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小日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是有些难以接受,性情脾性什么都不知就要同床共枕,相处一生,万一要是处的不好,岂不就是一辈子的代价。

“好了,好了,你们不要打趣青儿了,还不把你们小姐妹准备的礼物送与你青儿姐姐。”大太太见孟青儿脸红的要滴出血来,出面打圆场。

几人分别把自己早就备好的礼物送了出去,沈清歌给的是一个小巧的梨木镶螺钿七彩镜匣,沈清妙给的则是描金绞丝凤凰于飞的白玉镯,沈清夕给的是粉彩秋菊喜鹊登枝簪子,沈清芳的是雪青色绣梅花胭脂盒,沈清玥送的是嵌红宝石水晶项链。

建安侯夫人刘氏见她们小姐妹们热热闹闹的,就请了大太太、二太太、保国公夫人江氏去外头厅上坐着说话去了。

孟青儿一边道谢,一边让丫头们收了礼盒,登记造册,以便将来还情,几人说笑间,忽然听到外头丫头们的声音:“给赵姑娘请安,我们姑娘正和沈家几位姑娘在屋里呢。”

赵云冉?沈清夕一愣,自从上次她哭闹着说让太后给她赐婚,责怪沈清夕不早些透出消息给她后,就很少再踏足沈家,这个时候她怎么来了?

帘子一动,穿着月白色对襟长衫,浅红色绣如意云纹六幅罗裙的赵云冉迈了进来,见到屋里和乐融融的气氛,不由得一怔。

“赵姑娘可是有日子没见了。”孟青儿最先反应过来,上前见礼,其他人也随即跟着见礼。

赵云冉扯了扯嘴角,还了礼,说道:“这半年来,家母一直病着,我要照顾家母,所以出来的就少了些。”

沈清夕却发现赵云冉明显的清瘦了不少,人也变得有些憔悴,显得有些心事重重的。

赵云冉从后头跟着的丫鬟手中拿过一个楠木描金妆盒,打开,里头是一对绿莹莹的翡翠玉压裙,“青儿姐姐,小小礼物,请笑纳。”

她和孟青儿处的一向不错,这次要不是借着孟青儿出嫁添妆的事情,她还真的出不来,自上次她哭着回家后,向母亲开口请她去求太后,让太后为她和顾照棠赐婚,母亲本来答应的好好的,谁知父亲却斩钉截铁的告诉她:他不同意。

“为什么?”她一脸受伤的问父亲,在她的记忆中,父母都是最宠她,从小她说要什么,父母就没有不给的。

父亲沉吟片刻,才告诉她太后早就属意她嫁给庆亲王的嫡长子,只待她大一些就正式赐婚,庆亲王是先帝最小的儿子,当今皇上的幼弟,“你嫁过去就是世子妃,将来的亲王妃,这可是皇室宗妇,怎是一个外姓的国公夫人可以比的?”

赵云冉浑身冰凉,她自幼被娇养惯了,习惯了一切都按照她的意愿来,太后对她也是疼爱有加,她总以为将来她要嫁的人一定是自己中意的,选中的,现在父亲却告诉她,她的婚事早就被暗中确定下来,让她一瞬间觉得天都塌了下来,为何没有人问她的意愿?她的感情又怎么办?什么庆亲王世子,她不要。

她在家中又哭又闹,父亲都不为所动,后来见她实在闹的厉害了,怕传到宫中太后的耳朵里,索性将她禁足在家,让母亲拘着她,一禁足就是半年多。

这次她借着给孟青儿添妆,母亲又看她最近一直很乖巧,才派了身边得力的妈妈跟着一起出来的。

哼,以为这样她就会屈服了?她从小就倔,她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赵云冉心中冷笑,但现在还不是时机,她要等,等待机会的到来。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17章 惊变

赵云冉的到来打破了屋内和乐融融的气氛,沈清夕自上次知道赵云冉原来是因为顾照棠的关系才刻意和她们亲近的,再见到赵云冉心里也就有些不自然。

不过在孟青儿刻意的调和下,气氛在最初的尴尬过后又变得轻松起来,虽然这份轻松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感觉,不过大体上这个添妆会还算愉快的过去了。

