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岛里的超级帝国-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林突然之间如此的强硬,倒使孙文有些喘不过气来,原本以为王林会跟上次一样忍气吞声,就算出面了自己私下里道个歉也就算了,至少也会让双方都有台阶下,不至于出现现在这种局面。

孙文的失算与他急功心切和步步紧逼有着密切的关系,王林原本是有心打算放他成长的,可无奈他却在成长的途中不断的滋事,并且还不顾一切的将王林贬低为自己的手下,之前虽然预料到了法、德两国会出面帮助王林,至于英国那边原本就与王林有着血海深仇,在加上自己的游走劝说,理应不会帮助王林。

可是孙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还在控制当中的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浮出水面支持王林,孙文的路将会越来越难走,就连与自己j往慎密的日本人如今也不得不迫于形势出来数落自己。

而王林又有那么多国家在支持,眼下孙文真是觉得自己有些骑虎难下,逐渐开始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鲁猛?事先虽说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但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料,孙文终究还是毁在了自己那急于成功的心上。他知道如果他再不出面的话,这统一全国的功劳可就没他孙文什么事情了,只是没想到的是,他一出面便引来了这场国际上的通电大战。

孙文势单力薄,没有一个可靠的盟友,是没有一个愿意帮助自己的盟友,此时的孙文甚至有些感觉到了乏力,从王林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不难看出,王林此时已经有心要当皇帝,不然没理由拒绝自己,拒绝同盟会。

虽说同盟会是冲动下的产物,而且内部组织也有些涣散,但孙文相信,只要自己能够抽费大力气来整顿一下同盟会内部的话,同盟会将会变成一个全国优秀的党派,而王林目前也没有对外宣称组建任何党派,全国又只有同盟会一个党派,整顿过后的同盟会,孙文好像已经看到了它辉煌的时刻。

可是就在这幻想的美景将要开始的时候,却被狠狠的摔了下来,王林以及世界上给予的压力迫使孙文不得不自己的思考一下自己的过失,此时孙文确实不宜与王林来硬的,与王林来硬的就等于是间接得罪了那么多的国家,日后就算自己能够推翻王林,掌握大权又如何?重要的技术和军队都在王林手中,而且又与列强的关系比自己好,到时候就算自己掌权也未必能够使国家走上展的道路。

孙文不是没有自知之明,也不是一个傻的只知道喊空话的人,他深深的知道自己现在的缺点在那里,没有军队闹什么**?去国外拉援助?他们看中的是你掌权之后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只有符合他们的要求他们会稍微给你那么一点帮助,之前与日本合作实在是迫不得已,双方签订的什么秘密条约孙文难道就真的想签订吗?

不,绝对不是,孙文比任何一个人都不愿去签订这个协议,可是不签又如何?找王林?他已经明确的拒绝了自己,根本不会答应提供给自己资金来组建党派,找国内的人?不可能,国内有钱的不是满清余虐就是王林地盘下的人,前些年倒是拉了一些,可那点资金够干什么?还不够支付同盟会会员两个月的工资呢。而且日后随着王林的商业计划开展,原本那些愿意提供给孙文资金的商人也一一不再与孙文联络,没有再给他一分钱。

在资金穷迫,又无外援的情况下,孙文只能忍着被割ru的疼痛来与日本签订一些条约,换取日本对于自己的支持,如果没有日本的支持,同盟会恐怕早已是名存实亡。

眼下又该怎么办?自己该何去何从?是道歉?还是继续硬抗下去?此时孙文正在上海的一间房内来回度步,心中的苦闷也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宋教仁虽说也能猜到一些,但他所猜到的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至于黄兴,还是不提了,连个海南军军事评估都不能确定,如果不是看在他是元老的面上,此时恐怕早已将黄兴赶出这个屋门了。

张海平?孙文虽说已经很信任张海平,但他毕竟在海南被王林囚禁过一年的时间,那段时间他是怎么度过的孙文不知道,他又是不是王林的间谍孙文也不太清楚,是不是苦ru计孙文也不得而知,这便是上次孙文为什么带张海平到海南的原因,就是想看一下他们两个人见面之后的表情会如何,然后从中判断张海平到底是不是王林的间谍。

