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小日子-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庆亲王的心里的那股不安更加明显起来,他甚至开始往后退了几步。忍不住低声喝道:“你到底做了什么?”
惠妃讽刺的一笑,“王爷不觉得晟儿的病来的奇怪么?好好的怎么就病重了?太医院的太医来了,个个都说不能治,王爷觉得这是为何?”
庆亲王的脸色突变,显然意识到了什么。忍不住失声道:“你疯了吗?你忘了我们当初的计划了吗?”
惠妃的脸色一变,声音中有着说不出的尖刻,“我没忘,忘的是王爷,当初的计划要事实,前提也得是我的晟儿好好的活着才行,还是王爷觉得有没有晟儿都无所谓,没有了我和晟儿,王爷还可以培养新人入宫,重新给你生个儿子,只是这样一来,王爷可能又要等几年了。”说到最后,语气中已经有掩饰不住的恨意和嘲讽,事到如今,她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希望皇上能够看在她配合的份上饶过她儿子一命,上午皇上派人来拿沈清夕开的药方时,她便明白了一切。
庆亲王沉默了,当初惠妃是先皇留给他的暗卫中的一员,他暗地里运作了一番,给她安排了个合理的身份入宫,后来惠妃又生下了他的儿子,他便开始计划想办法把三皇子送上皇位,将来他的儿子当了皇帝,这个皇位就又是他的了。
惠妃是他的暗卫,又和他生了儿子,他从未想过惠妃有可能会背叛他,但显然他低估了一个母亲对于自己儿子的爱。
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妙,庆亲王无心再和惠妃说什么,疾步往后退去,还没等到他走到罗汉床前,就听到一声冷哼声,“四弟夤夜前来朕爱妃的寝宫,怎么?不好好聊聊,就这样想走了么?”
一阵紧急的脚步声,紧接着承欢宫中灯火通明,蒋夜带领的暗卫训练有素的出现在了内殿中,瞬间就将庆亲王包围了起来,暗卫背后走出一个明黄色的身影,正是当今皇上。
此刻的他面色阴沉,站在距离庆亲王五步远的地方,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怎么样啊,四弟,十四年前你就输给了朕,今日,你依旧输了!”
知道退无可退,庆亲王反而不紧张了,他弹了弹衣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漫不经心的道:“皇兄不要太过于武断,这么快就下了结论,胜负还未定呢!”
皇上的嘴角勾出一抹残酷的冷笑,“四弟,你以为你现在还有胜算么?如果你指的是养在王府密道里的暗卫,以及承欢宫外守着的暗卫,那你可能要失望了。”
庆亲王的脸一下子变的煞白,他转过头去,双目圆瞪,失声对着惠妃喊道:“你个毒妇,你竟然真的出卖了我!”
惠妃对他的指责置若罔闻,只是温柔的抱着三皇子在怀里,“妾身刚才已经告诉过你了,我只要我的儿子活着,谁也不能阻挡这个心愿。”语气中有着掩饰不住的狠厉!
皇上低低的笑出声来,“四弟觉得这个买卖划不划算?以你儿子的性命来换你手上的暗卫?”
