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幸福武侠-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匹马走不动了?”
“明明还在拼命用力。可怎么……”
一个个看着嘶鸣想要往前走偏偏怎么也走不动的两匹马。
“没错,大家不要怀疑自己看错了,两匹马没有拉开这两个半球。”秦朝声音响起,“不过大家不要急,两匹拉不动,总不成四匹也拉不动吧!”
四周一个个懵然的看着合在一起的铁球。
很快王夫人、木婉清再次在两个半球上拴上一匹马,再一次扬鞭催马,可是铁链拉得笔直,四匹马气喘吁吁铁球依然合在一起。
“干脆点,来八匹吧!”
很快八匹马背道而拉。铁球依然没有分开。
“十匹吧!”
“十二匹试一试!”
“十四匹吧!”
加到十四匹马,可是铁球依然无法分开,王夫人、木婉清催打着马向前,四周不知谁喊了一声‘用力’。而后喊加油的声音整齐响起,可是徒劳,十四匹马拉了半天,最后都口吐白沫,铁球依然没有分开。
“把这十四匹马换下去,接下来用十六匹!”秦朝声音响起。没多久十六匹养精蓄锐的高头大马再次拴在铁球两旁,整齐的加油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众马拉了一会。
“啪!”
一声巨响,铁球分开了!
人群响起欢呼声,而后嗡嗡声响起,甚至有人大声询问。“秦公子,这是何故?秦公子,这铁球真的没有机关?秦公子,为什么马拉不开?”……
“各位!”
秦朝声音响起,四周安静下来。
“这两个半球,一切就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并无其他机关,而且我会将它们留在丽正书院,算是送给你们的礼物,当然大家也别让他在书院中摆看,自己也可以用它随时可以做这个实验,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至于这实验的原理,正是我们要探询的!”
“伊川先生,诸位先生。”秦朝向程颐、司马光等人抱抱拳,“我还有其他事,就不多留了,我们后会有期!”很快秦朝离去。
丽正书院前一个个都兴奋了。
“为什么?”
“普通的球抽去里面的水,会粘在一起,而且还要十六匹马才拉得开,这未免也……”
“秦仙傲表演这个实验倒底蕴含着什么,他要告诉我们什么?”
无论是丽正书院的学子,还是从其他地方赶来的书生,甚至一个个门派来的学问人,修炼武技的高手都讨论着。大门前,杨时走向程颐:“老师,要不要我们再做一次这实验?”
“这是自然,多做几遍!”程颐沉声。
很快杨时等人再一次当众做起半球实验,依然十六匹马才能拉开,一次,两次……次次如此,有时甚至十六匹马都拉不开,需要人帮忙才能拼开。
无疑,众人对秦仙傲的人品是有些怀疑的,可是亲自动手,一次次检察,一次次实验依然如此,这就不可能秦仙傲做了手脚。
秦仙傲丽正书院讲课结束,一个个聚集在丽正书院的武道界人士散开,随之散开的是秦仙傲在这一课上关于武道学问探索的方法论演讲,以及‘半球实验’,特别是这个半球实验,更是引起轰动。
很快新的《武林风》上
“很有趣的一个实验,我真的很疑惑秦仙傲是怎么想到做这么一个实验,又是怎么发现这么一种现象的……”
“这个铁球实验有几个现象值得深思,当里面有水时,很容易分开,而抽水,从球里抽离的水越少,球就越容易分开,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一定有一种力使两个半球合在一起,问题是这个力是发自铁球内部,还是铁球外面?如果说外面,我是绝对不信的,显然这力来自铁球内部,可是这其中……”
“吸住两个半球的力量来自哪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力量不是垂直的,也不是水平的,是从四面八方来的,这让我想到了一样东西最近被秦仙傲证实的大地是球形的……”
武林风上文章探讨半球实验内在原理,各书院,武道界人士见面也会说起,很多人更是疑惑,秦仙傲做这个实验,他知不知道内里的原理?
