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放开朕的奸臣-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大了,如今烧掉了大半,他跟太夫人不得不搬到后面的小偏殿去住,这几天他却说地方太小了呢。"
董卿回过头,问道:"请问太夫人伤势如何?"
"命悬一线哪,太夫人被刺中当时流了好多的血,原本以为没救了,这次又多亏了那位顾公子,那顾公子看起来不太可靠,颇让人不放心,见到了泊泊鲜血,他的手居然还会发抖,脸色简值比病人还要苍白,可施起针来还是挺厉害的,不知道是不是误打误撞的关系,几针扎下去,便顺利帮太夫人止了血,万幸,没有被刺伤要害,不过这一剑也让太夫人受了不少罪,几乎都快下不了床了。"
"顾家行医百年,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医术精湛,博大精深,顾家子弟从小习医,我相信顾子衿只是缺乏经验,万幸的是太夫人平安渡过了险境,不日便可安好吧……。。"
说话间,两人已抵达了后殿,在那里,宁王已经在殿内等着她了。
刘骥一如与她初相识时的模样,身上穿着一袭白色长衫,如墨的黑发半扎起来,随意的披下来落于肩后。当她进入偏殿时,他正负着手,背对着她,抬着头沉默的凝视着窗外被大火吞噬过后的楼台殿阁,窗外的景像,一片焦黑,看起来有些凄凉。
"殿下……。"她轻唤一声。
"是皇太后那个老妖婆派妳来的吗?"
连头也没肯回,宁王的声音低沉略带着隐约的怒意。
"不是太后,是皇上。"她故意说道。
104 窝藏皇上
"皇上?"他冷笑几声,终于转过身子,面对着她,紧盯着她半饷,然后冷然道:"皇上他怎么说?打?还是和?"
看这反应,宁王果真并不知道皇上的下落。
大火燃烧王府的那一日,场面混乱,英王回到宁王府护卫着太后跟武太妃一行人怆惶的逃出姑苏城,那么皇上呢?
英王急着索要兵符,显然他确实是不晓得皇上的下落。
皇上并未遭到宁王或英王所害,却下落不明,究竟是到那里去了?
"皇上并不想打仗!"她咬牙道:"打战只是祸害苍生,徒增伤亡,请宁王三思,不要轻易动武。"
"那么妳得去问一问太后了,卫太后侵门踏户而来,不正是为了跟本王宣战吗?"
"你们中了英王的诡计了!他刻意挑拨生事,造成你跟太后的冲突,好自己从中得利啊!如今他已经被册封为皇太子了。"
"喔?太后竟然册封武太妃的儿子为皇储?"刘骥眸光顿时转为深沉,缓缓开口道:"这么说来皇上果然失踪了?不!正确来说,是生死不明,太后恐惧我会登基为帝,于是便急着册立英王以求自保了?"
宁王是个聪明人,英王成为皇太子的风声很快便会传到他耳里,他立刻会猜到皇上下落不明的事。
董卿抬眸道:"若真的打起仗来,国难当前,英王一定会以储君之名,径自宣布登基,他如此挑拨你跟太后,你难道要眼睁睁的放任他当上皇帝吗?"
"妳可是在说笑吗?"刘骥冷笑道:"英王登基,那又如何?妳觉得我跟刘歆亲,还是跟刘陵亲?刘陵是谁?一个出身农舍的小子啊。哼,事实上,我们毫无血缘关系吧。"
"皇权之下,血缘算什么?何止微不足道,为了夺权,亲如兄弟父子一样会相残,英王若夺得帝位,会视你为芒刺在背,他一定会不择手段的除掉你,放任他称帝对你没有好处。反而危险,相对而言,皇上却一心想与你交好。"
她竭力分析利弊。
"董婉啊董婉。"他轻唤几声。"妳是个聪慧的女子,站在我的立场来思考,妳认为我会怎么做?"
