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尘逸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艰与熊恽。楚文王为她痴迷了12年。也许在这12年之中,足以把这场最初由权力和女色的战争演化为一场爱情吧。
  不过在楚文王死后,戏剧性的一幕再次上演。为息夫人痴迷的不只是楚文王一个人,还有他的弟弟子元。楚文王死后,息夫人的幼子熊恽在子元的帮助下登上王位。子元贪恋嫂嫂的美色,对她极其无礼。据《左传》记载,子元在息夫人的寝宫旁边建馆舍,“振铃铎,跳《万》舞,惑以淫乱”。息夫人不堪其辱,向子元表示万分的不满。可是这没有阻挡住子元的热情,他变本加厉公然住进王宫,企图挑逗息夫人。息夫人忍无可忍,只能对着朝中的大臣哭得一塌糊涂。美人的眼泪竟然令朝中所有的臣子们都愤怒了,他们联合起来一致###子元,平息了历史上有名的“子元之乱”。从此以后,息夫人在楚国的后宫之中,走完了平静的一生。
  有人说美是女人的资本,息夫人无疑为此做出了最好的解释。所以很多人都不由感叹地说一句:红颜多祸水!可是这些所谓的祸水之中,也有不少是男子。春秋时期宋文公的出现,就证明了这句话的真实性。
  宋文公是宋昭公的庶弟,也就是宋昭公父亲的小妾之子,不是宋国的嫡系公子,他被别人称为公子鲍革。本来无论如何这个庶出之子与君王都不会有任何牵扯的,不过他的英俊外表,竟然让他变成了宋文公,这也是历史上的一大怪谈。公子鲍革被称为是“美艳胜于妇人”的男子,他的“美”让独居深宫的王姬瞧上了。不过王姬并没有马上为美男上演了一出倾国的闹剧,而是采取了迂回的战术。其实鲍革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的哥哥宋昭公是个昏君,鲍革看到这个机会,就巧妙地选择了礼贤下士的态度,他养了众多的食客,目的就是为了有早一日能够夺得天下。王姬投其所好,把宫中大量的钱财拿出来送给鲍革,好满足他“施于国”。不过似乎这样鲍革还不满足,于是爱好美男的王姬,就借宋昭公外出打猎的机会,派人杀了宋昭公,《史记》记载:“夫人王姬使卫伯攻杀昭公杵臼。”鲍革就成了宋文公。
  因为男色而不惜以江山相赠的,不只是王姬一个人。在若干年之后的东汉也上演了一出。那就是汉哀帝和董贤。他们两个之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甚至还有人说他们的感情让人动容。哀帝有一天在宫中望见董贤,被他的容貌吸引,就拜他为黄门郎,从此董贤扶摇直上。哀帝与董贤同起同坐,同睡在龙榻之上。据说有一次,哀帝睡觉醒来时董贤却没有醒,还睡在了哀帝的衣服上,哀帝竟然拿剑割裂衣袖起身,为的只是避免惊醒董贤……汉哀帝把无数的官职加到了董贤的身上,甚至让他当上了大司马,连外国使者看到这位年轻的大司马都目瞪口呆。不过让大臣们惊慌失措的还是那一次,汉哀帝大宴群臣,在宴会中他深情地望着董贤,对诸臣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意思就是想要把汉家江山送给董贤。中常侍王闳劝谏哀帝此计不宜,哀帝沉默不语,从此冷落王闳,幸亏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情。如果汉哀帝多活几年的话,说不定江山真的就到了董贤的手中。幸好哀帝在26岁就夭折了,董贤失去了这个依靠,也结束了自己的“倾国”生涯,和自己的妻子一起自杀了。看来美貌当与权力结合在一起时,真的就是一场灾难。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爱情、容貌与其他
翻开历史上,几乎所有与爱情相关的人物,女主角都是花容月貌、沉鱼落雁的,而男主角不是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就是权力至高无上的风云人物,所以对于大多数的人们来说,与爱情息息相关的,还是容貌,或者是权力,或者说容貌是爱情的前提,特别是在权力的面前,美丽的容颜甚至就是所向披靡的法宝。
  

