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宅门之庄家四奶奶-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赢赢
作品相关 无内容
王世珍
王世珍是个疯子,虽然大家都这么说,可是我不认为他是个疯子,所以并没有把他写在另外一篇专门写疯子的文中.
王世珍,是五里之外一个村子里的疯子,我小时候经常见他到我们那个山沟沟里打柴,我也曾经象害怕所有疯子那样害怕他。不过后来我看他除了穿得旧些破些,并不象别的疯子那样脏,或者乱脱衣服,看着人傻笑以及发疯乱打人等等。这些疯子的常态,在他身上都找不到.
在我看来他和正常人也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觉得他看小孩子的眼光都是很和善的.所以之后慢慢地并不怎么害怕他了。但因为他终究是个疯子,不管像不像,总之大家公认他是疯子,小时候的我还是不敢走得太近的.
再后来长大些,听别人说了他的故事,有些感叹。
王世珍生在一个贫穷的山村,只有母亲,却读过高中,在那个年代能读到高中,那还是算很有知识的人了,就算考不上大学,乡里县里的各单位也经常会招了去.假如他只是和别的高中生一样,大概到现在日子过得也很舒坦吧.
可惜他当时却喜欢上了一位女同学,这位女同学大概也很喜欢他吧.同窗共读,少年情怀,那该是怎样的甜蜜啊.但通常好事都不会顺利的,因为他们两家的地位悬殊太大,女同学最后终于另嫁他人.这位女同学经历了怎样艰难的心理矛盾我是不知道,但王世珍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
只是这样也罢了,日子久了也会忘记的吧.很不巧的是,这时候乡里竟然公映了一场电影,正是梁祝.王世珍看完电影后痛哭了一场,然后就经常痴痴呆呆的,人们就说他已经疯了.
王世珍后来的很多年都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他经常打柴来买.当然是不可能结婚的了.
但我认为王世珍并没有全疯,因为他不打人也不骂人,身上也不脏,还知道天天去打柴来买,补贴家用.你说你见过这样的疯子么?我甚至觉得他并没有疯.
我大胆设想他只不过是生活在另一种境界里而已了.在他的世界里,也许只是最最简单的简单.一种无挂无碍无欲无求无痴无恋的简单生活.
假如真是这样,那真让我神往.
假如可以,我很想成为这样一个“疯子”.
情人
我要写的这对乡下山沟沟里的情人,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姑娘的父亲,和他情人的故事.
因为对这位姑娘的私人感情,我几度不想写这个故事,因为有赞美这对情人之嫌.最后之所以还是要写,实在是因为这对情人最后的结局,震动了我.
这个故事中的男人,是个幽默开朗而极具男人魅力的地道农民。我始终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字也不识得几个的农民会有这样的魅力,无论男女老少,都很容易喜欢他.
至于那个女人,就住在他家前面斜坡上的房子,她的男人是个出了名的温和谦让好脾气的人,又是个小学教师,在当地算是个有脸面的人,他们生了个几个女儿,个个都好看,大了也都很有出息.本来还有一个最小的儿子,不过大家都知道不是这个老师生的,瞧那眉眼就知道是她和情人的,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样,毋须质疑.
我不明白这样好的家境,这样好的男人,为什么这个女人还要一直和情人在一起,大概别人也都这样觉得吧.虽然我知道她的情人是很有男人魅力的,但这个理由还不足够.
我也不明白这个老师为什么能够容忍他的女人在外面偷汉偷得这样光明正大,就冲他家最后这个儿子的长相,这也绝不是可以隐瞒的事情,何况她的情人为了这件事已经闹得分居离婚了,怎么可能瞒得了.
也不知道这对情人是什么时候在一起的,只知道这个女人年轻的时候就很风骚――现在想来也可以理解,大抵是比较开朗外向,并且很讨小后生喜欢,也喜欢被他们捧在手心的感觉吧.要是换了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估计也没什么可非议的吧.我仅仅是这样猜想而已,也并不了解实情.
