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如玉君子-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氏听得好笑,但是还是半是玩笑地拍了林海脑袋一下,笑骂道:“从哪儿学的这些腔调,真是不成体统!”话是这样说着,脸上却挂着欢欣之色。这个儿子太给他长脸了。

    “儿子可真是冤枉,不过想讨娘亲的欢心,说了几句讨喜的话,没想到却成了不成体统了!”林海委屈的嘟了嘟嘴。

    江氏笑着说道:“瞧瞧都这么大个人了,这马上就要定亲了,还撒娇了!”

    林海小脸一红。虽然前世他和他的女友,该干的事情干了,不该干的事也干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亲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朝了!

    江氏瞧着林海百年难见的小红脸,继续打趣道:“可没到时候有了媳妇,忘了娘!”

    “这怎么可能”说着林海露出一个微笑“就是儿子将您给忘了,不是还有父亲在吗?说不得,当时候是娘亲先把儿子给忘了!”

    “去你的……”江氏笑怒道。

    等着晚上林老爷和江氏到床上休息的时候。江氏就主动的提出这件事来了“孔夫人虽然表露了意思,要留闺女到及庚的时候。但是这事既然已经都定下来了。我想着,咱们还是找个日子去孔府下定如何?”

    “这事夫人做主就好,你放心,我已经派人打听过了,那孔家小姐也是一个贤良淑德的,日后必是海儿的贤内助。”虽然有些不明白婆媳的关系,但是当年杨氏和江氏明里暗里的动作,林老爷还是有所耳闻的,对他来说,孔家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亲家,只因孔家根本就不会被帝皇忌讳。

    林家虽然也有底蕴,但是跟孔家比起来那还是差得很远,况且孔家足足三辈了,就这么一个嫡女,说句不合符规矩的话,那可真是比公主还金贵,林老爷虽然也知道,但是之前那是想都没想过,没想到这会儿倒是天上掉馅饼了!

    中国传统俗有‘三六礼’‘三叩九拜’的礼节。《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因为是皇上赐婚,这第一的纳采和第二向名也就免了,其他该有的礼数和过程还是要干的。

    然后是纳吉,也就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下定或定聘。

    江氏请一位大师算好日子后,就去孔家下定去了!

    要说这衍圣公,就是要比一般人大牌一些,人家在京城那也是有宅子的,而且那规模还不小,虽然几年下来可能也不会住几次,基本上都是空着,但是愣是没有人打这宅子的主意。

    其实想通了又见过面以后,江氏对于自己的这个未来媳妇,也没有那么抵触了!这次下定,来参观的可不止一家两家人,京城有名有姓的人家都过来凑趣了!

    当天孔小姐环佩叮当,步态轻盈,巧笑倩兮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只见她身着八宝彩凤如意衫,下着祥云缭绕富贵裙,颈佩珍珠璎珞吉祥圈,一朵鲜艳怒放的牡丹在发间绽放芳华,发髻两旁,黄金宝石打造的百花簪垂下细长的珠链,行动间,光华闪耀,顾盼生辉,衬得她越发的明艳动人,婀娜多姿。

    真是让各位夫人赞了又赞。

    江氏下定的礼也很给力,因为这个可不是单单林家一家人的脸面,下定除了交换婚书以外,还有将一半的聘礼抬到女方家里去。

    聘礼江氏这次准备的是五十抬,一般来说,男方给的多少聘礼女方就要加两成作为闺女的嫁妆,林家这次是给一半的聘礼,一共加起来也就是一百抬。按照习俗孔小姐日后就要有一百二十抬的嫁妆,刚刚好卡在规矩的边缘,也符合国公嫁女的规定。

    而江氏给的压箱的聘礼是一个羊脂白玉如意,羊脂白玉是玉中极品,非常的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而如意又有:事事如意、平安如意,祝颂吉祥之意。

    江氏给孔小姐小定的礼是一支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红珊瑚簪。

    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不会做小三的决心。

    正所谓的‘朝朱紫贵,尽是读人’一句就说明了红色和紫色所代表的正统,高贵。而珊瑚古人则认为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的吉祥珠宝。