只是可惜了,王林与张海平的反应均没有什么破绽,这也是孙文直到现在也没能下定结论的原因,虽说这几乎已经可以肯定了他与王林之间的关系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但张海平喜欢王林的妻李若言这件事孙文知道,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总有一些人会为了爱情而抛弃一切,甚至终身不娶,以此来思念自己相爱的人。

孙文不能确定张海平到底是哪一种人,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张海平确实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就是因为如此,孙文会在重要的事情上不得不防着张海平一些,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如果是自己误解了他,那么日后亲自对他道歉便是,以张海平的性格倒也不会过于为难孙文,何况孙文还是他的领袖。

“我们该怎么办?是道歉还是继续?”孙文有些左右为难的看了看屋内的宋教仁、黄兴与张海平三人,此时他信任的也只有宋教仁一人了,其余两个一个是没主见,一个是还不确定真实身份。

“道什么歉?我看不如我们直接在各地搞他几场起义,让王林那x儿不能全力的去打清军,也让他急急,到时候再让他向我们道歉。”黄兴咽了口唾沫,嘴中毫不客气的说着。

从黄兴日后百战百败的战绩当中就不难看出,黄兴是个没主见的人,至于军事能也不能说没有,只是他的能要比别人低那么许多,但碍于身份问题,到了那里也自然成了指挥,将不懂兵,这让士兵如何去打仗?终这使黄兴有了百败将军这个称号。

黄兴的意见被孙文直接忽略了过去,在眼下这个时候去搞起义,不就是明摆着给自己添堵的吗?如果是去清廷的地盘上倒也可以,只是去王林的地盘,且不说正南军部队的作战力,只是那城市内的武警部队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而且此时去王林地盘捣乱,就是明摆着告诉国人他们是在帮清廷阻止王林统一,这与国民的思想有很大的冲突,直接就站在对立面了。孙文将眼光看向了宋教仁,宋教仁给予的意见是他可以考虑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跟王林道个歉,那么多国家都出来了,我们扛不起的。”宋教仁摇了摇头,他也没有想到这次的事件会这么严重。

道歉道歉,孙文正是为道歉之后的后果所担忧,如果只是简单的道歉,那倒没什么,私下里道歉也没什么,可王林非要强人所难,道歉的通电一出不但孙文之前的努力几乎全部白费,而且他日后在国内的事业基本也会停滞不前,甚至极其缓慢的前进。毕竟自己是有了前科,以后做什么事情国人都不会绝对的相信自己。

当下孙文又将目光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张海平,虽说孙文还不绝对的信任张海平,但是眼下多一个人的意见也是好的,哪怕他是间谍,只要自己觉得可行便可以采用,而且张海平如果说出了能够挽救自己的方法,孙文倒也会对张海平的信任再添几分。

“我觉得我们应该道歉,不然就算日后我们成功了在国内的阻力也会很大,要想全部挽回我们所丢掉的国人信任的确很难,但是挽回一些倒不是没有办法。”张海平缓缓开口道,这个方法早在自己自从下定了决心跟随王林之后便开始考虑起来,因为他知道依照孙文的行事作风,这个方法早晚有一天能用得到。

“哦?什么方法?”孙文眼睛一亮,他想了许多种方法都觉得不可行,如果真的有方法能挽回一些自己的颜面,倒也甚好。

“这个方法克强兄其实已经说出来了,就是去各地起义,只不过不是在王林的地盘,而是在朝廷那边的地盘,这样会让一部分国人们相信我们是真心想推翻朝廷,并不是只会说空话。”张海平开口道。

“恩,海平说的对,不过我们组织内部现在纪律涣散,没有作战力,而且也缺乏武器装备,如果深入敌人内部去起义,很有可能会让我们的同志白白牺牲而没有任何价值,我觉得我们应该打探好正南军的行踪,我们早先正南军一步在他们前面动起义,等他们到的时候我们也差不多进入结尾或者完成起义,如果我们不敌清军,那么正南军见死不救的话,那就将正南军陷入了不义的局面,此计甚好。”孙文眼睛突然一亮,张海平的话的确是提醒了他,不过也幸亏孙文脑也不是很笨,先前黄兴说的时候他没有想到那是因为黄兴所说的话基本上是不能采用的。

“向外通电,向全体正南军士兵还有王林治下的百姓说声抱歉,就说是我们急切期望着推翻朝廷,情绪有些鸡动,所以会口误,将正南军的功劳说成自己的功劳。”孙文叹了口气,这封通电一出,就代表着孙文已经正式向王林低头,日后想要再骑在王林头上是不可能的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这就是好人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这就是好人

