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天工-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城头地建奴已经发射过第二轮炮击,不过与前次一样,依然没有命中目标,反而是一门火炮突然榨膛,让城头的建奴兵死伤不小。
城头的建奴骂骂咧咧,显然是不再相信火炮的作用,而是站在城垛后面,看着城外的明军,特别是那一群摆弄火炮的家伙。
建奴打了两轮火炮,对火炮的射程也有所了解,他们并不觉得明军隔着那么远,还能够将弹丸射上城头,就算是从城头往下射,怕是也打不到这样远的距离。
选锋营的炮兵动作要比那些建奴来得熟练、有条理,很快架设好火炮,装填弹药,然后重新校正了一下角度,然后火神塞进炮眼。
“预备,射!”
陆勇随炮队来到最前面,下达了开炮地命令。
“嘭!”铅弹砸在复州城墙上,巨大地动能造成的撞击,甚至能够让城头地建奴感觉到,他们吃惊于复辽军火炮射程的同时,也有些庆幸,毕竟这一炮只打在城墙上,要是打到城头,那可就不妙了。
不过,明军的火炮也应该打不到城头吧!建奴的兵丁多少有些人心惶惶了。
“抬高五度,换开花弹!”复辽军的将领,在指挥作战的时候,似乎都是一副冷静、刻板的样子。
按照复辽军的炮兵操典,前三发弹差不多都是用来测定战场数据的,第一炮没有打到人,陆勇和选锋营的炮兵都没有觉得奇怪。
第二发炮弹也很快装填完毕,陆勇一声令下,也对着城头打了出去,没想到正好落在城头的大炮旁边。
第一下倒是没有砸到人。弹起来以后,这枚炮弹却突然发生了爆炸,周围的几个建奴顿时被炮弹爆炸地碎片所伤。这大概是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开花弹。
复辽军的开花弹也是刚刚研制成功,由于弹丸本身不大,装药量也有限,爆炸威力并不算太大。但这种爆炸似的杀伤,却要比实心弹来得威力更大,也更有威慑力。
毕竟对实心弹来说,只要不被砸个正着,通常不会有事,也就是说只要排出松散阵型的话,实心弹的用处就不大了。
开花弹则不一样,开花弹不是点杀伤,炸开后就是一片。弹体中混合了铁钉石子,一旦爆开,周围一小片都会是杀伤地范围。
复辽军曾经做过实验。现有开花弹,哪怕是千斤重炮所使用的五斤重的弹丸,爆炸以后,也无法击穿重步兵的铁叶甲,也就是说,如果是复辽的重步兵,或许就不用担心这种开花弹。
当然,也不是说穿着盔甲就没有事,毕竟盔甲不可能提供全身的防护。近距离爆炸的话,还是会有危险的。
开花弹在城头爆炸,建奴又是死伤一片,虽然不算多,却让建奴兵有些恐慌,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有些建奴甚至盲目地向天空射箭,希望抛射的箭矢能够射到明军地炮兵身上,这显然是徒劳的。
千斤重炮很快又射出了一炮,炮弹越过了城墙。落到城里时,在空中发生了爆炸。
千斤重炮的射击速度不算快,准确率也不高,直到第五炮才有射中了城头,这次却落在人群中,瞬间夺走几条生命。
“火炮地命中率还是有些低了,不过开花弹的效果似乎不错,”作为前线的参谋,申湛然的第一工作还是为参谋部搜集第一手的资料。然后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复辽军的不足,并思考改进的方法。
开花弹的效果其实也不怎么样。申湛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在左右地脉搏上,心中默数着时间:“还有就是发射的频次,起码要六十息,这样要是敌人的骑兵冲起来,一千尺也要不了多长时间。”
申湛然在观察,陆勇也在琢磨,用一门火炮显然是不可能砸开坚固的复州城墙的,不过按照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他们所要做的也就是这样发上两炮,不需要担心别的。
因为不是对着城门,是在南墙靠近东侧的一边,所以也不用担心建奴地袭扰,同时这个位置也不是城头的弓箭手能够射到的,这个地方应该很安全。
火炮用久了炮管会发热,虽然炮兵们一直都是在用蘸水的拖把来给炮管降温,不过十几炮过后,陆勇还是决定让这门重炮歇一歇。
整个下午,明军都是这样隔得远远地,用一门火炮轰击城墙,真正落到城头的,也不过就是十几枚,虽然造出了一些伤害,但似乎也无足轻重。
面对坚城,虽然有很多攻击手段,都需要有足够的兵力和牺牲,而这恰恰是李彦不能容忍的。
李彦想要攻取金州,但是却不想因为是攻城而损失太多的兵力,这就注定了通常的那些粗暴地攻城手段,不会为复辽军所采用。
让李彦与崔石头比较头疼地是城里建奴的作战态度,似乎他们并不打算攻出来,竟然是打定主意要在城里坚守了。
复辽军地火炮轰击了一个下午,建奴也已经渐渐习惯,甚至原本有些没有着落的恐慌也好了很多:城前这明军,似乎也不怎么样啊!
