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第4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声直接把已成惊弓之鸟的拜桑兄弟三人吓跑了,黄台吉倒想充一把英雄好汉,可血肉之躯哪能抵挡住大炮的狂轰滥炸。还没冲到护城河,就丢下近千具尸体,这才认清现实、打消妄想,灰溜溜的撤下来和拜桑三兄弟汇合。
又过了几天,鄂尔多斯另外三部也领兵赶到了,聚齐了四万骑兵,声势极为浩大,却不敢靠近东胜城一步。只能改变策略,以骚扰和袭击明军运输线为主。
然而明军根本没打算今年打通运输线,他们所带的粮食,加上所缴获的牛羊,足以支撑过这个冬天,因此也不着急主动出击,而是进入了休整期。说休整期也不对,因为他们也没闲着,紧赶慢赶,日夜加点,终于在第一场雪到来前,将被炸毁的城墙重新修起来,并加筑了炮台,角楼、女墙等防御设施,把鄂尔多斯部的昔日汗廷,建成了在河套的大本营。
对于已经汇集优势兵力,又见识了明军三板斧的蒙军来说,什么都不怕,就是怕明军龟缩不出。四五万人聚集在套内草原上,供给成为大问题,只能依靠鄂尔多斯各部的越冬粮草维持。
所谓‘僧多粥少’,就是用来形容鄂尔多斯部现在的处境,他们本就是仓促撤出河套,自用尚且不足,又供给黄台吉的兵马,还要接济空手逃出来的达尔扈特部,被勒索了个精光的济农城本部,三万多口人吃马嚼,每天的消耗极为惊人……这也是明军为何明明可以俘虏,却又把蒙古人都放走的原因,实在管不起饭啊。
于是如何挺过这个冬天,就成了明蒙两军共同面对的难题。对于明军来说,虽然补给的路线不长,但在没有将蒙古人赶出套内之前,要承受的风险太大,好在明军早就做了长期无援的准备,在冬天过去之前,倒也不用犯愁。而对于蒙古人来说,必须要解决内部的粮草分配问题,并且尽快找到新的补给……问题是,这两件事都十分棘手。
新的补给是不可能的,为了断绝他们的希望,明军了边境,一粒粮食也不许流入河套……之前走私屡禁不止,是因为山西商人无所不能,但现在为了大计,山西帮是不会再允许商人们顶风作案的,所以蒙古人出多少钱,也买不到任何东西。
向相邻部落求援也不可能,俺答汗的土默特部连年遭灾,尚且需要掠夺板升维持,哪有余粮支援他们?至于西面的西海蒙古是世仇,不趁火打劫就不错了,又怎么可能接济他们。
就连最后一招;也是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抢劫了。但因为要突破明军重兵把守边境线,在鼎盛时期,蒙古人每每出动十余万骑,吓得明军望风披靡。最少也要三五万骑,再少就是给明军送菜了。然而在东胜光复之后,明军占据了套内腹地,一控千里,如果蒙古举出动,明军肯定会渡过黄河,直捣他们最后的避难所——后套平原,则妻儿老小不保。如果分兵的话,还有可能被明军分头击破,所以也不可取。
蒙古各部想起当初诺颜达拉的话,无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给他们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放弃济农城,如果非要加一个期限,他们希望是一万年。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僧多粥少的局面无法改变,如果有人想吃饱,就必然有人吃不饱,甚至吃不着。吃不饱的肯定要不满,吃不着的更是会怨恨。对于蒙古人来说,蛮横强大的黄台吉部,就是那个一定要吃饱的,他们认为自己是来给鄂尔多斯人打仗的,不要报酬就很不应当了,怎能连粮草都不管够呢?所以他们所需的粮草,鄂尔多斯部必须及时足量的奉上,否则便要撤回老家,不管这晦气的闲事。