总之这个女人也很有女人味――不是那种婉约的女人味,而是一种野性的,丰腴的,外扬的,及其吸引异性的雌性荷尔蒙的味道,让乡亲们说得粗俗点就是骚味.不过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魅力,尽管我以前打心底不喜欢这个女人,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她很能吸引男人.而且她到很大年纪还是保持着这个形象,并没有因为年岁而枯败了,这很让人惊叹.
这两个人在一起反正也有几十年了,我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我很小的时候,他们生的儿子现在都已经二十几岁了.
农村的偷情事件其实是很多的,绝大部分家庭也并不会象城市里那样上纲上线的闹离婚,基本都不了了之,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或者闹一闹吵一吵也算了.大概偷情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只是辛苦劳作之余的一种娱乐.也谈不上什么人伦道德吧.
然而这对情人和别人似乎有些不同,首先他们的情事十分久长,又一起生了孩子,而且最后这对情人在儿女都长大成家立业之后,居然结婚了.
听到他们结婚的消息,让我十分震惊,我想所有的乡亲都会有些同感吧.女人的几个女儿生气母亲这样的不长脸面,年轻时偷情也就算了,如今老都老了不好好享福,还要闹这样的事!然而她们却没有什么办法,在软硬兼施,苦劝历责都无果的情况下,也只好由她去了――真正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无奈何啊.
一直对这个女人无好感的我,第一次因为这件事对这个女人有些赞叹了,也许她给自己和情人的家人都带来了十分不好的影响,从某方面来说是个不负责任的女人,但是她于自己的爱情这份执著,却让我不得不赞叹.
如果我之前一直以为她不过是个风骚浪荡妇人,水性杨花偷情的话,那么现在我不能再这样来形容她了,首先我除了知道她这一个情人之外,并没有听说她还有别的情人,其次她在年岁如此大的情况下,抛开良好的家境,可以享受清福的晚年不要,甘愿众叛亲离,置世俗而不顾,甘愿和这个情人冒天下之大不违结婚,我想这一定是爱,是爱情了.
如果是因为爱,那么一切罪恶便可以有饶恕的理由了.何况他们也并没有干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只是要在一起,一直在一起而已.
我听说他们因为被双方家人亲友所不容,干脆在远离村寨的山坡上搭了个木棚住,两个人一起劳作,辛苦也辛苦,快乐也快乐,种完地一边做饭,还能很有闲情的唱山歌.
后来我也见过这女人一次,看起来很是滋润,笑得十分开心,想必他们是真的很幸福很快乐吧.
我想这样的关系让很多人不禁要有点羡慕起来了.现代还有多少人的爱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呢?他们这样辛苦并快乐着,纠缠一生终于在老年光明正大地走在了一起,这样的爱,又教人如何不艳羡呢?
如果能够拥有这样的爱,那么世人的眼光,世俗的唾弃,也许都将变得很渺小吧?
作品相关 感谢亲们
话说,我一直一直不敢看评论,特别是重磅推荐的时候,因为对自己的文文不够自信,怕自己写得不好,怕被砸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但是我看到收藏一直涨得很快,就鼓起勇气来看了下,没想到大家都很喜欢我的文文,一瞬间说不出来的感动,嗯嗯,别看人家,人家眼眶红了。。。。。。
总之,我要特别特别的感谢大家,因为有你们的喜欢,我就立刻产生了了巨大的动力,日后将一改懒虫的作风,成为一条勤奋爬格子的好虫虫!