时间流逝,转眼半月过去,这一天,嵩阳书院人山人海。
“秦仙傲除了答应伊川先生的邀请讲课外,也答应了司马光的邀请,去嵩阳书院讲课,上一课秦仙傲留下半球实验的疑惑,这一次不知……”
“秦仙傲虽然有时很让人不喜,可是每每给人惊喜,现在他的事没人敢忽视,上一次丽正书院,可是大佬云集,这一次不知……”
嵩阳书院秦朝讲课程颐、刘琴、吕公著、赵挺之……一个个门派的学问人依然个个到来,甚至来的人比上一次更多。
而这一次秦仙傲做的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会制造工具》的演讲。
“我是十分笃信段海峰的《物种起源》的,因此我相信人类早期与这方大地上的猿类,猩猩,或者说类人猿、森林古猿并没有多大区别……”
“类人猿发展成我们现在的人,我认为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直立行走!”
“2、制造和使用工具!”
“3、大脑进一步发达!”
“4、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在我的设想中,森林古猿在森林中过着树栖生活,后来因某些原因,地质,气候发生大变化,森林大幅减少,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不得不被迫迁移,离开森林……”
“直立行走让前肢解放出来,用于取食和御敌,不仅使手、足进一步分工,还促进了躯体的变化,形成人所特有的体态结构,人类祖先双手越来越灵巧,制造工具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
“制造和使用工具使大脑越来越灵活,同时这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要交流信息,从而……”
……
一句句惊世骇俗的话语回响在众人的脑海中。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n
第五卷天龙寺第四章方向
《物种起源》是一篇论叙整个天下物种进化的书籍,这样的书虽然讲叙了人类与万物共祖,可是重点不在人类身上,即便其中对于人类进化的描写,比起其他各科物种要多花了一点笔墨,也多得有限,显得极为空泛。
武道界众人读《物种起源》,即便内心认同其中的观点,甚至认同人类与其他物种共祖,可是人是怎么进化而来的?
为何猪狗牛羊,其他一切物种都没有进化出高度的智慧。
独独人类进化出智慧,语言?
偶然中有着必然,因此即便进化说是正确的,也必然有着一个关键所在,也有着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所在。
而这一篇秦朝的演说。
“站立行走是关键?”
“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制造工具?”
“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使人类大量制造工具,而且直立行走解放了人类的呼吸,因此才能进化出语言,而不是动物单一的叫声?”
一个个陷入了震憾和深思,即便是大部份人并不认同《物种起源》人类进化说,这时也都在思索着。
“人类的进化中,直立行走是关键,可真正让人类强大起来的却是工具。”秦朝的声音响起,“有关于这一点,在我的很多文章中都有表现,我所写的《神仙国游记》中更是如此,想必大家也能明白。”
很多人微微点头,即便是虔诚相信儒家,相信孔夫人‘稼穑之术,贱术也’,认为工具是‘奇淫技巧的’大佬们心中也不得不承认。
“秦公子,有了船只才好航行水面。有了望远镜才能观望远景,这道理大家都懂。”声音响起,“问题是如今工具制造已经到了头。船有了,刀斧锯有了。车有了,大家不是不想有更好的工具,而是制不出。”
“没错,秦公子《神仙国游记》中的工具,看起来是很让人神往,可是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当神话故事看!”
“工具的好,天下无人不知。就是孔圣人也是承认的,可是工具制造终究有限。”
……
一个个开口。
秦朝左边站立的一排排大佬中,司马光微笑着开口:“秦公子,我等并非反对工具,我们儒家嘴里的‘奇淫技巧’,并非指船只,望远镜,刀斧枪箭这些真正于民,于天下有利的利器,而是指制造需要的人力物力。与减民负担效率不对称的事物。”
“司马先生言之有理,各位所虑也极是。”秦朝微笑道,而后声音提高。“各位,我想问一下,上次我在丽正书院所演示的实验,所用到的铁球等工具算不算奇淫技巧?”
