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事完了,禀报吧。”嘉靖冷道。
“请陛下先息怒。”严嵩却固执道。
“我不生气。”嘉靖笑道,只是这笑容里,没有半分欢愉的成分,倒是有秋风扫落叶般得冷冽。
“陛下请看,这是翰林院的唐汝辑,弹劾李默的文书。”说着双手呈上。
嘉靖接过来,打开一看,再看看附在上面的另一张纸片。面色很快由黄转白,由白转青,由青转黑,怒冲冠道:“陈洪,带着你的人,把李默给朕抓起来!!抓起来!”
陈洪立刻点齐属下……身为席秉笔太监,按例提督东厂……带着一大群番子出了。
第三六三章 强大的坏人是强大的,软弱的强人是软弱的
李府的寿宴,从中午一直到申时,客人们都已带了几分酒意,可是还没尽兴。猜拳行令的,吆五喝六的,捏耳灌酒的,赖着不吃的,喧哗无比,简直闹翻了天。
沈默几个不吃酒,早就想要回去了,却被徐渭拉住,小声道:“你们说严世蕃来这儿干啥?”
“恶心李默呗。”孙铤撇撇嘴道。
“那怎么还不走?”诸大绶笑道。
“恶心到底呗。”说孙铤自己都嘿嘿笑了。
“我看这里面有蹊跷啊。”徐捏着稀疏的胡子道:“咱们不急着走,说不定待会能看到一场好戏。”
“这是你说的。”铤立刻来兴趣了,威胁徐渭道:“如果没有怎么办?”
“没有就没有呗。”徐渭不责任的笑道:“你可以多吃点菜,这样晚饭就省了。”
“我有那么~吗?”孙铤翻着白眼道。
~~~~~~~~~~~~~~~~~~~~~~~~~~~~~~~~~
几人正在说。胡同口突然起了一阵骚动。鼎沸地人声。旋即变得一片静悄悄。
只见一群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手持铁链铁钩地军士。簇拥着一个身着蟒衣地公公。从外面走进了胡同。
“东缉事厂?”沈默一声低呼徐渭一眼。只见他眼中也充满了庆幸……
如果说大明朝什么人比锦衣卫地名声更臭。那就只有这些东厂番子了。虽然本朝陛下讨厌太监干政。陆炳地锦衣卫又特别强势。以至于东厂被压制地死死地。就连厂公陈洪了陆炳都要磕头叫‘祖宗’。
以至于这个曾经在正德朝凶名赫赫的组织,都被人逐渐遗忘了。现在光天化日之下,见他们仿佛幽灵般从地下钻出来,肯定是要开斋拿人了!
‘可是为什么不是锦衣卫拿人呢?难道陆炳不合适拿这个人?那就只有……’想到这,众人的酒醒了大半,都直直望向端着酒杯立在门口的李尚书。
在众官员一片鸦雀无声中,严世蕃那一桌却旁若无人的大嚼大吃,吆五喝六,严世蕃一手扯着根鸡腿,一手端着个酒盅陈洪呲牙笑道:“老陈,你可来晚了,咱们李大人都等急了。”“应该罚酒三杯,罚酒三杯!”桌上人纷纷起哄道。
“小阁老恕罪。”陈洪拱手施礼道:“小的皇差在身敢吃酒,还是改天没了公事向您老赔罪。”
“有差事啊。”严世蕃狠狠咬一口汁肉淋漓的鸡腿,森然的瞥一眼立在那里的李默,道:“那你就忙吧,我不打扰了。”
说话间,陈洪已经到了李默面前,朝他一拱手单刀直入道:“李部堂,恭贺六十大寿家本不应该前来滋扰。可有一桩小事,不得不请您跟咱们回去一趟。”
李默还没说话他身后院里,闪出个身着便装身如鹤行的伟男子,正是李默的贵门生,陆炳陆文明是也。冷冷的盯着陈洪,也不说话,只是发出重重的一声鼻音道:“嗯……”
陈洪一见他,赶紧领着一众番子跪下,磕头道:“叩见祖宗爷。”
陆炳也不让他们起来,只是沉声问道:“你们奉了谁的命令,赶来这里滋事?”
