留心,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同学,他们为了不断地买到比其他同学更高级的橡皮,居然会向家里人慌称橡皮丢了,所以要买新的。在很多人的眼中,一块小小的橡皮是花不了多少钱的,所以他们会心安理得地去要求父母不断买新的。其实他们不知道,现在一块高级的橡皮也要好几块钱。再说,这也绝不单是钱的问题,从这里开始,他们在不断地“培养”着自己撒谎的本领,慢慢养成了不诚实的品性,这都是会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埋下重要隐患的。
③盲目攀比和炫耀生日派对的排场
对我们绝大数中小学生来说,举行一个奢华隆重的生日派对已经变成了每一年的一个重要“节目”。很多人早就不满足于那种只是家人或是最要好的朋友在一起简单地祝福一下的生日了,而是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相互攀比着过生日。
有的人要父母掏钱请班里所有要好的朋友到饭店大吃一顿,还不能有父母在场,他们像成年人一样在饭店大吃大喝,开香槟、切巨大的蛋糕,场面隆重盛大。
而那些参加别人生日派对的同学也是相互比谁送的礼物更“拿得出手”,你送一百块钱的礼,我就一定要送两百块钱的。结果是大家的礼物一年比一年时尚,一年比一年昂贵。
有的小寿星还会趁此机会“理直气壮”地“敲”父母一笔,把所有平时所以被父母拒绝的要求都在这一天提出来,他们知道,这一天父母是不会让自己伤心的。
④盲目比较谁家的汽车更贵更高级
现在很多人家里都买了家用小汽车了。本来这只是一个交通工具,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而已。小汽车本身与中小学生的身份地位是毫无关系的。可是现在,有很多中小学生开始把自己家的小汽车拿来作为攀比和炫耀的资本。有同学看着别的同学的爸爸开着更高级更好的汽车就会心里不舒服,而那些家里有高级汽车的同学呢?也会经常以此为资本来炫耀:“你看,你爸爸才开‘夏利’,真丢人,我爸爸开本田!”更有甚者,还会有同学对别的同学说:“我们家的车是‘宝马’,撞坏了你们家又赔不起,下次看到我们家的车,你家的‘夏利’就赶紧让路知道吗?”
如果这样,我们不仅会变成“势利眼”,还会因此大大影响与周围同学的关系,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到我们的价值取向,使我们慢慢变成一切向钱看的人,这是最要不得的。
2.克服要点
第一,试着去了解金钱的实际意义与象征意义。
很多同学很少或者从来都没有接触过金钱,对于金钱的象征意义与实际意义也就难以理解了。所以,如果要克服已经产生了的盲目攀比和炫耀的习惯,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金钱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错,对于成年人来说,金钱也许象征着一个人的成功,也许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它也是个人、家庭和社会财富的象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金钱虽象征着我们所在的家庭的财富,但那是父母的劳动创造的,与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不过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可利用的资源而已。
对于金钱的实际作用,我们有必要在生活的实践中去进一步了解,而不是只做一个只懂伸手向父母要钱的“小书生”。
首先我们需要懂得钱在生活中的交换价值。经常跟父母去市场走走,看看我们平时吃的一斤鸡蛋需要多少钱,我们穿的一件衣服需要多少钱,我们家里用的冰箱彩电需要父母多少天的辛苦工作才能挣到那么多钱买回来。有了这些直观的了解,我们就会对钱有一个起码的概念,也就不会再以为一块橡皮是无所谓的,请同学过生日派对是无所谓的了。
第53节:克制虚荣心
第二,了解和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
很多同学之所以会不断地要求父母买名牌,不停地和同学比着讲排场,不能控制地去和别人攀比,向别人炫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并不知道父母挣钱的不易。他们以为父母的钱是很容易得来的,有的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父母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有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妈妈逛商店,看中了一个很昂贵的东西,于是要求妈妈给买下来,最后没有办法,妈妈只好对他说自己没有钱,可是这个小学生说妈妈的钱包里有钱,妈妈把钱包拿出来告诉他钱不够,他马上说那银行有钱,当妈妈对他说银行的钱不是自己家的时,这位同学怎么也不肯相信妈妈的话。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多得是:
还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在班上是一个很积极的学生。有一天老师发动大家向灾区捐款,于是他马上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我们家有钱,我可以捐款。”那老师就问他:“那你准备捐多少啊?”他大声说:“捐10万。”他知道10万块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是别的同学都不会捐的。于是当天晚上回家他就对自己的爸妈说:“爸爸妈妈,我已经对老师说了明天要向灾区捐10万块钱,你们今天就把钱给我吧,明天我要带到学校去。”他父母一听惊呆了。这10万块钱是他们准备装修房子的钱,可是他们的儿子却并不知道这个钱的用途,更加不知道这10万块钱是父母辛苦工作了几年才攒下来的,在他的眼里,父母赚钱似乎是很容易的事,因为他从来没有见父母在他面前谈论过挣钱不易。只是听父母提到过这10万块钱,于是就答应要捐出去了。结果害得父母很不好意思地去向老师解释。