庆亲王的后背已经渐渐身处了一层冷汗,他本来就没有多深的谋略,否则也不会当年笼络的兵权一下子都倒戈到了皇上这边,后来手上又没有什么力量,只能凭借着暗卫行事,才安排了这样一个细水长流的计划,现在手上最后的筹码都没有了,他的腿就有些虚软。。。。。。。。。。
“不可能,你怎么找到那些暗卫的?”庆亲王试着做最后的挣扎,惠妃进宫的早,惠妃进宫后他又将暗卫重新安排了一番,藏在了府中一处院落的密道里,那里面的密道惠妃并不知情。
“庆亲王府的院落并不是铜墙铁壁,你所谓的禁院中的密道真的没有其他人知道吗?”皇上低沉的话语中充满了嘲弄,“你忘了崔县丞了吗?朕还以为父皇留下来的暗卫是多么的强悍,原来也不过如此。”他对于先皇尽数将自己手上的暗卫力量全部给了庆亲王,心中十分的不满,这些年来也一直有所忌惮,并努力培养自己的暗卫,现在才感觉胸中那一口闷气消散了许多。
庆亲王大惊失色,瘫倒在地。。。。。。。。。
******———*****——******
第二日,大批禁卫军冲入庆亲王府,在府中搜出秘制的龙袍及兵甲等违制之物,皇上以忤逆之罪下令查抄庆亲王府,并下令革去庆亲王的亲王爵位,判斩立决,念及先皇遗愿,其罪不及家人,将庆亲王府其他人等贬为庶民,发配云南,终生不得入京。
就在人们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得人心惶惶时,宫里又传出消息来,三皇子病逝逐渐好转,然其母妃惠妃为照顾三皇子,日夜操心,不幸染疾,拖了半个多月还是去世了,三皇子幼年丧母,惊慌失措,再加上病情反复,没几日也去世了。
沈清夕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很是难受了一把,知道皇上到底顾及皇家颜面,没有揭穿惠妃的真正身份及三皇子的身世,但却绝对不能容忍他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惠妃和三皇子的结局一早就注定了。
这件两代皇子之间皇位的争夺案就这样以庆亲王一家的落败而告终,宫里暂时恢复了平静,皇上膝下只剩了大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三位皇子,四皇子虽说已经恢复,但这辈子右腿走路都有些瘸,能问鼎皇位的就只有二皇子和三皇子了,一时间宫里和前朝的气氛都变得有些微妙。
宫里接二连三发生丧事,太后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的羸弱不堪,人老了,精神支柱往往很重要,更是听不得见不得那些伤心的事情,因此不管太医们用了多少名贵的方子调养着,太后还是在八月中旬闭上了双眼。
太后崩逝,整个皇宫乃至整个京都城都成了一片素白的世界。。。。。。。。。。
第230章 孕趣
太后病逝,皇上悲痛万分,下令举国皆哀,宫里服丧二十七日,民间停止婚姻嫁娶、宴请游乐三个月,太后停灵七日后入葬皇陵,与先皇合葬。
内外命妇要进宫哭丧七日,沈清夕一边打发家里的人将颜色鲜艳点的摆设都收拾起来,换了颜色素净的出来,一边换了白色的孝服,和江氏进宫哭灵,她名义上是慎亲王的义女,太后的义孙女,太后崩逝,她是要穿孝服的。
接连七日都是早早进宫哭灵,傍晚归来,饶是沈清夕一直身体康健也抗不住,江氏更是再第五日的时候就病倒了,沈清夕咬牙撑到第七日归来时,就昏倒了。
她这一昏倒不要紧,可吓坏了江氏,一边吩咐丫鬟婆子把沈清夕安置在她的屋里,快去请太医进府,一边打发人快去寻顾照棠归来。
顾照棠刚从宫中出来,就遇到了自家的小厮,听说沈清夕昏倒了,他心急如焚,忙请了太医往家赶。
“当然是这几日劳累过度了,”江氏看沈清夕面色苍白的躺在榻上,忍不住自责,“这几日又要料理家事,还要进宫哭灵,更要照顾我,饶是铁打的身子也抗不住啊。”
顾照棠眉头紧皱,看着太医收起手来,忙问道:“太医,到底怎么样?”
“恭喜郡王妃,恭喜世子爷,世子妃是喜脉,世子妃已经有快两个月的身孕了。”太医躬身答道。
喜脉?顾照棠和江氏都愣住了,他们心里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顾照棠更是完全呆住了,还是江氏反应快些,忍不住笑的合不拢嘴,“是喜脉就太好了,顾家要有后了,上天保佑,唉。太医,儿媳她昏倒了没有大碍吧?”
顾照棠也一下从狂喜中反应过来,脸色又有些发白,紧紧拉住太医的袖子,顾不得失礼,连声道:“是啊,太医,她昏倒了,会不会有妨碍啊?你快看看,要不要吃安胎药?”