她再度劝道:"殿下现在怒意未消,一心想为母亲报那一剑之仇,一时冲动只怕会铸下大错啊!不如让我来当媒介。我去说服太后,让她当着诸王的面,向太夫人及殿下赔罪,并赔偿宁王府所有的损失,如此一来,殿下不仅得了面子。又有了里子。"
她来此的目的便是化干戈为玉帛,然后凭借着宁王之力找寻皇上,消弭战争。
"一时冲动?"他突然纵声大笑。一对黑眸带着调侃凝视着她,"我刘长风只会对女人一时冲动,妳不是很清楚吗………"
片刻,他敛起笑容,"妳打算怎么做?除非妳真能说服太后。当着诸王的面前,向我们母子二人跪下来磕三个响头。那么我便答应妳,既往不究,决不对朝廷出兵。"
闻言,董卿脸色陡变。
要求太后向宁王母子二人当众磕头赔罪,此事绝无可能。
皇帝的母后,当朝的太后怎么能向王候屈膝,下跪赔罪!
刘骥不疾不徐的在大椅上落座,笑道:"婉儿啊,别把长风当成傻子,咱们别再绕圈子了,就直话直说吧,妳明明知道我在想些什么,而我也明白妳在想什么,妳是想说服我替妳找寻皇上吧。"
董卿紧咬着下唇,几乎都快沁出一道血丝来了。
宁王要那个位置,他打算坐上金銮殿的龙椅。
他话说得如此直白,未及她开口,已经断然的拒绝她了。
宁王府遭难,反而助他迈向了帝王之位。诸王会拥立他登基,他怎会错过此机会?
这时,太傅苏沐匆匆忙忙的进来,瞧见董卿在此,竟毫不避讳的开口道:"殿下,伟王跟赵王率着兵马来了。"
"喔?这么快!"
"伟王跟赵王的封地离咱们近,来得快些,其他诸王已经在路上了,不出个把月便可以在姑苏城会师,宁王府遭遇此大难,这次刘姓诸王一定会替太夫人及殿下讨回个公道。"苏沐道。
刘骥抬抬手道:"两位叔伯来了,我得亲自出城去迎接,你先下去准备吧。"
"是。"苏沐很快的便退下了。
屋里一室的清冷。
刘骥从大椅上起身,瞥了她一眼道:"听见了吗?这仗,是得打了,而且势在必行。"
董卿低吟片刻,然后定一定神,大胆的提出请求道:"请殿下容许我在姑苏城待上几日罢。"
她是朝廷的大官,今内战在即,宁王怎会让她留在府内?
明知道他会拒绝她。
可皇上下落不明,或许还被困在姑苏城的某一处……。。她一定要想办法留下来,找寻皇上的下落。
不料,刘骥不愠不怒,反而从容笑道:"我正想留妳呢,若不是与朝廷的战事在即,我无暇顾及妳的安危,我真想留妳一辈子,宁王府妳爱待上几日便待上几日吧。"
竟如此落落大方,反而让董卿愣了一下。
"我们的立场相悖,殿下不担心我暗中收集军机吗?或者趁机破坏你跟诸王的会盟?或者……。。我找到了皇上?"
他笑而不答,仅深情款款的看着她,嘴角始终扬着一挘馕渡畛さ男σ猓季茫獠抛泶蟛嚼肟
片刻,屋外传来他的朗朗笑声。
"只因为妳能待在我身边!"
*
董卿在宁王处一无所获之后,便丧着气转回花厅,但见小安子神色不安,一脸惶惶然的在厅内踱来踱去,瞧见她来了,忙不迭的迎向前,劈头便问:"皇上呢?是不是被宁王给挟持住了?妳得想办法救出皇上啊!"
董卿眉头深锁,摇摇头:"宁王确实不知道皇上的下落,反而是我告诉他,皇上失踪了。"
小安子听了,立刻急了。"妳告诉他皇上失踪,不正是等于在告诉他,现在天下无主了吗?他还不立马率军攻入帝都,夺取帝位?"
"攻入帝都,那里有那么容易,别忘了皇上的大军在我手上。皇上失踪之事,诸王很快就会知道了,皇上尚年轻,太后却急着册立皇弟英王为太子,此举,不等
于召告了诸王,皇上的生死未明了?天下无主,正是争位之机,被册立为太子的皇太弟英王及惠帝之子宁王两人,马上会掀起争夺皇位的内战。"
眼见即将暴发战争,无论是宁王或英王登上帝位,皇上都回不去了,新帝绝不会让他活命。
不!只要发现了皇上的行踪,无论是宁王或英王,都会立刻下手,悄悄的干掉皇上。
愈想愈是惶然,小安子很是担心,惴惴不安的说,"董大人,那该怎么办咧?"
