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如玉君子-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权利进一步的加大。说一句简单的,就是正一品的六部尚书,有什么事都必须要请示内阁,使得明面上内阁大学士的官职不及六部的尚书侍郎,但是实际上这些六部的尚书侍郎却成为内阁的下属。

    而凤朝的内阁不仅仅有先一步帮着皇帝处理朝廷政务的权力,还有非常重要的“票拟”大权。

    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就是所有的章奏先由内阁的这些大学士看过,然后用一个小纸条写上处理意见,再送进宫里由皇帝最终决定,这叫做“条旨”。皇帝看过以后,把纸条撕了,再亲自用红笔写上意见,叫做“批红”,亦称“朱批”。

    皇帝批好了拿出去由下面执行,这就是正式的谕旨。在君主专制体制下,拥有代替皇帝起草批示的权力,代表着具有绝对权威的“皇言”,其重要地位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内阁的“票拟”终究不过是给皇帝提供参考的初步意见,最后的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中。内阁权力的有无及大小,内阁实际地位的高低,也主要体现在其所写“票拟”被采纳的程度上。但是就是这样,手中的权力也是不小的。

    而内阁里的大学士又按地位高低顺序,分为首辅、次辅、群辅。像林老爷这种新丁自然是属于群辅这一类的了,还是那种最没地位最没发言权这一类的,但是架不住人家身份背景厚,因此林老爷在内阁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

    有了发言权,就代表着说的话有一定的几率能被皇上采纳,能有机会影响皇上的想法,这在君主专制体制的时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因此某些人就打起林老爷的主意来了!

    当然这打主意也不能太过于明显了,毕竟现在风声有些紧,可不能顶风作案,被宣德帝抓住了自己的小辫子就完蛋了!

    于是经过某几个狗头军师的参合,林老爷最近非常的郁闷。

    是的,郁闷。

    内阁的权力是大,但是一些重要的折子肯定是不会让如林老爷这样的新丁处理的,就是林老爷自己处理的折子,过后不但要给领头的看,还有给首辅次辅看,以示谨慎。

    于是某些人就将主意打到这上面来了,要知道内阁可不是一两个人组成的,为了平衡,让内阁不抱成一团,皇上一般都会故意的挑一些政见不和的,但是却有实干的人入内阁,达到不是一言堂的目的。

    因此林老爷虽然在内阁有几个交情好的,还有姻亲在。但是敌人也不是没有。

    这些人就将这主意,打到这些人身上了!

    要知道一个人在考虑一件事的时候,肯定不会处处都完美,真要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还是能挑出一些来的,于是林老爷就遇到了这么坑爹的事。

    好在林老爷的人脉也不错,加上又是新丁,也没多少说闲话的,但是这么时间久了,林老爷还是非常的郁闷。

    要说人家针对自己,但是人家明明能指的出错误来,是你自己不谨慎;要说不针对自己,内阁的新丁可不止林海一个,宣德帝上台后可是逐步的将内阁换血了一次,这些人偏偏只盯这林老爷一个人,让林老爷最近非常的郁闷。

    不过郁闷是郁闷,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林老爷也知道是有人故意找自己的茬,因此这段时间格外的用心,凡事都要想两三遍后,才会提出来,如此一来,这犯的错误少了,找茬的人见着找不出来茬了,也不想被别人看出来什么因此也就少找林老爷麻烦了!

    不过这一切,都在背后那人的意料之中,能入得了内阁的人,都不是傻子,第一次会中招不过是大意了,但是却不会次次都中招呀!

    要说这背后之人,打的主意倒是不错的。让林老爷的政敌找林老爷的茬,这茬找得也不大不小的,依着世家子弟的心,肯定是不会去找什么人情解决的,毕竟银子好还,人情难还。这个时候就是他们闪亮登场的时候了!

    哪怕就是稍稍微微的提点那么一下,这也就是铁打的人情了!

    但是,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林老爷小心谨慎的做事,某些人心怀不轨的时候,宣德帝出招了!

    林老爷被宣德帝指派出去当钦差,监视沿海一带的海关去了!

    于是林老爷更加的郁闷了!

