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他还不 知道 沈就已经接到人家的联名告状信 了。

    沈就闻言陷入了沉思,对于李贽成为众矢之的真正原 因,他其实是知道的……

    李贽这个人,在思想和教学上太过特立独行了,与他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相比,他那套‘李氏疯狂教学法”简直算不得什么。 甚至他狂放不羁,蔑视一切道学的 性格,都不是他讨人厌的原因,因为大家当他是个疯子,就不觉着讨厌了。

    但有两点,是国子监 的儒学教授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其一是他在讲课时蔑视权威,认为绝大多数历史著作,都是▲是非尽合于圣人”以儒家‘道德至上,的标准,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种方法十分的不客观,使很多古人蒙冤难雪,也使后代的读书人人云亦云,是非不分。

    所以他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十分爱干的一件事,便是为古人翻案,他认为应当以人物对历史的贡献来衡量其地位,而不是从道德出发。

    在重回国子监e!j 半年里,他为很多已被盖棺定论的古人翻了案,其中最有震撼效果的有三位一一其一,是秦始皇。 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所以两千年来,他一直遭儒生唾骂,鲜有对其功过是刮圭做出客观评价的。 而李贽则公然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认为他统一诸侯,废封建、立郡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其贡献要远远超过所犯的错误,其雄材去略与千秋之功,是后世皇帝无法比拟的。

    还有武则天,按照传统观念,都认为她是‘篡政”有悖封建的伦理纲常,所以历代史学家,对武则天的评价都是否定的,甚至那些卫道士,更是骂武则天是▲牝鸡司晨,。 在几乎众口一词挞伐声中,李贽却高呼 武则天▲胜高宗十倍、中宗万倍,。 他认为武皇帝‘专以爱养人才 为心,安民为念”仅此一点,就可以是绝大多数帝王比不上的。

    第三个不是皇帝,但李贽为她翻案,所引起的震动效果,却比前两者加起来都大,她就是卓文君。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爱情故事,历朝历代都被定性为‘卓文君失身于司马相如,的,邵绝不是歌颂对象,而是伤风败俗,即使女子也以她为耻的。

    对此,李贽大声驳斥道:▲文君正获身,非失身 !,他的意思是,卓文君随司马相如私奔是‘善择佳偶”是对爱情、对幸福的勇敢追求 !这还得了?在这个三纲五常的年代,女子向来都是男人的附属品,幸 福也好 1 痛苦也罢,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男人赐予的, 李贽却在这儿鼓励女子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此嚣张,纲常何在?天理何在?

    所以卫道士们对枢i愤怒,也就可想而知了。但让他们更害怕的,是李贽所主张的一一童心说 !李贽是泰州学派的重要弟子,虔诚信奉心学,并在王阳明▲良知之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他自己的学说一一童心说,其核心是▲童心即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了,便失却真人。”李贽认为,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我;要想保住自我,必须保持本心,而社会的伦理教化、风气纲常,会使童心被遮蔽,所谓▲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他尖锐的反对人云亦云,批判迷信权威,也就是‘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要尊重咱我本性!这个就太狠了 ! 要知道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就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的思想行为,便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孔子的好恶取舍,也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 到了宋朝朱熹,又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主张,要 求所有人都遵守儒家的纲常道德,要消灭个人的欲望,而作为‘欲望,的主体,本我真心也必须被扼杀 !所以李贽的思想,与传统的程朱理学针尖麦芒、水火不容,令那些卫道士感到如芒在背,当然要除之而后快了。

    了解了李贽现在的处境,沈就对他的不满也烟消 云散了,给他斟一杯茶道:“宏甫兄,对将来有什么打算?”

    李贽抬起头来,道:“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一李贽,你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沈就不禁哑然失笑道:“想到哪里去了?像你这样宝贵的财富,我唯恐留之不及,又怎会往外推呢?”

    李贽不信道:“像我这样的麻烦,哪个上司不是拼命往外推,你怎么会例外呢?”

    沈就微微一笑,盯着他的眼睛道:“那我问你,你的学说是对还是错?”

    “当然是正确的了 !”李贽提高竖起了浑身的羽毛,伤佛要随时开战一般。

    “剔波动,别激动,我可不愿跟你辩论”,沈就赶紧摆摆手道:“我只是想问问你,如果你的学术推广开来,对这个国家有好处?还是坏处?”

