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纪事(完结)-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雨点点头:“二小姐多年不见二位少爷,叫我过去他们都好些什么,好提早备着。”
贺嬷嬷脸色微沉,自觉没脸,不甘的嘟哝道:“要备礼也得先备老太太老爷太太的……”
这话春雨可不爱听了,二房虽不是长房,也不是二小姐的最亲近之人,可是论上心,整个苏府哪个及得二老爷与二夫人。今儿单单把她找了去问,可见二小姐是个明白人。
紫竹在一旁笑道:“单问春雨也没错儿,二小姐与二老爷夫人几年不见,是该隆重些。老太太老爷太太见天的见,二小姐自是知道他们的喜好,不须问。”
她这一番话圆了两人的场,春雨便也不再计较,朝着紫竹笑了笑,转身出去打水。
这边紫竹凑近贺嬷嬷道:“嬷嬷,何苦在这些事儿上争长短?二小姐心里头谁亲谁近,你不也有数么?咱们是来接二小姐的,把二小姐平平安安周周全全的接回京,咱们就算办好了差。其他的事儿与咱们不相干……”
贺嬷嬷就着桌子坐了,半晌点点头,“我也知道这事不该咱们过问,可,唉,你说说二小姐的气性有多大?这都一年多了,我瞧着象是半分的气儿也没消……”
紫竹想起柳儿几人说起京城苏府时的语气,叹了口气:“可不是么……”心中却暗自道:哪里能那么容易消。
自进了十一月,整个李府便忙着回京的各项事宜。待外头的诸事安定下来,已到了十一月中旬,张贵与那几人天天忙活着备礼的各项事宜,青篱倒是落了清闲,只管列了单子,让他们去准备。
一直又忙了半个月,这才算是将回京的礼置备齐全,当然,这里面也有她存着能拖则拖的心思。
进了十二月,天愈发的冷了,苏二总管担心半路上下雪,误了行程,暗自焦急,又不敢跟青篱明说,便在张贵面前提了几次。
张贵也担心着小姐路上受累,与青篱提了几次,直到腊月初五这日,张贵又提及此事,她略算了算日程,路上便是走个二十日,也能在除夕之前到在京城。
便道:“再停两日罢,半夏今早来不是说,萧生生造的那几样东西有眉目了,万一这中间再遇上不懂的,我倒可以在一旁解说解说……”
这下连红姨也不赞同了,“小姐,这可不成,最迟明天就得动身,后天是初七,俗话说‘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不吉利。拖到初九再走,万一路上耽搁了,没的叫二老爷二夫人担心不是?”
青篱笑了,红姨总算又拿住一样能规劝自己的理由,动不动就是“二老爷二夫人”的,天知道他们长得圆得扁的还是三角的?不过是苏青篱承了他们的情,自己也间接受了恩惠,比如那当了一千两银子的玉佩……
也罢,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当下便点点头,“奶娘说的是,我倒忘了‘七不出八不归’这一茬儿了,那就明日动身罢。”
见她发了话,苏二总管松一口气儿。
因着回京的准备早就做好了,倒也没什么可忙的。
张贵派了小乐去衙门知会岳大人一声,又与李府的新总管张宗明说了些注意的事项,安心等着明日的到来。
………………………………………………………………
下一章正在加紧码字中,今天等不到的就不要等了,明天来看,一定会再上传一章再去睡觉觉的,说话算话~~~~~~~~~~~~~~~
第四十一章 回京(二)
第四十一章 回京(二)
傍晚时分岳行文到了李府,交待张贵,说半夏正巧也要回京办差,与他们结伴而行,青篱知道他是不放心,故意安半夏跟着的。
知道拗不过他,没说什么便应下了。
因岳行文晚她十来也要回京,便在李府呆了约抹个把时辰,回衙门去了。
腊月初六一大早,得知她今天动身回京的街坊四临,纷纷前来送行,在众人殷殷的叮嘱声中,马车缓缓而动,李府大门前一如她初搬家时那般热闹,不同的是,上一次是来,这一次是走。
李大郎与贺竹贺松几人随着马车将他们送到北城门外。
马车渐远,长丰的城门楼慢慢的远成如积木一般低矮房子。
青篱心中感叹,北城门外的官道上,青阳来了又走,欧阳玉来了又走,她送走了陆聪,又送过沐轩宇,这一次被送的是她自己。
兜兜转转又将回到原地。
从长丰到京城这一路走来,天气睛好,诸事皆顺,走了约七八日,路过并州时,见到了传说的百里公子,大名百里西元。以青篱的对他所有限的了解,此人应该是一个信息贩子,专门收集各种隐私消息。