    当然在别人的眼中,林老爷这算是捡到肥差了,虽然说当钦差要跋山涉水不迟辛劳的,但是那得看看是当什么样的钦差。要是什么奉命剿匪镇压的那些钦差那就是玩命的事了!但是林老爷这个显然不是。

    海关耶,虽然才实行了大半年,但是效果那是非常显著的,已经通过京杭大运河,给宣德帝运来了第一批银子,不说比起整个江南的税收,就是比起福建一地的税收,十分之一都够不着。但是这不过是四个商队的税收,要是能多来几个商队……

    不用别人提醒,宣德帝自己想想都兴奋了起来。为了表现出自己重视这方面的事,宣德帝就准备着让自己的亲信下江南去瞧瞧,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麻烦要解决。

    是皇上的都喜欢玩阴的,于是宣德帝就准备一明一暗,表面上派钦差去,暗地里再派暗卫去。瞧了瞧人选,最近在内阁倍受刁难的林老爷就入了宣德帝的眼了!

    这人在江南有势力,而且忠于自己,又有暗卫在一边,宣德帝也不怕林老爷和那些人官官勾结。于是林老爷就被点名了!

    但是林老爷自己却一点也不想去,宁愿在内阁继续被人刁难下去。

    原因?

    原因就在于,孔嘉宜怀孕了,没过几个月就要生了呀!

    你当这做钦差是去玩的呀!没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就回不来,林老爷还等着自己第一手抱到自己的小孙孙了!

    于是林老爷泪流满面,更加的郁闷了!

    ps:

    【感谢lu?lu?169童鞋的粉红票,感谢cbbca、开心日子童鞋的打赏,摸摸哒!】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一百七十七章 杯具的某人

    虽然从感情上说,挺郁闷的,但是从理智上说,这个时候出京,也未尝不是一个躲避风险的好事,毕竟只要是有眼神的人,都看出来了,宣德帝马上就要动手了,最近在京城的日子可有些难熬。因此众人对于林老爷的好运,那可算得上是羡慕嫉妒恨了!

    好好的吩咐了江氏和林海一番,林老爷收拾好包袱后,就带着几个人,下江南去了!

    因为林老爷下江南的原因,府里外面的事,就由林海接手了!为了自家的安全着想,林海将林深赶回六艺书院去了!

    额……六艺书院?

    对呀!忘记说了,今天六艺书院的考试,十二岁的林深光荣的通过了考试,已经成为六艺书院的一员学生了,这时候在京城还有比六艺书院更加稳妥的地方吗?要不是六艺书院不准陪读,指不着林海还会将江氏给哄过去了!

    虽然这只是林海的幻想,但是林海还是弄了一些暗卫进府,一切都以家人的生命安全为重。

    就在林海未雨绸缪,私底下搞小动作的时候。

    某人杯具了!

    而且那个人就是之前算计林老爷的人,这人的来头可不小,人家是大名鼎鼎的齐国公的儿子现在世袭了齐国侯的这位爷,先皇特别宠爱的洛贵妃,现在的洛贵太妃是人家的妹妹。也就是说人家是忠义亲王的舅舅。

    要说这齐国侯府是功勋之家,这林家是书香之家,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集的地方,这齐国侯为什么要算计林老爷了。还不是要出忠义亲王和林海那不得不让人津津乐道的那两三事。

    话说,忠义亲王千里追美的行为,虽然没有感到林海。但是还是感动了一些人,瞧瞧人家忠义亲王为了爱是多么的主动。多么的坚持,多么的有毅力呀!

    但是还是有一些人被恶心到了,这群人中间就有齐国侯,要说这齐国侯府上上下下也不是没有野心的,不然当年也不会送洛贵太妃进宫了!一般真心疼爱女儿的人家都是不会将女儿送进宫的,也只有那些有野心的,或者是想要投机的会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里。

    在凤朝,虽然还是三年有一次大选,一次小选,但是要求得并没有清朝那么的变态。你要是不想进宫为妃也成。只要在春季大选之前,定下亲事,皇上也不会当小三。干出拆散别人的婚事的事情来的。要是到时候实在是找不到好人家订婚,也可以塞些银子给选秀的官员,随便找一个借口将自家女儿的名字给消除了就行了!

    当然像这些事,也不是人人都能操心的,凤朝虽然选秀的制度不严。但是对于人选却是非常严格的,必须是四品官以上的嫡女,或者是有爵位在身的人的嫡女,才有资格参加大选。这是为了保证后代的优良性。这也是为什么江氏要这么快给双胞胎订下婚事的原因,只因为今天就是大选的年头了!

