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第5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蛋糕基本分完的时候,吕宋第一批一千二百万两黄金,终于送到了上海。那一天又是万民空巷,戒备比沈默到达时,还要森严数倍。一箱箱黄金,就在码头上当众检验过磅,然后直接发送户部银行上海总行金库。
至此,大家对绿sè债券的偿付能力,再也不存怀疑……按说战争yīn云笼罩,应该还会有挤兑潮才是,但是由于绿sè债券是一年期的,一年后,大家才能兑换成黄金,所以挤兑无从发生。
好吧,大家终于打消了对绿sè债券的疑huò,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官方货币了。为了完成朝廷的大额订单,开始卯足了劲儿生产。
市场的一颦一笑,全靠货币支撑。于是停滞已久的经济运转开来。
任何时代,货币增发都会刺jī证券市场,因为,货币是证券市场的子弹。但是,只有在经济体健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与实体经济互为动力。
上海证交所发现,钞票和股票同时多了起来。此时,证券业有了充足的子弹,工业体系又欣欣向荣,富有远见的人们纷纷入市抄底,使股票的成交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股价也层层上涨,危机的yīn影终于逐渐淡去。
站在户部银行的大楼平台上,沈默终于长长松了口气。其实,吕宋根本拿不出五千万两黄金,况且吕宋已经形成了地方自治的政治生态,代表当地民众的咨议会,也不会同意砸锅卖铁替国内买单。
一千二百万两黄金,已经是沈默能筹到的极限了,但在战争的yīn云笼罩下,如果傻愣愣的把这个钱投到市场中,可能只坚持几天,就被吓破了胆的大户们提走。
而现在,他通过一系列翻云覆雨的手段,各种造势与借势结合,终于使人们接受了绿sè债券为朝廷的法定货币。而那一千二百万两黄金,还好端端的待在金库里,一分都没动呢。
必须要说的是,在金融市场基本稳定后,若菡将所持有的汇联号两成的股份,全都无偿注入户部银行,作为汇联号在户部银行持股的股本。自己只留下百分之一,作为给小儿子的家产……而日升隆那边,也按照与沈默的协议,将张四维家的百分之二十股份,无偿转给了户部银行,同样作为日升隆在户部银行持股的股本。
最终,户部银行中,银行资本占百分之四十,国家资本占百分之六十,十名董事会成员,也按这个比例,既保证了朝廷对货币发行等金融政策的控制权,又基本保证了银行家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沈默重塑了被朱元璋搞破产二百多年的国家信用。更更重要的是,他按照与东南绅商的约法三章,终于可以合理合法的征收工商税了,虽然为了恢复工商业的元气,约定在最初五年里,商号只报应税数额,而不真正交税。但这两件事都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
更更更重要的是,这两项权力都在全体内阁会议手中,且不可能再还给皇帝。
之后几百年间,大明能在历史的数次反复中tǐng过来,并持续保持强盛,都要拜其所赐。
~~~~~~~~~~~~~~~~~~~~~~~~~
至于眼下,杀鸡不用宰牛刀……
在南方终于从危机的泥淖走出,快速的恢复元气时,北京的皇帝母子却陷入了无解的危机中……因为历史原因,大明的边军和宗室,九成以上都集中在北方,再加上京城的物资消耗,这三个沉重的包袱,一直都是东南各省来背。
东南经济之所以恢复的这么快,也跟终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有直接的关系。
按说北方有彪悍的军队,应该迅速南下平叛才是,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包袱,不是本就贫困不堪,又遭受连年天灾的北方民众,能背得动的。
但不调遣依然要花钱养兵,北京的太仓转眼告罄,各地催饷的文书,像雪花般涌入京城。皇帝母子俩就是把紫禁城卖了,也发不出一个月二百万两的饷银、拿出一百万石粮食的军需来啊……北方的军队开始发生sāo乱,甚至连***人也因为没有人买他们的羊毛,而考虑是不是干回老本行。
