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如玉君子-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正文 第389章 你,摊上大事了!

    虽然这事是一个乌龙,不是王夫人故意要陷贾琏的前途的,但是琏二奶奶还是想给王夫人一个教训,而让王夫人心疼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贾宝玉给碰掉一根头发就够王夫人心疼的了!

    琏二奶奶想到贾政最是讲究,就寻人将这事捅给了贾政知道,贾政一听,果然火冒三丈,让人将贾宝玉叫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也和这宝玉倒霉,原本也就是一顿责骂,顶天也就是打两下手板,也就没事了。贾政也是大家子弟,这偷香窃玉的事,在他眼里并不是什么大事,他也就是嫌宝玉做事不稳,闹得满腹皆知,让他失了面子罢了,原也没打算将宝玉怎么样,毕竟还有贾母在那里压着。

    哪知道这边贾宝玉还没有走远,贾政突然接到消息,贾宝玉的院子里的丫鬟昏死过去了!

    要说这事还是麝月弄出来的。

    为了和王夫人打擂台,贾母除了放了紫鹃这个姨娘之外,还放了一个丫鬟在贾宝玉的身边,这人就是碧痕。

    碧痕在原著中,就是一个牙尖嘴利,心气儿很高的主,原著中一次,她打发宝玉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洗完后晴雯进去一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脚,连席子上都汪着水。可见她本来就不满现状,一心向上高攀。

    现在又有了贾母做后盾自然这心就更大了!她又没有紫鹃那么会做人,因此很快的就将袭人麝月给得罪了!

    于是麝月故意的设计了她一次,让薛宝钗看见了碧痕不去做事反而和贾宝玉打情骂俏的场景。

    其实薛宝钗嫁进来之后就有些后悔了,这贾宝玉屋子里的女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人人背后都有背景,人人都是她打击防备的对象,因此对于贾宝玉院子里的女人,薛宝钗都是记恨着的,就是投靠了她的麝月也是如此。

    就更不要说袭人这个。贾宝玉之前院子里的第一人了!

    只是袭人的背后是王夫人,加上袭人做事又周全,因此薛宝钗一时之间也拿她没有办法,如今看见碧痕在和贾宝玉调情,无疑是新仇加旧恨了!

    于是薛宝钗冷笑道:“好呀!这院子里是越发没规矩了,安排的事情都还没有做完了。就开始偷懒了。看来是人大了,心也野了,索性都撵出去了,大家都清净!”

    碧痕吓的赶忙跪下,哭道:“二奶奶饶命。我再不敢了!千万别撵我出去,二奶奶饶命,我再不敢了。求二奶奶饶了我这一遭吧!”要说这碧痕还是看的懂情况的,知道被薛宝钗拿了一个正着,也不狡辩,只是口口声声的说让二奶奶饶了她。

    薛宝钗最大的东西就是名声,有贤德之名的薛宝钗,为了自己的名声应该不会狠罚她的,碧痕想到这点,心里松了一口气。只要自己服软了料想薛宝钗会放自己一马的,不然她的贤名,可就没有了!

    可是这个碧痕虽然心比天高。但是却不是一个聪明的人,竟然还在这个时候跟着贾宝玉眉来眼去的,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很显然。薛宝钗也看到了这一幕,顿时气得怒火中烧。便在心里打定主意要给这个丫鬟好看,顺便也是立自己的威风,杀鸡给猴看。

    房中众人皆不敢啧声,一时都等着薛宝钗说话,只有碧痕不听地磕头声,连额上磕得青紫渗血也不敢停。

    薛宝钗道:“罢了罢了,别磕了,省得别人见了,还说我虐待下人。”

    碧痕哭得满面泪痕,又兼地上的尘土沾了些,整张脸又是泥又是水,好不可怜,但是却隐隐约约的有一种楚楚可怜的样子,惹人怜爱。

    薛宝钗见此皱了眉道:“去院子里跪三个时辰,时候不到,不许起来。”

    碧痕抖了抖,一声不敢言语,哭哭噎噎地去了。

    薛宝钗也毫不在意,让莺儿给自己梳好了头,又妆扮好了,便去贾母那里立规矩去了!