    总之江氏这下定的东西那是让孔家非常的满意。

    江氏拉着孔小姐的手,越看越满意,很是说了几句夸奖的话,让孔小姐羞红了脸,不过还是落落大方地道了谢。

    接着江氏亲自在孔小姐那乌压压的发髻上戴上那支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红珊瑚簪。孔小姐浑身一派高门贵女的雍容气度,戴着那支钗子,不但没被喧宾夺主,反而更是光彩照人,在场的人更是惊艳了一番,有几个跟江氏相熟的,直接打趣起来,连道江氏好福气,这般的神仙妃子一样的人物,就要成为她家的儿媳妇了,说得江氏都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孔小姐接了小定礼,自然也需要回礼,不过是四色针线罢了。

    江氏稍稍看了看,心里便点了点头。林家自然不需要主子自己做多少针线,像江氏,一年到头,也是难得动针线的,顶多也就是给林老爷还有林海他们准备几个随身带的荷包扇套什么的,这些年连这类小东西也做得少了,当家主母,要的是主持中馈,女红说起来重要,其实只要看得过去便是了。

    毕竟府里还养着那么多绣娘了,要是真要正经主子做衣服了,那简直就是不成体统,失了大家子的体面。以林家的家世来看,更看重的还是孔小姐的规矩和待人处事的礼节。

    如此一来,小定也算是圆满成功了,江氏又唠叨了几句,便和来观礼的客人各自离去。

    ps:

    各位亲抱歉,蓝蓝今天突然有事,于是更新晚了,晚上12点之前应该还有一章,要是过了12点还没有,大家就洗洗睡了吧!蓝蓝会明天补足的。鞠躬感谢书友100802203846912童鞋的粉红票;感谢cbbca童鞋的打赏;感谢zhuxyhh01童鞋的评价票,摸摸哒!(无耻的说)其实伦家更喜欢打赏的。

第二卷红楼姻缘 第八十六章 翰林院

    因着林海是定亲而不是成亲,那孔家小姐还要一年才及庚了,所以是没有婚假的,林海第二天就要去翰林院报道了!

    这个时候作为一甲的特权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三个人分别被授了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职位,也就是六品的品级,不过已经比诸多同年超出一步了。起码那些同年还需要再次经过考试,才能授官,选到翰林院做庶吉士的还算好的,虽说庶吉士没什么品级,不过,人家是本科升研究生,出来之后就是硕士了,怎么着也能混个七品。其余的人,运气好的才能混个七品,不过外放的七品跟京中的七品可不一样,不管是升官速度,还是其他。那些三甲的,更要差一些了。

    再说了,别看现在是一个六品的小官,等着在翰林院熬出来以后,连升几级的也不是没有。再说了,在清流和文臣的圈子里,你要是没有在翰林院待过,你都不好意思和那些大儒说话攀交情。

    因此林海早早的来到翰林院报道了!

    待官员来得差不多,林海也只被安排整理资料的工作,倒也十分轻松。而其他官员待他也无为难之意,遇到二人不懂之事,大多官员也能指教一二,所以林海第一天的翰林院工作还是十分顺利的。

    几天下来,林海也渐渐与翰林院的官员熟识了,做起事来便更加趁手了。翰林院里还有几个这届二三甲考进来的庶吉士,大多相处起来都十分客气,毕竟是同年,日后官场总会有互相照应的时候。

    至于什么排挤欺负新生的事,那更是没有,别忘了,这几年也有不少苏州林家子弟上京赶考。虽然说考起的没几个,但是每次还是有那么几个,或二甲或三甲,这翰林院里,还待着林海的‘族侄’了,更别说还有二甲的头名传胪林菖在了!

    要说这一甲就是好,既没有‘庶吉士’那样还有三年留不留馆的压力,也基本上不会被皇上叫去,每天就在翰林院待在,偶尔整理一下资料。听听前辈们的讲课。等着熬上三年,就直溜的升官了!林海不经感慨道,这不就是和混吃等死差不多吗?难怪那么多人。想着问鼎一甲。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要是林海真的敢这么干,林老爷绝对第一个站出来打断林海的腿,他林家怎么会出这等混吃等死的子弟了!

