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如此,还经常有官府和大户插队下大订单,一单就足够万福记忙上几天的,门面生意自然就照顾不了了口有钱有势的大佬当然得罪不起但是散客也是不能随意怠慢的。为了不让散客空跑一趟……当然也是为了多赚点钱,沈鸿昌情急之下在收取散客的定金之后打下了白茶允诺在某日以后一定交货。

    “战战兢兢等了一个月,唯恐砸了这百年老店的招牌和口碑。”沈鸿昌讲述道:“我却惊讶地发现情况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每天拿着白条来提酥饼的客人寥寥可数门面卖出去的酥饼也不比以前多出多少但每天回笼的铜钱却多出来不少。”

第三八四章

    府衙签押房内,茶水已冷,谈话仍在继续。

    “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测,但沈默还是希望听听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沈鸿昌擦擦额头的汗珠道:“我也觉着奇怪,便留心观察、多方打听,才知道有很多人买这个饼,并不是自己吃的,而是作为馈赠亲朋的礼品。而且收礼的人,也不见得会自己吃,因为谁都有个人情世事。想要送礼还是首选万福记。”说着有些自豪道:“我们万福记的酥饼,包装精美、用料考究,作法独到,苏州人都是认可的。”

    沈默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便听沈鸿昌道:“所以买的人不吃。收礼的也不吃,甚至可以这么一家家永远传下去……但问题是,酥饼存放时间长了就会长毛变味,没法再送人。”说着笑笑道:“再者,拎着诺大的饼盒到别人家里,既不方便又惹眼。”

    听他这么说,沈默不由看一眼桌上的饼盒,引得沈鸿昌一阵紧张道:“这是小人自家出产,孝敬大人当然是不惹眼的。”

    沈默笑笑没有答话,而是道:“于是,好多人就买了这种白条专门送人,反正谁想吃酥饼了,就可以去你家兑换,若是性继续就不兑换,这样就不怕腐烂变质,对吗?”

    沈鸿昌真心钦佩道:“大人真厉害。”

    沈默淡淡一笑,摇头道:“后来呢?”

    沈鸿昌深吸口气,小神道:“后来,我就暗自琢磨着,做一盒酥饼要用油用面,还得搭上人工,一天也出不了几百盒。但这种白条却可以不用投入,就凭空坐地收钱,岂不是无本万利?”

    神魔微微皱眉,抿住嘴没有责备他。听沈鸿昌接着道:“所以我就开始印制盖有我私章的饼券,在门面叫卖起来。卖饼券,在门面叫卖起来。卖饼券的好处确实很诱人……一来,酥饼还没有出炉,就可以提前收账,我不用再像以前为讨要赊账而愁破头了。而来,卖饼券的钱还可以用来做其他生意,还不用付利钱,就等于别人白把钱借给我使。还有就是,顾客手中的饼券总会有部分遗失或损毁,这些没法兑换的酥饼就被白赚了。”

    “所以那些布庄、肉铺、米店的老板看着都眼红了,一窝蜂地跟着模仿,卖起了布券、肉券、米券?”沈默出声问道。

    “是的……”沈鸿昌小声道。

    “算盘确实打得精明。”沈默沉声道:“如果你能将空手套白狼的欲望,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不失为一个天才的创意。”

    “是啊……”沈鸿昌用手捂住面颊道:“可后来事态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因为饼券上面没有标明面值,按照购买时的价格付钱,提货时不用多退少补。”顿一顿,为沈默解释道:“酥饼是用粮食做的,价格跟这粮价变化。原本江南是鱼米之乡,两市几乎年年丰收,但这几年兵灾厉害,倭寇来去无踪,导致粮价起伏很大,也让酥饼价格最高和最低时相差数倍。一些精明的百姓将饼券攒在家里,等酥饼涨价时卖给别人。”

    怕沈默不兵败其中的奥秘,沈鸿昌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吗?”

