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凰宝藏-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宇浩愠怒道:“你不知道?那你领的这八千两赈银都为灾民做了何事?为何不救助灾民,反而勾结奸商,囤粮拒民?”

梁县令想起随太子一起出现的管家,这才明白太子亲临临湘城是为何事了,头脑顿时一锅热浆糊,粘合一团,跪坐在地上呆如木鸡。

孙宇浩眉头一皱,喝道:“来人,摘去他的乌纱帽,脱掉他的官服,押到城门口斩首示众!”

梁县令听到此话,突然回神过来,猛地挣脱彦将军的手,扑到孙宇浩膝下,哀声道:“太子饶命啊,微臣一时财迷心窍才会这样,求太子饶命……”

“你什么都不知道,留你这种废物有何用?”孙宇浩轻嗤一声。

梁县令拭了一把鼻涕,忙不迭说:“微臣知道!微臣知道!太子有问,微臣定知无不答。”

孙宇浩见话入港,才不紧不慢地呷了一口茶,问道:“朝廷每年的救灾赈银都被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梁县令像被马蜂蜇了一下,身子猛然一震,再见旁边虎视眈眈的彦将军和明晃晃的长剑,终究心一横,眼一闭,一五一十把自己了解的信息都抖露出来。

一件件徇私枉法、官官相护、丧尽天良、贪污受贿的事情被揭露出来,特别是贪污赈银数量之巨大令旁听的赵星语都感到眩晕。人们常说头发是数不清的,可是把她的头发都拔光也数不清那贪污的银两数目。呵呵,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形容都还是小视了这些江南道的官员。

“来人,给我把这贼子押到京城面圣!”孙宇浩再也听不下去,越听越让人怒火滔天,他命随行侍卫把梁县令押往京城,让朝廷上那些各说纷纭的文武百官也听听江南道这些官员令人发指的恶行。

第二卷 京城破案篇 第186章 难掩失望走不掉

第186章 难掩失望走不掉

孙宇浩沮丧地坐在太师椅上,面对着眼前一堆厚厚的记事簿双眉紧锁,面色阴郁。赵星语进房间的时候他正在怒不可遏地咆哮:“江南道的一干官员全该杀头,一个小小的县令都敢徇私枉法,更别提那些大蛀虫,难怪每年都在喊赈银不够,这些人的贪心就像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说到盛怒的地方,猛地一拳打在桌上,记事簿摇晃几下险些跌落。

赵星语只平平叙过礼,拉了一把椅子坐下,自顾斟了一盅茶一饮而尽,又斟了一盅吃了,乃长长舒了一口气,靠在椅上一言不发,倾听他的牢骚。

“江南的水灾如此严重,百姓苦不堪言,这些贪官还只顾一己之私,不顾我大吴百姓,实在可恨……”他抬头看了赵星语一眼,停住牢骚,“星语前来所为何事?”

赵星语又喝了一盅茶,才开口说道,“我和吴越凯是来告辞的。临湘县的事情太子已经处理完了,也证明了我并没有在吴国造反作乱,既然没我什么事了,那我就可以离开了吧?”

“告辞?星语既然来了吴国,怎么也得让我尽尽地主之谊,离开一事还是过段日子再说。”孙宇浩不假思索地拒绝,乃转了话题,“听说你帮助了五百多名灾民,带我去看看。”

赵星语就知道想离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虽然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此刻听到孙宇浩的拒绝还是难掩失望,她垂下眼睑,平平淡淡地答道:“那些灾民就在城郊不远的地方,太子打算何时去看?”

“现在就去。”孙宇浩站起来,深深瞅了赵星语一眼,他对赵星语凭一己之力帮助五百多灾民的事情感到不可思议,心中更加坚定了不能让她离开的念头。

农庄的灾民听说他们的大恩人赵星语又回来了,连带太子也来了,一个个激动无比,争先恐后地涌出庄外,夹道欢迎。

孙宇浩惊奇地望着这些衣衫褴褛的灾民,从进入江南灾区起他在灾民的脸上就只看到麻木、悲痛的表情,可是在这些灾民脸上他看到的是喜悦和发自内心的感激,没有哭天喊地、没有惶恐与绝望。他随意唤来一个灾民男子问道:“你们现在可有粮吃?”