但是一见此人,才发觉与自己的想象有极大的出入,他眉目清秀,身量适中,偏瘦体态,一身学子的装扮,更象一名整日挑苦读求功名的学子。
与青篱的短暂交淡之中,举止有度,言辞文雅,若不是他看向自己时眉目之间一闪而过的狡诘,还真的就被他蒙骗过去了。
在并州停留半日,百里西元做东招待他们用了丰盛的午饭,又重新上路。
见百里西元自然是那人的安排,否则半夏哪里敢自作主张?只是不知又有何用意。
过了并州之后,她的心情略有好转。
无聊之余,开始关注官道两侧的农田,干旱去得尚算及时,又有一场透雨,按说,及时返乡的灾民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种上冬小麦,可一路走来,仍是看到不少荒芜闲置的地块儿。
思量半晌,能让百姓空置地土的原因也许只一个:手中无粮种。
那么明年开春,这场天灾的后续效应会再一次显现:青黄不接时的百姓无粮可食,自然又会有流民产生。
这一路走得顺,车行得也快,腊月二十日便到了定远府,再往前百里就是京城地界。
离京愈来愈近,红姨与几个丫头的说话行事愈小心,生怕什么事招惹得小姐胡思乱想。
就连贺嬷嬷与春雨紫竹也克制住即将回京的喜悦。
除了小可小乐第一次出远门的惊讶欣喜,这一队人可以用寂寂无声来形容。
默默的行了三四日,在如血的冬日斜阳中,京城高大巍峨的城墙渐渐出现在视野之中,到了城门口,车子停下,青篱将车窗帘挑起一条细缝,城门外人流不息,或赶着车或挑着担子置办年货的百姓们,一脸的喜色。
“小姐,府里派人来接了。”
张贵的声音在车外响起,青篱将窗帘挑开,向前城门处描了一眼,一个胖胖的身影映入眼睑,不正是苏府的王总管么?
心中自嘲一笑,还当真够重视她的。
“跟他们说,我累了,直接回府罢。”
张贵应了一声,片刻便听见王总管与张贵的对话声隐隐从前面传来。
车子停了半柱香的功夫,又重新行驶起来。
马车到达苏府时,夕阳已沉,冬日的寒幕很快涌了上来,苏府大门上早已挂着红红的灯笼,彰显着节日的喜庆。
顺着侧门驶入院中,甫一停定,便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总算把二小姐盼到了。”
春雨上前将车帘挑了,笑道:“二小姐,老太太太太二太太派人侯着小姐呢。”
红姨几人率先下了马车,有人拿了脚凳上前,青篱扶着红姨的手走了下来,柳儿连忙上前将早已备好的披风替她系上。
微微夜色中的苏府与她走时似乎并无两样,转头扫视,将目光定向西北角的方向。
合儿心头一酸,上前扶着她,低低叫了一声:“小姐……”
青篱将目光撤回,拍拍她的手,“我没事。”
朝着迎接的人群中,一个眼生的丫头的问道:“你就是婶娘跟前儿的夏雨?”
夏雨方才一言过后,见二小姐一无反应,二无笑意,冷冷淡淡的看着远处,略有尴尬,听见她问话,连忙上前行礼:“正是奴婢。二夫人派奴婢与侍书姐姐、紫梅姐姐一道来迎二小姐……”
青篱看向紫梅与侍书,这二人她倒不是讨厌的,究竟是太太为了投她所好的特意安排呢,还是临时抓瞎碰了个巧。
向她们微一点头:“辛苦你们了。”
侍书笑着上前答话:“二小姐这话叫奴婢们可受不起。老太太太太二太太都盼二小姐盼得紧呢,这会都在慈宁堂等着呢……”
紫梅也笑道:“可不,二少爷一个时辰的功夫打发人来瞧了好几回,紧盼着二小姐呢。”
她淡淡“嗯”了一声。
夏雨见她仍然一脸的淡然,甚于还挂上了几分冷色,以为她想到别处了,连忙又补充了一句:“老爷、二老爷也都在呢……”
紫竹笑着上前:“你们几个见了二小姐都高兴傻了,外头风这么大,偏叫二小姐在这里受冻,叫老太太老爷太太二老爷二太太在屋里好等……”
春雨也道:“就是呢,还不快请二小姐进去。”
青篱点头,转身朝着身后几人道:“今儿晚了,将车的东西都赶到我原来住的院子……”
说到这里,她顿住,一时竟忘了原来的院子早被她一把火烧了。
紫竹笑着插话儿:“二小姐的院子早已修茸好了。”
“即如此,奶娘跟着我去见老太太,柳儿你们三个回去把咱们的物件归置归置……”
说着转向王总管:“你给张贵与小可小乐、杨威安排个住处,要离我的院子近些。从此他们四人,一应的用度份例都由我来出,与府里头不相干,也只准他们办我的事儿!”