但是沈默一封措辞严厉,几乎是连训带骂的亲笔信,就让一干台吉们tuǐ肚子打转。富裕安逸的畜牧生活,已经消磨了他们最后他们只要想起那个一脸笑容、心黑手辣的恶魔,就一点趁火打劫的念头都没了。
刚刚转投南方,急需立功表现的晋商也派上了用场。他们几乎与每一支边军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跟***人的关系更不消说。对于厮杀汉们来说,有奶便是娘,管你是南方还是北方了,所以军人们纷纷表示服从南京朝廷的调遣,随时可以攻打北京。
辽东的李成梁更是早就磨刀霍霍,几次请战要提兵南下山海关,为沈默直捣京师。
所有的请战,都被沈默压住了。
因为他很清楚,请神容易送神难。军事力量一旦形成,就很难在制度框架内约束直至消灭,他们从暴力中成长,也只相信暴力,放这些猛虎出闸,一定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难以预测的凶险的。
还是那句话,杀鸡不用牛刀,他只需要军队保持安静,静待结果就是。
这也决定了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会生变故。
万历十三年八月,北方天气转凉,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节。
姚长子麾下的东南水师战舰二百艘,民间运输船二百艘,搭载着南方十二万内阁军,未开一枪一炮,便在天津卫登陆。
因为天津卫的最高军事领导人,后军都督府都督、东宁侯焦志,率天津两卫三万余名官兵反正。
之后大军一路未遇抵抗,顺利抵到北京城下,完成了对北京城的包围,并派遣使者进京谈判,以保护大明皇帝朱常洛安全为由,敦促伪帝朱翊镠投降,并保证其生命财产安全,保留其郡王的封号和待遇。如果三天之内,朱翊镠不开城投降的话,大军则强行攻城,到时候玉石俱焚,大不了再立个姓朱的皇帝。
在考虑了两天三夜之后,朱翊镠决定投降……其实没什么好考虑的,自从当上这个皇帝,朱翊镠就没睡过一宿安生觉,现在还能回去当他的富贵王爷,又有什么不好呢?
至于那些跟着他紫禁城的潜邸旧人,就像做了几个月的黄粱梦,一醒过来,发现又回到从前,似乎也没什么损失。只有王府长史发了疯,整天朝着府上的一条大黑狗破口大骂:“你害了我姐姐一辈子,又害了我一辈子,我要吃了你才能解恨!”但大黑狗太凶,他不敢靠近,所以只能每天骂骂过过嘴瘾。
李太后倒是心志坚定,她算盘打得精,横竖权力是没了,能享富贵也不错,反正孙子登基,自己还升一级,成了太皇太后呢,还是这大明朝最尊贵的人。
这就属于作她的清秋大梦了,当年十月,新君登基大典前,经过全体内阁会议的长时间磋商,最终决定剥夺她的尊号,降为太妃,南宫居住。只尊陈太后为太皇太后,王皇后为皇太后。
万历十三年十一月,不到三岁的新君朱常洛,在王太后的怀抱下登基,宣布次年改元。
在新君的登极诏中——
宣布遣散宫中所有太监,并永不再使用宦官。
宣布锦衣卫改军情司,归兵部所属。并永久取缔特务机构,任何机构任何人,不经法律的审判,不得逮捕和任意拘禁任何人!
宣布sī有财产不可侵犯,任何人未经法律的允许,不得剥夺他人的财产。
宣布即使是皇帝本人,也必须遵守上述条文,并接受内阁和三级咨议会的监督,如果有违反之处,愿以退位谢天下!
~~~~~~~~~~~~~~~~~~~~~~~~~
这些条文,自然不可能出自三岁孩子之手,而是由沈默代拟。对于他这些大逆不道的条款,已经就任咨议会首任议长的张居正十分不看好。
他对沈默说:“你现在一手遮天,皇帝又是个三岁的孩子,不知道反对是什么意思,但等到他长大了呢?你却差不多要老死了,你以为这些死条文能约束住他?我敢保证,只要他有足够的力量,随时都可能撕毁宪章。”
“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我上半辈子,用力打破了一些东西,下面十年里,再用力让一些东西进入人心里,对我来说,这就足矣了。”沈默望着天边喷薄yù出的一轮红日道:“至于将来,反复是一定的,我也可能会被挫骨扬灰……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无知不可怕,知道而不敢去争取才最可怕。如果他们愿意继续给皇帝跪下去,那就当从来没有我这个人好了……”
“你不怕将来的时代,会比过去还糟糕?”
