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话红楼-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是和弘历不错么?他府里有好多有学问的人呢。”探春说。

“当然不错, ”提起弘历,贾环的精神来了,“ 三姐姐, 那弘历贝勒家里好有钱啊,珊瑚树就摆了一屋子, 最大的有这么大。 ”说着把手放在自己鼻尖上比划了一下。

探春做出感兴趣的样子,问道:“听说他长得和宝二哥挺像的?”

“是啊,不过比宝二哥可谱儿大多了,有个算命先生说他是帝王之相呢。”贾环压低了声音。

探春一笑,好奇地问道:“真有这回事儿?”

“可不是,”贾环热心地说,“三姐姐,你要是能嫁到他家去,这福可享大了。”

“你乱说什么呀,”探春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再说了,也不知道八字合不合。”

“这个好说,一定合的,”贾环一见探春好像对弘历有意思了,高兴地说,“三姐姐,我书房里有弘历的八字,是上次给林姐姐说的时候要来的。我这就找人去合,你在家听我的好信吧。”

探春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贾环笑着跑走了。

看贾环走远了,探春把麦克和侍书叫了出来,三人匆匆走出了西角门。

两匹白马已经等候在门外了。麦克把探春扶上马,关心地问:“三姑娘,能骑马么?”

“当然行!”侍书说,“我们府里祖上是武职,姑娘每个月都得演习骑射呢。”

探春在马上拍拍侍书的头,说:“就你多嘴,好姐姐,你自己保重,我们走啦。”

说着揉了一下眼睛,一松缰绳,那马一溜小跑上了路。麦克急忙也翻身上马,紧紧追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西直门,才都松了一口气。麦克拍马赶了上去,说:“三小姐胆大心细,有勇有谋,吾不胜钦佩之至。”

探春这才觉得一颗提到嗓子眼儿的心“咕咚”一下落了下来。她笑一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说着觉得眼前一黑,在马上晃晃悠悠地就要掉下来。

麦克急忙拍马跑到探春身边,轻轻托住她的后背,嘴里叫着:“三小姐,醒来,三小姐!”

探春双颊嫣红,呼吸急促,像喝醉了酒一样。麦克知道这是因为她刚才太紧张了,骤然一放松,导致的昏迷。可是事不可关心,关心则乱,喊了几声见探春没有反应,麦克不由得害怕起来了,声音也开始发抖了。

探春缓缓睁开眼睛,见自己正躺在麦克怀里,羞得不得了,用力挣扎着骑回自己的马上,双腿一夹,那马一纵冲了出去。

麦克紧紧追上。

过了一会儿,探春小声问:“你那遗诏给他们搜走了么?”

“没有,”麦克一拍胸口,骄傲地说,“还在吾身上藏着呢。”

“你真行,我们去找宝二哥和十四阿哥吧。”探春微微一笑。

“我们?”麦克一愣,转而大喜。

探春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拨马向北奔去。

“三小姐,三小姐,此路仿佛不对,”麦克忙赶过去说道,“吾等应该向南边走才是。”

“没错的,环儿和弘历肯定会派人来追我们,我们从城北,城东转一圈,他们就会跑到我们前面去了,任凭他们怎么追,追得越快越找不到我们。”探春转头瞥了他一眼。

“英明,实在是英明。”麦克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满心欢喜地跟着探春向北疾驰而去。

弘历把观音庵里里外外搜了个遍,什么也没有找到。问问庵里的老尼姑,说是挑琴早上出去买菜了,好久才回来。再盘问挑琴,挑琴一口咬定只是在街上转悠,什么别的地方也没有去过。弘历无可奈何,满肚子不高兴地回到雍王府,才下马进了府门,就见到贾环垂头丧气地在客房里坐着。

一见弘历进来,贾环畏畏缩缩地走了过来,说道:“贝勒大人,您关在我那里的那个洋鬼子跑了。”

弘历一怔,那洋鬼子跑了?看来八成是挑琴把那遗诏交给他了。想到这里,心中大怒,说:“什么?跑了?怎么跑的?你个笨蛋!还不赶快派人去追!”

