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媚庶女-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玫哼笑了一声。

管他什么神态,反正,那是必须得当真的一句话。

呃,还有,就算样子很不正经,这人看起来也无比俊美无比养眼啊。

好吧,明玫觉得,她的郁闷被有效治愈了。

204第204章

留峰寺游后;明玫其实一直有在关注洛月的消息;虽然人家和她没啥相干。

但当你知道了一个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便会忍不住想知道这一天到底什么时候来到;以及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到底会发生些什么。

明玫也说不清楚她是什么心态;想来主要是等热闹瞧的阴暗成份较多吧?

谁知孑然一身的洛月在孔国公府里还依然高调张扬地扑腾撒欢儿呢,第一个倒下的;却是她家明瑾同学。

明瑾被贺正宏送回府的后续,平静无波,双方友情和解。

虽然郡王爷打人欠妥;但人家是男人嘛,打自己的女人这种事儿,本就属于打了白打的行为;不算什么过错的。最多归为品行问题。

何况人家郡王妃说了,郡王爷是为了维护合府声誉,怕郡王府背上个窝藏罪犯的黑锅,打人师出有名啊。

相比之下,明瑾先是带来路不明的人上门,再是私自离家,过错就大了。

总之贺正宏亲自送回,也不知道是怎么说的,反正没让明瑾因此领家法,也算一大胜利。

让那已经豁出去了,觉得自己反正活不成了的明瑾,又安然窝回自己的小院去了。

可是才仅仅几天,看似完全平静下来的明瑾又有惊人之举。这天承福郡王府有个小妾查出有了身孕,承福郡王兴致忽致,就命人摆了几桌酒席,妻妾同乐起来。

一群人酒意正酣时候,明瑾忽然起身越众而出,站在前方对着承福郡王破口大骂起来。

主要内容是说你个孙子瞧不上我是吧,在我心里你还不是屁也不是?我爱的人是霍府世子霍大都督,他比你本事一百倍啊。不过阴差阳错落在你这废物人渣手里,你丫的还不知道珍惜。你也就配跟这帮子一天到晚只会奉迎男人的女支女们混。老老小小,一窝子男盗女娼货色……

似乎也没有骂到很痛快,见有内侍迅速逼近要将她拿下,明瑾就一头撞在了墙上。

据说,当场死透了。

郡王府里当然人人气愤,因为她这一竿子实在骂进去了很多人。

承福郡王气得肝儿痛。这下还得了,反了天了。

让人给贺家送了讣报,把明瑾的罪过洋洋洒洒罗列了一大篇,什么多年无所出,善嫉,不孝,以妻犯夫,不守妇道,违规自戗……总而言之,要上表将她从宗人府玉牒上除名,不能让人入陵坟让牌进家庙,要将人扔到城外乱葬岗去。

贺正宏看了那折子,气得说不出话来。

明瑾就这样死了?死之前还只怕把男人得罪得不够彻底似的?真是疯到一定程度了。

且不说郡王府列出来的罪名是否一一属实,单就自戗一项,嚣闹出来,就够让她无人收尸的。

皇室中人对自戗,向来是明令禁止的。想想后宫那地界儿的主儿们,有多少不得意多少伤心。可又有谁敢有事儿没事儿抹脖子上吊的?

戴罪之身无活路了,或者本人遭遇重大过不去的坎了上个吊什么的也就算了,时人好歹讲究个死者为大,死都死了,大多数睁只眼闭只眼的算了,前尘往事多一笔勾销。但说到底这还不是要看上面的心情。

象她这般大肆的喧闹,若承福郡王一定要追究,宗人府立了案,再遇到圣上一个不耐烦,那是会罪及家人的。

就算家人她谁都不顾惜,她自己个儿呢,就不怕曝尸荒野成孤魂野鬼?

有这本事,干脆给郡王爷来一刀不是更痛快些?