无盐女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美丽的容颜甚至就是所向披靡的法宝”这个说法太绝对了,毕竟还有例外不是吗?比如说那位历史上最有名的丑女无盐,她不也登上后位了吗?这个说来可真的有点话长了。无盐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据说生活在春秋时期,她本姓钟离;名春;钟离春。相传其为齐国无盐邑 (今山东东平)人,所以后人称她为无盐女。钟无盐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丑妇,据说她“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总而言之是很丑的一个女人。结果因为容貌过于丑陋,所以到了40岁还没出嫁。
  有人说,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美丽的梦想就是她或是他,爱上的只是你的内在,而不是你的容貌。可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已。不可否认,第一眼吸引对方的永远是外在的容貌,毕竟永远被众星捧月似的追捧的,永远是那些貌美如花的女子。虽然她们也许非常浅薄,但是却不可否认,她们却能让男人们俯首称臣,甚至让权势极高的男人投来惊艳的目光。不过,容貌让天使都嫉妒的女人只是少数的,大部分的还都是平常的女子。所以大部分的女人才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来充实自己。所以钟离春也不例外,为了充实自己,她不仅接受了教育,而且据说还练了一身的好武艺。幸好她不仅天生聪慧,而且才智过人。虽然40岁没有嫁人,但是她却成功地把自己推销了出去,而且还成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
  那年,钟离春40岁,她来到临淄求见齐宣王,并且对齐宣王说:“倾慕大王美德,愿执箕帚,听从差遣!”意思就说想要入后宫之中。齐宣王后宫国色天香的女子不少,听到眼前这个丑陋的女人,竟然异想天开也想要入后宫之中,真的也太不自量力了,朝中左右的人也都禁不住哈哈大笑。不过钟离春似乎早就想到了这样的结果,故意摇着头说:“危险,真是太危险了。”
  这个样子果然引起了齐宣王的注意。齐宣王早年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他的性格暴烈,喜欢被人吹捧,从来没有人敢在他的面前做出这样的动作。所以他就好奇钟离春为什么会这么做。于是钟离春侃侃而谈:“现在秦楚对齐国虎视眈眈,已经成了齐国最大的威胁,如果他们一旦进攻的话,那么齐国可能就会灭亡。可是现在的齐国却内政不修,忠奸不辨,百姓们怨声载道,而你作为一国之主,却过着游手好闲、声色犬马的日子,这是齐国第一件最为忧虑的事情。其次现在国库几乎入不敷出,你却大兴土木、兴建楼台,所有的人都为你的行为感到愤怒。再者你重用佞臣,大批的贤良之臣因为这些奸谄小人的排挤,不得已逃匿山林。这样谏者不得通入,谠论难得听闻。这还不算,你只想着夜以继日地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修国政。现在齐国已经危机四伏,实在危险之极!难道你真的没有意识到吗?”
  她给了齐宣王当头一棒,齐宣王也是一位有血性的男子,听了钟离春的诤诤谏言幡然醒悟,从此之后励精图治,齐国国势蒸蒸日上。无盐女也因为肯直言进谏,被齐宣王立为王后。目的就是为了让她提醒自己发愤图强,不要做一个沉湎于享乐的君王。
  有人说钟离春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挣来了这一地位,不仅把自己嫁了出去,还让自己成了统帅后宫中的领袖人物。只可惜以后人的目光来看,他们之间似乎并没有爱情可言,或者说在齐宣王的眼中,与其说爱这个女子所以才让她入后宫之中,反而不如说是因为她一语惊醒梦中人,所以才会让她成了王后。
  齐宣王虽然让无盐坐上了王后宝座,可是别忘了在他的后宫之中,还有无数美貌的女子。虽然我们无法考证两个人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了这位王后直言进谏的消息,也没有她和齐宣王一起接受百官朝贺的信息。更加不用说她和齐宣王两个人卿卿我我地生活在一起了。甚至在后人那里,她仍然是一位丑女人。据说晋朝的名士周被人比作乐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意思就是说把丑无盐的抬得太高,把美人都贬低了。虽然她是一位有才能的女子,却仍然少不了让后人如此评价,真的是可笑可叹!
