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五福盈门-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婶子疼我,又总去帮我娘的忙,有了好吃食,不给婶子送来,那岚儿可就没良心了。”林岚又拿起一个包子塞到林大嫂子手里,“大婶子,你快尝尝,这可是岚儿调的馅儿,我娘说味道很好呢。”
“哦,是吗?”林大嫂子难免惊奇,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林岚才八岁,平日能照料花窖就已经不错了,现在居然还能自己做包子,可真是聪明勤快,“那大婶子就尝尝我们岚儿的手艺。”
林大嫂子咬了一口,仔细嚼了嚼,继而笑道,“哎呀,岚儿,你这包子可是比城里卖的还好吃,上次你大叔进城,给孩子买了两个回来,我尝过一口,可没有你这个味道好,馅料儿足。呃,这里面还能看见肉块呢,可真是名符其实的大肉包子。”
林岚听得夸赞,心里得意,刚要答话,就听门外有人说道,“哪有大肉包子,让我也尝尝!”
林大嫂子和林岚都是一惊,毕竟俩人也没听见门外有动静,怎么就突然跑进来个人,待他们扭头一看,心里同时哀叹一声,那站在门边,头发乱得跟团鸡窝一般的妇人,不是别人,正是林二嫂,她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陶碗里的包子,垂涎模样,好似多少年没有吃过肉一般。
5这包子虽说是林岚蒸的,但是她提来是送给林大嫂子的,自然不好做主,再说,就算她能做主,她宁可拿去喂狗,也不愿意给林二嫂吃。
1林大嫂子心里也是不喜,但是脸面上还要过得去,毕竟都是妯娌,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归不能太生分,于是就勉强笑道,“他二婶怎么来了,家里不忙?”
7林二嫂也不用人让,直接就坐到了林岚身前的炕沿儿上,答着,“不忙,不忙,就是闲着无事到处走走。”嘴上这般说着,她那眼珠子却一直黏在包子上没下来。
z林大嫂子忍着厌烦,伸手拿了一个给她,“他二婶来了也不先喊一声,吓了我一大跳,这是岚儿蒸的包子,你也尝尝味道吧。”
小林二嫂半点儿没客气的接了过去,一边吃着一边摆手说道,“都是自家人,来就来了,还打什么招呼,那不是外道了吗?”
说谁跟你是自家人,真是到了八辈子霉了,林大嫂子心里腹诽,看她吃得狼吞虎咽,更是厌烦,就说道,“岚儿这包子,味道真是不错。”
网林岚笑道,“我也是自己琢磨的,大婶子喜欢就好。”
林二嫂斜着眼睛回身看了林岚一眼,挑眉说道,“岚儿这可是偏心眼儿,只给大嫂这里送,恐怕是连公婆那里都没有吧。”
林岚心下一咯噔,她只顾着盘算找林大嫂子合伙开铺子,却忘记了这般越过长辈只送晚辈,确实失了礼数,万一林二嫂生事,不大不孝也是个麻烦。
“九奶奶那里自然送去了,二婶子可是冤枉岚儿了,尊敬长辈,我娘可是从小就教过我的。”
林二嫂子撇撇嘴,心里不信,想要立刻跑去婆家看看,顺带告状,又舍不得那陶碗里的四个大包子,想着怎么也要多吃一两个再走,于是就没有接话儿。
林岚就笑道,“大婶子,我刚才看你家猪圈里的小猪儿好像有些蔫,是不是这天儿太热了。”
林大嫂子见得林岚冲她迅速眨了两下眼睛,知道这丫头定是又有什么主意了,于是就顺着话头儿说,“哎呀,别是生病了,可指望它年底换钱呢。不行,我得看看去。”说着起身就往外走,林岚也随后跟了出去。
林二嫂窃喜,手下加快了动作,大口咬着包子,恨不得趁他们不在把包子都塞自己肚子里才好。
林岚一出门,也顾不得同林大嫂说啥,就跑出了院子,正巧前面有两个八九岁的淘小子在大树下玩耍,她就奔过去,拉了他们道,“水生,柱子,你们快去我家,告诉我娘,让她赶紧给九爷爷家送包子去。”
两个淘小子,玩得正欢实,就不愿意动地方,“我不去,太远了。”
林岚真想敲他们一记爆栗子,可惜他们不是林夕,只得哄道,“你们去我家传话,让我娘给你们每人一个肉包子吃。”
“真的?”两个小子顿时喜出望外。
林岚猛点头,“当然是真的,记得告诉我娘,快点儿送包子去九爷爷家。”
“好,我们记住了。”两小子有了肉包子做目标,撒腿就往村东跑。
林岚松了口气,回身见林大嫂子倚在院门上笑着看她,就忍不住红了脸,走过去,小声说道,“我娘不愿意出门,我想着先来大婶子这儿,再去九奶奶家,没想到被二婶挑到礼数不周了。”
林大嫂子心疼她小小年纪就要张罗这些人情琐事,摸摸她的脑袋,笑道,“没事儿,大婶子不是多嘴的人。”
林岚见左右无人,就拉了林大嫂子半蹲下身子,贴在她耳边说道,“大婶子,我和娘亲有件重要的事想要同你商量,有二婶子在,是说不成了,晚上大婶子来我家可好?”