“哎呦,祖宗哎,”陈洪一脸可怜巴巴道:“若不是陛下有旨,就是给奴婢一百个胆子,也是不敢来搅了您的兴致。”
“陛下有旨?怎么不下给我?”陆炳心里一紧,呛声问道。
“这个么……奴婢也不知道”陈洪小意道:“也许是祖宗您不在,陛下才让奴婢越代庖一次吧。”他心里这个郁闷啊,心说,我应该是世上最憋屈的厂公了吧?
陆炳是知道分寸的,现在陈洪代表皇帝,也能把他撵走了,只好问道:“说吧,什么事儿?”
“没有别的事儿,”追忆了刘瑾时代的光辉后,陈洪感觉不那么怕了,回话道:“就是请李大人回去问个话。”
~~~~~~~~~~~~~~~~~~~~~~~~~~~~~~~~~~~~~~~~~~~~~~
“问话?”这时李默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起初确实吓了一跳,但马上就镇定了下来。他知道,当着这一千多京官的面,如果自己怂包了,恐怕明天就会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弹劾奏章还不得跟下雪一样把他埋了?
极力按下心头怒火和恐惧,李默坦然一笑道:“我李时言行得正坐得端,虽然为朝廷办事得罪了一些人,但自问无愧于天地,不知陈公公要用什么罪名拿我?”
陈洪还跪在地上呢,陆炳迟迟不叫起来,他只好朝陆炳陪笑道:“奴婢总不能跪着传圣上的话吧。”
“起来吧。”陆炳板着脸道:“谁也没让你跪。”
“谢祖宗。”陈洪拍拍膝盖,直起腰板对李默道:“实话实说吧,李大人,您有‘诽谤君上
叵测’的嫌疑。”
李默的身子明显晃了晃,拒绝身边人相扶道:“好大的帽子啊,本官可不敢戴,是谁在造谣污蔑,血口喷人吧?”他立刻想到了严家父子,要吃人一般望着严世蕃。
严世蕃笑嘻嘻的看着他,脸上充满了胜利者的快意。
“有没有造谣,奴婢不知道,但陛下让奴婢问您,‘汉武、唐宪以英睿兴盛业;晚节用匪人而败。’这话是您说的吧?”
李默脸色登时煞白正是两月前,上期庶吉士散馆考试时,他所出的题目。
场中再也静不来,大臣们纷纷议论着这句话的意思。
“汉武、唐宪以英睿兴盛业;节用匪人而败。”沈默那一桌也讨论开了,孙铤轻声道:“汉武帝的武功无古人,开疆拓土,振大汉的天声;但也有人说他穷兵黩武,大伤国力。这种议论的是非,姑且不论,至少他晚年以前,却是英武盖世之主。”
吴兑也道:“唐宗可是中唐最有位的一位皇帝,他重用门下侍郎杜黄裳,用兵讨蜀,安定西北;制裁镇海节度使李朝廷恩威复布于东南,抑制了各镇节度使的骄恣;还有流芳千古的‘雪夜袭蔡’,平定了三十余年官军势力所不及的淮西之乱。使唐朝式微的国势重新振作,史称‘元和中兴’。”
这就是‘汉武宪以英盛业’,绝非虚言。
“然到了汉武帝万年海平定,国内无事了。他也开始注重享受、迷信方士,以求长生了。以至于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游无度。使百姓疲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诸大绶轻声道。
说到这里已经明白几分端倪了。
“唐宪宗更是令人叹息……”孙接着道:“等到跋扈不驯的军阀藩镇,相继平服以后。他的骄侈之心渐起兴土木,纵欲娱乐。小人得志臣受宠,正人远避,贤臣遭戮;于是称美一时的‘元和之政’大不如前了。”说着重重叹息一声道:“到了晚年,他又担心命不长久,开始修炼以乞长生。不久,因为燥烈无比的金石药服用得太多,性情变得喜怒无常,结果在元和十五年为宦官陈弘志所杀,死于非命。”
说完之后,孙睁开眼睛道:“李时言死定了!”