鄂尔多斯部还指着他们帮忙呢,因此只能勒紧裤腰带,优先供给黄台吉部,这样一来,他们自己都吃不饱,自然不愿再接济达尔扈特部和诺颜达拉的本部了。为此阿穆尔和兄弟们闹翻了,甚至带人抢了班拉扎部的粮草,结果引得几个部落的讨伐,双方剑拔弩张,要不是老二拜桑调解,差点就打起来。最后阿穆尔把抢来的粮草退给班拉扎一半,算是了解了此事。可这样一来,连班拉扎部也熬不过这个冬天去了……
至于济农本部,本来就人口最多,又被明军两次洗劫,已是一贫如洗,情况比达尔扈特部还要糟糕,时刻都在忍饥受冻、缺医少药中煎熬着。偏生老天无眼,今年冬天奇冷无比,才进了十一月,就已经下了两场大雪,部落处境无疑雪上加霜,每天都有人死去……
这些情况,自然不可能都登在报纸上,但诺颜达拉通过脑补,也知道自己的部落处在最危险的境地,儿子们尚且稚嫩,妻子性子太过温柔,都挑不起重担,现在肯定手足无措;更让他担心的是,分开始还在昏迷中的女儿,也不知什么情况了,能不能度过这个缺医少药的寒冬。
担忧一旦产生,就会变成每日剧增的煎熬,那些诱人的美食也变得味同嚼蜡,钟爱的报纸也成了烦恼的源泉,每天不得不看,看了愈发难过。这下他可算体会到了,什么是度日如年、苦不堪言,无人倾诉、肝肠寸断了。
时间一天天流逝,诺颜达拉通过报纸上的日期,知道现在已经是十一月末了。今年冬天又奇冷无比,在屋里点着火盆还得穿棉袄,门外的积雪深可过膝,这让他对自己的族人和儿女的担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终于,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后,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请给自己送饭的兵丁带话,说自己想见见大明的总督。然而兵丁很快回话说,自己没有办法把消息传给总督大人,帮不了他。
诺颜达拉失望的想了一夜,第二天,他便开始绝食,不吃也不喝,倒要看看汉人是不是真的要让自己自生自灭。
五天之后,他感觉自己快要魂归草原时,终于有明朝的官员出现,通知他明天有人请他吃饭,如果还想到时候有力气说话,最好赶紧吃点东西。
当天晚上,诺颜达拉吃了整整三大碗粥,还想吃点肉食,却被服侍他的兵士阻止,说肠胃享受不了,会生病的。于是喝个了水饱的诺颜济农,只好歪在炕上,想用睡眠抵御饥饿,无奈整宿难眠,却绝不是因为饿的。
~~~~~~~~~~~~~~~~~~~~~~~~~~~~~~~~~~~~
第二天早晨,兵士按照要求,送来了他原先的衣裳,‘纳石失’的质料经过浆洗烫熨,又跟新的一样。
戴上金缘的济农笠帽,穿上上衣下裳相连,衣式紧窄、下裳较短,腰间打许多褶裥,肩背间贯有大珠的‘质孙服’,这是元朝王公的打扮,是博迪汗赐予他的父亲,上任济农衮必里克的服饰。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济农之位,也继承了这种尊贵的质孙服。
这身装束虽然穿了多年,但自己动手穿上还是第一次,因此难免有些笨手笨脚,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穿戴整齐。看看镜子里熟悉的装束,苍白的面容,乌黑的眼圈,诺颜达拉暗叹一声,心道:‘父汗,请不要怪我,毕竟族人们的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便推开房门,只见雪花无声寥落,天地一片苍茫,诺颜达拉深吸口冷冽的空气,便走出了被软禁两月的小院。
分割………
继续写,争取十二点前还有一更……RO
【……第八四五章 最长一冬(下) 文字更新最快……】@!!