另外为了感谢大家要剧透一下:第一男主角:周度是也,:)
正文 第一章 穿越
江南,浮山脚下,清亮的浮江绕着山脚蜿蜒而行。浮江的边上,浮江县依山傍水,风景如画。
浮江县不但止景致好,风水也好,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县对面浮江旁的高高崖石上刻着人杰地灵四个气势磅礴的大字,每一个字足有一人高,山路水路的来往人群,远远便看得见。这是乡绅们前些年筹资请石匠刻下的,象征着浮江县的骄傲,因为人们只要一看到它,就会想起县里出过一位进士,两位举人。虽然百年间才出三个人才,但这对于一个小县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事了,绝对当得起人杰地灵这四个字。
浮江县最后一位举人出在东郊陆家,虽然陆举人已经作古多年,但陆家在这浮江县里也还是有些体面的。如今陆家的家主便是陆举人的孙子陆平安。据说这名字是陆举人亲自为长孙取的,本意便是希望他平平安安过一世。陆平安也托得他爷爷的福,虽然没有什么功名,也不会经商的行当,整日价里只看书作画,交朋结友,但日子也算过得安逸悠闲,只因他祖上传下来的田产地产,足够他游手好闲一辈子的了。当然话说回来,也幸得陆平安没有什么陋习,既不赌博又不嫖妓,才有这般好日子,如若不然,多大的家产也顶不了一个败家子。
不过近日来陆平安有些心情不好,只因他的小妾游氏所生的女儿陆小其又发病了,而且比往年都要严重,大夫说药石已经无效,只盼天降奇迹了。这陆小其自打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性格也孤僻得很,长到十岁还是不爱说话,让游氏操碎了心。陆平安对游氏虽然也不是很上心,对陆小其这个怪癖多病的孩子更谈不上喜欢,但毕竟是自己亲生女儿,如今就要去了,又瞧着游氏整日里哭哭啼啼的样子,他又不是铁石心肠,当然高兴不起来了。
话说陆小其一直昏迷,游氏握着她瘦弱的小手,一直不停流泪,苍白的嘴唇微微抖动,不停为她祷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儿吧,她还这般小,将来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求求您让她醒来,只要她能好,就折了我十年二十年一辈子的阳寿我也愿意……
大概是她的诚心感动了菩萨,陆小其的眼睫毛闪了闪,又闪了闪,眼皮终于抬了起来。
她疑惑地看着眼前的游氏,目光从游氏挽起的发髻上,颤动的银钗上,再到她沉蓝色的古代款式衣襟上,最后到房里木香古色的家具设置上,陆小其一路打量,心里越看越惊:自己究竟是在做梦,还是穿越了?
她原本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名叫周静,时年二十三,某公司人事部的职员,不幸得了白血病,化疗无效,骨髓移植最后也产生了排斥,她最后记得自己好像是昏迷了,没想到这一醒来,眼前的父母就已经不在,只看到个陌生的古代妇人。
周静正在狐疑不定间,游氏已经发现她醒来了,自然是说不出的惊喜,一把抱住自己的女儿,欢喜得又哭了:“我的儿啊,老天爷开恩,你可醒来了,要是你再不醒,为娘的也不想活了。”
她这一哭,泪水叭拉叭拉地往下掉,打在周静的脸上身上,把周静也感染了,不由得想起前世的父母,悲从心来。
周静的父母原本都是教师,日子不算富裕还过得去,原本也过得挺好,只为了她这犯了白血病的女儿,不仅让家里欠下债务,两老的头发更是迅速窜白,才五十几岁的人,看起来就像六七十岁一般。父母辛苦抚养她成人,她本应该好好孝顺二老,但小时候不懂事总是不那么听话,等懂得父母心想孝顺的时候,自己又无力孝顺,反累得他们不轻。想到这里,周静再也忍不住,在游氏怀里哭得好不伤心。
两母女就这样各自伤心各自的,却抱着一起哭得一塌糊涂。
最后游氏见女儿哭得都快岔气了,吓得又不敢哭了,把周静放开让她好好躺在床上,自己强忍着泪,轻轻拍打她的身子:“好了,好了,小其不哭,小其不哭,娘亲在这里呢,都不哭了啊?”