    也难怪了,原著中。贾元春明明在贾母等人的口中是国公府的嫡长女,却偏偏参加的小选进宫,让无数人摸不着头脑。原因就在于。贾府自己分的那一套,人家选秀的官员不认。当时选秀的官员,人家只看到了,贾政头上没爵位世袭,只是一个区区从五品的员外郎而已(贾代善现在还没死。贾政这个时候还不是),贾元春的身价就只有这么高。因此参加不了大选,只能参加小选进宫。

    这秋季小选的参加人选这范围就广了,只要是官员的女儿都可以来参加,一些有门路的平民百姓家里也可以走走门路参加。

    但是一般人都是不会选择这一条路的,因为大选选中,那进去至少都有一个分位的,而小选选中,那是去当宫女的,是伺候人的活,虽然很多人的目标是为了为妃为后,但是也不是人人都那么幸运,也有得在宫里几十年一点机会都没有,白白的做了几十年的宫女,最后只能熬到二十五岁后,无奈的出宫,找一个平凡的男人嫁了。

    洛贵太妃那年还算得上是幸运,大选入宫的,入宫后又得了先皇的宠爱,一路顺顺利利的升到了贵妃的位置。又给先皇生下了两个皇子,要是先皇能多活几年,指不着这皇位会是谁的了!

    因此这样侧面的助长了齐国侯的野心,虽然现在皇上登基了,但是不是还有造反这一说法吗?无数的前辈给齐国侯开了一个好头呀!但是造反也是要有嚎头的,齐国侯准备打的嚎头就是忠义亲王。

    但是关键的时候忠义亲王不给力了,竟然大张旗鼓的追求一个男人去了,这样齐国侯有种吃了大便的感觉。这人呀!一般出事了都是先怪罪的别人,不会怪罪自己的,于是齐国侯就狠上林海了!又恰好林海不在京城,于是林老爷就受了无妄之灾了!

    至于后面又为什么要拉拢了,这是忠义亲王在江南感觉到林家的影响力后,派人回来给齐国侯说了,齐国侯看着,原来自己侄子不是喜欢男人了,而是和皇上玩的一个障眼法,于是也就不怎么针对林老爷了,而是想办法想将林老爷拉拢过来。

    这齐国侯身边了又有几个狗头军师,出了这么一个鬼主意,于是林老爷还是在内阁水深火热着呀!

    要说这齐国侯怎么杯具了呀!

    其实还是出在这上面,要知道,咱们的林海童鞋,那可真是一个尊老(只尊敬自家的长辈)爱幼(只爱护自家的弟弟妹妹)的好童鞋呀!

    在外人来看,林爵爷长子文采斐然、面若无瑕玉、举止风雅,真当是那如玉君子。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位爷,也是一个喜欢雌雄必报的主。他不去找别人麻烦就是好的了,要是别人惹到他了,若是如忠义亲王这样位高暂时还得罪不起的,会暗自放在心里,等待着机会外。得罪的起来,林海定会立马还回去,他信奉的就是早一秒种报仇都不嫌早。

    对于林老爷在内阁的事情,林海也是知道的,出于谨慎的原则,林海并没有立马的去找那几家的麻烦,而是悄悄地让人调查一番后才动手的。

    结果果然调查出来了齐国侯这条大鱼,当然林海也觉得有些奇怪,这事也调查得太过于顺利了一些,不过想到最近宣德帝的动作,林海心里有些底子了,怕是这位皇上暗中相助才会调查的这么顺利的吧!毕竟齐国侯还是一个侯府,而且治家还是比较严的,林海又没有在这家安插人手,能这么快查出来,没有别人的帮忙,林海自己都不信。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动作有人在背后看着,林海也没有心慌,只要想想,齐国侯府倒下后对谁最为有利,大概背后有谁盯着,也就能猜出个七八分来了!

    于是林海仔细的谋划了一段时间后,就准备给林老爷报仇了!

    当然既然知道自己的背后有人了,林海也就不准备将那些骇人听闻的齐国侯府的罪证拿出来了,只要拿出一个不大不小足够让皇上下旨调查齐国侯府的罪证就够了!

    林海是喜欢打蛇打七寸一击命中,但是既然背后有人了,那人也多半希望林海整出一个这样可以让皇上彻查齐国侯府的罪名出来,其余的就是别人的事情了!其实这样对于林海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样自己承担的风险就要小很多了!

    什么罪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林海给齐国侯弄了一个最简单的——贪污。

    这朝廷官员不贪污,说出去也没人相信,因此告贪污是最平常也是最不容易将人告倒的罪名。

    为什么了,大家都贪污,官官相护呗!