不过让他们很不爽的是明军在夜里也没有停止轰击城墙,甚至趁着黑暗在五百多尺的距离外摆上了四门火炮,开始轮流不断地轰击复州城头。
领军守着复州城阿尔泰的是建奴的一个守备,明军不停地开炮让他很恼火,不过他还是坚决执行上面的将领,坚守在城里,坚决不出击,只要拖住明军就是。
也有人对他说东西两侧的明军数量不多,可以趁他们不备的时候打一打,阿尔泰却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虽然东门、西门外的明军数量确实不多,但也有七八百,整个复州城也就是千把人,又不可能全都去偷袭,最多也就是差不多的兵力。
阿尔泰是经历过金州之战的,他亲眼目睹了金州军火铳的密集射击,是如何带走大量生命的,虽然他依旧相信同等兵力的情况下,他一定能够打赢,但是对方的火铳手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杀伤。
阿巴泰的任务不是要击败一支明军,而是守卫复州城,如果这千把兵力遭到损失的话,那么复州城肯定就是守不住了。
阿巴泰坚定了守城的决心,哪怕是手下人纷纷鼓噪,他也是丝毫不为所动。
“建奴当起了缩头乌龟,对咱们来说可不是好事情,”金州距离复州不远,但要让战场的战报及时沟通,还是不太方便,李彦只能领军坐镇栾古关,在这里指挥整个复州之战。
“前方的消息,建奴在辽南的侦骑活动似乎更加频繁了,会不会是有大军在身后准备行动?”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五四回 两只乌龟
在参谋部的战前推演中。也有建奴利用复州城拖住复辽军。然后主力出击。在复州城下与复辽军决战的可能。
不过考虑到复州距离金州近。而距离辽阳很远。建奴应该会镇江而不是复州附近作为战场。
“辽阳那边一直都没有什么消息。不过建奴的骑兵机动能力很强。咱们也不能不防。”茅元仪凝眉看着面前的大型沙盘。对于这上面的山河城镇早已是了然于胸。
“不能依赖辽阳那边的情报。让灭虏营左掖、破虏营左哨、破虏营右营的斥候向前探查的更远一点。他们的任务就是警戒前方。如果建奴真的有动作。那一定要及早发现。”李彦凝重的说道。
复州之战与两次金州之战全然不同。两次金州之战中。建奴轻视了复辽军。建奴的兵力也很清楚。对于复辽军来说。差不多是敌暗我明的情势。
与前两次金州之战可以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谋定而后动不同。这一次复辽军面对的变数可能比较多。
经过两次金州之战以后。李彦料想建奴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建奴肯定会将复辽军作为主要对手来看待。并且充分估计复辽军的战斗力。如果他们继续轻视复辽军。李彦自然再高兴不过。不过这样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建奴一旦重视复辽军。就不会再犯从前的错误。建奴很可能倾全力来对付他们。不仅是兵力上不会再是几千人的规模。很可能就是数万人的大型会战。在战策上。也一定会精心设计。很难说不会布下陷阱给复辽军钻。
参谋部的分析也认为建奴大概不会强硬的攻城。这毕竟不是建奴的强项。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建奴可以动员大量的汉军作为炮灰。就像上一次金州之战。以前从前的战事一样。用汉军掘开城墙。充当攻城之中的炮灰。不过在以前的战事中。似乎能够让建奴这样做的机会也不多。守城的明军不是逃窜。就是自大的出城野战。也只有金州城。才让建奴知道了什么是坚城。