贾环当然不敢说是自己的姐姐放走的,只是愁眉苦脸地答应道:“是,大人,可是,去哪里追呀?”

“往南追!我和你一起去!”弘历又翻身上马。

正在这时候,大门开了,四阿哥和年小妹走了进来,了因和尚在后面跟着。

四阿哥看看马上的弘历,忙问:“孩子,你去哪里?”

弘历忙跳下马,回答道:“父王,我听姨娘说了以后就去观音庵搜查,可是什么都没有搜到。”

年小妹心中暗笑,嘴上却故作惊讶地问道:“怎么会呢?难道是赵昌骗咱们?”

“那赵昌是不会说谎的,八成是给转移出去了,”弘历忧心忡忡地说,“我本来抓了一个洋鬼子,替贾宝玉给十四叔送过信的,我把他关在荣国府,偏偏又被他跑了。我觉得他十之八九是给十四叔送那件东西去的,我想赶快去抓他。”

“唔,”四阿哥微微摇头说,“你也糊涂,你把人关在贾宝玉那里,那小子一肚子诡计,还不把人给放走了?”

“不是的,父王,那贾宝玉早不在荣国府了。”弘历解释说。

“哦?他跑到哪里去了?”四阿哥奇怪地问。

“王爷,”贾环插嘴说,“他为了救一个被劫走的女孩,离开好几天了,哪里都找不到踪影。”

“嘿嘿,见色忘利,不是真正的英雄。”四阿哥接着转向弘历,说道:“孩子,多少英雄好汉都栽在了女人手里,你可不能学他们啊。”

弘历知道是自己到处拈花惹草的事情传到四阿哥耳朵里去了,红着脸连声称是,搓了搓手又说:“父王,事不宜迟,我这就赶快去追那洋鬼子吧?”

四阿哥摆摆手说:“我还有要紧的事儿要和你商量,你派几个侍卫去抓那个洋鬼子也就是了。”

“王爷,这事儿就交给我吧,走,你带我去追人。”了因说着向着贾环一伸手,拉着贾环就出了大门。

弘历皱皱眉头,说道:“这个和尚,还是一点儿礼数都不懂。”

四阿哥笑一笑说:“用人之际,水清无大鱼么。”说着拉着弘历的手进了书房。

第七十九章 刘老老的绕口令

贾五又往茶灶下添了一把秫秸,望望药吊子里起伏的水波,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林妹妹的病终于大好了,一两天之内就可以上路了吧。这些天在刘老老家,贾五总怕贾府或雍王府的人找上门来,一直是提心吊胆,又不敢让林妹妹看出自己的不安来,怕她担心。每天除了照顾林妹妹吃药,静养,剩下的时间他都用来研读十四阿哥留下的武功秘笈了,举手投足之间,觉得自己的功力也长了不少。

药熬好了,贾五端着药碗来到黛玉的房间。黛玉正躺着养神呢,一见他进门,就翻身坐了起来,笑着说:“宝玉,谢谢你费心啦。”

贾五把药碗递到黛玉手里,顺势在她身边坐下说:“呵呵,我们两个还客气什么,以后你能谢我的地方多着呢。”

黛玉刚刚喝了一口药,听得贾五话里有话,不由得脸红了。她假装什么都没听出来,又喝了一大口药,不想一下子呛住了,连连咳嗽。

贾五往她身边又凑了凑,用左手轻轻给她捶着背,埋怨地说:“看你,急什么呢?”

黛玉咳了好一会儿才止住。她扭过脸来,笑着对贾五说:“好啦,我没事儿啦。”

两人坐得很近,贾五觉得黛玉的头发梢轻轻扫在他的脸上,麻酥酥的,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黛玉感觉到了贾五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气,又听到他的呼吸声一点点地变粗了,心中不禁一阵狂跳,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门”咣当”一下开了。两人都吓了一跳,黛玉忙把贾五推开,定睛一看,原来是板儿,端着个盘子笑嘻嘻地跑了进来,说:“林姑姑,老老叫我给你们送柿着来了。”

