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小日子-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展开折子,随意浏览了一番上面入选的名字,然后眉头不由深锁了起来,看的下面的夏公公心里直打鼓,莫非皇上不满意么?他心里快速的过滤着上面的名字,想着哪一个有可能引起皇上不满?
皇上慢慢的合上折子,慢腾腾地说了句:“皇后的眼光倒是越来越不如前了,这上面的名字基本上包含了所有送进宫待选的世家姑娘,怎么?没有一个入不了皇后眼的?朕竟不知,京都城世家中的姑娘个个才貌双全呢,早知道,前些年就该从世家中来选了。”
夏公公吓的冷汗之流,扑通跪下,额头触地,“皇上恕罪,皇后娘娘也是为了皇家后嗣着想才会多选了几位姑娘,求皇上明鉴。”
哼,只怕为皇家后嗣着想是假,想找个人来抗衡静妃是真吧,不过静妃这两年来也有些过了,难怪皇后心里着急,自己也是时候该换个人来宠了,只是这后宫里的女人眼界都窄的很,基本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静妃还算是真有几分才情的,他才会偏宠了几年。
想到此处,他心中不觉一动,想起卫国公家那个有趣的三姑娘来,听说最近在忠郡王府给忠郡王治疗腿疾呢,想不到她小小年纪,懂得真多,能想出让边关将士深受喜爱的健身器材,也能想出让平民百姓喜爱玩耍的麻将,又敢于提出闻所未闻的家部分但财产分的管家方法,还懂得开养生菜馆,她身上到底还有多少他没有发现的本事呢?或者说到底有没有她不会的东西,他很怀疑这一点。
这三年多下来,他已经习惯了在烦劳之余,听听蒋烨讲讲她最近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又有哪些让他新奇的地方或事情,久而久之下来,他不知不觉中就习惯了这种期待和兴奋的感觉,也习惯了用她的事迹来点缀自己单调的生活。
这种感觉一点也不像是他这个三十岁的人该有的冲动,他早已不是冲动热情的少年了,这是他自知晓人事以后,第一次还没有见到一个人的长相就对她抱有期待和喜欢的感觉,但他始终不知她到底长成什么样子?蒋烨曾问要不要给他画一幅画像来?他摇摇头,就保持这种神秘的感觉吧,总有一日会见到的。
前年太后见他开始在世家中挑选可用的人,就建议他从世家中挑选一批女子入宫侍奉,他当时就心中一动,想着如果这样有趣的人进了宫,他的生活是不是就会变得有意思的多,至少她不会像别的女子那样肤浅,只知道邀宠献媚吧?
如果他没记错,今年她终于满了十三岁吧,嗯,他记得她的名字是在选秀名单上的,可刚才入选的名单上怎么会没有她,皇上的眉头皱的越发紧了。
下面跪着的夏公公微微抬起眉眼,只看到皇上的脸色有些阴沉,眉头紧皱,吓的赶紧低下了头,心里纳闷皇上是嫌娘娘选的太多了吗?可皇后娘娘也为难啊,选的少了会被别人说娘娘嫉妒,不容人,选的多些,上面这位爷又不同意,再者说了,您要是觉得多了,那去掉几个不就是了,犯不着气成这样吧?
皇上将折子打开又细细看了一遍名单,又拿起笔在上面圈了几个名字,方才说道:“告诉皇后,从这上面再选出五六人即可,无需太多,还有,我圈的那些个人,都让皇后看着配了宗室子弟就行了。”说罢,将折子仍回给夏公公。
夏公公如蒙大赦,“是,奴才遵命。”拿起折子就要躬身退下。
皇上却像突然想起似的,随口问了一句:“朕刚才看几乎所有世家的姑娘都在上面,却不见卫国公家的,他家没有姑娘入选吗?”难道她长的其貌不扬,入不了皇后的眼?
