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如玉君子-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凡物啊!”林海一向瞧贾宝玉不顺眼,嗤笑一声“依我的意思,妖物还差不多,要不然,怎么将那人的魂都带走了?”

    孔嘉宜摇了摇头,叹道:“谁知道呢,只是,这等事情,遮着掩着还来不及,贾家那边还大张旗鼓地悬赏,岂不是谁都知道,那贾家少爷丢了玉,人也痴了!”

    “所以说,他们家才蠢!”林海冷笑道。

    贾家那边的闹剧让全长安的人看足了笑话,竟是有人自己回去弄了块好玉仿造了一个,跑去领赏,自然是没骗得过去,被贾家人气得打出来了,贾家那边一边悬赏那块玉,一边还请了一大堆的和尚道士回来做法事,弄得乌烟瘴气的。

    就在贾府上上下下都乌烟瘴气的时候。赵姨娘赵姨娘坐在床角,烛光下,面色狰狞,几如恶鬼一般:“探春。我的女儿啊,你别怕,娘会给你报仇的,你不是一向跟你二哥哥亲近吗。那娘送他去陪你好不好?放心没过多久,你二哥哥就会去找你去了!”

    赵姨娘恨啊,说来也奇怪,赵姨娘在某种程度上。对不亲近自己的探春,比对贾环还好一些,当初得了贾探春死的消息。就想要报复。

    但是她能报复谁呢。她最恨的就是面慈心狠的王夫人,王夫人的心肝宝贝是贾宝玉,那赵姨娘就要对贾宝玉下手。之前她也曾经勾结了马道婆做过巫蛊,不过却让那块所谓的通灵宝玉给救回来了,因此赵姨娘对着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很是忌惮。

    这一次失去就是赵姨娘干下来的,当然只凭赵姨娘一人是肯定干不下来的。于是赵姨娘聪明的找了一个帮手。

    这人也不是别人,就是的金钏妹妹——玉钏。

    金钏和玉钏不同。

    金钏爱交际,和小姐们熟,史湘云来一趟贾府就记的给金钏带戒指,薛宝钗也曾经赏过她衣裳穿,和贾府里的凤凰宝玉更熟,每次见到可能都要说,“我这嘴上是刚刚香浸的胭脂,这会子还吃不吃?”想来这香浸胭脂也不是吃过一次两次了!

    和贾府里的大丫头们更是建立了姐妹班的情谊:袭人听到金钏的死讯,因素日同气之情,流下了泪;鸳鸯在列举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丫头当中就有金钏的名字。可见金钏凭着她的能力,还是在贾府建立了一张不小的关系网。

    跟了王夫人十几年,在王夫人跟前“就像个女儿似的”,虽是王夫人的自夸之词,但也可见出金钏的乖巧。在金钏没有出事之前,不见玉钏的半点音容,想来玉钏是个沉默的女孩子,隐在一大堆丫头中。

    或许玉钏嫉妒过金钏,但是看着老实的父母痛哭的样子,玉钏一下子长大了,心里自然也生出了恨意。

    但这种恨意怎敢在王夫人面前显露出来?看贾府风俗,奴才的孩子首先不是奴才的孩子,而是主子的奴才,主子打的骂的,主子面前父母是不能教训的,甚而父母死了也不能因为在孝中就耽误了服侍主子。

    袭人因为她母亲死了没有跟着出来服侍宝玉,而是留守在怡红院,贾母就皱眉说,跟主子还讲孝中不孝中?麝月巧嘴说退春燕的妈也是一例。

    玉钏能做的只能是更加沉默。王熙凤向她恭喜拿到姐姐的那一两银子时,按着礼节向王夫人叩了头,就再不见言语。接着是湘云发起的螃蟹宴,湘云特意叫一些大丫头坐了一席,但仔细看那些名字,玉钏是不在其中的,想是这些热闹她是要避开的。