在金州吃了大亏。建奴继续来触这个霉头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想办法引诱复州军野战。尽量发挥建奴骑兵的优势。
要想找复州军野战。镇江堡是第一选择。那边距离金州远。倒不是说建奴担心金州这点兵力。而是距离远了。建奴军很容易掩饰他们的行动。
这个时代的通讯和交通条件都很落后。复辽军在可以使用的兵力上不及建奴。机动能力又相差许多。要是在野战中被建奴抓住破绽。雷霆一击。很可能就会因此灰飞烟灭。
这种情况就好像兵战棋行棋中。不去探的图。或者是无法探明的图。完全不知道对手在做什么一样。无论做什么总会受到限制。缩手缩脚。
“要我说就大军开过去。一鼓而下。偏偏你又顾虑伤亡。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一年多的军旅生涯。王国兴倒是显的粗豪了许多。
“一将功成万骨枯。国兴你倒是有作名将的风范。”李彦笑了笑:“为了一个复州城。没有必要牺牲太多人。复州营也可以尝试新的战术。就看他们能打的怎么样了。”
“那你又疑神疑鬼的?”王国兴翻了翻白眼。
“不谨慎不行啊。”李彦摆了摆手:“说到底还是咱们作战经验不足。虽然说这次双方投入的兵力目前还不多。但是在辽东这个战场上。就是涉及大数十万兵力的大型会战。咱们这也是历练和学习。”
“建奴在复州做起了缩头乌龟。这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建奴在辽南的既定策略就是死守。咱们兵力少了打不下来。兵力多了后方空虚……”茅元仪见话题岔开。这个时候才有机会继续分析刚才的战情。
“我倒是期待建奴趁虚来打金州。”王国兴笑道。
李彦摇了摇头:“建奴应该不会来金州。再说。我们守住金州要多少人?”
“哪怕建奴来个三五万。只要一营主力。加上城守炮营。以及的方上的动员。建奴想要打下金州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金州城两侧的堡垒建成以后。复辽军曾经组织了几次实战演习。结果这样的城防布局显示出极其强悍的防御力。茅元仪才能够拍着胸脯做出这样的保证。
“那咱们就留一个营。带上五个营。哪怕是与建奴主力遭遇。也不怕他。”王国兴豪气的大声笑道。
“是不怕。最多大家两败俱伤。建奴想要啃掉一万复辽军。哪怕是野战。不填个两三万人进来。也不可能。问题是咱们手上的主力要是没了。这金州城也留不下。谁知道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倒是建奴蛰伏一段时间。说不定又恢复了元气。”李彦有些丧气的说道。
在来辽东之前。他甚至也想过这样的情形。偏师出击。哪怕是全军覆没。也会给建奴造成难以弥合的损失。这样的战事只要多来上几次。建奴不死也残。这就是他的放血策。
但是真正走上战场。他就知道原来的想法简单了。建奴现在能够动员的主力在十万左右。杀伤两三万。主力一两万。建奴确实损失不起。但问题是其他的明军能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陶朗先一案让李彦认识到大明官僚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阴暗。李彦觉的哪怕是自己做出这样的牺牲。用手下的兵力去换建奴的兵力。大家拼着放血。