看似狂了一回,却到底也只是去郡王爷面前喷了口气儿罢了。真真一个蠢钝拙材。

贺正宏坐在书房里生了一阵子气,在心里把明瑾好生骂了一回。慢慢平缓了一下情绪,就把郡王府送来的折子重又拿在手上细细的瞧。

那只是比普通的贴子多了硬封而已,是郡王府的管事处发出来的,只落款处写了郡王府的名号。而若是郡王府长史发出来的,抬头和落款都会十分正式,还会有代表郡王府的私章和代书人的签名。

也就是说,承福郡王其实并没有真想公事公办地把这事儿捅到宗人府去,在卖他人情呢?

那了不起的郡王爷,向来没怎么把他贺正宏放在眼里呢。对他提起过明瑾两次,他贺家从来不求他郡王爷什么,只不过让女儿安生过活罢了。可那郡王爷从来都如耳旁风,改变不了什么不说,倒好像他这岳家伸手人家后宅儿事似的,让他自己都觉得没意思。

现在人这般死了,郡王爷倒有意让步起来,不会是还他有所求吧?

折子上面列出的罪名说得都不错,都不算无中生有,明瑾或多或少都能沾上些边儿。可是那又怎么样,很显然明瑾在承福郡王府过得不好。她太艰难了,觉得自己过不下去,才会发疯,才会自杀。

能安安生生活着的人,谁会三番两次地求死?

贺正宏冷冷的笑。

果然如贺正宏所料,承福郡王很快找上贺正宏,把明瑾的行为细细交待了一番,把明瑾说得令人发指不可饶恕罪大恶极。最后说只可叹两家关系这般亲厚呢,却要因为一个疯傻的女子败坏掉啊……

贺正宏一直不接腔,于是郡王爷只好自说自话,咏叹之后又表示,他对这岳丈大人,一直是有好感甚至是敬仰的,咱翁婿的感情不能这般无辜受损啊。

随后就表示他愿意为那伟大的翁婿情放下私怨,对明瑾网开一面不预追究,报明瑾一个病亡算了。这样多好,大家面儿上都好看啊。

当然话说回来,他牺牲这么大,贺府应该给他些补偿不是。

比如,让贺家八小姐明玉小姑娘入府替补。

再比如,让贺正宏在圣上面前替三皇子美言几句,并且最好替三皇子推荐个师傅。噢这师傅人选嘛,霍辰烨就可担当啊,大家都是自己人嘛。

如果前两项合作愉快,他还可以附送优惠:他会马上上表,立长子允哥儿为世子,你贺家的亲外孙儿将来就是新的郡王爷了噢。

从此他郡王爷,贺家,霍家,关系就更加的亲厚啊对吧,一家人嘛。

贺正宏忍耐着听完他的意思,连诸如明玉尚小之类的推托话也懒得跟他说,冷着脸看也不多看他一眼就甩袖走了。

承福郡王气得肝儿又痛了一回。

没想到贺正宏竟然敬酒不吃?

想来这人可能是老来葬女悲切糊涂了,容他缓缓也行。

承福郡王忍着不悦,放下贺正宏那头,转身便又找上霍辰烨说事。

方式方法都差不多:先说明瑾亲口承认的,他姓霍的就是那万恶的奸夫。然后怒气冲冲要挟道:这事儿,咱没完。去大理寺还是上御前,这事铁定得给个说法。

后来自己又缓了口气,说想想人都死了,追究起来到底不忍心啊。好歹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们都该为明瑾留点儿体面不是?

最后一句话成功让霍辰烨青筋直跳,到底没隐忍住发起飚来。

他指着承福郡王,说自己行得正坐得端不容人污蔑,某些人就会学妇人碎嘴往人身上泼粪。那明瑾是自裁还是被迫害致死还两说呢,贺家估记也愿意官府介入查个明白呢。所以打官司是吧,请便快去吧,打到哪儿都奉陪。

然后站起身来踢椅子甩袖走人。

郡王爷又被气得肝儿痛。

论公,他比霍辰烨爵位高,论私,他是姐夫,怎么也能当半个兄长吧。他连要求他给三皇子当师傅的事儿都还没提呢,他就在那儿给他一言不合甩脸子?