    “追涨杀跌。”沈默淡淡道。

    沈鸿昌彻底服了,看来这位府尊大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精明过人啊。

    “对,就是追涨……杀跌。”沈鸿昌点头道:“但是也有性子急的人,不屑于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他们通过赌来年的收成,做起了买空卖空的生意。倘若来年是丰年,现在的饼券就跌价;倘若来年是荒年,现在的饼券就是涨价。”

    “不仅仅是饼券,市面上其他的券也被人用来投机。其中更是有那些实力雄厚的当铺和票号见有利可图,不仅仗着自己本钱雄厚来分一杯羹,轻而易举地操纵起价格,而且还接受百姓各类券的抵押,放弃了利子钱。”

    待沈鸿昌讲完,神魔问道:“这样的危害你想过没有?”

    “想过,”沈鸿昌咽口吐沫,道:“我们店放出去的饼券,如果要全部兑现的话,再不接受新订单的情况下,要十五年时间……且我们这还是保守的,其他店放出的券,甚至有五十年也还不完的。”说着脸色煞白道:“一旦出现挤兑,后果不堪设想。”

    “既然知道危险,为什么还不收手呢?”沈默沉声道。

    “停不下了,”沈鸿昌双目乞求的望着沈默道:“现在就是我们想停,那些实力雄厚的当铺和银号也不允许了。”

    “他们武力威胁你们吗?”沈默问道:“放心说出来,朗朗乾坤,本官会为你们做主的。”

    “不用武力威胁,”沈鸿昌满嘴苦涩道:“他们手中攥着大把的券,有人威胁我们,只要谁敢不听摆布。就挤兑死哪一家……他们钱庄背后都是有贵官家撑腰的,我们小本小号哪能跟他们抗衡。”说这长长的叹口气道:“其实现在,整个苏州城都被他们绑架了,说东西值多少钱,该发多少券,全是他们说了算。”

    “如此下去,早晚有一天,苏州城的物价会彻底崩溃,这些票券将一文不值,所有人都算是惨重,愤怒的百姓会把我们抽筋扒皮的。”说完跪在地上道:“小人一时贪心不足,走上了这条不归路,甘愿承受一切罪者,只是……”便叩首于地道:“万福记时小人祖宗数百年的心血。请大人帮着保全招牌和声誉,不然小人无脸见就九泉下的祖宗啊。”

    “早想到你祖宗,就不该光想着钱。”沈默骂一声道:“你起来吧。本官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谢大人!”沈鸿昌惊喜道:“如果能得搭救,小人情愿献出这几年来的不义之财。”

    又道:“如果有必要,小人可以带大人约见几位票号和当铺的老板。”

    “这件事,还要从长计议。”沈默缓缓道:“不要打草惊蛇。”

    “那他们若是问我,大人找我干什么,小人该如何回话?”沈鸿昌道。

    “你就说,”沈默道:“认了个本家吧……”

    沈鸿昌一听,登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大人这样说,那就是一定会保住自己了,不然怎会乱认亲戚呢?给沈默磕头连连道:“侄儿鸿昌,叩见堂叔了。”

    沈默心说你还真会顺杆爬,不由笑道:“我可不敢当……”却也没有一口拒绝。

    他之所以人这个本家,确实要保住这沈鸿昌,因为此人是第一家放券的标志性人物,若是此人倒了,苏州的‘票券界’,定会引发信任危机。继而连锁反应,造成大地震的!

    沈鸿昌告退后,签押房中只剩下沈默一人,他负手立在堂中,望着墙上一幅素白的中堂,上书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题款,这是上任知府留下的,他也懒得摘下来。

    看着那两行大字,沈默的思绪却飞到了九霄云外,放在以前,他怎么也不敢想象,在这十六世纪的大明朝,已经出现了如此初具雏形的金融交易。如果继续顺利发展下去,或许将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吧?