第八四六章 希望(上) T
令诺颜达拉意外的是,要见自己的明朝大人,竟也在这个宅院中住着。
跟着带路到兵丁,诺颜达拉来到了前院的暖厅外,兵丁进去通报一声,便带他进去了。
一进去,便觉着温暖如春,热气腾腾。再一看,只见炕几上摆着个黄铜的火锅子,锅边是十几个装满荤素菜肴的碟子。对于火锅这东西,诺颜达拉不会陌生,因为本就是他们的元朝祖宗流传下来的,热气就是从这里面蒸腾而出的。一个穿着藏青色棉袍的中年男子,侧身坐在左边炕沿边上,正用一把扇子,轻轻往锅子的,火口,中送风,炉膛中的木炭被扇得噼噼啪啪地作响,火苗从火口窜出来,锅子中的菜肴便“滋滋,作响,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诺颜达拉一闻,不禁咽了咽口水,然后暗骂自己没出息。
那中年男子看他一眼,便低下头,继续扇他的风。
“请坐吧。”说话的是里头上首的一人,被火锅的热气挡着,诺颜达拉竟没看见。
直到在右边炕沿上坐定,诺颜达拉才看到,那说话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面白如玉,戴一顶珊瑚结子的黑缎小帽,穿一件半旧的青灰缎面的薄棉袍,极挺括的扎脚裤,白布袜,黑缎鞋,丰神潇洒,从头到脚都是家世清华的贵公子派头。只是坐在那里那份不动如山的气度,让诺颜达拉知道,此人绝对走了不得的大人物……,如果不是知道,明朝的皇亲国戚不能干政,他都要猜,对方是不是汉人的太子爷了。
“在下沈默,久仰诺颜济农的大名”,对方没有跟他卖关子,笑容和煦道:“今日如此相见,却不要怪在下失礼啊。”
“怪不得”诺颜达拉苦笑道:“我还在想,哪位汉人的大官如此年轻,却总是没法把威名赫赫的沈督师,跟您如此年轻的相貌联系起来。”说着感激的笑笑道:“多谢督师大人体谅。”这毕竟是俘虏与胜利者的第一见面,他穿上最隆重的礼服,就是为了见面时能够逃脱磕头受辱的悲剧。但对方将会面如此安排,便让他不用再为如何行礼而尴尬,直接脱鞋上炕吃火锅就是“…………
“来者都是客嘛”,沈默笑着指一指华中年男子道:“介绍一下,这位是三边总督王崇古,号鉴川。”
诺颜达拉朝王崇古抱拳道:“见过王部堂。”
王崇古看看他”点了下头没言语,弄得诺颜达拉有些尴尬。
“不要介意,他就是这么个外冷内热的臭脾气”,沈默为他解围,笑道:“济农来榆林也快半个月了,在下忙于军务,竟一直没有得见,今天终于有机会一起坐坐,可要好好喝两盅。”说着把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酒瓶摆在炕几上”对诺颜达拉道:“没有马**酒,不过陕西这地方,历史悠久,名酒也多。”便如数家珍道:“这是秦川名再西凤,这是何以解忧的杜康,这是诗仙李白曾饮过的太白酒,这是杨贵妇最爱的黄桂稠酒”济农喜欢喝哪一种?”
沈默热情的介绍,让诺颜达拉不再那么拘谨,轻声道:“督师还是叫我诺颜吧,济农已经走过去了,我现在只是个囚教……”
“谁说你是囚犯了?”沈默笑问王崇古道:“你下令逮捕诺颜济农了吗?”