还有贺正宏也是,闺女正妃也封了,侧妃也封了,嫡长子也是贺家女所生的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可他从头到尾,就没跟他站在一条线上过。以前五皇子时候,若他贺正宏也支持着,现在大位上的人肯定就不是这位了。有了拥立之功,他现在肯定也正叱咤朝堂一展抱负呢。哪象他现在,一个灰溜溜轻飘飘的郡王,他们敢不把他放在眼里,为何,还不是手里没实权。

不但不帮他,还变着法儿的踩他。把他扔到那荒蛮地方去吃了好几年苦,不就是他姓贺的使的劲儿吗,当谁不知道啊。

同样是女婿,他还是更早成为贺家女婿的人好不好,他还为了跟他搞好关系屈尊绛贵过不是,凭什么就不待见他,只和姓霍的打成一片。

如今,拥立之功人家俩算是都沾得上了,实权都在握着,他也老大不小了,还得操心以后跟着谁混靠谱些。

郡王爷坐在那里,思前想去,越想越气恨。再不济他也是个堂堂郡王爷,凭什么要咽下明瑾那口恶气,还得再受他们鸟气?关系维持着是要用的,用不上还干嘛留着……

后来,郡王爷果然拿明瑾的事儿大作文章,上折告到了御前。

圣上亲自在御书房召集几人问话,最后明瑾被玉牒除名没说的。而别的牵牵连连的,比如霍辰烨,虽然郡王爷在陈情中主动往自己头上扣了绿帽子,但是这事儿光自已在那儿胡咧咧就行了吗?证据呢?

最后皇上把几人各打一板,骂贺正宏教女不严,郡王爷治家不谨,至于霍辰烨么,算在他那里立案了,若查出实证,定从严处置。

几个人出得门来,贺正宏和霍辰烨两人头前儿走,给郡王爷个屁股朝后。

郡王爷气不过,想了想忽然笑了笑,叫住霍辰烨,等贺正宏走远了些,才道:“其实吧,找不找得到证据都行,反正我也不见得吃亏。”

霍辰烨顿步看他。

就听郡王爷道:“当年,我可是亲入过七小姨子闺房的呢,那嫩得能掐出一把水儿来的小妮子噢……后来,我补偿了贺家几万两银子完事……”

话说得语焉不详,十分引人联想。然后得趣地看着霍辰烨黑了脸,就志高气昂地越过他,走了。

霍辰烨回来说给明玫听,明玫也黑了脸,临了只吐了几个字:“他妈的!”

这个贱人,不是得治,得好好治才是。

总之最后吧,郡王爷真就把明瑾扔到了城外乱坟岗去。

贺正宏也没有多折腾,既没请有司查验明瑾身上脸上那些未好利萦的青紫旧痕以反告郡王爷虐待,也没有出力费劲儿为明瑾辩解为她争取一下葬身之地(陵墓旁刨坑埋一下呗,郡王府那么多没上玉牒的小妾,难道都死不葬身之地不成),他只是让人在城门口守着,对方前脚弃尸,他后脚就让人把明瑾收殓,悄悄葬在了城南郊一处田庄里。

明瑾头七时候,贺正宏请了几个和尚到田庄上替她做法事。明玫跟明璐和明琼几姐妹也一同前去,烧烧纸送她最后一程。

那大片的田庄角落里,孤零零一座土堆。

大家都默不作声,只几个和尚绕着坟头转着圈念经。

想想真是感慨,活着时不来不往的,死了来走过场,跟纯看笑话似的,想必明瑾也不愿意见她们这般惺惺作态吧。

贺家除了贺正宏这大头领,其他没有人来。据说,四姨娘至今还不知道明瑾的消息。明璋开春要下场,和五姐夫一起闭关读书呢。还有明玉,贺大太太没让她来,怕沾上不干净的东西。三嫂跟明瑾真心不熟,又要顾着婆婆脸色,自然有借口不能来。

反正明瑾这事儿,是圣上发了话让压下来不不许乱提的,所以大家悲伤在心里。低调隐忍是正确的,请不要怨人情薄如纸啊。

坟头前没有立碑撰文,普普通通一抷土。等周遭荒草换了季,树苗长起来,时过景迁,就算有机会路过这里,只怕等闲也寻不到哪里是她的歇脚处了吧?