卫国公家?夏公公凝眉想了片刻,才回道:“奴才不记得户部最后呈报上来的名单上有卫国公家的姑娘啊?进宫候选的世家姑娘中除了长乐侯家、昌平伯家、谨国公家等三家的姑娘没有入选,其余的都在这上面,并不曾见过卫国公府的姑娘进宫候选。”
没进宫?怎么会没进宫?难道是得了病无法进宫?还是。。。。。。。皇上心中不停的猜测着,面上却不显分毫,只淡淡说了句:“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夏公公满腹狐疑的出了庆阳宫,直奔凤华宫。
ps:
今日的一更到了~~~~~~。
第129章 被召
“你说皇上他问起了卫国公家是否有姑娘入选?”夏公公回到凤华宫向皇后复命,说了皇上的意思后,又提及皇上问起卫国公府姑娘是否入选的事情,皇后有些迟疑的问道。
皇后皱着眉头想了一回,才想起最初公布的名单中是有卫国公家的一位姑娘的,后来礼部尚书禀报说这位姑娘原是自幼定了亲的,只不曾宣扬过,礼部最初统计名单时有了些失误,她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就做主同意了将沈家那位姑娘的名字从名单中去了。
“你怎么看这件事?”皇后看向一旁恭敬伺立的夏公公。
“娘娘,此事表面上看起来皇上只是随口一问,内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夏公公想了想,答道。
“怎么说?”皇后也觉得应该没那么简单,她和皇上少年夫妻到现在十几年了,她多少了解皇上的性子,他性子冷淡,从不做无谓之事,今日问起卫国公家的事情绝非偶然。
“娘娘您想,那单子上并不是仅仅没有卫国公家的姑娘,像长乐侯家、昌平伯家、谨国公家的姑娘不也没在这上面吗?皇上为何单单问起卫国公家的姑娘?”
“依你看,会不会是皇上尽几年来颇为重用卫国公家,所以才想在他家选一位入宫,以表示恩宠。”皇后觉得此种可能性非常大。
“娘娘英明,奴才看很有此可能。”夏公公俯身道。
如果这个消息准确的话,或许宫中目前静妃独大的格局就可以改改了,皇后心里盘算了一番,吩咐道:“本宫依稀记得当初名单上列的好像是卫国公家的三姑娘,你去打听看看,是和谁家订了亲,这位沈三姑娘脾气秉性如何?”她记得几年前曾见过一面的。好似她还会些医术,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
夏公公领命下去后,皇后默默的坐了许久,如今宫中局势越发紧张起来,宫中三位皇子,年龄都只差一岁,她所出的大皇子出生时还好,自会走路后身体却变得虚弱起来,她曾怀疑过有人对大皇子下毒,奈何暗中查了许久都没有什么结果。倒是静妃所出的二皇子身健体壮,虎头虎脑,相比之下。皇上自然更喜爱二皇子多些,再者还有莲嫔所生的三皇子,也是乖巧可爱,就只有她的大皇子,明明是正宫嫡出。却反而是最不受待见的一个。
皇上现在春秋鼎盛倒还好,不会有人提起立太子一事,但顶多在过个三五年,必然要立太子的,她不能坐以待毙,她要想办法扭转目前的局势。否则,将来岂有她和大皇子的立足之地。
*****************************************
四月中旬开始,沈清夕就开始以江氏为教学案例。教导顾照棠按摩的手法,她在江氏的腿上一边示范,一边慢慢讲解,顾照棠看完后再给顾思平的腿按上一遍。
“记住,早上起来先按脚。用力的按十个脚趾肚和脚背,然后搬住脚点按太冲。行间,涌泉,再按脚上的胃经,最后轻轻揉捏头上的百会就可以了,间隔两个时辰,到中午再按腿上的杨陵、阴陵、环跳、血海四处,主要按环跳和血海两处,力道不要太大,再按脚上的公孙、申脉;到了晚上,哎呀,你刚才那个手法不对,应该是这样。。。。。。。。。。”沈清夕一边纠正着顾照棠的手法,一边解说着按摩穴位的先后顺序。
江氏看着眼前忙碌的一对小儿女,不由笑开了怀,悄悄的对顾思平说:“我这是拖你的福了,这几日清夕见天的给我按着,每日竟都能多吃逸碗饭,而且感觉身上很轻快,晚上睡觉也特别的香。”
