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色宫女是王妃-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不起,哀家不应该提起你的伤心事。”太后拉着秋儿的手,始终没有放开。
“没有。太后只是关心秋儿。”秋儿灵机一动,又说道。“太后,秋儿的父母虽说都已不在,不过近日秋儿得知,原来我奶奶还活着。”秋儿不禁握紧了太后的手,太后并未察觉不寻常。
“是吗?本宫怎么没听你提起过?”淑妃抢先一问。
“也是偶然的一次机会听来的。还不确定。不过,有这样的消息也给了秋儿希望。秋儿知道,早晚有一天会和奶奶相认的。”秋儿的眼神里闪烁着泪花,不一样的神情让淑妃看出了端倪。淑妃早就发现一路上,秋儿对太后非常热情,照顾周到。以她对秋儿的了解,尽管太后慈眉善目,以秋儿的性子也不至如此。淑妃心里盘算着,秋儿隐藏着大秘密。
“是啊。好人有好报。你这么善良,老天会给你希望和机会的。”太后隐约能感觉到,眼前的秋儿外表虽不熟悉,那她的眼睛里仍有一丝熟悉的感觉。太后总觉得在哪儿见过。模糊的记忆始终没能唤起太后对秋儿的认知。
“借太后吉言。”
有好多次秋儿想告诉太后真相,不知是什么让她如此犹豫。是因为淑妃在身边吗?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其实进宫是有目的吗?她是不想公开自己的身份被人熟知吗?还是在担心那个有名无实的王妃头衔?或是不敢以前朝公主的身份嫁安路涛为妻?
真相成为秋儿的绊脚石,她的所有计划被突如其来的爱情,亲情,良知所牵绊,她变了,变得越像自己,却也无法回归自己。曾经的铺垫成为如今的绊脚石。如果当初没有嫁于安辰逸,那么她会和安路涛双宿双飞吗?
“太后,娘娘,五华山到了。”
聊着聊着,已到五华山山脚。秋儿和若惜先行下车,扶下淑妃后,又扶下太后。下了马车,秋儿本能反应地看向身后。她观察着四周,只见一片雪茫茫。
太后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已入五华山。秋儿仍站在原地,皱着眉。淑妃上前,也观望着四周,也是没有发现什么。
“秋儿怎么了?”
“感觉有人在跟踪我们。”
“我也感觉到了。”
五华山的环境很安静,她们不过也是等到下马车才发觉不对劲,可想来者身手不凡。
秋儿愣住,她想着淑妃的回答是什么意思?以她的警觉也不过刚刚才发现,若是没有内功的人根本不会发现什么。难道淑妃……
秋儿像是在等着答案地看着淑妃。其实淑妃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她只是对一个人比较熟知,只要他一出现,淑妃便有莫名的感觉。同时她也知道,那个人的出现不会有好事,今晚的五华山应该不会太平。
“娘娘何出此言?”
淑妃诧异地看着秋儿,随即又是嫣然一笑。“女人的直觉很准的。今晚我们要格外小心。”
望着淑妃离去的背影,秋儿陷入沉思。她苦笑:是我对淑妃太过放松警惕了吗?还是她的内功在我之上?相处这些年来,居然没有一丝察觉她竟然也是江湖高手。皇宫大内,果真藏龙卧虎。
秋儿感慨着,没有逗留,关上五华山的大门,走了进去。
第一次来这儿,五华山给秋儿的感觉便是寂静。的确是个修身养性的地方。五华山跟一般的庵庙没什么两样,只是缺少了出家人。似乎这里只为太后一人居住。
“这儿没人招待你们,你们就自行安排吧。”太后像是回到家一样,对来客们介绍着这里的情况。“哀家去庙堂拜菩萨,你们到处逛逛吧。”
“是。”
太后在宫女和几名侍卫的保护下,离开了。秋儿也不敢离太后多远,淑妃亦是。可她们也不能给太后压力,若是被太后发觉她们的不寻常,只会给太后带来心里的不安。
秋儿和淑妃站在原地,互望对方。她们的心思是一样的。她们不寻常的反应在若惜眼里就显得格外怪异。若惜歪着脑袋,左看看右看看,实在是看不明白。
“娘娘,秋大人,你们在看什么呢?”