董卿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咱们找上顾子衿,一起去街上溜达溜达吧。"
***
在某一处僻静的小山内,山景青葱蓊郁,绿意盎然,枝叶扶疏,一阵清风拂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山里树林密集,隐身在翠绿之中有一处破旧的小茅屋,位置十分的隐密,屋内正散出淡淡的药味儿。
一名女子蹲在小院子里,拿着蒲扇正专心的熬着一炉汤药,小炉子冒出阵阵文火,她热得满身大汗,有时又被那烟火呛得连咳不止,模样儿甚是狼狈。
这时,一名矮胖中年男子领着一名瘦小老头,扒开树丛,先是鬼鬼崇崇的左顾右盼,确定后方无人跟踪之后,这才匆匆忙忙的闪入小院落内,行踪极其神秘。
"哎啊,妳怎么会弄得这般狼狈?粗布粗衣就算了,连发髻都乱了,平时,我可是不让妳干粗活的啊。"那矮胖中年男子瞧见女子因为劳碌,而让发丝散落的狼狈模样,立刻低声呼道:"妳先等着,我去弄几个人过来侍候。"
那女子忙不迭阻止道:"伯父别忙和,那里有住在小茅屋子里,还有下人侍候的?这岂不是在引人注目吗?"语罢,将眸光移至矮胖男人身后的瘦小老头身上,道:"齐大夫今天怎么这么早来?"
齐大夫弯了一弯道:"小娘子吩咐过,只要有人问及老夫给符公子所开的药方里的药材,便来通知妳!"
闻言,林阳儿神色微变。
果然,找来了……。。
会这么聪明,以药材来追人,一定是董司马。
"对方是怎样的人?你怎么回话?"她确认道。
齐大夫道:"二位公子装扮的伪娘带着一个小伙子,听说沿街向好几家药铺打听,最近有没有人抓那几味药材,老夫想着合该是姑娘所说的,仇人寻仇来了,当然不敢告诉,于是便急着跑来通知小娘子了,你们夫妻俩还是快点逃吧。"
"嗯,我知道了,多谢了。"林阳儿语罢,以眼神示意,符老板立刻拿出一锭大银子,塞给了齐大夫,片刻,齐大夫便带着笑容离去。
符老板悄悄瞥了屋子一眼,凑近阳儿耳边,低声道:"姑苏城已经封城,进入了战备状况,连一只小耗子都出不去,圣驾被困在城内,根本逃不出去,要不,咱们把他给交出去吧?"
105 共患难的心计
林阳儿抬眸道:"把皇上交出去?"
符老板道:"听齐大夫所言,在大街上四处寻人的分明是董司马,她既然盘算进了城,心里定有斟酌,自然有本事出得去,这可是个机会啊,妳把皇上交给董司马,救皇上出城的事就该由她来想法子,光凭妳这些日子的付出,妳还是救驾有功的啊,将来皇上重返帝都,总不会忘了妳的。"
林阳儿心里早已有定见,她款款说道:"你若想封候,坐稳国丈的位置,就别把皇上交给董司马,姑苏城封城,不会永远死死关着,物资得进出,宁王总该不会饿死百姓的……。。"
"可,现在进出管得很严哪,没有宁王的特许,是无法出入城门的,咱们总得把皇上给弄出姑苏城吧?皇上回不了皇宫,他还会是皇上吗?很快江山便易主了,不是宁王,也会是英王坐上皇位的。"
林阳儿脸色一沉,低声吩咐道:"伯父你去弄几只病死的老鼠,趁着深夜,丢进菜市口前的井里。。。。。。。。"
闻言,符老板倒吸了一口气,脸色骤变,颤声道:"这怎么行咧?这般的手段,太过狠毒了,把病死的老鼠丢进水井里,会引起大灾难的啊!"
