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丑女如菊-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橡子果是山上长的,也归村里所有。跟大家说了,全村都拿它来喂猪或做豆腐吃,自家也算做了件好事。这不,最近村里人瞧见她家的人可客气了。

能多几个女娃子来闲话,菊花也是乐意的。瞅着那几个女娃,各有千秋,但都是健康青春的,脸上并无穷苦的菜色。

也是,虽然乡村人不富裕,但肚子还是能吃饱的,也没听说谁家揭不开锅。不过日子肯定是紧巴的,这几人除了李金香身上穿着半新不旧的紫红色袄儿,篮子和小妹身上可都还打着补丁,显然李家的家境是最好的。梅子家境也不错。

篮子年纪最大,有十六七岁了,她是健康红润结实的,脸上黑红的皮肤有点儿皴裂,身量也高,典型的朴实农家女儿;金香则很漂亮,十四五岁,白皙的脸颊,含笑的眼眸透着跃跃欲试的活泼;刘小妹跟菊花差不多大,娇小玲珑的,有一双骨碌转的大眼睛,脸颊圆不溜秋的,腮边红润润的,比梅子还要天真的样儿。

菊花瞅瞅自个豆芽菜似的小身板,暗叹了口气。

第六十五章 农家女儿的欢笑

十几岁的女娃子,又都是淳朴的农家女儿,极容易熟络了。说了几番话,就听院子里叽叽喳喳话语打架,清脆的笑声不断,听得在猪栏里铲猪粪的郑长河也高兴地笑了终于有女娃儿来找他家菊花玩哩!

梅子一边纳鞋垫,一边瞅着菊花的面巾道;“菊花,你这样蒙着脸好好看哩。我家去也要做个面巾蒙上。嗳哟!你咋不换个鲜亮的颜色哩?用桃红色的,肯定好看。”

菊花忍不住笑了,这算啥?肯定不能叫“东施效颦”,应该叫“西施效东”。

她笑着对梅子说道;“我是怕吓了小娃儿,才把脸遮住;你长了一张这样好看的脸,还蒙着,那不是白费了这脸么?”

几个女娃全都大笑起来。

她们见菊花说起自个的丑脸全无一丝的不自在,极为高兴,也放下心来,不再小心翼翼地检点言辞。因此,渐渐地显露出小女娃的烂漫本性,畅所欲言起来。

梅子自个也笑了,她道;“我瞧你这么蒙着怪好看的。你们说对不?”她转而问其他三人。

朴实的篮子老实地回道;“我觉得也是。”

李金香“嗳哟”了一声,说道;“你这么说,我也跟梅子想的一个样儿,回家就做个面巾也蒙上。小妹,你也做一个,省得我一人蒙脸人瞧了说我怪;咱们大家都这样儿,可不就没人说了?”

几人面面相觑,想着村里的女娃子到时候全蒙着脸的情景,不禁大笑起来。

菊花也忍不住感到好笑-—这算不算引领潮流?

刘小妹笑道;“要我说,还是别在村里蒙了老人家见了要说哩。咱出门的时候围了这脸巾,还真的管用。不是不让抛头露脸么?”

篮子白了这丫头一眼道;“你真要这个样儿出去了,只怕更是招人哩!”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菊花跟她们闲扯了几句,便起身道;“来吧,我教你们做橡子豆腐。顺便给我帮忙打下手,中午就搁我家吃饭吧!”

梅子高兴地应了半点儿也不客气。一边提起那两个小罐子,跟菊花说道;“菊花,我拿了些腌子生姜跟辣椒片儿把你。是我奶奶腌的,你尝尝味儿。”菊花忙接了。

刘小妹心里喜欢,又觉得不踏实,她脸儿红红地说道;“这不好哩!你都这么忙我们还这么没眼色,跑来烦你。”

梅子瞪了她一眼道;“就你假情儿客气。菊花忙,咱这么多人,不晓得给她帮忙么?菊花可会做菜了。我娘叫我跟菊花多学学做茶饭。

往后嫁人了,也能讨.公婆的欢喜,就是男人也喜欢的。”

她嘴快,一不小心把话全说出来了,说完了方才觉着不妥当,忙一把捂住嘴巴瞪大了眼睛瞅着大家,羞红了脸儿。

几个女娃子愣了片刻,忽而大笑起来。刘小妹笑得弯着腰,咳嗽起来!