“没什么。”淑妃率先把眼睛从秋儿身上移开,看着若惜。“若惜,你去看看厨房在哪儿。天色将晚,得为太后准备晚膳。”
“是,奴婢这就去。”若惜受命离去。
“娘娘是在担心外面的人对太后不利,又怕给太后带来不安,故而不知所措?”
“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淑妃转过身,对秋儿说道:“我们只希望太后安全,你所知道的其他事都不重要。”淑妃意有所指。
秋儿也明白。淑妃是个有秘密的人,和她一样,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不过淑妃说得对,她们都是为了太后的安全,不管淑妃是何人,至少现在她们不是敌人。
“其实外面那些人早就跟踪我们了,他们懂得分寸,选择适合的距离以至于不被发现。至于他们是敌是友,现在还不好说。”
“是友大可不必躲躲藏藏,还是小心为上。”秋儿不知道来人是谁可以理解,可淑妃对来人的气味相当熟悉,她不想让秋儿掉以轻心,故而提醒。
“这是自然。不过他们跟了那么久,若想对我们不利,早就该行动了,何必等到现在?”她们此次出行的人数并不多,要想行刺根本不必等到现在还不出现,他们到底在等什么?
“也许在等时机吧。”不知道来者人数,也不确定那个人想干什么?如果只是找淑妃,那么夜深人静便是大好时机。淑妃更是希望来者是找她的。
“也许吧。”
秋儿和淑妃立于门外,守在离太后庵堂不远的地方,既不会引来太后的怀疑,遇到紧急事情也方便行动。
五华山外,大树丛中,几十个蒙面黑衣人盯着紧闭的大门。
“你在等什么?”
“此次行动只可成功不准失败,我们必须掌握好时机,速战速决。”
“你是觉得我们打不过一群女流之辈吗?”
只露出两只眼的风叔与之对视。“别小看这些女的,你未必是她的对手。”
“你什么意思?”与风叔对吵的是莫落子的徒弟之一,他不能理解师父这次行动为何会派风叔前往,而且还让他领导他们。风叔原本就是中原人,他从心眼里瞧不起风叔。
“他说得没错。”风叔还没开口,被另一个黑衣人打断。“我想起来,那几个女人中有一个就是杀死二师弟的凶手。她的武功在我们任何人之上。”说话的是莫落子的大徒弟,那次刺杀安路涛的事件中,他是参与着,也是幸存者。更是领教过秋儿身手的人。
风叔感觉到他说的不是淑妃。既然如此,他倒不需要解释太多。
“什么?杀死二师兄的凶手就是她们中的一个?”他倒是想替二师兄报仇,却自知不如人。
“我同意风大侠的战略,等到夜深人静,我们直闯太后房间,杀了太后,不要恋战。若是被那个丫头发现,我们的任务就难完成了。”
曾经发誓要替师弟报仇的他,今日却不敢与秋儿碰面。不是他胆小,而是师父告诉他,任务比报仇重要。
风叔心想,此方法正中他意,淑妃不管怎么说都是他一手带大的,手把手教她武功,早已视她如已出。尽管淑妃从未给他带来任何有用的线索,他也从未真正责怪过她。此次的行动,他最不想伤害的人便是淑妃。如此甚好,杀了太后一走了之,不必和淑妃纠缠。若是淑妃发现太后的真实身份,更会全力保护。到时,他们师徒免不了一场恶战。
天渐渐发黑,山外的黑衣人与黑色融为一体,更难被发觉。秋儿和淑妃仍站在原地,盯着门外,守着太后。
“娘娘,秋大人,你们怎么还站在这儿?”若惜找到厨房,和随车而来的厨娘忙起了晚膳。一切忙完,正前来请淑妃和秋儿用膳,方知她们站在原地已有几个时辰。
“五华山景色不错,本宫和秋儿聊天赏景。是吗?秋儿。”淑妃和秋儿打着哑谜。
“是啊。这里的天空都和京城的不一样。”说着还望着天。星星密布,月亮高挂,照射在雪地里,与白天无异。
若惜将信将疑地也抬头望着天。“不会啊,都一样啊,除了月亮就是星星,哪有什么不同?”