林阳儿咬牙道:"只有这个方法了,皇上出不了城,等到江山易主,一切都来不及了,皇上便不再是皇上了。你以为光凭着那些所谓的天命,我便能当上皇后了?我等待了多年,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天命会因人而改变,先帝跟皇上意欲于董婉,我凭借着天命,自侍着上天注定。不也没能踏上宫门,当上皇后吗?与其靠着那些遥不可测的天命,还不如靠自己。。。。。。。。"
"可。。。。。。。,会死很多无辜的人哪……。"符老板仍然犹豫。
林阳儿沉着脸道:"这么多年来,你还不明白吗?我林阳儿绝对不是什么恶人,也无心害人,一切皆是不得已。我爹为了我的那个所谓的天命,天天倚在门扉,日日盼着宫里来人,将我接入皇宫里……。。。盼了一生,盼到他合眼了,宫里却始终没来半个人影。最后含恨而终……。。。我爹的死,改变了我的想法,坐着等,不如起而行,什么事都不干的人。连上天都不会帮你。今日,我为了达到目的,使了手段,来日我若真有幸,登上了高位,必会为今日之事赎罪。我将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沥血叩心的为天下的百姓谋福祉。。。。。。。。我将来会做的事,必以十倍,甚至百倍,来弥补今日之过……。"
正说话间,屋里传来了几声轻咳声。林阳儿不再多言,她低声吩咐道:"在疫病漫延之前。你别再到这里来了,避免被跟踪。"语罢,迅速的将衣襟内的红玉拉出来,让它显眼一些,然后将所熬的汤药倒入碗里,紧接着端了进去。
"皇上,该喝药了。"
刘陵轻咳几声,见她端着汤药进来,便从床上爬起来,伸手接过汤碗,这时却发现林阳儿细嫩的手上竟满是伤痕,他心里一惊,连忙搁下药碗,抓住她的手,端详片刻,脸色突然一凝道:"妳,怎会伤成这样?"
林阳儿垂着眸,低声道:"是阳儿笨手笨脚的,一点小事也干不好,惊吓了皇上,请皇上恕罪。"
为了熬药、煮粥及烧热水给皇上梳洗,她得带着柴刀去屋后的树林内劈捡柴火,得去溪边提水、洗衣。。。。。。。这些工作对她而言,确实过于粗重。就算林家落没了,终究日子还是比一般破落穷户好过,她的身边还是会有个小丫鬟跟老嬷嬷侍候,以致于从未真正劳动过,后来跟在符老板身边,更是享尽了富贵。
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劳心劳力,亲力亲为的服侍一个人,着实吃了不少苦。
"是朕拖累了妳啊。。。。。。。。,一个娇贵的小姐,怎干得了这么多的粗活啊?"刘陵满脸的自责。
当日宁王府大乱,又是起火,又是厮斗,刀剑声中挟杂着吵杂声,声声不绝于耳,他正打算前去阻止事态继续恶化下去,却突然听闻有人大喊,太夫人被剑刺中了,当下他便心里一寒,王府果然出了不可挽回的大事了,这时林阳儿却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她气喘吁吁的奔过来对他说,英王瞧见宁王府的火光,便丢下她,带着大批护卫,急驰回府,她担心他的安危,便跟在英王的后面,悄悄地回到王府,特地跑来通知他。
事态已经明朗,一切都是英王的诡计。
为了避免兄弟相残,为了维持那一丝亲兄弟的情义,他以护送阳女出家为名义,命令英王返回封地,万没料到,他还是动手了,宁王府的大火,不仅是为了引起纷乱,还是通知他返回王府的暗号。
当他瞧见阳女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心里便明白了一切,英王带兵入府,必会趁着混乱杀了他,嫁祸给宁王,好替自己夺取帝位。当务之急,他得离开王府,于是便放火烧了东厢房,趁乱离开。
为了皇位,兄弟相残,亲兄弟如此狠毒,怎不让他寒了心,痛心疾首啊?