菊花瞧着毫无心机的梅子,也忍不住微笑起来。心想那样有成算的一个娘咋养出这样烂漫无城府的闺女哩!

梅子见大家笑得东倒西歪的样儿,气恼地放下手,悻悻地说道;“笑吧,笑吧!我瞧你们都不用嫁人了。这也没啥不能说的。嫁人了,哪比得上在娘家自在。不得多学些东西,省得人嫌弃么?我娘说了,头一样,茶饭要好;第二样针线也要好。要是个懒婆娘没人喜哩!”

大家见她正经起来,也不好笑了。再说了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婆家哪有娘家自在,要是做事不利落,会被人笑话的。

篮子说道;“梅子说得对哩!我做针线还好,茶饭可不成。”她做的鞋子又结实又好看,人都夸的,刚才菊花也夸了她哩。

梅子找到伴儿了,忙拉着她道;“可不是么,我昨儿把一锅橡子豆腐都烧糊了哩。害得我奶奶骂我糟蹋粮食。说这橡子儿从捡回来到磨成粉做成豆腐,又是泡又是晒又是漂的,都要折腾好久哩,叫我一锅把它烧糊了,太败家哩。菊花,你可要真心地教我,我再多帮你做几双鞋垫子。”

眼下谁都晓得这橡子儿虽然能吃,可不便宜弄,忒费工夫哩,也是格外地珍惜。

菊花笑眯眯地点点头—梅子都送了她好几双鞋垫了,双双都绣着好看的花儿,弄得她都不舍得垫到鞋子里。

把几人让进厨房,厨房里立即显得热闹拥挤起来。

准备好盆罐等家伙后,菊花拿了两斤橡子粉,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指点着她们做这橡子豆腐。

她先用少量的粉做了一遍,又让梅子她们都试了一番。

看来每个人的厨艺天赋确实不同。菊花在旁盯着她们,可是梅子还是把橡子糊糊烧得锅底结了锅巴;篮子要好一些,不过也是手忙脚乱的;李金香则熟练多了,她瞧着菊花做了一遍,便手脚麻利地操作起来,一望而知是个善厨艺的;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刘小妹,那么点年纪,却极为溜刷,那熟练的样儿让人怀疑她先前跟菊花学过。

梅子苦着脸扯着大辫子的尾梢说道;“嗳哟!我不服气!咋都比我做的好哩?”

菊花瞧着案板上摆满了盆啊砂锅之类的家伙,安慰她道;“回头再教你,做几回就好了。今儿不成了,都没家伙装了哩。这豆腐你们一人拿走一些,也省得我娘到时候往你们家送。”

梅子只得作罢。她又盯着刘小妹问道;“小妹,你咋这样会做哩?”

李金香笑道;“你当都跟你在家似的,闲了就纳鞋垫子,顶多帮你娘洗洗菜烧烧火煮个饭啥的。小妹每日里可是要做一大家子人的饭哩!”

梅子不甘心地说道;“从明儿开始,我也要学炒菜。我可不想做个懒婆娘。”

菊花微笑对她说道;“这日子还长哩,你又不是明儿就出嫁。来,帮我摘菜洗菜,咱做饭吧!”

大家听了又一起笑起来。

于是,几人到菜园子里砍菜,然后蹲井边清洗,再回厨房烧饭。一面忙,一面闲话。菊花听得津津有味。这些村里的家长里短她往常可没听过,倒是了解了不少清南村的信息。

比如,篮子就说她表姐很喜欢憨愣的赵大嘴,一眼就相中了。她家的人也不要彩礼,等明年两家凑些钱置些家什,就嫁过来了。

刘小妹又说她二哥说了一桩亲,对方要五两银子彩礼。虽然也不算多,可她家却拿不出来,又舍不得那家的闺女,只能东借西凑地凑了五两银子送迂去了。

害得她娘成天唉声叹气!幸好听说这橡子果能喂猪,才高兴了。眼下就等着明年多抓两头猪喂了好还债,帮她哥娶媳妇哩。

不过,她们都不约而同地避开柳儿的婚事。

孙柳儿年底就要出嫁了。可是这些女娃子除了好奇,也没别的感觉。大户人家的妾,离她们太远了!孙柳儿到底是像她娘说的那样,享福去了,还是跳进火坑去了,她们是想象不出来的。可柳儿那般不情愿,还是让她们很同情谁愿意嫁个不中意的人哩?