   。。

后宫怨(1)
有人说,容貌是一种资本,也许貌丑而幸福地得到爱情的人只有黄月英一个人吧。千百年来,似乎只要有一个美丽的容貌,好运也就随之而来,可是美貌真的会给人带来幸福吗?也许汉武帝和他背后的那些名女人的故事,更能给世人们一些启发吧。
  出场的第一美女,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她是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刘嫖的女儿。讲到这里还得说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据说那年汉武帝刘彻才四岁,有一天他在馆陶公主那里玩,馆陶公主把他抱在怀里,指着府中的婢女们说要把她们许配给他,可是刘彻却摇头,在指到与刘彻年龄相仿的阿娇时,四岁的刘彻当场将这样答道:“若得阿娇作妇,当做金屋贮之也。”这就是金屋藏娇的来历。
  虽然刘彻与陈阿娇的联姻多多少少有着政治的意味,但是却不可否认,两个人最初还是相爱的,两个人也称得上青梅竹马的玩伴。在刘彻登上皇位之后,马上册立阿娇为皇后。两个人恩恩爱爱过了十年的生活,虽然宫中还有几位夫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和阿娇受到的宠爱相匹敌,汉武帝实践了当初“金屋藏娇”的诺言。可是当随着陈阿娇的容颜一天天老去,再加上她的恃宠而骄,汉武帝慢慢地冷落了她。
  这时,另外一个绝色倾城的女子出现,她就是卫子夫。她是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妓,而曹时的妻子正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陈阿娇虽然受宠数十年,可是却一直没有生下孩子,所以平阳公主就在自己府上养了无数的美女,准备让汉武帝临幸。这一年武帝去灞水祭神,回来的路上就去了平阳公主家里,在众多的歌女之中,汉武帝看中了卫子夫,就把卫子夫带到了宫中。
  很多人都觉得卫子夫去了宫中之后,马上就受尽了宠爱,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虽然此时的汉武帝已经不大喜欢阿娇,可是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曾经为他登上王位做出了贡献。所以卫子夫入宫不久,很快遭到了冷落。直到一年多以后,一次汉武帝释放一批宫女,卫子夫才又见到他,并哭泣着求汉武帝放她出宫。梨花带雨的卫子夫让汉武帝动了怜香惜玉之心,于是卫子夫从诸多的女子之中脱颖而出。之后,卫子夫凭着自己的年轻和美貌打败了陈阿娇。毕竟此时的汉武帝已经真正是天下的主人,所以红颜已逝的陈阿娇就被送入长门宫居住。后人曾经附会说陈阿娇花千金买得司马相如《长门赋》一篇,因为这篇赋写得太动人,所以汉武帝回心转意,重新回到陈阿娇的身边。不过这只是后世文人牵强附会的说法罢了。“由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就是这样的说法。汉武帝沉浸在对卫子夫的热恋之中,怎么还能想起被打入冷宫之中的那个女人呢?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爱情就是她的全部,被人冷落的日子怎么会好过呢?何况陈阿娇与汉武帝曾经是两小无猜、耳鬓厮磨的爱人呢?于是几年之后,阿娇就冷冷清清地离开了人世。只怕陈阿娇满怀怨恨地离开人世的那一刻,汉武帝还在忙着和卫子夫嬉戏吧。
  与众多的美女相比,卫子夫是一个万分幸运的女子。不仅她成了皇帝宠爱的女人,她生下的儿子刘据也被汉武帝立为太子,她由一位卑贱的歌女,摇身成了一国之母。这还不算,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成了汉武帝最宠幸的人,一时之间,长安都城竟然传唱起“生女无怒,生男无喜,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不过,虽然是汉武帝宠爱的女人,她却不得不处处小心翼翼地生活。无疑卫子夫是一个很识时务的女人,她知道当容貌老去的时候,同样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她虽然已经有了太子这张王牌,但是仍然在宫中处处留心。不过,最后她也没有逃得过悲剧的命运,她的儿子被别人诬蔑“造反”,于是太子被迫站出来反抗父亲,最终落了个自杀的下场,就连太子的两个年幼的儿子都难逃厄运。卫子夫也用三丈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就像一阵风一样,在汉武帝的世界里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她被草草埋葬在桐柏园,没有任何的谥号,汉武帝的记忆中再也没有她的影子。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后宫怨(2)