"皇上,您别伤心哪,会伤身的,您体内的毒素未清,得先养好身子啊。"
她拿着丝帕,递了过来,他这才回过神来,发觉自己竟已泪流满襟了。
刘陵擦掉伤心的泪水,缓了片刻,然后把汤药给一口气喝完了。
林阳儿立刻殷勤的向前,收走空药碗。
刘陵突然拉住她的手,抬眸看着她,但见原本丰腴的她,因为操劳,已然消瘦不少,他的黑眸瞬间划过了几挘饬粒季茫夯旱目诔信档溃海⒃陔蘼淠训恼庑┤兆永铮蛫呎展耍奕粲行一氐降鄱迹鼗峄乇ㄓ趭叀#
阳儿闻言,噙着泪,立刻楚楚可怜的跪了下来,哀求道:"请皇上别逼阳儿出家吧,我有嗔、痴、爱、恶、欲,只是个寻常人,凡根未断,我喜欢热闹的尘世,喜欢这世上所有的一切,并不想待在清冷的寺庙里啊……。。"
原本心一横,为求保命,只好奉皇命出家,不料,事情却出现了转机,万没料到她居然救了皇上,还得以亲近照顾他。
她跟皇上之间,似乎真有某些缘份在牵引着。
皇上体内中毒,表面上看似无事,身子状况却极不好,现下宁王已经彻底跟朝廷翻脸了,如今皇上正落难,被困在姑苏城内,身处于险境之中,孤立无援之下,只能依赖她来照顾,她衣不解带的服侍于床前,尽心侍候,身子被树枝刮得满是伤痕,双手因劳动而长了茧,吃足了苦头,她仍咬着牙,硬撑着,辛苦总算有了成果,皇上对她似乎产生了某些感情,所谓的共患难便是如此吧。
在患难中所建立的情感,是特别深刻的。
攻心为上。没什么比紧紧的抓住皇上的心,得到他的信赖更为重要。
她要他对她感到愧疚,对她感激。
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她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将皇上交给董司马。
她得想法子,与皇上一路相依,互相扶持的回到帝都,日子愈是克难,他对她的情感会愈深刻,就算不是爱情,也会是患难之情。
自古以来,婚姻之事是天定姻缘也好,是父母之命也行、是媒妁之言也罢,两个互不相识的男女结为夫妻,那里来的爱情之说?所谓的爱情不过只是一种肤浅的感觉,她跟皇上之间,不需要纒绵绯侧的爱情,只需要相互扶持,不离不弃,那么便是超越了爱情,举案齐眉的夫妻之情,皆是超越爱情的。
"朕逼迫妳出家,妳却不怀恨在心,反而还冒死赶回来通知朕,接着又竭尽心力的照顾朕,朕的心里已经过意不去了,怎还会狠心的逼妳断绝红尘?放心罢,朕不再逼妳出家,回宫后定会替妳安置个好去处,保妳一生尊贵荣华。"
林阳儿垂眸道:"谢,皇上。"
刘陵伸手将她扶起,倏地,却瞥见了她雪白的脖子上挂着一块血红色的玉石,他愣了一愣,不自觉的开口道:"听说,妳衔红玉而生,此事可为真?"
林阳儿脸色忽地一红,低声道:"人怎能衔玉而生,如此荒谬?这块红玉其实是林家的传家之宝,原本是该传给我哥哥的,在我出生的那一天,适逢阳时,加上红霞满天,远远看着林家宅邸,屋子就像被火烧着了似的,此乃大吉之兆,于是我爹就破列,把它传给了我,亲自把这块红玉挂在我的脖子上,后来,家里来了很多的术士来替我看相,『衔玉而生』这件事,不知怎么一回事儿,竟传了开来……。。"
"原本妳生得奇特,所以穿凿附会之事便自然而然的牵合上了吧。其实跟妳同样的红玉,朕原本也有一块。……。。"突然见到了阳女的红玉,竟让他回想起了一些事情,依稀记得皇奶奶还在世时,曾经给了他一块红玉,她牵着他的手,对着他殷殷嘱咐,他命定的皇后,尚流落在民间,让他拿着红玉去将她接回皇宫住,他听了,便把手里的红玉给扔进荷花池里,然后转身去了董府。。。。。。。。
此情此景,突然觉得竟是自己辜负了她,心里不禁燃起了一挘⒕沃小
106 残垣断壁中的婚娶
他沉默了很久,最后终于幽幽的叹了口气,道:"阳儿,是朕对不住妳啊!"