“……可听清楚了?”
王总管片刻的迟疑,便听见一句淡淡的带着五分不悦的话。
连忙点头应下。现如今他只能应下,回头太太怎么说,他可不管。
许是里面人的得了消息,二门里传来一阵脚步人语声,还未等她转过身,便听见一个男童欣喜的叫道:“可是二堂姐到了?!”
随即便看到一个身着松绿锦袍的小公子,如飞一般朝着这边奔来。
青篱被这情形弄得莫名其妙,她确定这孩子的欣喜兴奋冲的不是她,难道是本尊?
不由暗替她庆幸,总算这个世上还有那么几个人如李姨娘一般在乎她看中她。
苏瑞飞奔过来,挤进人群,看到立在人群之中的身形偏瘦面目清冷淡然的少女,脚步一顿,停得太猛,他往前踉跄了两步,才站稳身形。
瞪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将青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才不确定的问春雨:“这就是我二堂姐?”
青篱听出他言语之中带着浓浓的失望,不觉一笑,伏身略凑近一些,盯着他的眼睛问道:“你期望的二堂姐是什么样的?”
苏瑞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她,“你,你,你怎么知道我想什么?”
也不怪这位小少爷吃惊,苏青篱这个死而复生,在苏府之中又有着诸多传说的人,在他心目中是一个神秘不可捉摸的存在。
他话音一落,周边几个丫头“吃吃吃”的笑将起来,春雨笑着对苏瑞道:“二少爷,这位就是你天天念天天盼的二堂姐。”
“见过大小姐,大少爷,三小姐……”周边响起丫头们的声音。
青篱抬头望去,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身着与苏瑞同色的锦袍,只是头发束得整整齐齐,眉眼之间一片温和。
便知这少年是二老爷的大儿子苏鸣。
苏青筝与苏青婉跟在他身后,一年不见,苏青筝的个头似乎又高了些,依然是一身的红衫,许是太久没有见面,她行走之间略显局促……
“二堂妹,路上走得可顺?”润朗的声音响起,打断她的观察。
青篱淡淡一笑:“有劳大堂兄垂询,走得极顺……”言语之中是客套生疏,脸上的笑意是淡然疏离。
“那个……”少年轻咳一声,“祖母还候着呢……”
青篱点头,“这就过去,有劳大堂兄、大姐姐与二堂弟三妹妹前来相迎……”
看向面露失望,仍处半呆愣状态的苏瑞,轻笑一声,“二堂弟不走么?”
“啊,走,走,这就走……”苏瑞快速答道,连忙跑在众人的面前,率先进了二门。
鼻尖萦绕着冬日寒冷的气息,在最初的热闹寒喧过后,众人都息了声,静寂无声的向慈宁院方向而去。
苏瑞几次回头张望,看到都是白裘披风映衬下的清冷淡然面容,怎么也不能将她与想象中的女侠形象重合起来。
不由失望的叹了口气。
……………………………………………………………………
哎哟, 这章居然写了三个小时,还好,总算是写出来了,守信用两更。
另:感谢洛洛同学的粉红~~~~~~~~
3月7号仍打算更六千字,偶尽力不食言。谢谢亲的支持~~~~~~~~~~~~~~~
第四十二章 见礼
第四十二章 见礼
第四十二章
通往慈宁堂的巷子两侧三步一只,五步一设的大红灯笼将微微夜色装点着,一路默默行过,不惹人注目的角落中总能看到几个人影晃动,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
行了约半刻钟,前面的灯火明亮处便是老太太的院子慈宁堂,苏鸣回头看了默行的少女一眼,似乎有话要说,但见她神色淡然,无一丝愧疚、不安、局促,嘴张了张,将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奴婢见过二小姐。”
慈宁院门口几个守门的婆子齐声行礼。
青篱“嗯”了一声,再无他话。
“快去告诉老太太,二小姐到了。”侍书一直随在青篱的左侧,一进院门便朝着一个小丫头吩咐。
她话音方落,门帘挑起,锦书笑道:“老太太已知道了,正等着呢,快请二小姐。”说着朝青篱行了礼:“奴婢见过二小姐!”