~~~~~~~~~~~~~~~~~~~~~~~~~~~~~~~~~~~~~~~~~~~~~~~~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过是一道普通的策论题,不值得大惊小怪。
可这世上,但凡有棱角的话语,都会刺痛一些人的心肝,从而招来记恨。
很显然,这句话是有棱角的,很不幸,它刺中的正是嘉靖皇帝最忌讳的东西——不管有没有人承认,嘉靖都认为自己是大明继往开来的中兴之主,英明睿智更是自己真实的写照,所以不用任何人蛊惑,便认为‘汉武’、‘唐宪’两位前辈,是在影射朕的。
这就要了老命了。因为嘉靖帝不仅与两位是同行,而且还是同好——都是修炼爱好者。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子吗?诅咒皇帝嗑药而死,骂皇帝用‘匪人严嵩’要晚节不保吗!!
这一怒非同小可,竟然直接下旨陈洪,命东厂缉拿李默归案!才有了寿宴上的一幕。
李默无话可说,望向自己的贵门生。众官员也都望向陆炳,希翼他能说句话,至少不要让李部堂在寿宴上被带走吧。这样就算最后没事儿,最要面子的李时言也要窝囊死了。
但陆炳沉默良久,终于吞吞吐吐道:“老师先跟他们去吧,我这就去进宫请示皇上。”
一边的王忍不住道:“东厂那地方要是进去了,还能有活着出来的吗?”他的意思是,陆都督你先把这事儿压一下,进宫跟陛下通融通融,实在没办法,也要争取转到锦衣卫诏狱里,以免枉死。
陆炳却无言以对,他虽然明白王大人的意思,可现在皇帝绕过他下旨抓人,很显然是在让自己避嫌,甚至有可能迁怒于他,这个一直以来为李默保驾护航的‘贵门生’。
当然,若是换了那刚烈之人,也把这件事揽下了,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老师出事儿不救吧?
可陆炳偏生是个外刚内软之人,他的内心没那种决然之气,留下老师的话到嘴边,又强迫自己咽下去,只是恶狠狠的威胁陈洪道:“不许为难我老师!”
陈洪自然唯唯诺诺应下,但心里却也有些瞧不起陆炳,心说:‘看来带卵不带卵,没什么区别啊。’自此对陆炳的畏惧大减起了与锦衣卫掰一掰手腕的念头,当然这是后话。
~~~~~~~~~~~~~~~~~~~~~~~~~~~~~~~~~~~~~~~~~~~~~~~~
陈洪带着李默走了,陆炳也急匆匆跟着走了。
正主一走,这帮客人们可就成了无头鸟,戏没人
酒没人喝了,预备好的寿面,也更没人去吃了,谁思啊。大家都有感觉,这次李默凶多吉少了,恐怕就算最后能化险为夷,也为明日黄花,辉煌不再了。
所以与他有牵连的,都在想怎样保住自己;与他有仇的,在想如何搜罗他的罪名着上本攻击;没有瓜葛的,也在想着该当如何自保。
一句话,不管是哪一党,哪一派的在想着一件事……这个变故将会对朝局带来怎样的冲击。
这时,一直看热闹的严世蕃站起来了他单手举着酒杯,独眼睥睨着在场的众人,把每个人都看缩头之后,这才大笑道:“诸位,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李时言多行不义必自毙,今日终于被圣上问罪实在是可喜可贺,来我们共饮此杯!”
说着仰头灌下一杯,然后用杯口冲着众人恶狠狠道:“喝!”