    好在林海也不准备这么干,要说翰林院最让林海满意的一点就是:不管身份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小屋子,方便读书不被人打扰。

    要说在六艺书院的时候林海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抄书。

    六艺书院有一座闻名遐迩的藏书阁,为了防止里面的古籍珍版被盗被毁坏,因此藏书阁的书都是不允许借出去的,但是你要是有毅力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录下来。藏书阁的管理工作者还是不会管你的。

    加上六艺书院虽然准许小厮书童这些人来陪读,但是课是不准让他们旁听的,因此没事的时候。林海就让弄书侍墨两人待在藏书阁抄书,五年下来这两人的书法倒是大有长进。就是林海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去藏经阁窝着抄书的,谁让这书抄完了,是可以带回去自己家里去的。而且也顺便练练字。

    五年下来,林家自个的书房里。多出了好多孤本珍本。

    显然林海很好的坚持了这个习惯,因着弄书侍墨不能进来,因此这抄书大业也就只有林海一个人上阵了!翰林院这里的许多藏书,林海对这里那是觊觎已久,如今有了这等机会,那是一定要好好把握,别人都下班了还在哪儿一个人抄书了,搞得翰林院一众老前辈感慨,难怪林海能小小年纪就写那般好字还中了探花,都有了功名还这般努力,当初还不知如何苦读,与之一比,自家儿孙都是没法看了,悻悻之下各自回家修理儿孙不提。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历史系的高材生,林海对于翰林院的这些孤本珍本,那是痛惜不已,因为前世一把大火,将这里几乎九成九的书籍烧毁了!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弥补的。

    翰林院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比做是中国的牛津、剑桥、海德堡和巴黎。翰林院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举世罕见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底本就珍藏于此。以金黄色丝绸装订而成的万卷册的《永乐大典》,是明代由两千名学者参与编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经明末文渊阁大火,仅存副本;到了清代,这些副本已散佚两千余卷,其余都收藏于翰林院内。另外,乾隆年间由纪昀、陆锡熊与众多清朝学者合编的七万九千卷的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丛书《四库全书》的各类底本,当时也珍藏于翰林院内。

    1900年间的翰林院大火,不仅将辉煌建筑焚毁,而且数千万卷古籍善本也在大火中烧毁,其中包括当时仅存副本的《永乐大典》。同样惨重而无法弥补的损失是——据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考证——从全国各地搜聚的《四库全书》的大量底本,也在那次翰林院大火中被烧成灰烬。

    更可笑的是,世人皆认为翰林院是八国联军所焚毁。但事实上,当八国联军破京城解救被围攻的公使馆时,翰林院已经在大火中和枪炮声中变为废墟将近两个月了。翰林院毁于1900年6月23日大火,八国联军抵达北京的时间是1900年8月14日。翰林院遭焚的时候,北京外国公使馆正陷于清兵与义和团的围攻之中,除了获清政府许可而先期抵京的340名外国公使馆警卫人员,那时八国联军还尚未进京。

    而真正烧掉翰林院的,就是清末的那帮翰林院的官员,每次林海想到这里的时候,都是一阵咒骂,那些人是发什么疯了呀!脑子突然发热了吗?竟然来玩这么一套,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残缺的,甚至有些东西还是西方的那些学者,冒着大火去里面抢救出来的。

    现在有机会看到这些书籍古卷,林海那真是恨不得将整个翰林院搬到林家去,当然这样的想法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林海也只能拼命的看这些书籍,挑选一些珍贵的抄录下来,拿回林家去收藏着。

    林海不知道那场大火还会不会在这个时空继续燃烧起来,但是他也要以防万一才是。再说了就是林家传承近千年,也不敢保证,每一代人都能入翰林院,书香世家的子弟,也不是每一个都喜欢读书,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读好书。

    否则,那康熙朝张英,从他开始至来孙聪贤,共6代12人得入翰林,且代无间断,就称为空前绝后的盛事了。

    要是入不得翰林院,这些东西就是就派上大用场了,虽然不一定能用得到,但是至少学过的知识也不会比那些入过翰林院的人少的。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面对林海的这番举动,衍圣公和林老爷都是是满意不已,在翰林院做出一副好学的样子,虽然有的人或许觉得有点假,但是总比一副酸儒的形象好多了!

    要说这衍圣公看上林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要说家世,不看家世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毕竟堂堂孔家的小姐,日后嫁出去总不能上街抛头露面买菜养活一家人吧!好吧,虽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这道理,就是这道理。

    其次便是本身的才华,衍圣公不求什么有经世之才的女婿,但是你也不能一天到晚偷鸡摸狗呀!