林大嫂还以为刘氏有事相求,没有半点儿犹豫就应了下来。
两人刚要往屋里走,就听得小桃花的哭声,林大嫂子几步就窜进了屋子,就见女儿举着通红的小手哭个不停,林二嫂有些尴尬的捏了个肉包子,陶碗里早已空空如也。
林大嫂就抱了女儿问道,“这是怎么了,桃花怎么哭了?”
林二嫂讪笑,“小孩子哭两声是常事。”
她的话音儿一落,铁柱就蹦了起来,告状道,“娘,二婶子打桃花,桃花才哭的,二婶子把包子都要吃光了,桃花去拿最后一个,二婶子把她的手打红了,把包子抢去了。”
林大嫂子立时黑了脸,恼怒道,“他二婶,你都多大岁数的人,怎么同孩子争嘴呢,你想吃就说一声,孩子不是不能让给你,你何必动手打她!”
林二婶脸色涨红,刚才她不过是贪吃,一直盯着碗里最后一个包子,可惜手里拿得那个还差两口没吃完,小桃花儿就先伸了手,她一时着急,就一巴掌拍了过去,哪管得了什么长辈不长辈啊,不过此事当着林岚的面儿,被林大嫂这么数落,也实在有些抹不开脸面,气恼的扔下手里的包子,道,“不过就吃了你两个肉包子,大嫂子至于这么数落我吗,太过小气了。”
第三十五章 训妻
林大嫂气得直哆嗦,伸手敲了陶碗,说道,“总共八个包子你吃了四个,还说我小气。要是这样,你也小气给我看看?一年到头也没吃到过你家一口饭,你隔三差五来占便宜,我也不说啥了,现在居然吃我家的东西,还打我家的孩子,你当我是啥,泥人啊?你给我走,再也别来了。”
林二嫂被撵,也恼了,跳起来骂道,“这包子是二丫头送来的,我吃的是二丫头的,可跟你家没关系,凭啥说我占你家便宜!”
林岚心里恨极林二嫂,哪里肯帮她说话,脆生生开口道,“包子送了大婶子,就是大婶子家的。”
“你…好,好,你们是一伙儿的吧,你们等着,我去公婆那告状去!”林二嫂一阵风儿似地就跑出了门。
林大嫂也气得够呛,起身找了只大锁头,就唤桃花和铁柱,“赶紧穿鞋子,去你们爷爷家,你二婶子还不知道编排咱家啥呢。”
两个孩子麻利的穿了鞋子,就当先跑了出去。
林岚惦记刘氏是否赶过去了,也跟着林大嫂一起去了后街,结果一进林家老宅,就听见里面有哭号之声,不必猜,除了林二嫂没有别人。
林岚进屋一看,刘氏正坐在客位上,满脸局促模样,九奶奶气得脸色铁青,林三嫂站在一旁低声劝慰着。
林岚就跑了过去,喊道,“娘,岚儿来了。”
刘氏立刻好似找到了主心骨,拉了女儿在一旁,说道,“你大婶子家的送去了?”