要是出了这样的事情。李彦恐怕自己就再也没有领军的机会。他身后的官僚体系是绝对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的。
李彦越来越看的清楚。有些事情是不能依赖别人的。只有自己才能信赖。只有自己手上的力量才是真正的依靠。这是他动手在金州搞出《朝鲜通讯》。试图在金州建立起完整工业生产基的。以及在军中推行兵战俱乐部等阶体系的原因所在。
李彦想要在金州建立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不要说造反。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让某些人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即可。
正因为如此。李彦知道自己手上的军权不能轻易失去。不然肯定有人会落井下石。
王国兴也笑了笑。灭虏营是他亲自带起来的。真要和建奴拼个同归于尽。他又哪里舍的。
“现在只能是小心打探辽阳的情报与辽南战场的情况。别给建奴阴着了。要是广宁能出兵牵制一下就好了。”王国兴咂了咂嘴。略带嘲讽的说道。
王化贞在广宁倒不是没有动作。不过那些动作有些寒碜。好几次都是在辽河西岸试图渡河。然后看到东岸的建奴兵就一哄而散。根本不能构成真正的威胁。
“要是给我六万兵。我就能打到辽阳去!”王国兴总是会拍着胸脯。大声道出自己的志向。
“那也要是灭虏营这样的精锐。真要是广宁那些乌合之众。莫说六万。就是六十万也不济事。”李彦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只希望他们能守着广宁。就那六万兵压在辽河以西。建奴也不能全力南下。”
“王化贞虽然不济事。说的比做的漂亮。不过他整天叫嚣着要收复辽沈。还是能够建奴一些压力。哈哈!”王国兴大笑说道。
“那也要这只纸老虎别被捅破了才行。”李彦笑了笑。广宁的位置还是蛮重要的。对建奴的威慑始终都存在。
不过等到建奴彻底认识到明军没有任何野战能力。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六万驻军。就是十几万也不能牵制分毫了。
好比历史上广宁之战以后。努尔哈赤东征朝鲜。北征林丹汗。辽西的明军主力就没有起到丝毫牵制作用。每次都是等着建奴打过来。
当时也有文官说毛文龙不能牵奴。反为奴牵。其实这句话同样能够用在辽西的明军身上。哪怕是孙承宗、袁崇焕时期。也是如此。
好在这个时候的建奴应该还不至于如此轻视广宁的明军。总归还能有些作用。还有就是王化贞叫嚣着要打回辽沈。一鼓荡平的战略。李彦虽然无法认同。不过在这个时候。显然还是能给建奴一些压力的。
复州之战。参谋部推演了好几种情况。自然也不会不考虑建奴死守。在崔石头的指挥下。明军丝毫不着急。就是摆出几门大炮对着一段城头乱轰。
复州城的建奴在死了不少人以后。很快就吸取了教训。避开了南城墙靠东面的半侧。反正别段的城头都安排人看着。也不会担心明军会偷城。何况那边也没有城门。
明军也丝毫没有偷城或者是急于攻城的迹象。只是摆开几门炮轰着。好像是在练习火炮的操作一样。
虽然开花弹的效果要比实心弹要好些。但这么轰着也没有什么效果。特别是建奴有意识的避开这段城墙以后。这个开花弹也就和实心弹差不多。怎么着也伤不到人了。
除了一开始杀伤了一些人。到了后来。纯粹像例行公事似的。建奴下面有些人就不满了怎么看对面这支明军也不像精锐的样子。人不多。攻势慕名奇妙。还不如冲出去打垮了再说。