    李贽顿了顿,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缓缓道:“歪理和谬论也许会带来一时的好处,但时间一长,其害必现!”说着直视沈就道:“而正理和真相,也许会带来阵痛,但阵痛过后,却可以纠正错误,让事情的发展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那你是歪理还是正理呢?”沈就微微笑道。

    “我坚信,正理站在我这一边!”李贽坚定道。

    “那不就结了?”沈就两手一摊,脸上还是挂着那种淡然的笑容,道:“既然正理站在你这边,我又有什么理由赶你走呢?”

    李贽一直冷漠的双眸,一下放射出闪亮的光道:“难道您不怕我给您带来麻烦 ?”一直以来,他让绝大多数官员敬而远之的主因,不是因为无法接受他的学术,而是大家都唯恐他会带来麻烦,影响自己的仕途升迁。

    “如果迳麻烦是因为坚持真理带来的。”沈就轻柔、缓慢而又坚定道:“我…认 了。”

    听到沈就‘我认了 & 三个字,李髻l的鼻头一酸,两眼一片水汽氛氲)颤 声 道“谢谢 大 人 一 一 一 一 一 一”这 个 坚 强 的 汉 子)哪 怕 是 在 一 家 人唁不上饭,沈就雪中送炭时,也没有说一声‘谢谢&,因为他认为,别人对自己好,自己记在心里,找机会报答回来就是了,没必要轻易将那两个字说出 口。

    但觋在,他的心中被感动充满,非得说点什么,才能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度过了最初的激动,李贽深吸口气,平复下心情道:“大人也认可我的观点吗?”

    沈就摇摇头,笑道:“虽然这样说有些失礼,但我不得不告诉你,其实我并不太了解你的学书。”

    李贽的脸一下拉下去道:“莫非大人消遣我不成?”道不同不相与谋,他可不相信,一个不认同自己观点的人,会甘愿为自己承担麻烦。

    于是他听到 了这一生伞,最为震撼他心灵的一句话一一只听沈就轻声 道:“不杳你持何种见 解,我都会捍卫 你表达观点的权力。”说着笑笑道:“不止是你,也包括所有人。”

    这对李贽的冲击,不啻于他的理论对别人的冲击,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掌握话语权的一方,一定会消除不顺耳的声音,还段有谁能大庋到,让所有声音都响亮的发出,让百花齐放,让百家争鸣的。

    但这位年轻的祭酒说,他要这样做……

    李贽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听沈就接着道:“我相信理不辨不明,只要是真理,就经得起任何人辩驳,所以我会请你们这些学者,在国子监的三公槐前辩论,让全国子监的学生旁听,到那时是非对错自在人心,任何虚伪的言论,都会无所遁形。”说着看一眼李贽道:“宏甫兄,你准备好上台了吗?”

    李贽登时热血上涌,波动道:“随时奉陪!”

    “很好。”沈就淡淡一笑,却道:“但你的童心论还很不完善,只有论点,但没有足够的学理上的阐述,这样难免理论不足,临场要用诡辩来抵御,即使胜了也难免落入下乘,让对手和听众心中不服。”

    李贽没想到沈就一针见血,直指自己的要害,面色一阵变化,最终还是诚实的点头道:“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等你准备好了,随时来找我。”沈就点点头,道:“不战则已,战蚧蛉胜!”

    “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李贽轻声重复一句,双目 中放射出坚定地光道:“我会全力以赴的完善自己的学说,直到战则必胜为止!”

    “很好。”沈就点点头道:“但在三公槐辩论前,就不要再多费口舌了,那种辩论没有意义。”

    “我明白了,我会积攒力量,等待那一天的。”李贽又一次点头道。

    “很好

    昨晚写新章节前,按惯例要先看相关资料的,于是打开了李贽的作品,本想看看就开始工作的,谁知一看就看到下半夜三点,然后今天爬起来继续看。

    倒不是他写的有多吸引人,而是我意识到,这一章将是本书下半部推演的重要一环,如果处理不好,对历史的推演就成儿戏了,所以不得不慎重。

    另外,下一章大概一点吧

第五五三章 请客

    一一一。 把踌躇满志的李赞打发走了,沈默便开始对着国子监的课程发呆,虽然他现在是老大了,但也不能为所欲为,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做一些有意义的调整。既要不引起某些人的不安,又要达到一定程度的改革,这可是个费脑筋的活计。尽管已经有了腹稿,沈默还是得思之间三,非得等成熟了才能昭之于众。

    转眼便到了下午,他让人找来王启明,那封联名信就是这家伙送到他手中的。

    跟他没必要客气,沈默直接下令道:“从联名上书的人中,找几个有威信的代表过来,我跟他们说道说道。”

    “大人,您是要跟他们算账?。王启明小心翼翼道:“俺声明,俺不过是个送信的,俺可是永远跟大人您一条心的。”

    “你到是滑溜。”沈默笑骂一声道:“对了,给高大人的请柬送去了吗?”

