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终归田居(完结)-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一夫人怜惜的摸着女儿的额头道:“你呀,就是心太软了”

    七娘神色有些暗淡,苦笑道:“娘,女儿让你们操心了。”

    “傻孩子,你是我们的女儿,我们不为你操心还为谁操心,更何况,比起十娘那惹祸的性子,我和你爹也没为你操多少心。”

    七娘深吸一口气,将身子窝进母亲的怀里,低声道:“女儿一辈子伺候爹娘,再不让你们为女儿操心了。”

    十一夫人有些好笑道:“这怎么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现在这样说,以后怕是要怨我们了。”

    七娘却认真道:“女儿说的是真的”

    十一夫人在七娘的脸上看到了坚定,再没有以前提及婚嫁之时的羞涩,脸上的笑容就淡下,眉头微蹙。

    七娘以前的确对婚姻抱有幻想,任何一个十几岁的女生都会对爱情抱有希望的,可是上京以后的种种遭遇,让她的心逐渐冷了下来。

    十一夫人心中大惊,顾不得其他,就将丈夫看重的梁宜木说给七娘听,“……七娘,娘知道你这次受了伤害,可是并不是天下的男人都是这样的,你看你爹这么多年来就没有纳过一个妾室,那梁宜木也说过同样的话,可见他也是个好的……”

    七娘脸色微微一红,想起车外那男子醇厚的声音。

    十一夫人见了这个反应却是心下一松,这才是少女应该有的反应嘛当然,她是不会想到两人曾经见过面的,而且还不止一次

    ……

    梁宜梅对范家和沈家的八卦感兴趣,阿杏毛遂自荐的出去打探消息,还别说,这丫头总是能很快的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侯云平见妻子的害喜症状有所减轻,而且有事情引开她的视线,自然是乐见其成。

    很快梁宜梅才知道许多她之前不知道的事。

    原来锦乡侯的原配是尚伯伯同父同母的妹妹,听说尚家二房的三兄妹都是一母同胞,不过他们父母早逝,走之前只来得及给两个儿子定下亲事,小女儿的婚事却是大房定的,听说当初尚伯伯还对这门婚事极度不满,认为锦乡侯配不上自己的妹妹,而这位三小姐在生下锦乡侯府的嫡长子后不久也香消玉殒了,这种不满就达到了高潮,当初尚伯伯就曾以锦乡侯府苛待遗世子为名将锦乡侯告上了大殿。

    阿杏是知道夫人和尚家七爷交情非请,所以言语间有些小心翼翼,梁宜梅冲她鼓励的一点头,阿杏精神一震,就兴致勃勃道:“……听说为此尚五老爷和大房闹翻了,当下收拾了东西就去了泉州县当县令,一当就是十多年。”

    梁宜梅眉眼一跳,这就是当年尚伯伯到泉州县去的原因?

    梁宜梅微微摇头,心中有些不信,二哥说过,这尚伯伯表面看上去一本正经的,可心里的主意多着呢,他要是只为了这么一件事就被逼到了泉州县,又怎么可能一回京就坐上了大理寺少卿的位置?而且听二哥的意思,朝中的那些狐狸对他竟都没有反对的意思。

    梁宜梅也不提,只问道:“然后呢?”

    “现在那位范家大公子被范家宗族请回来了,听说因为范夫人,范家沦为了京城的笑柄,不少族人对此气愤不已,要范家大公子回来主持锦乡侯府,听说范太夫人出面反对也被宗族否决了,”阿杏有些幸灾乐祸道:“听说昨天范大公子请了族里的几位长辈,做主将范夫人给关起来了,现在范家换天了。”

    梁宜梅点点头,“也就是说沈七娘不用守望门寡了。”梁宜梅想起那年端午看到的面色淡淡的女孩,心里也替她欣喜。

    阿杏说的不错,锦乡侯府的确是换天了,范夫人身边的婆子丫鬟全都换了,就连范太夫人身边也只留下了一个老嬷嬷,其他的人都是新面孔。

    范太夫人面露寒光的看着外面的人,颤声道:“给侯爷报信了吗?”

    老嬷嬷面如死灰道:“信传不出去,”就是传出去了又有什么用?这是侯爷亲生的儿子,而太夫人却不是侯爷的亲生母亲。

    这句话老嬷嬷没有说,范太夫人却懂了,一时间她面如死灰,眼睛却奇异的亮起来,喃喃道:“报应,这是报应……”

    老嬷嬷离得近,正巧听到了,担心的喊了一声“太夫人”。

    范太夫人抬头,眼睛发亮的冲跟着自己嫁过来,守了自己几十年的老嬷嬷问道:“你信天理循环吗?”

