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哲军的又一只具有决定性武力的战略军种——海军经历住了第一批血与火的磨砺,正式成军,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将在今后的战斗中发挥出越来越强大的战略力量!

……

202年六月底,在神州处处烽火,李哲军陷入全面战争被围攻的境地之下,国内事务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国家法定货币如期发行!

这一套货币,被命名为明元!分为金银货币和纸钞三种,彻底抛弃了铜钱,断绝了货币和工业争夺铜矿资源的历史,只是由国家负责兑换回收了事!

》都是由现代走私过来的铸币机经过水力驱动改装之后压制而成。

这所谓的铸币机,就是普通的工厂用小型冲压机,游戏厅里面的游戏币就是这样制出来的,设计简便易操作,也易于改装,正好是拿来放到古代来用。其压制出来的金币,统一都是李哲的雕版头像。背面是篆书的币值,旁边还有浮雕花纹。银币的主体则是黄河长江,长城和未央宫的宫门。边缘上都有防伪齿纹。纸钞上绘制的则分别是是官员,士兵和工人百姓的头像。

再加上现代纸张的特质,这套货币上所使用的防伪技术。几十年内三国时空应该还没有办法破解,可以放心使用。



这种方式。也是受了当前的局势影响,一方面国家还没有统一,没有一个权威的行政信用体系和绝对的国家权力保障,另一方面,国内的有工人群体、供销社以及私人厂矿公司之间形成的这个自发的经济圈。其规模又已经到了不得不考虑发行法定货币的程度。所以才采用了这种折中的发行方案。

从今之后,朝廷所有体系内的薪酬发放都将使用货币支付,朝廷将扩大供销社的供货范围和网点覆盖面积,争取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生活需求,另外也将颁布各种金融支持政策,鼓励私人或者股份制的小型贸易公司和货栈以及其他的市场成分的建立。鼓励商品流通,扩大市场规模!

当然,因为是战时,所有的生产力仍然是向着军事倾斜,本来有军票支撑的军事工业方面的货币循环体系将全面移植到明元的循环体系中,凭着明元,人们一样可以到军需部门获取各种生产资料,和zhèng 府部门进行商品买卖!这一部分,目前仍然是李哲治下的国民经济的主体!

由此,三国时空又发生了一件深刻的历史性的变化。

货币的出现,意味着李哲治下的社会已经从战乱纷飞的崩溃状态下开始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开始趋于正常化和规范化,市场,这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主体部分已经开始规模扩大,逐渐发挥起它本身应该具有的功能。市场经济,就是这样搞出来的!

但是即使如此,货币流通和扩散仍然是一件长期而又深远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发挥出难以想象的效果来。

另外一个紧跟着货币发行,国家的另一项和货币改革紧密相关的重要大事,就是zhèng 府原先户部金融改革司的一部分被提取出来,成为一个dú lì的zhèng 府部门——银行了!

这个银行,其实是最早期的银行,将zhōng yāng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结合到一起的实验性部门。

他承担的第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以上所说的货币发行,各大zhèng 府机关的薪酬发放以及过程的监管。

其次,就是传统的银行职能,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的功能。

这一部分,对于国民经济来说极端重要,直接影响着工业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的活跃度紧密相关。

存款,汇兑和储蓄这样的功能,在中国很早就有类似的金融信用机构——钱庄,所谓钱庄,其实就是凭借金融信用把货币本身当做是商品来经营,赚取利润。这本身就是商品经济社会最核心的行业。也是社会中加速货币流通,扩大市场活动规模的必由之路。

而贷款,对市场经济活动就更为重要。

要知道工业,本身就有着虚拟化的倾向。也就是说,工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具有长远利益的市场活动。在初期往往会耗费甚大,而产出却不会立竿见影,所以在初期是依靠投资者对未来的期望来维持投入的,这种停留在投资者眼中的想象中的利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以保证建设能够顺利进步到盈利期来实现。