粗瓷盘里摆着四个金黄的大柿子,上面还挂着白霜。黛玉接过盘子,说:“好孩子,谢谢你啊!”接着就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小银元宝,说道:“这个送给你。”

板儿忸怩地不收,贾五把元宝强行塞到他手里,笑着说:“板儿啊,你怎么管柿子叫柿着啊?来,我考你一句,你说:四十四个石狮子,四十四个涩柿子。”

板儿想了想,说:“是十是个是是着,是十是个是是是。”

贾五和黛玉都笑了。黛玉看着贾五说:“你别欺负人家小孩子,我也考考你,你说:长虫钻船舱。”

贾五说:“长虫穿船窗。”

黛玉拉着板儿嘻嘻地笑,贾五自己忍不住也笑了。

刘老老走了进来,问道:“呵呵,看你们乐的,都笑什么呢?”

黛玉忙给刘老老让坐,说:“老老,谢谢你的柿子,我们说绕口令呢!”

刘老老拍拍手笑着说,“好啊,我也有一个,就是粗一点儿,宝二爷您说说看:猪吃我屎,我猪吃屎;猪吃我屎,我猪吃屎;要连说一百遍。”

“这又什么难的,听我说,”贾五清清嗓子说:“猪吃我屎,我猪吃屎;猪吃我屎,我猪吃屎;猪吃我屎,我猪吃屎;猪吃我屎,我吃猪屎……”

黛玉和刘老老三人笑成一团,板儿笑得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儿,嘴里还在喊道:

“宝二爷,哈哈,你,你,你,哈哈,怎么吃起,哈哈,吃起猪屎来了。”

贾五开始是一愣,立即明白过来,说道:“好啊,老老,你编排我。”

“不敢,不敢,”刘老老笑着解释说,“我们给林姑娘开心呀,一开心,这病就全好了。”

众人正在说笑,板儿他娘走了进来说道:“宝二爷,林姑娘,不好了,你们贾府出事了。”

黛玉和贾五都停止了笑,几乎是同时问道:“出什么事了?”

“我们孩子他爹今天进城,听说你们老太太死了。”板儿他娘一字一句地说。

贾五对贾母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倒是黛玉想起自己在府内受老太太疼爱的情景,不禁落下泪来。

“哎呀,那老太太是多好的人儿啊,那么和祥,怎么一下子就走了呢?我得去给她老人家磕个头去。”刘老老擦擦眼睛,接着问道,“那琏二奶奶还好吧?”

“也不好,”板儿他娘说,“府里把她的管家免了,听说琏二爷还正要休了她呢。”

“啊,这怎么得了?我得去看看,我得去看看。”刘老老急得直搓手,说完转身就朝门口走去,等到刚要出门时,又回过头来对屋里说道,“宝二爷,林姑娘,你们先坐着,我进城去看看二奶奶去。”

看着刘老老匆匆离去的背影,贾五和黛玉相视叹了口气,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凤姐平日树敌太多,怕现在的日子会很难过的。

板儿他娘看看贾五,又说:“还有,你们家三小姐丢了。”

“什么?”贾五大吃一惊,急着问道,“探春,她怎么也出事了?”

板儿他娘凑到贾五耳边小声说:“听说啊,是被个洋鬼子拐跑了。”

“洋鬼子?莫非是麦克?他俩也私奔了?”想到这里,贾五心情稍稍平静了一点儿。他问板儿他娘:“还有什么别的新闻么?”

“再有,就是皇上病重了,发了诏书调十四阿哥回来,怕过不了几天就到北京了。”

“哦?”贾五心中疑惑,怎么这么痛快就发诏书了呢?四阿哥不从中作梗了?还是又有什么别的阴谋了?

板儿拉着他娘的手走了出去。贾五忽然觉得有点儿头晕,他看看地下的炭火盆,红光中冒出几条蓝色的火焰,不好,别是有煤气吧。贾五把窗户支开,已经是黄昏了,火一样的晚霞烧红了半边天,外面居然也不冷,又是个小阳春呢。

贾五看看黛玉,黛玉正在低头沉思。他忽然发现晚霞辉映下的黛玉好像变了,不再是那病恹恹的样子,仿佛丰满起来了,面色白里透红,闪烁着健康青春的光彩。

黛玉发觉他正在看着自己,就微微抬起头来,笑着问:“宝玉,你看什么?”

