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如玉君子-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包八百两银子,一些药材,两位嫂子带回去吧。”她不是不能拿更多的银子出来,只是升米恩斗米仇。这银子给过了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再说了。现在贾家这个样子,银子给多了,还不知道保不保的住了!

    琏二奶奶见状,也知道黛玉如此已经是极限了,也就不多说了,和王熙凤齐声告辞。

    也不知道贾母心里在想什么,见林家和林黛玉竟然是这样的说法,当下一口气差点没有喘过来,还是王熙凤大胆的上去掐了贾母的人中,才将贾母给弄醒过来。看着手中的一千两银子,贾母叹了一口气,摆摆手让他们下去了!

    回想起被抄家的那一天,贾母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做梦一样,无论如何在那一天之前,她压根没有想到自己家竟然会有这样的一个下场。

    半个多月后,贾家人的罪名出来了,东府的贾珍和贾蓉的刑罚最重。贾珍直接被斩首示众,尤家三姐妹也被砍了头,再有就是贾蓉流放宁古塔。

    西府这边的贾赦因强抢良民百姓之财物、涨势谋人钱财等罪名,去爵,本来应该被判流发往边疆充军的,但是因为贾琏给贾赦使了银子,又有梅家等亲戚在一旁帮衬着,因此就只被判了:去爵和杖责一百。

    王夫人因私底下发放印子钱、私藏赃款等等事儿,被剥夺饿淑人的诰命身份,流放千里。贾政因为王夫人经常用着他的名帖去干一些坏事,不但五品的官职没有了,还同样被流放的千里。因为那些坏事,都被算在了贾政的头上。

    让人意外的是,薛宝钗竟然也有罪名。因为在薛宝钗房里,除了有薛家的家财外。还搜查到了,很多做了手脚的药材,很像当年贾元春宫里面的那些,因此被皇上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拿下了!现在还不知道,事情的结果如何了!

    唯一让贾家人感到高兴一点的消息,就是贾琏的官职并没有因为贾家的事情被剥夺,皇上还算深明大义。

    也是,宁国府和荣国府早几辈子就是分了家的,荣国府里面这大房二房也是分了家的,贾琏自身没有罪名,唯一受影响的就是他老爹贾赦的罪。

    贾赦身上虽然也事情,但是他那点事情,既没有闹出什么人命来,也没有太伤天害理。不过就是借着自家的名头,仗势欺人强买强卖罢了!

    这种事情。也不是贾赦一个人在做,很多高干子弟都仗着家里面的权势这么做,只是没有像贾赦这样,被人给捅出来罢了!更何况比起贾家其他人的罪状来说,贾赦已经算得上‘心地善良’了!

    有对比,才有比较呀!

    有对比,才能衬托出贾赦的好。再加上贾家在朝廷上还有一些人脉在,大家都为贾家求着请,因此咸光帝放手一马,将贾琏的官位给留着了。但是爵位却没有了!

    另外除了大房的家产还给贾琏外,贾家众女眷的嫁妆,只要身上没有罪名的。也一并归还了!实在是这次咸光帝下手的人家,太多了!这点银子皇上人家看不上了!

    有了这些银子在,就是不去求别人,贾家自己也能生活下去了!

    首先就是贾琏,他还任着官职了。自然不可能天天城里城外的跑,拿回来家产后,就在京城里买下了一处适合他身份的一个小五进的房子,带着贾赦、邢夫人、琏二奶奶和贾兰,去了新房子去了!