与陈阿娇、卫子夫的悲剧命运相比,李夫人算是在汉武帝诸多宠爱的女人之中,唯一一个得以善始善终的女人吧。或者说李夫人不仅仅只是一位美貌的女子,还是一位十分聪明的女子,要不然也不会由一位青楼卖艺的女子,摇身一变成为李夫人。李夫人之所以能入宫,还全靠她的哥哥李延年。李延年那个时候是宫廷乐师,因为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李延年的妹妹是个歌女,生得花容月貌,所以他就想着把自己的妹妹献给汉武帝,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小诗: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是一个爱好美色的男人,听说世上竟然有这样美貌的女子,怎么会不想着要见见呢?于是李夫人就出现在他的面前。李夫人的花容月貌为她赢得了无限的宠爱,她擅长歌舞让汉武帝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于是很快就被封为夫人。据说有一次汉武帝去李夫人的宫中,忽然感觉头痒,就随手拔下李夫人的玉簪搔痒。这消息很快传遍后宫,宫中女子一时以头插玉簪为时尚。从此玉簪还多了一个别名,叫“玉搔头”。据说后来汉武帝觉得玉簪太普遍了,竟然下令工匠用象牙给李夫人制作了一支精致的篦梳装扮,以突出李夫人的与众不同。就像卫子夫一样,李夫人的兄弟李延年也被封了高官,就连她那个被认为是流氓的弟弟李广利,也靠着她的宠爱被封了官。
  李夫人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之所以受宠爱是因为自己的容貌,所以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可惜她命运不济,在为汉武帝产下一子之后,就得了重病,随着病情的日渐加重,她的容貌也变得万分憔悴,昔日那位美艳的女子,变成了憔悴不堪的妇人。有一天汉武帝前来看望她,她听说之后却躲在被子里面不肯出来,说:“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容貌已经不复当初的美丽,所以不敢见帝王,希望武帝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兄弟。可是汉武帝非常想见李夫人一面,就说李夫人既然想把这些事情托付给自己,为什么不当面讲给自己听呢?可是李夫人蒙在被子里就是不出来,就算汉武帝以千金相赐,也没有能见到李夫人一面。此时的李夫人是心酸的,可是她只是不停地哭泣,最后惹得汉武帝拂袖而去。
  旁边的人十分不解,于是就问她为什么就算惹恼了皇帝,也不肯出来见他一面呢?况且皇帝还不惜赐给她千金,李夫人却心酸地说出了一段让所有的人都心酸的话:“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这是一段多么让人心酸的话,尤其是那些行走在权力边缘的女人们,大多都会选择以色事人,以绝美的容貌来赢得手握权力人的青睐,可是当红颜不再的时候,又有几多美人重新取代她们的位置,创新赢得别人艳羡的手段。很多人都以为美貌能成为一个人所向无敌的法宝,可是当容貌慢慢老去的时候,她们的下场更加让人心酸。
  最后一位出现在汉武帝眼前的绝色美女,是钩弋夫人。而此时的汉武帝已经是60岁左右的老人。似乎很多人都愿意相信,美人都是为叱咤风云的人物所生。汉武帝大概一直都是这种理论的信奉者,所以他一生除了穷兵黩武之外,还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刮美女,就算是已经走向暮年的时候,也没有改变这种看法。所以钩弋夫人的出现显得很合乎逻辑,虽然在后人的眼里看起来有些惊世骇俗。
  传说钩弋夫人是容貌极其美丽的女子,容貌远在李夫人之上,见过她的人都说她如天女下凡一般美丽无双。可惜她却是个残疾人,生下来之后手一直都是紧握着打不开的。这让人觉得十分惊异。有一天汉武帝路过河间,跟随他的星相家说这附近祥云笼罩,一定有奇女子出现。汉武帝听完之后紧急派遣使者在这里寻找,果然就发现了这位奇特的女子。汉武帝看到她的双手,伸手一掰,手竟然掰开了,而且在这个女子的手里,竟然还握着一只玉钩。既然得到了这位仙苑奇葩,而且看起来与汉武帝又这么有奇缘,自然让汉武帝神魂颠倒,不假思索就把她带回长安,而且册封她为“钩弋夫人”。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钩弋夫人出身何处,只是记载她姓赵。不管这样的传说是真还是假,汉武帝对她如获至宝是真的,钩弋夫人受到了汉武帝最深的宠爱,并且为她特地建筑了一座宫室,称为名“钩弋宫”。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后宫怨(3)
母以子贵,钩弋夫人很快就怀上了孩子。别人都是怀胎十月就生产,可是钩弋夫人却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来儿子弗陵。传说中尧帝的母亲也是怀孕14个月才生下尧帝,钩弋夫人生下的儿子竟然也是怀孕14个月,这简直是太奇妙了。这让汉武帝万分高兴,所以马上就在“钩弋宫”的宫门上题为“尧母门”。按理说这样的日子,对于钩弋夫人来说应该已经心满意足了,就算是皇帝死去之后,她还有自己的儿子可以依靠不是吗?可是她却不知道,一场大难在无形中向她靠近。