“我,我,”贾五咽了一口唾沫,“我看你好像更漂亮了。”

“乱说,还不是和原来一样。”黛玉笑盈盈地看着他。

“不一样的,你看看,脸上都在放光呢。”贾五把镜子递给她。

黛玉接过镜子,里面秋波粼粼,齿白唇红,以往的病态一扫而光,自己也是一怔,左照右照,越照越高兴,自言自语地说:“真想不到,会变得这么爽利呢。”

“是啊,”贾五笑着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么。”

听到”喜事”二字,黛玉的脸红了,默默低下头去。纠缠了自己多年的病,原来只是心病而已。现在能和宝玉一起逃离樊笼,多年的心愿一朝了结,身上的病也就随着那感冒烟消云散了。

贾五拉起黛玉的一只手,轻轻抚摸着,问道:“妹妹,你想什么呢?”

黛玉任他握着自己的手,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说:“宝玉,我总觉得就像是做梦一样。”

贾五把黛玉的手举到自己腮边,缓缓地蹭来蹭去说:“妹妹,这是真的,我们以后就永远在一起了。”

黛玉望着渐渐消去的晚霞,小声念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贾五心里一跳,林妹妹怎么说这种不祥的话,刚要说什么,一颗火流星在天边一闪而过,一霎时照得屋里通明。

两人都吃了一惊,黛玉不禁靠在了贾五的怀里,贾五紧紧地抱住了她。黛玉微微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温柔。

不知过了多久,贾五轻轻在黛玉耳边说:“林妹妹,你知道么,如果在看到流星的时候你许一个愿,那个愿就一定会实现的。”

黛玉抬起睫毛望着他,俏皮地说:“当然知道,你刚才许了什么愿没有。”

“当然有啊,”贾五笑着说,“愿我们生生世世,永远能成为夫妻。”

黛玉的脸红了,大声说道:“呸!美死你得了!”

“那你许了什么愿啦?”贾五深情地望着黛玉。

黛玉叹了一口气,说:“我刚才想,如果以后我在死的时候,能就像这样死在你怀里就好了。”

贾五打了个冷战,林妹妹怎么越说越不吉利。他强笑着把话题岔开,说:“都说天上掉一颗星,地下就要死一个人,不知道这次是谁要死了。”

黛玉又叹了一口气,说:“是皇上,皇上活不成了。”

“不会吧,”贾五说,“上次我见皇上,他身体好像还挺不错的么。”

黛玉拢拢头发后,认真地说道:“你想想,皇上想叫十四阿哥继位,四阿哥想夺嫡。如果十四阿哥一见到皇上,四阿哥就完全落空了。现在四阿哥趁皇上病重,已经基本上把持了朝纲,完全可以把皇上调十四阿哥回京的圣旨扣下不发。可是他发了,这就说明他有把握叫皇上在十四阿哥到京前死掉。”

贾五觉得后脊梁直发凉,有些不解地说:“可是皇上是他的亲爹啊,干吗这么狠毒呢?不过,他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十四阿哥进京啊。”

黛玉给他把脖子处的扣袢扣好,回答说:“那四阿哥是怕皇上有密旨给十四阿哥。如果他在北京宣布登基了。十四阿哥拿出皇上的密旨来,手下又有四十万大军,从青海杀来北京,怕他的皇上也就做不成了。”

贾五恍然大悟道:“他就是要叫十四阿哥既见不到皇上,又交出了兵权,才好篡位啊。”

黛玉点点头。

贾五佩服地说:“妹妹,你好厉害,分析得这么透彻。”

黛玉笑了笑,说道:“你才知道啊,以后要是你当了皇上,我能帮你的地方多了。”