只是赵云冉待沈家几姐妹没有了最初刻意的亲热,对她们说话一直都是淡淡的,爱答不理的,倒让沈清夕松了口气,要是赵云冉还像以前那样亲热,她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从建安侯府用完午膳出来,转一条巷子就到了沈家和顾家所在的文正街上,路过顾府,江氏热情的邀请大太太和二太太去家里坐坐,保国公常年在边关镇守,顾照棠有没有其他兄弟姐妹,江氏平日里一个人在府里也闷的慌,大太太和二太太也未推辞,带着沈家几姐妹去了顾家。

“俗话说春困秋乏,这会子回到家也没什么事情,倒不如去你家耍会子,你们府上一向清净,不像我们,回到府里乱糟糟的一堆事情。”二太太笑道。

顾家人口简单,只保国公、顾照棠、江氏三个主子,本来就没有那么多事情,保国公又常年在边关,顾照棠平日里在宫里当差,江氏一个人在家更显得清静,不像卫国公府,少爷、姑娘们那么多人,今儿这个院子要添个摆设,明儿这个院子要换个物事,确实事情繁琐。

江氏却不禁感叹:“人口多代表着家族兴旺,不像我们这府里,成日里就我一个人,静的发慌。棠儿又忙着当差,何况他又是男孩子,不够细心,我越发闷的慌了,看今日孟家姑娘添妆及,我这心里就发酸,还是有个姑娘养在身边好啊,姑娘贴心呢。”

大太太听了这话知道江氏是有感而发, “前几日不是听你说皇上特旨让保国公今年过年时会回来吗?你也别担心,以后也是有机会的。再说棠哥儿也是个极孝顺的孩子,你以后有什么好担心的。”李氏本来想说让江氏赶紧调养一下身子,等保国公回来了。还是有机会再怀上的,毕竟江氏今年才三十出头,但这话却是不能当着自家姑娘的面说的,只能拍了拍江氏的手以示安慰。

“依照我看姐姐这话虽有一定道理,却也不全然对。熟不知姑娘养大了终究是人家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反不如儿子呢,儿子大了是要往家里娶人的,到时就有两人一起孝敬你了,姐姐要是一个人在家闷的慌,不妨赶紧给照棠娶个媳妇回来陪你。”二太太将话题转到了顾照棠身上。

提起儿子。江氏还是满意的,自家儿子身上并没有一些世家弟子不好的习气,相反因为经过边关的历练。儿子性格开朗活泼,却也稳重大方,“哎,说到娶亲却是一定要慎重的,我看你们家几个姑娘都是好的。不如与我们家一个做媳妇如何?”江氏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说道,一边说一边暗暗观察沈清夕的表情。

沈清夕和沈清妙都是定了亲的;沈清玥年龄又还太小。江氏这话自然是冲着沈清夕和沈清芳去的,沈清夕听了心里一动,想起上次大太太给自己的暗示,知道多半是自己了,脸色不由有些发红,心里却五味纷杂,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沈清芳听了,心道果然上次照棠哥哥说订了亲是骗人的,如果他订了亲,顾伯母又怎么会出言试探母亲和大伯母,看来顾伯母是想在三姐姐和自己中挑一个了,想到此处,她不禁抬眼看向二太太,心中怦怦直跳,不知道母亲的想法是否改变了。

按说这话本不应该当着她们几个姑娘的面提出,二太太和大太太心知肚明,江氏这是在试探沈清夕的意思,二太太笑嘻嘻的又加了把火,指着沈清夕说道:“我们家的几个丫头里,就三丫头最是聪慧,不如把三丫头与你做媳妇如何?只不知道我大嫂舍不舍得,姐姐又中不中意?”