太医哭笑不得。随即想想又能理解,男人嘛,在第一次听说自己要当父亲时,都表现的有些呆呆的。患得患失,随即安慰顾照棠:“世子放心,世子妃只是这些日子劳累过度才昏倒了,好好修养一段时间就无碍了,世子妃身子康健,胎儿稳固。无需用什么安胎药,”见顾照棠一脸的怀疑,忍不住又加了一句:“世子妃本身也是医者,世子若不信。您可以等她醒来后再问问世子妃的意思。”
顾照棠这才放下心来,他要当爹了,他和夕夕的孩子,天哪,真是意外的惊喜,他和夕夕本来说好了要到明年等夕夕满了十八岁再要孩子,所以一直都在避孕,是了。一定是上次他从河间府回来。两人激动之下就忘了避孕这回事了。
他心里一边傻乐着,一边看到沈清夕略显苍白的脸色,忍不住向江氏抱怨道:“还好从明日开始不用再进宫哭灵了。否则,夕夕哪里受得住?母亲从明日开始把家里事情也管起来吧,让夕夕安心养胎。”
江氏满脸笑意的点头,应当如此,现在的她就希望沈清夕安心养胎,给她生个大胖孙子或者孙女都行,一想到九个月后,她也是有孙子辈的人了,终于不用再羡慕别人家的太太了,她就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高兴过后,才想起吩咐丫鬟:“快,去前院看看老爷回来没,把这个好消息赶紧告诉老爷。”
沈清夕只觉得浑身疲累,好似睡了长长的一觉,等她醒来的时候,屋里已经点起了灯,她眨了眨眼睛,适应着屋里的光线,听到外面有说话声,便开口问道:“谁在外面呢?”
帘子一动,却是顾照棠进来了,满脸的惊喜,“你终于醒了!”
沈清夕点点头,从榻上坐了起来,有些诧异的问道:“什么时辰了?你今日这么早就回来了?”
顾照棠忙上前去,小心翼翼的扶着她,又在她身后塞了个迎枕好让她坐的舒服些,才应道:“不早了,已经过了戌时了,你饿不饿?想吃什么?我让丫头们拿吃的给你!”连语气间都带了几分的小心。
沈清夕大吃一惊,她记得从宫里回来时才刚酉时,自己怎么一下就睡了这么久,醒来又觉得特别饿,看来这几日真是累坏了,她好笑的想着,却见顾照棠专注的盯着自己,这才注意到他的异样,“你怎么了?这样看着我。”
顾照棠忍不住咧开了嘴,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夕夕,我们就要有孩子了,你高不高兴?”
沈清夕呆住了,花了一点时间才消化了这个消息,她的手不可置信的放在自己的小腹上,茫然地问道:“你是说,我怀孕了?”
顾照棠重重的点头,
沈清夕有些不可置信,再问了一遍:“真的有了?不是开玩笑?”
听见她这样问,顾照棠有些哭笑不得,“你自己不也是大夫吗?怎么不把脉看看。”
这倒也是,沈清夕自己开始给自己切脉,确实是喜脉,她一直都注意避孕的,唯一的一次就是上次顾照棠从河间府回来,她激动之下忘记了,没想到一次就中奖了,这些日子一来事情又多,她的小日子延迟了几日,她也没特别在意。
确定了是喜脉她的心情顿时复杂起来,一方面是高兴,另一方面又有些无措,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迎接一个小生命的到来,她有信心教养好她么?
顾照棠见沈清夕怔怔不语,忙急急的道:“夕夕,我知道你之前想等满了十八岁咱们再要孩子,可这孩子和咱们有缘,现在来了,你可不许。。。。。。。”
沈清夕尚未来得及惊喜,便听到顾照棠的话,忍不住给了他一个白眼:“你瞎想什么呢?这是咱们的孩子,我只有高兴的份,哪里会想别的。”
顾照棠这才松了一口气,真正高兴起来,将大手温柔的覆盖在沈清夕的手上,两人像所有刚知道自己即将升级做父母的一样,开始憧憬着肚子里孩子的模样。
“你说她是个男孩还是女孩?”顾照棠的语气中充满了温柔,“我觉得肯定是个女孩,像你一样漂亮乖巧的女孩。”语气中充满了肯定,仿佛已经决定了沈清夕肚子里孩子的性别。
沈清夕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你不是更希望要男孩吗?”