那两个半球?
一个个顿时笑了起来。
“秦公子,那东西在老百姓眼中或许是奇淫技巧,可是在我等眼中,可不能算!”声音响起。
“陈公子这么认为,就是不知司马先生认同令徒否?”秦朝看向司马光。
司马光微微一笑:“半球实验精彩绝伦,其中蕴含着天地间的大道理。能够引起我们深思,说不定就能因此而领悟某个道理。岂能算奇淫技巧?”
“司马先生和诸位也是明白人,我也不认为那是奇淫技巧。而老百姓认为,所以一件新事物出来是不是奇淫技巧,这就看各位的见识。”秦朝微笑,“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而我们武道中人,尤其是做学问探究天理的,必然要擅于思索,勤于思索和发现,要将老百姓眼中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看出不平常来。”
“所以,诸葛孔明能制出木牛流马,孔明弩!”
“所以,普通的孔明灯,到了我手中,就有了飞天球!”
“所以,秦某的光学,到了刘琴手中就有了望远镜!”
……
声音回荡在众人耳边,很多人心头触动,是啊,同样的事物,一些人熟视无睹,可另一些人却能做出令世人惊叹的东西来。
“你觉得神仙国中的工具是神话是因为你懂得太少,天地间不是工具都做完了,不是道理都参悟尽了,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我们的武道界危机重重,六十年眨眼而过,我们能不能度过这次危机,光靠我秦仙傲不行,靠段海峰公子不行,光靠司马先生、伊川先生、王相公等也不行……”
“老天赋予了我们聪明的大脑与灵巧的双手,我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用好他们。”
“我的讲说到此为止,最后给大家预报一个好消息,岭南有一群人即将制造出一样新的东西,这是一件能够引起整个天下天翻地覆的惊天工具,或者会开启一个时代!”秦朝说道。
“岭南将出新工具?”
“一个惊天动地的工具?”
“能够引起整个天下天翻地覆,开启一个时代?”一个个瞪着眼。秦朝向司马光微微拱手,又向一众大佬拱手:“各位,告辞!”很快秦朝离开。
很快秦仙傲嵩阳书院的《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会制造工具》演讲全篇出现在新一期《武林风》上。
猿进化为人关键是直立行走?
人强大是因为制造工具?
这一次的演讲文章更是震动了武道界,很快《武林风》上,《新青年》报上。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伟大的讲课,更是对人类进论的一个伟大的猜想,用它来对《物种起源》做补充无疑非常恰当,因此我很想称它为《物种起源》的外篇……”
“最让人敬服的是秦仙傲在讲课中不是清淡论道,一切都是猜想,你看他文中讲的猴子、猩猩等灵长类的习性,社会等级,狼群的习性等等,观察灵长类的习性,从而与人类进行对比,再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无疑是让人信服的……”
“秦仙傲将人进化的关键放在两点上,其一,直立,其二工具。直立解放双手,制造工具让人类得以强大,这强大不止是生存能力,更是智力……”
“这篇猜想,可以说和《物种起源》一样,是一篇有理有据,极让人信服的学问讲课……”
“我不相信人类的成功在于制造工具上,可是抛除上天的因素,纯粹的从进化论上推理,秦仙傲这一篇演讲无疑是很精彩的……”
“如果你相信《物种起源》的进化论,相信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那你绝对也会相信秦仙傲这一篇猜想……”
“在赞叹秦仙傲讲课的精彩时,最让我震憾的是他做学问的态度,从文中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到,秦仙傲为了得出这些结论并非完全凭空想象,而是深入荒山野岭,连秦仙傲都亲自去研究,去观察,去动手,我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坐在家里夸夸其谈……”