“有,有,”男子慌忙跪下磕头,骨瘦如柴的双手使劲比划,两行眼泪沿着他那干瘪的双颊慢慢流下,泣不成声,“多亏了赵恩人,让我们这些人有粮食吃,有地方住,还教我们开垦梯田……”

“梯田?”孙宇浩来了兴趣,“什么梯田?”

孟老2挤进人群,先对孙宇浩行了礼,才瓮声瓮气地说:“我们老大发明了一种开垦在山上的田地,从此再也不怕洪水把庄稼淹没了。”

再也不怕洪水淹没的田地?孙宇浩听得眼睛一亮,欣喜道:“速速带路,本太子要去见见这种梯田。”

一行人来到农庄后山,远远就望见后山被一截一截的划分开,仿佛台阶错落有致。走近细瞧,每层“台阶”都修筑的像普通田地,面宽和长度均视地形开垦程度而定。旁边还有一些小竹管正往外潺潺灌水。

孟老2把梯田的作用和将来的规划详细解说了一遍。

孙宇浩的脸颊顿时泛出红润,阴云舒卷净尽,露出喜不自禁的神色,说道:“星语,星语,你可是立下大功了,此种梯田方法推广以后,即使江南道再发生水灾,也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了。我要把这个好方法尽快传给父皇,让他早日采纳,以解灾民们明年之忧。”他在田埂上来回踱步,“父皇知道这个消息一定非常高兴,我该怎么奖励你呢?”

“太子让这些灾民能吃饱饭,穿暖衣,就是对我最好的奖励。”赵星语并不以功自许,在她眼中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不过我之前成立了一个新社会帮会,不会被看成什么邪魔歪教吧?”

“怎么会呢?若是没你的新社会帮会和这些得力的干将,只怕我吴国的几百灾民还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孙宇浩大手一挥,薄薄的嘴唇上露出一丝狡猾的微笑,“本太子念这些帮会成员都有功劳,每人赏赐白银五十两,编入临湘县城的民兵团,共同维护和监督临湘县城的繁荣!”

孟老2他们喜上眉梢,自是一番磕头谢恩。

吴越凯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头,孙宇浩轻轻巧巧地就把新社会架空,帮会成员都编入民兵团,帮会自然名存实亡了,赵星语这个帮主也只能做摆设了。原本他还计划让赵星语笼络一点人心,建立一个自保的小势力,如今也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赵星语没有想那么多,她看大家都有个好归宿十分高兴,拍拍孟老2的肩膀,“以后要好好干,要对得起临湘县城的百姓和这些灾民。”

孟老2哽咽道:“老大……”

“老什么大,你现在都是民兵团的一份子了,得换称呼了。叫我一声赵妹子即可。”赵星语洒脱地耸耸肩,自己下一刻都不知是福是祸,不如和这些人划清关系,免得将来牵连到他们。

“老大,俺不会忘记你的!”孟老2和其他帮会成员依然执着的喊道。其他灾民也齐齐呼喊,“赵小姐,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

后山左下边的长江北堤一带依然是滔滔奔腾着的洪水,铅灰的天空犹如一面失去了光泽的镜子。混浊的洪水一直绵延到天边,灾民们的呼喊响彻天际,似乎要撕破这厚重重的乌云,大块大块的乌云被朔风驱赶着涌向远处重阴森严的山峰。

“这才是民心所向啊!”孙宇浩不由喟叹一声,转过头对赵星语说,“我们走吧。”

赵星语慢慢点点头,她知道自己的自由在见到孙宇浩的那一刻起已经失去了,他所谓的走并不是放她离开而是同行,至于目的地,肯定是吴国的京城。她不安地看了一眼吴越凯,想劝他自己先行离开,只是嘴唇蠕动了几下,终究没有发出声音来。既相执,定不负。是她也是他的心意,那又何必再做无谓的劝解呢。