就这样与明瑾作别,拍拍衣袖,莫沾上一点儿纸灰。

。。

最近京兆尹接了个官司,有男子递状子鸣冤,说自己妹子被抢,生死不知,老父亲为此连惊带吓一病死了。抢人者自称是皇室宗亲承福郡王。

这当然确有其事,那民女就是城郊人氏,郡王爷某天出城游玩打猎,路过一村子时看上的,当时就把人带回了郡王府做了小妾。

那小妾还挺得宠,可惜福薄,怀了身子却没生下来,一尸两命地去了。而她家里面,她爹病重而亡也是实情。

承福郡王被差役上门问话,才知道自己忽然成了被告,气得不轻。

当初明明你情我愿,对方喜得什么似的,现在怎么换了一副嘴脸了?还气死老爹,那老头死也是喜死的好不好,还来过他郡王府门房,得过他的赏银呢。

这事儿撇清白也不是太麻烦,麻烦的是他得去撇清啊。

郡王爷搓火。

然后他发现,后面的火儿还有得搓着呢。

205

以强抢民女为开端;承福郡王又有越来越多事儿被抖漏出来,从不痛不痒夺人田地,没人钱财;纵奴行凶,行为逾制等;到疑似沾染上人命官司某年某月某次逛红灯区时现场血案;甚至后;开始重提五皇子党旧事。

明瑾事儿虽然对外秘而不宣;但说实话;该知道也差不多都知道了;只不过碍于圣意不能宣之于口而已。所以郡王爷倒霉;很多人都明白这是贺正宏作法。他没了闺女,这是明晃晃打击报复;公报私仇啊。

但人家两个闺女都折承福郡王爷手里,尤其是近这个,人没了,以那么难看姿态,搁谁谁也不得干。

贺正宏也不管别人知道不知道,他反正就致力于对郡王爷各种事儿挖掘,撂明了态度盯着郡王爷猛咬。

要说承福郡王那人吧,是那种膈应人存,但说大奸大恶,也算不上。犯贱毛病一堆,大罪过,可能也就数跟五皇子站班那回事儿了。至于后宅儿那点儿事儿,大多数人眼里,那都不能算个事儿。

总之这一次和贺家结实了这梁子,贺正宏不耍耍这流氓作风来泄私愤,倒不象那个一辈子横着混出来贺正宏了。

实际上这些动作,除了让郡王爷忙于招架,别也没大用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话不过唬弄唬弄傻二缺罢了,动皇亲国戚这种事儿,说到底法度不好使,端看皇上意思了。皇上要治谁,基本上不用查,下面有司就能给定下罪名来。皇上纵着,对不起,捅破天也能想法儿补起来。

皇上暂时没表态,一干臣子只当瞧热闹了。

找场子这种事儿就是这样,找出个结果来就还好,就怕自己费了老鼻子劲儿上蹿下跳,结果人家不痛不痒,后落笑柄还是自个儿。

贺正宏当然得继续不依不饶。

连番动作明玫都知道,因为霍辰烨每每给她播报。承福郡王是很恼人不假,可细想想明瑾当众那般辱骂人家,人家要是不显点儿男人刚性出来,也显得太窝囊太王八了吧。

“你说爹爹是想把郡王爷搞到什么地步?”明玫问,她觉得有点弄不懂贺老爹。

道歉认错把明瑾坟挪回去,不能够吧?不说承福郡王爷如何,明玫觉得贺正宏自己似乎都没are这件事儿。难道把那位玩死?也不至于吧?说到底明瑾是自杀,又不是人家动手。

但贺正宏跟犯了倔小孩子似非要一时三刻争这口气样子,让明玫有点儿担心他后雷声大雨点儿小不好收场。

霍辰烨知道明玫顾虑什么,他笑道:“别担心,岳父心里有数。弄好了让郡王爷难受,弄不好也就是个失了爱女乱了心神,行事一时失了章法慈爱爹爹形象,没关系。”

从头到尾,霍辰烨都没有朝堂上公开表过态发过言,就看着自己岳父大人那儿独自跳脚孤军奋战。

主要贺正宏发飙他明正言顺啊,而他出声就难免引人联想了。

明玫觉得吧,这两人是怕强强联合,搞得象逼迫皇上表态似架式,会招人忌讳。

她看得出来,霍辰烨对这个郡王爷不爽,私毫不亚于贺老爹,那提起他时语气神态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浓浓憎厌,分明想将人一棒子打死架式。