    但稍稍理智些,就会知道这种充满了投机与侥幸的买空卖空,以及不良资产抵押贷款,更有可能引发一场小型的金融危机,把苏州府的财富涤荡一空的同时,也把这种令人欣喜的小玩意儿,扼杀在萌芽中。

    这些天来,沈默已经想明白了,凭自己一人之力,休想挑战整个社会的秩序——没有一个大时代、大潮流。这个该死的皇权至上、地主执政,充满小农意识的社会,是不会被人和人改变的。

    所以自己应该做的,还是将一些本来就已经萌芽甚至存在的东西,呵护成长起来;将一些阻挡人们视线的窗户纸捅破;将一些潜在的危险扼杀,能把这三样事情做好,他就无愧于心。

    剩下的,就交给这个蕴藏着一切可能的大时代吧!

    一直缠绕在心头死.ㄧ6kxs.

    结终于解开。沈默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突然听到一阵咕咕直响,低头一看,才发现是自己腹中的声音。不禁莞尔,高声道:“来人呐,老爷要吃饭了。”

    丫鬟们早就端着盘子等在外头,只是不经传唤,不敢擅入签押房,闻听沈默一声,便流水般送上精美的菜肴来。

    下午未时初,吃饱喝足,又午休片刻,沈默精神抖擞的来到二堂接着办公。二堂的门户叫寅恭门。寅恭,出自《尚书》‘同寅协恭’,意思是同事们要和衷共济,精诚合作。因为这才是支付日常办公的地方,且府衙的重要机构多围绕此处布置,如东侧有粱捕厅,西侧有理刑厅,东南侧税课司,西南侧照磨所等。

    下属们早就在二堂恭候,问案之后,沈默便命束办将所有人写的条子收上来,看了几眼,便微微皱眉。吩咐一边的书半道:“那一块黑板还有分笔来。”

    书办赶紧去耳房取来,按照神魔的要求,支在大案一边,沈默便令两个书办,一个唱一个写,把条子上的内容全部写在黑板上。

    待念完写完之后,沈默看一眼黑板。似笑非笑道:“诸位还真是挺热心的,人家别府的课税司,只管着收收税,可咱们的税大使,本职工作之外,还负责市面上的治安、马政,稽查……如此多能,还要巡检司作甚?”说着又看巡检司道:“哦,原来巡检司兼职去干仓库、河渠、沟防、道路了。”

    接着又历数客房各均有十分严重的权责混淆的毛病,对于那些肥差要缺,往往有好几个部门宣称对其负责,可那些苦差穷缺,就没有人搭理了,仿佛从来不存在一般。

    望着讪讪而笑的众人,沈默也灿烂笑道:“大家都很积极嘛,有众位分担,本官就轻松多了。”

    众人皆称是,心中却笑道:‘真是要您老背黑锅。’这一方面是欺他年轻没有道行,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时候没有岗位责任制,个人的权责极不明确,有了差事相互推诿、出了问题互相扯皮,最后扯不清、理不明时,只好由知府大人背黑锅,挨处分,甚至被调走降职也说不定。

    有人问,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么?怎么会是知府大人给下属背黑锅呢?还是正印官任期太短的弊病。如果像早年间,在任上一干就是九年,什么油滑刺头的树下,也都治得服服帖帖。

    但现在官员三年一调动,甚至还有等不到三年就变动的。如此,府尊换了一任又一任,可他们这些佐贰僚属却大多终老于此,对于走马灯似地府尊大人,官吏们也只会敷衍了事,就像送神一样,送走一位是一位。

    但沈默岂是好耍弄的,只见他将脸一拉,沉声道:“你们可能不知道,本官的父亲从绍兴府一个小小代书,一步步做到了绍兴通判,耳濡目染之下,本官对衙门里这点事情,也算是了若指掌。”说着冷笑一声道:“早知道你们将衙外的差事唤作五味铺,‘酸’的是学署的学官,‘甜’的是各类课税,河泊,屠宰大使等等,‘苦’”的是驿站、舟车,‘辣’的是巡检、城防;‘咸’的是阴阳铺与医馆等等……

