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凰宝藏-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星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你忘记我讲过的孙猴儿的故事吗?孙猴儿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也不会任何本领,后来去拜师学艺。到最后它一身本领全靠三更半夜、另行僻径、偷师学艺才学到。咳咳,这里不是教育你如何学习,而是告诉我们成大事者必然会采用非常手段。所以你父亲不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自己去打听啊。”
肖萍骊被她这一番歪理绕迷糊了,稀里糊涂地就跟着她偷偷来到肖郡长书房外。
两人静气屏声站在纸窗下,赵星语隐隐约约听见里面传来肖郡长的声音。
“我治理云中郡三十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离奇的案件。那男子经过仵作化验分明是中毒而亡,但是夫妇俩和宾客确实同饮共食,为何妇人不曾中毒?盘子虽然未发现有毒食物,后来有人证明妇人曾经买过砒霜……”
唐风音问:“既然证据确凿,世伯为什么不把妇人抓起来,了结次案?”
“证据要是确凿就好了,虽然那妇人目光闪烁,也承认自己自己买过砒霜,但是她却抵死不承认自己谋害亲夫。旁边也有几个邻居证明他们夫妻俩吃饭前还好好的,就在吃饭后一个时辰,男子才毒发而亡……”
肖郡长的声音越说越低,赵星语越听越不清楚,急得她抓耳挠腮,索性伸出食指沾上唾沫去戳纸窗。电视上的编剧太不负责任了,把那窗纸形容的一戳就破。结果呢,赵星语的指甲盖都要戳翻了,也没把窗纸戳出眼儿来,反倒是弄出声响惊动了屋子里两人。
“谁在外面?”唐风音身手敏捷地窜出书房,见是赵星语和肖萍骊,紧张的表情放松下来。
“我,我跟萍骊妹妹抓蝴蝶,跑到这边来了,没打扰你们吧?”赵星语故作天真,并拉拉窘迫不安的肖萍骊衣袖。
肖萍骊只好低下头,面红耳赤地点头附和。
唐风音上下打量两人,又看看空无一物的走廊,戏谑道:“蝴蝶呢?”
“你傻啊,蝴蝶既然可以飞到这里来,当然也能飞到别处去。都怪你,被你一打岔,蝴蝶飞跑了。走啦,走啦,萍骊妹妹我们赶紧抓蝴蝶去!”赵星语呛了他几句,马上拉着肖萍骊溜之大吉。
唐风音摸摸鼻子灰溜溜地返回书房刚要解释,
肖郡长扶髯大笑:“外面那么大的声音我都听见了。你和赵丫头争辩,永远都争不过她。呵呵,这丫头真是鬼灵精怪。”他眼珠一转,露出兴致勃勃的神情,“要不我们把这案情稍微透露点给她,看看她遇到此事会如何解决。”
“她能行吗?”
“不要小瞧人民群众的智慧,他们的眼光有时候比我们看得更深远。”
如果赵星语在场,一定会痛哭流涕地握住肖郡长的手,激动地问:“肖伯伯,您是哪位伟人穿越过来的?”
第一卷 风情美食篇 第34章 风音讲述离奇案
赵星语把肖萍骊拖进闺房问:“你有没有男装,嗯,男人的衣服?”
肖萍骊羞愤交加:“你怎么这么不知礼义廉耻,还要男人的衣服……”她自个偷偷给风音哥哥做了一件长袍,这会是打死也不会说出去。
赵星语鄙视地看她两眼:“我收回以前觉得你单纯的话,你满脑子都在想什么啊?还想得这么复杂。我只是想找两身男人的衣服,我们女扮男装出去逛逛,帮你父亲调查案情,争取早日破案。”
听到肖郡长说遇到一件离奇的案子,这让从小就喜欢看狄仁杰、福尔摩斯和柯南破案故事的赵星语蠢蠢欲动,磨掌擦拳。大案呢,自己有超越1500年的智慧,要是不发挥出来真是太浪费了。她已经忍不住飘飘然,想象着自己破案后被人膜拜的情境。
肖萍骊大失所望,赵星语的要求原来这么简单,和自己脑海里的绮丽画面相差甚远。她兴趣缺缺地说:“想出去直接给护院打声招呼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女扮男装?父亲从来都不限制我出去。”
赵星语顿时觉得自己“OUT”了,落伍了,还以为豪门贵府的大家闺秀出门不像男子那样方便,结果人家塞边儿女根本就不拘小节。想想自己以前在龙门客栈抛头露面的时候都不计较这些礼节,怎么才在云中郡府住了几天就跟着变成酸夫子了?果然,环境改变人类呐!