“嗯,送去了,我跟着大婶子一起来的,我还以为娘亲早回家去了呢。”
林三嫂子在一旁接话道,“你娘啊,不常出家门,这冷丁出来一回,差点被晒晕了,说是在路上缓了好半晌,才走过来,我在门口见了她,还吓了一跳,那模样,不扶着就倒了。”
林岚赶忙行礼道谢,“谢婶子照料我娘,我今日和娘蒸了肉包子,味道不错,就想着给婶子们和九奶奶这里送一些尝尝鲜,小三儿在家睡午觉呢,我和娘就先出来了。”
林三嫂知道小丫头这是在解释为何没给她家送去,心里喜欢她懂事嘴甜,就摸摸她的头,笑道,“好啊,婶子等着吃你的肉包子。”
九奶奶在一旁听了,又指了左手边的林二嫂,骂道,“你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怎么年岁都活到狗身上去了,还不如二丫头一个孩子懂事。啥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吧,先送我这里和你大嫂子那里,是懂礼数,人家怎么就慢待你了呢,怎么就看不上你们一家了?”
林二嫂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听得婆婆训斥,就要辩驳,林大嫂却不容她说话,抢先开口道,“娘,二弟妹在我那里都吃饱,诚嫂子不去送也行了。”
“吃饱了?二嫂说她刚才在你那里才咬了一小口,就被你骂出来了。”林三嫂接话道。
林大嫂子恼道,“二弟妹,你说话怎么不讲良心,什么叫你只吃了一小口,我就把你骂出了?你足足吃了四个大肉包子,就是大老爷们也没你吃得多,我都没心疼说啥,你倒先跑来告状了,你撒谎都不眨眼睛啊?”
林九奶奶脸色更黑,这二媳妇真是越来越不着调了,撒谎、扯老婆舌、占小便宜,真是没有一样她不沾的。
这时,小桃花蹬蹬跑到奶奶跟前,举起小手,委屈道,“奶奶,二婶儿打我!”
九奶奶最是疼孙辈儿,拿起孙女的手,看着确实红了一片,就问道,“你二婶为啥打你?”
“桃花想吃肉包子,二婶就打我,把包子抢去了。”
九奶奶这下可彻底火了,伸手抽了旁边长颈瓶里的鸡毛掸子,就去抽林二嫂,“你这败家婆娘,抢侄女的吃食,还打侄女,你还有没有点长辈样子了,我们林家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老太太平日与老头儿单独过日子,做活也麻利,手下有把子力气,所以鸡毛掸子抽在林二嫂身上,还真不是一般的疼。
林二嫂挨了几下,见老太太还没有停手的意思,就开始绕着椅子跑,“娘,大嫂冤枉我,我真只吃了一小口…”她这般喊着,偶尔扫到刘氏和林岚脸上都隐隐带着笑意,心里火起,就奔了过去,要厮打刘氏,“就是你们两个丧门星,故意不送我家包子,等着看我挨打。”
林大嫂子和林三嫂怎么能看着刘氏受她欺负,不等她到近前,就拦了她,道,“哎呀,二嫂,你怎么不讲理啊,人家诚嫂子是孝顺知礼,你可不能骂人家啊。”嘴上这般劝着,手上去暗暗使力,把她推向婆婆的鸡毛掸子。
林二嫂又挨了几下,见躲不开就回身去抢了鸡毛掸子,刚要说话,就听得门外一声大吼,“你干什么,你居然敢打我娘!”
众人闻声看去,林老二正扛着根木头站在院子里,圆瞪着眼睛,死死盯着自家媳妇儿。林二嫂其实真没有打婆婆的意思,但她现在手里正抓着鸡毛掸子,这就不好解释了,她想起上次挨的那顿狠揍,吓得浑身哆嗦,连忙说道,“没…没有,我就是抢过来,我没打娘!”