    玉钏独坐在穿堂里垂泪。那些眼泪,点点滴滴,映衬着花厅里张张热闹的面孔。在这时,命运的不公和无奈越发彰显成一种讥笑,然而这些和骨气无关。

    金钏死后,玉钏也因姐姐之死而受到重视,王夫人的赏赐钱物常常都给她两份,算是对其姐之死的补偿,可见姐妹俩颇得王夫人信任,原本不怎么在书中出现的玉钏,后来也会出现,而其受王夫人之命所做的事,似乎也都是原来姐姐金钏的工作。

    但是这样的补偿,玉钏是半点都不想要的,她对王夫人和贾宝玉的恨意,始终都没有随着时间流逝,反而是越积越深。因此等着赵姨娘找上门来的时候,玉钏同意了赵姨娘的计划!

    刚刚去叫贾宝玉的人中,领头是鸳鸯,其次便是玉钏了!鸳鸯进屋子去和薛宝钗说话,拿她的金锁,玉钏也趁机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给偷了!等着到了正房的时候,也偷偷的塞给了赵姨娘,这样即便是搜身,玉钏也不怕。

    玉钏很佩服赵姨娘,只是赵姨娘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果然这贾宝玉丢了通灵宝玉,就被成白痴一个了!

    玉钏表面上虽然一脸的着急,但是心里却在暗爽,尤其是看着王夫人着急的撕心裂肺的样子,还有薛宝钗不顾自己身体,强撑起来坐镇时的疲惫。

    一下子就觉得心理被治愈了!

    呵,当年威风凛凛的二太太,和慈悲大方的宝二奶奶。你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事情吧!

正文 第406章 妖僧妖道

    贾宝玉丢了玉傻了,这对于贾母、王夫人等人来说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

    不过大家要相信主角定律,瞧瞧薛宝钗,无论贾母怎么反对依然坐到了宝二奶奶的位置上!因此身为男一号的贾宝玉自然没有什么事情。

    这不?某两个神棍就来了!

    话说这贾宝玉丢玉后便神魂失所,时不时又犯起病来,王夫人心下着忙,便说紫鹃大骂:“你们忒不留神,二爷犯了病也不来回我。”

    紫鹃哭道:“二爷的病原来是常有的,一时好,一时不好。原是好好儿的,今儿才发糊涂些。二奶奶正要来回太太,恐防太太说我们大惊小怪。”

    贾宝玉痴痴傻傻的,甚至于饭食不进,大家着急起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一日又当脱孝来家,王夫人亲身又看宝玉,见宝玉人事不醒,急得众人手足无措。一面哭着,一面告诉贾政说:“大夫回了,不肯下药,只好预备后事。”

    贾政叹气连连,只得亲自看视,见其光景果然不好,便又叫安夫人办去。安夫人虽然很高兴贾宝玉死翘翘,但是表面上却不显,只得叫人料理。但是二房手头又短,正在为难,只见一个人跑进来说:“安太太,不好了,又有饥荒来了。”

    安夫人不知何事,这一唬非同小可,瞪着眼说道:“什么事?”

    那丫鬟道:“门上来了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手里拿着二爷的这块丢的玉,说要一万赏银。”

    安夫人照脸啐道:“我打量什么事,这样慌张。前番那假的你不知道么!就是真的,现在人要死了,要这玉做什么!”安夫人是巴心不得贾宝玉立马死翘翘。

    丫鬟一脸无奈的说道:“俾子也说了,那和尚说给他银子就好了。”

    又听着外头嚷进来说:“这和尚撒野。各自跑进来了,众人拦他拦不住。”

    安夫人皱眉说道:“那里有这样怪事,你们还不快打出去呢。”

    正闹着,贾政听见了,也没了主意了!里头又哭出来说:“宝二爷不好了!”

    贾政益发着急,只见那和尚嚷道:“要命拿银子来!”贾政忽然想起,头里宝玉的病是和尚治好的,这会子和尚来,或者有救星。但是这玉倘或是真,他要起银子来怎么样呢?想了一想。姑且不管他,果真人好了再说。贾政叫人去请,那和尚和那道士已进来了。也不施礼,也不答话,便往里就跑。

    贾琏连忙拉着道:“里头都是内眷,你这野东西混跑什么!”话说他媳妇还在里面的了!