如果我们深入生活,深入了解父母平时是如何辛苦工作的,深刻体会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我们对钱的使用就会有一个更合理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克服把钱花在那没有必要的盲目攀比和炫耀的坏习惯。
第三,克制我们的虚荣心。
造成我们盲目攀比和炫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虚荣心。虚荣心会导致我们去追求那些超过我们实际需要的东西,去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事物。比如名牌。克服虚荣心就是从思想上斩断盲目攀比炫耀的根源,是十分必要的。
3.自我评估
你从来不穿没牌子的大路货;
你的文具一定要比班上大多数人的高级,一旦发现自己的太落伍了,就会要求父母买新的;
你从来不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来的,更不曾了解过父母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你认为自己的爸爸是大老板,他的钱反正多得很,你认为自己怎么用也不会用完的,所以你从来就“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你在买衣服的时候,总是要买那些最红的明星代言的衣服,这样才不至于落伍;
如果衣服是名牌的,鞋子就不能是没有牌子的,就算是国内名牌也不行;
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耳朵上戴着MP3耳机的人,所以,虽然你用不上它,也一定要父母给买一个,不然你会怕别的同学笑话;
别的同学过生日,低于100块钱的礼物你从来不送,因为那太掉价了;如果是你自己过生日,则一定要请要好的同学到高级饭店大吃一顿,不然自己太没面子了。
二、懒惰
1.概念与内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时代,物质福利不断涌进童年、少年、青年的生活,以致出现这样一种危险:儿童和开拓进取少年可能可能失去了这些物质福利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观念,甚至不知道它们是从哪儿来的。现在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学和社会学的问题就是要在儿童、少年、青年身上培养对待物质福利的态度。”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当代的中小学生要面临的一个题。集中体现就在一个懒惰的问题上。
一个人的懒惰,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完全不做或懒于做家务
我们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现在多做一些家务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将来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强,否则只会抓瞎。虽然将来很多的家务劳动都社会化了,却仍有很多事情必须亲自料理,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很多人长到十几岁了,连锅碗瓢盆都还没有碰过,基本的生活知识也没有,基本的劳动常识也不懂,一旦需要独立生活,就会处处碰壁。
②自己能做的事不做
有些懒惰的孩子明明是自己能做的事,却找各种各样理由不去做。他们最大的理由就是那不是属于自己的事情。比如,为花园里的小树小花松土施肥,很多人就认为那是园丁的事,或是父母的事,又不是自己养的花,所以这样的事他们也就懒得去做。有的事虽然是自己能做的,也与自己有关,可是他们都指望父母来做,所以也懒得动手。比如家里的卫生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做的事,就算中小学生能做的有限,可是抹桌子,洗洗茶怀什么的,还是可以做的。但是懒惰的人就不做,他认为反正有父母做。
③自己该做的事不做
很多的中小学生因为过于依赖父母,所以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本来应该是自己做的事却不做,把它推给别人。
比如,我们之中的好多同龄人别说做饭洗衣服了,连饭前饭后擦桌子,帮助父母端端盘子也不做,就等在那里等着吃现成的;还有的人直到要换衣服,才会叫家长把衣服送到自己面前来,根本不知道事前把自己要穿的衣服准备好,自己平时换下来的衣服也不知道要放到衣篓里,扔得到处都是。
再比如在学习上,文具扔得满桌都是,等到要用的时候,就急着让父母来帮助找;书包从来不自己整理,常使得该带的书忘了带;更有甚者,明明应该是自己要完成的作业,却非要父母帮着来完成,最常见的就是手工作业。
第54节:懒惰
④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
很多中小学生总以为自己还小,太大的事情做不来,太小的事情又觉得没必要做,况且那些小事有父母做就可以了。
比如很多小学生就认为做饭是一件复杂的事,他们也做不来,同时又认为像洗袜子这样的小事,本来一直是妈妈在做,自己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了。这样下来,最后就成了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当然会变成大事小事全不会做也不愿做的懒虫了。
2.过于懒惰的危害
一个人过于懒惰,那么无论他的理想有多么伟大,都不可能实现,因为懒惰的人是很难以把理想付诸行动的。而且,一个人如果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会给他的成长带来不可忽略的其他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让一个人的成功阻碍重重。
首先,懒惰容易使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想一想,一个连袜子都不会洗的人,会有多强的生存能力?一个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人又如何面对成功所必须要经受的曲折与磨难?