如果没有这种初期的额外投入,大部分工业建设都是建设不起来的,也不可能让投资者看到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初期建设成本了,越是规模浩大的行业越是成本高。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金融资本贷款的介入,来帮助投资者撑过这一段空窗期。这就是所谓金融乃是工业的血液的说法由来了。

金融业就像是经济活动的心脏,其拥有韵律的搏动,泵出一**的代表着市场活力的血液货币来,将市场成分和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成长。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一百九十七章 司州之变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九十七章 司州之变

时间进入六月下旬,天下群雄围攻的消息传开,李哲军的大势眼看着愈加艰难,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司州,河内郡。

袁谭军大帐之内,袁谭欣喜若狂,

“哈哈!果然不出老师所料!世家们终于传来了消息了!他们这回决定趁着黑山军主力尚在并州西平郡的时候出兵,在司州掀起内乱,弘农郡的士族以杨家为首,直接就在京兆郡偃师起兵,欲要抢夺那里黑山军的一个兵站,夺取其中的粮草辎重;河东卫氏和河内司马为首的士族则就在最近的河阳起兵,消灭那里的黑山军,然后在向西和我军合军。

到时候我军从黄河北岸进军,而杨氏则从黄河南岸,前后夹击黑山军!一举击破黄河防线,再以众人之力,进攻残破的洛阳。正如老师所说,占领洛阳,截断长安和中原,于北宫中登高一呼,天下群雄响应!一举定鼎中原,指日可待!”形势突然间逆转,让袁谭从地狱突然升上天堂一般,这话越说越兴奋,袁谭几乎已经感觉到那伸手可及的未来,心中之喜悦,溢于言表!

郭图在一旁看着袁谭的那个兴奋劲儿,心中也是得意之极,这个局面,是他费尽千辛万苦,联络各家士族,终于说动了袁本初,孤注一掷造成的局面;在司州各世家那里,也是不知道许了多少好处,分析了多少利弊,威逼利诱各种手段使尽,才终于达成。眼看着就要只手间翻云覆雨。逆转人间,这等功绩——纵论天下豪杰,可有这般足智多谋深谋远虑者?

哼!哼!田丰沮授小儿,审配等一般迂腐之辈,只会口中大言,又岂有我这般手段?且看着吧!看我郭图如何逆转天下局势,将大公子捧上至尊宝座。成就我一代张良陈平美名!李哲妄称英雄,就算你是英明神武,做的好大一番事情!可惜终究不过是为我郭图做的踏脚石。后世之人。读史之后,只有我郭图,才会成为流传千古的智圣!

拈着颌下不多的胡须。郭图定了定心神,咳了几声,打断袁谭的臆想:

“公子!切勿太过狂傲!事情虽有眉目,终究是没有得逞,自古人言: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要忍住气,小心筹谋行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一个环节出错,都将悔恨终生啊!”

袁谭心中一凛,遂欣然受教。

“老师所言,皆乃至理!谭衷心敬服矣!”

……

七月十三,司州京兆郡偃师县兵站。

此处是司州的一处重要物资储备处所,承担着司州京兆郡西部,偃师、巩县、阳城、荥阳等地驻军的物资供应。就是平常时期也有一百名军兵,此时临战,就更是戒备森严,有两百名军兵守备。

振威军,也就是昔日的黑山军,被誉为李哲虎狼之师中的唯一弱旅。兵力训练虽然是一直被以同样的手段整训,但是在战斗力上却一直和李哲嫡系所出大将教导下的士兵们不同,确实有些孱弱。

这却是因为振威军士兵们终究是黑山军残部,没有经过李哲的民兵民社的社会熔炉的缘故,缺少那种被刻印在骨子里的纪律性,在文化基础上也有些差别,这个本质性的东西就不是在短期内能够改变过来的!