“哪有?”顾照棠忙喊冤枉,“我希望能有一个女儿,我一定把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她,所以,我们这胎一定是个女儿。”
沈清夕有些好笑,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打断他的憧憬,如果她告诉顾照棠,是男是女,早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瞬间就注定了,不知道他会不会失望?
知道自己怀了身孕的消息,沈清夕也就照着顾照棠的意思好好安起胎来,毕竟怀孕前三个月是关键时期,她也不敢随意折腾,何况前些日子确实太累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休养一番。
家里的对牌她便重新给江氏送了回去,顾思平和江氏也是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一定要好好的保养,更夸张的是顾照棠,每日早早回来,吃饭怕她噎着,走路怕她摔着,一定要亲自盯着她吃饭,陪着她散步,还不知道从哪里淘换了一张单子,上面写着孕妇禁忌事项,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先看看在不在孕妇禁忌事项里。
沈清夕哭笑不得:“你要不要这么夸张啊?我自己就是大夫,难道不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那不一样,”顾照棠一本正经的回答,“你虽是大夫,可毕竟没有年轻,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还是小心为妙。”
沈清夕懒得跟他争辩,或许这孩子真的像顾照棠猜的那样是个乖巧的女儿,也或许是因为她身体健康的缘故,肚子里的孩子一点也没有折腾她,眼看就要满三个月了,她竟然没有什么害喜的反应,只除了每日早起时会有些恶心的感觉外,其余的时间一点反应也没有,相反,她食欲很好,精神也不错。
只是因为食欲好,她的身材也发生了变化,还不满三个月小腹就已经微微凸了起来,也许是怀孕的关系,她的情绪便的比较敏感,以前睡觉的时候,总喜欢躺在顾照棠的怀里,枕着他的胳膊,一觉到天亮。
自她怀孕后,顾照棠总怕自己晚上睡姿不佳,压着她,便小心翼翼的躺在她的旁边,不肯再抱着她,沈清夕自从发现小腹凸起,身材有些走样后,情绪就更加敏感,晚上非要顾照棠抱着她,哄着才肯入睡,不然就非说顾照棠嫌弃她的身材了。
可怜的顾照棠,又要顾忌沈清夕的身体,又怕她睁着一双朦胧的泪眼看着自己,只能每晚抱着她哄她入睡后,再小心翼翼的放开她,才敢躺在她旁边一动都不敢动,真是甜蜜的折磨啊。
要是沈清夕实在闹腾的厉害了,他就会拉着她的手放在自己叫嚣的**上,苦笑道:“这是嫌弃你的模样吗?”
感受到手下的坚硬,沈清夕的脸一红,啐了他一口,不再闹他,安静睡觉。
日子就这样幸福的往前流淌着,岁月静好。。。。。。。。。
第231章 家规
转眼间进入了十月,今年的冬天来的特别早,一进十月,就下了一场小雪。
沈清夕挺着已经四个多月的肚子,站在廊下看雪,顾照棠从身后披了大毛披风给她,语气中有了几分抱怨:“都要当娘的人了,还不会照顾自己,站在这儿看雪,吹了冷风,回头感染了风寒,现在又不能用药,可不是找罪受吗?”
沈清夕不以为意,笑着道:“没事的,不都告诉你了,孕妇的体温偏高,我一点也不冷,不信,你摸摸我的手。”说罢将身子转向顾照棠,去拉顾照棠的手,却在转身的那一瞬间,便停顿住了,脸上浮现一抹怪异的表情。
顾照棠见她神情不对,有些急了,连声问道:“怎么了?怎么了?可是哪儿不舒服?你快说话啊?”