    现在贾母还没有死,因此按理说贾母是应该跟着大房的。但是贾母看着贾宝玉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父亲母亲都去流放了,媳妇还在牢里。生怕贾珠和王熙凤亏待了他,因此执意要住在二房这边。

    比较有意思的是。现在二房的家产并没有逼归还,王夫人和薛宝钗身上都是有罪名了,她们的嫁妆也是不能归还给她们的。因此现在二房竟然要靠着安夫人和王熙凤两个人的嫁妆生活着(至于赵姨娘的私房,那个可以忽略不计),这让两人都不怎么愿意。

    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夫人和王熙凤为了几百两银子差点没打起来!安夫人以往那安分的表现也被彻底的撕毁了,现在可是将斤斤计较的典型代表了。有时候比夏金桂还彪悍了。还有就是贾宝玉的问题,两人都不愿意白养着贾宝玉,为了这事又是一场争闹。

    最后,还是贾母撑着一口气,说出了二房分家的话来!二房本就没什么东西剩下,不到半天功夫,这二房就分开了。

    安夫人和王熙凤的嫁妆肯定是不能拿分的,因此能分的也就只是贾母的私房罢了!

    贾母的私房,就是被二房掏走了不少,剩下的也还有不少银子了!只是贾母到底偏心二房,大房这边出来给贾琏两千两银子外,其余的都给了二房。

    其中贾珠和贾琏一样,有两千两银子。贾环只有区区的一千两银子,而贾宝玉不知道多少,因为贾母剩下的东西全归他了!

    因着二房众人你不见待我,我不见待你的,所以贾珠被王熙凤篡着一家三口,在京城乡下买了几亩田地和一座房子,搬出住了!

    安夫人早就是不见待贾家这一群人的了,因此也篡着贾环搬出去。贾环年纪虽小,但是有了安夫人正确的指导,现在还是很上进了,对安夫人这个养母毕恭毕敬的,因此在赵姨娘的唠叨下,第三个搬离了铁槛寺。

    贾母一看,其他人都搬走了,就留下她和贾宝玉两人,这可不行。加上这铁槛寺的条件,也的确不怎么样,因此立马也找了一个房子,搬了出去。

    随着二房的众人也搬出去了,铁槛寺里只剩下一个要绞了头发,做姑子去的贾惜春。

    PS:

    【感谢【席帧】【angel+2000sh】【飞花轻舞】童鞋的评价票,感谢【annasbox1】童鞋的粉红票,感谢【趴趴丫头】童鞋的打赏!】【明天蓝蓝的新书《炮灰公主要逆袭》冲击新书榜了,所有的女频推荐票,都给伦家交出来,旧书不要了,全部砸到伦家的新书上,违者……哼哼……】

正文 第423章 贾母去世

    穷奢极恶的一百多年的荣宁两房,终于倒塌了!

    贾家被抄家这件事,虽然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灭顶之灾,但是对于整个京城的官员百姓来说,无非只是沧海一滴水而已,只是供别人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罢了!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在贾母没有主持分家的时候,这贾家可还上演了一场大戏的。

    在贾家的案子判下来了,贾家的几家姻亲花费了大力气,总算帮贾家脱了死罪,但是,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贾珍才砍头,贾政夫妇、贾珍尽数被流放,不过是流放距离远近的区别罢了!

    而贾宝玉差点也没罚入了奴籍,好在北静郡王念在当年的一些情谊,将贾宝玉的罪名给脱了去。以为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媳妇,因此北静郡王也顺便捎上了她,不然光她屋子的那些薛家的财产和做了手脚的药材,就能让她在在牢里呆一辈子了!

    不过就算保住了一条性命,薛宝钗的嫁妆,还有她屋子里的钱财,却要不回来了,全部被充公了!

    荣国府这边,贾环、贾琮还有惜春以及王熙凤的一双儿女因为年纪小,并未牵扯其中,也并未定罪。王熙凤这些年身体并不好,在牢里大病了一场,后来听说王家出了事,差点就没了气,要不是一边惜春跟她说,她要是没了,只怕两个孩子活不下来,这才勉强撑了过来。

    并未跟甄家一样,女眷无论主奴,尽数罚做官奴,除了王夫人,因为藏匿了赃物,她的陪房又说放印子钱之类的事情,是她所指使的。因此,被判了罪。

    至于宁国府,虽然皇上是知道这事的,但是因为秦可卿的事情是被尤三姐捅到明面上来的,因此贾珍、尤家三姐妹还有尤老娘都被咸光帝灭口了!因为贾珍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到了自己的头上,因此贾蓉逃过一劫,被判了流放。

    皇上这种生物,很多都是喜怒不定的。当年的贾元春虽然是引起秦可卿的事情上位了,可是也是因为秦可卿的事情被皇上厌恶了。贾元春为什么会早产,为什么会身体虚弱。咸光帝不可能不知道,只是因为迁怒所以才装作不知道罢了!