其次,不利于锻炼顽强的意志以提高心理素质。凡是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自己做,这样就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减少信赖性。15岁就考上大学的樊晓燕从小就经常听到妈妈说:“你自己干”,三、四岁就自己洗手涓,自己洗碗,并且自己学扫地,整理小床……上中学时自己拆洗被子、棉袄、打毛衣……这种“自己干”的精神使她养成了独立精神,锻炼了意志。大学毕业时写论文,她独自一人在河南乡下跑了三个月,拿出四万五千字的论文。她说,“自己干”培养了我的决策能力及办事的迅速性和果断性。
最后,太懒惰也不利于培养与父母融洽的感情。只有参加过劳动的人才会懂得父母的辛劳,知道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而一个懒惰的人就不可能体会到这一点,反而会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会以为自己生来就是享受的,父母伺侯自己是应该的,稍不满意就大发脾气。这样,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怎么会很融洽呢?
3.克服要点
第一,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始。
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可以做的家务劳动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对照着来督促自己:
如果是一个学前的孩子,可以在生活中试着做一做下面的这些事:穿衣、扣钮扣、系鞋带;刷牙、洗脸;学会摆放筷子,替家长取小物件;学会洗手绢等。
如果是一个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在以上基础上试着来做下面这些事情:穿衣服、系鞋带;洗手、洗脸、洗脚、叠被子、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图书和玩具;擦桌子、扫地。
如果是一个小学中年级的学生,那么可以做的事就更多了:洗小件衣服、收拾屋子、倒垃圾;钉钮扣、包书皮;帮家长买菜、摘菜、洗菜。
如果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下面的这些事应该都可以做:布置房间、缝补衣服、洗衣服、刷鞋;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钳子、锤子、剪子,斧子、铁锹;帮助家里买米、面,会做简单的饭菜;会浇水、松土、施肥等;打扫楼道、院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
如果是一个中学生,就可以试着在更高层次上努力:设计、布置房间;和家长一起管理财务;学会全部家务,能洗、缝、做饭、做菜,会使用家用电器、会擦洗、修理自行车等简单的机械物品。
第二,该自己做的事情,不要推给别人。
比如收拾自己的图书和玩具,削铅笔、整理书包、做值日。对于大孩子来说比如收拾自己的屋子、洗自己的衣服和鞋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等等。
第三,对于我们面临的工作,不要挑肥拣瘦。
很多人对于那些不得不做的工作,经常会撅着嘴巴挑来拣去。不是觉得这个工作太难了,就是觉得那件事太简单,最后就变成这个不想做,那个不愿做了。如果我们真的要训练自己克服懒惰的习惯,就一定不要在工作面前挑肥拣瘦。
第四,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力求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无论我们是处于何种年龄段的人,对于每做一件新鲜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说,我是中学生了,我自然就一定会做饭了。所以,在最初的时候,我们要抱着学习的心态来面对每一项劳动,只有慢慢地学会了,才会渐渐得心应手。另外,在做中学的意思是,有些劳动我们在向父母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可还是有必要在做的过程中再多想想,做同样的工作,有没有比现在的方法更简便易行的?
第五,我们比想像中还要能干。
很多人在面对一项劳动任务的时候,经常是还没开始做就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事实是很多工作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难,因为我们比自己想像中要能干。
第六,有勇于吃苦的精神。
一个人所以会变得懒惰,大多是因为从思想或是精神就已经开始变懒了,因为精神上的懒惰,我们才变成身体上懒惰的人。所以,要有勇于吃苦的精神,不要给懒惰任何借口:
在青岛有一个女孩子名叫甘琦,这个女孩子外语学得特别好,她那个英语老师是个英国人,劝她说,你呀,有学习天分,你能不能到英国留学?我可以给你担保。这个女孩子当然很愿意,回家跟妈妈商量,她妈妈说:“咱家没钱,你要去就全靠你自己的奖学金。”她妈妈下岗了,爸爸身体又不好,哪里有钱去呢?结果这孩子就考试,一考就考上了,奖学金也有了,后来就到了英国去留学。念高三时,问题也来了,她的奖学金不够了。这时,她爸爸也已经去世了,她妈妈生活得很困难,她不能向家里要一分钱,怎么办呢?就去打工,打了好几份工,每日里东奔西走的,一下课就去打工,挣了钱来上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