当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秋儿忽悠罢了。
“对了若惜,你来找我们干吗呀?”秋儿连忙转移话题。
“晚膳已经备好,请娘娘,秋大人前去用膳。”
“太后呢?”
“厨娘已经去通报了。”
在若惜的带领下,她们来到饭厅。对面正迎来太后。
“五华山清静之地,没什么好吃的,不知道你们吃不吃得习惯。”太后知道她们吃惯了山珍海味,实不想让她们陪自己吃素菜。
“太后您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太后都能不在乎,她们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围着桌子,三人而坐。谁又会想到,今日聚坐一桌的她们,竟是一家人。整张桌子上没有一点肉类,看着清淡,吃着更清淡,吃在她们嘴里,却是香甜可口。
“怎么样?还吃得习惯吗?”
“很好吃。油腻东西吃多了,偶尔吃些清淡的洗洗胃也不错。”秋儿吃得格外香,像是好久没有吃过饱饭一样。虽然都是素菜,比起她在雪谷吃的东西已经好很多了。这样的味道更有点家乡的味道。
“是啊。皇宫里也应该备些清淡的东西,混搭着吃才有营养。”说着又夹着一根青菜放入嘴里,甜甜地咀嚼着。
“你们喜欢吃就好。这些菜,皇上也吃过呢。”
“皇上也吃过?”
“还是皇上来接哀家回宫那会儿,为了迁就哀家,皇上宁可陪着日日吃素,也不愿另起炉灶。”说起这些,太后感动。
“皇上真孝顺。”
聊着家常,吃着便饭,像极了普通百姓家的三代同堂。用完膳,淑妃借故送太后回房。太后晚膳过后,还有功课,回到房间,看着淑妃没有离开的意思。
“淑妃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已经累了一天了,不必在此陪着哀家。”
“母后,让我陪您一会儿吧。”
“孩子,你是怎么了?有心事?”太后亦是细心之人。
“没有。”
“有什么不适应的就跟哀家说,别自己放在心里。”
“之彤明白。”
“好了,哀家还要做功课,你先回去吧。”
有话又不方便直说,淑妃也只好顺从。替太后关上房门了,对门外守卫吩咐了几句,便离开了。独自走了一段路,仍是不放心,无人处,轻点脚尖,轻轻松松上了房顶。
“谁?”屋顶居然有人。
“是我。”淑妃听出对方的声音。
借助月光,秋儿也看清了淑妃的面貌。果然淑妃也是学武之人。
“娘娘这么晚了怎么不去休息?”
“你不也没休息吗?”淑妃被秋儿的好心思折服,原来秋儿早就想到用这样的方式保护太后。
“看来我们想到一块了。”
“娘娘,你先回去休息吧。下半夜再来换我。”
“这样也好。那你小心点。”
的确,两个人一起等着始终不是办法,她们既要保护太后周全,也要保存体力,以应对突发情况。淑妃回到自己的房间,若惜在厨房忙完,正在为她铺床。
“若惜,你也回房休息吧。”
“是。”
淑妃背对着若惜,正准备宽衣休息,突然一股熟悉的味道闯进她的感觉。当她回头时,若惜真慢慢倒下,从门外走进一黑衣人。她对这双眼睛再熟悉不过,她果真没有猜错。
“你想干什么?”
“跟我走。”
“为什么?”
“这是命令。”
黑衣人上前拉着淑妃手,准备强行把她带走。岂料淑妃逃离,他没有得逞。
“你要带我去哪儿?”
“西域。”
“什么?”