    毕竟幸运的是邢夫人与琏二奶奶,因为并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都没有被牵扯到,得以逃过一劫。

    皇上还算仁慈,就是被发配的那一行人,也得了恩典,临走前。能够见到贾母一面。

    贾政,在那里痛哭流涕,贾母也在一边老泪纵横。

    贾家没了爵位,虽说圣上没有剥夺贾母因为贾代善而得的诰命,但是,这宁荣二府。两家人却都是住不了了,因此现在贾家一行人都住在铁槛寺。

    林家将人送到后,又给了一些上好的药材。才回府交差去了,然后,林家就不乐意再多管了。

    可是,等着发配的人才走了没两天,贾母就一口气上不来。再次晕厥了过去,临终还叫人去找林家和江家。林菖硬着头皮过来,听贾母还在那里说什么交情,要林家拉扯贾家一把,林菖已经连敷衍的力气都没有了,婉言拒绝了贾母的临终要求,掉头就走。

    让林菖非常无语的是,贾母即使到了这个时候,居然还是与往常一般,倚老卖老。你就算是求人,也得将姿态放低一点,可是,贾母尊荣了大半个世纪,她何尝低过头,求过人,都是别人看她的脸色的。

    如今,贾家已经没落,贾母依旧想要拿着长辈的架子,来要求林家,可是,林家凭什么就要买她的帐呢!

    林家的嫡长子外祖父家,姓:李,不姓贾。至于林黛玉那边,因为她怀孕了,林菖直接给女婿下了命令,关于贾家的任何事情,都不用去打扰到林黛玉,直接推到自己身上来就好了!

    果然,在贾家分家之后,贾琏和贾珠倒是有志气的,一个继续老老实实的做乌龟,天天勤勤恳恳的上的自己的班。另外一个,搬到乡下去了,一边养着自己的身子,一边教导着自己的儿子,看情况是准备做耕读之家了!

    唯有贾母跟着的贾宝玉,贾宝玉在牢里待了那么久,他何尝吃过那等苦头,结果差点变得痴痴傻傻的,等到出来之后才好了些。让贾母心疼不已,看着贾宝玉都大了,贾母着急了!也不说什么让贾宝玉考取功名的话了,直接给林菖和林黛玉递话,要他们给贾宝玉弄个官做。

    林菖接到贾母的信,简直没有任何的语言了!

    贾宝玉那痴痴傻傻的样子,别说现在是庶民了,就是荣国公在世,也没人会买这账的。朝廷上是有捐官这一说法,但是能捐官的人家,无一不是有身份有地位,或是祖上有功勋,或是长辈是朝廷重臣。

    而且这还不算完了,其次这捐官的当事人,还不能长得太丑,或者缺胳膊少腿的,要五官端正的人。最后,这捐官的当事人,虽然不用有进士的文才(有的,都自己去考了,谁会来捐官呀!),但是也要识字,头脑要清楚。

    贾宝玉傻了的消息,整个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雅!林菖就是有捐官的路子或者是名额,也不会发了疯,给贾宝玉的。更别说,林家一向走的都说自己考上去的科考路子,捐官那里根本就没有路子。

    林菖先给江家去了一封信,让江家有个防备,现在可是林黛玉怀孕的关键日子。虽然大家明面上都不说,但是心里也怕林黛玉像生母贾敏那样,十几年来都生不出一个孩子来。

    因此在她怀上这一胎的时候,林家和江家都统一的松了一口气,子嗣问题事关一个家族的传承,要是林黛玉真的像贾敏那样,林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婿纳妾了!万幸的是,林黛玉被后母李若溪调理的很好,成亲没两年就怀上了!

