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显然,帝国这次对波斯王国的事情冷眼旁观,但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若是这次默罕默德?沙阿的动作稍微有些迟疑,有可能面对的就是帝国的霹雳一击,王国的改朝换代也许就在眼前。波斯王国的大王子一直就在帝国南京国防大学进修,是帝国为波斯王国准备的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随时准备着继位。那些帝国在波斯王国内经营已久的潜势力,可不都是干看着吃白饭的。

不过现在,默罕默德果然是一个聪明人,当时投靠帝国确实是够聪明,掐准了时机,免了波斯王国的灭国之祸,而现在在这个节骨眼上,同样表现的够聪明,让帝国暗中准备的段都没有得到机会施展。

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李哲还是比较满意的。

现在,战局已经进展到了一个关键点,西方人两大势力已经是联,绝招频出,创造了对其来绝佳的局面,现在,就看帝国怎么样出,来破局了。

精彩推荐:

两百一十七章

嬗变的三国卷 两百一十七章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东南面海面上的世界第四大岛,面积万平方公里。全岛有火山岩地质的山石组成,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物进化史而闻名。

作为一个资源贫瘠,社会环境落后,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岛屿,这个时代的马达加斯加岛还只是一处不引人瞩目的法国殖民地,只是因为其比较先要的地利位置才稍微有些知名度。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非洲战争在大陆上打得热火朝天,却一点也没有波及到这个犹如世外桃源的大岛。

可是现在,战火终于燃烧过来了,不过这一次做进攻的不是趾高气昂的欧洲白人,而是来自遥远的亚洲大陆的黄皮肤的中国人。

1919年三月,帝国印度洋战区的一支袭击舰队进攻了马达加斯加,成功将其攻占,然后很快,来自印度大陆的数以万计的工程师、机械师和后勤人员进驻了这里,随之一起来到的还有一支足有上千人规模的飞行员队伍,隶属印度洋战区的战略空军部队——帝国第十九航空师。

伴随着这么一大波的航空人员及其配套的工程人员和后勤人员的进驻,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港口很快的开始扩建,越来越多的大型船舶入港。马达加斯加越来越脱离世外桃源的气质,很快的像一个陆海空一地的巨型军事基地的角色转变。

与此同时,西亚和高加索,帝国后方的增援力量来到,西亚的军力很快的攀升到了创纪录的八十万的巅峰,其中仅仅是装甲师,就从原来的四个攀升到了七个。而高加索的空军,也得到了加强,从后方增援过来正处于雏形的三十五架新式战略轰炸机——鲲鹏,使得高加索这个战略位置对于周边的敌军的威慑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大。

1919年四月。帝国大西洋舰队正式整编完成,开始开辟其大西洋战区的战略任务,第一次行动就打在了大不列颠位于非洲的命脉——南非。

刚刚组建完成的大西洋舰队包含有五支航母编队,超过八十艘的主力作战舰只,还有十只小型的袭击舰队作为其下属的机动部队,作为帝国前往敌腹心大闹天宫的舰队,可谓是规模空前。完全是武装到了牙齿,其从印度洋出发,前往大西洋的动作也极为强横霸道。

一路所过,先后劫掠了南非的德班港、伊丽莎白港和开普敦港,毁坏和缴获了大量的物资,顺手还将大英帝国驻南非的一只小型舰队打得彻底全军覆没。全部沉没在了港口里,航母编队的战机数百架在天空开普敦港的上空更是呼啸而过,将这个国际知名的重要港口炸得面目全非。

一时间英军风声鹤唳,简直是以为帝国要全面进攻非洲,登陆南非了,以至于整个协约国整体都如临大敌,所有在北方前线和同盟国对峙的协约国部队都接到命令全速后撤。援救南非这个大不列颠的聚宝盆和重要军事基地。

这一番动静,上百万军队的大调动,直等到帝国大西洋舰队非洲沿岸北上,进入大西洋深处了很久之后才取消了警报,各种渠道得来的消息,都说明了这一次不是包含着陆军的登陆,而只是一支舰队的空袭。这是一支超大规模的中国舰队进入了大西洋,这回协约国的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彻底傻眼了。

大西洋航线。如今已经是协约国诸国的命脉,以往同盟国海军不如协约国,只能零星的采用潜艇和破交舰这样效率极差的战术来sāo扰,可是这中国人,一点也不来虚的,直接开过来一支横行霸道的舰队,这是。明明白白想要占山为王的架势啊!