“号外号外孙文正式向外通电,向全体正南军将士以及王林治下百姓道歉,称自己由于急攻心切,误将王林认为自己的同志。”

已被正南军占领的全国各地街道上,报童们手中抱着厚厚一沓的报纸,身上的包里仍有许多报纸,站在街道上大声的喊着,凡是关于正南军以及王林消息的报纸,近卖的特别,也使这些报童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对于孙文的道歉,王林代表正南军全体将士和治下百姓全盘接受,并且愿意每年向同盟会提供五万元华币用于支持同盟会的正常运转。

王林此举一出,是在民间瞬间获得了不少的赞许,面对着将自己逼的无路可走的敌人,王林既然能这么宽宏大量的便原谅了对方,并且还愿意提供五万元资金给对方,五万元华币什么概念?意味着可以开办起一间大、中型的厂,四五间x型厂,这要有多大的气量能做出的事情?

王林愿意为自己提供资金展对于孙文来说此事再好不过,王林愿意给他钱,这就意味着孙文自此之后只要自己够用的话便不会再去向日本人签订什么卖国条约来借钱,这也表示着同盟会已经被王林渐渐的接受,并且可以在国内明面上走路,至少不用担心会被正南军给抓去。

此次事件虽说给孙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倒也觉得这些损失还是挺值的,至少可以不再去卖国,至于那五万元华币够不够一年的经费孙文不太敢肯定,但他可以肯定的是,他相信在自己的监督和治理之下这五万元华币应该够用。

刚刚被王林狠狠的打了一巴掌之后,对方又扔过来了一颗糖果,这让孙文不禁感到有些惊讶,还为王林的气度感到佩服,但限于目前的情况,终孙文还是壮起了胆向王林出密电,请求王林能够提供给同盟会一部分武器弹y,让同盟会用于在清廷的地盘上起义。

不过孙文的这项提议终被王林给拒绝了,原因无他,攻城略地打仗行军这种事情由正南军来完成即可,同盟会没有必要去各地起义,以免造成无谓的伤亡。

孙文见王林如此直白的拒绝,倒也不好意思再去问他要什么,毕竟刚刚的那巴掌的手印还深深的印在脸上,此时孙文也明白了一件事,在王林面前应该是得了便宜就卖乖,千万不能得寸进尺,不然只会让自己难前行。

而孙文目前的困状也大多数在于自己手中没有军队,眼下当务之急便是迅的组建起一支秘密军队,韬光养晦他倒是挺熟悉的,不然也不会活到现在,至于武器装备问题,实在不行就从日本人那里买,德国武器虽好,可他们不会卖给自己,清兵的武器也行,好歹也是条枪,而且性能什么的也不算很差,可他们要价太高,一年五万元华币的经费还不够他买一个营的装备呢。

孙、王大战到此已经到了一段落,孙文自从道过歉之后似乎低调了许多,而同盟会会员们的士气也低了许多,原本还沉寂在幻想当中的同盟会会员,以为自己终于可以骑在正南军头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时候,却被狠狠的打了一耳光,这一耳光不仅抽醒了他们,而且还使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不劳而获是这么的难。

在孙、王大战正进行的鸡烈的时候,四十五军127师已经成功的攻入了汉阳与汉口两镇之内,并且成功的控制了汉阳铁厂,数万清军死伤数千,投降数万,这也代表着湖北大部分地区已被正南军控制,和满清在南方的一个重兵基地被正南军成功的打掉,围城用了七天的时间,战斗只用了一天便完全解决,之后攻打汉口和汉阳两镇也只不过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全部被正南军控制。

其一是因为正南军在武昌那边打的很鸡烈,只要是消息就没不透风的墙,尽管正南军把守严密,但那边的消息还是通过一些渠道流传到了汉口和汉阳两镇,清兵早已被吓破了胆,除了些许愚忠份仍然做出了强烈的抵抗,但终却被正南军一个冲锋便解决掉了之后,数万人的清军部队也就只能投降了事。

愚忠的只是上级,下面的士兵们还是清醒的很,没有人会愿意为了一个上下都,已经到了末路的王朝去献出自己的生命,特别是满清,这个视天下汉人为奴的民族,汉人对他们的只有恨,如果不是之前为了吃一口饭,他们懒得加入清军来抵抗正南军。