青篱仍然是淡淡的“嗯”了一声,听不出喜怒。苏鸣不由的皱了眉头,在青篱将要移步向慈宁堂走去时,他轻咳一声,低声道:“二堂妹,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青篱回头淡然一笑,“大堂兄这时候说的话定然是与我有益的,青篱怎能不听,但说无妨。”
几个丫头机警的散开,苏鸣压低声音道:“二堂妹离府的原由我也有所耳闻,知道是委屈了二堂妹,可如今即是回来了,前事能否不提?再者新年将至,总不好在这个时候惹祖母生气,人人都说家和万事兴,二堂妹也不想让旁人看我们苏府的笑话罢?”
青篱饶有兴致的看向他,“大堂兄的话我听明白了,可是我很好奇,大堂兄怎么会猜我要惹老太太生气?”
苏鸣被她问得一愣,难道说单看她无半分喜色的神情祖母定然是要生气的?
烛光下,她白晰的面容被渡上一层柔和红光,即便如此,仍然看不到半分的暖意,苏鸣嘴张了几张,却发现自己心中的大道理在此刻说出来显得分外可笑。
踟蹰半晌,才道:“我知道我的要求过份了,二堂妹心里有天大的委屈,可……可,我做为苏府的长孙……唉,若当时我在就好了……”
那句“苏府的长孙”让青篱微微一愣,不过才十五六的少年,便已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倒真是难得。
而后面那句话,也让她心中一暖。
想到这里脸上浮现一丝笑意:“大堂兄所言极是。我知道了。”
说完便带着红姨进入慈宁堂。苏鸣一愣,拉了苏瑞,连忙快步跟上。
侍书与锦书随后跟了进去。
春雨夏雨紫竹紫梅几人静立在门外,几目相对,均是一副谨慎小心的模样。
一股暖意迎面扑来,屋内还有她熟悉的气息,青篱缓缓走近,屈身行礼:“见过老太太。”
苏鸣眉头大皱,祖母也不喊一声,礼行也得这般敷衍,除了神色没有方才那般冰冷,这就是她知道了?若是不知道该如何?此时他可顾不得多想,眼见苏老太太要发怒,连忙上前道:“祖母息怒,二妹妹知道错了。”
又偷偷扯了扯苏瑞的衣角,给他使了个眼色,苏瑞眼睛一转,扑上前去,清脆的声音响起,“祖母,二姐姐真的知道错了,祖母别生气了。”
苏老爷连忙站起身子,赔笑道:“篱儿不懂事,让母亲担心了,现在她总算是平安的回来了,母亲该高兴才是。”
老太太神色微缓,轻哼一声:“你们一个个都替她求情,我若再责罚她,倒显得我这个祖母太过苛责了。罢了,你起身吧。”
二夫人方氏连忙站起笑道:“母亲虽然嘴上不说,媳妇可是知道您是心疼篱儿,舍不得罚她。”
说着走到青篱身边儿拉了她的手,上上下下看了,眼圈微红,强笑着说:“你说说你这个孩子,这么柔弱的模样,倒生了贪玩的性子,只顾着自己在外面玩的高兴,倒忘了家里还有一堆人担心着呢。”
青篱闻言抬起头,正好对上她微红的双眼,心中一暖,扯出一丝笑意:“婶娘教训的是,篱儿记下了。”
苏二老爷在一旁轻咳一声,方氏醒过神来,自嘲笑道:“看我,高兴糊涂了,篱儿,快见过你父亲母亲……”
青篱转向苏老爷,一年未见,他倒似是比一年前苍老了许多,向前缓行两步,仍是行了个屈身礼:“见过老爷!”
苏二老爷眉头紧皱,篱儿这孩子怎么这般称呼自己的父亲?
苏老爷的神情自她进门时便是强压的激动,此时哪里顾得上挑她的不是,这个“死而复生”的孩子此刻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单是这个便足够慰其心了,连忙站起身子,“快起身,快起身,你一路上累着了,这些虚礼不行也罢。”
青篱听出他言语之间的激动之情,心中诧异,面儿上却不显露半分,转向王夫人,“见过太太。”
王夫人可没有苏老爷那般的心境,说到底青篱只所以怒烧宅子,偷跑出府,与她是脱不了干系的,这事儿虽然没明说,可府里的人哪个不知道?