    每个人都是拈轻怕重,喜甜厌苦,想不到咱们苏州府,也是如此。”

    众官吏一听,大人竟是个懂行的。不由有些后悔,便纷纷道:“主要是想为大人多分担些,办好了还不都是府尊您一人之功,我们下面人多跑点腿,受点累也是应该的。”

    “话说的好听。”想要办些实事。自然不能任由下属敷衍。只听他眉头一拧,加重语气道:“若是差事办砸了呢?也都是我一人之过,这样让你们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一门心思捞钱便可,显然是不妥的。”

    ‘想不到还挺明白……’众人不由有些吃惊,但仍然满不在乎的心道:‘可该咋样还得咋样。’

    却听沈默提高声调道:“所以本官,会在府衙里执行一套考核之法。将助威的差事按照朝廷的规定重新分配,莹白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两本账册之上一本留在本关这里做底,另一本你们各自拿着。对应办的事情,没完成一件需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本官会每月检查一次,一次没完成罚俸。两次没完成降职,若是有第三次。恭喜你解脱了,以后都不用来上班。”

    众人一片哗然,心说这样还不把我们逼死?互相递个眼色,便有胆大的道:“大人您这样,我们倒是无所谓,但甫一上任便标新立异。恐怕会引起上峰的不快……”

    沈默冷笑一声,朝北方京师方向拱拱手道:“皇恩浩荡,授予本官对所辖官吏临机处置之权,只需事后备案即可……此事胡部堂也是支持的。”

    众人登时傻了眼,无奈胳膊拗不过大腿,只好自我安慰道:‘按照以往规律,新官上任三把火,雄心勃勃一回,烧完之后该干嘛就干嘛。所以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吧?便一个个强打起精神来,接下来这个事。归有光倒是蛮支持的,小声问道:“府尊,这规定要在下面州县推行么?”

    沈默缓缓摇头道:“不必。”他当然早晚要推行,但现在一没竖起权威,二没有见到成效,并不是推广的时候,还是现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试行一下,然后看效果再说吧。

    ~~~~~~~~~~~~~~~~~~~~~~~~~~~~

    让众官回去等候传唤,沈默出了后堂,便见三尺在门口张望,一看到大人出来,赶紧凑过来道:“黄公公来了。”

    沈默微一动容,道:“带我过去。”便跟着三尺走到外签押房,果然见四个紫衣小太监站在门口。“黄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啊!”神魔调整一下心态。爽朗笑着往里走去。

    果然看到了黄锦弥勒佛似地胖脸,只是看不到招牌似的笑呵呵,而是一脸的愁苦如菊。

第三八六章 情与法

    第二天一早,排衙之后,沈默便开始一个挨一个的谈话,为手下官吏划分职权,清晰任务。大概谈了五六个,外面禀报道,吴县知县王用汲,会同推官归有光,前来汇报案件进展。

    沈默这才想起,昨天那两件命案,明日就要开堂问询了,便停止谈话,让他俩进来。

    王用汲还是干净儒雅的样子,给大人问安,沈默赐座后,便轻声道:“府尊,按照您的吩咐,下官已经初步了解了那两件命案。”

    沈默接过归有光递过来的卷宗,随手翻看几眼,搁在桌上道:“润莲兄也不是外人,当知道本官对刑侦这一块,可谓是一窍不通,你还是说说自己的看法,让我听听吧。”

    “大人谦虚了。”王用汲呵呵笑道:“那下官就胡乱说几句了。”便拿起最上面一份儿卷宗,看一眼道:“就先说这个子杀父吧。”