    然后林菖给贾母回信了,里面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贾母的要求,并且还说了,日后贾家的事情,他不会在管了!

    却不想,这么一封信,又将贾母给气病了!

    接下来,林家已经不想再打听贾家的事了,一直到几天后,贾家人上门报了丧,贾母竟然去世了!

    贾赦和贾琏对贾母的感情都不厚,甚至可以说得上‘淡薄’两字,若不是贾母以前偏心二房,贾家或许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贾母死了,终究也是自己的长辈,因此贾赦贾琏不得不出面帮忙打理丧事。

    其实贾母这会儿过世了,对于某些人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比如贾宝玉。他就是在牢房里住了几天,但是还是没有清醒过来,直到现在才算是真正清醒了,这辈子一直固执着不肯长大的贾宝玉依旧像个孩子一样,嚎啕不已。

    对他来说,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人这下永远都不见了,再想到被流放千里的王氏,他茫然无措,一边薛宝钗已经懒得安慰他,她冷眼看着,心中满是疲惫。

    薛家已经落寞了,虽然薛家大罪小罪有很多,但是却罪不致死,更何况薛蟠已经被流放了,就只剩下薛姨妈这个老妇人和薛宝钗这个已经出嫁了的女儿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咸光帝都是有再多的怨恨,也不可能撒到薛姨妈身上来,那样太掉价了!

    关了薛姨妈几个月后,薛姨妈和薛宝钗一起出狱了,现在跟着薛宝钗的。薛姨妈不是有什么眼光的人,不然当初她就不会让薛宝钗赖到贾宝玉这棵树上,死死的吊死。因此看着一副拒绝长大天真孩子气的贾宝玉,薛姨妈在背后没少喝薛宝钗哭诉,当初她就不应该让薛宝钗嫁给贾宝玉。

    看看现在的贾迎春,当初嫁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三甲的同进士,根基也不是很好。可是现在人家已经熬出来了,贾迎春现在也是官太太了,又有儿子在身,甚至在贾家被抄家的时候,还帮了不少忙。让贾赦直接说道,这个女儿没有白嫁。

    若是当初薛姨妈能给薛宝钗找这样一门亲事,或许,薛宝钗现在也不用这么苦了!

    不过,这些都是马后炮了!已经嫁给贾宝玉的薛宝钗已经任命了,她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怀上一个孩子,那样以后不管贾宝玉怎么样,她也终身有靠。

    贾母的死,其实除了被林菖的信气着外,还有薛宝钗的手段再里面。薛宝钗是一个敢想就敢做的人,现在他们家一家人都要靠贾母的私房过活,处处都要受到贾母的限制。尤其是薛姨妈这个拖油瓶,贾母就没给薛姨妈一个好脸色。

    薛宝钗就薛姨妈和薛蟠这么两个亲人了,怎么可能将薛姨妈丢下。于是在给贾母吃了几道,相克的菜后,贾母受不了了,薛宝钗又故意的不去请大夫,一下子贾母就去世了!

    当然薛宝钗做的很隐秘,就连薛姨妈都不知道,一切都是她亲手做的。贾母去世后,她的私房钱就理所当然的归薛宝钗所有了!