林老儿扔下木头,上前就扯了她的头发,抬手抢过鸡毛掸子,就是一顿狠抽,直抽得林二嫂鬼哭狼嚎。
林大嫂和林三嫂站在一旁相劝,林九奶奶却觉得儿子护着她,很是高兴,摆手说道,“都别劝了,让老二打她两下长长记性吧,都多大岁数了,不好好过日子,又懒又馋。”
林大嫂和林三嫂本就是做个样子,林二嫂挨打她们可解气着呢,听了婆婆这么说,自然也就退下了。
刘氏有些尴尬的起身,说道,“九婶子,都是侄媳妇不好,非要送包子来,惹得婶子跟着心烦了。”
九奶奶连忙拉了她的手,劝慰道,“诚媳妇儿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这老二媳妇是一贯的喜欢挑事,可跟你没关系。上次的事,你不嫉恨,还送肉包子来,我和你九叔高兴还来不及,你可不能多心,以后多上门坐坐,别整日闷在家里。”
“是,谢婶子关心,小三儿还在家里睡着,我和岚儿先回去了。”
九奶奶知道她这是不愿意参合自家之事,心底更是满意,唤了林大嫂子送了他们出门。
林大嫂子着急回去看热闹,扔下一句,“我晚上找嫂子要绣花样子去啊。”然后就跑了回去。
刘氏牵着女儿,走出很远,隐约还能听见林二嫂的哭号,娘俩对视一眼,齐齐笑出声来。
林岚晃着小脑袋,得意道,“娘,你女儿聪明吧,好再补救的快,否则真让二婶子抓到把柄了。”
刘氏拍拍女儿的背,笑道,“是,我闺女最聪明了。不过,等小三儿醒了,看见包子都没了,恐怕要闹了。”
林岚立刻苦了脸,“早知道有这些事,就晚上偷偷拿给大婶子好了,一会儿再送去三婶子家,可不就半个都剩不下。”
“以后再蒸吧,总不好独独落下你三婶子家。”母女两个一路走,一路说着话儿,很快就到了家。
林岚写了几页书稿,就拾掇了剩下的四个包子,送去林三嫂家,得了一碗萝卜咸菜回来。
晚上一家人吃饭,林夕见得大肉包子换成了包谷饼子,就开口询问,待听得包子都送给了别人,自家一个都没剩下,小嘴儿就撅得能挂油瓶了,林岚哄了又哄,答应他过几日进城去买了肉,就再给他蒸一锅,让他吃个够,这才算重新有了笑模样。
天色擦黑时,林大嫂子挎着篮子上了门,篮子里是半下蘑菇,笑道,“今日俺家孩子爹上山采的,嫂子晒晒,冬日炖鸡吃吧。”
刘氏道谢,拉了她坐下,说了几句针线之类的闲话,林大嫂子仔细打量刘氏脸上并没有什么愁苦之色,心里奇怪,就问道,“嫂子,我白日听得岚儿说,你找我有事商量?”
刘氏就笑道,“这事儿还是让岚儿和你说吧。”
正巧林岚泡了茶水进来,就上前抱了林大嫂子的胳膊,笑道,“大婶子,岚儿是想找大婶子一起合伙儿做买卖发财啊!”
“做买卖?发财?”林大嫂子一头雾水,连忙问道,“岚儿快说说,如何发财啊?”
林岚抬手给娘亲和大婶子都倒了茶,才说道,“婶子,我家现在的口粮田,挨着官道,你知道吧?”
“知道,”林大嫂子还以为她要说当初被王家抢去肥田之事,有些尴尬,解释道,“王家势大,当日我和你大叔知道的时候,已经换完了,就是去找王家说理,也没用处了。”
林岚知道她误会了,就道,“婶子,我不是想要把田换回来,我是觉得那块地挨着官道,正好可以平出一块,盖个食肆。”
“食肆?”林大嫂子微微皱了眉头,“你这丫头,食肆都是开在城里,你怎么还盖在自家田里了。”
“大婶子有所不知,我家那块田,离得南城门只有十里,再往前不远就是去清风庵的岔路,平日去庵里烧香的车马都要从那里过,若是开个食肆,供路人歇脚打尖儿,生意定然会好。”林岚笑眯眯的给林大嫂子解释着。
第三十六章 说服
林大嫂子想起她白日里送去的包子,突然问道,“岚儿不会是想卖肉包子吧?”