完成了对武汉三镇的进攻之后,接下来四十五军的主要任务便是进入河南境内,主力只管一个劲的往府开封进攻,至于其他的地方自会有人去收拾,而且正南军在湖北打的声势也早已传遍的全国各地,各地军队无一不是恐慌至极,已经有许多军队已经做好了叛变的准备,只等正南军一到面前便举旗投降。

而军目前也在十一军的配合之下成功的占领了安徽大部分地区,目前主要的任务便是稍作停顿,继续全力拿下整个安徽境内,之后在等着由福建出的三十四军,之后程上下包围局势,一举拿下杭州和南京。

而海军也没有闲着,此时海军正在上海海外游dn着,禁止任何船只出入,当然,列强们也是纷纷喊着要离开,正南军在广州的时候是如何对待那些外国人的他们也都听说了,眼下正南军马上就打到上海了,而上海当地的百姓却一点也不着急,急的一个个全部是洋人。

终一艘艘飘挂着列强旗帜的船只被扣留,船上人员被转移到了另外几艘大型渔船上,将会由渔船将他们带到广州,之后再由广州登船各回各家。之所以扣留下他们的船只,是因为这些人已经在华年数不短,或多或少的都还抢夺了一些珍宝,就这么放他们把珍宝带走了不是王林的作风,而且能让他们回去就已经是王林大慈悲了。

正在国内打的火热的时候,沙俄与日本两个国家也是忙得不可开j,这两个国家惦记着东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眼下王林的正南大军势如破竹一般飞的向前推进,每过一个省份几乎只有府那里会有些许抵抗,其余的基本上都是投降,眼看着大清国就这么被王林一点点的飞吞噬着。

如果再不出手的话恐怕以后也就没机会出手了。因此近一段时间内,沙俄也在源源不断的从全国各地向远东派送兵力,而日本也不甘落后的从本土向朝鲜半岛运送兵力。从此迹象上来看,日俄双方为了加对东北的侵占,已经默默的加了自己的备战度,而历史上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各达百万余人的规模,眼下看来也只会比这多,而不会少。

此时王林却正在被这件事情所担忧,面对即将生的日俄战争,王林到底该怎么做?如何去做?但眼下的局势似乎已经不被自己所控制,按照他们双方的备战度来推算,自己也仅仅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来准备,唯一能够阻止这场战争生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王林在他们动战争之前拿下整个中国。

但是这个看起来似乎有着不x的难度,就说前往疆等地,单靠步兵行军没有几个月是根本过不去的,路途遥远、一路沙漠戈壁不说,还要考虑后勤方面的压力,当下王林没有实力去征战疆,这也是王林担忧的问题,他怕沙俄会在远东下不去手便在疆等地作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王林便不得不拼上一把。

想到这里,王林还是决定先在东北等地部署计划安排下去,以免突*况的生,而自己却无力应对。

“报告”龙宇晖站在王林办公室门前。

“进来。”王林淡淡的说了声。

之前没有把龙宇晖所控制的五十六装甲师公布出来,这也是跟日后的这场日俄战争有关,也与自己的围剿计划有关,因此在围剿计划完成之前,五十六师暂时还是保密的。

“这段时间进行的如何?对装甲部队的作战技巧掌握的怎么样了?”王林一连问出两个问题,因为这支装甲部队不仅是目前先进的装甲部队,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王林只能依靠的部队。

“感觉还行,只是长时间呆在驻地里面太闷了点,要是能上战场上厮杀一番就好了。”龙宇晖笑了笑。

“近一段时间你别想着上战场了,好好的训练部队,让士兵们尽的熟练坦克的各种作技能,从现在开始五十六师所有士兵全部都要呆在坦克内,吃喝睡觉都要在里面,后备的士兵负责轮换警戒周围,我会派兵前去与你们演练,时间是一个月。”王林看着龙宇晖淡淡的说道。

要想提前将军队部署在东北,就必须要将他们的耐心加强训练,不然是不可能完成长期潜伏这个任务,而且具体的开战时间也不太确定,他们有可能要在里面呆一个月,两个月或者久,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到时候士兵是很难忍受得了的。