    就在薛宝钗得意洋洋的时候,一道惊雷,劈了过来……

    PS:

    【推荐好友的书《虐宠》两个本是对立之人,为何走在一起。相识相遇,天堂还是地狱。】

正文 第424章 被群攻

    贾家虽然被抄家了,但是事情却远远的还没有弄完,清理查抄出来的东西,这个自然不要说,另外最近朝堂之上也十分的诡异。

    贾雨村参了贾家一本,让贾家被抄家了!是否讨好了咸光帝还未曾可知,但是却惹怒了,朝廷的其他官员,可以说贾雨村此举是犯了众怒。因此最近贾雨村的日子并不好过。

    首先发难的就是督察院。

    督察院就是一帮御史言官的革命根据地,这是属于他们的地盘,虽然说督察院内部也是有争斗的,但是遇见事情的时候,却能够一致对外,这点事其他部门所不能拥有的。

    贾雨村参了贾家一本,他自己是迎合了皇上。但是却得罪了一帮的御史。

    你丫的,难到不知道,这参人的事情,是该他们督察院管着的吗?

    你倒好,事先一个招呼都不打,就参了贾家一本,最重要的是贾家还因此被抄家了!虽然说贾家是罪有应得,贾雨村也立功了。但是这也间接的衬托出督察院无用,不然贾家那么多的罪证,为什么督察院一个人也没有看见了!这不是睁眼瞎是什么?

    文人最厉害的是什么?

    是手中的那支笔,无论你干了什么事情,文人写你是白的,你就是白,就算是黑的,也要变成白的。

    若是贾雨村是海瑞那样的大清官,督察院的人或许还只能干瞪眼,灰溜溜的认了!

    偏偏贾雨村做事也不干净了,先不要说他给薛蟠洗脱罪名,为了讨好贾赦强抢人家石呆子的扇子,其他的压榨人民的事情,他也没有少干。

    这些都是贾雨村的把柄,因此最近在朝廷之上。就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就是每天都有人参贾雨村一本,偏偏还都是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贾雨村也就是被咸光帝骂两句就没事了!

    但是这样时间一久,别说那些保持中立的大臣怀疑了,就是咸光帝也开始怀疑了!

    要做一个好臣子,没有把柄是不行的,但是把柄太多也是不行的。很显然,之前御史言官参贾雨村的东西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数量引起质变。这样的事情多了,皇上也在心里怀疑,这贾雨村是不是自身有问题呀!不然怎么会被御史抓到这么多的把柄。

    三人成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很显然都察院的御史言官们就用的这一招。先让贾雨村失去咸光帝的信任,人就是这样,一旦事情听多了,就算是错了,当时也会认为是对的。贾雨村干的坏事听多了。要是这个时候听到一件非常大的坏事的时候,是人都不会在求证了,只会立马确认了!

    于是各方面都准备好了的林菖来请教林海来了!

    因着苏州林家和京城林家有默契,凤朝的情报两分,因此林菖他们虽然能知道情报,但是在京城这里都已经是第二手的了!所以一些事情。林菖肯定要来和林海商量的,尤其是这种扳倒大臣的时候。

    林菖仔仔细细的说了自己的计划,满眼希翼的看着林海。

    林海轻呷口香茶。听了林菖的话,转手将雪瓷素玉盏放在桌上,笑道:“贾雨村就是一条养不熟的野狗,当初王子腾在的时候,他就能狠下心来。对着王子腾下手,他还有什么不敢的。哼。他早就与我不对付,当年甄家和我在江南争斗的时候,他也卷入进去了的。

    不然他之后,也不会去走贾家的路子了!贾雨村是靠着抄别人家往上爬的,他虽任着大司马的职位,可我瞧着军队那边的人并没将他当回事儿。

    你也知道贾雨村的弱处,登高必跌重,他是个没有根基之人,这朝中的亲贵难道都是好惹得,贾家的那些罪证,你真当满京城的御史言官都是傻子不成,无非是因为贾家气运还未尽,别人看着贾家的姻亲,给一个面子罢了!

    似贾雨村这样横冲直撞的乱咬,只要咱们现在把紧门风,过了这阵子,不必咱们出手,自有人收拾他。因此你的计划虽好,但是却容易暴露自己,虽然凭着我们林家的势力,根本就不用怕他,但是贾雨村就像一条横冲直撞的野狗,被咬一口也不是玩儿的。

    再说了,贾家的姻亲,可不止是你一人,贾家还有一位子弟在户部当着官了!”林海说的就是贾琏,贾雨村害的贾家被抄家,那么贾琏去报复贾雨村,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既然都有了因果关系了,林菖这个只能沾到一点点边的亲戚,干嘛还出头了!