清晨,露水未消,正是炎热的夏季最清爽的时候,兵站里的军兵们早早的就已经起床,在兵营里惯例的操练身体,既然被认为弱,那就要加倍的努力挣回来,振威军的兵士们可都是暗中攒着这一把劲儿。

这时,从远处走过来一群商队,赶着牛车马车,从兵营边路过,兵站这里就是临靠着水泥大路,经常有这般情况,士兵们也不以为意。

兵站里望楼上的执勤官拿着简陋的三国时空土制望远镜看着这群人,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正要收拾形状下楼,突然,脑子有些闪光,似乎是哪里有些不对。

执勤官挠了挠自己的头皮,觉得有些困惑,到底是哪里不对!

而就在他挠着头皮的这一会儿,这群人已经大半快要路过营门。

反光!对,是反光!在望远镜里能够看见,那群人的车队的角落里,明明是好几处反光!他忙再将望远镜戴上观看,却看见大门口的一出惊人景象!

那车队里的反光已经不是几处,而是明晃晃的一片,这群商队到了门前,胡哨一声,纷纷从车队中扯出了一溜儿兵刃,齐声喊着,向大门处杀来,而离着大门最近的两个,膀大腰圆,最是勇猛,手中拿着的却是两根军中的制式长刀,一挥手之间,营门处的哨兵已经是身首异处,鲜血四溅!

杀啊!

这群人大喊着,从大门口冲了进来,再往远处一扫,在更远的地方,正有源源不断的黑压压的人群,呐喊着,向着兵站扑了过来,粗粗一看, 就不下数千人!

敌袭!敌袭!

执勤官扯着喉咙喊叫了起来,两句之后,才反应过来,赶忙掏出胸前的警哨,没命一般儿的猛吹!

凄厉的警哨声霎时间划破了夏日清晨的静谧!

……

202年七月十九。

司州京兆郡偃师县兵站被士族率领的暴民攻破,其中两百名军士尽数身死!其后,暴民利用兵站里的兵械粮草,迅速的组织起了两三千的叛军。这其中,大多是京兆郡和弘农郡的世家豪族,领头者,正是弘农郡前太尉杨彪!

紧接着,继黄河南岸偃师变乱之后,司州河内郡又突发变故,河阳县守将张轩,在河内郡司马氏的劝导之下,和从河东郡而来的河东卫氏家主卫觊一起。宣布易帜起兵,和平占领了河阳县。之后在此地集结起大军四五千多人,清扫了县中府库之后,向东行进,一路击破数只振威军小股部队的阻拦,成功和等在孟津渡口的袁谭大军会师!

当其时,司州各地的豪族们在诸士族的引导下纷纷响应。大大小小数十支乱兵蜂起,变乱丛生,腥风血雨之下。司州内部立刻乱成一团。

南边的杨彪部在袭破偃师兵站获得补给之后,就消失不见,而北面孟津渡口袁谭和司州豪族的联军更是声势浩大。几乎有五六万大军聚拢在孟津渡口,威压黄河,气势汹汹。一时之间振威军经营多日的局面竟有倾亡之祸!

洛阳振威军留守,第四团参将张白骑连忙紧急召集京兆郡内分散驻守的第四团主力五千余人聚拢来防守洛阳;黄河两岸的防守主力,第三团左校部一万人被分成许多只小分队分散在河内郡,在黄河防线上只有六千多人,危急之下只能拼命的呼叫援军。可是第一团第二团都由张燕亲自率领着,远在并州,怎么可能拉的回来。形势危在旦夕!

……

许都枢密院。

白虎堂内人来人往,一片战时气氛。几个大臣和李哲正在不断的推演变化,突然一个参谋紧张兮兮的跑了过来是,神情惶急!将手中稿件递给李哲!