“婶子猜对了,肉包子、素包子都卖,好吃,又方便携带,过些日子,南方的商队来往频繁,那时候官道上更热闹,若是能让他们买上一些做干粮,生意就更好了。就算春夏冬三季,不如秋季生意好,也差不了太多。”林岚喜滋滋分析着,惹得林大嫂子越听越惊奇,脸色古怪的盯着林岚娇俏的小脸儿半晌,突然对刘氏说,“嫂子,你这闺女儿是怎么生的,怎么这般聪明?”
刘氏心里骄傲,嘴上却谦虚道,“这孩子就是书比别人读的多了些,还算有些小心眼儿。”
说完,想起以前自家夫君对这闺女的疼宠,又叹了气,“她爹爹还在世的时候,就常说这丫头若是男孩子定能有番大出息。”
林岚不愿娘亲伤心,就抱了林大嫂的胳膊,撒娇道,“大婶子,你还没说呢,这生意到底好不好,能不能做得?”
“能,能。”林大嫂忙不迭点头,“别的不说,只说你那包子的味道真不错,放在哪里卖都亏不了。进出城的车马,一闻到香味,就是不饿也要下来买几个尝尝啊。”
林岚笑嘻嘻道,“我娘亲不擅与人打交道,我又太小,大婶子帮我把铺子开起来啊?”
林大嫂子心里盘算了片刻,问道,“开这铺子应该不是太容易吧?”
林岚猜到她是担心银钱的问题,就道,“大婶子,铺子建在我家的田里,省了买地皮,也不用砖石,只盖木头房子就行,工钱、料钱,加上添置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我大致算过,总共四十两就够了。我家里正好有这些存银,大婶子不必担心。铺子开起来了,我娘亲在后厨帮忙,我管账,大婶子只负责照管客人就好。每月的进项去了成本,分大婶子三成做工钱,可好?”
刘氏也帮腔道,“她婶子,岚儿年岁太小,加上她定的那门亲事,也不好多露面,你是看着她长大的,这丫头就信着你了,若是你能分神,就帮帮她吧。我们母女不会亏待你的。”
林大嫂听得那三成进项就动了心,虽然她只是一个普通农妇,心里也估算不出一个食肆一月的进项是多少,但是再少也能有几两银子,三成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一年就是十几两,这可顶得上他们一家两年的进项了,况且又不用她掏本钱,不用她出地,不用她费心琢磨菜色,只是招呼个客人,做个名义上的老板娘,这绝对是天下最好的差事了。
林岚是她看着长大的,乖巧懂事聪明,不是心眼坏的孩子,刘氏更是性子软弱不愿出头,这样的东家,也是哪里都找不到的。
她有心一口就应下来,但是想起家里的孩子爹,还是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回去和孩子他爹商量一下,若是孩子爹也答应,我以后就跟着岚儿张罗了。”
刘氏和林岚都笑了,她这般说,这事基本就算定下来了,毕竟这般好的条件,就是林老大也不会轻易拒绝。
林大嫂是个急脾气,闲话两句就匆匆回家去了,正巧林老大坐在灯下搓麻绳,就连珠炮似的把这事儿说了一遍。
林老大沉默半晌,起身就带着一头雾水的林大嫂又返回了林家,林岚见得他脸色不好,还以为他不赞同,心里盘算着是否要把工钱再提高一成,但出乎意料的,林老大张口却是问道,“林家是书香门第,若是开了铺子,行那商贾之事,我林诚大哥在天之灵,是否会怨怪?”