听见他终于唤着她的名,林阳儿顿时悲从中来,轻唤一声,"皇上啊!您可知道,阳儿等了您多少年了吗?打小,我便每天倚在门口,呆呆的望着北方,等待着您的身影出现,一日又过了一日,却始终等不到您的身影,终日在失望之中渡过。。。。。。。"说着,眼泪就像断线的珍珠一般滴滴嗒嗒的落下来,潸潸然流泪不止。
刘陵见了于心不忍,立刻拿着帕子替她拭泪,哄了起来,"别伤心,别难过,一切都是朕不好,是朕辜负了妳啊。。。。。。。。。。"
林阳儿索性偎进了他的寛大的胸怀里,将多年的委屈,在此刻化成眼泪,千般柔情,万般委屈,依偎在男人的怀里,鸣鸣咽咽的痛哭了起来。
她因为他而担误了多年,如今又义无反顾的跟着他落难,着实吃了不少苦。今他的处境十分的危险,可谓生死攸关,她却不惧生死的跟在他身旁,衣不解带的照顾着他………。想来,刘陵便满心的愧疚,于是便柔声的哄着,林阳儿哭了一阵子,方想起皇上的身子不适合太劳累,这才止住了泪水,然后挘粧{眼泪,退了下去。
未久,符老板进入了屋里,刘陵抬眸问道:"外面的情况,打听得如何了?"
符老板立刻上前,恭敬的回道:"启禀皇上,草民花了不少银两,终于打听出来了,城外的驻军是伟王跟赵王的兵马,二王在两日之前进入了宁王府,今天一大早。王府的下人们进进出出,挂起红帐来,忙得不可开交,听说是今晚宁王府办喜事,说是要给犯了大灾难的王府冲喜来着,民间传说冲喜可以治病,还可以冲掉不好的运气。王府适逢大难,在这个时候办喜事,定是想冲去恶运来着。"
刘骥那家伙怎会相信冲喜那些无稽之谈?
办喜事?宁王府怎会突然办起喜事来了?
他接着问道:"宁王要娶谁?"
符老板回:"听说是姓曹。"
是曹梦平,那么冲喜之事应是太夫人的主意。急着让儿子成婚,是为了战前留种吧,男人在出外打仗之前。家里的长辈担心断了后嗣,便会安排男人仓促成婚,留下子嗣。
看来,宁王果真是打算倾尽全力,举兵攻入帝都了。
他突然失了踪。外头定是会谣传他已崩逝了吧?
刘陵凝着神,暗忖着,韦王跟赵王已经率兵来到姑苏,其他各王也该在路上了,宁王扬言替自己讨回公道,请求诸王会师。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诸王的拥立之下,坐上龙椅。
国之无主,宁王登基。理所当然;若他还在世,宁王却登上了帝位,一国岂能有两君?将来必会造成混乱。
为此,他必需在宁王夺取帝位之前,趁着诸王会师的时候。出现在众王面前,证明他尚在人世。方能阻止内战的发生。
在这之前,只要暴露了行踪,他便性命堪虞。
他与林阳儿假扮夫妻,藏身在隐密的小山里,一方面养好身子,一方面观察局势,只可惜,姑苏城封城了,他的暗卫在宁王府大乱的那一日惨遭杀害,如今与外面断了连系,究竟现在外头是什么情况,他无从得知。
从符老板带来的消息得知,英王护着太后离开了姑苏城,太后担心着他,绝不会返回帝都,现在应该是待在离姑苏不远处,四处找寻他的下落吧,而英王私低下也不会闲着,他心怀异心,一定会找办法杀掉他的。
大军也该是调动了,宁王府大乱的那一天,他让董卿出了城,她回到姑苏城,看见局势纷乱,肯定是已经调动大军了。董卿一定会利用大军来压制诸王,令他们有所顾忌,不敢随意出兵。
可如果他这个当今皇帝,被诸王断定遇了害,已经崩逝,情况便不同了,董卿擅自调动大军来对抗诸王,便是造反。
诸王会以造反的名义,杀掉她的。
想起她的安危,他的心里便忐忑不安。
在天下陷入战乱之前,他一定得想个法子逃出姑苏城。
***
宁王府遭火大劫,半数殿阁尽毁,遍地残物,在这最不恰当的时刻里,却反而大大的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一大早朱红色的大门口便燃起了响彻云霄的炮竹声。