“不会的。”沈默转过头来,微微一笑道:“一定会更好的……”
【全剧终】!。
答读者问(一)
答读者问(一)
1。我还没有看结局,只是想问问实体版第八本什么时候出?我刚买了七本套装
答:这个我暂时也不知道,会尽快和出版社联系的。
2。同意楼上;实体书签名全套。一次性购买。有木有。
另外;能不能继续往下写后默默时代!
答:多谢多谢。估计是不会写后默默时代了,因为纯架空,而且是II的话,会扑街很惨的。
3。那个疯了的长史是谁?
答:苏雪的弟弟苏志坚。
4。下本书什么题材?写都市怎么样?三戒如今的功力写都市一定很精彩。
答:下本书还是历史,写宋朝。写完唐宋明三部曲,我希望转型。
5。各种过瘾可是为什么黑狗不自己当皇帝呢?
答:那他之前的言行就各种打脸了。
6。政党问题怎么解决,像英国开始的自由党和保守党,既然君主立宪,肯定存在政党问题,你是打算安排代表上层的琼林党,和代表下层的泰州党,还是安排代表东南的自由党,还是代表北方晋商的保守党,又或者是保皇党,和自由党???总得有个交代吧?
答:依照符合逻辑的推理,后沈默时代的内阁政治,将导致派系斗争异常激烈,所以你说的党派,有可能同时存在,应该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7。如果黑狗承诺当皇帝的条件和与北京政府的谈判条件一样的话黑狗当皇帝应该有人支持的吧?
答:沈默称帝,称帝后退位,其实是比书中更好的解决途径。但是这个阻力太大,也会损害沈默的根基。更重要的是,会自己打自己的脸。
8。苏雪呢?
答:问女读者。
9。1。希望后记把所有人交代一下,柔娘,钟金,苏雪。老大老2以及“干了一番事业”的老三,好基友徐大才子,沈四哥,姚苌子。徐海叶麻他们的人到哪里了,有没有攻占里约热内卢?
答:关于沈默的家人,在归云山庄已经交代完了,具体描述的话,需要太多的笔墨,才能让你产生真实感,为何不沿着所点的方向,自己去设想,你想到他们是个什么样,他们就是个什么样。
徐大才子将来,肯定厉害哄哄的,因为他当了十年党校校长,当他的学生成长起来,基本上就是第二个沈默了。但他的性格,使他当不了首辅,但议长的职位还是没问题的。
9。2。九大家最终如何了?晋党呢?
答:你可以把九大家看成汇联号,汇联号怎样,九大家就怎样。晋商则是日昇隆。
9。3。个人还比较感兴趣的,倚天剑海刚锋,还有戚神将兄。他们怎么看“老上司”的新政府?
答:海瑞老而弥坚,肯定是要骂的,而且是大骂特骂,不管和沈默的交情。至于戚继光,这是一位纠结于理想和现实中间的将领,这就决定了,他不会跟着沈默造反,但沈默得到大义后,他也会第一时间归顺。
【明日待续】
答读者问(二)
答读者问(二)
10。1。高拱的人呢?
答:这人太刚强,气性太大,万历六年就病逝了。
10。2。新朝后面的发展是否遇到了反复?
答:沈默下台后,肯定会有很大的反弹,而且次数不会少,时间不会断,也许几十年后,完全诞生一个从未有过的政体。
10。3。戚继光对此的看法,态度?
答:戚继光是一个矛盾的人,心中的道德和务实的思想一直在纠结,所以他对此事定然也纠结。
10。4。后面历史的评价?
答:连克伦威尔那个军阀、**者都被说成是资产阶级**先驱了,还用担心历史评价么?
10。5。沈默最后的晚年生活?以及临终遗言?
答:必然无法安宁,临终应该会唱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
10。6。沈默的几个儿子最后的结局?
答:建立了新的国度,而且会在几百年后独立。
10。7。张居正后面的结局?
答:他已经超寿命了,距离寿终正寝已经不远了。
10。8。境外势力的情况?还有李成梁的结局?
答:蒙古人忙着剪羊毛。女真人和大量涌向辽东汉人融合了,俄罗斯人是个大敌,但当时还比较弱,把他们挡在欧洲是必须的。亚洲都应该是中国的,没难度。
10。9。沈默对余寅的评价,还有其他几个幕僚的评价?