    给贾母立规矩可是说是贾家的一道风景线,无论是邢夫人还是王夫人,除非是病倒了躺在床上了,不然都是要去贾母那里立规矩的,只是时间的长短罢了!

    薛宝钗知道贾母现在还不怎么喜欢自己,因此每次去立规矩都是早早的,可是这样却也引来了王夫人暗地里的不满。因为琏二奶奶立规矩,从来都是先去邢夫人那里,然后跟着邢夫人到贾母的院子里的。

    就是当年的王熙凤,也是如此。薛宝钗这样讨好贾母的行为,却引起了王夫人的不满。可是王夫人却不想想,如果不是她说免了薛宝钗的规矩,薛宝钗会如此行事吗?自己不去怪,反而要怪别人,这就是人的劣性根呀!

    薛宝钗在贾母的身边小心的迎合着,又有王熙凤在一旁插科打诨,这屋子里的气氛还不错,不过薛宝钗却不知道,她即将被某人在王夫人面前告上一状。

    其后果就是:薛宝钗你摊上大事了!

    话说等着立完规矩,出了门,王夫人便回房歇息,才换下衣裳,便听丫头说有后面一个姓刘的婆子来求见王夫人。这刘婆子的男人是管账房出息的,她自己也管着园中角门进出,颇有些脸面,王夫人听说,便叫进来。

    那婆子一进来,便哭道:“太太,还请二奶奶饶我家碧痕一遭吧,这孩子是不懂事,还请二奶奶好生教导就是了,这大太阳底下,若是晒出了好歹来,我可怎么活啊……”

    王夫人一头雾水,忙叫丫头扶了这刘婆子来问话。原来这刘婆子正是碧痕的老娘,贾家里有点头脸的丫头谁没有个关系?何况是贾宝玉身边的丫头。

    这不,碧痕一早被罚了跪在院子里的事早传了到刘婆子的耳中。

    刘婆子又气又恨又伤心,气的是女儿不争气,竟惹恼了主子,让主子选了这么个丢脸的法子来罚;恨得是薛宝钗一朝上位便目中无人,一点小事闹得天下皆知,让碧痕的脸面往哪里摆,自己一家子的脸面往哪里摆;伤心的是女儿虽是丫头,可也是自小娇生惯养的。况在宝玉房中从未被弹过一指甲的,若是有个好歹……

    当下便一路哭着来王夫人这里。这刘婆子也是有些算计的,到了王夫人这里,也不添油,也不加醋,只说碧痕的不是。只说二奶奶仁慈,只是求饶,弄的好似畏惧薛宝钗如同畏惧大虫一般。

    说的王夫人心中本来没火也生了五分怒气来,又要顾忌着刘婆子家的脸面,当下道:“这是二□不是。凭着丫头是什么过失,也没有这么狠的。咱们家素来宽厚待人,从没有打骂人一下的。这天这样热,跪着也算了,还跪在大太阳底下,若真出了什么好歹,可怎么好?快叫人去叫碧痕起来吧!”

    彩云彩霞听了王夫人说这话,撇了撇嘴。玉钏儿在一旁冷笑不语,暗道:那我姐姐金钏儿当初是怎么死的?

    小丫头早去了,不一时跑得汗流浃背地回来道:“碧痕姐姐说。二□话,没跪足三个时辰,便不许起来。这会子还差一个时辰呢。她……熬一熬就过去了。”

    刘婆子当下又哭天抢地起来了,王夫人一个头两个大,还兼怒火冲天。冷笑道:“好,好个治家严谨的二奶奶,我倒要亲自看看去!”

    说罢带了人便要出门,彩云彩霞正要劝,玉钏儿却拉了她二人一下,便见王夫人怒气冲冲往外去了。彩云彩霞不知就里,却见玉钏儿抿嘴一笑,道:“蠢丫头,这浑水是好蹚的?一边站着看戏吧!”