见黛玉笑靥如花,贾五心里又是一荡。刚要再说几句玩笑,忽然又想起康熙来了,那个瘦瘦的老人,好像已经真的是自己的爷爷了,眼看就要堕入四阿哥的圈套了,还有十四阿哥,中国的改革大业。想到这里,贾五焦急地问:“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黛玉想了一想:“关键是皇上的密诏。皇上那么精明,肯定会防四阿哥一手,除了明发的诏书之外还会有个密诏。那四阿哥能在明诏上做手脚,可是奈何不了密诏。如果我们能把密诏找到,送到十四阿哥手里,那么四阿哥的阴谋就破产了。”

“可是去哪里找密诏呢?”贾五想了想说,“干脆,我摸进宫里,让皇上再写一份吧。顺便也提醒皇上一下,小心老四下毒手。”

“可是,宫里恐怕都换成四阿哥的人了,你去会好危险的。”黛玉担心地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贾五笑着说,“再说了,我这些天来,武功可大有长进了。”

第八十章 康熙之死

暮色茫茫。

黄河边,十四阿哥拉着马下了皮筏子,一跃上了马背,向北飞驰而去。跟随的几个亲兵急忙喊道:“大将军王,等等小的们!””来不及了,你们的马太慢了,咱们北京见吧!”话音未落,十四阿哥已不见了踪影。

温榆河畔,探春和麦克并辔而行。麦克痴痴地看着探春,探春微微一笑说:“我们可以向南走了吧?追我们的人肯定早赶到前面去了。”麦克连连点头,两匹马缓缓转向南去通州的大道。

圆明园通西直门的官道上,一匹乌骓马急奔而来。马上人一手提马鞭,另一只手紧紧攥着一块闪闪生辉的北极寒玉,正是杨肖川。她看看天边的长庚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狠狠地在马臀上抽了一鞭,乌骓马跑得更快了。

贾五走到皇宫墙下,看看左右无人,从腰带上解下长索拴着的如意钩,往高墙上一甩,三步两步攀缘上了墙头。他伏在墙头上看了看,满天繁星,一轮细细弯月挂在天边,“天上星多月不明”,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仔细听听没有任何动静,才轻轻跃下,蹑手蹑脚地向养心殿走去。

忽然看到前面的灯光一闪,贾五忙躲到假山后面,只见一高一矮两个人打着灯笼走来。那个矮个子咳嗽了一声说:“父王,您怎么一个随从也不带呢?”正是弘历的声音。贾五暗暗点头,那么那个高个子肯定是四阿哥了。

四阿哥抬头望天,阴森森地低声念道:“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弘历早知道他想对皇上下手了,但是此时还不禁打了个哆嗦,既然他对自己的亲生父亲都能如此,一旦他知道自己明白了自己的身世,自己还能有命么。

四阿哥看了弘历一眼,说:“你怕什么?要奋斗就要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皇上老了,糊涂了,要改变祖宗之法,搞变法改革,以后死了也是死得轻如鸿毛。我们要挽救他的名声,中止改革。如果他为了大清的利益而死,他就是死得其所,重于泰山了。”

弘历忙解释:“父王,我不是害怕,只是觉得此事要做就一定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得万无一失,要有十分把握,九分九的把握都可能遗患无穷啊。”

四阿哥冷笑一声,解释道:“千方就是九百九十九方加一方,百计就是九十九计加一计,这是乌先生新配置的药酒,喝下以后就和中风死的症状一样。我用几个奴才试过了,百试百灵,嘿嘿。”说着一扬手里的瓶子。

贾五听了大吃一惊,难道他们现在就要向康熙下手了?可是自己能怎么办呢?四阿哥是一等一的武功高手,自己根本不是对手,更何况还有一个弘历在场呢?无可奈何,只好远远跟在二人后面。

养心殿前。

大内总管赵昌笑着过来给四阿哥和弘历请安:“禀王爷,皇上昨天命令挪到永寿宫去了,图个好口彩。我给王爷带路吧。”说着提起琉璃盏,在前面引路。

弘历悄悄问赵昌:“听说你外甥贾环回来了?”

“是,”赵昌低声答道,“了因和尚嫌他武功低微,人又啰嗦,问明了那洋鬼子的模样儿,就把他赶回来了。反正洋鬼子们都是黄头发绿眼睛的,和咱中国人不一样,一眼就能瞄出来。”

“听说你家三小姐也失踪了?”