青篱回来,最尴尬的最心虚的就是她。见二丫头敷衍一般的行礼,心中万般不是滋味儿,可众人都看着呢,老太太老爷都没责怪她,挑她的不是,她更是不敢。
学着苏老爷的模样,站起来笑道:“快起身。你父亲都说了,这些虚礼不行也罢。”
青篱回了声谢太太,便转向苏二老爷夫妇,“见过叔父婶娘,叔父婶娘一向可好?”
方氏扶起她,苏二老爷笑道:“好,都很好。你这孩子几年未见,一转眼便长成大姑娘了,我倒是不太敢认了。”
说着转向苏瑞,“你不是一直记挂着二堂姐,这会儿怎么不过来见礼?”
苏瑞磨磨蹭蹭的走过来,与青篱正式行了礼。
青篱笑着扶起他,“早听春雨说你一直盼着我呢,我给你备了好东西,明儿拿给你。”
她这一笑,整个人透出几分的活泼生气,方氏看在眼中,心头又是一酸。
苏瑞一听是好东西,眼睛骨碌碌转了半响:“二姐姐,可是剑么?”
青篱微顿,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为何要猜是剑?摇了摇头笑道:“不是,春雨没说你喜欢剑呢。”
苏瑞脸上闪过一丝失望。
一时有丫头过来说晚饭摆下了,请老太太去饭厅。
苏老太太应了一声。
青篱转头看见苏青筝与苏青婉立在一旁,略一想,走了过去,“方才人多没顾上与大姐姐三妹妹说话儿,大姐姐与三妹妹一向可好?”
苏青筝对着有些陌生的苏青篱,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但是她倒是明白了,这位再也不是往日苏府里那个柔弱得任人欺负的二丫头,强笑着回了句:“好。”
倒是苏青婉一脸好奇的问道:“二姐姐当时是怎么跑出府的?难不成是翻墙跑的?”
青篱一愣,随即笑着回了句:“你猜!”
苏青婉还欲再说,苏老太太不悦的哼一声,苏老爷连忙斥责:“你二姐姐回来就好,以前事儿不许再提。”
苏青婉不在意的一笑,不气不恼,跟没事人儿一般。
青篱一向知道这苏青婉不似是表面的满不在乎,方才她的问话,可以解释为天真不懂事,也可以解释为心思缜密,故意为之。
赵姨娘与雪姨娘一齐过来见礼。
雪姨娘已有了七月有余的身子,含笑道:“请二小姐恕妾身礼数不周。”
青篱淡淡一笑:“雪姨娘不必多礼,身子要紧。”将赵姨娘晾在一旁。
见苏老太太起身,众人都停了话,跟着一同去了饭厅。
苏老太太在正位坐了,指着身旁的位子道:“篱儿过来坐这里。”
青篱一愣,随即推辞道:“老太太心疼我,我自是知道的。不过老爷太太在,叔父婶娘在,大堂兄大姐姐在,断轮不到我坐……”
方氏一把拉住她,打断她的话:“老太太叫你坐,你便坐。你当你天天有这样的位子坐?也就今儿这一遭儿了。”
说着将她拉向苏老太太身边的位子。
苏老太太又叫苏瑞:“瑞儿也坐过来。”
苏瑞听话的坐在老太太的右下手,青篱见推辞不过,便也告了座。
待众人都坐定,苏老太太看着坐得满满当当一屋子的人,脸色微缓,“二丫头回来了,咱们苏府今儿才算是大团圆了,从此以后,先前事儿不准再提,可都听见了?”
苏老爷王夫人苏二老爷二夫人连忙应是。
苏鸣也站起身子应道:“祖母说的是,孙儿记下了。”
“筝儿婉儿呢?”
苏青筝也站起来,连忙点头应是。
苏青婉不情不愿的站起身子:“祖母,我不过是好奇。”
“婉儿!”苏老爷怒喝一声。
苏青婉不情不愿的应了声是。
苏老太太又转青篱:“二丫头呢?”