答:余寅,我的B面。王寅,战略家。沈明臣,社会活动家。
10。10。还有那个吕正最后的结局?他得到了什么样的富贵?
答,你说是吕坤的那个家丁吧。曾经帮助过首辅大人的家伙,家族肯定要重点培养,进入汇联号当个北京大掌柜,妥妥的。
10。11。苏雪对于沈默的复出又有怎样的态度,以及当他失踪时的心情
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黑狗是谁啊?
答:沈默,默者黑犬也,
12。刺杀沈默的老太监是谁?是不是那个被鹿怜心废掉子孙根的罗龙文?
答:萧芹。
13。后记什么时候出啊?
答:这两天静不下心来,今天出去玩了一天,太痛快了。不记得上次无忧无虑的玩过。
14。想知道沈默子女,后人的情况。几百年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他家族的发展?
答:三个儿子在殖民地发展妥妥的,建国也不是不可能。其余的孩子,应该以兴趣为主了。沈默在几百年后的评价,混个国父妥妥的,基本上就是华盛顿+杰弗逊+汉密尔顿以及‘卢梭+斯密+克劳塞维茨’了。
15。我最看好的就是平常,基本上靠自己走每一步,还有个狠心薄情的老嗲,可以状元红,却被自己的父亲为了显示自己所谓的公平公正给压下了。大师好歹交代几下啊。
答:你看今日之新加坡,便知道强人之后继承权位的坏处了。沈默放逐平常,真不是为了自己,他不需要那些虚名,但国家不需要一个优秀的首相之后。
答读者问(三)
答读者问(三)
16。钟金单独跟黑犬相处两年,居然没生儿子?不合理。
答:谁说没有,只是我没说,也确实没必要交代了。
17。宝儿嫁给谁了?我觉得还是交待下好。
答:孙家孙铤长子,孙鑨孙铤孙鑛,还有他们的父亲孙升、祖父孙燧都做过尚书,在科举考试很公正的明朝,这是绝无仅有的,选择这样的人家,没错的。
18。对了,还有以后的政局,殖民扩张方式,血腥与否无所谓,只是关心一下。
答:其实海外领土的意义不大,领土要相连,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向北,向西,将俄罗斯人挡在欧洲,才是真正使大明长久兴盛的根本。
19。别的都不多说什么了,本书的女主角都是很出彩的,就是出场太少,戏份太少了,读来特别的遗憾,主角的三个夫人+一个红颜与主角的戏份太少太少了,很多时候都是一笔带过,个人感觉主角的家庭生活还可以多写点儿,鉴于书已完结,和尚再补写几篇番外如何?无耻的提个小要求。
答:你说的对,新书会改正,主要是这本书太厚重,以至于到了后期,加上红fen就别扭,我写着别扭,看着也别扭。番外,过些日子可能会写写,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写么。
20。我觉得最后这里写的还是有点急了。相对来讲没有前文写大斗争时候那样的严谨。
虽然黑犬兄胜券在握,走向共和基本上已成必然,但还是可以从侧面和不同角度来写写这一过程中各个阶层的人和那些当时健在的历史名人的内心活动和外在反应。
或者大师写几个番外吧就像一个个电影场景一样从不同人的视角来把这个最终的**变得丰满起来
或者出个题目让大家写同人也成
答:最后的情节,要么展开写,要么像现在这样写,展开写的话,最少五十万字,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时代造英雄,大时代必然涌现很多新锐角色,这个在故事后期塑造,确实比较困难。怎么说呢,完全不同的格调,就像是新写一本书,这个割裂感太强了。
大家写同人吧,写的好了我打赏。
21。另外,和尚有没有微博???我要粉你。。。
答:还真有,搜狐是‘三戒大师’,新浪是‘三戒大师_杨浩’,请认准用户名哦。不过话说回来,我还真老土,不大会用微薄呢。
22。小冰河时期差不多来了吧,会不会对沈默的后续政策造成影响?
答:嗯,万历二十年以后,将近六十年时间。沈默已经在修正过度市场化的问题,至少要实现地区自给。并在北方推广高产作物……
23。苏雪呢?她那几张都很惊艳啊。怎么睡了一觉后失踪几十年都没音讯了。
答:在广大良家女子的心目中,小三该杀,就是这么简单。
答读者问(四)
答读者问(四)
24。一个简单的小问题。雄黄酒那章里面刺杀沈默那个老太监是谁?