“诚如秦仙傲演讲中所说,人之所以进化为人,原因还有很多,像人类的食物,吃肉也吃素?会不会有关系?像人体裸露的肌肤?可是真正的关键放在制造工具上……”
“秦仙傲这篇演讲延续了他既往的严谨和认真,尽管,因为各种原因,他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严谨,可是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他是严谨的,他文中举到的各种例子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
“填补了人类进化史的空白,也填补了《物种起源》的空白……”
因为上一次太极社爆发式的摘果,《物种起源》中有不少观点已经在长生诀上得到证实,因此相信《物种起源》主要观点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一次秦朝对人类的进化做了猜想,这个猜想即便是司马光、程颐等对《物种起源》持怀疑态度的人也觉得如果《物种起源》主要观点正确,那这个猜想是很精彩,比较合乎事理的。他们都如此,笃信进化论的更是觉得震憾,惊艳。
而演讲中,秦朝对工具的赞叹。
“火种的保存让人类可以避寒,吃到熟食,而熟食易于吸收和消化,促进了人类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石制、骨制、木制工具使人类更加轻松的狩猎和采集,甚至制作皮毛‘衣服’来御寒……”
“制作和使用多部件复杂工具促进了大脑功能的快速发展,人类智力进化进入第一个大*,并为语言的进化提供了基础……”
工具,在众人眼中是很平常,平常到根本不会怎么注意,甚至秦仙傲在《神仙国游记》中讲到的大量器物,依然没有多少人在这上面很重视,可这一次……
一个个有识之士仔细反思,越是深入思索就越是发现工具的巨大作用。
震憾!
尤其是秦仙傲讲到的工具的制造,同样平常的道理,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却能用它制造出神奇的工具。这些道理,秦仙傲演讲中并没有直接说明,可是人人都知道光学是贱学,工匠之学也是贱学,孔明灯依然是贱学秦仙傲还是在为贱学张目,认为贱学才是武道界的方向。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n
第五卷天龙寺第五章苏轼的实验
天晴朗。,
丽正书院宽敞至极的廊道中,两个书生边走边感慨。
“嵩阳讲课,秦仙傲名不虚传呀!”
“嗯,我以为他会讲在我们书院一样的内容,谁想到,盛名之下无虚士,对了,秦仙傲嵩阳书院离开前,不是说有一个惊世工具,能够开启一个时代,这简直……”
“秦仙傲说话从来就是这么狂的,不过他还真有资格狂,这开启一个时代的器具……嗯?”两个书生看向不远处门口,门口皱着眉转出一个青年。
“盛宝师兄,又喂马?”
“不喂马,我消遣来着?”秦盛宝哼了声。两个书生不以为意,都眼里露出兴奋:“这一次是谁?”自秦朝将两个半球留在丽正书院后,武道界不时有感兴趣的过来借球做半球实验,当然敢来丽正书院的,都不是普通角色,不然来了也不可能进得了门。
秦盛宝冷瞟了两人一眼:“写大江东去的那个!”
“是写明月几时有的?”
“东坡居士来了?”两个书生眼睛闪着亮光。“苏大人来了!苏东坡来了!”很快整个丽正书院便传遍了。
丽正书院一处院子中,铁球、垫圈、水、马匹等等器具。
“苏兄,这实验其实没必要做了,铁球内绝对没有机关,这我可以保证。”
“这我自然明白,我这次来,是想证明一下,如果铁球内装的不是水,会如何?”
“不是水?”
只见苏轼,丽正书院的一些重要人物走进院子。
“苏兄,你是亲自。还是让我们?”
“自然是亲自动手。”苏轼朗声笑着,来到铁球旁,抓起半铁观看起来,很快,他将水注入球中,而后两个半球合拢。做起实验来,很快十六头马将球拉开。
“苏大人,如何?”
“有趣,真的很有趣!”苏轼朗声一笑,再一次将两个半球合拢一起,而后直接用抽水泵抽了起来,四周一个个皱眉。
“苏兄,你这次忘了在铁球内灌水。”
“灌水?要的就是不灌水。”苏轼笑着,用抽水泵空抽了一会后。拧上龙头,笑看向旁边帮忙的人,“来,来两匹马拉拉看。”
“苏兄,你这真是……”一个个摇头,很快两匹马拉住球的两头,而后旁人连催马。
“咦?”