大太太故作大方的挥挥手,玩笑道:“从小到大,但凡你中意的,我什么时候没给我你。”她和江氏自幼一起长大,闺中密友,平时说话本就少了几分顾忌。

江氏满意的看着沈清夕越来越红的脸,嗯,知道脸红了,看来儿子的希望越来越大了,她笑眯眯的看着沈清夕道:“满意,满意,三丫头要是给了我,我定然如珠入宝的疼着。”

沈清夕心中有些发沉,觉得难受的紧,自己的婚事就要这样订下了么?这个念头让觉得呼吸都困难起来。

沈清芳脸色苍白,低下眼睛掩去眼中的不甘,看来母亲还是想让她嫁入张家,她到底哪里比三姐姐差了,为何母亲不觉得她才是照棠哥哥的良配?

沈清歌站起来福了一礼,“顾伯母,母亲和婶娘,我和姊妹们去院子里逛逛吧。”

江氏知道她们这是不好意思了,正要唤丫鬟带她们去闲逛逛,顾照棠却走了进来。

半年下来,顾照棠的身量又拔高了不少,以沈清夕目测这家伙目前至少有一米七四左右了,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衣衫,只腰间系了一条青色绣云纹的腰带,下垂一块浅绿色玉佩,整个人显的神清气爽。

沈清芳一见不禁脸色微红,双眼明亮,“照棠哥哥这是从哪里来?今日你不当值么?”

顾照棠先是向江氏、大太太、二太太问了安,才答道:“我刚下了值,回到家中听小厮说沈家两位婶娘和姑娘们来了,才赶了过来请安,你们再说什么呢,这样开心?”最后一句问的是沈清夕。

沈清夕被他定定的一看,不知为什么心中一突,脸色更红了,装作没听见这句话,又坐了回去,心中暗骂自己不争气,有什么好脸红的,自己在二十一世纪什么没见过,怎么当了几年的古人,被人说起婚事都要脸红了,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江氏看的心中直乐,答道:“在说你啊。”

“我,我有什么事让大家这样开心?”顾照棠有些摸不着头脑。

“说你娶媳妇的事呢,你沈家婶娘说将她们三姑娘与你做媳妇呢。”江氏笑嘻嘻的说。

顾照棠听了双眼一亮,在看到沈清夕连耳朵都有些发红了,心中一动,也不顾江氏戏谑的眼光,只觉得身心都轻快起来。

大太太看沈清夕确实不自在,就转了个话题,众人闲聊起来。

沈清夕却能明显的感受到顾照棠落在她身上的眼光越来越炽热,她心中有些烦躁,又有些暗喜,觉得自己真是越来越神经了,暗喜什么?她想瞪回去却又怕看见顾照棠明亮专注的眼光,只得气闷的低了头不语。

几人说话间,却听外面传来一阵噪杂声,隐约还有哭声传来,江氏不禁面色一沉。

顾照棠站起来,喊道:“江伯,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噪杂,府里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门口进来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汉子正是顾家的管家江华,后面还跟着一位身着军装看上去很是疲惫却面带焦急哀伤的男子,两人一进来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夫人,少爷,大事不好了。”

江氏看到后面那人不禁面色一白,“孙进,你怎么从边关回来了,可是边关有紧急军情?”那叫孙进的男子再也忍不住悲痛,哭叫出声:“夫人,两日前凌国突然撕毁与我们鸿朝签订的和平协议,率军攻打均州,由于事发突然,将军摔军拼命抵抗,为了解除均州的危机,将军亲率两千人从均州后绕道突厥后方,与均州护卫统领郭将军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式才打退了凌国的进攻,由于带去的人少,又遭到了凌国的疯狂反扑,将军他,他。。。。。。”说道后来竟是泣不成声了。

众人一听都大惊失色,江氏脸色惨白已无人色,拢在袖子里的手一直哆嗦,靠大太太和二太太两人扶着才勉强支撑住。

顾照棠焦急的跳了起来,“孙大哥,你说我爹他怎么样了?你快说啊。”

孙进勉强止住泣声,“将军他在撤退的过程中为掩护其他人,腿上中了一剑,前胸也中了一刀,将军且战且退,不慎,不慎跌落悬崖。”孙进好像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完后就摊在了地上。

顾照棠却愣在了当场,不敢接受这个事实,“孙大哥,你在开玩笑对不对,我爹的武功那么好,怎么会出事呢?”