既然可以光明正大出门,那还等什么啊?赵星语大大方方地喊上周伯和顾镜文,反正这两个监视器甩也甩不掉,不如废物利用,该打杂的继续给她打杂,该做保镖的继续给她做保镖。
唐风音闻讯立即赶来,要求跟着一起出门。不光如此,他还安排了几个护院远远地跟在众人后面。毕竟赵星语现在已经被贴上“国家特级保护动物”的标签,容不得半点马虎。
赵星语立刻批准答应,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此次的出门行为就不单单是民间代表了,而是官方参与,说明他们的行为是合法、合理、受法律保护的。必要的时候她还可以扯着虎皮当大旗,狐假虎威吼两句。
赵星语、周伯、顾镜文、肖萍骊和唐风音一行五人浩浩荡荡地出了云中郡府。赵星语觉得自己应该回去补个妆,画上月亮拿把宝剑才像包公,带着手下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威风凛凛前去破案。可是肖萍骊他们不知道包公的事迹,估计也不会乖乖配合扮演包公手下。赵星语只好挽腕作罢,心想,改天一定要好好给他们几人讲讲宋朝这位铁面无私、执法公正不阿、惩奸除恶的包青天。
行进途中,赵星语等人从唐风音那里了解到整个案情经过,这是一桩离奇中毒案。
王家男人长年在外打工,他的妻子王氏属于留守妇女。案发当天,王家男人从外地归来,王氏为了给自家丈夫庆祝三十岁的生辰就操办了一场家宴,邀请自家的亲戚和周围的邻居。宴席上大家和乐融融,欢庆王家男人“三十而立”,王家男人自己也非常高兴,和众人有说有笑。可是在宴席进行到一个时辰时,王家男人突然口吐白沫和血水,挣扎了几下,就一命呜呼。
众人慌忙报了案,仵作来检查发现王家男人是误食砒霜中毒身亡。检查宴席上的食物和酒水并未无发现内有砒霜,同宴席的人也都安然无恙。当日并不知头绪,只是立案调查。
后经差役四处查探,有药铺伙计指认王氏很早前曾经在药铺购买过砒霜。当下差役们兴奋极了,马上认定是王氏购买砒霜毒害了自己丈夫,当即给她判了个谋杀亲夫罪名,将其抓了起来。
然而,在审问过程中,王氏对自己购买砒霜的行为供认不讳,只说是拿来药老鼠的,并且早就用掉了,对于毒害丈夫一事却拒不承认。
她的公婆也证明前段日子家里老鼠猖獗,还是他们喊儿媳妇去买砒霜回来药老鼠的,他们是绝对不相信儿媳妇会毒害自家儿子。
王氏被抓后,邻居中马上有人替王氏喊冤,说她温良恭和,绝不可能杀害丈夫。而且王家男人毒发身亡的时候,王氏并没和丈夫在一起,而是在张罗自家亲戚,全无作案时机。定是其他人趁人不备毒杀了王家男人,嫁祸王氏。
也有人一口咬定王氏就是杀人凶手,因为她购买过砒霜,完全有可能毒害丈夫。此恶妇不能不除,望郡长大人早日宣判。
老百姓之间众说纷纭,事情越闹越大,以讹传讹,居然传出王家男人乃是被看不见的妖魔害了性命。一时间,云中郡的老百姓都被这“看不见的妖魔”弄得人心惶惶、坐立不安。甚至还有一些人招摇撞骗说妖魔已经在云中郡频繁出没,不久就会出现下一个死者,大家赶紧逃命吧……
边境城镇本就居住着不同民族的老百姓,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的传说和语言夹杂在一起更是把这件事渲染得鬼怪神力。有些百姓都不敢出门了,有些百姓四处求神拜佛保佑,还有百姓带着家眷离开了云中郡……