李哲顺手接过一看,随即皱起了眉头,待到后面。脸色却是又转为喜,一瞬之间,面色历经变化,让人看了心中迷惑。

将军情递给身边的贾诩,李哲闭目不言。

过了一会儿,几个大臣们都传看了一圈。神色反应不一。

“终于动手了!”贾诩叹了一句。

“不错!终于动手了,这等的可真不容易啊!”李哲回道。

“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这司州变乱如此的大事,诸位却是这般摸样!”一旁的其他部的大臣不愿意了,大理寺正卿程立起身怒喝道。

曹操连忙安抚,“仲德!莫要生气!这司州之事却是内阁大臣和枢密院知道的一件机密大事,早就有奉孝负责筹划应对,一直等着这个时机,敌人才有动静,我方才能针对之采取行动!”

“哦?什么事?难道那司州士族的行动都是在军情司的监控之内么?”荀彧出口问道。

郭嘉忙摇头摆手:“没有没有!哪里有这般简单!司州士族自成一派,和我等颍川士族都很少打交道,我的军情司又怎么可能混的进去,你也知道,我军情司的探子多半都是出身底层的,士族真的很少。”

“哦?那这个计划你怎么能得知,怎么能随机应变!”

“这个……虽然我军情司的密探没有打入进去,但是我方在其中还是有高级别的内应的。”

“内应!还是高级别的,那你的意思是说,这次司州变乱,枢密院的诸位早就应该知道了,只是一直瞒着我等,想要趁此时机将司州士族一网打尽!”

“这个……实情却是如此?”

“奉孝!”荀彧突然站起身来,大喊一声,将在场人都惊得浑身一震,

“汝心何其歹毒?虽然说兵不厌诈,但是这些人可都是我大汉精英!弘农杨氏,河内司马,河东卫氏,这可都是我大汉朝的相传数百年的名士啊!河东卫氏,名士辈出,当年卫仲道诗书双绝,何等人杰!连蔡伯喈都赞叹不已!这等传承数百年的世家,诸位竟都这般处心积虑,要将其赶尽杀绝么?那杨彪,德高望重,名重京城,当年可也都是诸位的同僚啊!”

枢密院诸人面色难看,都不吭声,只拿眼看着上手的李哲!

李哲缓缓发声:

“文若!你说的不错,我就是要铲断这些总是抗拒大势,图谋复辟的世家!”

“哼哼!这世间,有些人总是看不清天下大势!妄图做螳臂当车之举,岂不知其每一个举动,都只是自取灭亡,便是稍有成功,也只是拖延了国家统一的时间,引起社会更长久的动乱,造成更多人的死伤而已!

司州之变,又岂是我等处心积虑!孤就是再想消灭他们,如果他们不站出来,妄图祸乱天下,孤身为天下之主,顾全天下大局,又怎么可能随意施以屠戮!如果不是他们终究耐不住寂寞,要趁袁绍军的机会掀起变乱,孤又怎么有可能有机会!

天下之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寄托着天下人望!每一行动都有可能影响天下大势,孤又怎么可能事事皆随己心愿!那些人,都是自取死路尔!”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一百九十八章 大饥荒,幽州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九十八章 大饥荒,幽州

司州之变,虽然是表面上看让李哲军的形势更加不利,振奋天下士族人心。但是某些早已经暗中形成的天下大势,诸侯境内有些早已经形成的潜流却是依然顺着它已有的的轨道进行下去,不以某些人的意志而改变。

202年七月至八月,冀州大荒!在整个收获季节,袁绍原先命令推广种植下的“神谷”种子不仅产量没有提高,甚至有些还出现了下降!而更有一些号称产量超千斤的红薯和土豆则是彻底绝收!

而此刻,几次大战,加上年前袁谭进军司州,已经是将各郡县府库内完全掏空,没有半点余粮。此时前线战事激烈,寥寥收起的其它种植区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最终袁绍不得不强行征收,终于激起民乱!

冀州境内,饥民蜂起,转眼间又是一片纷乱!