顾思平自从腿上有了知觉,感觉到自己痊愈在望,精神一日比一日好,闻言笑咪咪的说:“哪你可要好好的谢我了,你的眼光很不错,给我们找了这样好的一个儿媳妇。”
正在两人腿上忙碌的二人耳尖的听到儿媳妇这个词,沈清夕的脸哄的一下就红了,这次她躲过了选秀,大家都知道了她是顾照棠未来的妻子,顾家和沈家已经在商量定亲的事情,连顾府的下人看着她都笑嘻嘻的恭贺她,弄的她很是尴尬。
她清了清嗓子,假装没听见顾思平夫妇的对话,继续对顾照棠说道:“顾伯伯的腿已经有了知觉,所以你在按的时候力道一定要把握好,不然他会疼的受不了。”
顾照棠看着她酡红的脸蛋,清澈的双眼,只觉得满心的喜悦,心里装的满满的,“嗯,我记下了。”话说出口,才发现竟然温柔的能滴出水来。
沈清夕微微低了头,避开顾照棠温柔如水的眸光,继续说道:“刚才还没说完,到了晚上,还是要重点按脚上和环跳。。。。。。。。”
正说着,却见外面江伯进来了,“禀老爷和夫人,宫里来人了,说有皇后懿旨。”
皇后的旨意?江氏有些疑惑,连忙起身准备去前头接旨,并问道:“来传旨的人是谁?”
“是皇后宫里的夏公公,”江伯的脸色有些古怪,带了些许不解地说道:“而且旨意说明了是给沈三姑娘的。”
什么?给清夕的?江氏的脚步一顿。
“给我的?江伯你没搞错吧?”沈清夕指着自己,一脸诧异的问道。
“夏公公是这么说的没错。”江伯郑重的点了点头。
顾思平想了想,吩咐道:“照棠,你陪着清夕去前头接旨,顺便打探一下是怎么回事?”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顾照棠和沈清夕一脸莫名其妙的回来了,江氏见状,连忙问道:“怎么回事?皇后娘娘的懿旨里说什么?”
沈清夕闷闷的答道:“皇后娘娘召我进宫为太后治病,说是太后的病时好时坏,总不能痊愈,让我进宫去试试。”
她心里其实有些莫名的担忧,她曾听孙院正讲过,太后经常性的头晕,心悸,厌食,经常性呕吐,她以为这些都是些富贵病,应该没什么大碍的,况且孙院正的医术要比自己高明的多,有他在太后身边伺候,为何皇后还要宣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入宫给太后治病,这于情理上根本就说不通。
江氏听到此消息,先是讶异,随后又担心不已,她的想法和清夕的差不多,“孙院正不是在太后身边吗?为何还要召你入宫,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后面这句却是问的顾思平。
顾思平想了一会,虽也觉得此事蹊跷,却又想不出其他什么东西,便问顾照棠,“传旨的夏公公有没有说什么?”
顾照棠摇摇头,眉头紧锁,“只传了皇后的旨意,别的什么也不肯说,只是我感觉他一直在打量三妹妹,那种眼神很不对劲,就像是在。。。。。。。”
“就像是在估价一样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沈清夕借口,顾照棠也注意到了夏公公看她的眼神很不对劲,那种眼神就像是在估算她的价值一样让人浑身难受,就是因为如此她的心中才有些不安。
“会不会是和这次的选秀有关?”顾照棠提出这个可能,蓦地想起沈家的养生堂开业后皇上去过养生堂后,曾说过的话,或许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也说不定?
沈清夕怕的就是这个,虽说待选的秀女都进了宫,也陆续有人被送出来,但最终选秀的结果却还没有出来,也就是说选秀还没有真正的结束,她在这个时候进宫为太后治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你的意思是说宫里有人想让清夕进宫?”顾思平面色微微变了,如果是这样,沈清夕这次进宫必然有一场硬仗要打,一个不慎,有可能顾家和沈家都要被牵连进去。
“我也说不好,只是有这种直觉。”顾照棠将前年皇上暗访养生堂,在吃过沈清夕发明的养生菜后曾嘀咕了一句应该选秀的话等等这些事情说了出来,“太后的病不是非要三妹妹去治不可,再说太后的病一直都是这样,也没听说近日严重了,为何非要在这个时候召三妹妹进宫治病?”