    因此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怎么看,怎么都是六艺书院的学生强一些,加上这几届收到人选中,还真有年纪合适的,待孔山长大致的考察了一下人数后,就像衍圣公通信了,然后衍圣公就跑到六艺书院来考察未来女婿了!

    最为这个民族,算得上传承最悠久的家族,孔家自有自己的一套看人方式,对于孔家来说,碍于族规,因此基本上女儿都算得上是低嫁。

    这低嫁也是有名头的,孔家最擅长的是什么——明哲保身。他们在选择亲家的时候,也会多半选择这种人或者是这种家族,因此那些一开始冒出头的人,早就被判死刑了!

    其次,便是本身的沉稳和人品,人一旦喜欢冲动,就容易狗血,容易狗血,就容易出事。孔家虽然不指望你能帮着他们什么忙,但是至少你也不能拉他们的后腿呀!人品,这个就不用说了,宠妾灭妻爱沾花惹草的那种,是死都不可能有机会的。

    综上所述,挑挑拣拣,林海就被衍圣公拎出来了。做事沉稳能看清自己的位子(没去借机勾搭孔小姐,讨好衍圣公),人品也不错(身边都不要丫鬟伺候了),家世也配得上他们孔家,加上自己也知道上进努力,嗯,就被衍圣公看中了!

第二卷红楼姻缘 第八十七章 大小姐要看亲

    林海在翰林院那边抄书抄的欢腾,林府这边,江氏也忙着热火朝天的。

    首先林海虽然不是马上就要成亲了,但是孔家小姐及庚也只有一年了,不娶媳妇的时候还不觉得,一到娶媳妇的时候,江氏就发现林海现在的院子小了,毕竟那还是林海小时候改建的,正好林深也是时候搬出内院住了!之前虽然年纪到了,但是时局不稳定因此林深一直跟着江氏住在内院,这会正好让林海搬家,林深进去住着,也不用大修,改改几处就好。

    林家的府邸,前面就说了,最初是按照侯爵府建成的,虽然侯爵的牌子早就不在了,但是占地面积还有这么大呀!加上林家满打满算也就这么几个主子,就是三玉一人一个院子,林家的院子都还要空的了!

    加上这娶的儿媳妇身份也不一般,因此江氏决定将后院的一个大院子重新整建一下,作为林海娶妻用。

    这个古代修房子,可不想现代这么方便,钢筋水泥一倒下去,十几天不到,就建好了!就这么弄弄几个月的时间是跑不掉了!

    加上林海也来凑趣,想着毕竟是自己要住多年的院子,怎么弄也得自己舒服才是。便开始提出一些特殊要求来,比如:要求在正房的隔壁添加一个大的大理石浴池,能游泳的那种最好;在比如:要在自己的院子里建小厨房,日后冬天家的时候,也就不用吃冷菜冷饭了;再在比如:为了夏天好乘凉,要在院子里种植好些大树了……

    这么一来,这工期又要往后拖延了!因此,江氏这段时间忙得不停。

    等着院子的工程走上正轨了,江氏也就数数银子的时候,本来是可以送一口气的。但是又有一件事情,让江氏忙活了起来。

    咱们的林大姑娘,林汧玉童鞋,今年12岁了,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女孩子也是时候看人家的了!先前还有林海在前面挡着,毕竟哥哥还没有定亲,哪里能轮到做妹妹的了!

    现在林海已经定下来了,那么林汧玉的婚事也要提上日程了!更何况,下面的双胞胎姐妹也就比林汧玉小两岁左右。要是头上的姐姐一直不订婚,按着潜规则她们两个是不能越到自己姐姐的头上先订婚的,除非是指腹为婚。或者是皇上赐婚的那种。

    江氏自然是不能看着自己的女儿如此为难的,再说了,将林汧玉养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了,就是猫狗也多多少少养出一点感情来了,何况是人了!