    但是林海这次显然告的不一样,林海让人去告的是齐国侯倒卖军需。

    其实这倒卖军需,也是军队里常见的武官捞钱手段了!最为关键的不是你卖了多少,最为关键的是你得将这事死死地捂住了,不让别人知道。

    一般来说,这贪污了!文官都是靠下面的人孝敬,武官了,就是靠苛刻小兵的粮饷和倒卖军需了!尤其是边关的那些军官更是倒卖军需得异常的厉害,只不过人家天高皇帝远的,没被抓得把柄罢了!

    林海有心去调查,加上安插在贾家的几个钉子,和外力的相助,很快的就将齐国侯倒卖军需的罪证给抓住了!

    这林海也精明,没有安排什么在大殿之上的参本,而是直接让一个受害者去敲的登闻鼓,反正有十足的证据,林海也不怕告输,又给那人安排了后路之后,那人也答应了下来,又有后路,又能替父报仇,这事为什么不干。

    于是第二天,本朝第二次登闻鼓响了起来。

    来人状告齐国侯倒卖军需,谋财害命,害死了当时在军队管理军需的父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忍辱偷生了几年了,终于收集到了齐国侯的证据,为父伸冤。

    在绝对的证据面前,齐国侯杯具了!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一百七十八章 领饭盒的忠义亲王

    贪污是什么罪名。

    一个可大可小的罪名,

    告这个罪名,最关键的不是什么证据,而是上面想怎么判的问题。

    要知道,在凤朝贪污的罪名是算不了什么的,被人告发了,皇上也最多让你两倍的吐出来,然后撸了你的官职和爵位,除非闹出什么人命来了,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要是上面想处置你,那就有可能以贪污这个罪名,让刑部彻查你的老底,除非是孔圣人在世,否则哪个做官的身上没有几件这样那样的龌龊的事呀!这大事小事的一爆发,就是不死也得脱成皮。

    要是上面不想处置了,也就让刑部意思一下,你自己在识相将贪污的银子还回去就没事了!

    林海为了将事情闹大,毕竟他也不知道背后的那个人是不是宣德帝,为了引起朝廷上上下下的重视,林海不但让这人敲了登闻鼓,还上升到了卖国求荣的地步。

    怎么上升的了!

    这个简单,一般军需都是粮草呀,衣服呀,还有一些军事器材。这些东西能卖给什么人?粮草倒是能卖给粮商,其他的东西了,只能卖给别的国家。

    于是林海就在这方面做文章了!

    找了几个当时齐国侯统帅时,战败的例子,在稍稍夸大了一下牺牲的人数,和被毁的房屋、被抢去的钱财,被外族人掠夺的同胞。

    哗哗哗……

    齐国侯卖国求荣的事迹就铁定了下来,然后就是在满京城大肆的宣扬了,其实不用去特意的宣扬,敲了登闻鼓就最好的宣扬方式。

    果然这么一弄,立马引起了全京城的关注,毕竟要是这个罪名成立了,那可比单纯的贪污罪名更大。

    宣德帝对这件事。也是重视非凡,当场就让三司会审。

    听到三司会审,齐国侯就知道这件事情弄大了,一边恨恨的咒骂着来告之人,一边赶紧的召集幕僚想办法,要知道如今的三司可都是宣德帝的人,齐国侯自己也知道自己府上的龌龊有些多,这个时候就是就是争分夺秒的时候。

    唯一的办法就是——拖,只要能拖到他将所有的事情都抹平了,也就万事大吉了!

    齐国侯也看不准。这件事到底是宣德帝主导的,还是其他人主导的。要是其他人主导了,那他还可以走走关系。想办法拖个一两个月的,然后一边派人迅速的将那些事情抹平。要是宣德帝主导的,还是要拖,至少得把那几件大事给抹平了,小事就是罚也罚不了多少。他还能承受得起。

    “少爷,属下已经按照你的吩咐,将东西放在了齐国侯的府上,另外其他的东西也全部安置到位,就等着您一声令下了!”暗卫跪在林海面前说道。

    “起来吧!没被其他人察觉吧!”林海摇了摇手中的折扇,漫不经心的说道。好像丝毫没有在意,他这是在算计一个开国功臣之家。

    暗卫依言起身,沉声道:“属下保证没有被别人发现。另外,属下还发现了齐国侯府上有一间密室,里面……”轻轻附耳到林海的耳边说着。

    “哦!这事可是真的。”林海感兴趣的问道。

    暗卫点了点头“这事也是属下无意中发现的,属下本来执行任务完了,准备撤回了。没有想到却看见了那齐国侯半夜不睡觉鬼鬼祟祟的在后花园里溜达了,属下一路跟着他。才发现了这个大秘密。”