王崇古摇头道:“没有。”这时候锅开了”王崇古便用筷子夹着切得薄薄的上好羔羊肉,整盘都下到的汤锅里。锅里已经有了海参、枸杞、鸽蛋、鸡枞等滋补佳品打底,正是这个寒冷季节不可多得的美食。
“我就说嘛。”沈默笑道:“济农是我们请来的贵客,您是完全〖自〗由的,跟囚犯没有任何关系。”
“多谢督师恩典。”诺颜达拉感激的笑笑道。他终于相信,这世上有种人”可以让和他说话的人如沐春风,甭管原先立场如何对立,和他说上几句话”你就觉着他是可亲可近的。
“不要那么客气。”沈默摆手小小,拿起那个青瓷瓶装的酒道:“咱们先喝杜康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嘛……………”说着给诺颜达拉斟上一酒道:“一直在炕上热着,正好喝。”
诺颜达拉赶紧双手扶着酒杯,以示惶恐。
沈默又给王崇古斟上一杯道:“别拉着个脸,让济友以为你不待见呢。”
王崇古便挤出个笑脸,沈默无奈道:“比哭还难看呢。”便也给自个斟上,举起酒杯道:“有道是,白发渔樵江渚上、一壶浊酒喜相逢”咱们能坐在一起喝酒,就是天大的缘分!来,干一个!”王*古只好无奈地端起酒盅,和诺颜过拉碰一下,三人仰头饮尽杯中酒,沈默一边执壶斟酒,一边让道:“快快,肉要老了,赶紧下筷子呀。”
诺颜达拉只好夹一筷子羊肉,放到装着韭huā的小碗里,不由暗暗苦笑,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竟能让三边的总督下菜,大明的阁老持壶,但他一点也不觉着荣幸,反而心里一抽一抽的……他知道汉人的狡猾远胜蒙人,更何况自己还是个庸常之才,对方如此刻意示好,就怕待会儿被他们卖了,自个还帮人家数钱呢。
夹起一片羊肉送进嘴中。奇怪,平日里提起来就谗得流口水的小羊羔子肉,这会儿却味同嚼蜡。诺颜达拉屏住呼吸勉强吞咽下去,看样子就和服毒差不多。引得沈默奇怪道:“怎么,这肉不新鲜吗?”说着夹一片尝尝,摇头道:“没有啊。”
王崇古面无表情的看着诺颜达拉,那意思是,你最好给个理由,老子下的肉怎么不中吃了?
“二位误会了。”诺颜达拉端起酒杯道:“感谢督师和部堂大人如此厚爱,我借huā献佛,先敬二位一杯。”
沈默笑着喝了他的酒,等着他的下文。
“承蒙招待的,都是最好的美酒美食,若是平日,我肯定会餐餐一顿的”,一饮而尽,诺颜达拉将酒盅搁下道:“然而现在却实在吃不下。”
“为何呢?”沈默给他斟酒道:“难道这杜康酒,也解不了济农的心忧吗?”
“我的忧虑不在自己,而是自己的族人们”,诺颜达拉轻声道:“一想到自己享用着如此美食美酒,他们却在寒风中忍饥挨饿,我就心如刀割,如何能下咽呢。”
“仅凭这句话”,沈默看看王*古道:“诺颜济农就比大明的多数官员要强。
王崇古不吭声,下白肚。
“大人谬赞,让我无地自容。”诺颜达拉有些伤感道:“看着族人们在灾难中无法挽救,我又谈何称职?”虽然他谙熟汉语,但毕竟和大明人说话还是少,总是带着稍显别扭的语法与强调。
“事在人为嘛,我相信你能做好的。”沈默端起酒盅,又和他碰一杯道:“对了,昨天才知道,济农找王总督很久子,他不理你,我理,到底有什么事情呢?”
“是这样的……”,又是一饮而尽,诺颜达拉把酒盅搁到桌上,两眼发红的望着沈默,低声道:“当初离开济农城时,我的部民们两手空空,甚至连十天的口粮都没有,今年冬天又遭奇寒,我十分的担心,不知他们现在的处境如何,想请问一下。”
“这个问题我能回答你。”沈默点下头,轻声道:“黄河上得冰层,早就可以跑马,但你的部落人马始终没有过河,仍在套内停留……”,”说着看看诺颜达拉道:“你可知这是为何?”