渐渐,这件事闹得大家心生恐慌、人心浮动。有些百姓为了一点小事就引发口角之争甚至较大的冲突,恶性斗殴事件层出不穷,云中郡的官府差役都比以前忙碌了很多倍。
本来只是一件小小的中毒案,未料影响如此之大,连肖郡长都惊动了。他知道后,急得坐立不安。不管是哪一种负面情况发生的,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承受的。所以为今之计,只能加大力度,尽快把这件离奇的中毒案破解,摘掉鬼怪神力之说,以平民心。他便勒令下面的人认真细审,不得徇私枉法,不得虚假结案,一定要给云中郡老百姓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
顶着层层压力的差役们再不敢轻易草率判定王氏就是杀人凶手,只好把王氏暂时当作嫌疑人收押待审。他们重新调查此案,多家走访,连王氏何时买的砒霜,买了几两几钱都问得仔仔细细;连王氏是否有背着自己男人偷情、养野汉子都调查得清清楚楚。
了解到的情况是,王氏为人端庄,从不与人多言,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就靠做些女红针线养活家人,平时日勤俭惯了。孝敬公婆,爱护幼子,邻里和睦,简直就是妇女中的典范。这样的妇人怎么可能去谋杀自己的丈夫?
最重要的是,王氏完全没有作案的机会。如果王氏是把砒霜放进食物里,那所有人都应该中毒;如果王氏提前给丈夫灌毒,为何王家男人之前神情并无变化,而且仵作检查的中毒时间刚好和宴席进行时间吻合;如果王氏是等宴席开始后单独给丈夫喂毒,那她又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到的呢?
排除掉王氏的作案嫌疑后,案子一下子又回到最矛盾的地方,众人同吃共饮的食物,为何就王家男人单独中毒?难道真有什么“看不见的妖魔”在作祟?
差役们完全找不出王氏作案的证据,也找不出王家男人突然中毒的原因,他们对案件束手无策,只好含糊其辞。但是这样却更加引起老百姓的愤慨,有些人要求立即释放无辜的王氏,也有些人称王氏已经被妖魔附身,应该马上烧死。
虽然已经证明了王氏的无辜,但是出于保护王氏的目的,目前还不能放她出去。然而此案一日不破,鬼怪神力之说就越演越烈。
眼看着云中郡老百姓的情绪越来越混乱,肖郡长急得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无奈之下才让唐风音把案情透露给赵星语。
赵星语自是不相信妖魔鬼神之说,她本来所在的时代就是个唯物时代。况且穿越来的时候,维修工已经给她解释清楚穿越的科学道理,并不存在什么妖孽现象。连最离奇的穿越都有科学理论解释,那些荒诞的鬼神之说只是人们对事物不了解,唯心的表现而已。
赵星语听了这么多案情内容,只能肯定此案绝对不是什么妖魔作祟。而根据死者生前神情兴高采烈,案发时行为突然,说明死者不曾预料自己会中毒,排除自杀可能。
初步判断这是一起人为的投毒谋杀案。负责布置宴席的王氏已经排除嫌疑,凶手估计应该是在当日参加宴会的人群中的某一个。
然而这个凶手,他(她)为何要在宴席上毒杀死者?是冲着死者去的,还是误杀了死者?
假设凶手是冲着死者去的,他(她)又是使用什么方法让死者毫无防备中毒?却能同时让周围的人不会中毒?