对于严党以外的人,这与强奸无异,王等几个李默的铁杆,哪能受得了这份侮辱,愤愤拂袖而去。
但绝大部分官员,还是要京城地面上混下去的,眼下李默失势已成定局,朝中再无能抰制严党之力,谁还敢得罪睚眦必报的小阁老?都闷闷端了酒,屈辱的喝下去。
还有一些刚的青年俊彦,坚持不喝,严世蕃用独眼瞪也白搭。
这就看出沈默他们的见之明了……坐在最偏远的角落,到底喝没喝,谁也看不到。
谁还不算完,严世蕃又接着道:“既然喝了酒,就是认同本人的观点,那明天诸位都奏本弹劾李时言吧。”说着一露森白的牙齿,语带威胁道:“谁要是不写,就是他的同党!”说完将酒杯掷于地上,摔个粉碎,带着一干走狗,狂笑着离去了。
他一走,众官里还坐得住?转眼之间,李家内外,只剩下杯盘狼藉的剩酒、剩菜,和如丧考妣的一干吏部官员了……他们可是跟着李默整了半年的人,现在老大倒台,反攻倒算的时候到了,他们也得跟着倒大霉了。
街口马车,只有沈默和徐渭二人。看一眼方才还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尚书府,再看看那些转眼间失魂落魄的吏部官员。沈默不由长叹一声,对徐渭道:“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徐渭一脸苦闷道:“从今以后,谁还能再与他们抗衡?”
“所以我们得把他们的气焰打下去。”沈默压低声音,一脸坚决道:“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吧!”
“你这次不怕将来传出去名声不好了?”徐渭笑道。
“打着正义的旗号,我百无禁忌。”沈默嘿嘿一笑道:“放心吧,把赵文华弄残了,咱们只有加分没有减分。”
“好吧,他们演完了,该咱们上场了,”徐渭轻笑一声,问道:“什么时候动手?”
“不着急,”沈默摇摇头道:“这件事,你不能掺和太深,不然会让人起疑的。”说着正色道:“无论什么时候,保存自己比消灭敌人都更重要。”
“那你准备让谁出头?”徐渭问道。
“自然会有人的。”沈默轻声道:“我们得跟严阁老好好学习,不动则已,动则就要一击必杀。”
~~~~~~~~~~~~~~~~~~~~~~~~~~~~~~~~~~~~~
第二天,沈默在无逸殿,看到了严嵩以赵文华的名义,弹劾李默的奏章抄本,其上有三条罪名如下:
其一,谤讪圣上。便是李默那道策论题’汉武、唐宪成以英睿兴盛业,晚节乃为任用匪人所败!’赵文华疏中摘录此语,指责李黩这是有意讥谤世宗,罪莫大焉。
其二,意图为同乡张经翻案。
其二,干扰江浙督抚用人,致使所用非人,东南涂炭,倭寇猖獗。将倭寇未灭的罪责推到李默身上。
他奏疏的原文上说:’臣受皇上重托,为人所嫉。近奉命还京,臣计零寇指日可灭,只以督抚非人,今复一败涂地,皆由默恨臣前岁劾逮其同乡张经,思为报复。见臣又论曹邦辅,则唆使给事中夏、孙媒孽臣及宗宪,党留邦辅,延今半年,地方之事大坏。前浙直总督又不推宗宪,而用王诰抵塞,然则东南涂炭,何时可解?陛下宵忧何时可释也!默罪废之余,皇上洗瘢录用,不思奉公忧国,乃怀奸自恣,敢于非上如此,臣诚不胜愤愤,昧死以闻。
真是字字如刀,杀人见血,李默再无翻身之理!