    彩云彩霞方明白,对视一笑,而后方才急急跟上王夫人往去。

    进了门,便见碧痕跪在正院的青石板上,此时已是巳时末近午时了,日正高照,又没有一点风,知了在树上一声声叫的人心慌,王夫人等人一路从上房过来,已是汗水淋漓了。

    人一热,脾气就越发不好。又见碧痕一人跪在那里,浑身上下如同被水浸过一般,面白如纸,两眼无神,几欲栽倒。

    刘婆子见花朵儿一般的女儿变成了这副样子,当下便哭天抢地起来,哭道:“碧丫头啊碧丫头,我的女儿啊,早知道进来是让你这样受苦,我何苦送你进来?咱们家再不济,也养得起你,我可怜的女儿啊,若是你有个好歹,我也不活了啊……”

    各房各院的丫头媳妇婆子们听了这动静,哪里有不来看的,不一时里里外外都站满了。虽碍着王夫人的面不敢大声议论,但指指点点交头接耳也是难免的。当下王夫人更是头大如斗,气得面如白纸,骂道:“二奶奶呢,去哪里了?”

    众人见王夫人震怒,都不敢言语,好半晌才有一个丫头出来道:“那、那边薛姨太太找二奶奶,二奶奶……就过去了。”

    王夫人冷笑道:“好,好,好!好个孝顺女儿!”说毕,一面吩咐人将碧痕搀了回去,请医治疗,一面吩咐下人去请薛宝钗回来。

    其实这事也不是什么大事,王熙凤也这样打发过不少的奴才,如今薛宝钗这招依样画葫芦,本意在立威,不想却画虎反累犬,捅了马蜂窝了。毕竟如今的贾家与薛家已今非昔比了,而薛宝钗也不是王熙凤。

    此次碧痕的事情闹得这般大,除了贾母处瞒得严严实实的,各房各院皆都知道了。有说薛宝钗心黑手辣的,才刚掌家呢,就发作起贾宝玉身边的丫头来了——这些丫头个个如花似玉,保不定以后便是个姨娘呢。

    也有人说碧痕心气太高,又不服管教,惹恼了宝二奶奶,才有了这一番教训。如此一番,说什么的都有。此时贾府本就是风雨飘摇了,出了这趟子事,更是人心浮动。

    其实薛姨妈就是想薛宝钗了,也没有什么大事,因此很快的薛宝钗就回来,一听见王夫人叫她立马就去了,可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多想了,薛宝钗的心里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她的预感灵验了!

    等着她进去,王夫人劈头对着她就是一阵骂,末了才说道:“如今事多,丫头婆子们也越发不服管教了。”又对说道:“从前你还没嫁过来时,不是管得挺好的,怎么如今正了名了,却生出这么些不成体统的事来了?”

    薛宝钗低着头,道:“太太恕罪,这事是媳妇考虑不周。”

    王夫人见薛宝钗这样服软,心中也甚是舒坦,这就是儿媳妇的出身比自己要低的好处呀!

    于是王夫人借着道:“我也知道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如今是正儿八经的二奶奶了,更应该做出个榜样才是。这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事,等过两日便消停了。”沉吟了一回,又道:“宝玉说他要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因此要搬出内院去外院住,你准备一些吧!老太太说了,难得宝玉上进,因此不许有人歪了宝玉的心思,因此我做主让袭人和麝月去外院伺候……”

    薛宝钗惊得抬起头来,只觉轰隆一声响雷炸在耳边一般,什么也听不见,只见王夫人嘴上一张一合不知道说些什么,薛宝钗一颗心越发往下沉,仿若掉入冰窖一般。咬紧了牙关,方才应了一个字:“是。”

    婚姻是这个时代女子人生里最大一场豪赌,不到最后永远不知道是输是赢赌局。林灵玉的婚姻,形势一片大好,林焓玉的婚姻,夫唱妇随和和美美,但薛宝钗的婚姻,似乎一开始就呈现了一种节节败退迹象。