“哪里,哪里,怎么会呢?”赵昌掩饰地说,“是串亲戚去了,对了,是串亲戚去了。”

“听说三小姐长得如花似玉啊。”弘历笑着说。

“是啊,是啊,”赵昌献媚地说,“回头我给我姐姐说说,找个机会让您和她见上一见如何?”

弘历看看四阿哥,笑而不答。

康熙刚才听太监们嘀咕说有一颗大星掉下来了,心想自己命不久矣,老泪纵横,一阵阵头昏,只盼望能再见到肖川和老十四一面。迷迷糊糊中听得有人说话,睁开眼睛一看,不由得心中有气,就问道:“老四,这么晚了你来干什么?”

“回父皇,儿臣刚刚接到飞鸽传书,说十四弟就要过黄河了,两天之内一定可以到京。”四阿哥恭敬地说。

“好,”康熙露出微笑说,“算你还有点儿孝心,连夜来告诉我。”

“父皇有病,儿臣日夜不安,前日有人送给孩儿一瓶千年灵芝泡的药酒,能祛百病,敬请父皇享用。”说着双膝跪下,把药酒瓶子高举过顶。弘历也随着在后面跪下。

小太监扶康熙坐了起来,康熙接过瓶子,闻了闻,大声赞美说:“嗯,好香啊!”

四阿哥使了个眼色,赵昌走了过来,把瓶塞儿拔开,往玉杯里倒了半杯。放在红漆托盘上。四阿哥殷勤地说:“父皇,您尝尝。”

康熙接过酒杯,刚要喝,忽然耳边响起了杨肖川的声音:“这酒有毒!””这酒里有回光草。就是它,把你浑身的精力都吸干了。”康熙犹豫了一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叹了一口气道:“我现在累了,等会儿再喝吧。”

四阿哥脸色一变,马上又恢复了平静,说道:“父皇,这灵芝要趁新鲜的时候服用,离土时间长了就没有功效了。”

弘历也过来插话说:“是啊,皇上,俗话说千年灵芝一朝食,您就赶快把酒喝了吧。”

赵昌也说:“皇上,您看雍亲王和贝勒的一片孝心,您就喝两口吧。”

贾五盘在永寿宫外的柱子上,身体蜷曲过来,倒挂金钟的姿势,紧张地向宫内看着。

康熙有点生气了,说道:“我说不喝就不喝!”

四阿哥往前挪了挪,说:“父皇,良药苦口利于病,您不能任着性子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啊!”

康熙冷笑一声,说:“良药,那我赐给你了。你现在就把它喝下去吧!”

四阿哥一愣,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太监走过来,恭敬地说:“雍王爷,皇上现在不想喝,就等会儿再说吧。”说着伸手就要来拿那个红漆托盘。

四阿哥恼羞成怒,喝道:“放肆!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地方!”接着抓住那小太监的手就是一甩。那小太监那里经受得住正在气头子上的四阿哥的力气,一下子平着飞了出去,正撞在楠木大柱子上,头破血流,眼见是活不成了。

康熙大怒道:“老四!你敢在我这里行凶杀人!”

四阿哥心一横,站了起来,摘下自己的红顶子,阴森森地说:“我们这鲜红的顶子,是八旗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无数的满洲先烈为了大清的天下而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为了保证大清的江山永不变色,儿臣大义灭亲,也是不得已的。”

康熙看着四阿哥那狞笑的脸向自己凑过来,又怒又气又怕,只觉得血向上涌,眼前一黑就昏了过去。

四阿哥停了一下,略一思索,转向赵昌,说道:“你过来,侍候皇上喝药!”

赵昌哆哆嗦嗦地走了过来,拿起酒杯凑到康熙嘴边。康熙早已人事不醒,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赵昌怯怯地看看四阿哥说:“王爷,皇上他,他不喝。”

四阿哥两眼一瞪,生气地说道:“你是死人?不会灌么!”