    范太夫人并没有要她的答案,只是自顾自的说道:“我不信,要真是有天理循环,那人已经死了,又怎么报应在他的身上呢?所以我才找了他的儿孙,”范太夫人眼里泛着厉色,“既然他死了,那就让他儿子和孙子来承受这些报应”

    “太夫人”老嬷嬷眼里流下泪来,她以为这么多年了,太夫人应该放下了,没想到……

    范太夫人温柔的扯出一件小孩的衣裳,“都是他的孩子,凭什么我的孩子还没出生就要死,我并没有窥伺这个爵位,可他还是不容许我生下这个孩子,要他为他哥哥让路,”范太夫人眼里闪过奇异的神色,“既然他那么希望他的儿孙保有这个爵位,那她就让他们除了这个爵位之外一无所有……”

    所以锦乡侯才会除了逛青楼之外一无所长,所以范二才会骄横跋扈,她还想亲自教养范二的孩子呢……当年,要不是尚家的老五插手,他的曾孙早就出生了……

    而这时,范大正拿着从舅舅那里拿到的母亲的嫁妆单子对着库房一一的核对。当年尚家大房的人窥伺母亲的嫁妆,可见当年母亲的嫁妆有多丰厚了。

    一位老人从里面出来,对范大摇头道:“表少爷,这里面的东西十之七八是假的。”

    范大冷哼一声,带着人就朝正房而去,到了却看也不看正屋一眼,直接到了范夫人的私人库房,命令人将门上的锁头砸了,那老人率先进去,查看了片刻,笑道:“表少爷,这就是了。”

    范大松了一口气,舅舅说得对,这些东西失去了还可以再回来,只要他有这个能力

    “将这个单子上的东西全都搬回先夫人的库房,将那些假的东西拉到外面去卖了,所得的银两捐给善堂,要是单子上这里没有的,就先记下,统计好了价值,用这里面剩余的东西补上。”

    老人听完表少爷的这一段话,眉角抽了抽,七爷是五老爷的亲生儿子,却只学到了五老爷的正直和聪明,表少爷却将五老爷学了个十成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二十一章 做好事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二十一章 做好事

    范夫人从尚氏那里得来的东西是要留给她儿子的,所以动用的其实没多少,这倒是保下了不少的东西。

    范夫人浑浑噩噩间听到外面的动静,拉住一个小丫鬟道:“外面是怎么了?”

    小丫鬟眼里闪过厌恶,心生一计,就幸灾乐祸的道:“大少爷在搬先夫人的嫁妆呢”

    范夫人浑身一怔,继而脸色狰狞道:“那是我的”

    小丫鬟嗤笑一声:“二少爷都死了,你要那些来还有什么用?”

    范夫人一呆,良久没有回过神来,小丫鬟在旁边看了有些害怕,就匆匆退了出去。

    范夫人再回过神来时,人,已经疯了

    锦乡侯是在第一场雪下来后不久回到京城的,锦乡侯府已经变样了,面对对自己毕恭毕敬却又陌生的儿子,他心里惨笑,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难道他还会为府里的两个女人和他作对吗?锦乡侯默认了府里的局势。

    ……

    徐润新在梁宜梅的注视下,不自觉的移开视线,有些心虚的喊道:“这不是这几年赚的多吗?而且蒋家从海外带回来的东西也出手了一半了,不仅将本全都捞回来了,还赚了不少……”徐润新的声音越来越低。

    梁宜梅就“扑哧”一声笑开了,“徐哥哥,做了好事不是应该让人夸你吗?怎么你还一脸的不自在啊。”

    徐润新大呼一口气,也知道自己有些过敏了,有些不自在的道:“我做好事又不是为了夸奖的……”

    “不过,”徐润新脸色一正,道:“我对这些事不太懂,所以才来找你给我出出主意的,我问了不少人,底下的几个管事都叫我买了米面直接送到几个村寨就好了,我却觉得不太妥当。”

    梁宜梅也正了正脸色,凝重的问道:“徐哥哥,这善事你是打算兴起的时候做一做呢,还是想长久的做下去?”