一个个瞪眼。
“怎么回事?这样也拉不开?”
“这次不是没灌水么?怎么也?”
一个个都有些懵了,苏轼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芒:“果然。果然如我所想。”他笑眯眯的瞥了四周一眼,喝叫道:“来。再加两头马!”很快四匹马拉球,没拉开,而后六匹,八匹,十匹,也就在十匹马同时拉时。突然“啪!”的一声响,球被拉开。
“这……”
一个个看着拉开的球。
“这是什么道理,里面没水,也会这样?”
“哈哈,好了。这一次苏某来,多谢各位帮忙。”苏轼哈哈大笑着,在丽正书院与众人稍一闲聊,很快便离去,也就在这一天,一封苏轼写的文章发往报社。
罗城屈子祠不远处有一片庄园。
“这台蒸汽机确实不错。”
秦朝笑眯眯的看着身前的庞然大物,同时也观看着手中的图纸,“小羽,我觉得可以添加一个节气阀,如果可能,我建议你们建立一个分离式冷凝器。”
“节气阀?”
四周秦羽、秦则等秦朝幼时同班同学思索着。秦羽微笑道:“加节气阀我们也曾想过,可是这种事不容易,所以先建了现在这样的,至于分离式冷凝,这……我们暂时没考虑。”
“不急,慢慢来,我有一个想法……”秦朝一边讲解,一边划写着,虽然秦朝并没有学过机械,蒸汽车,内燃机等,但这一世被逼得硬鸭子上架,想得多了,有些自然便通了,再加上前世见识,思维比较开阔。
时间流逝。
“树脂、石棉、碳等试验做隔温材料,这倒是值得一试。”秦羽、秦则等人点头。秦朝将手中图纸放下,拍了拍手:“好了,我先走了。”很快秦朝离开。
“那就是蒸汽机?”
山路上秋心淼白衣飘飘,眼里露着好奇的光芒。
“你在嵩阳书院讲课时说的岭南那个即将出世的,将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工具?”秋心淼看着秦朝。
“这东西可不入眼。”李沧海笑眯眯道,“做一点小事,发出的声音比雷声都大,又吵又闹,虽然能够动,可是效率还真是不敢恭维,我就想不通,这东西你怎么那么重视。”李沧海加入太极社后,自然而然的和秋心淼一样成了秦朝的‘保镖’。
“现在是又吵又效率低,可将来呢。”秦朝心情很好,其实这一次的蒸汽机并不是第一台原始,而是第七台,七台蒸汽机一台比一台好,这一台是最好的,可依然很让人不敢恭维。
“蒸汽机的发明,历史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瓦特的蒸汽机最为著名,真实的历史上,第一台是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铁锅后制造的,而后直到近三十年后,托马斯·塞维利制造了早期的蒸汽机。
而十多年后,托马斯·纽科门制造了著名的纽科门蒸汽机。
瓦特是在这些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那时已经到了1769年,是丹尼斯第一台蒸汽机的90年后。
一次又一次的改进,才有了真正工业之母的瓦特蒸汽机,而后开启真正的工业时代。
“我看得出蒸汽机的制作工艺很麻烦。”秋心淼沉声,“即便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会磕磕碰碰,就像你在那里讲的汽缸,按理论,密封得好,活塞与汽缸严丝合缝,机械一旦动起来,力量十分强劲,可实际上……”
“实际上活塞与汽缸极为不匹配,漏汽严重。”秦朝嘴角露出笑容,“没错,人要用铁锤想把金属汽缸与活塞制作得完全匹配是不行的,无论多高明的手艺打造出来的汽缸内壁,外壁都是坑洼不平的,可是工具呢?机械呢?”