    薛宝钗从王夫人的院子出来后越走越急,越走越快,脸上笑容几乎就快坚持不住,一路上有丫鬟在喊‘宝二奶奶’,然而这称呼却仿佛是在讽刺她当年年幼无知,讽刺她所托非人。

    当她到了自己房间,让所有人都退下之后,终于扑到那渐渐已经被男主人遗忘大婚时买木床上,嚎啕大哭,想要哭尽自己所有委屈所有悔恨,但是她又哪里知道,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开始罢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正文 第390章 冲喜

    薛宝钗是谁,就是别人骂道她头上了,也只会笑连相迎的人。面对王夫人要将贾宝玉搬去外院的说法,虽然吃了一惊,差一点就失态了!

    但是回到屋子里后,才明白过来,那只不过是王夫人敲打自己的言语罢了!想要贾宝玉搬到外院去,贾母这关王夫人就过不了,更何况贾宝玉本就是一个不爱读书不爱仕途的人,他又怎么会自己主动的去考什么科考了!

    虽然事实就是薛宝钗猜测的那样,但是她还是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年头婆婆想要整治媳妇,太容易不过了!

    贾家这边薛宝钗一边小心翼翼的侍奉这王夫人,一边对于贾宝玉身边的丫鬟徐徐图之。而林家这边有些痛苦并快乐着……

    林黛玉的婚事要由皇贵太妃主持,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可是问题是,林黛玉现在才只有十四岁呀!而且这出嫁的性质,还是冲喜。

    冲喜,啥叫冲喜了?

    说白了就算一种迷信习俗,当家中有人病危时,企图通过办喜事来驱除病魔,以求转危为安:应该赶紧给他/她(或其儿子、兄弟)成亲冲喜,病就会好。

    当然病了的人,既不是洛瑶公主,也不是驸马,而是太上皇。

    太上皇病了,一直以来太上皇的身体说不上很好,但也说不上多差,而且年纪也到那里去了,因此发烧感冒的也很平常。本来太上皇只是感冒了,请了御医吃了药,众人也都没当一回事,结果太上皇却是越病越严重了。

    如今都已经到了让皇上在全京城,下旨求医问药的地步了,说句大不敬的话,太上皇的病可能是真的不太好了,风寒过重,伤到肺了。

    这样的诊断结果。虽然不算是判死刑,但在古代也差不多了。皇上自然要做出榜样来,也不管有没有传染,天天在太上皇身边照顾。

    就在人心惶惶的时候,有人提出来了‘冲喜’这个东西。

    只是不说太上皇的兄弟,就是他的儿子女儿也都全部嫁出去了!找谁来冲喜呀!

    这时有人就说了。没有儿子,还有孙子不成。太上皇的孙子还真不少,随便找一个出来结婚这不是有了!

    可是问题是,谁愿意了?

    冲喜这事,要是太上皇平安无事。自然皆大欢喜,但是万一你媳妇前脚进门,太上皇后脚就挂了。这,这怎么办?

    你丫的,这到底是冲喜,还是催命呀!

    这个罪名是谁能承受得住的?

    也就是有这样的顾虑,因此有适龄儿子的,众位王爷都是你推我来我推你去,吵得皇上脑袋疼,为此还大骂了他们一顿。只是有人却不以为然。因为皇上没有适龄的皇子呀!因此才能如此风轻云淡,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就在这个时候,洛瑶公主上了。主动的积极的将这事揽了下来,她到不是想着有多大的好处,而是太上皇对她的宠爱。身为太上皇唯一活着健健康康的女儿,洛瑶公主在出嫁之前可比好多皇子得宠,这个时候也是她报孝太上皇的时候了!

    在众人都没有反对的情况下,这个给太上皇冲喜的事情,就落到陈翔这个外孙的头上了!