林岚一愣,最一开始她和娘亲打算找林大嫂出面,考虑的都是不想任家有何不满,倒把自家头上那顶刻着“书香门第”的帽子忘记了,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林家老爹当了多少年的花匠,而且她们一家先前填饱肚子都困难,这些都与那清贵已极的四字扯不上关系,自然她们也就把这无用之名扔在脑后了。
她想反驳,却又想起小三儿以后是要科考的,万一真因为这事儿被人诋毁诟病,也是个麻烦。
但是要她放弃开铺子,让自家的日子过的富庶,她又着实有些不甘心,一时居然哽住了。
刘氏这时却幽幽的开了口,“前些日子,家里连小三的束脩都拿不出,若不是岚儿找到他爹爹留下的一株千结草,现在小三儿恐怕连私塾都去不了了,兴许也要像他爹一般去做学徒,学手艺,养家糊口。当然,我若是去任家借,也能借来,但是岚儿以后嫁过去要怎么挺直腰背?更何况小三儿以后要考秀才,考举人,考状元,还需要更多银子,难道要一直去借吗?书香门第的名声固然重要,却也要在填饱肚子之后才能扛起来。这事啊,我心里打定主意了,若是孩子爹怨怪,就等以后我死了,再去给他赔罪吧。”
林老大和林大嫂都沉默了,心里叹气,林九爷也是没少提过林诚少时如何有才气,可惜,就是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到底弃了读书科考。说起来可能有些粗糙,但是,保证不饿死,才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
刘氏又道,“现在家里倒是有几两存银,但是平日花用,加上小三儿的束脩,人情过往,坚持不过一年就要用光了。二丫头好不容易想出个开铺子的主意,虽说对家里声名有些影响,想必也没人会骂上门来。况且,他大嫂子帮忙出面打理,外人就算猜到一些,除了传传闲话,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儿。只是,要累得你们一家跟着受人猜疑了。”
林老大摇头,“我家铁柱也不是个读书的料儿,识几个字,会算个账,将来能混口饭吃就行,倒是不必担心这商贾的名头,对他有何不利。我们一家日子过的也艰苦,嫂子和二丫头能想到我家孩子娘,给她份差事,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
这是答应了,林岚立刻长舒了口气,从心底里泛起了喜意,林老大和林大嫂这般真心为他们一家子打算,相信以后相处也定然会愉快,虽然钱财动人心,她保证不了以后他们一直不会变心,但是起码目前,找不到比他们更合适、品性心地也好的人了。
两家人又仔细说起,何时盖房子,盖多大,估计用多少本钱,何时开张,当然刘氏很少开口,都是林岚在同林老大夫妻商谈,甚至拿出了早就画好的图纸,林老大是个手艺粗陋的木匠,做不得精细的家具用物,但眼力还是有的,估算了要用多少木料,改了改屋子里的烟道等小地方,也就把格局定下来。
林家夫妻走前,又特意核对了一下说辞,对外就说铺子是林老大夫妻开的,占了林家的地,给了补偿,而且又雇请了刘氏在后厨帮工。
林九爷那里是要知会一声儿的,林老三夫妻如果猜到了也可一透漏两句,但是林老二一家是定然要瞒着的。
林老大接下了向自家亲爹禀报的任务,从林家出来,就转去了老宅,也不知他如何说得,居然真的彻底说服了林九爷,或者只是让老爷子保持了沉默,起码表面上没有找刘氏和林岚过去。
日子就在林老大到处收集木料和一趟趟去官道旁的田里查看地形中过去了半月,林岚每日除了琢磨改进包子的馅料,就是抄书稿,任杰那里在她又一次断了书稿后,捎来一张纸条,写着四个字,“包子不错。”林岚眉开眼笑的继续供应书稿,两人的争执,又一次以她的胜利告终,但她也记得,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道理,第二日的书稿格外的厚,还多了一件她亲手所缝制的长衫,虽然有些粗陋,但是,小全子悄悄透漏,他的少爷很是满意,一下午嘴角都翘着。