沈清夕眨眨眼,笑的十分开怀,“刚才孩子踢我了。”虽然只是动了一下,但她明显的感觉到孩子动的十分有力,现在都已经四个多月,她应该能感受到胎动了。
顾照棠大喜,“真的,真的,我听听看。”说罢顾不得廊下守着的丫鬟们打趣的笑声,蹲下身来,小心的将耳朵贴在沈清夕的肚子上听了片刻,失望地道:“我怎么什么也没听到啊?闺女,你给爹个面子,行不?”
对于顾照棠坚持认为自己肚子里是个闺女的行为,沈清夕已经懒得纠正他,见他此刻傻里傻气的样子,心里觉得快乐又幸福,将他拉起来,两人往屋里走,柔声道:“现在月份还小。你当然感受不到她动,再过两个月,你就能感受到了。”
顾照棠扶着她在榻上坐下,忍不住有些失望,“还要再等两个多月啊?”
沈清夕好笑,正要说他,却见梦灵掀了帘子进来,“奶奶,卫国公府来人了。是大太太身边的任妈妈,说大太太请您明日回去一趟,老太爷有事吩咐。”
祖父找她?沈清夕有些诧异,“可问了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没有?”
“问了,任妈妈说老太爷吩咐所有出嫁的姑奶奶全都回府一趟,少爷们也都请了假在家。”
竟然全家人都到齐了,那便是大事了。沈清夕点头道:“你去告诉任妈妈一声,就说我明日一定回去。”
第二日一大早,沈清夕收拾妥当便去了卫国公府,发现家里出嫁的姐妹除了远嫁的沈清歌,其余都到齐了。
众人在沈大老爷的带领下给老太爷请了安,老太爷今年六十整寿,因为正好在太后的孝期,便没有举办寿宴。
沈家这些年来日子过的顺风顺水,早已不是沈清夕刚刚穿过来时那个一穷二白。捉襟见肘的卫国侯府,是以老太爷这些年来日子也过的顺畅,别看其六十岁了,满头银发,胡子斑白,却精神矍数,见一众儿孙全部都到齐了。老太爷显的很高兴。
“今日叫你们来是有几件事情要宣布,”吩咐儿孙们坐下后,老太爷才缓缓开口,他的语调很慢,但说话很流畅,显然说出来的话都是他深思熟虑过的。
“第一件事,我打算等太后的孝期一过,就上书皇上,让老大袭了卫国公的位置。”老太爷摆手制止沈大老爷的欲说出口的话,“你也不用推辞。我已经老了,你是老大,这家里迟早是要交到你手上的,我希望有生之年就能看到你能担起沈家的重担。”
老太爷心里明白,沈大老爷、二老爷都是庸人之资,老实守成还可以。做事却缺乏魄力,好在他现在身体还算硬朗,孙子一辈的又争气,是以想着自己看着老大几年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沈大老爷起身恭恭敬敬的应了是,知道父亲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开口推辞。
“第二件事是我打算修改沈家的家规,这也是为什么把出嫁的姑娘都叫回来听着的原因,”老太爷说道此处,慈祥的目光在沈清夕身上转了转,见沈清夕回了个微笑给他,方才又继续道:“咱们家原来是什么情形你们心里都再清楚不过,这些年来日子是怎么越过越好的,相信你们心里也都有数,当年了无大师说三丫头是咱们家的贵人,会给咱们家带来荣光,这些年来我也想了很多,咱们家之所以有如今的情形,不仅仅是三丫头带头办了皇家制造司,咱们家的制造厂,书坊,养生菜馆等等产业。”
“这些都只是让咱们家的经济情形好转的事情,咱们家经济好转后还能一直走的这么顺利是因为你们兄弟姊妹之间友爱同心,妯娌之间和睦相处,内宅平稳,爷们在外面打拼也放心,这些年来我想了很多事,想在家规中增加几条,这些当年三丫头也给我提过,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说到此处,老太爷招手叫沈青扬、庄燕云夫妇过去,严肃地说:“你们是沈家的嫡长孙,嫡长孙媳,将来沈家总要交到你们夫妻二人手上,今日我说的话你们一定要记清楚,我们沈家的将来就在你们这一辈人的手上,我希望你们夫妇二人能够同心协力,带好沈家。”
沈青扬、庄燕云夫妇忙躬身行礼,答道:“谨遵祖父教诲。”
老太爷这才转过头去,对着众人开始宣布要增加的家规:“我瞧着三丫头小时和你们兄妹玩的那些个拓展游戏很有意思,这第一条家规就是但凡沈家的子孙,不论男女,自幼会读书时一定要学习这些游戏中传达的意思:兄弟姊妹之间同心协力,和睦相处,切勿勾心斗角,凡沈氏子孙者,若有残害兄弟者,一律逐出沈家。”
“第二条,沈家的姑娘即使出了门子,也还是沈家的姑奶奶,如若沈家的姑奶奶在夫家有受气或受苦的状况,沈家的男人必须挺身而出,出嫁的姑娘们也要守望相助,切勿独善其身。”
“第三条,沈家虽是以皇家制造司起家,但毕竟是上缴到皇家的东西,不可视为我们沈家的东西,适当的时候退出来也没什么,切勿因为意气之争给沈家带来祸害,另外,沈家的男人出仕后,只一心忠于朝廷,不许参与到朋党之争中去,切记切记!”