    “早就送去了。”王启明笑道:“您老吩咐的事儿,俺哪敢懈怠呀

    “赶紧滚出去吧。”沈默举,骂一声道:“啥时候都不忘了拍马屁!”说着自己也笑了。

    “哎哎,俺知道了。”王启明便屁颠屁颠的跑掉了。

    不一会儿,来了五个人。三名五经博士,两个国子监官员,沈默依旧满面春风的请他们坐,还请他们喝茶。

    五人自然知道沈默找他们来的目地,也早商量好了,一定要强硬一点,不能给夫人包庇李赞的机会。但看到大人如此和善的态度,身子登时先酥了一半,再看大人亲自给自己斟茶,一个个更是诚惶诚恐,从里软到外,哪里还能硬的起来。

    原先他们想率先发问。如果处理结果不满意的话,便跪地死谏,但让沈默一番春风化雨,竟然谁也不想出头了。互相看看,没一个愿意先吭声的,只好等大人先说。

    只听沈默微笑道:“你们的联名信我仔细看过了,也很重视,所以今天一早啊,就跟李势进行了恳谈,这个你们知道吧?”

    大伙点头道:“知道。”其中一个壮着胆子道:“不知谈的结果如何?”

    “还是很有收获的。”沈默笑道:“他认识到了,不分场合地点、的夸夸其谈,十分不利于团结,答应我以后不这样了。”

    众人终于忍不住冉道:“那最后是如何处理的呢?”

    沈默两手一摊,诚实道: “未曾处理

    这下大伙不干了,聒噪道:“大人,像那种离经叛道之徒;您怎么还能留他呢?是啊大人。留着他只能教坏了学生,败坏了风气,没有一点好处啊!”

    沈默听着他们的投诉。表情十分的认真,等到他们告一段落,才微笑问道:“你们认为他是错的?”

    “那当然!大错特错!”众人嚷嚷道:“何止是错,简直是犯罪!”

    “是吧?。沈默笑笑。摸一摸下巴整齐的胡须,道:“既然都认为他是错的,那就好办了。”

    “怎么办?”众人巴望着他道。

    “和他公开辩论!理不辨不明嘛,既然你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群策群力把他驳倒!”沈默的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让他的错误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他没脸再在这混下去,乖乖卷铺盖走人。

    说着笑笑道:“以免人家说咱们国子监内斗啦、不能容人啦”什么的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要来了这么个结果,有心说“不行,俺们不辩论!你得直接把他撵走!,却实在开不了这个。口”那不就等于承认,自己这些人加起来,也辩不过一个。李赞吗?

    读书人都走动口不动手的,要是连口都不敢和人家懂了,传出去肯定会被人鄙视的”虽然他们对李赞那张利嘴都十分畏惧,但一想到是以多欺少,便不那么打怵了,心说蚁多还能咬死象呢,何况我们不是蝼蚁,他也不是大象。

    合计片刻,他们终于应下了这一场辩论,但要求李赞不能在这期间,继续散布他的“歪理邪说。了。沈默早猜到他们会有这个要求,便痛快答应下来,起身相送道:“回去收拾收拾,咱们聚贤楼上

    。

    五人这才想起,今儿还有一场给大人的贺喜宴呢,赶紧各自回去

    。儿子的饭馆还没开尖吧?。

    沈默白他一眼,淡淡道:“去吏部

    三尺这才知道,原来大人竟要去接高拱,不由小声道:“不是已经送请束了吗?还亲自去干什么?”