……

幽州,八月,渔阳郡。

太守鲜于辅立在城墙上,看着城外不断向城内涌来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

幽州,本是大汉朝的苦寒之地,人迹罕至。可是就近些年中原战乱,瘟疫流行,幽州反而成了众流民向往的幸福!一波又一波的向幽州涌来!可知这世间,乱世犹胜于虎也!

而今天,城外的就更是声势浩大,让人望之不禁心酸。

顺着他的眼光看下去,只见右北平郡城墙之下,一条黑色长龙蜿蜒曲折,不知有几十里远。一直排到天边。其中一个个全是冀州逃荒至此的难民,这些人为了逃过今年冀州的这一次饥荒,甚至不惜跋涉数百里,越走越远,来到这北面的幽州!

在逃难的道路上,这些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知道经历了多么大的苦难,以至于到了城下的时候,看着都是一脸的的呆滞神色。似乎生死都已经毫无区别。但即使是这样的可怜人,还都已经是一路上淘汰剩下的精英,更多的人却是死在了这段路上。尸骨无存!

此时的冀州,已经是民乱遍地,饿殍遍野!

晚上,鲜于辅回到太守府,犹自心神不宁,在书房中就这样干愣愣的做着!

不知什么时候,家中有一家奴来问:

“老爷!田豫田先生来访!”

鲜于辅猛一听到这个消息,连忙站起身来:

“快请,快快有请!”

“是!”家奴躬身下去,鲜于辅连忙稍微对着镜子整了整姿容衣裳。定了定心神!方才起身往客厅而去!

“国让(田豫字)啊!好久不见,近来都去哪里了!”一见面,鲜于辅热情的很,这个田豫可是他很看重的一个郡内英杰,富有才学。足智多谋,帮助他解决了很多事情!

英气勃勃的田豫一拱手,言道:

“太守大人!某近一段时间却是去了中原!”

“哦?中原?中原可有什么新鲜事吗?快来给我说说,老朽我久居边塞,早就已经是耳目不聪了!”

“呵呵!太守说笑了!这方圆几百里内,不管是汉人。还是鲜卑、乌桓,可有能逃得过太守大人的眼睛的。大人久镇幽州,劳苦功高,德高望重这四个字不就是专门来形容太守大人的?”

“呵呵!你小子,就是生的一张嘴甜!来糊弄老头子我!”鲜于辅那手指点了点田豫,乐呵呵的接受了田豫的恭维!

“哪里是糊弄大人,是大人屡次教训我罢了!呵呵!不过说起来,今天来见大人,确实是有些事想要提醒大人!如今中原形势变化,太守即使是远在边疆,也是要多多关心啊!眼看着这股风潮就要吹进幽州里来了!”

“呵呵!你的意思是群雄围攻李哲之事,莫非……国让你有什么消息?”

“呵呵!群雄围攻李哲之事,我却不太知道,只是围攻了这几个月了,也没听说有什么结果,反而是咱们这边出了问题了。公孙度那边海军全军覆没,想必太守已经知道了,另外就是,我从冀州回来,一路上所见——冀州已经是大乱了!”

“大乱?”鲜于辅有些怀疑,“出了什么事儿了,为什么会大乱?”

“袁本初不敬天道,被天师惩罚,神谷种植失败的消息,太守可知?”

“哎?”鲜于辅一听,不以为然,“那是什么话!只是乡间野愚之言,如何能放在心上!”

谁知这番话说出,田豫却是长身立起,神情严肃的纠正:“大人!莫要小看!这恐怕不是传言那么简单!我从冀州一路过来,到处都是乱兵,遍野都是饥民,饿殍遍野,易子相食,昔日黄巾之乱后的惨状又已经重现于冀州了!”

“什么?有这么严重?这……这如何是好,这么说,今日这城下来逃难的百姓们,都是如此而来的吗?数百里之远,艰难跋涉……袁本初为何不开仓放粮赈济!”