一支有航母,有战列舰,有巡洋舰和驱逐舰,还有着无数的中小型袭击舰组成的战舰编队来到大西洋。随随便便就能掐断大西洋。这么一只舰队往那里一摆,仅仅是飞机配合着袭击舰队四面出动,就能垄断一条航线,足以让周围上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上逃不过哪怕一艘轮船。这还让欧洲人怎么弄。

而且,即使是明知道这只舰队在那里,协约国也拿其没办法,大西洋舰队一路所过战果无数,几乎是横扫非洲西海岸。所有的欧洲人都知道了这支舰队的空前的规模,足足有五艘航空母舰!

这种现在经过几次决定性的海战之后,其威力已经被全世界所熟知的海上霸主。现在的英国大舰队即使是倾尽全力和其进行决战,都有些底气不足,更何况是对方一点都没有决战的架势,只是瞅准了帝国的破绽来进行来袭击和破交。

这完全是瞅准了协约国诸国的致命的弱点,前来想拖死协约国的节奏。

可以说这只大西洋舰队一出现,就立刻使得整个协约国联盟阵脚大乱,如临大敌,彻底的拖住了协约国的手脚,事先和同盟国商定好的后续的动作再也提不及了。

而同盟国一手掀起的西亚战争,打到现在,一切进行到一半,连阿拉伯半岛上的后手都已经使出来了,自然是只有全力以赴。

1919年年初到四月份,整个同盟国的重要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撤军,调集军队,调集各种军队急需的物资,一股脑儿的朝着西亚方面汇集。

从非洲和欧洲本土,各国各方面的军队都朝着西亚集中。原先和协约国在西南非洲对峙的交火线,也毫无例外的放弃,双方各自把军队撤回,默契的让出了中间大片大片的领土,就像是先前各国在这里历经数年时间的浴血拼杀,一寸又一寸挣回来的土地,突然之间就什么都不是了一样。

通过从非洲撤军,同盟国从非洲撤回来的两百多万大军,布置在非洲的东北埃及等地,而前军的八十万,则直接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了阿拉伯半岛。

至于欧洲方面,德国和奥匈帝国、意大利以及保加利亚等国家第三次全体动员的后续兵力近三百万部队,一部分沿着土耳其,开始朝着西亚进入,而另一部分,则一路北上,进入罗马尼亚、乌克兰,朝着高加索方面进军。

精彩推荐:

两百一十八章

嬗变的三国卷 两百一十八章

马达加斯加登陆和大西洋舰队挺进欧洲,将协约国锁住了手脚,这个举措不仅仅是影响到西亚战局,驻波斯湾的大英帝国舰队,和非洲,欧洲,大西洋诸战线,甚至远在北美洲和大洋洲,帝国进军美利坚和澳大利亚的战争都受到了这一举动的影响。

澳大利亚再也接不到来自其他地方的支援,这个人力枯竭的孤岛终于在南洋诸国联军的进攻之中沦陷。紧跟其后的就是新西兰。这一系列战争,着实是震撼了南美洲的小国。

阿根廷、秘鲁等国家,突然之间发现,中华联邦,如此强大的一个帝国来到了眼前作为一个近邻。中华海军的袭击舰队甚至直接窥视南美各国的海岸线。很多国家吓得慌忙停下各种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收敛锋芒,就像是沙漠中的鸵鸟一样躲藏在世界的角落里,唯恐帝国将其作为下一个目标。

而北美洲,加拿大境内的日本突然在帝国的支持之下发力,迅快的突破了加拿大军队防线,两个月间,艾伯塔州战役,马尼托巴州战役,两场大型战役歼灭了加拿大皇家军团二十万大军,将战火烧到了加拿大中部哈德森湾沿岸。

而帝国,也借着着日本推进给美加两国联合防线造成的缺口,对美国核心重工业五大湖地区的威胁,而将战线向美国东部推进了一大步。

美国的腹心终于开始在帝国的精锐兵团面前洞开,美利坚广袤的国土,平坦的地形,造成的局势就是中国国防军进入东部领土之后,其国内各州尤其是南方各州防御的兵力严重不足,几乎所有的地方,都面临需要重兵防守的情况。这一段时期过后,美国全面进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再也谈不上对欧洲进行支援。