“八成是我那些弟弟,不许他们过河吧。”诺颜达拉声音低落道:“若是往常,他们巴不得有吞并我们的机会,但是现在,却都把我的族人看成是包袱,率恐拖累了自个。”
“不错。”沈默点点头道:“是这个原因,根据斥候说,你的部落缺医少药,更缺粮食,早就靠杀马为生了…………”连马都没有的草原人,就是待宰的羔羊。所以不到山穷水尽路绝的地步,蒙古人宁肯饿着,也不会想要吃马的。
“只怕,连马都快没得吃了。”部落里有多少张嘴,就有多少匹马,能吃到何时,诺颜达拉心里有数。他摘下帽子,悲伤道:“如果不是什么办法都没了,我的族人们不会吃自己的马的。我不能看着他们去死,督师大人,尽管这要求有些冒昧,但我还是斗胆请您考虑,能否接受我们鄂尔多斯部的内附呢?”
王崇古夹了个丸子,听了这话,手一抖,便掉回了锅里。手背被滚烫的汤汁溅到,痛得他菊huā一紧,面上还要若无其事,缓缓收回手来,在背后好一个揉搓。
“不过您别误会,我所指的鄂尔多斯部,只是我的济农本部。”见沈默沉默不语,诺颜达拉解释道:“父汗在世时,整个右翼蒙古三万户,都要听济农的,但我这个无能的儿子,连自己的弟弟们都控制不住。”
【……第八四六章 希望(上) 文字更新最快……】@!!
第八四六章 希望(中)
北风呼啸,天空阴沉如铅”卷起冰冷的雪粒和沙石,拍打着破旧的蒙古包。
这些蒙古包百孔千疮,尽管修理过无数次,但一来暴风雪,蒙古包就四处漏风,钻雪粒。不出门,待在里面”还老得缩着脖子,屈着腰,挺一下胸,后背如同碰着一把冰凉的刀子。
所有蒙古包里面的光线都很暗,黑乎乎的,弥漫着一股股臭气、霉气、尿臊气。大大小小挤着一大堆人,围在牛马粪和干草混合起来的火盆边取暖,新鲜的牛马粪干燥后烧火盆”燃烧时间长、火力又大,但是,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股难闻的气味、让人头晕脑胀,昏昏沉沉。
围着火炉的每个人都像要饭的,浑身上下破破烂烂,褴褛不堪。就连诺颜达拉的两个儿子,如今济农本部的头领都不例外,哲赫的头上还带着守城时落下的伤,他被崩开的石块削掉了半边头皮,用肮脏的绷带缠着,没死掉就是万幸了。别赫穿得算是最整齐,可棉袄袖口耷拉着几条破棉絮,皮裤里的黑羊毛沾着草屑从破口露出来,就能说明他们最近几个月的处境。
火盆上煮着马肉,泛起的白沫发出恶臭”令人食欲全无,但这种白水煮马肉,却是鄂尔多斯济农部的救命之物了。
等马肉煮好了,一个蒙古妇人便将马肉舀出来,先给二位台吉盛上两碗。看到那发白的马肉,哲赫皱着眉头道:“闻着就反胃,我是吃不下了。”
别赫却抓起块马肉,使劲咬一口道:“吃不下也得吃,不然就饿着。”
“饿死了也不吃马肉。”哲赫犯拧道:“马儿是我们草原人的伙伴,把它们吃了,我们还叫什么马背民族?”
这句话的杀伤力极大,本来能吃得下的,这下都吃不下去了。
“活下去是最重要的“”别赫也感觉食不下咽”但仍然逼着自己吞下口中的马肉,神情黯然道:“马匹没有草料,已经不堪骑乘,早晚都得饿死”我们只能先保证族人们不饿死。
“光靠杀马能解决问题吗?”哲赫闷声道:“冬天还长着呢,等马吃完了”怎么熬过去?”顿一下道:“再往远处说,就算熬过去又能如何呢?等到春暖huā开,汉人肯定是要捣巢的”到时候我们没有马匹,还不是等着受死?”
别赫看看弟弟,终于发现他今天其实是借题发挥,话里有话。不由拉下脸来道:“你到底什么意思?说这些丧气话有什么用?”