    因此江氏倒是费了心思去给林汧玉看人家。并且开始经常带着林汧玉四处走动,或者自家设宴,邀请相熟的夫人,带着自家的姑娘前来赴宴,这年头,女人之间的话题无非就是那些。各家的夫人带着估量的目光,看着门当户对的人家的姑娘,若是有满意的。便用一些相对隐晦的言辞询问人家是否结亲,也有的只是向大家表示,我家的姑娘也到了嫁人的时候了。

    自从林海高中了探花,又和孔家定亲后,林家的地位也有些水涨船高。林家的几位小姐任谁也不敢小瞧。

    可是即使是这样林汧玉是个庶女的身份也改变不了,哪怕她是长女。哪怕她一身下来就被江氏抱到自个的身边养着了,哪怕她在林家的待遇和嫡女的待遇差不了多少。但是还是掩盖不了她是庶女的身份;因此很多条件好的人家都是看不上的,毕竟嫡庶问题在这个时代有时候却是非常致命的劣势!

    要是前几十年的时候还好说,毕竟那时候江山不稳,整个国家都动荡不安,能吃饱饭就是一件好事了,哪里会计较这些,但是随着整个国家安定下来,功勋世家重新登上政治舞台,这些要求也就接踵而至了!

    就是有些家风和门第都不错的人家看上了林汧玉的人品端庄,也只是想把她娉为家中不甚出色、甚至颇为荒唐的庶子为妻。更有甚至,完全是看着林家的人脉,和妄图于孔家搭上线,来的。

    这样的人,不要说林老爷不同意,就是江氏自己也看不上眼。

    不过江氏也不是没有人选,门当户对的嫡子那些夫人舍不得,庶子又不乐意。江氏就降低择婿家世了!当然说降低,也不会降低到街上卖大白菜的,就是寒门照着江氏的看法那也是不行的,至少也得是中等人家。

    虽然江氏本身对于权贵后宅的斗争万分不喜,并且深受其害,但是她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女儿嫁到什么寒门这种荒谬的想法。

    世间对女子从来就不是宽容的,家世这东西对女人实在是太了,不管是出嫁前的娘家或者是出嫁之后的夫家。寒门当然没有所谓的后院,而且也简单,但是这种地方,对自己的闺女,却绝对不是一个好去处!

    若是夫婿是能干的,难道日后就不会起来吗?要是起来了,自己的女儿日后难道就不会面对后院的问题吗?不可能的!若是夫婿是没用的,就更糟糕了!难道自己娇养出来的女儿要去给一个没用的丈夫顶门立户去吗?这算什么啊?

    而且,寒门出身的子弟,大多没有经历过太多富贵繁华的洗礼,要是一朝得势,却是很容易移了性情,最后很容易行差踏错,甚至祸及家人。

    因此,无论如何,在古代门当户对才是正理!

    江氏的想法也简单,就是先看看这科的新科进士里面还有没有人没有成亲,岁数上大上个五六岁也没关系,关键人得有本事,家里最好还有点根基。

    可惜的是,不是人人都入林海那样是少年英才,年纪小小的就高中了!因此尽管林老爷和林海都被江氏拉着当了好多天的壮丁,还是没有发现一个让林家满意的人选。

    就在江氏暗自着急的时候,林老爷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他看中了一个人。

    江氏连忙问道:“是哪家公子呀?”京城的公子哥,江氏也基本上都看过了,还没有满意的,这会儿怎么又冒出来一个?

    “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蒋起之弟,蒋赵。”林老爷摸了摸胡子,公布答案。

    “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江氏一愣,侍读学士官职也不大,就正五品而已,要是这身份还是够得着林家庶女的,但关键是人选不是他,而是他弟弟。四品以上的官员和四品一下的圈子,并不相同,江氏这身份走得就是高级圈子,别说蒋赵,就是蒋起那也是根本没有听说过。

    “你可别看这侍读学士品级虽说不是很高,但是经常召伴皇上,要是有了什么好处,皇上也会想起他来的。这蒋赵的父亲是杭州尼山书院的山长,蒋赵虽然名为嫡三子,但是他二哥早就已经去世多时了!他大哥蒋起当年也是二甲考入翰林院的,家里虽不如我们家这样殷实,但是家底还是有的,再说瞧着蒋起那作风,日后蒋家也不会给我们扯后腿。”

    林老爷和江氏的想法不一样,在他看来,最重要的还是男方自身的条件,要是家里不殷实,他们给林汧玉多陪嫁一些就行了!关键是这男方得上进,日后林汧玉才有凤冠霞帔当诰命的那一天,其次是家里不能出浑人,他可不想要一帮拖后腿的亲戚。