总之郡王爷被折腾得够戗,从初被官差上门询问慢慢变成了请去衙门喝茶,让这货不堪其扰。

当然郡王爷也没光被动挨打,他闲职不上朝堂,但出入后宫很方便啊,亲戚之间说说小话儿,上面主子娘娘啥随便说句话,都有份量。很贺大太太也被后宫娘娘请进宫喝过两次茶。

但没什么用,贺正宏充分表现了他当家男人气派,女人话压根儿不好使。

这么过了一阵子之后,朝堂上终于有人帮腔说话了,并且一出口就是惊人之语。那御史陈奏了郡王爷某某失德行为后,气愤地说郡王爷太过份,辱没了整个皇室颜面和声威,然后还提起了前朝某个旧例,说那位当时是被夺爵贬为庶民,赶出京城去。

这个说法就厉害了……

很,贺府后宅失火了。

贺大太太听说已经议起郡王爷被夺爵事儿了,她跟贺正宏就真闹上了。

她心痛自己外孙啊,郡王爷若被夺了爵,那允哥儿咋办呢,那不是得跟着倒霉吗?这怎么可以。

贺正宏觉得真这样也挺好,有什么倒霉。郡王府乱套不成样,允哥儿这些年被养得,也越来越不成话。从体格到性格,都唯唯诺诺,懦怯无能,如今小小年纪,被纵着都跟丫头玩上了,上次见他,身体消瘦,萎靡无神,再这样下去,能不能平安长大都不知道。

郡王爷若真被削了爵,一家子被赶出京城去过活,他不管是多给银两赞助也好,泼着老脸去求圣上也好,反正把允哥儿养贺家,带身边教调。将他慢慢扶上正途,以后走科举路子慢慢混,这才是正道。

贺大太太坚决不同意。

现你是这么想,若到时候人家爹就是不同意让你养呢,你也不能夺人家孩子不是。再者说,他爹带着一家子成了庶民去吃苦,他锦衣玉食能咽下去吗,以后那一大家子不还是他负责。并且走科举还有个走不走得通问题。就算是那块料,吃苦费劲地考上了,和如今现成皇亲国戚尊贵身份和爵位能比吗?

还有重要,明珠就算不了,她也太庙里受着供奉呢,郡王爷被削了爵后,她成啥了呢,别说供奉了,没准连坟头都得给她铲平了去。

再说明瑾这事儿,真十分丢人啊,圣上帮着掩了,赶紧偃旗息鼓多好。非得摊到面上让人皆知吗?明玉现已到了相看人家时候,这不是连明玉也坑了吗?

贺正宏才不怕什么人皆知。混了这么久,得有多窝囊才会担心女儿嫁不出去。他可以忍着过一阵子抽冷子要郡王爷好看,可有时候,直面强权也是一种烈性和面子。

他不耐烦起来,对贺大太太道:“嫁不出去就送回西北,去乡里找一位村夫好了。”把贺大太太也气得够呛。

两人话越说越深,贺大太太这次竟毫不让步,后大吵了一架,贺府里乌云密布。

允哥儿那孩子,就是个霉催货,外公跟老爹斗法,他爹就没少因此揍他。贺大太太得知,越发哭闹得厉害。贺正宏郁闷了几天,也没办法,郡王虽可恨,但他和允哥儿确一损俱损。还有就是,允哥儿

后来朝堂上,身为岳父,不能这么无情。咱不加码收拾他了。还是贺正宏请圣意,说郡王爷这诸般行事,实不能姑息,合该好好申斥一番,以正视听。

于是圣上下旨申斥承福郡王。

几个太监领了旨去往承福郡王府,让人家合府黑压压跪了一地,然后将人家之前大事小非都扯白出来,满口满声地骂了近一个时辰,将人大大侮辱了一番。

贺正宏总算消停了。

很多人说,贺正宏果然就是糟兵头子,心里没个成算,这闹算哪般。除了结个死仇,心里痛一下子,没有个什么实质性好处,何必干呢。

可是当然了,人生很多事,不就是为了痛一下嘛?何况贺正宏心里其实自有一本经。

这一仗打下来,武将人才倍出,生势力中自然有君王看重后辈。圣上自己年轻,也信重年轻人,看看老一辈儿,七七八八都撂了,他这位置是不是也该挪挪了?