江氏已经完全呆住了,无法接受这晴天霹雳一样的打击,两眼茫然,大太太和二太太两人又是摇晃,又是掐人中仍是没有任何反应,沈清夕几人也是愣在当场,无法反应。

半晌,沈清歌和沈清妙赶紧上前照顾沈氏,吩咐丫鬟去烧水,又让人带孙进下去,知道顾家现在没有人有心情追问细节。

沈清夕、清芳和清玥去扶摊在地上的顾照棠,“照棠哥哥,你清醒一下,顾伯父一定会没事的,你不要这样。”沈清芳哽咽道,沈清玥也是双眼通红,顾照棠也已经没有了任何反应,任两人把自己往上拉,沈清夕上前对着人中狠狠的掐了上去。

ps:

一更送上,仍是晚上八点第二更~~~~~~~

第118章 远赴边关

顾照棠昏昏沉沉中突然感觉到一阵疼痛,不禁啊了一声回过神来,看到沈清夕站在自己面前,带有一丝焦急,却更多的是严肃认真,“顾照棠,现在不是你逃避的时候,你还有伯母要照顾,再说孙进只是说伯父掉下悬崖,并没有说伯父没有生还的希望,你悲痛什么?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稳定伯母的情绪,再来安排后面的事情。”

顾照棠顿时一惊,是啊,自己还有娘亲要照顾,不能这么沉不住气,这时突然听见大太太焦急的喊起来,“清夕,你快过来给你伯母看看她这是怎么了?”

顾照棠转过头去,只见到自己的母亲也已经不昏沉状态,没有任何表情的呆坐在椅子上,当下着急的扑了上去,扯着江氏的衣衫叫喊起来,“母亲,你醒醒,你看看儿子啊。”

沈清夕一看,心知不好,这是哀伤至极郁结不发,立即上前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银针快速在江氏身上扎了几针,她自从给张茹治疗眼疾以来,就一直将银针带在身上。

江氏猛一哆嗦清醒过来,看到膝下双眼通红的儿子,还有周围的人担忧焦虑的表情,一下子想到了自己的丈夫生死不明发生,扑地吐出一口血来昏迷过去。

一阵忙乱之后,总算将江氏安顿妥当,沈清夕开了药让江伯去抓来熬了,众人都长出一口气,大太太看了看躺在床上仍在昏迷中的江氏还有床边呆呆的守着自己母亲的顾照棠,心里头一阵泛酸,要是保国公真有个三长两短,可让这孤儿寡母怎么过啊。

她不敢去想这个事实,只得转过头去,对二太太说道:“弟妹你先带姑娘们家去吧,我留在这儿照应一下。夕儿你会医术,也留在这儿帮把手。”好歹三丫头是棠哥儿未过门的媳妇,留在这里比其他人更好些。

沈清芳看了看顾照棠,双唇蠕动想说些什么终究没有说出口,有心留在这儿却又说不出口,只得一咬牙随二太太走了出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沈清夕让大太太去外间休息一会,江氏估计还有一会才能醒来,然后自去看药熬的怎么样了,回来的时候去看见顾照棠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发呆。沈清夕轻轻的走了过去。

顾照棠并没有回头看她,自言自语道:“我父亲去边关以前最爱在这棵树下练剑,他的武艺很好的。他一定不会有事的。”

沈清夕听了只觉得心里酸涩异常,事情已经发生了两日了,保国公到底是生是死还真的很难说,她不敢将这话说出口,只能回答:“他肯定会没事的。伯父吉人自有天相,顾照棠,你一定要坚强。”

顾照棠猛然回会过头来,双眼闪亮,隐隐约约有几分泪意,紧紧抓住清夕的胳膊。“夕夕,你也觉得我爹不会有事,你说的事情往往很多都是对的。你说他不会有事他就肯定不会有事,对不对。”