周静大概是哭得累了,又觉得这个身体十分乏困无力,加上游氏说的话轻柔得如同摇篮曲一般,她就渐渐在游氏的安抚之下睡着了。只不过人虽然睡着,嘴里却还不时的抽噎一声,看得游氏好不心疼。
周静再次醒来的时候,看到游氏正在跪拜一旁供着的观音像。她只道菩萨当真显灵了,对着观音菩萨不停磕头跪拜:“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您大慈悲让我的孩儿醒来了,你也救了我的命啊,我这一辈子都会感激你,定会每日为你烧三柱香,一日不敢忘。”
周静没见过这么迷信的人,看这妇人磕头都快磕出血来的样子,心里头不置可否。虽然她认为自己穿越到这里的事情十分玄妙。但她并不认同哪些鬼神之说,她觉得这种现象可能是类似时空隧道之类的东西,将来的某一天,科学一定会解开这个谜团的。
当然,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睡了一觉体力倒是恢复了一些,但一想起自己的父母,心里头仍然十分悲伤消沉,只躺在床上望着木质天花发呆。
游氏跪拜完毕,又过来看自己女儿,见她醒了,就握着她的小手也不顾自己眼圈还红红的,温言安慰她:“孩儿,你已经没事了,刚才县里的钱大夫来看过,他说你现在已经好了,只消多吃些补身子的东西,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周静尽想着自己以前的父母,提不起精神应付游氏,只是不搭理。游氏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她见惯了陆小其不爱说话的样子,所以也不当回事。
这时外面响起了一阵脚步声,来的人数不少,周静自然不想去看,但游氏见了当头一人,却眼圈忍不住又一红:“老爷来了?”
陆平安刚从外面回来就听说陆小其醒了,心里头也是高兴,所以立刻就过来看她们娘两了:“小其醒了?”
游氏原本该高兴的,但想起自己女儿之前的凶险,不由又轻轻抹了几把眼泪:“托老爷的福,小其她确已经好了。”
陆平安走到床边:“小其,爹爹看你来了。”
周静原本心情低沉,不想理人的,但她一看见眼前这个四十岁的中年男人,不由得大是一惊——这个人怎么和自己前世的父亲长得一模一样?仔细再瞧,连那儒雅的气质也是一模一样的,若说有什么差别,就是他一身古代人的头冠长衫,同时也显得年轻许多。
陆平安见自己女儿用这么奇怪的眼神看他,心里也有点不自然,但她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好不容易捡回小命的人,加上她平时的性子本来就怪,他也就没有去想那么多,只是一味温言道:“小其,你身上可有什么不舒服?又或者有什么想吃的,告诉爹爹,爹爹让人给你准备去。”
周静见他说话的样子也和父亲一般无二,再也忍不住,小小的身子一下子扑进陆平安怀里,哭得好不伤心:“爸……爹,爹爹……”
这一个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房里人都大感意外。陆平安自己也觉得有些突然:这个女儿的脾气向来怪得很,除了她的娘亲游氏,跟旁人几乎说不上三句话,陆平安也不是没试着哄她,但每次都是问她话都不答,连眼皮子也不抬一下,脸色还始终沉着,一丝笑意也无,十足十像个债主一般,就是游氏再三教她也没用。这样碰钉子的时候多了,陆平安也觉得无趣,早早就放弃了,所以和这个女儿一向并不亲厚,如今她突然扑进自己怀里,哭得七分伤心,三分委屈,十分像个做女儿的本分,倒让陆平安吃惊之余有点受宠若惊。
眼瞧着这个女儿这般伤心模样,陆平安吃惊过后心肠自是一软,不停轻拍着她的后背:“不哭不哭,爹爹就在这里哩。”
周静这一哭半天没法收拾,最后哭得又乏力了,才止住哭声。她在床上躺着,看着陆平安和游氏说话,不但觉得陆平安和自己的父亲一模一样,就是瞧着那游氏,眉眼之间也有些母亲的影子。她心想世界上竟然有这般凑巧的事?莫不是老天爷知道自己上辈子没法尽孝道,就让自己来到父母的前世孝敬他们?她想到这里,第一次有几分信鬼神之说了。
这样一想,周静就决定在这个时空好好活下去,然后好好孝敬爹娘,弥补前世的遗憾,同时她也就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陆小其。所以日后我们就叫她陆小其了。
正文 第二章 开窍
陆平安和游氏说了会话,大都是关于陆小其的调养问题,游氏连连点头,心里却一时悲一时喜:若不是女儿的病,老爷几时和自己说过这么多话了?