    “好!有赏!你可立了大功了!这下我倒要看看,那齐国侯和忠义亲王如何能翻得了身。”林海一边冷冰冰的说道,一边将自己身上了一块白玉玉佩解了下来,赏给了暗卫。

    暗卫双手恭敬的接过“谢少爷。”

    “你先下去吧!记得派人盯着齐国侯府,千万不能让他们将东西转移了!”林海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厉芒,有了那样东西的存在,林海倒要瞧瞧,以后谁还敢说四王八公,怕是躲都躲不及了吧!

    不过原著中,貌似在秦可卿死的时候,好像还有齐国公府的存在吧!也不知道这件事情爆发后,还会不会有什么齐国侯府的存在。

    反正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后,所谓的红楼就是浮云了!这个世界又不是围着贾宝玉转的,更不是围着贾府转的,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活得鲜明的人,他既然穿越到的林家子弟身上,自然万事以林家的利益为重。其他的不在林海的考虑之内,至于改不改原著,那是必须的。

    别和林海说什么,灌溉之恩无以为报之类的。

    在林海看来,林妹妹在原著中既然已经还泪给贾宝玉了,那今世还还什么泪了!还是做一个幸福的林家小姐,以后做一个幸福的小媳妇比较好。

    因此越改变了原著,林海的心里越高兴,这证明了一件事:人定胜天。

    不过林海这边在高兴,忠义亲王那边就有些悲催了!

    一般来说,心里阴暗的人,在想着别人的时候,也就将别人想的,阴暗几分。

    这忠义亲王自然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人,他至今都还在想着自己如何能够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上去。若是一个任命的人,也就不会在江南整下如此多的小动作了!

    因此齐国侯被人告了之后,忠义亲王立马就想到了,是不是宣德帝发现了自己的动作,要先一步的斩去自己的一支臂膀,要知道,忠义亲王开府也还不到三年,而且宣德帝已经登上皇位了,能受忠义亲王拉拢的人也不多,至少一些胆小的墙头草都没有靠过来。

    所以忠义亲王手中的势力,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齐国侯那里发展起来的,要是齐国侯真被宣德帝给整治了,忠义亲王的势力要损失一大半,说不得日后没有半点造反的机会了!

    因此不仅仅是齐国侯在想办法,忠义亲王这边也在积极的想办法,无论如何也得将齐国侯保住。要是连自己舅舅家都不能保住了,那谁还会跟着你呀!没前途。

    但是这办法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就能想出来的。

    在忠义亲王还没有给齐国侯想好什么招数的时候,他被宣德帝叫去了!

    一路上,忠义亲王也在嘀咕着,这宣德帝叫自己去到底有什么事,莫非是为了齐国侯的事,还是什么事来着。

    忠义亲王到了正殿后,一个小黄门就机灵的溜进去禀报去了“启禀皇上,忠义亲王到了!”

    宣德帝头也没抬,只是一直盯着手中的折子看了,声音听不出喜怒的说道:“宣吧!”

    “是!”小黄门又溜了出去,对着忠义亲王讨好的说道:“王爷请进!”

    “嗯!”走了两步,忠义亲王轻轻地问道:“皇上的脸色如何?”

    能在这里当小黄门的人,都是机灵之辈,消息什么的有时候比朝廷大臣都还要灵通一些了!因此自然也是知道忠义亲王的舅舅齐国侯今天被人告的事,但是这事皇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表态,因此小黄门也不好回答,只是如往常一样的说道:“回王爷的话,皇上的脸色并无异样。”

    “知道了!这是赏你的。”瞧着快到门口了,忠义亲王随意的扯了一个玉佩下来,塞给小黄门,虽然踏了进去,拜倒行礼“臣弟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九弟来了呀!赐座!”当今皇上,端是一个会做脸面的人,其他的不说,就是对着这一群哥哥弟弟的称呼,至今都没有改变。

    “是,谢皇上。”忠义亲王起身,这时一个机灵的小黄门已经将一个小圆凳搬了过来了,摆在底下的左手边,忠义亲王在小圆凳上坐下。

    看着宣德帝在批阅奏折,忠义亲王心里也不慌,凉人这件事,他们这个地位的人,做多着了!只不过以往都是他凉着别人而已。

    等着宣德帝将手里的那份奏折批改完毕后,才抬头对着忠义亲王说道:“今个有人状告齐国侯的事,你可听说了?”