    “自然是长久的做下去了,”徐润新的脸上有些哀伤,“我以为我见到的苗人已经过的够苦的了,没想到其他族的人也过得这么不好。”

    梁宜梅眼里有些湿润,心里有些惭愧,比起徐润新,她和广西的渊源更深,她前世就是广西人,虽然户籍上是汉族,血统里却也有壮人的血液……到她的时候,家乡已经是各个民族混居在一起了,正要说谁是哪个民族的,谁也分不清,所以习惯性的就照父辈的来写。

    可是现在的广西汉人却很少,最多的还是壮族、苗族和瑶族的人,其他的少数民族也不在少数,朝廷连年征战,赋税逐渐加重,为了缓解中原的压力,这些边寨的税赋是中原地区的好几倍,驻守在边寨的官兵再贪一些,那些少数民族连果腹都不能办到。

    以前梁宜梅是不了解那边的情况,等到了解的时候,长平侯夫人的身份却迫使她不能做这些事情。

    长平侯府在民间的声望本来就高,朝廷已经忌惮不已,她要是再向敏感的南蛮之地伸手,恐怕真的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徐哥哥,那里的人不少,就是我们再大的财力也支应不了多久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哥哥不如想想他们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我们是商人,做的不就是互通有无吗?”

    徐润新眉头一皱,“我先前想的也是这个主意,他们要是有什么可以交易的,我亏本一些也没什么,可关键是那南蛮之地哪有什么能出手的东西?”

    梁宜梅一翻白眼,想说他们怎么就没有了?也没有这么侮辱人的?

    梁宜梅深吸一口气道:“先前已是冬天,说什么也迟了,徐哥哥不如先给他们送粮食布匹去,先交好他们,我这几天想想法子,等想好了再叫你来商量。”

    梁宜木和梁宜林一直觉得妹妹有些笨,可是在徐润新看来,世上最聪明的就是梁宜梅了,所以他遇到困难之后第一想到的不是他外公,也不是三元及第的郑决,而是梁宜梅

    徐润新笑嘻嘻的应下。

    梁宜梅送走他后,拿过笔将想到的东西记下,吃穿住行,一项一项来。

    前世广西大部分的地区都可以一年两季的种着水稻,可是徐润新说现在一季的常量都很低,况且那里是丘陵地区,田地真的很少。

    梁宜梅不得不在心里再次感激袁隆平先生,种子的问题很重要梁宜梅想起空间里的稻子,那些颗粒饱满,又比外面好吃的稻谷,要是用它做种子的话应该不错,只是……梁宜梅摸了摸肚子,得等到孩子出生后她才能进入空间,那就是要到明年的四月份了。梁宜梅皱了皱眉头。

    想了想,又将前世自家用的犁之类的农具一一记下来,包括务农的经过,她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姑且先记下吧。

    苗人等少数民族自有一套自己纺织染色的技艺,那些布料的颜色要比外面的要鲜艳得多,而且长久的不会褪色,她曾听外祖母说过,以前贫穷壮族姑娘一辈子也许只有一套鲜艳的衣裳,从出嫁起穿到死亡……也许这会成为商机。

    ……

    梁宜梅细细的将这些东西在灯下记下来,侯云平的脸色却越来越黑,看了看已经暗下来的天色,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还是上前轻轻地抽走梁宜梅手中的笔,道:“有什么还是明天再写吧。”

    侯云平打断她道:“你不饿,孩子也饿了”

    梁宜梅只好随着侯云平去吃饭,回来刚坐到凳子上,侯云平就皱眉,梁宜梅连忙摆手道:“我不写字,我只是看看有没有什么错误的。”

    侯云平面上一松,就接过道:“我帮你看吧。”

    侯云平眼里闪过异色,徐润新来找妻子,他自然知道原因,不过他并不觉得他们能做什么,没想到妻子对南疆却也有一定的了解。

    侯云平神色微重,细细地看完了,回味了一下,道:“这些东西你都是从哪里看的?”

    “是我自己想的啊。”梁宜梅理直气壮地道。她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因为这的确是她自己想的,当然是借鉴了前世的经验。

    侯云平眼里闪过笑意,“写的不错,”但还是道:“只是不太符合南疆的情况。”

    “有哪里不符的?”梁宜梅前世可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所以这句话问的理直气壮。

    侯云平叹了一口气,虽然的确写的不错,放在其他的地方应该更有成效,只是南疆……果真有些小孩过家家的意味,“南疆土地贫瘠,而且春旱夏涝秋旱,你说的两季水稻根本不可能,别说两季,他们一季的收成好些就不错了,而且南疆多虫,水稻刚抽穗的时候就是害虫最活跃的时候……那里生存的条件很差,男子的普遍寿命都是四十左右,劳力也很少,牲畜更少,靠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多活的……”