    那道士摇摇头说道:“迟了就不能救了。”贾琏急得一面走一面乱嚷道:“里头的人不要哭了,和尚进来了。”

    王夫人等只顾着哭。那里理会。贾琏走近来又嚷,王夫人等回过头来,见一个癞头和尚还有一个跛脚道士,唬了一跳,躲避不及。那和尚直走到宝玉炕前,薛宝钗避过一边。紫鹃见王夫人站着,不敢走开。

    只见那和尚道:“施主们,我是送玉来的。”说着。把那块玉擎着道:“快把银子拿出来,我好救他。”

    王夫人等惊惶无措,也不择真假,便说道:“若是救活了人,银子是有的。”

    那跛脚道士笑道:“拿来。”

    王夫人道:“你放心。横竖折变的出来。”

    和尚坐在床边哈哈大笑,手拿着玉在贾宝玉耳边叫道:“宝玉。宝玉,你的宝玉回来了。”说了这一句,王夫人等见宝玉把眼一睁。紫鹃惊喜的说道:“好了。”

    只见宝玉便问道:“在那里呢?”

    那和尚把玉递给他手里,贾宝玉先前紧紧的攥着,后来慢慢的得过手来,放在自己眼前细细的一看说:“嗳呀,久违了!”里外众人都喜欢的念佛,连薛宝钗也顾不得有和尚了,也走过来一看,果见贾宝玉回过来了,心里一喜,但是又疾忙躲出去了.那和尚也不言语,赶来拉着贾琏就跑,道士跛脚跟在后面。贾琏只得跟着到了前头,赶着告诉贾政。

    贾政听了喜欢,即找和尚道士施礼叩谢。

    和尚还了礼坐下。

    贾琏心下狐疑:“必是要了银子才走。”

    贾政细看那和尚,又非前次见的,便问:“宝刹何方?法师大号?这玉是那里得的?怎么小儿一见便会活过来呢?”

    那和尚微微笑道:“我也不知道,只要拿一万银子来就完了。”

    贾政见这和尚粗鲁,也不敢得罪,便说道:“有。”

    和尚一脸傲气的说道:“有便快拿来罢,我要走了。”

    贾政略微的皱了一下眉头,随即想到是这和尚救好了贾宝玉,便松开了眉头说道:“略请少坐,待我进内瞧瞧。”

    和尚道:“你去快出来才好。”贾政果然进去,也不及告诉便走到贾宝玉炕前。贾宝玉见是父亲来,欲要爬起,因身子虚弱起不来。

    王夫人按着贾宝玉欢喜的说道:“不要动。”贾宝玉笑着拿这玉给贾政瞧道:“宝玉来了。”贾政略略一看,知道此事有些根源,也不细看,便和王夫人道:“宝玉好过来了,那我就将那一万银子给那和尚了。”

    又走了出去,给和尚银子去,这次这和尚倒是一点高风亮节,而是直接收下了!然后就出了贾家的门。

    但是却不想,这有引发出来了一段事故。

    话说贾宝玉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居然落草的时候就带了块宝玉出来,一开始或许还有人觉得这块玉是为了争宠或是什么别的缘故,家里人伪造的的呢!

    这会儿这种事情一出,可见这块玉是真的不是凡物,如何不叫人心中警惕,生出些异样的心思来?起码皇宫里面坐龙椅上的那位,心里就很不舒服了。

    当今皇上做皇子的时候就战战兢兢,谨言慎行,做了皇上之后,碍于上头有个太上皇,依旧得隐忍不发。所谓压力越大,反弹力度也越大,如今没了太上皇那是正准备大刀阔斧呀!因此依着小心眼的程度,只有更甚的道理。

    虽说一开始不把贾宝玉这个纨绔放在眼里,但是如今这事一出,立马就脑补起来。贾家莫不是有不臣之心?