沈清夕忍住胳膊上传来的痛意,面对顾照棠激动迫切的双眼,慎重的点点头,“说不定此刻伯父就在某个地方等你去救他呢。他会没事的。”

顾照棠松开双手,身子往后一退。倚在了梧桐树上,“对,说不定我父亲正等着我去救他呢,我不能这样,我要赶快赶去边关,我要去找父亲,对,我现在就去。”说完就要往外跑。

沈清夕一把拉住她,“你急糊涂了吗?先不说你就这样不管不顾的跑去边关,伯母会有多担心,你不先找孙进了解一下情况,怎么知道伯父是在哪个地方出的事情?你怎么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找。”

顾照棠也知道自己是关心则乱,现在清夕比自己清醒,当下点头同意,“对,先进去给娘吃了药,再去找孙进问问当时的情况。”

二人先后进了屋子,江氏已经醒来,斜倚在床头,整个人很是憔悴伤悲,大太太正在一旁低低劝慰着。

顾照棠走上前跪在床头,拉着江氏的手,“母亲,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我刚才听三妹妹分析的对,我爹武功那么好,作战经验又丰富,他一定会没事的,您这样不是对父亲没有信心么?”

感觉到手上传来的温暖,江氏微微一振,低头看到自己的儿子眼眸含泪,双眼通红,心里更是觉得悲痛,自己平时总是自诩坚韧开朗,今日怎么这么沉不住气了,孙进只是说相公下落不明,并不代表他遭遇不测了,况且相公他武艺高强,他一定能撑的住,他一定还活着。

江氏心里突然生气无限的希望,精神顿时也好了些,这时有丫头将药端了进来,顾照棠伺候江氏喝了药。

江氏勉力坐起来,对大太太说道:“好妹妹,烦请你扶我一把,照棠,你去把孙进叫来,我要详细问问当时的情况。”

孙进进来时,江氏的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母子二人又将当时的情况细细问了一遍,包括保国公的伤势在何处,在何处衰落悬崖,崖下地势如何等等,看着尽力隐藏哀伤和悲痛,又隐隐带着殷切期盼的母子二人,沈清夕心里难受的紧,忍不住祈求上天能保佑保国公度过这一劫。

待孙进详细解说完当时的情形,屋子里顿时又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大太太一直握着江氏的手给予无言的安慰和鼓励。

良久,顾照棠站起来,跪在江氏面前:“母亲,儿子要去均州,我相信爹一定还活着,我要去找他。”这一刻的顾照棠退去了之前的青涩稚嫩,突然间变的坚韧成熟,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睛变的深邃坚定,这一刻他知道自己就是顾家的支柱,是母亲的支柱,他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父亲。

江氏并没有立刻说话,她颤抖着双手抚摸着顾照棠的头发,缓缓的道:“棠哥儿长大了呢,知道为父母分担责任了。母亲也信你父亲一定还活着,你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在府里等你,”然后语气有些哽咽,更有一丝坚定,“等你把你父亲平安带回来。”说到最后语气越发哽咽,但她强忍着并没有流下泪来,只是一直握着大太太的手握的更紧了。

顾照棠磕下头去,又对着旁边大太太磕了个头。“侄子求婶娘件事情,请您在我走后经常来看顾一下我母亲,我母亲就拜托您了。”

大太太忙上前一把拉起顾照棠。忍不住流下泪来,“我的儿,跟婶娘还这样见外,就算你不提,我也会常常过府里来陪着你母亲。你且放心去吧,我会让夕儿在这儿住段时间,好歹她会些医术,可以照顾一二。”

沈清夕这时也走过来,“顾大哥,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伯母的,一会我给你准备些好用的伤药和急救药品,你带着以备不适之需。”

沈顾照棠心里百感交集。看着清夕半晌,只低低说了句:“夕夕,多谢你。”