沈清夕听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她竟然不知道皇上曾暗中去过养生堂,幸好哪里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否则她和沈家现在都不知道去哪儿了,想到此处,她不由埋怨顾照棠,“这些事情你怎么不早点和我说?”
顾照棠当时也是担忧了一阵子,又把此事告诉了沈青扬,但后来见宫里迟迟没有动静,家里又发生了那么多事,也就将这件事浑忘了,要不是今儿事情反常,他也想不起来此事。
江氏着急的拉了她的手,道:“小祖宗,现在哪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是商议一下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才好。”
沈清夕哪里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心烦气躁之下,总要找个发泄的情由罢了,她平静了一下情绪,苦笑:“眼下还能怎么办,只能是先进宫看看情况,一切都要小心谨慎才是,其他的都只能待进宫后再做打算。”
确实只能这样,顾思平看她很快就分析清楚现实,赞叹的点了点头,吩咐顾照棠,“了我每日就由你母亲来按摩就是了,你也不要再告假,先进宫去当值,好歹你二人在宫里也有个照应。”
ps:
今天上班竟然被威胁了,很是不爽,搞得下午的时间都用来处理这件事,只码了几百字,郁闷,看来明天晚上要加夜班了~~~~~~
第130章 见驾
“臣女沈清夕拜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沈清夕端端正正的向坐在上首的皇后行了大礼。
因为召沈清夕进宫的名义是给太后看病,所以她甫一进宫就被带进了太后居住的寿康宫,皇后也在太后哪儿侍疾。
皇后端坐着受了她的礼,才笑着说;“哎呦,快快起来,上前来给本宫看看,啧啧,几年不见,竟出落成这样漂亮的大姑娘了,本宫还记得当年你母亲带你去凤华宫的时候,你才这么点子高。”皇后一手高兴的比划了个高度,一手携了沈清夕细细打量。
“皇后娘娘记性真好,您还记得臣女的样子。”沈清夕恰到好处的表现出几分受宠若惊的样子来,眉眼低垂着站在皇后的身边,只从眼角的余缝里暗暗观察皇后的表情。
皇后身穿杏黄石青江绸绣凤凰锦袍,头带珍珠凤冠,打扮的端庄又大气,但眉宇间却有掩饰不住的疲惫和隐隐的沧桑,完全不是当年自己进宫时见到的那个刚生下嫡长子,圣眷正浓时满身风华的皇后。
沈清夕不由暗自嗟叹,这还是皇后呢,后宫地位最尊贵的女人之一,还不满三十岁就已经满身的沧桑,可见这深宫的生活是多么的可怕,她一定不能被困在这里。
她在心里暗自嘀咕的时候,皇后也在打量她,嗯,长相不错,听说脾气秉性也是不错的,只不知道是不是个可用的,先看看再说罢,反正人她已经引进了宫,后面的事情估计不需要她来出手,只消稍稍放些风声出去,宫里还有那么多才入选的秀女呢。
“本宫还记得你当年进宫还救了大皇子,那时年纪尚幼的你医术已经很好了。经过这几年,应该会更上一层楼了罢。”皇后随意的说着话,不等沈清夕回答,又接着说,“本宫还听说你在治疗忠郡王的腿疾,忠郡王可是咱们鸿朝的功臣,能由你医治足可见你是个信得过的,所以本宫就像太后举荐了你,你若是能治得好太后,也算是全了本宫的一片孝心了。”
话都让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沈清夕只得躬身答道:“能侍奉太后,是臣女的荣幸。”
皇后高兴的拍了拍她的手,“如此甚好。你就在太后的寿康宫住下,本宫已经吩咐下去了,太后上了年纪,最是喜欢热闹,有你陪着她说说笑笑。也可以让她老人家开心些,走,本宫现在带你去见太后。”