    对于他智商,沈默只有一个字的评价,道:“猪”。

    国子监离着吏部衙门可不算近,一个挨着地坛,一个在紫禁城西边,轿夫紧赶慢赶也用了小半个时辰,引压他出来的以到衙门前街时。吏部讣在办公呢一“蛛洲听去。看看外面那条长长的队伍就知道。

    一看他是四人抬的轿子,守门的兵丁拦都不拦,便径直放他进去了。沈默轻轻挑起帘子,想起自己网回京那次,心中不禁暗暗感叹,也说不出个什么滋味。

    进到院子里落轿,三尺便持着沈默的拜帖先去高拱那里通禀,等沈默下了轿子,走到吏部右侍郎的值房时。高拱已经站在门口了,爽朗笑道:“江南啊,你太多礼了。”

    每次听他叫自己“江南”沈默的心就抽搐一下,还得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真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只能安慰自己,这就像被那啥。如果不能反抗。就只有享受了,谁让自己现在跟裕王混,必须跟高拱搞好关系呢?

    两人家暄着进了高拱的值房。离开国子监,双方没了直接隶属,而变成一种老上司、老下级的关系,反而相处起来比较融洽,至少高拱不再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再用命令的口吻说话了。

    当然,这是比较阳光的想法,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沈默通过不懈的努力,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或者换种说法,就是在裕王那里,变得不可替代了,所以高拱才会真正尊重他。面子向来都是自己挣得,别人给的是靠不住的,这话永远不过时。

    只听高拱笑眯眯道:“拙言啊,当上祭酒习惯吗?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只管问老夫就是。

    他就有这本事,本来出安点据好的,可话一说出来就让人听着别扭。

    好在沈默已经习惯了,感激的笑笑道:“有的是跟大人请教的地方。您老到时候别嫌烦就行。”

    高拱哈哈大笑道:“哪儿的话?你我忘年之交,正应当好好亲近,我家的大门是永远对你敞开的。”

    “改日定要拜访。”施默笑道:“不过今天,还是请大人跟我走。跟我们这些老部下聚一聚去。”

    高拱这个高兴啊,心说:“唔。这小子不错,有情有义、念旧,升了官也没浮躁,确实是好样的”便欣然前往。

    却也不想想,人家都当过省长的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现在不过当个中央大学校长,有什么好激动的。位大人上去。

    这年代,谁初入有马车,那就相当于沈默上辈子的宝马奔驰,还得是七系、艾斯级。所以高拱上了车,便笑道:“你是真阔气啊。”不过也只是随便说说,因为大家都知道。沈默娶了大财主家的女儿,当初为了救未婚妻,沈默遍请京城名医。每人的出诊费都是一千两!这段传奇到现在还有人提起,所以没人会将他的生活与贪污腐败联系起来。

    沈默看看装饰典雅,造价不菲的马车内壁,苦笑道:“这都是拙荆的爱好,其实我觉着,生活还是简单一点好。”

    高拱看看他身上的布袍子,摇头笑道:“有福不会享了吧?又不是偷的抢的,大大方方的享受就是,他们要是羡慕,也娶个富家小姐啊大人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沈默说完,两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了,高拱想起一事道:“明儿有早朝,要廷推的,你可别缺席了。”

    “是么?”沈默愣一下,苦笑道:“要不是大人提醒,我还真忘了。自己也得参与这事儿了。”

    “这是好事啊”高拱笑笑道:“明天会推举新任的礼部尚书,还有苏松巡抚,人选也就是那几张老面孔,你准备选谁?”

    沉默不假思索道:“大人选谁我选谁,这还用问吗?”

    高拱对他的态度很高兴,但口上还要教卞他道:“怎么能如此儿戏呢?一票虽不顶事儿,却代表整个国子监的立场,切不可草率为之。”他还想说“那就是一种犯罪”但觉着太过严厉,便打住不说。

    “大人教的是。”沈默却正色道:“但下官初次参加廷推,很多事情不懂,所以觉着“萧规曹随。是最稳妥的。”传说拍马屁的最高境界,是“踏雪无痕”就是说明明拍了马匹,对方却不觉的你在拍马屁。只感到浑身舒坦,所以效果最好。

    从数次面圣的经过来看,沈默无疑是将此门神功练到极致的高手,如今只是随便使一小手,就让高拱吃了人参果似的暗爽不已。为啥?因为沈默用了个典故“萧规曹随”萧是萧何,曹是曹参,这两位前者是西汉的第一任承相,后者则在萧何死后接任。曹参上任后,对萧何的政令法律一字不改,只是照着执行。皇帝笑话他毫无建树,他便问皇帝:“我跟萧何比较,哪一个能干?,皇帝很实在的回答:“好像不如萧相国。曹参便笑道:“陛下说的对,在管理国家上,我确实不如萧相国。既,经制订了套办章六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宝照着蜘,一一女失职就走了。于是便有了“萧规曹随。的典故。