    好在咸光帝只不过是一时疑心发作,自己吓唬自己,很快就想明白了,贾家如今也就贾政和贾琏两个人入仕,贾政是个一直挪不了窝的,平常连衙门都不怎么去。贾琏了,对着二房干还差不多,而且这人也没有什么本事。

    另外,咸光帝他早就打定主意,要教训四王八公这么一党,因此,贾家其实翻不出大浪来。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加大了对贾家以及对贾家相关人家的监视。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有对那个什么癞头和尚、跛脚道士的监视。皇帝很快发现,这两个看起来很不像得道高人的高人倒是做了不少看起来没头没脑的事情。

    比如说,当初跑到林菖他们家,胡说八道了一通,说是要化人家宝贝闺女出家,又说什么见不得外姓亲戚云云,气得林菖差点顾不上一贯的官声体面,直接叫下人将人打出去。

    薛家也被光顾过,不过,这两人显然对薛家另眼相看,居然还给人家留了个金锁,留下了四句话,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个听起来就挺玄乎的海上方,给薛家的女儿治病。

    更让咸光帝觉得古怪的是,这两人真的不像是什么正经的出家人,各个道观寺庙,也不见他们挂单,也没查出他们的度牒文书(传说中的毕业证),他们最大的兴趣,居然是拐人出家!

    这两个人,曾经给甄士隐暗示香菱命运的判词: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菱代指英莲;雪代指薛家)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然后就等着人家的女儿甄英莲便被拐子拐走后,又看着人家的家被火烧光了,然后又看着甄士隐被岳父骗,最后在别人最苦逼的时候,将甄士隐拐去出了!

    话说,这是以慈悲为怀的出家人干的出来的事情吗?

    而且这两人的行踪也很诡秘,根据那些调查的人的说法,这两人应该有些迷惑人心,穿墙过院,还有缩地成寸的本事,这让想要监视他们的人很是苦逼。

    本来这两人就不像是什么神仙模样,人家神仙难道不是仙风道骨,慈悲为怀的人吗,起码卖相也该不差吧,连癞头跛脚都治不好,算什么神仙!估计是修炼什么邪法出了岔子才搞出来的。

    因此,这两人在这些人眼里,几乎就是妖僧妖道的代名词了!要不是担心被用什么妖法邪术报复,这些办事的人恨不得直接张贴海捕文书,让这两人直接亡命天涯了。

    其实不管在哪个朝代,这样的事情都是难免的,要不然,不说什么锦衣卫、东西厂、粘杆处了,那什么国安局、保密局是干嘛用的!要是没有这些机构,皇上恐怕坐在皇宫里,会着力不安的。

    虽然这次没有将这几个妖僧妖道抓住,但是这事却给了咸光帝一个灵感……

    PS:

    感谢【A云梦泽A】童鞋的打赏,感谢【A云梦泽A】【书友100617101305571】童鞋的粉红,摸摸哒

正文 第407章 休妻还是和离

    却说这贾家忙着贾宝玉丢玉的事情,没有时间关注到薛家这边,这天好不容易王熙凤念着亲戚关系来看薛姨妈,却不想发生了一件大事。

    王熙凤坐在屋子里安慰这薛姨妈,虽然流放六百里是有些苦,但是也总比被砍头了好吧!再说只是流放而已,等着风头过了,再让王子腾使些手段,说不得这薛蟠就能回来了!

    薛姨妈虽然知道这个理,但是薛蟠就是再纨绔也是薛姨妈身上掉来的一块肉,而且薛蟠从小在家就是娇生惯养惯了,这流放六百里不知道要吃多少苦了,这怎么能让薛姨妈不心疼了!

    王熙凤虽然口头上在安慰着,但是心里却不以为然,反而认为让薛蟠出去吃吃苦头有利于成长,要不是上次打死人的事情,结束的那么快,没让薛蟠吃苦。说不一定就没有现在的这回事情了!