商议定了,大太太自扶江氏去休息,顾照棠下去收拾行装准备连夜出发。沈清夕则赶回卫国候府为顾照棠准备一些急救药品,如果保国公还活着。找到他时毕竟也伤痕累累,受伤的人最容易发烧,感染风寒,因此要准备伤药,消炎药,治疗风寒的药品,沈清夕盘算着又快速吩咐梦灵和春草准备这些药品,庆幸的是这些年她常常钻研医书,捣腾药品,府里常见的药都备着,准备妥当后又快速返回保国公府,好在两家就在一条街上,来回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顾照棠已经收拾妥当,正和孙进站在二门口向江氏辞行,江氏此时已经完全冷静下来,只是神色有些疲倦,“棠儿,此去均州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管找不找的到你父亲,都要安全返回来。”说到可能会找不到保国公时,江氏的声音很低,仿佛并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顾照棠慎重的点头,“娘,你放心,儿子一定会找到父亲,把他平安带回来的。”又转头看了大太太和清夕一眼,“三妹妹,我母亲就麻烦你了。”

沈清夕点点头,将手里装着药品的包袱递给他,“你放心去吧,里面这些药物的使用时机、针对病症和使用方法我都写在了纸上,至于伯母,我会住在府里陪着伯母,我保证等你带着伯父平安归来时一定还给你一个健康的娘亲。”

顾照棠没有说话,只是重重的点点头,眼神愈发的深邃明亮,他又给江氏磕了个头,然后转头大步向外走去,那一刻,沈清夕觉得他的背影突然高大起来,这个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孩子,这个十五岁的男孩子在得知父亲遭遇不幸时勇敢的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大太太给江氏陇了陇身上的织锦披风,温言道:“夜已经深了,姐姐回去休息会吧,夕儿你去熬些粥来给你伯母喝。”说完拉着江氏向内院走去。

沈清夕也去厨房准备粥,心中暗衬江氏今天一定是心神疲惫至极,想来晚上定然睡不安稳,不妨熬个补气安神的粥吧。

伺候江氏喝了粥后已近子时,大太太也支撑不住在外间的软榻上睡下了。

江氏拍了拍清夕的手,“好孩子,我没事,你也去歇歇吧。”

沈清夕给她陇了陇被子,“伯母且安心睡吧,等您睡了清夕就下去睡觉。”

她在江氏的粥中加了些安神的草药,一会药性发作,江氏慢慢睡去,沈清夕却越发清醒了,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这一日发生的事情实在太突然,早上还高高兴兴的给孟青儿添妆,晚上就发生这样悲惨的事情,人生真是福祸难料啊,但愿顾照棠此去一切顺利。

ps:

第二更来了~~~~~~~~~~~~

第119章 议婚

顾照棠走后的日子,沈清夕一直住在顾家照顾江氏,每日陪着她聊天,打理铺子,时常讲些笑话逗她开心。

沈家大太太、二太太和沈家的少爷姑娘们也时常过来陪着说话,江氏的一日三餐都是她在打理,保国公顾思平常年镇守边关,诺大的府里只有江氏一人,任她性子再开朗利落,但仍忍不住偶尔心生郁结,这种郁结的情绪常年积结不发,导致其心神受损。

沈清夕就借着打理三餐的机会,做些养生的菜,炖些药膳慢慢的调理她的身子,也慢慢调整她的情绪公

这日刚刚喝完沈清夕炖的百合固金汤,丫头就来报说卫国候府两位太太来了,江氏将二人迎进来,忍不住嗔道:“你们也太不放心我了,见天的往我这府里跑,我是那么不经事的人么,那年思平在边关受重伤回来,我不一滴泪也没掉,把他照顾的好好的么,你们那府里这么忙,不用一直往这边跑了,再说不是夕儿整日的陪着我呢,这几日夕儿可是天天给我说书呢,讲的什么还珠格格的故事,好听极了呢。”

大太太看到江氏气色确实比前几日好了些,心下放心不少,笑着答道:“我们可不完全是因为担心你才来的,我家三姑娘平日在府里忙的很,何时见她这样有孝心了,每日炖些个好吃的药膳,还有时间讲故事给你听,可见这丫头对我们是真真的不孝啊。”