“这个就非我所知了,只是听说,饥民们曾经涌入县城,打破了几个县城的府库,里面都是空空如也,冀州粮仓,恐怕都已经是枯竭了!袁本初有心无力啊!”

“这不可能!冀州富庶!这几年袁本初也整理的不错,好歹也有一些积粮的!”

“是啊!冀州的积粮肯定是会有的,而且还不会少了。但是大人想想,兵事最是耗费粮食,从从当年的白马之战、官渡之战开始,袁本初损兵折将,粮草辎重尽数被夺,可谓是损失惨重。可是离这次用兵,南下司州,中间也不过隔了仅仅一年多时间,冀州的府库里还会有这么多的余粮吗?那可是六万正兵啊!沿路动员的民夫恐怕不会少了二十万!这几次战事,可都是动用的官库余粮,冀州即使是再富庶,可能经得起这种折腾?”

“经不起这种折腾……那你的意思是什么?”鲜于辅突然停下了继续讨论,两只眼睛紧盯着田豫,语气强硬的逼问道。

“呵呵!我的意思是,袁本初已经不行了!大人还需尽早为自己打算,为幽州的百姓们打算!”

“哼哼!我能有什么打算,如今的幽州,已经不是伯安公(前幽州刺史刘虞)和公孙伯圭在的那个时候了,如今之幽州,民贫力弱,终究只能是依附强者!”

“呵呵!依附强者,那就好办了,太守大人所言真是深得我心。我这里正有一个从世间第一强者来的消息,要对太守大人问好!”

“嗯?世间第一强者?李——哲?”鲜于辅一字一句的问道。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一百九十九章 渡河!

嬗变的三国卷 一百九十九章 渡河!

“……故今冀州之事,饥民蜂起、生灵涂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军此去,非为袁氏而为冀州万民者也!故威远军北上,需以民生为主,军事为辅,保障粮食运输,赈灾饥民,后勤供应才是重中之重!子龙稳重,当知我心!切记,切记!”

黄河岸边,白马津,八月二十八日。

赵云将手中的一张纸笺拿出来看了又看,最后终于珍而重之的收进了怀里,看着眼前的一切,胸中百感交集。终于要北上了,决战的时机终于来到!只是从李哲的亲笔信中得知,这时机却是以整个冀州上百万饥民颠沛流离的代价来实现的!

为了制造这样一个时机,以郭嘉为首的情报机构绞尽脑汁,百般用计,不知费劲了多少心血,用上了多少阴谋手段,终于将袁本初冀州的局势搞成了一个千疮百孔,整个社会一片混乱,在这混乱中,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生灵涂炭!

身为己方大将,他没有立场去责备李哲和郭嘉等人。身为敌人,立场相对,抓住一切机会不择手段打击对方才最合理。此举,将大大减小军事行动的阻力,大大有助于北上收取冀州的政治行动,他赵云将是这行动的主要受益人,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只是身为一个河北人,赵云却是不由的为家乡父老感到悲哀!这争霸天下,真的是只能用这样一种方法吗?

终于到了北上的时间了!赵云心中却是喜忧参半,眼下。只有用最迅猛的军事行动,尽快解决问题,才是对这一番乱局的最好补偿了!

渡河!渡河!解放河北!

在赵云身边,黄河岸边白马渡口,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就绪。从西往东,一溜儿排开了数百艘大小不一的渡船,绵延十几里远;上万的士兵。在岸边上排着队,就像是蠕动的黄河伸展开的不断漂浮的数百条触须一样,有条不紊的按次序上船。等待最后的渡河行动。

宽阔的河面有数里之远,从镇海军调来一路顺黄河而上的蓬莱舰队,数十艘大中型战舰威风凛凛。坐镇江中,船上两翼各种武器的舱口打开,一致朝着北岸袁军的河防大营,威慑力十足。

前几天蓬莱舰队奉命北上支援陆军的渡河行动,一开到白马渡口,立刻引起了北岸袁军的sāo动,黄河上,一般都是几吨十几吨的小船,很少见这么大个的战舰,这些巨无霸战舰的到来。这不明摆着是要渡河么?