梅子又说,过几天她家要熬糖做花生酥,到时她来叫菊花去瞧热闹,顺便尝新;李金香则说她家过两天要杀猪,请菊花去喝杀猪汤。

菊花听着这些过日子的话,瞧着几个笑声不断的女娃儿,烧火的烧火,切菜的切菜,梅子则在一旁干站着,端个碗递个瓢啥的—她刚才切菜,刘小妹说她把萝卜切的像砖头,夺过刀,不让她再切。

她一边含笑听着,手下也不停,抖擞精神烧了几个好菜,请一帮乡村娇客吃饭!

做了这么多橡子豆腐,中午自然是要烧些把她们尝尝了。可是,菊花一般是下午才烧猪下水的,眼下除了大锅里焖着的猪头,没有现成的猪下水。

菊花便取了个腌好的猪肚,洗洗后塞到大锅里猪头的下面,一边让帮忙烧火的篮子给大锅加火。她则用刀把那猪脸划开,拆了些猪脸肉下来,又捞了些猪蹄,放在一旁晾着。

她把水嫩的白萝卜放在小锅里用清水煮了一会,去掉那辛辣味儿,然后盛在砂锅里;再把猪脸上肥的那部分切成片儿,铺在萝卜上面,又从大锅里舀了些汤汁倒进去,然后把砂锅放到炭炉子上炖起来。

把猪蹄加生姜、酱油、辣子和醋烩成油亮的红色,最后撒了些碧绿的小葱花,盛了一砂锅。

菊花烧好了,便拿了四双筷子,叫她们几个尝味儿。

梅子眼馋地瞧着那红红的、香香的冒着热气的猪蹄,搛起一块,上面还沾了几粒葱花,塞入花瓣似的嘴唇,啃了一口,烫得她原地转了个圈,引得大伙都笑了。

刘小妹到底年纪小,也等不及了,忙也搛了一大块啃起来。咬了一口,顿时大眼放光,小嘴儿不停地动着,极为满意的样儿;篮子和金香便也不再矜持,纷纷动手。

菊花怕她们啃掉了,忙拿了四只碗让她们接着。一时间,吃完了,赞叹声、欢笑声就响起来了。反正这会儿厨房也没别人,几个小女娃大笑大说也不感到拘束。

第六十六章 农家茶饭香

菊花微笑道;“别再吃了。 ~我还要烧哩。你们待会尝旁的菜,不然到吃饭时该吃不下了。”

说着话,又捞了四块豆腐切成四方块儿,从大锅里舀了些汤做底,加入生姜、辣酱,把青蒜苗切成段儿,一齐倒入锅中盖上锅盖烧起来。又从猪脸上拆下来一小块瘦肉,细细地切成丝,搁到里面吊味儿。这豆腐容易入味,一会儿的工夫,就撒了些葱花出锅了。

瞧着这一大锅子暗红色的豆腐,里面混杂着碧绿的青蒜和葱花,热气腾腾的烟雾中,飘荡着辣酱的味道和肉香味儿。

这回,不等梅子先动手,刘小妹先舀了些放入自个的碗里,细细地品了一回。她觉得这豆腐又爽又滑,辣味透骨,香气溢满唇齿之间;豆腐吞下了,满嘴里还残留香辣的味儿和小葱青蒜的清香。

不禁眉开眼笑地对菊花说道;“好吃,又鲜又辣哩!”

其他人早不等她尝完就纷纷动手了。

梅子辣的吸溜着鼻子,又是笑又是跳的擦眼泪;也就篮子稳重些,但也吃得笑容满面。

接着,菊花把那冷透的猪脸肉细细地切了,加调料凉拌了一道菜;又照着那天晚上的样儿烧了个黄心菜煮豆腐;再把猪肚捞起来切了红烧;最后就是炒菠菜和大白菜了。

杨氏卖菜回来,听见厨房里一阵阵的笑声传出,清脆悦耳。她狐疑地望着郑长河-—他正坐在院子里乐呵,也没进屋帮菊花烧火。

郑长河跟她说了几个小女娃来找菊花玩的事。

她们小女娃窝在厨房里,他当然不好进去插手了。也不用他插手,帮忙的人多着哩。

杨氏听了果然欢喜不已——菊花见天呆在家里忙活,除了哥哥跟爹娘,也没个人跟她说话,这下好了,有人来找她玩耍了,她当娘的自然高兴。

听厨房里传出的声音是几个人正在尝菊花做的菜。 ~

她也怕自个进去那些小女娃不自在,便也不进厨房,把担子歇到堂屋里,和郑长河一齐坐在院中小声说话儿。

青木下学后家来一瞧,爹娘都坐在院子里,厨房里笑声不断。他一愣不过瞅着爹跟娘都是笑容满面的,心想应该没啥事儿。只是这都是谁来了,这么闹?