赵昌没奈何,捏住康熙的鼻子,康熙不由得张开嘴喘气。赵昌顺势把一杯药酒倒进了康熙的嘴里。康熙咕咚一声咽了下去,忽然咳嗽了起来,仿佛要吐的样子。

四阿哥急忙赶过来,用力捂住康熙的嘴不让他吐出来。康熙奋力挣扎着,弘历也过来压住康熙的手脚。渐渐地,康熙的挣扎微弱了。他的嘴唇微微抖动着,心里默默念着:“肖川,我先走一步了。”头一歪,终于不动了。可怜一代大帝,竟死于自己亲生儿子之手。

四阿哥看看康熙的身体,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四下看了看,擦了一把眼泪,转向弘历和赵昌说:“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不到皇上就这么抛下我们去了,我此时心痛欲裂,你们说该怎么办呢?”说着已经泣不成声了。

赵昌惊魂稍定,忽然领悟过来这是自己拥立新皇的大好时机,就讨好地说:“王爷,人死不能复生,您可千万要节哀,保重身体。国不可一日无君。我这就去叫隆科多大人、张廷玉大人和贾雨村大人到这里来,把皇上的遗诏公布天下。”

四阿哥点点头说:“好,你去吧。”他又一指那小太监的尸体说:“再有,你们都看见了,这个小太监一见皇上病逝了,就以身殉主,忠心可嘉,思想境界比我们大家都高啊。你们内务府应该通报表彰一下,厚葬之。”

赵昌连声称是,退了出去。

四阿哥把弘历叫了过来说:“你马上到通州去一趟,命令鄂伦岱带着火器营马上进城,监视老八、老二,以防有乱。”

弘历答应了一声刚要走,四阿哥忽然一把拉住他,两人一起躲到床帐后面。

一个黑色人影从房脊上跃下,正是肖川。她右手握着那块北极寒玉,心里暗暗奇怪,怎么今天进宫连一个巡逻的侍卫都没看见呢?她哪里知道,四阿哥怕有侍卫进得万寿宫来撞破自己谋害康熙的事儿,早就把所有的侍卫都调到午门外去了。

肖川心里着急,来不及细想,推开门就进了万寿宫。四支小儿胳膊粗细的蜡烛吐着红红的火焰,照耀着满脸是血的小太监的尸体。

肖川吃了一惊,三步两步跃到龙床前,只见康熙直挺挺地躺着,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她拉起康熙的手,冰冷,试不到脉搏,不由得悲从中来,叫了一句:“阿烨,肖川来迟了。”眼泪一串串落了下来。

“肖川?”贾五猛然想了起来,她就是送自己绿玉佛的那个女人,怪不得看着眼熟呢。原来她就是康熙的那个红颜知己啊。

四阿哥猛地从帐后转了出来,大声喝道:“什么人胆敢在这里惊扰圣驾?雍亲王在此!”

肖川一见是四阿哥,眼睛里都要冒出火来了,说道:“老四!你好狠毒!竟然对自己的亲父亲……”

四阿哥不等她把”下毒手”三个字说出来,急忙打断了她的话说:“哎呀,原来是肖川阿姨呀,我以为是谁呢,几十年了,您怎么还是这么年轻啊。您听我说。”

说着猛然一掌向肖川胸前劈来。

肖川知道四阿哥阴险,早有提防,双手平伸,一接四阿哥的单掌,二人噔噔各自后退了两步。肖川暗暗心惊,自己用双掌才能刚好敌住四阿哥的单掌,看来他的功力比自己要强一倍呢。

四阿哥试出了肖川的内力不如自己,嘿嘿一笑说:“想不到阿姨您也是武林高手了。我们去院子里印证一下如何,免得伤了先皇的遗体。”

肖川看了康熙一眼,强忍着悲痛,大踏步走出了万寿宫。四阿哥也跟着走了出来。贾五见他们出来了,怕自己被发现,悄悄地一个珠帘倒卷,又翻到了房顶之上。

转眼间,肖川和四阿哥已经拆了三四十招,两人心中都暗自叫苦。肖川知道四阿哥功力在自己之上,今天搞不好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