    林菖接到圣旨后,简直想当场摔了他,可是最后的一点理智提醒他不行,因此只能脸色诡异的接了圣旨,好在传旨的公公也知道这事,并没有怪罪林菖。毕竟这冲喜的事情,都是坑爹的,自古以来能冲成功了还真没有多少。

    因此前来传旨的公公,在心里为林黛玉默哀的两秒,这姑娘躺着都中枪呀!要是冲喜冲的好,自然是她婆婆的功劳,还是冲坏了,自然是这姑娘背了,真是悲剧呀!

    不过皇上还算人道,在圣旨后面还写了一句,就是日后林黛玉所生出的男孩,肯定会继承陈翔的爵位,决定不允许其他人继承。想必皇上也想了最坏的一种情况了吧,因此给林黛玉留了一条后路。

    也真是因为如此,林家不得不准备起林黛玉的大婚来!圣旨都下了,你总不可能来一个抗旨不尊吧!

    其实往好处想,还是有好处的,林黛玉现在年纪还小,大姨妈都还没有来了!嫁过去肯定不能圆房,但是却可以培养夫妻之间的感情,这男人可不是每个人都向林海这样,不纳妾的。

    不过这娶小老婆的事情,虽然避免不了,但是能少一个是一个,只要夫妻之间感情好,就是有小老婆也无碍,左右影响不到嫡妻的地位。这么一想,林菖心里好受了很多。

    很快的钦天监就算出来一个好日子了,时间倒是有些紧,在半个月之后,不过瞧着太上皇这半死不活的架势,陈家和林家也认了,半个月就半个月吧!还好林黛玉的嫁妆,林菖很早之间就收拾妥当了,不然这会儿怕真要丢大面子。

    林黛玉婚期将近,别人不知,荣国府贾母是知道的,自从林菖给林黛玉定亲之后,贾母有心远了林家。在她心中,自无人能与贾宝玉相比,不过女儿只留下这一个女儿,贾母对林黛玉还是很喜欢的。

    其一,林黛玉貌似其母,贾母只此一女,在家里爱若珍宝,见到外孙女如同女儿在世时一般,心中怎能不怜。何况,她还起过联姻之心。其二,林黛玉性格柔和伶俐,也从没做过啥掳她面子的事。

    贾母亲生女儿只贾敏一人,就林黛玉一个外孙女,如今外孙女出阁,荣国府仍不冷不热,怕女儿泉下难安。

    贾母命鸳鸯包了几件古董珍玩,对琏二奶奶、王熙凤和薛宝钗道,“你林妹妹添妆时,你们给带过去吧。嫁女虽简单些,也得有待客迎送之人,着琏儿宝玉去帮着看看,可有要帮忙的,总是亲戚呢。”

    “是!”三人应下,却各有心思。

    琏二奶奶自然不用说,除了贾母给她的东西,大房贾赦那里肯定是要出一份的,琏二奶奶想了想自己和贾琏也出一份,好歹林海还是贾琏的顶头上司了!就算不求林海提携或者另眼相待,但是也至少不要让林海看不顺眼贾琏。

    自己当家,加上手上有钱了!这贾赦和邢夫人自然不会太吝啬了,甚至贾赦还从自己的私库里拿了两件好东西出来,作为给林黛玉的添妆了!看得邢夫人差点下巴都要掉了下来,这还是以前那个吝啬鬼贾大老爷吗? 琏二奶奶这边没什么大问题,这种事情她这几年干多了,毫无压力。王熙凤虽然现在不管事了,但是刚刚嫁进来的时候,也锻炼了几年,因此这添妆礼也早就准备好了!

    唯一有问题的就是薛宝钗,虽然说薛宝钗明着是二房的当家奶奶,但是实际上却王夫人在做主,好处自然是王夫人得了,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却是薛宝钗在背王夫人的黑锅。薛宝钗是有苦说不出来,但是想到之前王夫人敲打她的话,还是只能咬咬牙受着,这就是媳妇呀!