答:萧芹,之前蒙古人送来的那个,是个西贝货。
25。平常啊,能描写一下平常的心思吗
答: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一切都是在效仿你啊,爹……
26。嗯,我想看三百年后,人们对沈默的评价,当时的社会现状。
答:给你个链接‘//baike。baidu。/view/1689。htm’。
27。想知道高拱,张居正,苏雪和钟金后面的发展,还有沈默做满10年首辅后的生活
答:已经答过了。
28。皇明祖训与沈默搞的这个约法三章对比。。这个约法三章感觉太没威慑力,是否废除皇明祖训,引入宪法概念?
答:谁还把祖训当回事儿?都是找有利于自己的说事儿。约法三章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它是未来宪法的精神基石,但要真正发展出宪法来,没有一百年,几场战争是不可能的。
29。大师有没有考虑过写一个后传性质的书呢?
比如说黑狗时代后面几百年的架空历史
这种书看着很带感的
答:等你当了老板,给我发工资就写哈。
30。新政下科技的发展,是否加快了脚步,沈默有生之年有没有出现拿得出手的科学发明?
还有,钟金应该有儿女的吧?
答:科技发明需要专利法的实施,和工商业的大发展,这两条做好,发明是不成问题的。钟金有,怎么会没有呢。
31。少了好莱坞大片式的最后结尾,比如祭奠何心隐等牺牲的人
答:妥协政治的悲哀,而且死人太少,不能单祭一个老何吧?我倒是想以沈默回到父亲坟前为结局,但是有人对我说,你不能让国家分裂着,所以没有用到。
32。和尚,在不考虑所有读者的心情爱好荣辱观的情况想,就你最初的想法回答我的问题吧。
32。1。苏雪最初的设定该怎样从沈默的生活中离开呢?不要说是收为老婆。
答:最初的设定是……得不到的最好。苏才女深谙此道,自然会玩得不带烟火气,又让人牵肠挂肚。
32。2。将儿子送走仅仅是为了保护他们吗?
答:今日之新加坡,朝鲜,都显示出了政治继承的缺陷。将儿子排除在权力继承的序列外,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哪怕对儿子不公平。
32。3。余寅在沈默感情上真的是一个可以随便抛弃的人么?
答:当然不是,他俩就像一枚硬币,正面是字,背面是菊花……
32。4。沈默之前手下的几个总兵,有更好的刻画的可能吗?
答:不太可能,文人天下,武将总是要蒙尘的。不过新书里,狄青会很有戏。
32。5。最后,那些死去的人,那些为沈默甘愿献出自己生命的人,他们会被后人记得么?
答:历史不会记住每一个人,但他们已经是历史。
答读者问(五)
答读者问(五)
33。求各种番外
答:这个……读者写应该更好吧。
34。我建议三戒不要随便乱写这些。既然你这次这么草草的收尾,感觉是留了个写续集的伏笔。所以,既然电影都喜欢搞3部曲,哈利波特喜欢搞7部曲,那么你也可以把这些问题留下来,以后写续集。
答:有道理。
35。就是感觉结尾有点急了,貌似还有很多都应该交代一下。
答:必须交代的我都交代了。
36。继续写那个茶馆100年后的场景,特别喜欢作者对茶馆发生的那些人和事儿的描写百读不厌
答:我也很喜欢唉,不过一百年后,茶馆已经被强拆了。
37。想知道沈默的三儿子到底与爷爷的死有没有关系
答:没有关系。
38。铁柱啊,三尺啊,老胡那些亲兵队长们的结局
答:沈默的铁杆军队,铁打的前程。
39。我只想問;你這麼急著完書要作甚!
答:该说的都说完了……
40。看了上面这么多;都没有问阿蛮的;大师;这个好像也没有交代哟?