第二卷 京城破案篇 第187章 洞庭县令说漏嘴

第187章 洞庭县令说漏嘴

果不其然,刚刚返回驿馆,孙宇浩就召见了赵星语和吴越凯,对他们说道:“两位助我大吴百姓无数,又想出这等利国利民的办法,本该马上嘉奖两位,只是本太子还有要务在身,所以请两位陪本太子一同前往水灾腹地,待这边的事情了结后一并返京,再议嘉奖一事。”他脸上泛着亲切的笑容,语气也似乎是在征询两人,可是眼里却流露出不容拒绝的坚定。

吴越凯看了他好一阵才回答:“太子相邀,敢不从命。”

赵星语没有很失望,她早就猜到自己逃不掉了,只是把吴越凯也牵连进来,让她颇不是滋味。

孙宇浩笑容没变,语气没变,仍和颜悦色地问:“星语意下如何?”

赵星语撇撇嘴,“你是太子,你说了算。”

“既然两位都没异议,那我们明日就启程去岳阳县。”孙宇浩收回笑容,脸色一正,“处理灾民和水患等事刻不容缓,若有不足的地方还请两位多担待。”

长江的泛滥造成了方圆一千多里的洪水灾区,不久之前还是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的江南,如今成了一片汪洋,潮水几乎涌上官道,水面漂浮着动物的尸体,朽烂的桠杈,景象荒凉可怖。一路上他们看见一队队灾民,扶老携幼,步履艰难地在寻路觅食。

孙宇浩等人风尘仆仆地赶往岳阳县,他吩咐众人免了例常仪数,以免惊动当地官员,故一干车马兵卒赶往岳阳县途中并未引起各地官府的注意。

两天之后,临近岳阳县,彦将军与副将先一步到岳阳县驿馆布置警戒,然而他们去了一个时辰就折马返回,彦将军拦住行军,急报有重要情况。

孙宇浩勒定缰绳,焦急地望着他,等待下文。

彦将军脸上带着惊恐和仓皇,“岳阳附近发生瘟疫,已至数人死亡,不少人染病,疫情仍在持续,该地区已经被封锁道路,不准进入……”

众人一听灾区发生瘟疫,个个脸色大变。周都督急忙劝道:“太子不可涉险,容末将在此地寻一驿馆先行停歇。”

孙宇浩青筋怒张,两目出火,却不吱声,沉吟了半晌,又望了望身后的车马兵卒,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准!”

周都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其他官兵、扈从脸上也露出一丝欣喜。唯有赵星语听罢,长叹一声,这瘟疫发生,不知道又有多少无辜百姓遭难。

派出的兵卒很快把洞庭县的驿馆安排好,孙宇浩带着众人先去此处歇脚。

洞庭县距离岳阳县不足一百里,此刻洞庭县从郊区到县城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的灾民,这些灾民穿着破布烂裰,面黄肌瘦,目光呆滞地望着行人。有些人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眼看进气比出气少;有些人手脚流脓,大热天引得苍蝇乱飞,看着又恶心又可怜。驿馆附近因有兵卒警戒,灾民相对少了一些,可是此起彼伏的哀嚎声仍然穿透驿馆的高墙,不绝于耳,萌说ú中乃帷�

孙宇浩本来打算低调行至岳阳各县调查贪官污吏的勾当,却被突如其来的瘟疫打了个措手不及,此刻也不得不亮出身份,传令各县郡官员配合治疗、防御疫情。

听到太子亲临洞庭县,当地官员不敢怠慢第一时间来拜见。

孙宇浩问及岳阳县的疫情。

洞庭县令一边擦汗一边解释:“听从岳阳县逃出的灾民讲,起初只是一些体弱患者不停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后来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息。更有甚者身上出现红疹点,奇痒无比,化脓致死。”说到这里,洞庭县令瞄了瞄面色不虞的孙宇浩,结结巴巴地说,“为了预防瘟疫传染到本县,微臣已经禁止岳阳县的灾民逃到洞庭来……”

“只能这样了,”孙宇浩揉着太阳穴,疲惫不堪地点点头,话锋一转,“可有将此疫情呈报朝廷?”