沈清夕在一旁连忙喊冤,江氏也知她并不会真介意这些,只不过是借此打趣来转移她的注意力,逗她开心,本来她就很满意沈清夕这个媳妇,这些日子的贴心照顾,她对沈清夕更是满意。

“我说呢。原是惦记上夕儿的药膳了,你还别说,这可比药好吃多了,又能治病还这么美味,夕儿真是好心思啊,你们还说夕儿不孝,她平日在你们府里不是整日的帮着你们出主意,打理你们那什么制造厂和铺子了嘛,再说逢年过节的,夕儿还不是巴巴的顿了药膳送去给你们。这会子你们倒吃起我的醋来,真是好没道理,这么好的姑娘你们嫌不孝就给了我吧。”

清夕知道她们闲闹也不放在心上。只吩咐梦灵去给两位太太盛些药膳过来,梦灵、春草、春韵在顾照棠走的第二日也过来将她日常穿戴衣物送了过来,就一直留在顾府伺候清夕。

这边二太太笑嘻嘻的接过话来,“这还不简单,你只管让你家棠哥儿娶了我们家三姑娘就是了。你就把她当闺女似的疼着,又娶了媳妇又遂了你的心愿,岂不两全其美。”

江氏一听;看了看沈清夕,忍不住再次开言试探道:“这主意不错,回头我就去府上提亲,你们可不许不答应啊。”

旁边的沈清夕却是满脸黑线。怎么又提到她和顾照棠的事情了,她这些日子也想了很多,知道自己和顾照棠的亲事多半是板上定钉了。

她还是觉得有些烦。虽然她和顾照棠认识这么多年了,也算得上青梅竹马吧,但她之前并未往嫁给顾照棠这个方面想过,尤其是她知道自家四妹妹沈清芳心仪顾照棠,就更加想离顾照棠远些了。她还没和顾照棠怎么样呢,沈清芳就这样对她了。她要是真的嫁给了顾照棠,估计沈清芳吃了她的心都有了。

更何况,她心中又想起了郑逸,想起了他们守在火堆旁,他柔声的说:“三妹妹,我回去就去府上提亲。”时隔这么久了,她总能想起这句话来,言犹在耳,却已物事人非,他已经和润素姐姐订了亲,以后和自己在也没有关系了,除非自己愿意和杨润素共事一夫。

她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是无法容忍共事一夫这样的事情,所以,注定了她以后和郑逸再也没有交集了。

她这些日子也不停的在问自己,就这样屈服么?就顾照棠了吧,总比盲婚哑嫁来的好,至少他们是青梅竹马,彼此了解对方的脾气秉性。每次想到此处,她的心还是会钝钝的痛,尽管一直让自己看开些,可总会在某个瞬间,她会精神恍惚的想起这事情来,觉得自己仍旧会难过。

江氏见她精神有些恍惚,也不知道她心中真正所想,就不再说话,在大太太眼里,却是觉得这门亲事再好不过了,棠哥儿和自家孩子一样是自己看着长大的,长相、人品、家世都没得说,婚配自己那个姑娘都是好的。

她早先也动过心思,想让沈清妙嫁给顾照棠,可试探了几次,二姑娘都没有这心思,只得暂且放下,后来看棠哥儿总是没事爱闹清夕,清夕也总爱捉弄他,两人之间或许有些意思,不由又将心思动到了沈清夕身上。

要是沈清夕知道自己平时因为调皮对顾照棠的捉弄让大太太理解成了对他有意思,估计肠子都得悔青了。

沈清夕就见梦灵端着药膳进来了,才回过神来,知道江氏是着急了,才会一遍一遍的在自己面前不合时宜的提出顾照棠的婚事,她不愿再深想这个话题,管她呢,大不了就嫁了,又死不了,这个时候她还没有意识到,以自己在二十一世纪那样倔强的性子,连潜规则都无法接受的人,怎么会这么容易就接受了嫁给顾照棠这件事呢。

沈清夕抛开乱七八糟的心事,将药膳分别端给大太太和二太太,“母亲和婶娘且尝尝今日的百合固金汤,最是补气养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