“是,五十六师一定会完成演练任务的。”龙宇晖信誓坦坦的回答着,他对五十六师有信心。

        第一百六十章:有事好说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有事好说

自从第二次开战以来,正南军的进攻度倒是加了不少,不过这方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因为正南军的前身海南军在作战中的表现比较令人震惊,还有那层出不穷的式武器装备,其二则是清军目前大多数士兵基本上都是汉人,唯有少数愚忠份仍继续抵抗,不过在装甲部队和拥有各种重火力装备的6军面前显的有些势单力薄。

对于来势汹汹的正南军,即使是上百万大军也难以抵挡,何况只有这区区数千、数万人的部队呢?且不说别的,这些愚忠份大多数也只是在中高层上,至于基层士兵早已是无心恋战。

正南军此次进军也是一路高歌凯进,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尽是百姓的欢笑声,和恭迎的表情。而清军大部分军队不是被歼灭便是选择了投降。在开战之后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各个方面的6军部队已经完全占领了他们所负责的省份,接下来除了要继续固防以应变突事件之外,便是要准备继续进攻下一个省份了。

湖北与河南j界处,四十五军各个部队在与来自于广东的三十九军完成了j接之后,便与剩余的一个师部队在此集结,等待着后的进攻命令的下达。

由于大战在即,两省边界的百姓之间的j流也相对于减少了许多,毕竟没有哪个人愿意被军队误伤而丢了性命,因此对于前线驻守的军队来说,倒也还算是轻松了不少,至少不用天天去检查来往的路人,也不用去全力的防着被人偷袭。

一名男面无表情,视这场大战如过家家一般,毫无担心的走在官道上,虽说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去哪里寻找他们的上级,但是只要找到了部队便能找到他们的上级,而好的办法也就是直接走上官道,然后再让他们带着自己去。

“站住,干什么的?”一名正南军士兵将这男喊下,开口询问道,另外一名战士则上前去搜身,以免他身上携带有武器进入境内。

“在下刘靖,是河南巡抚刘夔龙大人的亲随,今日来这里是奉了我家大人的指令,前来与你们有要事商讨,烦请这位兵士前去通报一声,让个能说的上话的人出来与我见面。”刘靖暗暗的点了点头,旋即将自己的身份牌递给了那士兵。

正南军不仅在各处严密把守,看着他们身后所放着的那两个怪家伙,想必就是外界传言的机枪吧?只是他们的看起来似乎轻便了许多,而且又与自己所见过的不同。再看正南军士兵身上的装备,一个个的虽说自己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但看起来那些应该也是式装备。

后再将目光放在这些士兵的身体上,衣服上的各式装备虽说将他们的身材或多或少的遮挡了些,但刘靖还是能够一眼就看出,这些士兵绝对是身体素质不错的人,而且个个精神面貌看起来也要好上许多,似乎没有染上鸦片的士兵存在,直至此时刘靖相信外面的传言极有可能是真的。

那士兵看了看刘靖,旋即仔细的看了下那张身份牌,对于这种东西他们之前虽说没怎么了解过,也从来都没有见过,由于被派来这里负责把守j通要道,上级也就临时突击了一下,从各地找到了各种官府的身份牌等等物品,让他们至少都看一遍,分辨真假什么的他们搞不懂倒是没多大关系,主要的是要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而不知道真假的话也可以拿去给后面执勤的军官查看,他们是有学习过这种辨别方法的。

“好好看着他。”手持身份牌的士兵对着旁边士兵说了句,旋即便转身走向那执勤的军官身旁,将这身份牌递给了他。

那军官拿起身份牌,仔细的查看了一番过后,又用自己先前所学过的方法检验了一遍,终得以肯定这张身份牌是真品。旋即便让士兵将刘靖领来,而他自己则去通知上级。

河南巡抚派人前来j涉的消息被一级一级的向上传着,连里传到了营里,营里也知道自己无权处理这件事,便又传到了旅部,旅部似乎也觉得有些棘手,便继续向上传,到了师部以后,师长倒是觉得自己有权利处理这件事情,但对方很有可能是带来了河南巡抚刘夔龙的什么重要消息,终左右思索之后还是将这个有些棘手的山芋递给了军部。