“现在只有西域王才是我们的靠山,安国气数已尽,你再也没有留下的必要。”
“风叔,你竟然投靠了西域王。”淑妃吃惊不已。当年口口声声想为前朝复国的风将军,如今不但复国不成,连安国也出卖。出卖安国等同于出卖前朝。眼前这个还是前朝忠心耿耿的风将军吗?还是从火场中把她救出来,教她武功的师父吗?“你这是卖国知道吗?”
“卖国?我是前朝人,与安国没有任何关系,更谈不上出卖国家。”
“风叔,你是中原人,投敌西域王,这不是卖国是什么?”
“梦之彤,我是为了你才冒死前来,你到底跟不跟我走?”风叔趁大批人马冲进五华山时,他便找机会来到淑妃的房间,他要带她一起走。他不愿看到当年冒死救出来的生命死在他面前。
“不走。”淑妃斩钉截铁。气得风叔抓狂。
外面传来的打斗声引来淑妃的注意,不好,太后有危险。淑妃想也没想,准备冲出去救人。被门口的风叔拦下。
“那些人是你带进来的?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淑妃质问风叔。
“杀太后,夺皇位,灭安国。”
此时,他们之间火药味十足,这么多来,他们从未如此。外面的打斗声越来越激烈,牵动着淑妃的每根心弦。
“让我出去。”淑妃还是顾念师徒之情,不忍对风叔下手。
“不可能。你现在出去就是送死。”
“就算死也不会投靠西域。”
“你的命是我救的,想死必须得到我的同意。”
“风叔,得罪了。”
时间紧迫,淑妃必须冲出去,和秋儿联手,一起保太后周全。说时迟那时快,一掌打向风叔,条件反射,他躲闪过去,淑妃借此往太后房间方向跑去。
秋儿和守卫们正在全力以赴,守卫们已所剩无已,太后在秋儿身后,秋儿一方要迎敌,一方要守在太后身边,施力范围受阻,秋儿根本无法施展拳脚。淑妃很快也加入打斗。太后面对黑衣人的行刺,表现得并不害怕。她不过是个老太婆,这些人想要她的命拿去就是。她不在乎自己的命,但却不能因为自己而影响到皇上。她虽年迈,但她从黑衣人所拿武器来看,知道他们不是中原人,由此也可推断,他们想要她的命,无非想以此威胁皇上。太后怎会让他们如愿。
淑妃曾经告诉过太后,自己被风叔从火场中救出来,都经历过什么,所以看到淑妃与黑衣人搏斗,她并不惊讶。只是担心着她和秋儿的安危。为了保护她而让她们受伤就是她的罪过了。
“小心啊。”太后唯一能做的就是担心她们身后,时不时地喊出一句“小心”。太后的紧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眼前仅剩下的两个女流之辈。她们正努力地打退敌人,唯一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她。
风叔躲在一侧,他不会和淑妃动手,更不想和秋儿动手。他若料不错,杀死莫落子徒弟的定是站在太后身前,寸步不离的丫头。她可以站在原地,也能不让敌人近身半分,不难看出她亦是高手。风叔既不想加入这场争斗,也不想让其他人发现他,便躲在大树后,静观其变。
“秋儿,带太后先走。”
淑妃没有停下对敌,她们两个继续战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找到机会,带太后离开才是上上策。秋儿授意,运气于掌,把眼前的黑衣人打倒在地,拉着太后,朝门口跑去。
“之彤……”太后本不情愿,她怎么能把淑妃一个人留在这儿,自己逃之夭夭呢?太后担心淑妃,是因为她知道淑妃就是梦之彤,那当她知道舍命救她的秋儿其实是秋月,又当如何呢?