太后是一位五十出头的妇人,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高高的鼻梁下是微微抿着略带苍白的嘴唇。乌黑浓密的头发中隐隐泛着银白色的光芒,常年的病痛折磨已经消减掉她曾经的美丽和锐利,只剩下黯淡的肤色。瘦削的脸庞,还有岁月沉淀下来的睿智。
她听了皇后的一番说辞,眼神闪了闪,随即招呼沈清夕上前,温柔的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一番,
问了些今年几岁了。平时读什么书,有何爱好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才扭头对皇后说道:“难为你一片孝心,找到这样标致可人的丫头进宫来,只是我这病拖了这么多年了,也好不到哪里去了,什么看不看的,就权当这丫头在宫里陪我解闷了。”
皇后见太后话里的意思分明不相信沈清夕一个才十三岁的姑娘能会多高明的医术,也不急着分辨,反正她接沈清夕进宫的目的也不是真的要求她治好太后的病症,只笑道:“留她在您身边要是能每日逗母后开怀,倒是这丫头的造化了,也是她和母后您有缘分,听说就连太医院的孙院正都夸她医术好呢,既然她已经进宫了,母后不妨让她试试。”
太后听到孙院正都夸沈清夕的医术,不由心里信了几分,将手伸给沈清夕道:“罢了,既然皇后都这样说了,你且试试吧,治得了是我的造化,治不好也无妨。”
沈清夕心下吐槽,面上仍是恭敬的搭上太后的手腕,眉目低垂,静心把起脉来。
片刻后,她放下手,正准备问问太后日常起居方面的问题,忽听外面太监来报,“皇上驾到。”
沈清夕心里不禁一突突,自己这才第一天进宫就见到宫里的三位oss了,是好还是坏?心念转动间,人已经随着屋里的宫女太监呼啦啦跪下行礼了,不为别的,不想让自己太大眼,哎,今儿已经跪了三次了,幸亏这地上铺了地衣,不是青石板,不然这膝盖非得黑青不可。
皇上进屋来先是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下地上跪着的沈清夕,只见其低垂臻首,看不太清楚长相,只ωεn人$ΗūωЦ看得到长长的睫毛微颤,穿了件淡绿圆领烟绿竹叶纹样上衫,衬得露出一截的粉颈更是洁白如雪,下身着月白色绣缠枝梅花的长裙,安静的跪在那里,却又让人无法忽视。
他突然有一种冲动,想上前抬起她的下巴,仔细看看是否如自己心中猜想的那样漂亮聪慧。
不过,他知道这样做不合适,也不想吓到她,于是压下了这股冲动,先上前跟太后行了礼,又扶起皇后,对太后说道:“批奏折累了,就想着过来看看母后,没想到母后这儿有客人,嗯,你也起来吧,别跪着了,你们都起来吧。”后面这句是对仍跪在地上的沈清夕说的,最后的这个你们则是指的屋里的太监宫女们。
还以为您老人家忘了地上还跪着一位呢,沈清夕强忍着揉膝盖的冲动,起来后慢慢往后退了两步,想避开皇上若有若无的打量目光。
嗯,鹅蛋脸,柳叶眉,柔和的俏鼻配上小巧嫣红的红唇,更重要的是她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让人看着觉得心里平静柔和,虽然还有些青涩,但再过几年定然会绽放出绝代风华来,皇上心里叹道。
皇后注意到皇上有意无意的在打量沈清夕,虽然心里早已经想到,可还是忍不住有些发酸,勉力扯了扯嘴角笑道:“皇上还不知道吧,这是卫国公府的三姑娘,当年臣妾在凤华宫里召见过,听说这姑娘小小年纪,却有一身不错的医术,臣妾请她进宫为太后看看。”嘴上虽如此说,心里却明白皇上定然是什么都知道了的,这宫里压根就没有秘密,否则皇上怎么会那么巧的赶这个时候来寿康宫?