    沈默点点头,便听王用汲道:“这案子是有疑点的,下官与震川公携仵作前去勘察,进门一看,只见一位白发老翁面朝黄土,倒在血泊中。仵作验尸后,发现致命伤是死者后脑勺,三个有规则分开排列的伤口。”说着从卷宗中抽出一张纸,递给沈默道:“大人请看。”

    沈默接过一看,是一个人后脑的画像——有三个钝器伤口,伤口间间距相等,斜斜的排列在后脑勺位置上。

    “疑点在哪里?”有透是隔行如隔山,沈默没有看出端倪。

    “大人明鉴,”归有光为他分解道:“让我们疑惑的是,这似乎不像一个瞎子干的。”见沈默没有流露出不快的神情,他才接着道:“犬人您想,瞎子发怒打人,一般都是乱砸一气,死者应该伤口凌乱才是,而那三处伤口却排得清楚整齐,显然不是个瞎子能做到的。”

    沈默这下明白了,拍拍面颊道:”你的意思是,这是眼明之人所为?”

    “八九不离十,”归有光颔首道:“但是他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我们也找不到反证。”这时候也没有什么先进的侦破手段,所以仅凭口供往往就可以定罪,尤其是这种自首招认,没有半点胁迫的。

    “那你们的意思,这个案子怎么办?”沈默轻声问道。

    “虽然有人领罪,但真相还是要查出来的。”归有光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晚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如果我们杀错了人,是要被弹劾的。

    王用汲却道:“可是下官已经细细盘问过了,没有任何人目击死者被害的情景,当第一个人看到死者的时候,那瞎子黄七就在,手握凶器。”说着将一柄搁在托盘中的短木剑,奉到大人面前。

    沈默看着那血迹斑斑的凶器,不由问道:“就是用这个杀人的?”

    “大人可别小看这短剑,它是枣木做的,质地十分坚硬,用削尖了的剑尖刺人的后脑,一样可以致命。”归有光道:“仵作已经比对过伤口了,正是这柄短剑所创。”

    沈默缓缓摇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指一指那木头短剑道:“一个成年人,能拿着这玩意儿行凶吗?”说着笑笑道:“反正如果换成是我要杀人,在准备凶器的时候,一把菜刀,甚至一张铁锹,给我的信心,也要超过一柄玩具短剑……”

    “犬人的意思是……”两人齐声问道。

    “不要急着下结论,”沈默抬手道:“说说他的家庭关系吧……就是他家里有什么人?”

    “黄七与老婆结婚多年,生了几个孩子都夭折了,现在膝下只有一个独子,今年十一二岁;老娘早死了,上面只有一个老爹,有个妹妹去年出嫁了,还有一个弟弟也已经结婚生子了。”王用汲是个极细心的人,这从他调查之详细,便可见一斑。

    “他们家条件怎么样?”沈默问道。

    “一般,普普通通的温饱之家吧。”归有光道:“但大儿子、也就是瞎子黄七家,过的十分拮据。”见大人流露出探寻的神情,归有光解释道:“他们并没有分家,爷仨住在一个院子里,从三间屋的摆设,还有他们的衣着,就能看出黄七过的最差。”

    “是的,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他们家吃午饭,”经归有光这一说,王用汲也想起什么似的道:“他弟弟家吃的是白米饭,而他家的锅里,只有菜窝头。”

    “有必要将那个妹妹传来问话。”沈默对归有光吩咐道:“震川公去办这件事吧。”

    “好的,”归有光起身道:“卑职尽快赶回来。

    ~~~~~~~~~~~~~~~~~~~~~~~~~~~~~~~~~~~~~~~~~~~~~~~~~~~~~~~~~~~~~~~~~

    待归有光走后,沈默又问道:“另一个案子呢?”