而在西亚前线,这个对同盟国孤注一掷的焦点……

“战争。并不是简单的物资、兵力和装备的堆砌,而是如何有效的将这些东西在最恰当的时机转化为攻击力,释放在最合理的地点。

眼下的西亚,同盟国在此堆砌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但我们并不怕,为什么?因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从阿拉伯半岛和土耳其两个方向向亚洲的出路都牢牢的把握在我们手里。他们的迂回空间有限,同时能够展开的部队不多。这也就是说他们的兵力不能直接转化为正面的攻击力,最多是能变成未来形成拉锯战后,和我们做消耗的后备的持续力而已。

但是形成拉锯战,对同盟国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在西亚维持这样的状态。足足五六百万的大军的后勤,我相信对于如今的同盟国来说肯定是压力巨大,如非不得已,他们是的绝不会如此做的。

现在,几乎在西亚同盟国和我军对峙的情况每拖过一天,敌军的耗费就要十倍数十倍于我们,哪怕就是维持均势。也是我们要赚得多。更何况,我们的空军还一直在气势上压着他们。所以在西亚,表面上是同盟国气盛,其实是我们占据优势。”

1919年的四月,整个西亚前线的气氛是压抑和沉重的,同盟国持续不断的进攻,后方同盟源源不断的援兵的消息都给西亚前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作为前线的司令。曹冲却并不着急,只是频繁的不断出动着装甲武士部队和精锐的装甲师,一点点的零敲碎打敌军前线的部队。一方面指挥着手头的各个底牌拾遗补缺,弥补着防线的漏洞。一方面还要不断的给自己手下的人们做思想工作,缓解心理压力。

在整个西亚战区的战斗形势,中方和同盟国一方一直是维持着大战斗,小消耗的态势。双方都没有给对方以很好的歼敌的机会。同盟国一方,虽然部队都是从各个战区里调集过来,但军权已经得到了统一,不像第一短时间各自为战的局面。现在统一由德国新军神兴登堡元帅为总指挥,这家伙老谋深算,和现在曹冲对弈起来却正是棋逢对手。

双方都是不疾不徐,各自保持各自的节奏。

西亚战局声势拉的很足,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八百万大军,但实际上打起来却进行的很是平缓。因为谁都知道,在这个地方,即使是来一次真正的在别的地方看起来是空前的大胜的局面,放到这里,都可能什么都不是!对这样一场空前规模的战斗来说,找不到致命的攻击点,歼敌多少人数都毫无意义。

……

但是,在西亚的这种能够磨死人的情形中,帝国的将军们却看到了良机!

作为帝国财政部长的司马懿,突然向李哲进表:

“同盟国西亚前线,看似大军压境,占尽优势,实则暗中矛盾重重,危机深藏!

其中各国半数以上军队齐集于此,虽然说是有同一目标,但是这是建立在这同一目标能够被迅速实现的基础上的,若是长期停滞不前,则军中各国将领矛盾凸显,则实难将战斗力发挥出来,所谓的数百万大军,其中,或许只有半数能够听从指挥!此乃内忧!

而西亚前线的指挥官,是同盟国旷古至今最为显赫之军职,手掌德意志、同盟国乃至和整个欧洲世界的未来,深受压力之重大,无以言表,其背后必受君王之所忌。若是稍有错失,则地位堪保?

而德国总参谋部固然已经有半现代化的雏形,但毕竟不是全现代化,若是总指挥的指挥权被更换,则短时间内西亚前线各部必陷入混乱,各自为战,若再有外来的重大打击,则必一溃千里!

……

此所谓敌军看似强大,实则愚笨之原因!望陛下能一览愚见,为帝国再造佳绩!”

司马懿并不是第一个看出这一问题的人,郭嘉、曹冲,邓艾,等人都从不同的方面看出了同盟国在西亚前线的问题,并向李哲进言。

臃肿的,不互相统属的军队,没有绝对领导权的指挥官,来自后方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来自头上的君王的猜忌!

听说威廉二世对兴登堡可没有什么好印象,只是因为总参谋部的推荐才勉强同意了他的任命,兴登堡上任之后,这才仅仅是两个月的停滞不前,就让威廉二世在柏林皇宫里不知摔坏了多少次东西,扬言着要撤换他?

李哲笑了!

不,根本不需要撤换他!