    侯云平短短的一席话将梁宜梅打回了原点,梁宜梅嘴巴阖了阖,才知道自己太想当然了,前世村里修有水库,虽然避不掉春旱秋旱,却比现在好多了,前世有农药,各家各户有牛,还有机器……

    侯云平见妻子蹙起了眉头,就叹了一口气道:“当年我也在南疆呆过,那里的人的确过得很苦,北地的人虽没有米面,总是面临着鞑靼的劫杀,却也练就一身武艺和虎彪的性子,有肉吃,可是南疆……”南疆虽然也民风彪悍,却没有米面,也没有牲畜,只有无尽的山林……

    侯云平不愿妻子为难,放下手中的东西,揽她入怀,“你今天也累了,还是先睡吧,明天再想,要是想不出来,再和其他人讨论一下。”

    梁宜梅无知无觉的被侯云平带上了床。

    梁宜梅闭着眼睛,却没有睡着,无论如何,她还是要试一下

    没过多久,梁宜梅找来徐润新,有些歉意的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他,“……这样一来,也许终我们一生也不能让他们走出贫困。”

    徐润新却满脸坚持道:“你不也说了吗?只是可能,纵使我们不行,总还有后人的更何况,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改善的,不是吗?”徐润新满眼期盼的看向梁宜梅。

    梁宜梅一愣,继而也坚定的道:“你说的对”

    “徐哥哥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徐润新一向看得开,很难见他对一件事这么执着过。

    徐润新脸色一黯,“两年前我就想这么做了,只是一直拿不定主意,这次还是再去了一趟广西才下定决心的。”

    到底还是没有说为什么会这么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梁宜梅不再问。

    “最重要的还是教育的问题,要是这几个少数民族有人在朝为官或是走出来在外面有一些本事会对他们民族很好的,就是不信,能养活自己让家人过得好一些也不错啊。”

    徐润新点头,“事情要一步一步做,我会找一些有意的秀才举人去做老师的,酬劳开得丰厚一些,应该能找到一些……只是我们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不经这么花,所以我们还得找赚钱的法子。”

    “大哥和二哥把南边的那一处铺子的收益全都给了我做嫁妆,不如我们商议一下,每年抽出多少成专门提供给他们吧。”

    徐润新眼睛一亮,有些踌躇,“这样好吗?毕竟是你的嫁妆?”

    梁宜梅微微一笑,“徐哥哥不会就想凭一己之力做这些吧?这是不可能的,这个计划要进行下去,以后要拉进来的人还有很多,不过,”梁宜梅话头一转,道:“徐哥哥也知道长平侯府的尴尬,这件事却不能出现我的名字,所以那些东西都以你的名字出现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二十二章 百日宴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二十二章 百日宴

    侯云平递给梁宜梅一个盒子,淡淡的道:“这个给你。”

    梁宜梅有些疑惑的接过,打开一看,里面都是银票,“这,怎么给我这些?”

    “南疆的事情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光有钱还是不够的,”侯云平没有回答,反而说道:“回头我给你们写几封信,也许会让你们少些麻烦,不过我们府是不能牵扯其中的,徐家根据浅,在朝中又没有什么势力,反而不会让人多想。”

    梁宜梅心中有些感动,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还是有些忐忑的,生怕侯云平反对,现在见他支持就是最好的了,梁宜梅冲他露了一个大大地笑容,道:“徐哥哥说了,对外就以报恩的名义来做,当年徐哥哥在南疆曾被一对苗疆姐弟救过,所以这个借口还是很不错的。”

    侯云平看着高兴的妻子,眼里也露出了笑意,虽然事情很难办,但他还是愿意帮他扫清障碍。

    郑决却没有侯云平这样豁达,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徐润新的第一批粮食已经送进了广西,徐润新本来还是想送去贵州的,貌似贵州要比广西困难一点,只是梁宜梅劝他说:“广西那边还有大哥帮忙,就是出什么事也来得及解决,但贵州那边确实鞭长莫及了,最主要的是你贸然进入,贵州那里的官员不定会怎么想呢?那些东西多半会便宜了他们,不如先做好广西,再过渡到贵州……”

    郑决对尚志清苦笑道:“我以为他以前也只是说说而已,谁知竟真的只有做了,南疆的情况有些特殊,朝廷也一直在打压他们,润新这样做会牵扯很多人的利益,到时只怕我们保不住他。”