    林菖双眼一亮,他倒还真没有想到这点了,最近一段时间,都想着如何的将贾雨村给扳倒了,却忘了,贾琏才是最好的借口,更何况,贾琏的外祖父张家和岳父梅家,不可能不帮助贾琏“海叔公说得是,侄孙受教了!”

    “最近都察院御史的工作做得可不错!”林海意有所指的说道。

    梅家嫡长孙的媳妇的娘家,可不就是现在都察院领头吗?

    今日早晨,最后的结果,又是在御史参了贾雨村一本后,咸光帝骂了贾雨村两句后,结束了!这段时间,这事都已经成为必备的项目了!

    皇上退朝后,众人一并出了乾清宫,贾雨村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原是个有志向的人,十年寒窗,金榜题名,满怀抱负,立志为民请命,可因恃才侮上,不为上官所容,最后丢官去职,流浪京都。

    京都乃权贵云集之地,世人皆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贾雨村出身微寒,即无门路也无银钱,从哪儿又再去求官呢?万般无奈下,由人引荐做了荣国府宝二爷的先生。

    他到了荣国府方知何为富贵二字,他羡慕这种生活,却又瞧不起贾氏兄弟的无知无能,觉得上天真是无眼,将富贵赐予这等人,不过是有个好祖宗罢了。

    贾雨村非常的不忿,他见多了富贵公子,大多如他那狗屎学生——贾宝玉、薛蟠一般,皆是纨绔脂粉之流,贾雨村从心底瞧他们不上,只是觉老天无眼,偏将富贵与这等无能粪土。

    论才学手段,谁能及得上他?

    可另一方面,这个世界是极讲究出身的世界,贾雨村觉着自己事事比人强,只是命不好没抬胎到富贵人家罢了。他看不起那些富贵膏梁,可从心里,他又羡慕他们,那些金尊玉贵保养出来的细嫩皮肤,那种一举手一抬足一个眼神间流露出高人一等的贵气,那种生来就拥有的地位,都是自己汲汲营营才能得到的。

    他在荣国府隐忍五年,竭力讨好贾氏兄弟,终于有了重新为官的机会。他再一次见识到了荣国府的赫赫权势,贾政一个五品小官儿,直接将他一个革职的官员送到了金陵知府的位子。贾雨村又惊又喜,真正的见识到了趋炎附势四个字带来的好处。

    金陵三年,他已知官场三味,借王家之势进京陛见,升任京都府尹兼巡街御史。

    在贾雨村落魄失官时,荣国府自然是显赫,可是他经金陵三年,方知自己以往是井底之蛙,他若想更进一步,需要现加强大的靠山。

    在都察院,听到的最多的就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曾经的左都御史林海的事迹,同样的是御史,林海踩着别人的乌纱帽染红了自己的顶戴,高居一品尚书位。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叫贾雨村怎能不眼红。

    可是他了即便做了官也为人嘲笑,就是因为他的继室是两封银子买来的丫头。他永远也望不掉,那日在朝堂之上怎样被人羞辱,他被多少人恶意的嘲笑。贾雨村握了握拳,他一定要将这些人狠狠的踩到尘埃里,要看着那些高贵无双的脸孔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不得不说贾雨村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一门心思的分析林海上位的原因。贾雨村精通史事,自然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他选准时机一本本的参奏这些旧日权贵,有些准了,有些驳回,贾雨村也不是没有遇到攻诘,不过他身为御史,风闻奏事,并不为过。

    再有帝王暗中回护,贾雨村这一路称得上是顺风顺水,高官厚禄,手到擒来。此时,他终于明白,投靠谁也不如投靠皇帝,他愿意做皇上的先锋,为皇上分忧。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今他贾雨村高高在上,冷眼俯视这些曾经让他摇尾乞怜的权贵在他的脚下辗落成尘,是何等的快意!