    忠义亲王在心里比了一个中指,这不是废话吗?这件事早就被有些人,闹得整个京城都沸沸扬扬的,他这么不可能不知道。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嘴上还是恭敬的回答道:“回皇上的话,臣弟略有耳闻。”

    “不管这事是真是假,齐国侯到底是洛贵太妃的哥哥,你的舅舅,对于这事你有什么看法了!”宣德帝语气非常平常的问道。

    不过这问题,倒是把忠义亲王给问住了!

    这话让他怎么回答,指不定的两边都得罪了,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臣弟没什么看法,齐国侯虽然是臣弟的舅舅,从私心上讲,臣弟却是不相信他会犯下如此大罪的,但是毕竟人心隔肚皮,因此臣弟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犯下如此的滔天大罪,不过臣弟相信三司会还齐国侯一个公道的。”

    宣德帝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笑道:“瞧九弟这话说的。不过齐国侯到底是开国功臣之后,虽然朕已经命令三司会审,可是到底委屈了齐国侯,因此朕想着,让你去做监工,你可愿意。”

    “臣弟自然是愿意的。”忠义亲王有些摸不着宣德帝的头脑,但是这是对他有利,因此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既然九弟愿意,那朕就下旨了!”宣德帝的嘴边勾起一丝微笑。

    等着圣旨下了下来后,忠义亲王火冒三丈,原来还是让自己去领饭盒的呀!

    ps:

    【感谢cbbca、at童鞋的打赏】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亲们,奋起造反吧!

    要说这宣德帝下了什么圣旨,让忠义亲王火冒三丈,有了一种领饭盒的感觉了!

    还要说说,这宣德帝下的圣旨有多么的恶心。

    话说本来之前,宣德帝说让忠义亲王去监督,忠义亲王心里还美美的,为什么了!

    原因很简单,虽然这监督没什么说话权,但是坐在那里就可以震慑到一群墙头草,再不济的,也能让齐国侯身上的罪名少一点,原因是有他坐镇,某些人不敢来告了!

    没想到第二天宣德帝下的圣旨,虽然旨意没有变,但是却多加了一些东西进去,什么为了不让忠义亲王分心,专注的做这件事,于是将忠义亲王身上的其他官职给剥夺了,要知道虽然忠义亲王之前身上的那点官职不打眼,但是好歹还是一项权力呀!

    再来还有什么,为了保证被告不会玩什么撒丫子跑路的事,让忠义亲王带兵将齐国侯监视起来,看看一天到晚齐国侯接触了哪些人。

    嚓,这不是逼着忠义亲王和齐国侯府的关系搞臭吗?

    忠义亲王不乐意了!齐国侯也不乐意了!

    虽然齐国侯也知道自己这次不死也要脱一成皮,但是这不是判决什么的,还没有下来吧!怎么现在就整的自己像一个囚犯似的呀!

    大凤皇宫里:

    “皇上您这么做,岂不是让忠义亲王和齐国侯有机可乘?”宣德帝的心腹,现任兵部左侍郎的郭真,有些担心的说道。

    宣德帝不慌不忙的说道:“就是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才好一网打尽。若不是听了老师的话,派人下去调查了一番,朕还真不知道,朕那九弟暗地里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势力。”

    “皇上妙赞了!”一旁的内阁首辅严正忠一本正经的说道。这个严正忠不仅仅是内阁的首辅。还是宣德帝当皇子时候的老师,虽然当时教的时候是大锅饭,但是这位严大人,却一个力推‘立嫡立长’古制的老学究。因此宣德帝登基后,这位老学究就靠过来了!

    因为知道严正忠的为人,宣德帝也算是胆大的,直接升了严正忠做内阁的首辅。

    宣德帝摇了摇头“老师过谦了!”随后又看了看底下坐着的心腹大臣,厉声道:“虽然这件事情我们这边算是把握到了先机,但是切不可掉以轻心,战场之上瞬息万变。都回去好好的做事,不可懈怠。”

    “是!”众人起身领命。

    “嗯,老师留下来。其余的都退下吧!”宣德帝说道。

    “是!”众人再次的领命,然后依次退下。

    宣德帝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领着严正忠去了,旁边的偏殿,里面摆着一副围棋。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