难道是武侠小说里面常常描写的某种无色无形的毒药?但是王家这种普通的百姓家庭,应该和江湖仇杀扯不上关系吧?况且仵作验尸已经说了王家男人是砒霜中毒。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赵星语越想越觉得扑朔迷离。要想破解此案,就必须找出凶手的杀人动机和杀人手法,然而她却在这一系列的思考中看不到半点线索。
赵星语让自己静下心来,再次回忆案子的每一个细节。她深深相信柯南说过的话:社会中的犯罪,只要跟人有关联,就绝对没有解不开的谜!不管什么案件,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那大家就拭目以待,看看赵星语如何破解食物中毒离奇案。
第一卷 风情美食篇 第35章 撒谎冒充京城官
几人顺街走着,走到案发的王家,见前方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伏在门前石阶上痛哭流涕。
赵星语急忙上前询问:“请问老翁,何事伤心?”
老人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并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赵星语眼见老人悲痛的模样,不便多问,便转而向周围邻居打听起来。
邻居大娘见几人衣着光鲜,有男有女,面无恶意,才隔着门缝小声说到:“那痛哭流涕的老翁是王老头,他的儿子被人毒死了,他的儿媳妇也被抓了。现在家中只剩他和他老婆子,还有一个五岁大的孙儿。作孽啊,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有人说他们家被妖魔看上了,现在我们这些邻居和亲戚都不敢跟他们走得太近……”
“那他儿子死的时候,你们看见了吗?”
“怎么没看见,当时大家正吃喝得高高兴兴,王大壮,就是王老头的儿子突然口吐白沫站起来,咔着喉咙呜呜乱叫。他双脚乱蹬,把那桌酒席都踢翻了,然后他一下子滚到地上,翻来覆去滚了好几个来回。我们刚要走拢点看,他突然抽搐了几下,就睁着乌青的眼睛一动不动了,满脸的血水,当时那个情景哦,没把我们骇死……”
赵星语打断邻居大娘的话,“你们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邻居大娘撇撇嘴:“官差也来问过好几次,老是重复回答,回答多了自然就熟悉了。可恨那些当官的总是不把我们老百姓的事情当回事,每次都不了了之,破不了案子就随便抓个人顶罪……”看来这位大娘是站在同情王氏的一方。
“胡说,我父亲才不是这样的人!”肖萍骊气急败坏地斥责道。
邻居大娘停止抱怨,警惕地看看几人,“你们是干什么的?”就想关门掩户。
赵星语狠狠瞪了肖萍骊一眼,急忙挡住邻居大娘的动作,“实不相瞒,我们其实是京城里派来微服私访此案的官员。”也不算撒谎哦,唐风音好像就是京城的户部侍郎。管他什么狼,她示意唐风音赶紧把自己的“工作证”官印拿出来。
唐风音出门哪里会把一大坨官印带上,翻个白眼,束手站在一旁看冷笑话。
不过赵星语这一番胡扯的解释确实起到了作用。邻居大娘见唐风音气度不凡,好像是有那么点大官员的威仪,加上几人打扮不像普通老百姓,说话的口音带着京城口音,倒信了八分,急忙把几人迎进院子端茶递水。
不是邻居大娘好骗,而是古代人思想纯朴,官民之间等级森严,给普通老百姓一百个胆,他们也不敢随便冒充官差。老实巴交的邻居大娘哪里知道现代有一种诈骗犯连国家高干子弟都敢冒充,也就想不到眼前几人除了唐风音是京城官员,剩下的全是“西贝货”。
赵星语恼怒唐风音不配合自己的“狐假虎威”,当下不客气地说:“大娘,你就别管那冷笑的小子了,他就喜欢站着伺候人。”说完再不理气得脸色发青的唐风音,催促道,“你还是快点给我们讲讲事情的具体经过。”
邻居大娘看看赵星语又看看唐风音,心中暗暗嘀咕,这女子的官职难道比那个男的还大?当下不敢怠慢,急忙说道:“当时的场景可把我们吓坏了,谁也料想不到这喜庆的日子里突生横祸,还是里长提醒我们,有几个腿脚快的小伙子就跑去报了案……”
赵星语点点头,“后来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我就想问问案发当日参加宴席的人你都认识吗?宴席中王大壮可有外出?或是有什么人接近?”