    尤其是当他升为大司马的时候,贾雨村真的是意气风发,他知道关于王子腾的这一步险棋又走对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深得帝王心意,可是那日早朝他依着皇上的意思参了贾家一本,随后他受到了围攻,与荣国府有隙的林菖竟然站出来为荣国府张目,同梅大人一唱一和,引以为援,轻而易举的夺了他的主审权。

    世人眼光,早已不在贾雨村的考虑之内,只要皇上觉得他有用、能干,那么没人能动得了他。

    但是这段时间的早朝之事,皇上虽然还护着他,却已经有屈从众意的趋势了……贾雨村不由打了个寒颤……他绝不能失了皇上的信任……

    PS:

    【感谢【雨水中的鹭】童鞋的打赏,感谢【a5s5 】【粉喵】【贰叶 】【玄冥追魂 】【fish130486 】【貓咪想睡中 】【Oscar 】【闲云孤舟 】【开心日子 】童鞋的粉红票,蓝蓝的新书《炮灰公主要逆袭》正在新书榜上,各位亲求一切呀!点击、收藏、推荐票,一个都不能少(*^__^*) 嘻嘻……】

正文 第425章 碰了硬骨头

    朝廷上的事情,现在人人都看的出来,贾雨村犯了众怒。原本贾雨村在官场上就是没有多少能够亲近的人,现在除了一些看不清楚的人还巴结这贾雨村外,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远离了!

    说句实话,林海为官几十年也没见过贾雨村这样做官的,竟是不管不顾的乱攀乱咬。现在除了那些子小门小户、或是心虚要保命的,谁能瞧着上他呀!

    林家是贾家的姻亲,哪怕就是林菖另外娶了一个老婆,这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林家就是救不得他们,也当在朝中为他们说一句公道话,方不负了姻亲之名。再则,谁屁股上没有一点龌龊呀,今天贾雨村能咬着贾家不放,明天也有可能咬着自己不放。

    因此在对付贾雨村的事情上,林家的立场从一开始就树立起来了!别说因为甄家的事情,让林家和贾雨村有龌龊,哪怕就是没有,这样的人,也必须要死死地踩下去。

    要说这贾雨村能做到现在的位置,也应该是一个聪明人,但是有些时候,人聪明过头了,就容易出昏招,这贾雨村现在就出昏招了!

    贾雨村现在认定的就是皇上,认为只要得了皇上的信任,就用怕任何人,因此现在开始逮着人就咬,很不幸,这次,贾雨村咬上了一个硬骨头。

    这人就是开国功臣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的牛继宗,贾雨村参他,倒卖军需,说得义正言辞的。还参牛继宗的儿子,打死了人,却被人给包庇了!

    这包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有四王八公之称的。缮国公之孙石光珠。正好这石光珠是三品京都府尹,加上牛温打死的那个人,也不是什么名人,因此石光珠也乐得卖牛家一个好。

    这石光珠的父亲去的早,家里只他一脉,不过他爷爷辈份比较高,同贾代善一个辈儿,如今八十几岁,当年当过兵打过仗的老爷子,历历功勋在目。让太宗特许他不降爵世袭一代,平日里皇上给缮国公的赏赐都会更胜别家一筹,以示敬重。

    若是只参镇国公这事还没有这么大。但是偏偏贾雨村就把缮国公府的石光珠给咬出去了,缮国公历经三朝,可不是好惹的。

    缮国公的作法很有宗族风范,听说有人把孙子给参了,又一打听。嗬,是近些日子挺有名的贾雨村,他也没纠集人上本驳斥贾雨村,他开祠堂用家法先收拾了石光珠一顿,直接把人收拾到床上去了。然后,久不上朝的老爷子亲自穿着蟒袍玉带颤颤巍巍哆哩哆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