    见大人仿佛已经有所定计,王用汲也不多言,便将下面一份卷宗拿出来,道:“这个案情刚好相反,当街杀人,目睹者甚众,凶手也供认不讳,是坂上钉钉的铁案。”

    “要是都这么简单多好啊……”当着意气相投的老熟人,沈默也不掩饰他那点小惰性。

    “大人且听我将案情说明。”王用汲笑道:“那凶手叫冯远年,福建福州人,死者一男一女,也是福州人。”

    “那怎么不远千里跑到苏州来杀人?”沈默问道:“老乡间的财务纠纷。”

    “不是。”王用汲摇头道:“是桃色事件。”

    “哦……”沈默饶有兴趣道:“愿闻其详。”

    “那冯远年是福建的富户出身,其妾玉珠与其仆周九通奸,卷财私逃,跑到我们苏州来买房居住,以为可以安度余生了。”王用汲道:“冯远年人财两空,为乡里所嘲笑,无地自容,遂千方百计打听到奸夫淫妇的下落,历时半年,终于找到了这对男女,正见其二人卿卿我我,登时怒不可遏,上前要扯着两人见官。”

    此时,通奸是大罪,要浸猪笼的,那周九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拔腿要跑,结果被冯远年用藏在怀里的菜刀格杀,那玉珠也因为要保护周九,被他一并砍杀了。

    “如果是这样,”沈默沉声道:“冯远年杀人罪名是成立的。”

    “冯远年何罪之有?”王用汲却不同意道:“奸夫淫妇通奸在先,已经是死罪了,那奸夫又身怀利刃,率先袭击冯远年。他拿奸当场,除彼二人,何罪之有?”

    沈默也摇头道:“不管通奸者该如何处置,都应该由衙门判决,上报朝廷执行,”说着加重语气道:“只有经陛下勾决之人,我们才有权剥夺其生命,否则谁也无权杀人!”

    王用汲摇头道:“大人,您这样说是不妥的。”说着拿起桌上厚厚的一本《大明律》,翻到‘刑律二’,‘人命’部,指着第三十二条给沈默看。

    ‘杀死奸夫’四个字赫然出现在沈默眼前,他一皱眉,看也不看后面的条款,便给王用汲背诵道:“凡妻妾与人奸通、而于奸所亲获奸夫奸妇、登时杀死者、勿论。若止杀死奸夫者、奸妇依律断罪、从夫嫁卖。若其妻妾因奸、同谋杀死亲夫者、凌迟处死。奸夫处斩。若奸夫自杀其夫者、奸妇虽不知情、绞……”

    ~~~~~~~~~~~~~~~~~~~~~~~~~~~~~~~~~~~~~~~~~~~~~~~~~~~~~~~~~~~~~~~~~~

    “大人深通律法,下官佩服。”王用汲赞叹道。

    “不过是能背诵而已,”沈默淡淡谦虚一句,便沉声道:“你想让我看的,是其中的第一句话吧。”

    王用汲点头道:“是的。凡妻妾与人奸通、而于奸所亲获奸夫奸妇、登时杀死者、勿论。”说着便要盖棺定论道:“此案应依照此例判决,冯某当无罪释放。”

    沈默却依旧摇头道:“润莲兄,咱们都是咬.ㄧ6kxs.

    文嚼字的读书人,怎能如此打马虎眼呢?”王用汲一时语塞。

    是的,此条款并不适用于此案,因为‘格杀勿论’的前提是,本夫‘于奸所亲获奸夫奸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亲自捉奸在床’,所以说必须拿奸当场,才会获得这个劳什子‘杀人豁免权’。

    王用汲身为进士出身,自然不会看不懂这句话,苦笑一声道:“我的府尊大人,此事就该打这个马虎眼。”

    沈默紧锁着眉头,听王用汲苦口婆心道:“这就是人家羡慕咱们进士官的地方。下官也承认,这案子确实与法无据,但是又情有可原。一般杂途出身的官员,先天不足,是不敢这样判的。万一判了,有风评弹劾,肯定招架不住。而咱们进士出身的官员,这样做却只会有好的风评,人皆称颂而已。”