    高拱一听沈默用典,自然就把自己代入萧何,把沈默代入曹参了,如此得出的结论必然很喜人。这比什么示弱表忠心都强多了。再怎么努力,在徐阁老那里都不会受到重视。这种感觉真的很无奈,他觉着自己已经足够好了,可人家偏偏就把他当成后娘养的,要是再在那一棵树上吊死,恐怕自己这辈子都得在冷衙门里养老了。

    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慎重考虑之下,他决定另攀高枝了”深谙斗争之道的沈默很清楚,没有贵人相助的话,是不可能在一拨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存活壮大,更没有入阁的可能。如果没法如阁,无论自己有多崇高的理想,也都将化为泡影,没可能实现。所以他必须得主动一些,不能坐以待毙。

    深思熟虑之后,他选择了高拱。原因有三,其一,如果裕王能登上大宝,那凭着与裕王的深厚感情,高拱必然是首辅的不二人选;其二,高拱现在还没什么实力,第三,大家比较熟,而且原先就是上下级关系。三方面原因综合起来 高拱要为将来那一天做准备,所以必须组建自己的队伍,而他目前的地个,还不足以招徕各路神仙,所以自己一旦向他靠拢,必然会被视为左膀右臂,自己的付出,也必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这种事情属于痴男怨女一拍即合、干柴烈火一点就着。在去往饭庄的马车上,两人心照不宣的完成了约定,高拱十分的高兴话说他今天一直很高兴,,便觉着应该对沈默表示表示了,想了一会儿道:“马上就要考京官了,你有没有需耍关照的朋友,尽快报给老夫。”

    “还真有两个。回头把他们的资料给大人送过去。”浣默闻言不由笑道。他本来就是要找高拱。解决吴兑和孙铤的问题,现在高肃卿能主动提出来,实在是再好不过。至少能说明自己的功夫没有白费。

    说话间,马车停了下来。看来走到了聚贤楼。

    沈默先一步平马车,将高拱搀下来。

    高拱站稳之后,看见许多原先的手下站在门口,恭候自己的光临,不由笑道:“我已经不是你们的祭酒了,诸位不必多多礼啦

    众人本就怕他,加上他现在是吏部侍郎,就要命了,恭恭敬敬的一起向高拱行礼,然后簇拥着二位大人进了聚贤楼饭庄。

    聚贤楼说是楼,其实还是四合院,前院有六间大餐室,后院是四个大跨院,在京城的饭庄子里已经不算小的了,而且室内装饰考究,壁上悬挂名人字画,餐具也很讲究。并以精美的肴馔和上乘的服务享誉京城,在这里请客绝不丢份儿。

    沈默包下了最大的一个宴会厅。厅里摆了八桌,国子监的官员、教员,除了李势之外,几乎全部到齐。

    沈默请高拱主宾位就坐,自己则坐在主陪位,待众人都坐下。等候多时的饭庄侍者,便将菜肴流攻价的送上来”对在座的大多数人来说,来大饭庄吃饭,那是开天辟的头一遭,所以对聚贤楼里德摆设用具之奢华考究,那叫一个震撼啊。

    他们终于知道,什么是大饭庄的水平,可不匙卜饭馆能比得了的。比如当天吃的菜肴。名目并不出奇,不过是些“恰乌鱼蛋、芙蓉鸡片、糟熘鱼片、酱爆鸡丁。之类,在普通饭馆也吃得到。但只有见到、闻到、尝到,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了。

    比如说同样一道“芙蓉鸡片”普通的饭馆也就是用鸡肉加火腿、冬笋,大火炒炒便出锅装盘;但人家聚贤楼的芙蓉鸡片,却是用捣成肉泥的嫩鸡胸脯肉、鱼肉,再加鸡蛋清烹制而成,这道菜外观雪白漂亮,品尝起来嫩软似豆腐,清香鲜嫩。美味可口,被美食家们赞誉为“不见鸡片。胜似鸡片。可不是外面的“山寨货,能比。

    这些菜对常年缺肚子的国子监官员来说,简直是无可抵挡的诱惑,恨不得扑上去大吃一顿,但二位大人,,尤其是高大人在场,大伙还得慢条斯理,注意仪表,实在是太不过瘾。

    高拱也看出来了,自己在这他们吃不痛快,酒过三巡之后,借口家里有事,便知趣的离弃了。

    第二章,嗯,希望明甲能早点起,,因为要看凶州阅读!