第三六四章 李默之死……
很快,皇帝手敕,命各部尚书会议,李默应该得何处分,具奏定夺。这个会议由礼部尚书赵贞吉召集主持。
赵贞吉是同情李默的,他给会议定性道‘议处分不是议罪’,再加上不少人都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因而最后仅从其失言这一点着眼,奏他‘偏执自用,有失大臣之礼;汉唐故事,非所宜言。’
也是说,这家伙狂妄自大,嘴上没有把门的,说出话来不合体统,该打该骂,但也仅此而已。
奏本一上,嘉靖帝龙颜大怒,说赵贞吉等人是李默的同党,有意袒护。降旨严责不说,还每人罚俸半年,以示惩戒。至于李默,则仍旧捕下大狱,交刑部定罪。
这真是弄巧成拙了!刑部尚书何鳌年前就病休回家,现在是刑部左侍郎王学益主持部务,他本就是严嵩的党羽,正好趁此机会将李默彻底消灭。
其实赵文华罗;的罪名,已经足以置李默于死地……嘉靖帝一向刚自用,容不得大臣有半点异议,讥谤之人又岂能轻易放过?而且东南倭患一向是皇帝的心病,正想探询倭患久炽未灭的原因,赵文华又以‘督抚非人’,将罪名一股脑推到李默身上,这下李时言焉有逃脱之理?
刑部很快判了死刑复奏苑。嘉靖看后也没有意见,却迟迟无法下笔终决。
因为他的奶弟陆炳,已经在殿外足足跪了五天五夜了,愿以一身荣华,换取陛下法外开恩,放过老师一条性命。
嘉靖本来迁怒于他,不打算见他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总是有些超出君臣的感情。时间一长,心就软了,先吩咐陈洪几句,待他带着一脸狠厉走了。便命人把陆炳叫进来,对磕头不已的奶兄弟长叹一声道:“人家干这行时间久了心如铁石,你怎么越干心越软呢……”
陆炳俯泣曰:“臣小时候问陛下。何为‘忠义’;陛下说远不忘‘天地君亲师’。就是忠义。臣将陛下地话记在心里三十多年。早已经改都改不掉了。”
嘉想起小时候他陪自己玩泥巴。捉小鸟看宫娥洗澡。嘴角不再紧抿着。心也没法继续硬下去了。摇摇头道:“罢了罢了。法理不外乎人情。看在咱们吃奶长大地交情上。朕就不要他地命了。”
着拿起朱笔纸上写下手谕一道。递给陆炳。
陆炳双膝趋前乌纱帽搁在皇帝脚边。这才接过那道手谕皇帝三叩九拜。便要退下去。
嘉靖一脚把那一品大员地金翅乌纱踢到他脚下一声道:“想撂挑子没门!捡起来戴上。该干嘛干嘛去!”
陆炳涕泪交加道:“君前无戏言。臣不敢接!”
嘉靖帝走过去。从袖子里掏出黄手绢,递给陆炳道:“擦擦,四老五十的人了,哭得鼻涕都出来的,你臊不臊啊。”陆炳不好意思的咧嘴笑笑,但也不敢拿皇帝的手绢,就用袖子把脸擦干净。
嘉靖拍拍他的肩膀,道:“朕是独子,没有兄弟……”说着自嘲的笑笑道:“怕就是有兄弟,也没有咱俩亲。”
陆炳感动的又要流泪,只听嘉靖接着道:“这世上朕最可信的人就是你,你要是甩手不干了,朕连睡觉都不安稳。”
陆炳赶紧表态道:“那臣就接着干,让陛下能睡安稳觉。”
“这样多好。”嘉靖点头笑笑道:“其实你能为自己的老师说话,朕是很欣慰的……归根结底,朕还是喜欢忠义之人啊。就像当初沈默,能冒风险为自己老师上书,朕就很喜欢,这才让你跟他套套近乎,因为这样的人,可以保你子孙无虞。”
陆炳又哭了。
嘉靖笑骂一声道:“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快滚吧,去把你老师接出来,让他回去颐养天年吧。”那手谕上正是‘回原籍,永不叙用’八个字。
~~~~~~~~~~~~~~~~~~~~~~~
陆炳兴冲冲的离了西苑,便往紫禁城东的东华门外东厂衙门去了。
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李默竟然已经服毒自杀了!