    尚志清脸上也有些凝重,嘴上却劝说道:“好在梅子也参与其中,长平侯不会不知道,既然让他们做了,长平侯应该会帮着他们的。”

    只怕到时候出事的时候,长平侯会把润新推出来。

    郑决的眉头还是拢着,“还是再看看吧,要是长平侯肯出手就有六分准了,毕竟李家的根基就在西南。”

    尚志清起身道:“虽如此,还是去找润新谈谈吧,要是不提个醒,以后还是像现在这样等到事情都做了我们才知道。”

    过了几天,徐润新就一脸苦色的来找梁宜梅,抱怨道:“阿决和至清把我教训了一顿,说我瞒着他们。”

    梁宜梅一点也不同情他,“你应该庆幸我二哥正巧带着二嫂和五爷爷五奶奶回泉州了,要不然又多一个人唠叨你了。”

    五爷爷和五奶奶想家乡了,而梁宜林也想回去祭拜父母,让穆英蓉给父母上柱香,所以就请了假回去了。

    到了正月,徐润新找了一批会手艺的工匠,这些人都是被主家卖了或自家吃不下饭,自己把自己给卖了,徐润新将他们买下后送到庄子里去学规矩,打算到三月份的时候把他们送去南疆教他们手艺。

    因为徐润新曾经在南疆呆过,和那个村落的人有些交情,加上梁宜木整个地方官的帮助,虽然南疆人还没有对他们放下戒备,但也会试着相信他们了。

    直到了二月份,灰灰还是没有醒来,梁宜梅有些失望,灰灰和胖胖已经沉睡两年多了,要是灰灰能醒来,它快要自由出入空间,又可以将里面的东西带出来,那样就可以把里面的种子拿出来了……

    梁宜梅只好将各地搜罗上来较好的种子交给徐润新,让他派人送去广西。梁宜木在南疆单独开出一片地来做试验田……梁宜木虽然是守备将军,按理是不该管这些地方事务的,但是南疆情况特殊,广西、贵州等地每年都会发生一些武力事件,久而久之,武将在这些地方也就有了超然的地位,插手地方上的事物也是常事了。

    梁宜梅三月多的时候产下一个子,太夫人高兴不已,侯云平给他取名谌哥儿。

    三胞胎对这个小dd好奇不已,放弃了和父亲出去的福礼,每天都围在小dd的身边逗他,谌哥儿却和几个哥哥都不一样,安安静静地,被吵得不耐烦了,也只是踢踢腿,张着眼睛四处看一看,还没等三个小家伙兴奋过来,就又闭着眼睛睡觉了。

    太夫人每天乐呵呵地看着三个小家伙逗他们的小dd,身体却愈加的好了。

    瑞嬷嬷以为是太夫人了却了心事,心情开朗,侯爷又承欢膝下的缘故,侯云平却看着梁宜梅给太夫人送来的茶叶若有所思。

    ……

    谞哥儿大方的对皓哥儿说:“我给你看我弟弟,不过你不能摸他哦”

    谦哥儿点头,“四弟不喜欢别人摸他。”

    谨哥儿双眼亮晶晶地道:“除了我们。”

    谦哥儿鄙视的看了弟弟一眼,不过还是没说什么,跟在大哥的后面进去。

    皓哥儿趴在小床边,好奇道:“原来小孩长成这样子啊,好可爱啊”

    谨哥儿嫌弃的道:“四弟刚刚出生的时候可丑了。”

    谞哥儿想起那皱巴巴的脸,认真地点头道:“是很丑,以后我们的妹妹一定不能这么丑。”

    皓哥儿眼里闪过迷惑,“可是现在他长得很漂亮啊。”

    谨哥儿张了张嘴,扭头去看两位哥哥。

    谦哥儿咳了一声,小大人似的道:“娘说刚出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后来就好看了,你要是不信,叫你母亲也给你生一个弟弟就知道了。”

    皓哥儿闻言神情有些黯然,他今年已经七岁了,也懂得了一些事情,他知道父母感情不好,也就不会有弟弟了。

    三个小孩子还小,不知道为什么表哥突然就不高兴了,谞哥儿想了想,道:“看在你对我们也很好的份上,就给你摸一下我们的弟弟吧,不过只能摸一下哦”

    刚进门的太夫人一听到这句话,忍不住就笑了,她一巴掌就拍在谞哥儿的头上,嗔道:“又来烦你们的四弟了。”

    谞哥儿一点也不觉得疼,跑上去抱住太夫人道:“祖母,我们是在跟四弟玩。”