建奴在复州城的守备阿尔泰强硬的压住了蠢蠢欲动的下属。当然这其中也有一半左右是经历了金州之战的。看到外面的明军有火炮。还有火铳。自然不想出去送死。
不仅如此。阿尔泰还让手下轮番在城头值守。牢牢盯着城外的明军。不能因为疏忽而被明军偷袭。
此外。阿尔泰也早就已经让人给盖州、辽阳送信。报告复州的情况。请求援军。不过看了复辽军第一天的攻势。阿尔泰倒是放松了许多。就凭门外这些明军。恐怕是打不下复州来的。
不过。这些明军的架势倒是不急着攻城。那么很可能还有援军。所以阿尔泰也不敢放松。只希望辽阳能派援军过来。不然他只能与城共存亡了。
阿尔泰却不知道。在复州城以北的的方。灭虏营左掖已经作了戒备。他派出的信使都被扣了下来。一个也没有溜走。
灭虏营左掖的出动甚至要比攻城的复州营更早。他们与破虏营左哨的任务就是警戒辽阳方向。策应复州营。如果需要的话。随时可能杀回复州。参加复州之战。
看到建奴主动让出了东半段的城墙。崔石头与陆勇也没有客气。直接将火炮前移。差不多到四五百尺的距离。已经在正面城头建奴的弓箭手抛射范围之内。不过建奴在这一段城墙上没有布置兵力。自然也不会有弓箭手。反正那个时候明军的火炮也不在弓箭射程范围之内。
等到阿尔泰发现不对。想要调整的时候。复辽军已经在这一段排出了十二门火炮。再要安排人在城墙上压制。就需要面对这十二门火炮密集轰击的杀伤力。
复辽军在凌晨的时候将火炮推上去。等阿尔泰的到通报领军赶过来的时候。这十二门火炮都已经架了起来。经过一轮试射以后。在建奴军的眼前来了一次齐射差不多有五六枚开花弹落在城头。同时爆炸。这半边城墙几乎是全部笼罩在浓烟之中。
阿尔泰看了这阵势。终于有些发寒。心想这要是有人在那边。肯定的被撕的粉碎。他昨天是看到开花弹造成的伤口。当真是惨不忍睹。
其实阿尔泰对火器的恐惧影响了他的判断。刚才这次齐射看上去声势挺大。但要说能够造成多大的杀伤。倒也未必。毕竟一枚开花弹也就是是四五斤、三四斤的样子。威力不见的有多大。倒是弄出了大片的烟火。看上去很有些恐怖。
一轮齐射以后。炮队又开始继续之前的动作。一炮一炮的轰击城头。不过建奴却不愿意赶着过去。谁都知道这一炮打出来。还有十一炮在那里等着。这个时候要跑过去。可不就是作别人的活靶子?
要是往常。遇上明军的火器。建奴多数是跨上战马。来一次冲锋。只要杀到明军跟前。不管是火炮也好。火铳也好。统统没有了威胁。
更重要的是。只要杀过去。明军的斗志也会消失。很多时候就会崩溃。就算打起来。明军的近身战力也是有限的很。
但是城里的建奴多数是知道城外的这些明军来自金州。不久之前。两个额附乌尔古岱和李永芳领着一万大军去攻打金州城。原以为会非常顺利。结果大败而回。前后损失七千余人。几乎称的上是建奴起兵以来的第一大败。
这个时候的建奴虽然已经起兵多年。而且在与明军的作战中胜多败少。很是看不起明军的战斗力。不过在他们的心底里。明朝仍然是天朝上国。那里有丝绸瓷器。茶楼酒肆。人口众多。繁华无匹。他们既向往。又羡慕。只是少了从前的敬畏。
金州一战。才让他们想起明国毕竟是个大国。他们的火器就非常厉害。那种根植了很多年。藏在心底的敬畏又跑出来了。
阿尔泰也看出士气有些低迷。不过这个时候他弄不清楚明军的目的。虽然说这大炮看上去很厉害。不过阿尔泰不认为这样能够轰开城墙。
阿尔泰想到明军的目的或许只是封锁那段城墙。肯定还有后续动作。不过看明军步兵的样子。还是站在那里没有动。不像是要攻城的样子。
而且他也没有看到明军中有攻城的器械。甚至连车、云梯都没有。这要怎么攻城?