抱着师傅冰凉的尸体,陆炳像负伤的野兽一样干嚎起来。他身子本来就疲累交加,又是一阵急火攻心,竟喷出一口鲜血,当场晕厥了过去。
几乎与此同时,那陈洪已经去而复返,跪倒在打坐的皇帝面前。
嘉靖搬运周天完毕,缓缓收功,淡淡问道:“办妥了么?”
“回陛下,都办妥了。”陈洪小声道。
“会不会露马脚?”嘉靖问道:“我那个奶兄弟,可是行家里手。”
“奴婢知道,只要有一点强迫的痕迹,陆都督就会察觉。”陈洪媚笑道:“所以奴婢直接对李默说,陛下照顾你的体面,就不公开行刑了,让你在这里服毒,留个全尸吧。”
“他怎么说?”嘉靖不动声色
。
“他便信以为真了,咬破手指写了三个恨字,便服了那瓶鹤顶红,自杀了。
”陈洪有些得意道:“从头到尾没有动他一根手指头,陛下请放心。”
“嗯……”嘉靖缓缓点头道:“干得不错,但这事儿没法奖你。”
“奴婢知道。”陈洪小意道:“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奴婢非得被陆都督生吞活剥了不行。”
“知道就好,倒省嘱咐了。”嘉靖淡淡道:“把那些知情的奴才都处理了今你也不要出宫了,把跑腿的差事交给常三吧……”
“是……”陈洪有些沮丧道。
“不要不开心,朕是为你好。”靖看他一眼道:“现在出去,肯定要被陆炳杀了的……李芳已经老了,等过几年,朕就打他回安陆老家养老去。”言外之意,掌印太监的位子就是你的了当然不明说的意思,就是最终解释权在朕。
陈洪激动了,颠的退下了。
修炼房中只剩下嘉靖帝一人,他长舒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得罪朕的人,你还是死的最轻松的呢。”便继续打坐起来。
~~~~~~~~~~~~~~~~~~~~~~~~
李默自杀身亡消息京涌动的暗流,全部浮出水面!
李下狱的当日,嘉靖即下旨意罢免尚未上任的王诰浙江巡抚胡宗宪为兵部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东南六省军务。
日,又以大学士李本兼掌吏部事务,提侍讲学士李春芳为翰林学士始双管齐下,彻底清洗李默的两大班底。
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百官人人自危,唯恐这场惨烈的斗争蔓延到自己身上。
几家欢喜几家愁,严党自然是春风得意气焰嚣张。其中又以赵文华为最。虽然以他的智商,不足以勾画如此险恶致命的阴谋但那封奏章毕竟署着他的名字!经此一疏,既清除了李默为自己洗清了罪名,消除了皇帝的心。重新赢得了嘉靖的信赖让赵大人如何不兴奋!
而且严阁老说,陛下有意让他再次南下,提督江南以指导胡宗宪的工作。虽然当初他是哭着喊着要回来的,但此一次彼一时,现在朝中严党一家独大,再也没有能威胁到他的了,也不用担心有人告刁状了,此去东南可以尽情作威作福无虞,自然比在京里装孙子强多了。
做着江南春梦,赵部堂一步三摇晃的出了老爹的书房,看到大学士李本,还有个其貌不扬的小官儿在外面等待。
朝李本随意的拱拱手,赵文华笑道:“老李,这是你什么人?”
李本摇头笑道:“原先是不认识的,”说着朝那黝黑面庞的官员笑笑道:“你贵姓啊?”