第五五四章 胜负

    夜幕深沉,天色渐晚,聚贤楼中的国子监 众人渐渐有了酒,加之高阎王,已走,压迫感顿去,言桊间 便开始放肆起来。

    话题绕来绕去,怎么也绕不开当下的朝局,他们开始讨论起严徐两党的斗争了。 虽然这些官员中清流居多,支持徐阶也多,但让沈就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全部认为徐党将在这场斗争中取胜 !难道徐阶的群众基础这么牢固了?”沈就暗暗嘀咕道,便继续仔细听下去,终于发现了这些人的信心之源,却让他啼笑皆非……因为他们认为徐阶定会取代严嵩的依据,竟然是一首近来颇为流行的童谣:

    高山蔽日 月,合不利;人弋连工公,由水木 !,一共十六个字,一看就是那种为了某种目的而便凑的谶谣。 对于猜谜高手沈就来说,这玩意儿实在没搞头 一一 第一句▲高 山蔽日月、合不利”,看字面意思,是说高山会遮蔽日月,所以高山和日月不宜凑在一起。 再稍一深究一一高山为嵩,日 月为明,▲合不利,的意思是」分宜”结合字面意思看,便可得到谜底曰:分宜的嵩会让日月不明,所以不能在一起。

    第二句, & 人弋连工公,由水木,就更没意思了一一人弋为代,木公为松,水工为江,加上那个▲由,字,便能拼出 四个字英:‘由松江代,0把一二句连起来,这谶谣的意思,便是分宜的嵩对大明不利,应当由松江代。 分宜的嵩是谁?严嵩严分宜也,松江者何人?徐阶徐华亭焉 !在这个年代,谶谣有着神秘的力量,可以左右舆论的方向,比如古代那‘阿房阿房亡始皇”国初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都是运用谶谣的经典案例。

    但沈就知道,这玩意儿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石头佼里蹦出来,而是有心人为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编造出来哄骗世人的。他心中不由暗暗冷笑,看来徐阁老这次是势在必得了,竟然连用谶谣造舆论的方法都使出来了,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但又不得不佩服徐阁老,果然是拿捏分寸的行家! 其实一句谶谣并不会让徐阶取代严嵩,如果在严党如日中天的时候抛出来,很可能不仅没有作用,还会找来灾祸。 但严嵩雨中跪金殿的事情已经传开了,还有严世蕃被逐出相府,这一系列的打击让严党人心惶惶。徐阶此刻才抛出这谶谣,既可以让严党更加混乱,也可以使己方士气高昂「更重要的,还能争取到许多骑墙派的支持,效果自然立竿见影。

    在徐党使出吃奶的力气造势之下…,严党分子终于人人自危,心道:天凉好个秋……

    这真是▲山雨欲 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第二 日的廷推,就在这样一种气氛下开始了。

    当沈就从家里出来,到了西苑门外时,朝 中大员们已经到了很多,放眼望去,一水儿全是大红袍,且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三个人群。沈就仔细分辨,站在左边那一拨,有万采有何宾,显然是严党一伙,右边一团自然…是徐党了,人数竟不少于严党。

    还有一波人数较少,他看到高拱、方钝都在里面,心说这应该是中立派了。

    沈就正在踌躇该怎么站队时,高拱也看到他,便招呼他过去,倒省得他继续犹豫了。

    沈就便走过去,向几位大人团团施礼,高拱笑着介绍道:“诸位大人,这是新任国子监祭酒,不过人你们肯定早认识了。

    方钝等人颔首笑道:“沈状元的大名妇孺皆 知,我等就是再孤陋寡闻,也是认识的。”沈就谦逊几句,便低调的站在一边,听几位大人对待会儿的廷推交换意见,让他意外的是,在这些 个中立的官员心中,徐阁老的口碑,并不比严阁老强到哪里去。 这些人普遍持一个观点,那就是这两位大人秃子别笑和尚,其实一般模样。

    他还听诸位大人感叹,今年政坛变动特别剧烈,往年总是死水无波的六部九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