“第四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以后沈家不再坚持父母在,不分家的政策,就像咱们府里现在的做法:什么时候分家由沈家的宗长决定,分家后各房的俸禄及收入每月定期上缴一部分到官中,用于公众花销,其余的收入归入各房,由各房主母自行管理。以后沈家不可发生争夺财产之事,凡设计争夺财产的子孙者,一律逐出沈家。”
其实这条沈家早就在实施,早在沈家刚开始办制造厂和开悠然书坊时,沈清夕就建议老太爷分了家,这么多年,沈家爷们的收入都是只交一部分给官中,还有就是每年家里的产业的收入的一大部分归入官中,由主持中馈的大太太管着,男人们其余的收入都是交给自己的妻子管着,再就是家里的产业剩余的收入也是按照当初分家的协定按比例分入各房的。
各房主母手里都有自己男人挣的钱,还有就是家里产业分的钱,平时的迎来送往,那些该官中出,那些该各房自己出都是有定例的,按章办事,银钱又交割的清楚,内宅纷争自然就少,这也是沈家这么多年,大太太、二太太以及庄燕云妯娌几个和睦相处的原因之一,否则全部都搅合在一起,利益相关之时,就是性子再好的人难免也会有红脸的时候。
沈大老爷、二老爷带头表示一切都听从老太爷的安排,老太爷当即重新修改了家规,放在了沈家的家祠中,又带领家中男丁焚香祭祖一番。
男人们去祭祖,女人们自然只能聚在一起聊天,沈家好久没有这样热闹,大太太索性吩咐厨房多准备几个好菜,大家一起吃顿便饭,虽说在太后孝期,不能大肆宴饮,但是自家人一起吃顿饭,还是可以的。
罗秀梅和沈清夕两人都是孕妇,自然共同话题多,闲聊之中才发现,原来沈青林的妻子石春芬也有了刚满三个月的身孕,仅仅比沈清夕的月份小一个多月,众人纷纷打趣她们两人。
在沈家足足待了一天,沈清夕才回去,晚间,和顾照棠说起老太爷立家规之事,言语间颇多感概:“没想到老太爷能将我当年提议的东西都写到家规中去,他老人家看事还是通透些,不过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毕竟规矩还是死的,将来能不能做到还是要看沈家的后世子孙了。”
顾照棠是土生土长的鸿朝人,对于家规这些东西自然是十分认可的,并没有沈清夕那么多的感概,听到沈清夕的感慨之词,不由深思道:“我倒觉得老太爷的做法很好,作为沈家的掌舵人,能够认清事实,及时调整家族的方向方是家族兴旺的根本!”说罢又一脸兴致勃勃的提议:“你若愿意,将来我们的孩子大了,我们也可以重新给他们立家规的!”