实际上仅仅是兴登堡一人,对眼前的大局,已经无足轻重了,西亚前线总指挥这个位置,换了任何一个人来都不可能服众!因为他太重要,太敏感,几乎是有史以来欧洲人所有的战争历史上最重要的位置之一。任何一个人处在这个位置上无疑都是众矢之的。

兴登堡能坐在这个位置上这么长时间,已经说明了他的能力,短时间内不要期望敌人自己会出什么昏招,这种历史上空前的大战争,所有的参与国无疑都是尽心竭力,玩玩不可能有什么狗血的事情出现的。

而同盟国西亚前线,现在已经在曹冲的手段中沉迷了两个多月,还没有有效的突破,这已经是这只五花八门的军队所能忍受的极限了。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不可能再稳坐钓鱼台。

现在,只需要一个时机!

“我想,我们的机会终于到了!”

……

破局,不在西亚前线,而是在德意志帝国本土!

柏林,德意志帝国的心脏!

当李哲乘着鲲鹏战略轰炸机,跟随着超级的空中编队出现在柏林城市的高空的时候,看见这底下的因为帝国空军降临而sāo动起来的人群,无数因恐惧而狂奔呼号的白人们,刺耳的的空袭警报声响彻了整个天空!李哲的心中瞬间热血沸腾!

一个时代的巅峰啊!欧洲白人文明的最顶峰时代的奏鸣,无数的璀璨的文化,美妙的交响乐和诗人,画家,高歌的哲人和艺术家,歌德,黑格尔,爱因斯坦,无数的超越时代领先时代的大脑在这里发端,走上引领时代高氵朝的道路,无数的精英在这里酝酿和创造,终于孕育出了这辉煌的欧洲现代文明。

可惜,这一切,现在就要终止了,终止在朕的手中!

朕的终结者大军马上就要来到,将这里的一切化为齑粉,成为旧时代永远被怀念的废墟,而朕亲手所引领的新时代,将踏在这旧时代的废墟上走向光辉的未来!

就在这一刻!

李哲猛的一提气,打开机舱,从空中跳下——瞬时间狂风呼啸,罡风几乎灌满了李哲的耳朵,急速的气流在李哲的周围环绕,仿佛是要将李哲的整个身体撕碎一般!

李哲像一个人形炮弹,从空中落下!

无数的战斗机,在李哲的身边呼啸而过,一个又一个的战机在空中化出一道道的白痕,互相交错,追逐着,战斗着,有无数的战机在高空中被击中,变成烟花般的美景,就像蔚蓝的背景下樱花一般的绝美谢幕。

向地下看,也有无数个火力点在疯狂的攻击,李哲的眼睛甚至能看清那防空炮位上炮手们疯狂而又充满着歇斯底里的恐惧的眼睛!

李哲所带来的,只有屠杀,和战争!

两百一十九章

嬗变的三国卷 两百一十九章

轰的一声,李哲落到了地上,立刻在城市的水泥地面上砸出了一个十几米方圆的深坑,纷飞的尘土石块溅起几十米高,过了好久才扑扑簌簌落下。

紧接着在烟尘中出现的却不是李哲一个人,而是一具足有两米多高,全身披甲,形同鬼魅般的装甲武士的身影,抬手便是一发飞弹,带着白色的轨迹飞出,到了尽头又拐过一道弯,猛地落在了一个防空阵地上,将布置在那里的防空机枪连人带炮炸成了粉碎!然后这具装甲武士,展开身形,嗖的一下出现在上百米外,手中的格林机枪展开炮火,开始对所有能够见到的人无差别的开火。

然后,一具,两具,一群,无数的鬼魅一般的装甲武士从李哲刚才降落的地点冲出,像潮水一样的迅速的向四方蔓延。

柏林市区内,没有重炮火的覆盖,对轻装甲的装甲武士们来说,就没有天敌,仅凭着普通人类操纵的大口径机枪,是无法对装甲无数造成伤害的。在这地形复杂,到处都是建筑的城市里,装甲武士们简直就是如鱼得水,高超的机动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几乎随处可见装甲武士们凭着高速在墙壁上,在楼顶上纵跃如飞的身影。

柏林在今天,就像陷入了地狱魔鬼肆虐着的噩梦!

李哲的随身空间,此刻已经能运载三万六千人的远征军,而装甲武士的战斗力,仅仅是几十人,就足以在城市街道这种复杂地形中迅速解决一个装甲师的的坦克兵力。但是现在,随同李哲在柏林市出现的,是足足上万名身着将风甲的装甲武士。

此时的他们的就像是一道道喷涌的洪流,迅速的将柏林城市淹没,此刻身处大后方的柏林绝对没有想到,会在距离前线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突然碰见这样一直超级强大的无敌军队的攻击。

柏林市的防备已经不可谓不森严,有完善的防空机制。有数百架战机护翼,在柏林的皇宫附近还有一个师兵力的皇家卫队,近十万的城市警备兵力,但是这一切都在装甲武士的面前犹如滚汤泼雪,迅速的被化为乌有。在城市巷战中,面对这个时代军队的简陋的战斗手段,装甲武士的装甲几乎没有任何被击毁的危险!