答:嫁阿吉了。当不了媳妇就当儿媳妇。
41。全套签名打包的问题还没回答呢啊?如果是和尚签名后亲自寄出就一定买
答:出全套之后,你可以给我留言,愿意效劳。
42。另外海外殖民地方面,除了亚洲大洋洲外还有没有更多的发展可能呢?将来和西方各国的冲突又是怎么解决怎么发展的呢。。。
其实也没什么好问的,在那个历史上转为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让我们圆了梦,其它的都不必再写。。。。。。。。。。只是上面的问题和书中内容太近,忍不住有些意犹未尽的好奇而已。
至于再往后的情况,就真的不必问了。
答:海外殖民地,除了广阔的市场,就是让华人取代白人,成为地球的统治者。但对大明来说,真心觉着,向北向西发展最重要。将来三百年内,和西方冲突不起来,因为他们光忙着窝里斗去了。如果真有冲突,那就战,国际事务不是国内事务,是纯粹的丛林法则。
43。为什么不继续三个月;感觉才刚刚开始的变化然后就没有了;标准的太监啊
答:能感觉有变化,就足够了,后面的变化,一来,写起来容易被请喝茶的。二来,前面说过,就像全新的人物、故事,跟新开一本书没区别。
44。希望写宋的没那么严肃宰执天下在前和尚不一定能写的出更好的
能不能女主别出现那么早啊看着烦
答:不和别人比,我只要能比一品写得好,大家多订阅,就满足了。
45。真的很好奇苏雪最后的归处?默默会出现在大师的下一本书里么?
答:苏雪那种女人,在哪都能活得好,说不定早就嫁人了呢。默默已经是明朝人了,新书宋朝唉……
答读者问(六)
答读者问(六)
46。什么时候开新书?辛苦了,麻烦速度点,追随中
答:最早6月16日,最晚6月18日,就在那几天吧。
47。苏雪在李娘娘身边教琴这条线索为什么没有用上呢?我一直以为和尚你要在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安排她出场拉黑狗一把。
答:那样太狗血了,我从来不认为,一个艺伎能推动历史,陈圆圆也不能。
48。1。宗室,漕运,军户,沈默拷问张居正的三大问题是怎么解决?说实话,我还是没看出这样平和的**应该怎么解决这三个毒瘤
答:当皇帝不再是帝国的最高权力者,谁还会去养那些米虫?漕运,历史上,再过几年黄河淤塞,漕运不行,只能改海运了。军户,这个是大问题,只能靠推行募兵制,肯定会因此而发生叛乱甚至是战争。
48。2。也许是一品前期中期写的太好,人物刻画都很深刻,反而到了结局,大多都是年代表的形势,感觉很仓促。
答:哪有年代表?写书,是要有对手,才能出剧情的,嘉靖一死,沈默已经无敌了,我不能因为要写得精彩,就硬造出敌人啊。
48。3。还有九大家包括徐家吧,为何徐阶后期如丧家之犬?如果徐阶这么惨,徐家这么会无事和无视?如果徐家也倒了,那么9大家还有谁?
答:九大家里没有徐家。
49。下一本什么时候写,叫什么?
答:本月中旬以后,名字暂时还在犹豫。
50。求以后的大明帝国年表
把前面沈默的传记写上更好
答:这个,应该是读者的权利,我怎么写,都会有人不满意的。总之几场内外战争是少不了的。
51。1。能不能大致交代一下沈默当政的十年都做了些什么?
答:我想,内政侧重点,是促进农业,为小冰河做准备,以及促进产业资本的发展。斗争侧重点,则是各种立法,将权力阶层捆在战车上。至于外战,这不是合适的时机,会出大事儿的。
51。2。以后北京朝廷要集权,会不会取消留都,改为南京府?难度大不大?
答:我弱弱的说一句,其实开封很适合做那个年代的大明首都,南北兼顾。第二是南京,北京其实在当时不合适,交通通信条件都达不到,对南方的控制。
52。沈默的弟弟呢?是啥结果?
答:管那鸟求,送去非洲好了。
53。关于那首《大英雄郑成功》的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真的是《雍正王朝》剽窃?能就电视剧和那首歌再说些什么吗,可能给原版链接吗?
答:是《康熙大帝》借用,不是剽窃。当是因为郑成功不利于民族团结,被无限期停播,康熙大帝就拿去用了,这个词曲作者都能证明。原版链接请百度‘大英雄郑成功 再借五百年’。
回答告一段落,后记明天推出
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后记之二) (上)
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后记之二)
…
关于剧情,不少读者感到意犹未尽,其实从故事性讲,万历登基,沈默成为首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