“哦,原来是这样,那你给太后诊过脉了吗?认为太后的病情如何?”皇上颇有兴趣的问道。
沈清夕躬身答道,“回皇上的话,臣女已经诊过脉了,但太后的病情如何臣女现在还不能断定,需要再请教太后几个问题才能判断。”
太后则笑呵呵的给皇上讲了刚才沈清夕刚把完脉皇上就进来的事情,“这大夫诊断自古就讲究望闻问切四个字,有什么问题你只管问,哀家知道的定然告知于你。”
“谢太后,”沈清夕想了想,才问出第一个问题,“敢问太后,您平时的饮食是否多以清淡的粥为主,很少吃味道稍咸的饮食?”
“是啊,哀家不喜欢吃咸食,只喜欢吃些清淡的粥品。” 太后面色平淡的点了点头,不觉得这问题有什么稀奇,她素来就不爱吃咸食,这些有心之人一打探就可知道。
“那太后,是不是经常头晕,心悸,每隔三四日就会呕吐不止,呕吐时只觉得浑身无力,一直颤抖,觉得反胃不止,就算是吃的食物都吐净还是无法停下来,且每次呕吐过后不想吃任何食物,感觉口中发苦,苦淡无味,刚服下药会好些,但没两日又会呕吐。”沈清夕又问道。
太后微微感觉有些惊讶了,“确是如此,你怎么会知道哀家呕吐时浑身无力,一直颤抖,每次呕吐时哀家都感到生不如死。但是太医又说哀家的脉象正常,出了身体虚弱些并没有什么异常。“头晕,心悸这些都是容易形容的,但是她每次呕吐时的感觉却只有她自己知道,沈清夕能问出这些问题,可见是有些能力的。
沈清夕心里大致有了结论,太后的情况在二十一世纪属于很常见的一种病,头晕心悸她初步判定应该属于高血压所致,这倒不是最麻烦的,麻烦的是她的经常性呕吐,在医学上来讲,有三种情况可能会引发经常性呕吐,一种是心理疾病,一种是神经性胃炎,还有一种可能是人体严重缺少钠元素也会引起频繁的呕吐。
太后情绪平和,说话有条不紊,显然不是心理疾病,再则太后的脉象正常,显然不会是胃炎,再加上太后平时素不喜咸食,那就只有最后一种可能了,缺少钠和钾两种元素,而且频繁的呕吐可以说明她的肾腺功能较差,对于偶尔吃的咸食中的钠和钾元素吸收差,很快就排出了体内,才会造成缺乏钠和钾元素而导致频繁的呕吐。
只是,她该如何给一群古人讲解钠元素、钾原色、肾腺是什么东西?又该如何解释缺少这些元素会导致人体频繁呕吐的原理?沈清夕不由得有些头大。
ps:
今天的一更又到了,不得不说,阿藜码字的速度不是很快,有时构思情节就要构思好久,坐到电脑前也要好一会才能进入码字的状态,哎,慢热~~~~~~~~
第131章 缺盐?
“怎么?太后的病可有大碍?”皇上见沈清夕迟迟不说话,不由皱了眉头,是没诊断出来还是不好说?
沈清夕思虑再三,才道:“太后的病症头晕、心悸都不是大问题,麻烦的是频频呕吐,以臣女看主要是因为太后体内缺少盐引起的。”人体获得钠和钾的主要渠道就是食用盐,说缺少钠、钾他们听不懂,说缺盐总能听的懂吧?