    不想那边又有摔盆砸碗的声音传来,间或夹着哭骂声:“……杀千刀的混账东西,好好的拐骗了人家来这鬼地方,正经日子没过的几日,便出这样的事来!当初还说要挣个诰命夫人给我做呢,做梦去吧!什么诰命夫人,是没命夫人才是!……呜呜,我怎地这般命苦,摊上这么个人……”末了,哭爹喊娘的将薛家祖上十八代问候了个来回,听得众人目瞪口呆。

    薛姨妈险些气得厥过去,还好王熙凤见事不对给薛姨妈又是按胸口,又是喂水,方才顺过来。薛姨妈颤抖着手道:“这是谁家□出来的媳妇?我活了半辈子,今儿才算是见识了。”

    不想说曹操,曹操到。没一会儿,便有人来说,夏家的太太上门来了。

    薛姨妈和王熙凤虽觉诧异。可到底还是知礼的,人家既已上门,又不好不见,只好请了人进来。

    才进了门。便见那夏太太已哭嚎着进了门,嘴上哭道:“我苦命的女儿啊!我苦命的女婿啊……”

    薛姨妈先还罢了,待听她哭薛蟠,也禁不住泪如泉涌。只道是这夏太太也是个明理的人,便拉了夏太太入屋一同哭薛蟠去。可不想哭了一阵,那夏太太便收了眼泪说明来意,薛姨妈的脸上便僵了。连泪水也来不及擦,问道:“亲家,你说的是什么?我可是听错了?”

    王熙凤也是一脸惊愕。

    夏太太是个极瘦小精明的中年妇人。此时慢慢端了茶喝。早已不见了方才痛哭流涕的样子,此时缓缓说道:“我说,今儿便是好日子,拣日不如撞日,咱们今儿便去官府,把我女儿和你儿子的和离的事儿办了,省得我跑来跑去。”

    薛姨妈冷了脸。拭去脸上的泪,冷笑道:“人都说患难见人心,可算是看出来了,这就是大户人家的涵养!品性!有其女必有其母!蟠儿出了这样的事,你做岳母的,不说伤心,不说想法子把他救出来,反过来要撺掇着女儿和蟠儿和离?

    这是哪里的规矩?!你想去官府是么?成!我就随你去,今儿我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了,咱们就去官府。不过不是和你们家和离,而是让官府审审这不敬尊长不懂妇德的媳妇!”薛姨妈这才反应过来,感情是人家早就窜好了!

    那夏太太却是不慌不忙,道:“亲家莫急……”

    薛姨妈骂道:“什么亲家,到了这个时候,还哪里有什么亲家!”

    那夏太太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当下冷了脸,道:“给脸不要脸,你以为你们薛家还是什么皇商么?还是那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么?自己有几斤几两重也该掂量掂量!”

    薛姨妈脸上一白,气道:“你……”

    夏太太道:“你既不认亲家了,我也省得说了。若说和离,这还是最顾全了大家的面子的法子了。你若是允了最好,若是不允,了不起咱们上官府闹去。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就凭你们薛家如今的景况,你以为官老爷会帮谁?”

    虽然说这事和王熙凤无关,但是薛姨妈好歹还是王熙凤的姑妈,而且上京以来,薛姨妈也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王熙凤的事情,因此便出声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夏太太,你也太小瞧我们了。”

    夏太太笑道:“这话还是去唬唬那些外面的人吧!”

    薛姨妈却面上一白,忽地想到自薛蟠出事至今,夏金桂虽时常在闹,却并未回娘家。照她的脾气,薛蟠出了事,她怎么会在此这么长时间不回娘家?往常都未理论,此时却是明白了。这些时日薛家凋零的这般快,只怕夏金桂□不可没。

    再思及今日薛蟠的事一出来,这夏太太便寻上了门,可见她们是暗中算计好了的。明白了这一层,薛姨妈只恨得牙痒痒,冷笑道:“身为人家的儿媳,却将婆家之财务私自运回娘家,也算得行窃了。不知道官老爷会怎么判?”

    一听这话,夏金桂和夏太太都是脸上一变。

    薛姨妈骂道:“这就是你们家的好女儿!丈夫被流放了,她便把婆家的东西挪回娘家去!这样的媳妇儿我也不稀罕,拿了纸笔来,我就替蟠儿写了休书来休了这贱妇!”