秋儿拉着太后逃走,黑衣人自然也不会任由她们离开。几个人缠住淑妃,让她难已分身。大部分人追着秋儿和太后而去。
其中一个黑衣人经过大树旁,看到一个黑影,天黑,又蒙着面,看不清躲在一旁的人到底是谁。
“躲在那里干什么?杀不了太后,师父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风叔既然被发现,不情愿地从大树后现身,看了一眼正在浴血奋战的淑妃,便尾随大批人马追赶太后而去。
太后年势已高,根本跑不快,很快便被追到。秋儿一边还击,一边后退,躲在秋儿身后的太后,没有主张地往后退,却不知身后已是万丈深渊。
秋儿被黑衣人缠住,拉开了与太后的距离。秋儿只想快点解决眼前的黑衣人,而身后,风叔和另一个黑衣人正步步紧逼太后。
太后无助,移动脚步慢慢后退。
“啊……”
一失足,太后坠崖。秋儿闻声,双掌发力,打中风叔和另一个黑衣人的后背,他们两个也受伤失足落崖,秋儿想也没想,随即跳下山崖,抱有最后一线生机。
巧合之中,淑妃赶来,只见秋儿纵身跃下山崖的那一刻,她飞跑到崖边。
“母后……秋儿……”
淑妃的声音在山谷回荡,回答她的只是自己的回声……
黑夜中,荒无人烟的山顶,只留下躺于地的死尸,跪于崖边无助的淑妃……
第八十三章:淑妃昏厥,祖孙相认
京城,自淑妃陪同太后去了五华山,皇上经常去云妃那儿。这时,皇上闲来无事,正在云妃的宫里看书,云妃不怕寂寞地伺候在旁。
“啊欠……”皇上突然间打着喷嚏,这可把云妃急坏了。皇上若是她宫里患病,那她可就罪过了。
“皇上怎么了?冷了吗?臣妾给您加件衣服。”云妃正下榻为皇上取衣。
“朕没事。突然心头一紧,好像有什么事发生。”
“皇上肯定是太过劳累了。”云妃自作主张地取下皇上手中的书。“您上朝已经够累了,下了朝就该放松放松,今日天色不错,臣妾陪您出去走走吧。”
皇上定了定神,从未有过的心慌让他不得不重视。没有立刻回应云妃的提议,坐着出神。
“云妃,太后她们离开几日了?”
“已有五六天了。”
“应该到了五华山了。别是她们出什么事了吧。”一想到这儿,皇上更是坐不住,猛地起身,倒是吓坏了一旁的云妃。
“皇上别担心,太后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再说,若是发生什么事,总会有人回宫禀报的。皇上别自己吓自己。”
“朕从来没像今日这样慌神。朕不放心。”
“皇上去哪儿?”
“去五华山。”
“皇上。”云妃拦下皇上的去路,她这样做也有着私心,她最好希望皇上心慌的原因是真的。最好那两个女人再也不要出现在她面前。“就算您现在赶往五华山也于事无补。臣妾听皇上说过,最近边关吃紧,有很多事需要处理,现在朝廷离不开皇上啊。倒不如派人快马加鞭赶往五华山看个究竟。说不定是皇上您心虚一场。”
皇上也希望是自己的错觉罢了,最近这些日子的确令他很心烦,或许正如云妃所说,是他太累了吧。
“这样也好。”皇上采取了云妃的建议。“王喜,传卓将军来长生殿。”
“是。”
皇上离开了,现在他哪儿还有心思陪着佳人,赏着花啊。恭送皇上离开,云妃的嘴角流露出一抹不怀好意的笑。
云妃坐于石登,喝下香茶,暖暖心。
“巧喜可有什么消息?”云妃寻问一旁的贴身宫女。
“巧喜说,皇后有天夜里和外人密谋,要对太后和淑妃下毒手。”宫女的声音很小,毕竟这些都是杀头的大罪。
至于那个叫巧喜的宫女,是云妃安排在皇后宫里的内线。云妃才算得上是最有心计,最沉得住气的赢家。云妃步步为营,给自己塑造娴良淑德的形象,暗地里却秘密监视着皇后的一举一动,等时机成熟时,便是她一举铲除皇后的机会。
“是吗?皇后娘娘果真是帮本宫做了一件大好事。”云妃的奸笑让人不寒而栗。
皇后大势已去,如今只需找到证据,除掉皇后亦是一如反掌。皇后临死前还能替云妃除掉淑妃,也算是大功一件吧。到时,云妃会亲自送她最后一尘,以谢皇后之恩。
淑妃不在宫时,云妃成了皇上每晚必招见的娘娘,只有淑妃才是她最大的绊脚石。借皇后之手除掉她,那云妃成为宠妃还远吗?她甚至已经看到自己登上皇后之位的场面,正洋洋自得。