    说着朝沈默拱拱手道:“尤其是大人您这样金光闪闪的状元出身,尽管撒漫作去,定可在清流士林传为美谈,而绝不会损害您一点名声。”怕他不信,王用汲还赌咒道:“下官可以用自己的乌纱保证,结果一定是这样的。”

    沈默紧锁的眉头却没有丝毫舒展,王用汲说完许久,他仍然在沉思之中……他已经不是初来乍到了,自然知道此事判案,讲究的是‘情有可原’,只要‘情有可原’的,就一定会原谅。就算法律上没有,官员也一定会法外开恩,打个马虎眼过去。

    就像王用汲说的,只有这样做,才会得到好评。

    但‘捉奸在床’,与现在的‘追杀奸夫奸妇’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按照这个例子判决,恐怕日后,会助长暴戾的。

    想到这,他抬起.ㄧ6kxs.

    头来,缓缓道:“这样判,单看这个案子是没有问题的。”话锋一转,问王用汲道:“但润莲兄想过没有,这个豁免条款的制定者,为什么要强调‘捉奸在床’呢?”

    “为何?”王用汲问道。

    “因为怕这条豁免被滥用了。”反正制定者已经入土为安了,又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所以沈默放心大胆的进行司法解释道:“如果可以不满足‘捉奸在床’这个条件,那会不会有相互仇怨者,效仿此案,将仇人杀害,然后再杀自己一妾,宣称彼二人通奸以免罪呢?”

    “这个……”王再汲额头见汗道:“下官还真没考虑过。”

    “你刚才也说过,如果我按照你说的判,就会成为被人传诵的名判,甚至是断案的依据。”沈默沉声道:“到时候肯定有人利用这一点,大开杀戒,到时候《大明律》的尊严何在?你我的良心何安呀!”

    “大人思虑周远,下官五体投地。”王用汲心悦诚服道:“我确实是没有想到这方面。”

    “冯远年当时有更好的选择,只要大喊一声‘抓奸夫’,那对野鸳鸯保准跑不了。”沈默沉声道:“但是冯远年选择了沉默的杀戮,所以,我不认为可以豁免他。”

    “可您要判他死罪的话,也许会惹来物议的”王用汲担忧道:“这事儿闹得满城皆知……毕竟还是目光短浅的人多,不少老百姓都会同情冯远年,要求大人更改判决的。如果闹到臬台那里,甚至是刑部,被他们打回来的话,大人就成了吃力不讨好,反惹一身骚了。”说着歉意笑笑道:“属下有些口不择言了,请大人恕罪。”

    沈默哈哈一笑道:“我知道你王润莲是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你说的话,我一定会认真琢磨的,看看有没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说着不负责任笑笑道:“这样吧,先行文当地,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接这个案子。”

    “定然是不愿意的。”王用汲道:“这种有伤地方风化的案件,他们巴不得我们帮着收拾这烂摊子呢,您要是逼急了,不仅没有效慕,还会伤了面皮。”

    “谁说要把他们逼急了?”沈默狡黠一笑道:“这封信,要语气委婉,口气也不能强硬,应该让对方看到把皮球踢回来的希望才好。”

    “哦……”王用汲自然不笨,一点就透道:“原来大人是想拖延时间……”

    “不错,等着对方拒绝后,咱们再派人去福州,调查当事人的真实身份,看看是不是冯某所说的那种关系,一来二去,就能拖到下半年了。”沈默呵呵笑道:“这中案子先想法冷处理一下,等公众不关注这事儿了再说……到时候无论怎么处理,反应都会小很多。”

    ~~~~~~~~~~~~~~~~~~~~~~~~~~~~~~~~~~~~~~~~~~~~~~~~~~~~~~~~~~~~~~~~

    王用汲难以置信的望着沈默道:“大人啊,大人,您真的只有二十岁?真的从来没当过正印官吗?”

    “怎么了?”沈默笑笑道:“我看着很老吗?”

    “不是老,而是老道。”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