袁军水军立刻出动,数百艘小船蜂拥其上,要群狼弑虎,和蓬莱舰队分个高下。岂料蓬莱舰队火力一开,万炮齐发。立时将袁军的黄河水军歼灭掉了一半儿,即使是后来的火船战术,也被蓬莱舰队隔着很远的距离一一轰破,没有起到作用。

最终只能乖溜溜的缩回大营,眼睁睁的看着白马渡上赵云所率的威远军第一团龚都部有条不紊的做着渡河准备,眼看着就要泰山压顶。却也无可奈何!

渡河!

正午时分,大军准备停当,第一波向北岸进发。

蓬莱舰队先导,向北岸开进。

袁军岸边,已经是一溜儿排开了上万军兵,白马渡口的守军全军出动,迎接这最后一击!投石机、弩车、弓箭手在河边依河列阵,橹盾组成的城墙早已经排列整齐,沿着河岸组成一个长达数里的连绵不断的防御工事,阻止李哲军的强渡!

蓬莱舰队的大船驶进北岸,还有几百米的距离,袁军的重型火力,就已经开始肆虐!硕大的石块,密集的长矛纷落如雨!气势也是十足,砸的蓬莱舰队靠近不得。

臧霸的旗舰一马当先冲在最前,刚想冲到近前大肆轰击一翻,就被对方的一颗巨石击中了甲板,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坑洞,甲板上一片狼藉,船舷上被插满了弩矢!

“嘿!危险!回撤!回撤!”臧霸大声吆喝着,差点被飞起的木屑给击中,心中犹有余悸。对着身边的老伙计孙观说道:“没想到袁绍这老小子仿造的投石机还是不错的吗,这射程,眼看着都有两百米了!还真是小看他不得!”

孙观有些无语:“袁本初可是当年的诸侯盟主,势力天下第一,当年进洛阳的时候,将武库和匠坐府搜罗得一干二净,手下有些大匠不是容易之至!这投石机当年曹尚书也曾造的出来,袁本初为什么造不出来!”

“哼!看来,还是这进攻还是要慢慢来!”臧霸心中犹自不忿。

蓬莱舰队不得不连忙回返到大约五百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袁军的投石机无能为力,弩车能射到的也是寥寥,才终于开始发威。在这种重火力对轰战的时候,没有小船发威的余地,蓬莱舰队的飞剪船统统落在后面,主力依然是八艘方形楼船!

楼船排成一排,将侧舷对着岸边,船侧的炮窗一一打开,射程最远的六斤炮最先开始发威,轰然巨响中,白烟窜起弥漫河面,灼热的铁质弹丸瞬间飞跃几百米的距离,轰击到了岸边的袁军阵地,炮石纷飞之下,强大的动能立刻毁灭了周围的一切,凡是砸到的地方都是一片狼藉。蓬莱舰队用几门火炮组成一伙,组成集群攻击模式对着袁军威胁最大的投石机一个个的进行点名。

这般的对轰战进行了半个小时,袁军的重火力终于支撑不住,阵地上投石机损失大半,军兵们也是伤亡殆尽,只余下弩车,这火力就慢慢开始稀少了起来。臧霸看了,心中大喜!当即命令主力舰队继续前进,承受着对方射程较远的巨弩带来的一定的伤亡,开始抵近射击!

到了三百米距离,楼船上的其他覆盖级武力终于可以发威,一时间风云变色,雷霆大作,百虎齐奔,连发弩炮,密集的汽油弹和弹丸形成一道绵绵不断的弹雨,从天而降覆盖了敌军的重火力阵地。短短的十分钟之内,敌军剩下的弩车和投石机阵地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