几乎是在李哲从空中降落展开兵力的一个小时后。装甲武士们就已经歼灭了城市的各处守军,占领了皇宫,再过一个小时后,整个柏林城市,都已经处于装甲武士的吟威震慑之下!

柏林,陷落!

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和德国总参谋部沦陷!

这消息随着无线电波迅速四处传播。就像是瘟疫一样传过了欧洲大地!在初次听到这消息的人看来,这简直就像是玩笑,怎么可能,横扫欧洲的德意志帝国,强大的德意志帝国的心脏,怎么可能被攻破!

但随着德军指挥系统的混乱,派驻各国的德军各部的紧张失措的情况迅速蔓延。人们又不得不开始怀疑,这个消息究竟有几成是真的。

然后,仅仅隔了两天之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失陷的消息再次传出,当奥匈帝国的老皇帝卡尔一世陛下在传遍欧洲的无线电波中命令奥匈帝国各部军队放下武器,向中国人投降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愣住了,宛若晴天霹雳!

谁也没有想到世界竟变化的如此之快!快到所有人都反映不过来。

西亚前线。各**队终于开始混乱,兴登堡紧张之中出错,因为害怕奥匈帝**队向中国人投降,竟然擅自拿下了奥地利驻前线军队的指挥官奥登伯格元帅,这件事传出来,立刻引得各**队哗变,虽然不至于向敌人投降。但各国前线指挥官纷纷自危,擅自退兵的有,结成一团自保的有,但就是没有再听从兴登堡的命令的了。

然后紧跟着。柏林失陷,德国皇帝和总参谋部全部被中国人俘虏的消息终于压不住,被在前线各军中爆了出来,德线各集团军的指挥系统终于崩溃!各集团军纷纷不再听从前指的命令,打算撤军回家。

不过就在同一时间,位于高加索的中华帝**队突然张开獠牙,上百万大军南下,突破了亚美尼亚防线,插入土耳其后方之后,让这些人们终于意识到,即使是想回家,都不是那么容易。

1919年中国三十八集团军空降军空降伊斯坦布尔,俘虏了土耳其帝国王室,并借此掐住了数百万欧洲大陆军队撤回大陆的关键通道。

随后,中华帝国的高加索方面军上百万大军,就四面出击,专门毁坏土耳其境内同盟**队的后勤基地,接连半个月的破坏行动,使得同盟国大军几乎失去了所有补给,犹如笼中的困兽,凶猛的朝着达达尼尔海峡扑来,可惜这一切在中**队蓄谋已久的防守面前,却没有半点成功的希望。

在西亚,中国逐渐增援到位的各军各部队开始衔尾猛追,一个又一个的敲掉同盟国的各国分支部队,六月六日,保加利亚而十万军队被歼灭,六月十九日,罗马尼亚集团军投降,当六月三十日,意大利弹尽粮绝的四十万军队在中国国防军包围之下不得不放弃负隅顽抗,举手投降的时候,几乎所有还在小亚细亚逡巡的各**队的将领们终于意识到,大家,都已经没有了逃跑的可能!

……

近乎半年多的西亚及小亚细亚半岛战役,最终以中国人大获全胜而告终,同盟国各国在积攒的最后一股力量被中国国防军在小亚细亚半岛歼灭,只余少量的部队沿着苏伊士河退往了非洲。

不过现在的非洲,已经不再是乘胜追击的中**队的关注点,欧洲,欧洲大门已经向帝国打开,而此时的整个欧洲,除了乌克兰和俄罗斯地域之外,已经没有成建制的野战军集团。从1919年初开始,中华帝国全民动员用了几乎四五个月时间才从帝国东部领土先后赶到西亚战区的数百万如狼似虎的军队,面对的是一大块几乎是空白如一张白纸的欧洲。

剩下的整个1919年的下半年时间,都成了中国各支部队向着欧洲进军的声音,巴尔干,乌克兰,多瑙河,莱茵。无数个孕育了欧洲文明上千年的名字,成为中**队铁蹄下的遗迹。无数的白人魂牵梦绕的城市,在黄种人的脚下呻吟!