在王府的残垣断壁中,居然办起喜事来了,格外的奇特。
红色喜帐在王府内四处高挂,随风飘扬,彰显了皇族的喜事,虽然仓促,却极为慎重,为了迎娶新媳入门,太夫人坚持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足以见她对媳妇的重视与爱惜之情。
王府热闹了一整天仍未止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喜色红灯笼在四处高高的挂起,在风中摇拽,宛如一条巨龙盘在屋檐上。
偏殿内,丝竹乐声优雅的响起,傧客们杯觥交错,一片歌舞升平的景像,好似王府的劫难未曾发生,喜宴的吵杂声,直至深夜时分方得歇止……。。
董卿扶着醉得东倒西歪的沈慕秋,趁着皎洁的月色,在小径的白石子上,歪歪斜斜的走着。
酒席上她与他并坐在一处,他却拚命的喝闷酒,完全不听她的劝阻,这下可好了,最后连路都走不稳了,酒席散了,她不得不顾点义气,扶着他,蹒蹒跚跚的回房。
月色一片冷寂,在昏黄的挂灯下,她扶着醉后的他,步履蹒跚。
沈慕秋打了个酒嗝,神色迷茫,巅巅倒倒的说:"我刚刚在酒席上是怎么说的?新婚致喜,今天可是他的大喜之日啊,娶妻的大日子……。。女人,究竟有什么好的?论容貌,论才情,这世间有多少女人及得上老子啊?我沈慕秋就是输给了那个该死的肚皮!"他双眸微熏,用力的拍一拍自己的肚子,发出了啪啪的声响,凄凉笑道:"我这肚皮下不了蛋,祝她早生贵子啊!"
董卿劝慰道:"女人还是有好处的,大多数的男人都是喜欢女人的,终究男人还是会娶女人的。"
沈慕秋怅然道:"是啊,那家伙也喜欢女人,还喜欢得不得了,真是令我沈某人痛心疾首啊……。"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再度打了个酒嗝,含含糊糊道:"一切都是为了女人………。,妳可知是谁求我去杀了乔培那个老东西的?正是太夫人哪!"
闻言,董卿怔住了……。。
万没料到,竟是太夫人要求沈慕秋去杀掉朝廷监御吏的!
太夫人为何刻意引起自己儿子跟朝廷的矛盾?
"你醉了,胡言乱语,太夫人杀掉乔培除了给自己招来朝廷的侧目,还有什么好处?"她故意假装不相信。
沈慕秋醉得不轻,此刻对她毫无防备,他傻傻笑了一会儿,道:"妳真笨,惠帝死得这么仓促,谁最有嫌疑?先帝首当其冲,备受怀疑,诸王私底下都认为他弒君杀兄,于是诸王一直以来都想让长风继位,继承他父皇的皇位,可那个刘康却不顾诸王,坚持让自己的儿子接下皇位,可见当今皇上的龙椅是极不安稳的。无关乔培,皇帝跟太后都会紧盯着宁王,乔培好几次弹劾宁王,突然被杀了,一定会引起风波,可太夫人有十足的把握,长风背后有诸王撑着,死了一个监御史,朝廷是不敢动他的。更何况我还特意留下他的画作,故布疑阵,那里有凶手会故意在凶案现场留下自己的东西咧?"
"杀掉监御史对太夫人又毫无好处,反而招惹了麻烦,你以为我会信吗?"
"一切都是为了让浪子回头啊!"沈慕秋继续说道:"长风那个家伙,为了一个女人,突然丧了志,他毅然的抛下一切,浪迹江湖去了,太夫人多次让人去劝他回来,他始终不肯回来王府,太夫人只好制造事端让他回来了……。。,弹劾他的朝廷监御史突然被杀,现场又有他的画作,不算小事,他一定得回来的。"
"一个女人?"董卿纳闷道:"是怎样的女人让他突然抛弃了尊贵的身份,浪迹于江湖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