杨氏忙摆手不让他进厨房,拉着他跟他细细地说了梅子几人正在里面哩。

青木听了,也高兴地笑了。

他总带着妹妹玩,闹得妹妹最熟悉的人是槐子两兄弟,除了他们,村里没旁人跟菊花来往,现在有小女娃来找妹妹玩他自是万分开心的。

结果,菊花烧好了饭,想着娘跟哥哥咋还没家来吃饭哩?她跑到外面一瞧,爹娘正坐在院子里说话哩。

她嗔怪地对杨氏道;“娘,回来咋不说一声儿?饭都烧好了哩。哥哥哩?都这会子了咋还没下学?”

青木急忙在堂屋答应了一声。

菊花这才明白爹跟娘见难得有小女娃来找她玩,不想打扰她们几个,特地不进厨房的。她忍不住就有些心酸!

篮子等几个小女娃见人家爹娘早就回来了,她们几个还在厨房里大吃大闹的,不由得很不好意思,脸都红了。

杨氏忙笑道;“嗳哟!今儿可是请都请不到的。你们来玩婶子可高兴了!我听你们说得开心,也不好进屋现眼。我年轻那会儿也是喜欢玩的,玩的时候都不想爹娘在跟前儿。来快吃饭吧!梅子你来过两回,可别客气叫她们也甭拘束—咱家是不讲究那么多礼的。”

梅子忙笑着答应了。

这顿饭吃得热闹无比。本来这些人也没可能同桌的,可是总不能让郑长河跟青木去厨房吃吧,乡下人,也就不讲究那么多了。

几个女娃儿开始还有些拘谨,可见杨氏跟郑长河都是温和热情的,也放开来,渐渐地说笑声就高起来。

倒是青木从没跟这许多的女娃儿同桌吃过饭,有些不自在,闹得脸也红了。不迂想着这可是妹妹的朋友,自己可不能怠慢了,因此,破天荒地还让她们多吃菜,别客气。

李金香见他故作大方地让客,忍不住就想笑,心想你自个只敢吃跟前的两碗菜,远一点的菜都不敢搛,还让旁人哩。

她们哪里还要人让?

那个梅子吃得高兴了,索性用两手抱着一个蹄尖儿啃,啃得嘴唇油光光、红艳艳的。她在家里娇憨惯了,因嫌用筷子夹着猪蹄吃,滑溜溜的,老是掉,所以干脆用手抓着吃,也没人笑她。

杨氏跟郑长河慈爱地瞅着她,还搛了好些菜放梅子碗里,又让郑长河到厨房拿了块干净的抹布,待会让她擦手。弄得梅子嘴里呜呜地含糊道谢,眼儿都笑弯了。

刘小妹则塞了一嘴的猪肚嚼得欢。她的脸儿本来就圆,这会儿瞧着腮边鼓鼓的,格外显得小脸圆滚滚;大眼睛还滴溜溜地瞅着那碗凉拌猪脸肉,准备下一回就搛它。

就是稳重的篮子也吃得脸上泛起红晕,眼里也辣出了一层水雾,倒让她的颜色增加不少。

金香自个也是不会客气的这许多的好菜,就家日子过得不错,那也是一年吃不上几回。还没菊花做的好哩!

再说了,郑叔郑婶人很好,有啥好难为情的?她耕田大伯不是说了么,女娃儿要大方些才好,扭扭捏捏的不成样儿。因此,她也是不停筷子地搛菜往嘴里送,不过略比梅子斯文点罢了。

梅子因想起昨儿娘跟她说的话,刚开始瞧见青木也有些脸红心跳的。不过,她是个大咧咧的姑娘,吃着满桌的美味,很快就把这事给忘光光了。眼下,青木还没那一锅猪头肉吸引她哩。

她搛起一块萝卜对菊花道;“你先把萝卜用水煮了一遍,吃起来就没萝卜的辣味儿哩。嗳哟!这烧得酥烂的,又甜又软和,还香。不成了,我都快撑不下了。,,刘小妹笑道;“谁叫你刚才就尝了那许多。婶子,这白菜豆腐好吃的很,咋这样鲜哩?可我瞧菊花就搁了些猪油跟油渣子,连肉都没放。”

杨氏笑道;“这猪油渣子可是好东西。你家今年杀猪炼了猪油渣可别随便吃了,炒菜的时候搁一点儿香的很哩。小妹,听说你二哥定亲了?”