反正现儿子出息,爷儿们同朝为官,文官武将占全,又个个位高权重不太好啊。这些年两个儿子一直外任,是历练也是互相避着意思。他身为老父亲,就让一让吧。或者谋个闲散职位,或者干脆退下来也好,逗逗孙子过过松散日子也不错。

心里这般想着,一时又觉得自己也不甚老,还能再干些年啊。儿子们外面,继续历练着,阅历和政绩踏实些,将来路子好走啊。

这些矛盾地想头,贺正宏不好说给任何人听。反正也对郡王爷有气,就这么明枪执仗来一场吧。

皇上若对他有看法,就会他闹事儿般折腾中对他有意见,要撤要调他都能接受。他也不怕谁他退下来后反过来找他麻烦。不说他自己手里有人,他家女婿好惹吗?霍辰烨那小子,指望得上。

事实证明,皇上没有太多想法,甚至没有因为他收拾郡王爷这事儿上如此无力而看轻他。还笑骂说郡王爷不长眼,我们堂堂京卫指挥司指挥使可是好惹问他申斥那天要不要去旁听解解恨。

贺正宏当然不去,那些公公们,都是标准奴才秧子,身子不齐全常常心理也很变态,奉旨去骂人,会不可劲造吗,能有什么好听。

但皇上态度,还是让他心里多少有点儿小得意。

这事儿就这般落幂,明玫却真心觉得委实够憋屈。这高抬低放啊这是,弄了一大圈,后人家不过落一顿骂丢个脸而已,不痛不痒啊。

所以皇亲国戚果然不一般牛掰吗?明玫好想胖揍那丫一顿解气啊。

当然她只会想想而已。

此时节已进入十二月,各府里都忙着备年货了。霍家尤其忙,要给三个姑娘备家,要备年货,要备睁眼就到来年三月嫁女宴……她家婆婆大人,也不时交些任务到她手上。

留峰寺回来以后,明玫就开始安排两个小姑子嫁妆事宜。说起来也不用怎么费心,大部分直接比照霍侯夫人给霍辰灵列单子就可,还可以显得姐妹们一视同仁。

尤其是生活用品和嫁衣绣品方面,就按同样规格统一置办。

其他方面,酌情略减。

家具器皿,装饰摆件,以及庄子铺面宅子等,分别设个花费上限就交给管事儿具体操办。当然会积极征求两位姑娘意见,不带玩羞达达不语那一套。

哪项银子上若花超了就从预留压箱银子里扣,各位自已看着办。

反正定下调子,就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好了。具体挑挑选选什么细碎工作,还有何姨娘吕姨娘两位热情参与呢。

怡心苑人,好歹也是点办过两桩亲事,虽然规格不能比,但路数其实都差不多。咱不乱,也不急,慢慢置办就是了。

总之明玫这里设置专项小组开始置办荧炎两位小姐嫁妆后,府里忙,就数那几个老女人了。忙点儿好,不会无事生非,婆婆大人顾不上找她麻烦,明玫就过得很安然。怡心苑里欢声笑声,其乐融融。

然后没多久,霍侯夫人又作上了。起因是这边给两个姑娘置办零物匣子,本来霍侯夫人那边早些年已经置办下了,可是她觉得现做工考究精细,那匣子雕刻和镶嵌合意,便要一起订。那是成套匣子,可装金银,首饰,脂粉,绢帕等等各色物件,大大小小二十四个,价值自然不会便宜了。

她要当然就一起定了,收货时这边也先一起支付了。没想到管事儿拿着单子去寻霍侯夫人时,那丫她不肯认帐,说什么没听说过做嫂嫂陪送妹妹一套匣子也收钱,“让她自己来找我要!”