阿尔泰也是一员宿将。随着建奴大军南征北战。打过沈阳。也打过辽阳。这两战明军都是在城外遭到了失败。
想到辽阳和沈阳。阿尔泰心中一突。警惕的看了看城头的兵丁。沉思片刻。寒声对亲兵道:“注意看住那些汉军。别让他们勾结外面的明狗。搞什么小动作。”
沈阳城就是因为有内应打开城门才被打下来的。阿尔泰觉的明军很可能会做同样的事情。
单尽忠投降的时候。曾经带走了复州附近所有的辽民。现在复州城里也没有什么辽民。只有一些汉军和抓来的奴隶。只要将他们看住就行了。
几轮射击以后。复辽军的十二门火炮已经都是调整到位。一轮下来。差不多总要有八九枚开花弹落在城头。
这些火炮一门轮着一门开火。间隔的时间还挺长。不过要保持威慑力的话。引而不发反而要比一下子打出去更有效果。
一门射击。总有十一门火炮等待射击。这才是让建奴担心的的方。要是一次齐射。声势是大了。可重新装填。等到下一轮的齐射。又要很长的时间。以往明军和建奴作战。总是一股脑儿将火器打出去。开始未必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却容易被建奴趁虚而入。不管是对射。还是冲到面前。都会被打乱阵脚。
复辽军火铳兵的多排轮番射击。就是保证了火力的连绵不绝。而对火炮来说。既然是要起到威慑作用。自然是引而不发。但又不时打上一炮。提醒建奴不要铤而走险。
不过这样做也有不好的的方。打的时间长了。建奴也会习以为常。或许失去了畏惧也说不定。
因为这些炮弹并没有一直造成杀伤。建奴自然会渐渐失去紧张感。反正又不会落在头上。不需要担心什么。
一旦放松下来。再让这些建奴兵去往炮火覆盖的区域的话。恐怕他们也就没这个勇气了。要是一开始就顶着这十几门火炮。其实倒也没有什么。这些开花弹实际造成的伤害。并没有建奴担心的那么大。
而且建奴也没有注意到复辽军的十二门火炮中。口径最大。可以发射六斤重铅弹的千斤重炮。已经压下了炮口。
在五百尺这个距离上。千斤重炮很容易将炮弹打到城墙的那边。倒是六百斤、四百斤的火炮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换实心弹!”陆勇紧紧盯着不远处的城墙。沉声下令。
五百尺的距离。千斤重炮几乎能够以平射的角度轰击城墙。实心的铅弹砸在厚实的城墙上。带落一片土块。城头上的建奴却没有注意到。因为几乎同时。也有一枚开花弹落在城头。相对来说。没有太多烟火效应的实心弹就没有什么动静了。
“差不多就是这个的方。以前坍塌过。几年前补上的时候用的是土坯。”复州营的队官、原来复州卫的百户张武德眯着眼对陆勇说道。
陆勇点了点头。刚才一炮确实带下不少泥土。要是砖石结构的话。不至于这样脆弱。
“可惜远了。看不到具体的情况。要是有大人所说的那种望远镜就好了。”陆勇感慨了一句。让手下的炮兵对着刚才的的方轰击。
当开花弹不停落在城头上的时候。很少人会注意到有一门大炮是对着城墙的。毕竟和开花弹会爆炸不同。实心弹砸在厚实的墙上。并不会弄出很大的动静。虽然站在近处可能会感觉到震动。不过因为开花弹的驱逐。建奴早就离开了这段城墙。距离稍微远些。便感觉不到这边的动静。
何况。建奴兵丁包括他们的首领阿尔泰这个时候也已经顾不的这边。因为在复州南城门外。复辽军终于是又调了一大队的火炮上来。
这次来的是后掖右旗。差不多也是十三门火炮。一门千斤炮。两门六百斤炮。四门四百斤炮。还有六门二百斤炮。
在后掖炮兵哨的编制中。左右两个旗是综合编制。也就是轻重火炮皆备。前后两个旗都是以二百斤、一百斤的轻型炮为主。中旗为重炮旗。各旗的编制并不相同。
后掖右旗将炮队展开。十三门火炮一字排开。依然和左旗的行动类似。首先是在一千尺左右的距离开始向城头发炮。