一句话将沈清夕的感慨之情赶得一干二净。
第232章 生产
由于太后的去世,宫里的除夕都过的很低调,内外命妇进宫朝贺的时候,皇后悄悄的告诉沈清夕,皇上现在日益重视大皇子的教养,经常带他到庆阳宫去旁听朝议,有些折子甚至还会问问萧昱的意见。
而淑妃和二皇子则低调了许多,尤其是三皇子出事后,淑妃把二皇子看的很紧,甚至几次在皇后面前透露出二皇子不会和大皇子争嫡的意思来。
花草茶的事情萧昱办的很成功,花草茶一经推出后,引起了很多地方商人的哄抢,萧昱学着当初沈家搞出来的区域代理方法,也弄了区域竞标代理,这可是皇商的区域代理权啊,各个地方区域的大商家更是托关系的托关系,砸钱的砸钱,为此抢破了头,着实让户部和参与花草茶生意的世家赚了很大一笔。
皇上对萧昱的安排很满意,翻过年萧昱就十岁了,皇上开始时不时的丢些差事给他去办,虽没明说立太子的意思,可皇上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明显了。
皇后则是想趁沈清夕还没生产前让她多想几个花草茶的方子,以免等到她生了孩子后无暇顾及此事。
皇后发了话,沈清夕自然只能听命,好在她现在虽然已经怀孕六个多月,但并不是太笨重,腰身依旧纤细,所有吃的肉全部膨胀到了肚子上,整个肚子往前凸着,尖尖的,有经验的人都说是个男孩,沈清夕但笑不语,她自己从怀孕五个多月的时候就已经把脉知道了肚子里是个男孩,但无奈顾照棠坚持认为是个闺女,她也就随他去了。
正月里。卫国公府大奶奶庄燕云、二奶奶宋蕾儿又先后诊出了喜脉,大太太还好,庄燕云已经有了嫡长子隽哥儿,这第二胎是男是女都只有高兴的份,但宋蕾儿压力可就大了,因为沈青珏的妻子罗秀梅在正月初产下了一个姑娘,让一心抱孙子的二太太着实又失望了一把,两个嫡亲的儿子膝下至今都只有一个女儿,她心里怎么能不着急。背地里不知道烧香拜服祷告了多少次,一心只盼着宋蕾儿这胎能一举得男。
沈清夕喝完沈青珏闺女的喜酒,便一心在家中研究新的花草茶配方,说是研究,其实大多时候都是她写了方子,让心巧不断的尝试去配制,然后顾照棠找人尝试。好在顾照棠所负责的救灾紧急救助制度的建立差不多已经完成,他手上最近事情不多,便也陪着她捣弄。
吃完晚饭,夫妻两人便在院子里来回散步,为了能保证顺产,沈清夕每天都坚持散步两个时辰以上,由于她对古代的医疗条件不放心,更是早早的交代茉儿、心巧两个,到她生产时全程陪在她身边。她给两个人培训了很多关于生产时急救的常识,包括日常用品消毒,生产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如何急救等等。
茉儿、心巧两人都是生产过的,有一些经验,沈清夕一说她们便能明白大概,也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因此两人学的很用心,这让沈清夕放心不少,一心等着生产前一个月让稳婆提前进府,她再交代一番。
稳婆的人选,江氏早早就定好了,是经常替各世家贵族接生专用的嬷嬷,至于奶娘人选,江氏的意思是要沈清夕自己选,但沈清夕坚持自己喂养孩子,江氏便做罢了。
“为什么要自己喂养孩子?”顾照棠对于她的坚持有些不理解。他见过的大户人家很少有自己喂养孩子的,孩子大都是交给奶娘在带。
沈清夕便给他解释母乳喂养的好处,“。。。。。。。。。自己喂养孩子有助于我的身体恢复,对调养身体好。”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母子间的感情,她自己前世是个孤儿,所以格外珍惜骨肉亲情。对于自己的孩子,她希望可以亲自带大。
听说对沈清夕的身体有好处,顾照棠便不再言语,只还是坚持选一个奶娘到时帮忙带孩子,“你自己喂养倒罢了,但不可能白天黑夜的都自己带罢,有个奶娘在身边可以帮忙带带孩子。”
沈清夕对此并无异议:“那就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