邻居大娘想了想,“认识,认识。来吃饭的都是左邻右舍和王家的一些远方亲戚,平时都见过面的。酒席开始后,大家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喝,不时有老少爷们给王大壮敬酒,因为那天是他生辰,他也一直和大家说话喝酒,好像没有离开过。”
赵星语头疼,王大壮生前没有离开过宴席,说明凶手只能在宴席中投毒,会不会就是有人趁敬酒的机会投毒?但是那么多人都和王大壮生前有过接触,怎么把凶手找出来?她便问道:“那些敬酒的人都是怎么敬酒的,你还记得吗?有没有人和王大壮交换过酒杯?”
邻居大娘面露赫色,“记不清楚啊,当时都在忙着吃菜,我只记得我们那一桌的李老大和他儿子都是随意抓起桌上的酒杯走到王大壮面前跟他碰了一下,杯子里的酒喝完,他们就回来了,别人倒没注意过。”
赵星语想想也是,谁会在吃饭的时候四处张望,到处观察别人。她只好先压住这个疑问,继续问到:“王氏平时在你们眼里是什么样的人?她可有和陌生男人接触?”
邻居大娘惊叫起来:“怎么可能,那王大壮的媳妇虽然是从乡下迎娶来的,但她可是一个守妇道的女人,她很少出院门,从不和陌生人交谈,就是见了我们这些邻居也不会多说几句。”
排除了王氏红杏出墙的情况后,赵星语又问:“王大壮的父母都是什么样的人?”
“王老头、王老太和我们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王大壮没娶媳妇前,王老头还常常在外面找活干,自从他家有了孙儿后,老两口就在家里带孙子,维持一家子生活的事就交给了王大壮和他媳妇。”
直系亲人的嫌疑都被排除了,那问题很有可能就出在死者身上,赵星语接着问:“王大壮生前可有什么恶性?例如喜欢喝酒、赌博这些,他有没有和人结仇、发生过冲突?”
邻居大娘回忆了一阵才说:“王大壮这孩子我基本上是看着他长大的,他家本来就没什么钱,娶了媳妇后一家人的生活就更紧张了,所以他才去外面找活干。头几年我没听说过他喜欢喝酒、赌博这些,至于现在我就不清楚了,因为王大壮最近几年一直都在外地生活,很少回家,回来常常呆个十天半月就走了。好像也没听说过和谁结仇,要说冲突,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
赵星语眼睛一亮,急忙问道:“什么事情?”
“那还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好像是二牛家的土砖掉到他家院子,两人就吵起来。邻居间谁没个磕磕碰碰,当时就说清楚了,两家后来也相安无事。”
赵星语大失所望,还真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好像仇杀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但她还是不肯放过任何一根蛛丝马迹,“你能告诉我,和王大壮生前发生过冲突的是哪一家吗?”
邻居大娘比划了一下,“就是挨着王家右边的那户,那户人姓张,张二牛,您可别说是我说的啊。”
见在邻居大娘这里问不出什么了,赵星语就起身告辞,临行顺便问了一句:“大娘,你为何说那些官差总是不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回事?我听说这个云中郡的肖郡长为人不错,治理有方啊?”
邻居大娘赶紧解释:“肖郡长当然是好官啦,要不谁还愿意在云中郡待下去。只是那位大老爷高高在上,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轻易能见到的,而他手下的那些官差就不好说了……哎呦,你看我这老婆子,胡说八道些什么啊,都是好官!都是好官!”
赵星语看看脸色稍微好转的肖萍骊,对邻居大娘说到:“大娘,你放心,清平世界,朗朗乾坤,自有公道在人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有善恶审时报!”
气死赵星语了,她都还没来得及狐假虎威一把,居然就被肖郡长手下的官差抢了先,难怪她要放出如此“狠话”。
第一卷 风情美食篇 第36章 扯着虎皮当大旗
留下一脸似懂非懂的邻居大娘后,几人出了院门,石阶上痛哭的王老头已经回屋,赵星语犹豫了一下,还是带着众人敲开了王家大门。
开门的正是王老头,他见到众人,面色阴沉不虞,嘶哑着喉咙问:“你们是谁?要干什么?”