刘小妹骨碌转了转大眼睛,笑得甜甜的;“可不是么?欠了一屁股债哩!都是我爹娘,说那闺女如何好,她爹娘不好才要那许多的彩礼。我瞧着到时候娶回来,没那么好咋办。”

金香舀了些红烧豆腐放碗里,一边笑道;“咋办?又没你啥事,反正你是要出嫁的。”

杨氏也笑道;“你家兄弟几个,娶了媳妇还不是要分家。到时候各人过各人的,怕啥?”刘胖子家四个儿子一个闺女,挤挤攘攘的一大家子人,除了老大娶了亲分开了,其他三个都还未娶亲。

大概是女娃子多的缘故,阴盛阳衰,梅子她们是越来越自在,吃得倍儿欢;青木听着满屋的脆声不断,娇笑连连,则越来越不自在。欢声笑语中,他飞快地扒了两碗饭,跟她们打了声招呼,提着菊花装好的给夫子的饭菜,逃也似的出了家门。

菊花见了忍不住轻笑起束这个哥哥跟女孩子相处的太少了。

杨氏和郑长河瞧着这几个吃得欢畅的女娃子,脸上的笑就不断,他们从没这么高兴过。因吃得身上热乎了,几个女娃儿脸上都是粉艳艳的,真个是人比花娇,瞧着就觉得舒坦。

砂锅里热气蒸腾,猪头肉和萝卜都快烧干了。这东西越煮到后来味儿越香浓,满屋子都是香味飘荡,郑长河忙撤了炭炉子;杨氏用块布端着砂锅问几人道;“避剩下的也不多了,咱把它分了好么?”

菊花刚想阻止她娘——哪有强逼着人吃东西的?她最讨厌过分的热情了梅子她们的反应让她惊掉了下巴,她们几个一齐伸出手中的碗,杨氏便将剩下的肉和萝卜一人舀了一大勺。

到菊花这,她连忙摆手,说自个吃饱了。

篮子一边搛起一片猪头肉放进嘴里,一边对菊花道;“怪不得你这样瘦,吃的太少了哩!”

梅子连连点头,说道;“你吃的还没我吃的一半多哩,咋能长好?你听我的,往后每顿都吃两大碗,我保你就长好了。”她也把肉和萝卜往嘴里直塞。

菊花不敢再看。虽说那猪头肉的油都被烧出来,吸到萝卜里去了,可到底是肥肉。瞅几个小丫头吃得无比欢畅,她心想,原来健康是这么养成的。

杨氏叹气道;“你道她不想吃?那也要吃得下才成。这身子虚了,胃口也没那么好。瞧你们一个个的都是脸色红润,瞧着就让人喜欢。胃口好是福气哩!”

几个小女娃听了喜得眉开眼笑!

因说起梅子带来的腌子生姜和辣椒片儿,菊花忙去厨房搛了些出来。杨氏尝了后连声道好吃,又脆又有味儿。

菊花瞧着那鲜艳的红辣椒片儿,和鹅黄色的嫩子姜,觉得腮帮子直冒酸水儿,忍不住也每样尝了一筷子,诧异地问梅子道;“你总说腌菜不好吃,这菜的味儿不是好的很?这东西好开胃哩!”她很想再吃些,又不敢多吃。

其他人也都搛了些吃了-—刚吃了一肚子的东西,正好拿它来改改口味儿。李金香很是吃了几筷子红辣椒片儿,连道爽梅子笑出两个小酒窝儿,欢喜地对菊花说道;“你喜欢吃么?那等你吃完了我再装些把你。这是我奶奶腌的。你说怪不怪吧,我照着我奶奶一样的腌,就是不好吃,还烂了哩,根本不脆。你那辣白菜也是,我就是学不来。”

菊花笑着对她说道;“做菜也好,腌菜也好,都要用心哩!好多人不是烧不好,是太忙了。咱农家人,忙起来哪里管那许多,三把两把地把饭烧熟了,自然是不管啥味儿。你奶奶想是年纪大了,老人家,有耐性,她琢磨着细细地腌这菜,自然味道就好了。那辣白菜你去跟你奶奶细细地说咋腌,我包她腌出来的好吃。”

求推荐、求粉红票票!