“是啊,如今皇上天天来娘娘这儿,娘娘取代淑妃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只要自己的主子有地位,受宠爱,做宫女的也脸上有光。看着那个若惜狗仗人势的样子她就心恨。如今也该轮到她翻身了。
云妃对宫女的奉承只是抱以一笑。“你去告诉巧喜,让她搜集皇后与外接触的证据,最好能查出当年她假传圣旨的证据。”
“是,奴婢这就去吩咐巧喜。”
皇后一直以为前朝后宫女眷被火烧一事,只有自己和程一海知道,没想到,云妃竟也知道。她手上抓有皇后全部把柄,只是苦于没有证据,现在还不是推翻皇后的机会。云妃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成功。
皇后螳螂捕蝉,却不知云妃黄雀在后。皇后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后宫女人的争斗不会因为外界的任何事物而影响,
五华山,淑妃不知所措,总希望山崖下忽然飞上两个人,告诉她,太后和秋儿一切平安。可她在山崖边苦等了一夜,泪哭干了,嗓子也喊哑了,瘫坐在地上,脸色苍白,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淑妃娘娘你在哪儿啊?”
是若惜的声音。昨夜被风叔打晕的若惜,一早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淑妃房间的地上,头还有点痛。不知发生什么事的她便出门寻找淑妃,没走几步,她看到很多尸体,差点没被吓晕过去。冷静的她开始在尸体中找寻太后,淑妃和秋儿的身影。找遍整个五华山,除了她们三个,其余人都死了。若惜安慰自己,这是一件好事。秋儿肯定是保护太后和淑妃离开了。
没有想其他,找到她们才是最重要的。于是若惜在并不熟悉的五华山找寻她们。
若惜一路小跑,不知不觉也到了山崖,出现在她眼前的又是尸体。担心受怕的若惜抬眼发现崖边坐着一个人,看她的衣着和身影,若惜像是看到希望,她找到淑妃了。
“娘娘,终于找到你了。”若惜快步跑上前,来到淑妃身边,看着淑妃的模样,表露在若惜脸上的笑消失了。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肯定事情很严重。“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会死了那么多人?”表情呆滞的淑妃没有给予若惜回答。若惜也才发现,太后和秋儿不在。“娘娘,太后和秋大人呢?”
“她们坠崖了。”淑妃的声音很憔悴,却同样让若惜感到震惊。
若惜不敢相信地捂着嘴,望着深不见底的深谷,她倒吸一口气,这要是摔下去非死不可啊。
“怎么会这样?”若惜不愿相信她的好朋友,好姐妹就这样命散黄泉。她们曾经一起许愿,要在皇宫里好好活下去。秋儿怎么可以不守承诺?
若惜流着泪,看着谷下,回想着她和秋儿的第一次见面,从陌生到熟悉,回忆着她们之间的点点滴滴。
“娘娘,娘娘……”淑妃在此时因身体的虚弱,倒在了若惜的怀里。面对秋儿的不幸,她伤心难过,但她不能一蹶不振,她还要照顾淑妃。
等了一夜,太阳慢慢升起,金色的阳光带给淑妃的不是希望,而是失望。一夜了,秋儿和太后没有音信。她还应该坚持,选择相信她们还活着吗?和太后相认不久,她以为以后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快乐的。老天可怜她,带给她亲人,给她喜悦,却又在不久之后残忍地夺走她的快乐。
山崖上的人根本不清楚谷底是怎样的情况。谷底实则是别有洞天,除了山崖峭壁,谷底绿油油一片,没有山崖上的寒冷,像是这里一年四季如春。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空旷无垠,只有不远处的一个小茅屋,像是许久没有人居住。屋外,一名少女正在煮着什么。
“咳咳咳……”屋里传来一阵老人的咳嗽声。
少女端起刚刚煮好的东西往屋内走去,把碗放在一旁,走到床边,看着床上已经苏醒的老人。欣慰地笑爬上脸颊。
“太后,您醒了。”
“秋儿?”太后迷迷糊糊的,在秋儿的搀扶下坐起身。观察着四周,一个很破旧的屋子,显得陌生。“这是哪里?”