把管事儿好一顿呲达。后明玫只好认下此事作罢。

霍侯夫人尝到了甜头,便又如此这般行事了几次,管事儿说几句,还因此被甩过巴掌。

明玫便某次请安时候问起霍辰灵:“嫂嫂觉得陪送你这些个东西算是了心了,妹妹可觉得还够?还有什么想要嫂嫂给你给嫂嫂说说。”

霍辰灵被个“要”字骚红了脸,低了头忙说让嫂嫂破费了。下剩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她也劝过她娘,何苦这般得罪嫂嫂,将来娘家嫂嫂不待见,她也会十分难做人啊。

奈何霍侯夫人根本不听她,还把她骂了一顿,说她现还做着梦呢,那对白眼儿狼,和他们能处好什么关系,早晚撕破脸,你只管好生落了东西手里是正经。

娘那样子,沾了便宜还是一样咬牙切齿痛恨,让她十分不安。可她有什么法子,劝又不听,吵嚷出来,估记还得被病养。她做女儿,怎么能不护着娘亲。

说实话她也不理解,为什么哥哥就能拒了爵位呢,嫂嫂又不是真病了,也没人老要她下跪磕头地虐待。不过她一向佩服这位哥哥,他这么做,肯定是有道理。她只能多多开导,盼着娘早点儿消气儿。

秦氏也心里不安,见终于有人提起这话头,就忙接道:“妹妹,添箱那天我可是要躲起来。二嫂子我没那么腰粗,给你添不起那么些精贵东西。”这话得先说前头,不然到时候一堆亲戚前面,将两妯娌互相一比较,她那一点寒酸,肯定得落笑柄。

并且不只一个妹妹,有了霍辰灵,自然短不了另外两个。加起来老大一笔银子了。她也想攀比,可让她怎么比。

再说霍侯夫人那吃相实是难看,丢不起那个人哪,她得乘机撇清自己与此无关。

霍侯爷一听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生气道:“两万两银子也不够用不成?夫人若施展不开就全交给管事儿去办好了。烨哥儿媳妇儿也是,以后再不可这般惯着妹妹。”

后来霍侯夫人倒没有那么明日张胆地算计她银子了,这不又有了招:办年货。

交待任务是这样式儿:我这里排布不开,让人支二十两银,着你那边人去采买一百斤啥啥……

价格封顶,花费多了自负。几乎笔笔采买都是赔钱货。

府里内宅儿每个月花费多少基本有定数,腊月间办年货,和往年也有旧例可遁,这一项上花费少了,别项就多多虚虚报,总帐不会超支太多。

总之吧,明玫觉得这婆婆,真是没意思透了。这次康复出来之后,很有点儿泼脸不要感觉。

她也知道这老婆婆手上没银子难受劲,不好算计自己闺女,就算计她这便宜儿媳。

她那娘家,亲一窝老小也二十多口人呢,时不时上门来打秋风。霍侯夫人病养时候,明玫是安排了这一笔银子支出,每个月发生活费似,有定例银子给出去,想多就一个子儿没有。对方也不敢胡要海要,大家相安太平。这笔帐,侯爷都认可。反正他亲亲岳家,也不好让他们过不下去日子。

但是霍侯夫人走马上任就不一样了,她这边有心多帮衬娘家,那边也是要求不断,谁病了,谁生辰了,谁下崽了,谁死了,反正什么都找这个有本事姑奶奶。

有句话说:谁让咱摊上了呢?还好左右不过是银子上算计,别对她倒也还客气,她就能过就过了,不多说她什么。霍辰烨说,银子男人给你挣,你管花用无须抠索。至于她,霍侯爷不过是看着三个待出阁女儿面上,等过完这几桩事儿,病养与否且说着,但肯定是不会让她再掌家了。

明玫就表示:嗯,到时候再惹我,就喂她馊饭吃。

倒是扇儿,明玫找了个时间,好声好气儿问她自己有没有合意人,男人让发嫁她呢。

结果扇儿不信,红着一双眼睛说:“扇儿从来不招惹奶奶,奶奶何苦逼人太甚,竟连这般都容不下么?”总之她不信是霍辰烨让她走人。就算是霍辰烨让她走人,也是明玫容不下她挑唆。

其实这种说法,也不算错,归根到底,是女人容不下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