第六十七章 该放手时就放手

篮子和李金香听了菊花的话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刘小妹撑得动不了了,也不说话,骨碌转着一双大眼瞧瞧这个,又瞅瞅那个。 反正她的茶饭还过的去,菊花今儿教的她都记住了,也不难学么。

杨氏笑道;“甭说你小女娃了,我烧了几十年的饭,你郑叔都说,根本不抵菊花烧的一半好吃。你呀,也别急,慢慢地尝试着烧,日子久了就烧得好了。我菊花就喜欢捣腾些新鲜的花样儿,我也不管,她还就捣腾成了哩。”

梅子听了连连点头。

吃过饭,杨氏把一群小女娃赶走,叫她们去说闲话儿,自己跟郑长河收拾碗筷。

几人吃饱喝足,懒洋洋地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做活计说闲话。

梅子笑道;“我要走走。吃得太饱了哩,坐着堵得慌!”于是站着晃荡起来。

篮子瞅着她们几个的样儿,很不好意思地抿嘴笑道;“瞧我们跟饿死鬼投胎似的,吃得这样撑,叫菊花笑话。我逐年的时候都没吃过这么多哩—我娘烧的可没菊花烧的好。”

李金香跟刘小妹也都吃吃地偷.笑,觉得丢人吃的时候不觉得,吃完了晓得丢人了。

刘小妹揉着肚子满足地说道;“我家只有杀猪的时候,我才能这么放开了吃。我哥哥平常弄到好的也总是先紧着我,可是我觉着长这么大,还是今儿吃的最爽快了。”

她在家是老闺女,生了四个哥哥才生这一个闺女,爹娘自然是宝贝的很;加上她也勤快,所以哥哥们都是护着她的。

菊花轻笑道;“瞧你们说的,想那许多做啥?有的吃就不要客气。

往后你们有好吃的也想着我就成了。”

说着又把上次赵大嘴送了一只老鳖把她,她毫不客气地拿回来烧了吃个肚儿圆的情形跟她们说了。 ~听得几人大笑起来。

刘小妹兴奋地说道;“菊花,这是真的么?我哥哥们最会摸鱼摸黄鳝了,到明年春上我可要来找你教我烧这些。我烧得也还好,就是辣。可我总觉得跟你今儿烧的比少了啥味儿。”

菊花问道;“你是不是放了辣椒盖上锅盖老是煮?”乡下人觉得“鱼烧千滚,吃到肚里安稳”,却不知那样把肉都烧老了,鲜味也烧没了。

刘小妹连连点头,眨巴着大眼睛说道;“不是说‘鱼烧千滚,吃到肚里安稳,么?我娘说要多煮煮,吃了才不容易生病哩。”

菊花便告诉她不可烧太久了,熟了就行,那样肉嫩,味儿也鲜。

梅子歪着头不信地问道;“那你烧猪头肉和猪下水咋烧那么长时候哩?听说还要在锅里焖一夜?”

菊花听了傻眼她也不知要咋跟她说。见她们全盯着自己,想了半会儿,组织了下语言,才对她们说道;“这黄鳝跟鱼,都是好烧的,放些姜葱炒炒也就能去掉腥味;可猪头跟猪下水本就脏的很要不咱们往常都不吃哩就算洗干净了,烧的时候也得用重料,细细地煮透了,烧得酥烂,味儿才香。时辰短了可不成。”

篮子手上缠着帕子,把纳鞋底的线绕在手上使劲扯紧,一边笑道;“瞧瞧,想烧一手好茶饭可不便宜。这到底要烧多久,不光要瞧烧的是啥东西,还得靠自个把握!”

菊花赞叹地瞧着她说道;“是这样。不过做多了,也就晓得了——‘熟能生巧,么!”