赵星语再度扯来虎皮做大旗:“我们是京城下来的官员,来你这里调查王大壮的案情。如果你不想你儿子白白死掉,不想你儿媳妇冤枉坐牢就最好配合我们。”
王老头灰蒙蒙的眼睛迸发出一丝光彩,“你们能洗刷掉我儿媳妇的冤屈?”
房间里奔出一个五岁左右,头上缠着白布条的小孩,抓住王老头的裤脚,“爷爷,奶奶问这些人是谁?”然后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虎头虎脑地问赵星语几人,“你们是谁?知道我娘亲去哪里了吗?”
赵星语一阵心酸,摸摸小孩的脑袋,“你娘亲出去玩去了,过几天就会回来。”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破解此案,早日平息云中郡百姓的言论,只有这样,才能让王氏平安归来,不会被人当成妖魔附体。
王家遭逢大变,先是失去儿子,紧跟着儿媳妇被抓,一家的生计全无着落,还被指称家有妖魔。除了年幼无知的小孙儿,王老太气得卧床不起,王老头一夜之间也老了几十岁。王老头一边给众人解释这些情况,一边恳求官府尽早还他儿媳妇清白。
赵星语打量王家,王家真是寒酸,茅草屋,土泥墙,纸窗破了几个洞也没人打理,除了一些简单家具外,几乎就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
当日宴席的桌凳都还摆在院子里,本来这些东西都是在邻居家借的,但是出了死人的事情后,大家都不要这些家具了,因此就搁在了王家。由于当时人们恐慌,加上古代没有“保护案发现场”一说,所以院子里案发现场周围的环境都被破坏掉,到处都是脚印和撒在地上的汤水痕迹以及东倒西歪的桌子、凳子。
其实就算案发现场没被破坏掉,凭赵星语那点浅薄的侦探皮毛也看不出所以然,除非有专业的检测仪器,否则给她看十个脚印,她就会在十个脚印后面都注明“此人有嫌疑”。
但是她想到人家柯南经常听人讲述就能分析出案情结果,那自己也先听人讲讲,再分析分析结果。于是她装模作样地说:“虽然你们没有把发生命案的场地保护好,增加了破案的难度,不过你们放心,既然有我这个超级无敌美少女出现了,此案就一定会水落石出!”
几人露出了鄙视和怀疑的眼神,悄悄跟她拉开距离。王老头本来以为查案的是那个仪表堂堂的唐大人,结果是这个大言不惭的黄毛丫头,闪烁着希翼的眼光也暗淡下去。
赵星语才不管众人的看法和想法,径直要求王老头把案情经过再讲述一遍。当然在询问过程中让肖萍骊把小孩带到一边玩去了。
等王老头讲完后,赵星语一口气提了几个问题:“你一直坐在你儿子旁边,那他和别人喝酒的时候,有没有人跟他调换酒杯或者往他杯里和碗里放东西?他中途有没有离开饭桌?他这次回来的表现有没有什么不正常?他有没有说在外面发了财或者欠了钱?”
王老头被问得目瞪口呆,缓了一口气才说:“他回来没说发了财或者欠了钱,不过脸上很高兴,不光他高兴,我们也高兴,因为他三十而立了啊。他媳妇还特地为他张罗了生辰,谁想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老人说着说着,眼泪流了出来,悲伤了一阵发现自己跑偏了题,擦擦眼睛继续说,“见到有人来敬酒,他就站起来跟人家碰杯,没人跟他换酒杯,都是各自把杯里的酒喝光,。那天他一直和那些亲朋好友说啊,喝啊,直到他……”
还是那句老话,高兴的人绝对不可能自杀,但是死者一直没离开座位附近,也没人和他交换酒杯,那就只能是食物里有问题。赵星语打断老人的伤怀,“你们家宴席上的饭菜都是统一上桌,没有特殊分开?比如说单独给他上一碗长寿面什么的?”