  在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四岁那年,太子刘据被诬蔑造反,皇后卫子夫自杀,太子也被迫造反,最后自杀。虽然汉武帝还有几个儿子,但是却都不讨汉武帝的喜欢。此时在后宫之中,最受宠的女人就应该数钩弋夫人了,而刘弗陵也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对身边的人都说“弗陵类我”,于是刘弗陵就成了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汉武帝想把他立为太子,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想到她的母亲,此时的钩弋夫人正值年轻貌美,而汉武帝已经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如果他死去之后,这个女人又会怎么恣意妄为,祸乱国家呢?于是他开始把重点放到了钩弋夫人的身上。
  公元前88年,70岁高龄的汉武帝,带着满心欢喜的钩弋前往甘泉宫避暑。在这里,他召来画工画《周公负周成王图》,并把它赐给霍光,表明了自己想要立弗陵为太子、让霍光辅政的意思。此时钩弋夫人万分惊喜,这是后宫女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的奖赏,她将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太后。可是他却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数日之后,汉武帝突然抓住了钩弋夫人一个很小的过失,给了她严厉的处罚。对于汉武帝喜怒无常的性格,钩弋夫人肯定早就见识过,她连忙拔下头上的簪珥饰物,披头散发地向他磕头求饶。可是这却没有能阻挡汉武帝要处罚她的决心,他没有一点点的怜惜之情,对钩弋夫人向他投来的哀怨目光竟然视而不见,于是绝望的钩弋夫人被囚禁了起来。她大概也朦胧地意识到,自己的死期到了。
  至于钩弋夫人到底犯了什么过错,已经没有人记起,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汉书》上只记录了八个字:“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之后不久钩弋夫人就神秘地死去了,是自杀、病死,还是他杀,没有任何结论。对于钩弋夫人的死,汉武帝是这样解释的:“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对于一国之君来说,这诸多的女人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玩物,或者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他不会注意别人的生与死,美丽的女子,在他的眼里也只不过是玩物罢了,或者只是他的一部分财产罢了。当她们如一个美丽的花瓶摆在他面前让他高兴的时候,他可以费尽心思地给他们最好的东西,可是当她们在他的眼里失去魅力之后,或者已经再也没有了用处之后,那谁都免不了可悲的下场。有人说钩弋夫人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可是相对而言她还是幸福的,至少她曾经受到过汉武帝的宠爱,自己的儿子也成了未来的皇帝。而与她一起被处死的,还有很多后宫之中的女人,相同的原因是她们也为皇帝生下了儿女,她们被杀的原因同样荒唐——她们或许能够充当刘弗陵的养母。在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她们的名字,只是在流传下来的史书里,给她们留下来这样轻描淡写的记载:“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他姬子二人为燕王、广陵王。其母无宠,以忧死。”
  看来李夫人真的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不仅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受宠,而且知道容貌能给自己换来的是什么,虽然她的寿命不长,可是相对而言她却是最幸运的那个,毕竟她在一生之中最美丽的年华逝去,留给汉武帝无尽的回忆,所以汉武帝一生念念不忘的女子,就是李夫人,不仅请人召来她的魂魄与自己相见,还写下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当他百年了之后,还让李夫人一起享受刘氏子孙们的供品。不过也有人说,李夫人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如果她一直都活在后宫之中,肯定也难逃被冷落的命运。毕竟,陈阿娇、卫子夫、钩弋夫人三个女人曾经受到的宠爱,并不比她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后宫怨(4)
有人说爱上一个人的容貌,是一种浅薄。但是这样的人却不在少数。当浮华褪去,能一生与之相伴的,应该还是那一份感情吧。与权力相连接的美女,通常只是被当作玩物罢了,所以有人说,平常人的感情才最值得珍惜。容貌的美或者是丑,根本没有太大的关系。就像是汉武帝身边的这些女人们,当汉武帝失去对她们的兴趣时,曾经的恩爱无法阻止厄运的降临,这是多么悲惨的人生。