这时陆家正室主母张氏也来了。陆平安总共就这么两房妻妾,两人也没有闹腾过,只因游氏娘家是乡农,出身低得很,自己又不甚得宠,性格还懦弱,生个女儿陆小其又是个不讨老爷喜欢的,所以游氏凡事退让,张氏也根本没将这两母女放在眼里,自然没有什么好闹的。
游氏看了张氏,急忙拘谨地站起行礼:“大姐。”张氏身后的几个丫头婆子也向陆平安和游氏行礼:“老爷,姨奶奶。”
张氏点点头,看向陆平安:“原来老爷也在这里。我刚从李家娘子哪里回来,就听说小其醒了,所以立刻过来看看,没想到老爷倒走到我前头去了。”
“是啊,小其是醒了。她这一回也算是大难不死,小小年纪的,真是可怜,只盼她日后少些病灾磨难才好。”陆平安感慨了几句又转话道:“你来得正好。我正同三凤说着日后要给小其多补养补养,她这身子骨向来的不利索,现在又是大病初愈,不好好调养着哪里成。”
张氏心想老爷今儿个倒是挺关心陆小其的,大概是因为她差点死了的缘故吧,于是她笑道:“老爷放心,小其身子不好,平日里本就格外照料着,如今老爷说了,那自然是更加不能怠慢的。”她说话间还不经意地扫了游氏一眼。
游氏一碰见张氏的眼光,立刻低下头,哪里敢说什么。其实张氏平日里根本就没有安排什么格外照料,这一房的吃穿用度,也就比下人强而已。不过游氏向来不争,陆平安又不喜欢管事,所以这些个事情他是一丁点也不知道的,平日里见游氏穿得简朴,还以为她是乡农出身,所以天性使然。
张氏当然知道游氏对自己来说什么都不算,但老爷既然这么紧张陆小其,自己是要作出些样子给他看的,这古代的女人她再精明再会管家,但家里的正主子到底还是男人。所以张氏吩咐了身后的婆子:“你这就去厨房说一声,让他们准备些进补的东西给三小姐,另外孙便从我房里带些糕点来。“说完这些后,她又上前去,好声好气地和陆小其说:“小其,大娘来看看你,可是好多了?”
陆小其本就有些累,这时候就作出个发困的样子道:“好乏。”她从三人的谈话神态当中也看出来了,眼前这个张氏是这家的当家主母,游氏只是个小妾,而且游氏在她面前的样子太过拘谨,让陆小其心里有些不舒服。如果当家主母是个好相与的人,游氏再老实,也不至于这般拘谨吧?