那官员行礼道:“回禀大人,下官新任兵部武选司主事杨继盛。”虽然是从五品的小官,却依然让两位从一品的大员眼前一亮……管文官升迁的是吏部文选司,管武官升迁的是兵部武选司,傻子都知道,皆是一等一的肥差。而且武将们克扣军饷,大吃空额,比文官们更加心狠手黑脸皮厚,所以说武选司主事是六部最肥的主事,相信没人会反对。《16k 。》
“武选司,”赵文华心说:‘看来是来上供的。’便道:“你应该去找小阁老,他的书房在隔壁院子。”
杨继盛却掏出一份儿名刺道:“是严阁老叫我来的。”
一看是干爹要见的人,赵文华不再多事,挥挥手道:“那就去吧,回见了。”后一句却是跟李本说的。
~~~~~~~~~~~~~~~~~~~~~
严嵩先见的却是杨继盛,倒不是想借机羞辱李本……他已经命严年告诉李本,咱们的事情比较重要,待老夫先打了这个小子再说。
书房里,杨继盛规规矩矩的行礼之后,便正襟危坐,沉默的等着严嵩话。
没有预想中的感恩戴德,甚至没听到一个感谢的词儿,这让严阁老十分的失望……因为杨继盛能有今天,全靠他的提拔!
这个杨继盛,出身于名声赫赫的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这一科的状元是李春芳,还有张居正,殷士瞻,王世贞等,被视为一群将来注定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
与这些人比起来,杨继盛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三代贫农出身的三甲同进士,长得也不好,文采也一般,更没有远大的前途。
唯一比他们强的是,他曾经蹲过传说中的诏狱……因为当初反对跟俺答做买卖的不抵抗将军仇鸾被下狱,吃了棍子,贬官配偏远边区。
后来仇鸾倒台,所有反对过他的人,都重获新生,杨继盛也不例外,官复原职为知县年后升南京户部主事,一月前又升刑部员外郎……
回到京城向刑部报道后,人家不无嫉妒告诉他,你换地方了,去兵部武选司当主事吧。
武选司被称为‘又闲又富,肥得流
毫无背景的杨继盛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完全的推荐。
而严阁老之所以保举杨继盛,主要是因为这人名声不错……经过这半年的折磨阁老痛定思痛,决心重塑一下自己的形象,扶持几个有声誉的官员来充门面。
而且此人曾经反对仇鸾。仇鸾也是严阁老过去的敌人。在严嵩看来,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他认为能够利用这一点用官位和利益收买这个人,能够将他收为己用。
所以此刻严阁老感到失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任凭他旁敲侧击,暗示是自己才让他有今天的,杨继盛就如木头一般,毫无回应。很快严嵩便失去了兴趣挥手让他退下。心说:‘怪不得皇上不喜欢直臣,这些人真是不解风情啊。’
他却不知道此岂止是不解风情这么简单?在此人的仇敌名单上,死鬼仇鸾只能排第二第一位的位子永远是属于他严阁老的!
要问两人有什么仇?没有仇,只有公愤!
把此人招进城简直是给自己找了个炸药包……
~~~~~~~~~~~~~~~~~~~~~~~~~
严阁老没有前后眼,还想不到会多大的麻烦,要不肯定直接让杨继盛人间蒸。
收拾下心怀,他便请李本来……李本,本名吕本,冒姓李,绍兴余姚人。嘉靖十一年进士。
他嘉靖二十八年在夏言弃市后入阁的,多少年在严嵩的淫威之下,早已经俯贴耳,惟命是从,丝毫也不敢违逆了。
营养的寒暄之后,严嵩道出了找他来的目地,要他上书提请京察。
李本吃惊道:“现在已经是九月了,转过年去就是例行京察,有必要费这个劲吗?”
“有。”严嵩点头道,却也不说明原因。他十分了解‘冲动而感性,变而聪明’的嘉靖皇帝,知道如果不接着皇帝盛怒的劲头,趁热打铁,造成既成事实的话。恐怕等过一阵子,皇帝气一消,回过神来,还是会找个跟他作对的吏部尚书,到时候再想扫除异己,培植党羽,可就难上加难了。
当然,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也有这半年严党失血过多,急需恢复元气的因素所在。
李本只是傀儡,没必要跟他什么都说明白,严嵩便从桌上拿起一份奏疏道:“你回去看看,没问题的话就抄了递上去,皇上肯定会准奏……还会夸奖你的。”
李本知道严嵩只是借用自己的职务罢了,无可奈何的行礼,拿着那份东西便出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