    给林黛玉添妆的事情,王夫人早就知道了,原本她想着,她既然是二房的媳妇,自然要比邢夫人要薄一些(这个时候想到不能争先了,她那么多年占据着荣禧堂,也没见她因此觉得亏心),可是当薛宝钗说道大房的添妆礼的时候,王夫人知道她原本的打算泡了汤。

    就是王夫人再不喜贾敏和林黛玉,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的,因此这添妆礼就算是比大房薄,也不能差到哪里去,至少要比琏二奶奶送的要高一个档次。

    可是琏二奶奶这次为了贾琏的前途,可是将这礼单斟酌了很久才确定下来的,虽然不是什么千金难买的东西,但是也不是一般人随意拿出来的东西好了,就算是排等级,也能排一个中上等。

    本来王夫人还想用原来的老招数,就是让薛宝钗出东西,然后她的和薛宝钗一房的东西写在一张礼单上,当然抬头自然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名字。

    不过显然贾母防着王夫人这招了,因此直接让三个三媳妇将自己的礼单给她,借口也很给力,怕三个年轻的孙媳妇不懂事,送错了东西。

    贾母这一手玩的好,一下子就将王夫人给将军了,因此王夫人万分心疼的拿出了不少的好东西来,平常都舍不得摆设的,这会儿不得不拿出来,心中更是多了几份忿恨。

    只是王夫人忿恨归忿恨,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很快的就到了添妆的日子了!

    现今人们嫁女,都讲究个添妆,啥三大姑八大姨的来送些东西,是个意思罢。同时家里也得将嫁妆陈列开来,供亲戚们欣赏。

    大喜的日子,林菖的儿子林默换了身簇新的绛红色袍子,他年纪小,跟着进来照应。孔嘉宜也在内院,拉着他的手手里问长问短,当亲孙子一般。

    有些大件家俱已经提前抬到了陈府上,满院子的箱柜妆盒,金玉翡翠,便是见多识广的人家也得说一声林家家底丰厚,真人不露相哪。

    何况贾母,她素来是个心里有数的人,暗暗算来,虽然明里只是九十八抬嫁妆,但是硬要说要是按照当初薛宝钗的嫁妆格式来装,一百二十抬都打不住,不禁叹宝玉无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正文 第391章 肠子都悔青了

    依着林黛玉门第家私配宝玉,真是百分之百的般配,老二媳妇却是头发长见识短,硬要看好那个商家女,还窜着娘娘一起,看看如今又占到了什么便宜不成?

    “妹妹可比闲我们来的晚,今个妹妹真漂亮!”琏二奶奶瞧着贾母的眼神不对,连忙插科打诨道,她可不想再在林家的心里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

    林黛玉被琏二奶奶拉着手称赞,脸颊都有些羞红了!

    王熙凤面慈心苦,却是对那些下人而言,她生性刚强,喜欢的也是厉害的人,这李若溪的手段她是见识过的,因此除了贾母所赠,单独自己房里也出了一份,也笑道:“老太太惦记着表妹,我也想借借妹妹的福气呢,表妹别嫌弃。”

    林黛玉笑道:“珠大嫂子客气了,里头,姨母也来了,二嫂子请进去吧。”现在这种情势真的非常好,荣国府明白要远着他,但是为了名誉,大事儿上还得露个面儿。外头人也多知这两家的龌龊,面儿上能过得去就罢了。

    倒是王子腾为人真是圆融,打听着林家嫁女,派了自家老婆来添妆。王熙凤听自己母亲也到了,脸上一喜,说笑几句便进去了。

    不一会儿,忠顺王妃竟然也到了,如今满堂贵妇,尊贵如南安太妃、北静太妃妃、忠顺王妃、瓒亲王妃、北静王诸人,诰命有王子腾夫人、内阁次辅梅夫人、太医院左院判夫人、琏二奶奶等人,大家见了礼,重新叙了座,满屋子钗钏珠环的贵妇。

    江夫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作为府里唯一的嫡子,聘礼自然不能寒酸了,因此江夫人的聘礼很是大手笔,各种花色的衣料用的都是蜀锦乃至云锦,珠玉宝石也都是用匣子装的。还有大盒的从南洋弄回来的香料,金头面也有十二套,是请了手艺上佳的老师傅做的,正对应十二花神,每一套都极为精巧瑰丽。