梅子对刘小妹道;“我不管,要是明年你哥哥摸到了黄鳝和老鳖,可得叫我也尝尝。菊花说好吃,这东西怕是真好吃。咱们往常竟然都不喜欢吃,真是呆子。,,刘小妹连连保证,要是她哥哥弄到这些东西,一定先拎到菊花家来,也把她们都叫来,一边跟菊花学着烧,一边尝这菜。

说的几人都满心地期盼起来。要知道这东西只有男娃子多的人家才能经常弄到。大人们是忙得没工夫,女人更不会去弄这些。

菊花更是两眼放光。她家人少,哥哥如今又在读书,哪有那么些时间弄这些。要是刘小妹的哥哥会玩水,那这些东西想必不会缺了。再说,赵大嘴不也说要多抓些把她么!

梅子笑着对菊花道;“今年杀年猪,怕是家家都要把猪下水给留下了。往常都是胡乱煮煮,有些人家干脆扔了。今年他们都要来找你问咋弄哩!”

菊花一愣,很快她就微笑道;“这有啥,我教你们洗就是了。留着过年吃,可不是能添好几个碗?”

这秘密怕也是保不长的,留着不说也得罪人;等田地都开出来、猪也养起来了,怕是她家也没工夫做这小生意了。反正当时也是为了赚钱救急的,如今有了些本钱,日子没那么难了,自然不能叫钱蒙住了眼睛。有句话咋说的?哦,是“该放时得放手”么!

这乡下这么穷,自家就算再有钱也没啥意思,还不如叫大家都好过些,也有趣,不是么?这小青山这么美,她也不想搬进城去住,当然不能跟村里人太疏离,远亲近邻么!

篮子她们都越发高兴了。她们还以为菊花会不舍得教她们这一招哩,菊花家可是在做这项生意,说出来不是大家都晓得了?

篮子望了望菊花家泡橡子果的池子,回过头来,诚心诚意地对菊花说道;“菊花,难为你家对人这么好。要是旁人,是咋也不能说出来的。我娘说,也就郑叔跟郑婶是实诚人,才把咋弄橡子果仔细地跟人说哩!”

李金香也笑道;“可不是么,我村长大伯也说了,就郑叔这样的,可是帮了全村好大的忙。往后挣钱不挣钱的先不说,多养头猪自家吃也容易多了,只怕往后再也不缺肉吃了哩!”

菊花静静地听她们说这些,心想,哪里有这么简单,这猪要是养成气候了,要不想法子卖出去,对下塘集这个小镇的肉价冲击可是巨大的,到时候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这就要看村长的眼界了。不过,她哥哥可是已经想到这一层了,想必会有应对的措施的。想到青木去清辉县城关注的东西,她忍不住微笑起来。

说笑了一会,才正正经经地开始做针线。

篮子把线扯得“嗤啦、嗤啦”响,一会儿的工夫就纳了好几排。

菊花羡慕地说道;“篮子姐姐,你纳鞋底可真快。我就没那么快了,这针老是穿不迂去。

要是把鞋底铺薄了,穿了不舒坦;铺厚了根本纳不动。”

李金香瞧着她那细细的几根手指头,笑道;“你还小,劲儿不足,当然纳不动了。还是跟梅子似的,先纳些鞋垫练练手吧。”

篮子却拉着她的手瞧了瞧,又把她的顶针拿过来,跟她说道;“你手指头细,这顶针套着太宽松了,老活动,自然是借不上力。叫你爹给敲得合拢一些,怕是要好不少。你先纳些薄的鞋底,做几双单鞋春秋天穿;等做熟练了,再纳厚实一些的鞋底子。”

菊花确实觉得这顶针老是一顶一转,太费劲,便想着叫郑长河给砸几下。

篮子想了想,又跟她说道;“你只管做单鞋,我帮你做一双冬天的棉鞋。也就要几天的工夫就做好了。”

菊花忙道;“那咋好意思哩?你家一大家子人都要你做鞋哩,你都忙死了。我有一双棉鞋哩。”

梅子笑着跟她说道;“你别跟她客气。她家说是人多,全身女人,个个会针线,哪里还缺鞋穿。再说了,她送你鞋子,你收下了,她下回才好意思再来你避吃猪下水不是?”

大家听了哄笑起来,弄得篮子瞅着梅子直摇头。

刘小妹见大家都有东西送菊花,李金香家里肯定是不缺东西送人的,只有自己家穷,把些啥给菊花哩?

她瞧着菊花脚下的小火坛子,忽而想起上回下雪,烤火的时候烘出来的玉米饼子,哥哥们可是都说香的。虽说是个贱东西,倒蛮好吃的,做些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