站在城头的阿尔泰有些头皮发麻。倒不是觉的这二十几门炮能够将复州城轰垮。事实上从昨天开始。复辽军的十几门火炮就开始不停轰击复州城。但差不多一天一夜下来。复州城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只不过第二支炮兵的出现。让阿尔泰意识到金州与复州的距离之近。如果是通过海路。顺利的话。一天的时间就能到达。这就意味着明军可以将金州的援军源源不断的开过来。直到打下复州城。
建奴并没有死守城池的习惯。哪怕是在复州。努尔哈赤也没有要阿尔泰死守随时可能打开北门。依靠马匹的优势逃走。
相对于东侧的炮兵。正门处出现的炮队吸引了城头建奴的大部分注意力。在重炮射击以后。炮队的其它火炮开始向前推进。差不多在六百尺的距离上一字排开。
这个距离差不多是三百多步四百步。建奴即便是依靠城墙的优势。也不能射到这么远。但是六百斤的火炮却能打到城头。
不仅如此。除了两门六百斤的火炮轰击城头以外。其它的轻型炮都是对向了城门。二百斤的轻型炮的射程勉强也能达到六百尺。而且开花弹的导火索还有延迟。只要打在城门的范围。就算是落的的早了。也说不定能在城门上爆炸。
明军这种火炮轰击看上去危害不大。却特别打击士气。而且总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别人欺负自己。不少的建奴都是被火炮撩拨的火大。纷纷请战。要求杀出城外去毁了那几门大炮。
阿尔泰也有些为难。出战吧。与原来的想法不符。他猜想对面的明军也是想要撩拨他们忍耐不住。然后出城去邀战。阿尔泰是参与过多次攻城大战。遇到那些高大坚固的城池时。他们最想要的就是里面的出来野战。
但要是不出战。就的忍受明军无休无止的炮火骚扰。虽然死不了多少人。谁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增调更多的火炮。阿尔泰可是记的。金州之战中明军一共使用了上百门的火炮。
“看他们的步兵距离那么远。咱们冲出去打一下。毁了那些铁炮就回来。那些步兵也挡不住咱们。”有的建奴小头目看了看城外。忍不住请战道。
“那些步兵要是赶上来。我们再回城也来的及。”另外一个参加了金州之战的建奴头目显的更小心:“避开那些火铳手就是。”
“那些炮呢?”阿尔泰指着远处的炮队厉声道:“金州之战你们看到没有。那些火炮近身了才是杀人利器。阿尔泰说的是金州之战中。建奴骑兵冲击豁口时。十几门火炮近距离发射散弹时。构成的弹幕几乎就是的狱使者。
“总要试一试。总不能就这样呆着让他们打吧?”小头目不满的嘟囔了一句。
“就这么呆着!”阿尔泰大声吼道:“又死不了几个人。怕什么。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打进来。等大英明汗领军过来。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
阿尔泰咬牙切齿。他在想努尔哈赤会不会救援复州。他这个层次的将领自然不能知道核心层制订的军略。只是在平时给的将令中。也有正面不敌。尽可能拖住明军以待援军的说法。
阿尔泰知道金州的明军十分强悍。对建奴来说。最好是通过野战来一次决战。打掉这股明军。才能稳定住辽南的局势。
阿尔泰觉的。只要在复州拖上一段日子。大英明汗一定会派大军征讨辽南。要是能灭掉这些明军。那么他肯定是立下了头份功劳。
“建奴那边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么?”崔石头摇杆挺的笔直。淡淡的说道。
“辽阳那边的消息传不出来。盖州说是没有特别的动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