    谦哥儿和谨哥儿也上前叽叽喳喳的围住太夫人,几个孩子很机灵,现在就知道要讨好谁了,父亲虽然宠着他们,父亲却会听母亲的话,而母亲要听祖母的话。

    而皓哥儿却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上前轻轻地摸了摸谌哥儿的小脸,眼中一亮,软软的,嫩嫩的

    谌哥儿睁开了眼睛,懒洋洋地看了一眼皓哥儿,发现他不会打扰到他,就又闭上眼睛了,皓哥儿好奇不已。

    谌哥儿的百日宴办得很隆重,太夫人老早就将管家的权利给了梁宜梅,侯云平怕累着她,在她身边放了两个嬷嬷,由她们协助她,就是这样,梁宜梅也不得不把谌哥儿交给太夫人带着,一整天都在迎来送往中。

    皇上的圣旨来的很突然,侯云平得到消息后和李轩然对视一眼,将前院的客人交给李轩然,带着随心去接圣旨。飞白在去年就放到外面去做管事了,随心也伺候了他许多年,年纪却还有些小,所以就成了他现在的贴身小厮。

    送走了最后一批来道贺的客人,侯云平没有往后院去,而是去了书房,李轩然正在那里等着他。

    李轩然见他进来就放下茶杯,挑挑眉:“恭喜你了”

    侯云平面色平淡的看着他,“你先前没有得到消息?”

    李轩然摇头,“没有。”顿了顿又道:“我刚才看殿下也有些吃惊,他应该也是刚知道的。”李轩然看了他一眼道:“我刚才问过底下的人了,我对宫里的事情已经不是很清楚了,要得到确切的消息只怕要去问殿下了。”

    “不用了,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李轩然欲言又止,侯云平自信道:“我的儿子还不至于要靠荫封才能活下去,他们自有他们的一番作为。”

    “你这样想,不定弟妹会这么想,弟妹也这么想,不定孩子长大后也能理解你,谞哥儿毕竟是嫡长子。”

    侯云平心里也有些遗憾,想着,要是谌哥儿是嫡长子就好了。

    梁宜梅心里担心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谌哥儿才刚满百日就被封为指挥佥使,还被赐予紫衣,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虽然知道这个皇帝很昏聩,而侯云平权利很大,但梁宜梅还是很担心,这种在浪尖上的生活一点也不安全。

    侯云平不欲梁宜梅担心,道:“侯家为皇家付出良多,我的四位哥哥都是为朝廷牺牲的,这也算是皇上的一种补偿吧。”

    “是吗?”梁宜梅有些疑惑,那为什么谞哥儿出生的时候不封,难道是因为他们是三胞胎,封了一个就要封三个,所以皇上不舍得?

    可怜的皇上被梁宜梅想的这么小气,这么没心机

    太子一回到府邸就知道了圣旨是在欧淑妃的示意下颁布的。

    太子微微一笑,看来宫里的人都没有笨的,是他以前将欧淑妃想得太简单了,也是她这几年伪装得太好了,欧淑妃进宫之后满心都放在争宠上,除了皇上就没有什么入得了她的眼的了。太子对她也就有些松懈。

    寇宛华小心翼翼地给太子端进来一杯茶,太子连忙接过,道:“这种事以后还是交给底下人去做吧。”

    “只是殿下的药,自然要小心些。”

    太子的神色有些黯然,捏了捏她的手道:“是我让你受委屈了。”

    “殿下说的什么话,夫妻本是一体,哪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二十三章 当年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二十三章 当年

    太子抿嘴一笑,没再说什么,细细的品着口里的茶。

    寇宛华问起长平侯的事,“……见着四表弟了吗?听去看望回来的女官说长得很可爱呢。”

    太子笑笑,“四表弟是个有福的,父皇今天就颁下圣旨,荫封了他指挥使佥使,还御赐了紫衣。”

    太子妃有些惊讶,就是要荫封,不是也应该先荫封长子吗?

    太子微微一笑,“小舅舅和舅母都是豁达的人,而且舅舅这么有本事,以后荫封的机会还会多着呢。”

    太子妃的心思转了几转,也是一笑。

    过后却是给长平侯府的四个孩子送去了不少东西。

    ……

    梁宜梅将账本翻了一个来回,揉了揉额头,将账本放回原地。

    徐润新前期的投入过大,引起了言老的主意,老人家这才知道徐润新拿着家里的钱去贴补南疆,老人家最后虽然没有反对,却规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