    夏太太道:“哼,你薛家又是什么好东西么?当初说的千好万好骗了我女儿来,结果,这才多久的□夫,便要我女儿做寡妇了!我还没寻你们算账呢!不过拿一些东西,怎么了?我女儿是你们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进来的媳妇儿,是这里的正房大奶奶,不说拿一点子东西,便是把这里都卖了也使得!”

    这话说的薛姨妈险些厥倒,王熙凤正要说话,那夏太太又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女儿在这里受了委屈,我便来给她出出气。女儿既嫁了过来,我也认了,只是如今女婿已判了刑,被流放六百里,这流放还有能活着回来的。

    我女儿还是花样年华,春风绮貌,难不成要给他守寡守一辈子不成?薛太太,你也是守寡守了这么些年过来的。寡妇的日子不好过,将心比心,若是你女儿遇着了这样的事,你甘心让她守一辈子寡,去挣那什么劳什子的贞节牌坊么?”

    薛姨妈只觉得血气上涌,“呸”地一口便啐到了夏太太脸上,一手指着她说不出话来:“你你你……”

    王熙凤见此也是慌得不行,忙上来搀薛姨妈。

    夏太太被啐了一口,也是大怒,可见薛姨妈气得快断气的样子,又想到若是她气出个好歹来,这和离之事只怕难了了,自己宝贝女儿的幸福可怎么办?便只好一时忍了话头。

    见薛姨妈好不容易好些了,方才又道:“薛太太,你也是做娘的人,也该知道儿就是娘的心头肉,哪里舍得让他们受一点委屈?方才我的话重了些,还请亲家别放心上……”

    薛姨妈冷笑道:“罢了,你也别说了,我薛家虽不如前了,可是脸面还是要的。和离的事你想也别想,我蟠儿若是没了,你们谁也别想过好日子!你家女儿要不就给我们蟠儿守一辈子,挣坐贞节牌坊回来,要不就拿了犯七出之条的休书去。哼,无子、不顺父母、多言、盗窃、妒忌,这七出就占了五条,看还有谁家敢要你女儿!”

    这下是轮到夏太太被噎个倒仰了,一手指着她说不出话来。

    夏太太道缓过了气,唤了带的婆子媳妇来,道:“都是死人么,做什么吃的,去帮姑娘收拾东西,咱们回家!还站这里看人脸色,等人撵吗?”

    薛姨妈冷笑道:“不送!”一面说一面吩咐贴身的婆子:“你多带几个人去看好了,咱们家的东西一样不许带走!已经叫人偷偷摸摸在眼皮子底下偷走了好些了,若是再少了一样,仔细你们的皮!”

    婆子们噤若寒蝉,忙答应着去了。那夏家带来的人也不是好相与的,个个推推咧咧,一时上下吵吵闹闹,好不热闹。

    贾府的婆子看了这阵仗,也不由呆住了,好容易从人堆中寻了个相熟的婆子来,问明了原因,两个人惊得目瞪口呆,道:“今儿可是开了眼界了。”

    那婆子也羞得很,道:“嗐,这叫什么事儿啊?姐姐别笑话我们了。”

    贾府的婆子问道:“这也是奇了,你们大□娘家闹这一出做什么?这和离是极丢男方脸面的事,你们家太太这么要脸面,哪里会肯应的。其实只要等你们大爷……你们大奶奶要再嫁,谁还能拦得住?”