洞庭县令迟疑了一下,嗫嚅道:“疫情来得太突然,微臣还没来得及呈报朝廷,不过微臣正准备向上呈报。”

孙宇浩勃然变色,冷哼一声:“你们哪里是没来得及呈报朝廷,分明是怕承担责任,想隐瞒下来,若非本太子巡视到此处,只怕你们还打算继续欺瞒朝廷,避重就轻地传一些假消息。”

洞庭县令闻言惊了手脚,脸色顿白,急急忙忙跪下,嘴里直喊:“微臣不敢,微臣不敢。”继而又企图把责任推给岳阳县令,“微臣是刚刚才知道瘟疫之事,据说岳阳县已经发生瘟疫十天,可是岳阳县令并未对我们邻县通报,所以微臣不甚了解,还是今天从逃出来的灾民口中听到。”

孙宇浩凝视了他半晌,不置可否地说道:“速速把瘟疫之事呈报朝廷,加强对灾民的救助和管理以及对瘟疫的控制……”

正说着,彦将军走进房间对孙宇浩耳语了几句,赵星语就看到他抽了一口凉气,“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怒目横眉地喝问:“此事当真?”

彦将军重重地点了点头。

孙宇浩一脚踢翻椅子,厉声说道:“好个作恶的乱民劫匪,连朝廷钦犯都敢劫杀!”

洞庭县令失声叫道:“可是临湘县的梁县令出事了?”

孙宇浩蓦地转过身,眼睛牢牢地盯着他,“本太子并未说是哪一位朝廷钦犯,你如何知晓?”

洞庭县令自知说漏了嘴,支吾答道:“前几天有消息传来说临湘县令犯事,所以微臣私自揣测……”

孙宇浩冷笑起来,“邻县发生疫情十天你都不甚了解,本太子刚刚审理临湘县令不过两三天你就知道消息了,这等消息还是舍近求远的传递?”

洞庭县令哭丧着脸,声音嘶哑地狡辩:“微臣只是偶然知道……”

孙宇浩不等他说完,一把抽出彦将军腰上的长剑,往他脖子上一搁,“你若再信口开河,本太子就让你做个剑下亡魂!”

寒芒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冰冷的剑刃贴着洞庭县令的肌肤,吓得他全身瘫软,黄白之物横流,屋里弥漫开一股臭气。

赵星语等人忍不住掩住口鼻。

孙宇浩不为所动,只是皱皱眉,继续审问洞庭县令,“是谁传递给你梁县令被劫杀的消息?”

第二卷 京城破案篇 第188章 预防和控制瘟疫

第188章 预防和控制瘟疫

洞庭县令满脸都是水,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他的嘴唇抖动不停,断断续续地抖出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

原来就在昨天,黔中郡太守传来文书,命江南道的一干官员做好太子巡查的准备,叮嘱各自守好本分,慎言谨行。然而带信的传令官却私下透露了一个消息,其意大致为,众人都是在一艘船上,船翻了对谁都不好,不听话的人就等着看临湘县城梁县令的下场。是故洞庭县令一听到有人出事,就联想到梁县令。为了保命,他还主动招出一些江南道官员瓜分赈银之事,内容也和梁县令当初说的差不多。

“你们这些混账!”孙宇浩第一次开口骂人,他愤怒地就想把剑劈下,转而又愤然地甩开长剑,金戈铁鸣的撞击声吓得众人大气都不敢出。

很明显梁县令被劫杀并不是什么难民劫匪作乱,而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目的就是阻止梁县令被押回京城把江南道一干官员的罪行抖露出来。但是黔中郡太守的文书中并未留下任何证据,而梁县令已经死无对证,为今之计只有先把洞庭县令这个人证保护好,免得出现第二个被劫杀的官员。孙宇浩扫了一眼屋中的几人,厉声说道:“刚才那些话若是有谁传了出去,本太子定不饶他!”

彦将军和随行侍卫们没有人敢不从,齐齐答“是!”