  幸好在这个世界上,容貌极其出色的,几千年也只是出了那么几个而已,爱好美色而又凶残的如汉武帝的人,也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应该感叹。浮浅的只是追求外表的美丽的人,永远没有懂得欣赏知性美的人生活得幸福。这不是现代人的理论,《世说新语》上已经有了这样的记载。名士许允的妻子相貌平平。在新婚的那天,许允见到自己的妻子容貌丑陋,转头就想要走。他的妻子知道他如果出去的话,就再也不会进来了,就拉住他的衣服不让他走,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许允说:“古人说妇有四德,你具备了哪几样?”妻子接口道:“我所缺的,只是容貌罢了,但是士应该具备的品行有数百,你具备几条?”许允毫不犹豫地答道:“我都具备了。”妻子却悠然地问道:“君子以德为首,你爱好美色不爱我的品德,怎么能说什么品德都具备呢?”许允万分惭愧,于是更加敬重自己的妻子。夫妻二人相敬相爱,而且生下了两个儿子。后来许允被杀,许妻一个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在乱世之中保全了两个儿子,而且还赢得了无数后人的赞叹。
   。。

男人的爱美之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同样爱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刮起一阵美男风,让本来不太重视外貌的男人们,也加入了爱美的行列之中。大概是从宋文公开始加入爱美队伍的男人越来越多,在晋朝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宋朝。       《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意思说一个女孩子约心目中的俊男约会,可是没有等到那位英俊的男子,却等到一个蠢笨的人。在这里,子都被当作美男的代称。不仅在《诗经》里,《孟子》里面也有关于子都的记载:“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连孟老夫子都说“不知子都之姣者”就是没有眼光的人,因此可以看得出这位子都是名动天下的美男了。这大概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美男的记载了。看来以貌取人,不是后人们的独创,先人们也早已经开始以貌取人了。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名公孙阏。不过子都能被人称道,不只是因为他的外表,他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所以就做了郑庄公的大夫。那个时候美男子的标准是外形俊美再加上才华横溢,当然还少不了再多几分潇洒和风流。最出名的美男子大概可以追溯到屈原的学生宋玉那里,一篇《登徒子好色赋》,让宋玉顶着美男的帽子招摇了数千年,他的容貌已经无从可考,但是他的才华却是有目共睹的。大概后世的男人们都要向宋玉看齐,所以爱美的男子们层出不穷。爱美的风气也开始愈演愈烈。
   。。

美·檀郎(1)
在魏晋之前,爱美的男子多留长髯,然后就是敷粉和熏香。熏香对于那个时候的男子来说不只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很多舞刀弄枪的人物也都会用熏香来打扮自己。据说曹操是一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的人。就是说他个子不算高。有一年,曹操为了慑服外国使者,竟然让崔琰假扮他。崔琰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因此可见容貌有多么的重要。一代枭雄竟然也会为自己的容貌自卑,可见男子重视容貌的程度有多大了。   曹操爱美,他的儿子也爱美。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之子曹丕有一次用熏香把自己弄得太香,结果自己的马都不认识自己了,在曹丕试图上马的时候,竟然被马咬了一口,气得曹丕怒斩自己的爱马。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男人们熏香有多么普遍了。还有男人为了爱美而敷粉,据说曹操侍妾的儿子何晏就是一位特别爱美的男子,他“美姿仪而绝白”“行步顾影”,手里经常拿着一个粉饼,以备随时补粉,时人称之为“敷粉何郎”。之后这种爱美的风气愈演愈烈,一系列的爱美活动,于是就催生了一位位美男子,还有爱美所带来的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后世人用“貌似潘安”来形容一个男子的美貌,所以潘安可以称得上是美男子的代言人。潘安名叫潘岳,表字安仁,小字檀奴。《世说新语》里面说他“妙有姿容,好神情”,他不仅是一个仪表堂堂的人,还是一位才子。据说他12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有才又有貌的潘岳,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