张氏向来就不喜陆小其,过来说话不过是看在老爷面子,这会见她还是以前那般不爱说话的模样,也不想自讨没趣,就和陆平安说:“老爷,小其大概想睡觉了,我们还是先出去,让她好好睡一会吧。”陆平安来了也有一阵功夫了,就点头对游氏道:“三凤,你好好照顾小其,有什么事找素珍就是了。“游氏点头,恭敬地送两人出去。
陆小其已经当陆平安是自己父亲,自然而然地就问了一声:“爹爹,你什么时候再来?”张氏和同来的丫头婆子见了,心想今儿个莫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平日里陆老爷跟她说话她也是爱搭理不搭理的啊。陆平安却也是高高兴兴地应了一声:“哎,你才刚好,要多睡会才好,爹爹晚上就过来瞧你。”游氏听了心里甚是安慰,张氏听了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游氏送了陆平安和张氏回来,看见陆小其眼睛睁得清清明明的,并没有半点要睡的样子,就问道:“小其,你刚才不是说困吗,怎么又不睡?”陆小其说:“刚才人一多,我就乏得很,可这会儿又不想睡了。”游氏笑道:“你是个不喜人多的,也难怪你。不过这回你倒是对爹爹亲厚起来了,往日他跟你说个话你都不搭理,今儿个可是怎么想的?”陆小其心想原来自己以前这个身体的主人不喜欢自己爹爹啊。她就掩饰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今儿个一醒来,看见爹爹就觉得格外亲切。”游氏很高兴:“想是你大病一场突然开窍了,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看来这话没错,你变得这般乖巧,爹爹看样子也很高兴呢。”
陆小其心想自己对以前的事情不知道的多了,将来出漏子的时候肯定还有,为了防范于未然,还是早说个合理的理由好:“娘,孩儿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事情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是看到爹爹和娘两个就觉得亲,连大娘来了我也想了好一会才想起她是大娘。”游氏心想这定是大病过后的后遗症,便安慰她:“你还小,以前的记不清楚也不打紧。”
两人正说着话,张氏刚才吩咐去的婆子送了糕点过来,她语气间甚是自得:“三小姐,姨奶奶,这可是大奶奶房里最好的糕点,是姑奶奶在城里八宝斋特地订了送给大少爷的。”游氏接过了,再三感谢:“劳烦张婶跑了这会子路,真过意不去,另外还请你替我多谢大姐。”张婶也不客气,居然大刺刺受了她的谢,嘴上倒是说得好听:“这是大奶奶吩咐的事,是应当的。”
张婶走后,游氏打开糕点盒子,见里面的糕点果然是十分好的,就特地洗了手,这才从里面拿了一块出来,仔细地瓣开了,喂了一小块给陆小其:“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快尝尝。”陆小其闻到香气,便觉得有了食欲,咬了一口,果然酥软香甜,十分可口。她一连吃了好几个,才想起游氏,心里有些愧疚:“娘也吃。”游氏哪里舍得吃:“娘又不是小孩子,哪里还吃这个?”陆小其坚持:“娘不吃,我也不吃。”游氏没办法吃了半个,那糕点咬了一口在嘴里,心里和嘴里一样的甜:自个闺女如今开了窍,不但知道亲近爹爹,也知道心疼娘了。
正文 第三章 陆家两兄弟
陆小其看游氏一副舍不得吃的样子,心想这个娘平时肯定很少有糕点吃,看这户人家有丫头婆子,爹爹又娶得起妾,不象是个穷的……想到丫头婆子,她又问起一件事来:“为什么大娘哪里有丫头婆子伺候着,我们这里就没有呢?”游氏耐心解释道:“你大娘身边也只一个张婶是陪嫁时跟过来贴身伺候的,其他人是因为你大娘主家管事,她们跟着听吩咐呢。家里的丫头婆子都没闲着,每日的饭食,洗衣,收拾院子,一应杂活,忙得很呢,哪能对家里人个个都随身伺候呢?就是你哥哥姐姐们,也都是出远门时才有下人跟着的。”