赵星语、吴越凯虽然跟孙宇浩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就看得出,孙宇浩在决策时表现出来的绝对不是平时的好说话,各自点点头表示明白。

“你也一样,此事不得走漏半点风声。”孙宇浩冷眼扫过洞庭县令,“你暂时跟在本太子左右,待回京时一同赴京把此事原原本本告诉父皇。”

“是!微臣明白!”洞庭县令并未为长剑离开脖子高兴,身体反而更僵硬了。

孙宇浩对彦将军吩咐道:“把他押下去,好生看守,若他出了事,唯你是问。对外就说洞庭县令染病,需要静养不见客。”

彦将军脸色不太好地点头:“末将遵命!”押着洞庭县令自行下去。

孙宇浩看了看筋疲力尽的众人,大手一挥,“尔等都下去歇息吧,星语再留一下。”

赵星语下意识地望向吴越凯,见他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心才稍稍安定,人虽然还留在屋里,魂已跟着他离开。

“星语!星语!”孙宇浩连唤了几声才把赵星语的魂唤回来,他迫不及待地问,“你可有什么办法缓解疫情?”在他眼中,赵星语总是会一些神奇的办法,希望这次也能在她身上看到希望。

赵星语想起在现代曾经发生非典疫情那一年,人们预防非典的措施大致分为以下几点: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加强人群免疫力;4、严格进行疫点疫区处理。她犹豫片刻,缓缓张嘴,用孙宇浩能听懂的方式讲了一遍,并建议熬制一些中草药,如金银花、板蓝根、蒲公英、野菊花等,因为这些中草药在后世都确定其具有抑制、杀死病毒的作用。

孙宇浩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先按赵星语的方法布置下去。

随着从岳阳县逃出来的灾民带来的瘟疫病毒,洞庭县的百姓开始生活在噩梦之中,隔三岔五就听见有人死亡的消息。县城各处都燃起火堆用来焚烧死去的患者,发现瘟疫的地方都被建起围墙,所有人不许迈出半步。

然而,恐慌面前,人们开始选择放纵的生活,没有什么比现时的享乐更能使他们逃避现实的恐惧。于是,洞庭县因为人们的绝望而面临土崩瓦解,到处都有人率众作乱,此刻已经分不清是灾民还是寻常百姓,抢粮杀人、**妇女等等恶行屡禁不止。

孙宇浩急得眼眶深陷,面色发青,嘴唇都泛起水泡。他此时顾不得追查赈银的去向,命周都督把江南府军全部调到疫情灾区维持安定,又疾书回京要求朝廷派遣太医和军队支援江南。

周都督担心太子的金贵身体,吴越凯心疼赵星语为了研究疫情没日没夜地操劳,纷纷劝说孙宇浩先离开重灾区,等疫情过去再来。不过他们的建议都被两人拒绝了,孙宇浩是不能放任江南土崩瓦解,赵星语则放不下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百姓。众人劝了好几次都无济于事,只好加强驿馆的防守,杜绝任何有疾病的人靠近。

洞庭百姓见太子和他们在一起,并传话说朝廷会派人救治他们,慢慢人心稳定下来,没有先前那么惶恐了。加上军队四处搜杀各路贼党,镇压了几处暴*险情,百姓都吓得足不出户,街道上除了一些无家可归的灾民,几乎看不到其他人,反而遏制了疫情的传播。

赵星语趁势在百姓中宣传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她通过军队和衙门官差熬煮的中草药大锅汤成了百姓们的抢手货,她用石灰水兑制的“消毒液”也洒遍了洞庭县每一个角落。

渐渐感染瘟疫的人越来越少,每天抓进“隔离区”的病人也从十几个变成五六个,乃至一两个了。待到京城派遣的太医赶到洞庭县,这里的百姓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次序。太医们听说此疫情被控制的事情是出自一个女子之手,不由啧啧称奇,不过还没等他们见到这位奇女子,孙宇浩就把防御疫情的办法一说,统统赶到其他发生疫情的灾区去救治百姓了。

看到疫情有所缓解,洞庭县稍稍有了点气象,孙宇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洗去数日来的疲惫与狼藉,再次出来时已恢复到昔日的贵族之气。他阴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对众人说道:“连日来各位都辛苦了,今日设宴款待各位,大家好生歇息一天,后日我们便要启程去黔中郡会会那位太守。”