    再算上聘礼里面的金银的价值,算起来。聘礼起码也值五万两。何况很多东西,那根本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比如说,那一对三尺高的珊瑚盆景,这是从皇宫里面流传出来的,还有无打磨雕琢过的足有鸽子蛋大的红蓝宝石。光润浑圆的珍珠,不说色泽很是纯正,个头也不小。都是一等的南珠,另外还有老坑玻璃种的翡翠,虽说没有打磨成型,但是这些都是能当做传家宝传下去的好东西。

    江家的大手笔让参加大定的人都惊叹不已,不过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毕竟,林家就林黛玉这么一个嫡女,而且还是先夫人留下来的。先夫人的嫁妆肯定是要给林黛玉的,另外林菖也疼爱这个女儿,肯定不用让她用自己母亲留下来的嫁妆出嫁的。

    当年贾敏出嫁的时候正是贾家正鼎盛的时候。现在林家也是一派兴盛,也就是说林黛玉一个人出嫁,其实是拿着两份的东西。因此这聘礼虽然厚,但是看看人家林黛玉的嫁妆,那才叫大手笔了!

    林家果然是财大气粗,历年来积攒了不少好东西,即便是这类大件的家具,也是用的一水的黄花梨,等着其他的嫁妆晒出来的时候,让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人都很是吓了一跳。

    相比较于很多因为子孙繁衍,家产月份月波的人家,林菖这一枝虽然并不是什么一脉单传,但是林菖这辈,他家就只有他一个儿子了,他父亲那辈也才三个兄弟,加上他又在河道上任职多年。

    这么算起来已经是个很可观的数字了!

    而且贾敏的嫁妆,肯定是由林黛玉这个独女继承,因此这些都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放到林黛玉的嫁妆中来的,打头的就是苏州、扬州、金陵、京城等地的庄子铺子,因为数量比较可观,嫁妆单子上也没有具体写明数目,但是有心人也能猜出来,这究竟是多大一份产业。?

    因为碍于礼制的缘故,林黛玉的嫁妆算起来也就是九十八抬,但是嫁妆箱子都是特制的,比起平常的容量要大不少,里面也塞得满满当当,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本来就重,这能让抬着嫁妆绕城的那些人走到半途都有些气喘起来。

    那些华而不实的什么四季衣裳、各色衣料什么的,占据的比例并不高,这些毕竟是最不值钱的,就像后世,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一样,如今也差不多。

    而且这年头的纺织技术很高,但是染色技术却不怎么样,天然的染料,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上后世那些花样百出的化工染料的,时间一长,自然就不如原来那般鲜亮了,因此,对于大户人家,很多衣裳其实穿不了几次,就差不多旧了!

    而且,花样每年也都有翻新,所以每年都要做新的。因此,嫁妆里面成衣和衣料虽然也不少,但是相比较于差不多的人家,却起码少了三成。

    林黛玉的嫁妆单子上,很多东西都写得比较含糊,比如说,红蓝宝石各两匣,装一半也是一匣,装满也是一匣,匣子是多大?珍珠玉石若干,多少才叫若干?再加上那些不怎么好估价的书画古董,很多孤本书籍居然都集成了套,撞在箱子里面,叫识货的人心痒难耐。

    晒嫁妆的时候,琳琅满目的锦缎金银几乎晃花了人们的眼,有心人稍微一盘算,林黛玉仅仅是摆在明面上的嫁妆,价值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两。

    过来观礼添妆的王夫人看得满心嫉恨,她忽然后悔了,若是当初答应了老太太,同意让贾宝玉娶林黛玉,岂不是林家的家产都是她的了。反正林黛玉一看就是个短命的,等到她死了,给宝玉娶什么样的女人不成呢?

    王夫人几乎要抓心挠肺了,她坐在贾母的下首,脸上几乎差点没绷得住。贾母悄悄横了她一眼,才让她勉强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