“哦,这样啊。”陆小其点了点头,心里对陆家的状况也大概明白了一些,知道陆家家境还不错,但应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富之家。这样也好,她是个现代人,对让人伺候这种事情肯定不习惯,再说门户越大规矩就越多,更是麻烦得很。她只不过是看张氏身后好几个人,自己亲娘这里就冷冷清清的,替游氏不忿,才有此一问的。
陆小其又想起游氏在张氏面前格外拘谨的样子,问道:“大娘对娘亲可好?”游氏不曾想她一个小孩子家家会问这个,掩饰性地低下头收好陆小其吃剩了的糕点,一层层用原先的油纸包好,嘴里只说:“是不错的呢。你以后见了大娘,也要亲厚些才是。”陆小其哪里知道游氏向来不敢说张氏半句,还当真以为张氏对游氏不错,只是游氏自己老实才那么拘谨的。
陆小其这会子心情已经稳定下来,加上吃了些糕点也有了力气,当然很好奇想看看自己现在家是个什么样子的,所以就要起身下床:“娘,我想出去走走。”游氏十分担心:“你才病好,还是躺着吧。”陆小其执意要起来:“我躺了好久了,浑身不得劲儿,再让我躺着,非得又闷出病来。”游氏见她这会儿气色确实好了些,实在又拗不过她,只好给她厚厚地穿上中袄大袄,外面还加上个披风,穿得她小小的身体圆鼓鼓地,这才拉着她出去了:“你才刚好了,吹不得风,要穿多些才是。”
游氏拉着她在院子里慢慢走,她看见自家宅子倒挺宽敞,前院后院的大概有十几二十间房,且有青砖高墙,朱红大门,看起来颇有大户人家的气势,只是院里仆从果然不是很多,时不时遇到一个,不是在挑水就是在扫地,再不就是匆匆忙忙赶着去办事的。
陆小其正十分新鲜地看这看那,前面过来一个穿得干净体面的中年男人,长着一张瘦长脸,见了她们笑着问候:“问姨奶奶,三小姐好。”游氏也对他很客气:“周二爷好。”等他过去后,游氏看陆小其的神色似乎也是不认得的,就跟她说:“这位周二爷是府里的管家,是个很能干的人,家里的果园子,还有外面的八九十亩田产,每年放租收租,雇工卖粮,一应外事,都是他打理着的呢,你爹爹和大娘对他都是极客气的。”
陆小其让游氏拉着手,听着她温声细言的跟自己说话,心里头觉得很是温暖,觉得只要有个疼自己的母亲,当小孩子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
两人在院子里走了一圈,陆小其有些累了,就想在院子里的青石凳子上坐下歇歇,游氏却怕石板凉,不敢叫她直接坐上去,而是自己先坐了,让她再坐到自己腿上,然后将她的身子抱在怀里。陆小其坐在游氏怀里,十分舒服,而那感觉又好生熟悉:记得小时候妈妈也经常这样抱着自己,可惜自己那时总是很叛逆,跟个男孩子一样调皮捣蛋,而且以对抗家长的“恶势力”为荣,唉……陆小其感受着那熟悉的怀抱和疼爱,心里又伤心又开心,越发相信这个娘就是自己前世的妈妈了。
这时从大门外进来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子,大的十五六岁的模样,圆脸细眼,小的一个却比陆小其还小,最多也就七八岁,十分清秀可爱,两个人都穿着马褂袍子,脚下蹬着马靴,很是神气体面,必定不会是下人,陆小其正想着这两人是谁,她们两个已经到前面来了,大的刚问候了一声“二娘”,小的已经十分活泼地凑了上来:“二娘二娘,我三姐的病好了?”
游氏笑道:“是呢,好了。正信,正元,你们两个下学回来了?”陆小其听他们之间的称呼,心想这两个定是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了。她见那小的十分讨人喜欢,就自然而然地对他一笑,可是那小的却十分惊喜,指着她拍手直叫:“三姐姐笑了,三姐姐跟我笑诶!”陆小其想不到笑一笑就能让小男孩这么惊喜,可想而知以前的陆小其是多么的不讨喜了——见了自己爹爹不搭理,见了这么活泼可爱又热情的小弟弟她也不笑,真是个不好相与的。
陆小其的笑容对小男孩来说是友好的信号,他惊喜完了后,就想着礼尚往来,自己也得表示表示才对,于是用手在怀里摸了半天,终于掏出来一个竹篾编成的大螳螂,那螳螂编得十分传神,用的竹篾都是最外面的一层,通体碧绿碧绿地煞是好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