赵星语闻言跨下脸,还要跑黔中郡?这位吴太子分明是先给了众人一颗大枣,再迎头给了一棒。

第二卷 京城破案篇 第189章 挑灯夜战查文牍

第189章 挑灯夜战查文牍

孙宇浩从洞庭县衙选了一个口碑比较好的主薄暂任代县令处理前任遗留下的一堆未完的公务及灾民疫情等善后之事,便带着众人匆匆赶往黔中郡。

黔中郡太守早闻知太子亲临的消息,把郡城附近的灾民驱散的一干二净,是以赵星语等人到了黔中郡反而没有见到其他地方那种到处聚集灾民乱哄哄的景象。她在路上已经听孙宇浩讲述,这位太守姓冯,在黔中郡任职已过十载,其大女儿乃是宫中的一位贵妃……听到这里,她不由撇撇嘴角,“又是一位皇亲贵戚。”

孙宇浩没有回答她的话,只是皱紧了眉头,脸上的表情更加阴郁。

过了山坡,前面便是黔中郡,但见城门大开,人头攒簇,黑压压一片。走近一看,冯太守领着大小官员侯在城墙下,队列锦旗飘扬,旁边还停了一辆华丽的八抬大轿。

见到太子驾临,冯太守迎上前,微微矮身,行了个礼,嘴里说道:“恭迎太子大驾,臣已经召集了各县官员,文书备案俱在,等候太子巡查此次水患的情况。”

孙宇浩骑在马背上也不下马,只轻轻抬抬手,淡淡说道:“冯太守有心了。”

赵星语揭开帘子悄悄打量这位冯太守,此人五十开外年纪,体态清癯,精神矍铄,颔下一络整齐的长须,鬓边微有几丛白丝,风采翩翩,神情泰然,言词温恭,不亢不卑,唯一对淡灰眸子闪出一种峻幽的熠熠冷光,令人往往不寒而栗。

冯太守抬头看了一眼孙宇浩,很快又低下头答道:“太子律己谨严,事无巨细,皆必躬亲。况且此次水患太过严重,臣等当然不敢草率处置。”

孙宇浩点头,命冯太守引路返回皇家行宫。

冯太守指着那华丽的八抬大轿说道:“日头正烈,太子请上轿。”

“无妨。”孙宇浩把眼光从轿子上移开,敦促道。

冯太守若有所悟,默默捋着他那长须,翻身也骑上一匹马,带着众人进城。后面一些乘轿而来的官员马上变了脸色,纷纷弃轿不用,从迎驾的仪仗军队中牵出数匹马,摇摇晃晃地驶回城。

进了黔中郡,大街上静悄无声,偶有百姓听到声响,打开木门看了一下就马上紧闭。转了几条街,市景渐渐荒凉,道路两旁白杨萧萧,近南城城根一带人烟稀少,房屋大多是空宅,所经之处无不透露出一种萧条之景。

孙宇浩问:“怎么城里不仅看不到灾民,连寻常百姓也不见几个?”

冯太守叹了口气,“太子有所不知,先前水患严重,虽有朝廷拨款赈灾,无奈受灾百姓太多,臣等竭心尽力也只能缓解其中一二,大部分灾民受不了饥饿又听说重灾之地爆发瘟疫,纷纷逃离江南了。”

几百万赈银只能缓解其中一二?孙宇浩心中冷笑,面上并未透露出不满,只是表情严肃地说:“看来此次灾情比往年还严重。”

“是啊。”冯太守马上打蛇随棍上,说了一大堆灾情如何危机,官员们救治百姓的工作如何艰难等事宜,言辞中无一不透露着他们这些江南道官员的辛苦和银两的短缺。

孙宇浩听着冯太守这些絮叨,不时皱一下眉头,总算到达皇家驻辇的行宫——景焕宫,他勒住缰绳,对冯太守言道:“今日车马劳顿,你先让人把文书备案呈来,明日再和各县官员来宫里商议事情。”

冯太守楞了一愣,很快答道:“谨遵太子懿旨。”便吩咐后面的官员各自先回衙门。

赵星语的马车尾缀在后,听得官员散去时低声的交谈。

其中一人嘟囔着:“不是说给太子设宴接风,怎么就各自散了?”