“这里叫乐悠谷。”秋儿也是采药的时候看到石碑上的题字。也仅此一眼,秋儿也爱上了这里,难怪会叫乐悠谷。这里的确能给人一种快乐,悠闲的感觉。
“乐悠谷?我们怎么会在这儿?”太后皱了皱眉,昨晚的事又浮现脑海。“哀家想起来了,哀家被黑衣人逼得无处可逃,失足落崖了。”
“是。太后受了惊吓,已经昏睡了一夜。”秋儿端来放在一旁的碗。“这是定神汤,太后您喝了会舒服点。”
太后一想到昨晚便心慌,尽管自己装得很镇定,试问,遇到这样的事谁又不害怕呢?她相信秋儿,她也希望自己恢复平静。喝下定神汤,秋儿放下碗,坐于床前。替太后把着脉,确信一切正常。
“秋儿,哀家怎么会在这儿?你又怎么会在这儿?”坠落山崖,她还有活命的可能吗?
“昨夜您不小心坠崖,秋儿也跟着跳下,还好,秋儿抓住了您。这个谷很深,待秋儿把您带到谷底,安全落地时,您已经昏迷了。还好找到这间没人住的茅屋,好让太后好好休息。”昨夜,秋儿好害怕自己会抓不住太后,她好害怕亲眼看到太后死在自己面前。她还没有和太后相认呢,她不能错失这个机会,更不会让自己留有遗憾。秋儿拼了命地想抓住往下坠的太后,还好,老天成全了她。
太后听闻,激动万分。她抓住秋儿的手,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傻孩子,你这样做很危险的。哀家不值得你奋不顾身。”人人都是父母生,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秋儿真不该不顾自己的危险而救她,只是为了千分之一的机会。若是秋儿也无故丧命,到了九泉之下,让她有何脸面再见秋儿。
“值得。”秋儿斩钉截铁地说。她看着太后的眼神是如此坚定,流露的情感是那样真实,像是亲人与亲人之间的久别重逢。
“孩子,你学医救人,学武助人,可有些事情能做则做。命只有一条,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才能救助更多的人。哀家已经是半身入土的人了,死不足惜,你还年轻,不应该轻视自己的生命,就算你救不了哀家,也没人会责怪你的。”
只要尽力做了,不管结果能否成功,太后都会感恩于秋儿。同时,太后也不希望为了她这条老命,搭上一条年轻的生命,实在有违她修佛理的用意。
“我会责怪自己一辈子。”此时不说出真相,更待何时?“太后真的认不出我了吗?”
太后被秋儿认真而复杂的情感弄糊涂了,莫非眼前的秋儿何时见过?太后开始仔仔细细打量秋儿。除了那双眼睛似曾相识,太后真的记不起在哪儿见过秋儿。
秋儿知道自己的变化太大,就算是她自己都不可能和十几年前的自己联系起来,她可以理解太后此时的疑惑。从怀里取出一个挂件,亮在太后面前。
太后看到挂件,再也控制不了情绪,激动的她一把夺过秋儿手里的挂件。这个金锁,太后一辈子都会记得。这是皇室家族的标志。而太后此时手里拿着的金锁叫童心锁。当年,前朝妃子每诞下一名公主,皇帝都会命人打造一把童心锁,每把锁的背后都会刻上公主的名字。太后转过童心锁,看着背面,刻着金灿灿的“月”。
“你怎么会有这个?”太后满有期待地看着秋儿。太后心里亦有一份答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