此时四十五军军长刘炜正在地图与沙盘之间徘徊,仔细的将参谋们递上来的进攻计划一遍遍的推演,之后再将不足之处告诉参谋,终一步步的完善这个作战计划。

“报告”通讯兵见刘炜正忙着推演作战计划,一时没注意到身边的动静,便大声了喊了声。

“说”刘炜没有回头,此刻正到了一个关键点上,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整个作战计划很有可能会付之一炬,当然,这也不是参谋们的失职,而这件事情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轻易的解决,参谋们似乎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如今报到了刘伟这里,他依然未曾想出解决办法。

“127师前线官道哨卡处传来消息,说有一人自称是河南巡抚刘夔龙的亲随,有要事商讨,对方身上有刘夔龙亲随的身份牌,是不是冒充的还不太确定。”通讯员将手中的电报念了遍,之后又放在沙盘的边上,等待着刘炜的回复。

“刘夔龙的亲随?”刘炜轻声喃喃道。

此时这个刘夔龙派人来这里干什么?之前所顽强抵抗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这些巡抚级的人物,能坐上这个职位如果说没有一点的忠心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朝廷虽,但还不至到一个人只要拿着钱就能买到巡抚级别的官职。何况巡抚是什么?一省之主,主要任务便是管理军队等等,试问哪一个人能为了那一点钱而让一个毫无任何能力的人坐上巡抚一职?

且河南这个地方又与其他各省有些不同,刘夔龙自191年便在河南担任布政使一职但未曾上任既升为漕运总督,年初(193年nt)升任为河南巡抚,此人这刚刚坐上河南巡抚这个职位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按理说他应该誓死抵抗正南军的入侵,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忠直,只是他派人来这里做什么?又有什么要事商讨?

而一直困扰着参谋们与刘伟的难题,便是出在了这里,河南过于穷困,再加上贪官污吏们的大力搜刮,原本就不是很有钱的河南是穷上加穷。而且又有黄河这个危害在这里,堤防工程偷工减料,每年黄河水流增加的时候自然是抵挡不住凶猛的水势。淹没了无数农田,没了粮食也没钱,而且朝廷又一向对于赈灾这种事情不大喜欢理会,基本都是由各地官府负责赈灾救济等等,就算遇上了特大的灾情,等到朝廷调拨的那点救灾物资到了河南之后也就差不多是几个月后了,而且中间又不知经过多少人得削减,到了灾民手中就是寥寥无几。

因此河南人便有不少做起了打家劫舍的生意,总之一切都是形势所迫。王林本身就是个河南人,而河南人一直在外界所背负着的骂名他无时无刻不再痛恨着那些骂她的人,一个由环境和外界人为所造成的原因,却让后人背负了几百年的骂名,这对于河南人来说是有些不太公平。

当然,这个问题也一直在王林的心中徘徊,到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王林虽说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但整个国家这么大,王林绝不会把仅有的那些资金全部用于河南,眼下王林给他的答案只有一个,尽可能的放救济粮,并且要不惜余力的去维护当地的治安,等待政府管理部所派出的政干人员和武警部队的两个师到了之后在离开。

中原地带的情况倒还好一些但是这问题便是出在了西部山区,只是一味的进攻并不代表着就是自己胜利,杀光了敌人也并不代表自己就可以迎来百姓们的热情,他们虽然贪财恋色,但他们在这里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根基还是存在的,平原地区好管理,有什么事情也能够及时的处理,但在山区却不一样,现在的正南军在意的便是时间,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清剿那些土匪们。

而与土匪j战必定是x规模的,连正规军都不敢与正南军正面j战,何况这上百上千土匪呢?游击战必定是他们的佳选,如此以来正南军便要将大部分兵力陷在河南,你去围剿的时候人家往山里一躲,等你走了再出来,防不胜防。

要想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大规模的放粮食之外,还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他们不再暗中与自己作对,部队能以的度剿灭他们,或者将他们劝说下山回家。

只是此时刘夔龙来派人这里到底要做什么?难道又是一个余庆吗?

“把刘靖带过来。”

ps:订阅成绩很不理想,我不知道后面的成绩会怎么样,也许会越来越差,但是我相信,接下来的成绩会越来越好,我相信自己,游侠是不会被这点困难打倒的。也请各位相信游侠,我们一起努力

        第一百六十一章:有盼头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一章:有盼头

刘靖一路上被门着眼睛,坐在哨卡后面的卡车上,身旁有着五名士兵紧紧的看着他,生怕此人以此逃脱了去。

门着眼睛将他带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