“称现在是我们的头人”,哲赫针锋相对,声调提高道:“有义务为我们找到一条活路,而不是窝在这里整天杀马度日,这不是办法”不是办法!”兄弟二人起了姐鹊”满帐的亲属全都屏息静听”听到哲赫这句话时”多日来积郁的情绪,一下就找到了宣泄口。于是纷纷符合道:“是啊,台吉”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
见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别赫强忍着怒意道:“确实不是办法,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活人不会被尿憋死”办法总是有的!”哲赫大声道:“如果你想不到,就请你让贤”不要占着草场不放牧,却把族人们都拖累死。”
“看来你是有办法”,别赫怒极反笑道:“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听听”若真是有道理,我让贤又如何?”哲赫刚要开头,却听他补充一句道:“但不能是归附土默特部”这个绝对没得商量!”
“为什么!”哲赫气得鼻孔喷火道:“难道一个名分这么重要?能让你不顾族人的死活?”
“你不要听信把汉那吉的话”别赫见果然猜中了弟弟的心思,低声道:“他就是个嘴子”信了他的话,我们会被坑死的。”
这件事还要从当初别赫去呼和浩特求救兵说起”结果除了黄台吉之外,前来河套的,还有俺答的宝贝孙子把汉那吉……俺答那个老流氓的意思是”趁人之危”强娶钟金别吉,以偿孙儿的夙愿,也好把鄂尔多斯部更好的栓在腰上。
谁知大军还未过黄河,济农城就已经失陷,诺颜达拉也被俘虏。鄂尔多斯部遭此厄运,对同气连枝的土默特部来说,自然是坏事。但对于把汉那吉来说,却似乎是个好消息…一是,没了碍事的丈人爹,抱得美人归的几率登时大增。二来,他看到了将鄂尔多斯济农部据为己有的好机会。
其实诺颜达拉一死,俺答的儿子们就动过吞并鄂尔多斯各部的念头,无奈草原连年大旱,寇边又连连受阻,养活先有的子民都大成问题,又怎么敢接纳更多人来争水草呢?
游牧民族的特性,决定了他们需要大片大片的牧场,才能维持部落的生存。鄂尔多斯部被赶出了套内”现在就聚集在土默特部的后套平原上。等到春天放牧季节一到,肯定要争草争水,最后连土默特部也拖累了。
所以除非把东胜城夺回来”让鄂尔多斯部回套内草原放牧,否则土默特部是不敢吞下他们的。是以虽然鄂尔多斯各部中,不乏派人去呼和浩特,主动请求归附的,但俺答迟迟没有答复,既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他的儿子们自然唯老子的马首是瞻”也拒绝了鄂尔多斯各部的私下联络。
唯独一个例外,就是把汉那吉,这位年轻的大成台吉,不仅想娶到鄂尔多斯的公主为妻,还想把她的部落也吃下来。至于自己有没有能力养活这两万多号人,把汉那吉不太担心,他相信就算爷爷不答应”最疼爱他的奶奶伊克哈屯,也会想办法帮他找到草场的。
这位自幼骄纵的年轻贵人打定主意,便找到素来交好的别赫,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别赫时常往来呼和浩特,是个知道内情的。他很清楚俺答渐老”自己那几个堂叔,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偷偷地抢地盘,就是担心老爹一死,自己占不到足够的牧场。在这种背景下,仅有几百亩草场,百十口属民的把汉那吉,竟敢打他们两三万人口主意,真不知该说他胆大包天,还是痴心妄想了。
在没有办法之前,别赫宁肯什么都不做”也不会同意把汉那吉这种不负责任的提议。后来,他把这件事跟妹妹一说”钟金也是坚决不同意”于是兄妹俩拿定主意,回绝了把汉那吉。
自此之后”把汉那吉再没有提过这事儿,别赫还以为他放弃了呢。
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现在才知道,把汉那吉并没有放弃,而是游说了别赫的弟弟哲赫。在他描述的美好前景,和残酷现实的夹击下”哲赫这个肌肉发达、头脑简单……而且刚得过脑震荡的家伙果然入彀”为此不惜和自己的亲哥哥反目。
“事到如今,你们也只能相信我了!”,兄弟俩正在怒目相向,门帘被一对彪形大汉掀开”一身华贵皮裘的把汉那吉进来,意气风发地大声道:“总好过坐着等死吧”,”但很快嗅到帐内难闻的气味,用戴着小牛皮手套的右手捂住鼻子,心中暗骂道:“真是羊圈都不如”
帐内众人因为对现状的极度失望,原本大都是反对别赫的,但看到把汉那吉之后,就全都低头不语了……再怎么说”他们也是蒙古济农的本部”现在却要个嘴上没毛的小子庇护,这叫人情何以堪?