    江氏听着林老爷这么说了,也觉得不错,至少比她前段时间看的好多了!可是还有疑问“他父亲在杭州,那这蒋赵你可曾亲眼看见过……”这个时代,媒婆的话,是不能完全相信的。那些人的嘴可厉害着了,母猪都能说成天仙下凡。这女子就是在娘家苦一点,日后能嫁个好夫君,一辈子也是算赚到了!要是嫁给山中狼了,那可就是苦一辈子的事了。

    “我要是没有见过,也不会有这心思了!那蒋起的夫人前段时间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蒋赵陪着他爹娘上京来看小侄子,正好被我看见了,我也派人打听了的,他读书却是极好的,日后金榜题名也不在话下。”其实林老爷还有一点没有说,就是蒋赵的父亲是尼山书院的山长,虽然这尼山书院比不了君壁书院的名声大,但是在杭州还是比较好出名的,这么几十年下来,林林总总的考取进士名头的人也不少,这可就是十打十的人脉了。

    因此,别看蒋家现在不怎么样,放在京城里,那更是中下等人家,但是等上几年,等着蒋起从翰林院熬出来了,蒋家也就差不多起来了。日后要是会好好的经营,两三代的富贵是不用愁了!从潜力的角度上讲,蒋家可比现在很多家的潜力好!

    再者,先不管,蒋起日后在哪里任职,蒋家的根在杭州,要是蒋家出了什么事,凭着林家在江南的势力,只要不是什么杀人放火的事,肯定不会将天捅出个窟窿来的,没有拖后腿的亲家,就是让人大松一口气。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蒋赵是嫡子,林汧玉要是嫁给他了,日后才能挺直腰板。这年头,虽然高门庶子庶女的结合,让人说成是门当户对,但是始终会人家看低一些的。

    ps:

    【感谢cbbca童鞋的打赏,摸摸哒!】

第二卷红楼姻缘 第八十八章 追债

    老爷看上的人,除非江氏能提出什么天大的理由来,这事也就差不多定下了!

    等着林海从翰林院回来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个消息,这个事情,林海虽然有发言权,但是有发言权不代表着要发言,对于林老爷的眼光林海还是信得过的。

    这段时间林海还是挺忙的,一边忙着在翰林院抄书,一边忙着和孔家小姐交流感情。林海也聪明,每次只是送去一些有趣的玩意,或者是吃食什么的,亦或者是一首诗词,总之将人家小姑娘的心,哄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这个时候朝廷上下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皇上来秋后算账来了,准确的说是要债来了!

    开国之初,凤太祖曾经大封功臣,也曾经将一些京城附近的土地和庄子铺子,卖给了大臣。那个时候大家都没钱,但是国库里的钱不少,因凤太祖也没让大家拿钱,只说记账。

    有这等的好事,大家当然就是一窝蜂抢了。后来到了颐康帝这里,早年他征战四方以战养战,国库里的银子也是只多不少。

    可是到了现在的皇帝宣德帝这里,钱钱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原因很简单,颐康帝老年的时候,迷上了修园子,大大小小的园子修了不下五个。等着宣德帝接手的时候,私库里的银子虽然还有,但是却不多了!恰好,宣德帝又有一件不好公开的私事要银子。

    这里就要说说明君与昏君的区别了,明君是会将私库和国库分开的,而昏君则会看成一样。宣德帝明摆着想要当一个明君,至少现在要当明君,所以国库的银子不能动,那么他也只能多想想私库里的银子的事了!

    正好,无意间宣德帝发现了这么回事。便开始琢磨起来,等着琢磨好了,就开始动手了!

    也算得上大响了秋后算账的第一枪!

    林海虽然听说了这事,但是还以为没有自家的事了,没想到林家也欠着皇上钱的,不过就是早年先拿了东西没给钱而已,这会儿既然皇上来要债了,林老爷想着家里也不差这么几个钱,最重要的是,要在皇上面前卖个乖。因此屁颠屁颠的带着银票去内务府还钱去了!

    林家当年在凤太祖大封功臣的时候,爵位已经降了一级了,因此虽然也分到了一些东西。但是却没有其他功勋家族那么多,那么好!有道是一份本钱一分货,这东西多了,东西好了,钱也就自然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