德皇威廉二世曾经一度在欧洲叫嚣着的黄祸,终于成为事实!

两百二十章

嬗变的三国卷 两百二十章

自从装甲武士这种超时代的武器和战术出现之后,三国时空的战斗方式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于个体威力,小规模精锐部队的打击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成本和效率方面都极大的压制了大兵团会战的传统战争模式,人多并不意味着胜利,更多情况下反而是意味着死亡!使得以往的那种大规模会战的决战相比之下在整个时空的范围内逐渐的被淘汰。

装甲武士的毁灭能力在空军的制空权以及空中大型运输机的配合下,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几乎能够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释放出令人恐怖的打击力,而超高的机动力也保证了装甲武士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传统的大决战兵团,在精锐装甲武士小队的威胁下根本无法维持指挥和后勤。往往会被精锐装甲武士们的频繁突击搞得筋疲力尽,被断绝后勤,到最后又被行斩首一击继而全面崩溃。事实证明,事先耗费大量物资和金钱打造的群体性战斗力量,大炮坦克等常规武器在装甲武士的面前完全是不堪一击!

空军对战争的主宰能力变得比任何时代都要强大,有了空军的支援,装甲武士小队的打击完全是立体的全天候的,任何局面下地面上的战争,越是复杂的地形,越是容易被拥有高超机动力的精锐装甲武士们找到机会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制空权加上精锐的装甲武士,这就是这个时代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完全是一种从本质上转变人类的战斗方式的模式。地形,空间。时间等战场要素,在新的战争模式下。和以往的战争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而军事力量,在新的战争模式下也有了新的进化方向!

无数的战争事实告诉三国的军事家们,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个体精英的战斗力超越了周围的群体力量的时代,精锐战胜平庸,少数战胜多数,战场已经和从前完全不同!

而在社会的决定性力量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社会本身,也不自然的要适应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带给社会资源占有和分配权的转变。

任何的社会,力量总是和社会资源的占有权以及社会地位息息相关的。社会中阶层所占有的力量比例发生变化。其社会秩序自然也要随着改变,旧的统治阶层让步,新的力量阶层崛起,这一切都是一个社会转型所必须的。而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这种类似的社会变化都伴随着社会的大规模战乱,社会结构和整个利益阶层的毁灭和重生而同时发生。

所幸这一切在帝国的统治核心远征军的绝对掌控力量之下转变的顺风顺水,因为远征军本身,就是在这种时代的力量进化更替中得益最强大的团体。每一个远征军成员都经过了改造,他们中哪怕最弱的文士现在也有远超普通人的体质和力量。他们当然不会反对自己的核心利益。唯一改变的只是统治社会的方式和手段变化了而已。

而三国的社会,尚是处于原始的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社会核心文化的时期。这同样也减轻了社会转型期给帝国带来的阵痛!这一切都是因为,后世的压抑人类天性,抑制竞争。崇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儒家文化在这个还没有成型,便被李哲带来的天道教给彻底的摧毁了。

继之而起的是一个个体文化和人文主义崛起的时代,装甲武士作为社会的核心阶层。一举一动都成为社会的成功表率,在人类历史上。个体价值首次超越群体价值成为主宰力量,个人英雄主义。个人价值和个性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整体的关注,很自然的也就影响了未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进化方向。

这就是所谓的超人文明!

事实上,即使不是这样的三国时空,任何类似的智能种族的进化史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的!超人文明,是所有低等文明的未来!

因为,任何一个低等文明在经历了文明进化初期周围生存环境对社会个体生存和繁衍进化形成的各种苛刻的限制,从而建立了普适性进化型的高等文明之后,都是要必须走过这一步的。

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被突破了之后,低等文明的个体能力必然是发生一次飞跃性的进化,而这飞跃性的进化,就是所有的外在的资源条件极端丰富,所有阻碍个体发展的因素被降低到一个历史性的谷底之后,社会文明个体要必然经历的一次普遍的超越性的进化。

而这种超越性的进化,必然是文明中个体差异进步到一种极限,继而出现超越了社会个体平均水平的超人,怀着社会进化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冲破平等社会结构带来的体*制性的巨大束缚,从而使得整个文明进入一种社会飞速发展的下一步阶段。

对于一个普通的科技行星文明而言,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发生在冲破星球和本太阳星系的束缚,开始扩张性掠夺星际资源以供自己的文明发展的时间段。

三国时空所发生的,只是一种预演!

……

三号时空,1920年春,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