青篱站起来思量片刻:“前事与我意味着什么,老太太自是知道的。我自是不愿再提起。”
苏老太太神色不明的点点头,“都记下了就好。”
…………………………………………………………
又发晚了,今天跟电脑了较了半天的劲儿。。。。。。再说一次,请忽视章节名,55555555555555555
还有一章,会加紧写,上传会比较晚,可以明天过来看。。。。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在老太太处用过晚饭,天色已晚,苏二夫人虽有一肚子的话,却担心累着她,一同行到前往二房住的大院子门口,抓着她的手,十分的不舍,青篱笑道:“我与婶娘住的这般近,明儿一早我再来给婶娘正式请安。”
方氏笑道:“不急,你刚回来好生歇着罢,日后都有叙话的日子呢。”
青篱点头。目送她进了院子,与红姨一同向“篱落院”而去。
红姨到了此时才算松了口气,低声道:“小姐,这次回来,老太太和老爷对小姐倒似是比先前好了。”
青篱“嗯”了一声,这二人的态度倒是她没想到的。
红姨叹道:“我瞧着老太太与老爷都似老了许多。”
是老了许多,虽然天暗看得不是很真切,可是不管是面容还是精气神儿都与她记忆中不太一样了。
尤其是苏老太太,先前的凌厉只余下些微的影子,饭桌之上,不时的还能看到她的笑容,在面对苏瑞时,那笑容甚是亲切慈祥,可是她并不能因此就断定苏老太太与之前的那个苏老太太不一样了。
微叹一声:“这些事儿日后再说,回罢,行了十来日的路,都累了。”
“篱落院”门口挂着两只红红的灯笼,在黑夜之中格外醒目,走到院门口,她站住脚步,看向东面,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有了笑意。
红姨心中明了,悄声笑道:“奴婢早就想问,小姐是什么时候知道东墙那里有个洞的?”
青篱回头一笑:“你猜!”
院里的几人听到人语声,连忙迎过来,见她神色还好,齐放下心来。
进了屋,柳儿上前一面解了披风,又叫杏儿将火盆烧旺些,才问道:“老太太可有为难小姐?”
青篱摆摆手,“倒是没有。”
柳儿脸上有了笑意,“奴婢也猜着老太太不会为难小姐,你瞧咱们的屋里摆设用具,倒比先前儿的强了几倍。”
青篱环视屋内,清一色崭新的家具,各色的摆件,虽说不上琳琅满目,确实比之前的强了许多倍。
红姨将烛火移近,细瞧几眼,笑道:“我瞧着这家具倒象是上好的金丝楠木做的。”
合儿也笑着道:“小姐的床铺被褥用得也是极好的锦州缎。”
杏儿插嘴道:“可不是,就连书房也翻新一遍,里面的桌椅也是新做的,瞧着倒象是与上房的一样用料。”
青篱笑道:“这么点东西就欢喜这样了?”
杏儿撇嘴,“小姐总是把人看得扁扁的,奴婢们是那眼皮浅的人么?不过是替小姐高兴罢了,老太太老爷这般总好过以前不是。”
“这些不过是以我平安回来外加日后听话做为前提的,你们可别忘了,我还有一桩大事儿呢,这事儿一挑破,老太太老爷许是要后悔为我准备这些东西了。”
红姨笑意凝结,“是啊,这些东西是老太太老爷不知道岳先生的事儿备下的……”
青篱站起身子,“睡罢。老太太老爷对我态度改观,虽不算是坏事,也不算是天大的好事儿,你们也不必在意,还跟以前一般过日子就是了。”
夜里,青篱睡得极不安稳,梦中纷纷乱乱的,天不大亮,她便醒了,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发着呆。
直到天色大亮,外面有了响动,她才坐起身子,柳儿进来,瞧了瞧她的神色,“小姐睡得不好?”
“嗯,换了环境,有些不适应。”
青篱披衣起身,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倦意。
柳儿看了看天色,劝道:“小姐再睡一会子罢,以往在咱们府里,小姐可没这么早起过身呢。”
青篱笑了,“你这丫头是在说我懒罢。”
在长丰自已的院中,她一向是睡到天色大亮、日上三竿才起身的。
柳儿低头一笑,转身出去打水。
还未梳洗停当,便听见院门轻响,合儿匆匆开了门,来人正是春雨,含笑问道:“二小姐可起身了?”
合儿道:“正在梳洗,一大早的可是二夫人有什么事儿?”
一面说一面领着春雨向上房走。
春雨捂嘴一笑,“我们夫人真真是好笑,天不大亮就起了身,说是昨儿还似在梦中一样,天黑也没瞧清二小姐的模样,早早的叫人在小厨房里备了早饭,叫我来请二小姐。”
青篱在屋中听到这二人的对话,隔帘笑道:“倒叫婶娘惦记了。”
春雨进屋行礼:“二小姐可不要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