“什么?缺少盐引起的?”皇上话语里满是疑惑,且充满了怀疑的成分,就连太后、皇后也都是一脸的质疑。
“这个小姑娘倒有意思,之前那么多太医都说从脉象上看哀家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身体虚弱,虚不受补才会导致频频呕吐而已,怎么到了你这儿竟然说哀家缺盐,哀家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有听说过缺盐可以让人呕吐的?”太后的话里隐隐带了几分不悦,觉得沈清夕简直就是胡扯,难道说的她的病症是因为她不喜咸食引起的,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谁说不是呢,这个说法倒是新鲜的很,清夕你倒是给太后和皇上说说是怎么个缘故,也让本宫开开眼界。另外,也去派人请孙院正一并过来听听。”皇后好似没听出皇上话中的怀疑和太后语气中的不悦,故意用亲昵的语气叫着清夕的名字,暗示沈清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又吩咐人去请孙院正过来,沈清夕的说法太匪夷所思,孙院正医术超绝,或许听过相类似的说法也未可知。
从一进来宫来,沈清夕就觉得皇后对自己有些过分的亲昵,现下更是觉得蹊跷,但却没时间去思考此事,眼下更着急的是给皇上和太后解说一番盐的重要性。
“回禀皇上、太后。世人多知盐是调味用的,却很少知道盐除了调味外还有很多妙用,它是人的心脏、胃等器官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食物呢,如果缺少盐将产生身体衰弱、呕吐、食欲不振、全身倦怠、反射不灵敏等疾病,而且盐还可以用来缓解一些病症,如用盐水洗头可以防止掉头发,早上起床饮一杯淡盐汤可以清理胃火、清除口中异味,还可增进食欲,另外,如果身上有伤口。 可以用凉开水加一点盐清洗伤口,可以预防发炎,且愈合后伤口不留疤等。”沈清夕不急不缓的说了一堆盐的妙用。
太后听了沉吟不语。她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新鲜的说法,这完全超出了她以往的认知。
皇上则有些半信半疑,半信是因为他观察了沈清夕这么多年,知道她不是一个随意乱说话的人,而且听说她前些日子还治好了一位姑娘的眼疾。还有忠郡王的病不也是她治的么,想到忠郡王,他就想起蒋烨才对他报告的事情:卫国公府以沈清夕和忠郡王世子自幼定亲为名,请求将沈清夕自选秀名单上去掉的,忠郡王世子?是真的假的?他们倒是青梅竹马不假,她心里喜欢忠郡王世子么?还是这只是她不想进宫的借口?
这也是他为何今日特特赶来见她的原因。皇上心里有些微的懊恼,他迫不及待的想见见她,想观察一下她的想法。想知道她是不是真的喜欢忠郡王世子,可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他或许应该有其他的行动才对。
皇上的脸色有些阴沉起来,他神色不明的看着眼前不疾不徐,畅畅而谈的沈清夕,心里的感觉有些复杂。
上面两尊大佛都不说话。太后还好,皇上的神色看不出来究竟是什么想法。她也不敢随意的肯定沈清夕的说法,只得干笑两声,说道:“这些个说法倒也稀奇。”
皇后绞尽脑汁的想说些什么,毕竟沈清夕可是她召进宫来的,而且名义还是给太后诊病,如果沈清夕信口雌黄了,连带着她也会被皇上怪罪的,正暗暗着急之时,看到孙院正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孙院正一进门尚未来得及行礼,就听见皇上惊喜的声音,“孙院正你来的正好,刚才清夕说太后的病是因为缺盐引起的,本宫有些不信,请你过来听一听。”
沈清夕心里微哂,明明就是太后和皇上不信好不好,在宫里说话都非得这么绕上一圈,受不了。
孙院正微微撇了一眼在下首袖手垂立的沈清夕一眼,不慌不忙的给太后、皇上、皇后行礼参拜。
皇上挥手示意他起来,“皇后召了卫国公府三姑娘进宫陪太后,刚才她给太后诊了脉,说太后频繁呕吐是因为身体里缺盐引起的,朕想想听听你的说法。”
说罢,又转头看旁边眼观鼻,鼻观心的沈清夕,温言道:“把你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给孙院正听听。”顿了顿,还是忍不住加了句:“不要害怕,刚才如何说的现在重新说一遍即可。”
沈清夕心里才不紧张,她抬头给了孙院正一个微笑,将刚才说的盐的重要作用又重复了一遍。
孙院正捋着胡子,微微沉吟了片刻,才回道:“沈姑娘说的盐的妙用臣也知道一些,确实盐对人体来说是很重要的物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