    那薛家的婆子叹道:“姐姐哪里知道这个?我们大奶奶是独生女儿,自小老子死的早,她老娘养了这么大,能不宠着么?只怕大爷犯事的时候,他们家就找好了退路,只是这寡妇再嫁,和被休的名声,哪个都不好听。

    再说了,我们家大爷只是流放,又有舅老爷打点,未必不能回来。要是我们家大爷回来了,那这大奶奶的打算不就泡汤了。再说了她们家也算的是大户人家,也要脸面,便想了这么个辄出来。”

    贾府的婆子“哦”了一声,然后有嗤笑道:“这说的也是,不过以他们家的家世,也不怕这个,不过是一个落寞的皇商家,又不是什么正经的大户人家。”

正文 第408章 谋利和离

    要说这夏金桂之所以要来这么一招,还是因为有人在她身边点了簧,这人就是林海安插在薛家的钉子,因为被薛姨妈安排去伺候夏金桂,容貌也只能算是清秀,因此在向夏金桂投诚后,很得夏金桂的心。

    这夏金桂的性子是汉子了一些,但是她却不是一个蠢人,在知道薛家打着什么主意后就思考着自己的后路。按理说,夏金桂这样的情况,让夏家和薛家合并成一家也无妨。但是夏金桂却不这么想,若是薛蟠是一个有本事的,夏金桂或许还会服软,但是偏偏薛家除了薛宝钗之外,薛姨妈和薛蟠都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

    加上这薛蟠不但没有本事,还有一个爱闯祸的性子,夏金桂很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担心。她之所以让这些下人聚众赌博,无非是想趁着他们不在意的时候套话而已,顺便在拿捏着他们的把柄,不然你以为这夏金桂能有本事将薛家的家产搬到夏家去呀!

    唯一让夏金桂忌惮的就是贾家和王家,毕竟这两家是做官的,因此刚刚嫁进来的时候夏金桂可是老实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住在梨香院,因此很快的就从贾家的一些下人口中打听了这两家的很多事情。

    也就是因为这些事情,才使得夏金桂在薛家飞扬跋扈起来,等着薛蟠打死人的事情出来后,夏金桂双眼一亮只觉得机会来了,便派人去夏家送了信。

    夏太太原本就不同意这门婚事,她们母女俩,能够守住皇商夏家的招牌,和内务府的差事,也是极有本事的人,虽然说打听不到薛蟠是什么为人,但是因为在内务府有人。也知道这几年来薛家开始落败了!

    若不是夏金桂好说歹说,夏太太才不会同意了!这会儿女儿闹和离,她自然是万分支持的,因此特意让人关注这薛家、贾家、王家的事情。

    夏金桂知道,之前薛蟠打死人王家、贾家都能给他压下去,这次恐怕也不另外,因此甚至还存了,故意将薛蟠这事捅大的想法。不过转念一想,薛家虽然落败了,但是还是有一个皇商招牌的。就是薛蟠大手大脚的花了不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薛家应该还有不少的银子在。

    因此害怕有人将计就计将薛家打入深渊,那样自己岂不是倒大霉了。因此便打消了这个想法。没曾想,就在夏金桂着急的时候,薛蟠的事情判下来了,竟然是流放千里,后来改成流放六百里。

    在结合最近她打听到了贾家和王家的消息。再想到自家娘花了大价钱从宫里面打听出来的,关于贤德妃贾元春的事情。夏金桂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怕是这两家也快自身难保了!

    想到薛家还住在贾家,自己可不能遭了无妄之灾,因此夏金桂心一横,窜着夏太太自编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场戏。

    等着回到了夏家夏金桂才松了一口气。只待去官府将和离的事情过了明路,自己就能安心睡觉了!

    夏太太看着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的夏金桂,有些不解的说道:“女儿。这事真有你说的这么凶险吗?”说实在的,虽然她不同意一门婚事,但是女儿嫁都嫁了,也只能认了!这年头,离婚的女人可不是什么好名头。

    夏金桂粗鲁的端着茶杯。狠狠的喝了一口茶,叹了一口气才说道:“之前时间紧。没好好的和妈妈说清楚,这会儿,到自己家里了,倒是能很妈妈说清楚了!

    女儿之所以要不顾妈妈反对嫁给薛蟠那废物,还是不是看着他家有王家、贾家两门好亲戚在。想着日后妈妈年老了,也能有一个依靠。却哪里知道,不但那薛家已经败了,王家和贾家也要快败了!”

    夏金桂冷笑一声说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王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