很快日子近了八月中,大王庄的家家户户再吃了月饼之后,有那眼尖的人就发现,林岚家挨着官道的包谷地里,空出了足有半亩大小,最开始还以为是被人糟蹋了,后来看见刚刚灌浆的包谷被掰了下来扔做一堆儿,包谷秸秆也被林老大拉回去喂了牲口,有那好奇的就上门来问,刘氏淡淡的说,是她让割的。
一时间全庄哗然,人人都道林家疯魔了,农人对于粮食有种天生的狂热,糟蹋了一棵,都会心疼,更何况还是半亩,这可是几百穗包谷啊,有那长舌的妇人,已经在别后偷偷议论林家是否攀上了官亲,有了依靠,就不拿粮食当回事儿了。
但是还未等他们把这样的闲话传遍全村,林老大一家就已经在村里找帮工,要在那片空地上建房子,这消息更是轰动,不管是用心赚些工钱的,还是打算看热闹的,都聚去了林老大家,于是,林老大租用了林岚家的田地,打算开食肆的消息,就传开了。
有的村人怀疑林老大家突然发了大财,有的又说他们一家平日装穷太成功,当然,像族老和里正那样的老狐狸在知道了林老大夫妻雇请了刘氏帮厨之后,就隐隐猜到了什么,但是揭露这个又有什么好处,还要平白得罪林家,于是也就保持了沉默。
第三十七章 铺子建成
林老二和老三自然很是疑惑,不知大哥一家怎么就突然有了银钱开铺子,两人找了大哥私下问询,林老大也没明说,只说银子是在刘氏那里借的,收入要给刘氏七成。林老二和老三也不是傻子,心里一琢磨就明白了,自家大哥就是担了个名头,再想想刘氏孤儿寡母的苦处,也就不再多问了。左右田里也没啥活计,就日日在工地上帮忙。
林三嫂本来对于大嫂找了刘氏帮工,没找自己,还有些挑理,听了林老三的话,也就改了脸色,闲来无事也去工地帮忙做个饭菜,而且对林岚和刘氏亲热许多,在她的小算盘里,以后铺子生意好,赚了银子,林岚是肯定不会愿意刘氏继续在后厨挨累,到时候若是再找人帮忙,她就有机会了。
至于人人厌烦的林二嫂,夜里讨好了林老二一番,却失望的得了两句呵斥,“你问着干啥,还要出去跟人家说嘴儿啊,老实在家呆着,让我听见你再惹什么祸,我就打折你的腿。”于是,她心里虽然痒痒的厉害,惧与林老二的拳头,还是把这好奇心忍了下来,日日看着林大嫂子在工地上忙碌,张罗着大伙儿的饭食,越发嫉妒。
六七日后,前后两进隔断,左右三间的宽敞木头房子就建了起来了,为了冬日保暖,房子四壁都用了双层原木,房顶更是用粘土和稻草混合在一起,糊了一层又一层,最后覆上厚厚的油毡,压了青石板儿,要知道翠屏城冬日,三日里有两日都在刮西北风,有时候肆虐起来,极轻易就能掀翻许多茅草屋顶,只有加盖了石板儿,才会让它束手无策。
木房子坐东朝西,正对官道,与官道相隔不过五丈远,地基打的也很高,与官道平齐,房前修了很大一块平整的砂石场子,埋了十几根木桩子,方便客人停车马。
房子大门开在正中,进去就是宽敞的大堂,左边角落有个小小的柜台,柜台里面有暗格,方便放些零碎铜钱和账册等物,柜台后面是个木头架子,准备放酒水。柜台出口不远是座方形火炉,连接着青石砌成的火墙,一尺宽,大半人高,绕着屋子绵延了半圈儿,直通角落的烟囱处,暂时看上去似乎占了很大位置,显得屋里有些狭窄,但是到得冬日这可绝对是取暖的依靠。
大堂里其余空处,放了八张方桌,桌下是长条板凳,都打磨得极光华,只刷了一层清漆,保持着淡黄的原木颜色,倒也别有一番干净淳朴的意味。
穿过大堂,掀起中间那扇小门的帘子,就是一间宽敞的后厨,靠着墙壁一排三眼火灶,一大两小,都与大堂火炉走一只烟囱,靠着北边墙壁是一排木架子,放着锅碗瓢盆和调料等物,东边窗下就是一只长长的案板,两只大菜墩静静的躺在上面。右侧则是一间歇息的屋子,里面盘了铺大炕,有炕桌,有桌椅木榻,留待平日自家人歇息或者晚上值夜时的住处。
整个房子实用又结实,完全考虑到了各种需要,无论是林大嫂,还是刘氏母女都很喜欢,赞了又赞,惹得林老大几兄弟脸色微红,但眼里却骄傲不已。
因为再有几日,就要秋收了,众人都惦记着田里的包谷,就商议着九月初再开张。
林老二领命进城采买了猪肉、粳米,林大嫂和刘氏在家里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