“是啊,我都跟小玉娘约好了。”

另一人道:“你看太子从进城就没笑过,还接风?别接出祸事来。冯大人可是嘱咐了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听说那个临湘县的县令出事了,洞庭县的县令也下落不明。我们啊,还是少说少问,一切听从冯大人的安排……”

赵星语坐在马车里摇摇头,这等不会看人眼色的草包也能做官,难怪江南道的贪官污吏这么多。至于洞庭县令么,恐怕谁也想不到就在随行的马车里,就算有人想到,他敢去揭马车的帘子吗?

景焕宫里早上了灯,两排铜烛台在空荡荡的殿里闪烁着古怪的光焰,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氛。孙宇浩吩咐众人皆去休息,留下赵星语共同查阅文案,遇有疑难好一同计议。

赵星语皱起眉头,心里抱怨,怎么每个人都喜欢找她议事,刘季磊处理后宫琐事也找她,孙宇浩处理江南水患也找她,难道除了她就没别人了吗,那么多心腹幕僚是干嘛的?她却不知道,这些男人喜欢找她议事,一是因为有一个冠冕堂皇单独相处的理由,二是因为她脑袋中确实有许多奇思妙想,说出来的建议和方法常常让人茅塞顿开或者大为叹服。这些上位者可是深通驭人之术,怎么会平白放着一个聪慧的脑袋不用呢?

吴越凯当然不同意放任赵星语和孙宇浩独处,朗声说道:“星语乃是草民的未婚妻,太子夜晚独留她一人成何体统?”

孙宇浩眼波随着跳动的烛火闪了闪,阴晴不定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悦很快转成浅浅的笑容,“吴老板多虑了,我与星语只是商讨江南水患,并无其他事情。”

吴越凯犹自不甘,“星语只是一介女子,能有什么能力?”

孙宇浩打了个哈哈,“此言差矣,星语救助灾民,解决疫情正是水患中不可缺少的助手,我大吴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吴越凯无奈道:“那恳求太子允许草民留下陪同星语,也好避嫌。”

孙宇浩收敛笑容,冷声道:“本太子行得正,站得直,怕什么闲话?”他眼睛扫了一圈屋里的侍卫,“倒要看看谁敢乱嚼舌根。”

众侍卫都低眉顺眼,充耳不闻。

“时辰不早了,吴老板自去歇息吧。”孙宇浩大手一挥,左右侍卫上前就要把急怒交加的吴越凯架往殿外。

赵星语一把拦住侍卫,转头对着孙宇浩怒喝:“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和吴越凯本是未婚夫妻,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孙宇浩心中烦躁也没心情好生多说,脸一沉,“没什么意思,这都是我大吴国事,岂能让外人知晓?”

“我也是外人!”

孙宇浩语塞,强词夺理,哂道:“但是你为灾民做了许多事情,让你知道也无妨。”

赵星语鼓着脸,嘟起嘴,愤愤道:“反正吴越凯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否则我什么都不知道!”

孙宇浩被赵星语的目光盯得不自在了,目光瞟向别处,清咳一声,心不甘情不愿地说道:“那吴老板就在殿里陪着,但不可靠近公文。”

赵星语撇撇嘴,鬼才想知道吴国那些贪官污吏的勾当。吴越凯见能够留下,也不再挣扎,静静找了个偏僻地角落坐下无语。

孙宇浩和赵星语两人便开始挑灯夜战查阅冯太守和众官员呈上来的文牍备案。

孙宇浩翻阅公文,渐渐感到愤懑,两道浓眉紧蹙蹩,合上文书难掩失望之色,叹道:“后面的不看也罢,果然是做得滴水不漏,每一项职衔变动,人事升黜、粮食采办,钱银出纳都制订得严严密密,天衣无缝。我本欲从中寻出破绽,却毫无半点蛛丝马迹,越是这样越是令我心中不安,可见这些官员欺上瞒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