“没有啊,都是一起吃的,”老人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我再问问老婆子。”
几人进到屋里,王老太形容枯槁、颧骨高耸,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不时拿布巾揩揩眼角。
王老头的眼泪又滚出来,“老婆子啊,这几位大人都是京城来的大官,专门来给咱们儿子、儿媳洗涮冤屈的。”
王老太手抖了一下,急忙抓紧赵星语的手,“大人啊,我那儿媳妇是冤枉的啊,她是个好人啊,您看看现在这个家都成了这样……”
“大娘,你别急,你慢慢回忆下当天的情境,你们是把饭菜都端上桌,还是单独分开的?”
“家里就一个灶,一口锅,饭菜都是一起弄好端给大家吃的。”
赵星语把问王老头的话重复了一遍,“有没有单独给你儿子做过什么食物,比如说单独给他上一碗长寿面什么的?”
“没有啊,就是我儿媳妇给他做了一块幸福糕。”
赵星语几乎可以断定问题就出在那块糕点上,一定是王氏把砒霜混在糕点里哄骗丈夫吃了下去,又或者其他人趁王氏不注意把砒霜放进糕点中,王氏不知有毒,端给了丈夫。
可是王老太接着说的话马上就推翻了她的理论,王老太说:“我儿媳妇做了糕点端上桌后,我儿子拿起来吃了一口,我儿媳妇就把剩下的都吃了。”
“把剩下的都吃了?这,这……”赵星语双目圆睁,哑口无言。本来还以为找到了头绪,结果推论根本就不成立。因为同一块糕点两个人都吃了,为什么一个人出事,一个没事?如果糕点有毒,就应该两人都中毒,只有糕点没毒,才会使人食后安然无恙。除非王氏的体质异于常人,但这明显不可能;又或者王氏事先服了解毒的药,但古代好像还没有能解除砒霜之毒的药物。
这条线索又断了,赵星语愁得揪头发,恨不得揪一根线索出来。人犯罪,无非为三件事情:情杀、仇杀和谋财害命。
王家家境窘迫,不足以让人产生谋财害命的动机。
王氏端庄贤惠,没有偷情养汉,情杀动机也不成立。那会不会是王大壮在外面惹了风流债,被人索命?可是当天宴席并无外人参加,而且王大壮如果是做了亏心事,被人追杀逃回家,那他应该惶恐不安,如何还能兴高采烈地大肆操办生辰宴会?
前面两个作案动机都被否定了,那就只剩下仇杀。仇杀?赵星语想到邻居大娘说王大壮曾经与人发生冲突,便问道:“听说你儿子几年前曾经和人发生冲突,可有此事?”
“啊,这,这……”老两口面面相窥,吞吞吐吐。
果然有眉目,赵星语心中暗道一声,严词厉色地说:“如果不想你儿子冤死,就最好把事情经过说清楚,现在你们的儿子都死了,你们还隐瞒下去,难道是想为杀人凶手开脱吗?”
“难道二牛是凶手?”老两口大吃一惊。
“你们先说说事情经过,我才知道他是不是凶手。”
事关自家儿子,老两口也顾不得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那一年大壮突然说儿媳妇不守妇道和隔壁二牛有关系,二牛不承认,两人就打了起来。其实我们都知道儿媳妇是个守妇道的女人,就算我们是大壮的父母,也不能让他满口胡说,误会儿媳妇。当时老头子就狠狠地打了他几棍子,给二牛家赔礼道歉,此事就算过去了。你们说二牛杀了大壮,不太可能吧?”
赵星语想想也是,一个小误会、小冲突好像还不至于闹到非要杀人泄愤,况且就算二牛杀人泄愤也不会等到几年后才实施。
众所周知,时间越长,仇恨就会慢慢淡下去,许多报复命案都是凶手一时头脑发热、冲动而为,等冷静后再让他去做,他不一定还有那个胆。
这样看来二牛仇杀的可能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