哲赫却感觉有了靠山,愈发大声道:“大哥,赶紧答应吧”趁着族人们还能动,我们得尽快动身去土默川。”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别赫不可能扫把汉那吉的面子”毕竟未来会怎样”他也不好说,不能得罪了这个俺答最宠爱的剁子。便对把汉那吉笑笑道:“别的部落都对我们避而远之,只有大成台吉的热情一如往昔,如果别赫还不感动,就实在不像话了。”
听他说得上道”把汉那吉眉开眼笑道:“好说好说,等我和钟金成了亲,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说到钟金……”,”别赫顿一顿,微笑道:“她去找她师父求援去了,临走前对我说,大成台吉已经许诺,在她回来之前,不会再提归附之事了。”
把汉那吉闻言老脸一红,没想到钟含把自己随口答应的事儿,告诉大舅哥了。“我本来没想提来着”只是恰巧路过,就进来多句嘴。”不由讪讪道:“当我没说过,当我没来过好了。”便退出这个气味难闻的蒙古包。
,看来就算别的是假的,这小子对钟金的感情倒是真的。,别赫也想不到,妹妹的话在把汉那吉这里竟这么好使,不由对这小子的敌意稍减。
“不过”肯能觉着这么走了太没面子,把汉那吉在帐门口站住脚,回头道:“要是钟金一个月不回来,难道我们就在这儿等一个月?”
“不管成没成,一个月内,肯定会有信的。
”别赫淡淡道:“到时候定会给台吉一个交代的。”
“好,一言为定!”,把汉那吉望责别赫道。
“一言为定!”别赫点点头。
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与此同时,陕西榆林堡,三边总督行辕”暖厅。
鼓足勇气说完之后,诺颜达拉却见沈阁老低头吃着涮羊肉,没有开腔答话。那边王崇古却黑着脸道:“蒙古人向来反复无常,我们怎么知道”过了这个冬天之后,你们会不会再反叛呢?”,“我们蒙古人最讲信义了。”对王总督的评价,诺颜达拉深感不快,闷声道:“只要你们汉人待我们六分,我们便会还你们十分。”顿一顿道:“如果你不信,我可以对长生天发誓!”,“就算你有此心,可你能说服你的族人吗?”,王崇古冷笑道:“东胜之战硝烟刚去,你们死的人可不少啊。”
心底的痛楚被王崇古戳到”诺颜达拉神色黯然道:“是啊,死的人可真不少。”说着他却话锋一转”声音徐缓道:“可就是这次的城破人亡,让我体会到了汉人被我们烧杀劫掠时的痛苦……,暴力不是好东西,它总带来死亡和毁灭,让人陷入长时间的伤痛。所以再好的战争,也不如最坏的和平……”,听了这番话,沈默抬起头来,看了诺颜达拉一眼,心说情报里说,这是个有文青气质的蒙古王公”看来果然不假,竟然被一场惨败,打出了消极和平主义。不过他还是很尊重能有这样想法的人”因为不管怎样,追求和平的人,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再好的战争,也不如最坏的和平,这话说得有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