“工具?机械?”秋心淼、李沧海看着秦朝。
“我这第一台,第二台,甚至这第七台蒸汽机,每一台都是母机,作用都只有一个,用它来做下一台,具体的方式是……”秦朝将后世的机械制作讲叙起来。
后世车床比人精确,各种车床加上测量工具能够很容易的制作出尺寸完全匹配的东西,这对后世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听不懂,难道还没见过么。
秦朝的讲解,秋心淼、李沧海倒是听明白了,可是心中依然半信半疑。
半晚时分,秦朝、秋心淼、李沧海出现在清风庄园前。
“公子,你总算回来了。”阿碧飞也似的冲出大门,“苏大人苏轼来稿了,是一篇关于半球实验的。”
“哦!”
秦朝连一个闪身出现在阿碧身前,接过她手中的电报稿,看了起来。
“公子,这篇稿子,发还是不发?”阿碧明亮的眼睛看着秦朝,秦朝一眼扫过,脸上都是笑容,将稿纸往阿碧手中一塞:“难得,难得呀!这苏东坡,我还以为他只是会写文章,没想到眼光这么毒,千古大家就是千古大家。”
苏轼对半球实验写的东西对秦朝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可是在这人人都不明白半球实验含着什么道理的时代,第一个想出来的,就很了不得了!
“发,当然要发!”
很快新一期的《新青年》发行,这一期报上出现一篇名叫《空气与真空》的文章,令人惊讶的是这篇文章的署名是‘苏轼’。
“秦仙傲丽正书院讲课,我因有要事一时分不开身,故而没去,后来听闻,他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半球实验……”
“我凝思苦想,忽然想到之前秦仙傲曾写过的《物理》,他在《物理》的第一篇‘声音篇’中,讲到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而真空就是什么也没有,秦仙傲认为我们周围,看似什么也没有,实质上是有东西充塞其中,这东西就叫做空气。”
“因此他所谓的真空,就是连空气也不存在,只是单纯空无一物的空间。”
“秦仙傲在声音篇写到这些时,我曾经很是疑惑,因为我们的常识中……”
“而这一次秦仙傲演示半球实验,各位大儒学者于报上争论其中原理,各有各的道理,我读来却感觉没有说到点子上,直到想到了秦仙傲的空气与真空,蓦的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秦仙傲号召动手去做实验,而不完全是凭空想象,因此我特意做了几个实验,以下便是我所做的实验。”
“其一,水中半球实验,即实验场地为河底……”
“其二,秦仙傲半球实验……”
“其三,秦仙傲半球实验之球中不灌水,进行‘空抽’……”
……
做为千古大文豪,诗画词文章,样样都是绝活,甚至凡有井水处就有苏词,苏轼写了新词,第二天早上就能传到辽国首都,苏轼的名气之大,可想而知,再加上苏轼做官既做京官,也经常被贬到地方为官,大江南北都曾做过地方官,他在民间的名声,甚至比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更胜一筹。
这篇苏轼的文章一出,《新青年》报销量看得见的疯狂的增长。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相对百姓来说,武道界最兴奋的是苏轼的这篇文章。手机用户请访问://m。piaotian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章理念转变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如今可以说被苏东坡给证明了。”
“苏轼的意思,其实也是秦仙傲的《物理》的更详尽的解说,他认为天下物质分为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我们周围空中充塞着的都是气态物质空气,半球中的物质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当被抽离时,便是真空。”
“苏东坡文章主要论证空气与真空的存在,可是他这几个实验,很有意思……”
苏轼文中总结的观点,虽然一些已经是秦朝在《物理》上写过的,可是《物理》上的一些观点,一直以来武道界争议很大,其中就包括这些空气、真空之类的,可这一次看到苏轼的文章一个个都很信服。
可给武道界最大冲击的不是苏轼的结论。
“《物理》是贱学,苏轼居然如此重视?”
“苏东坡为秦仙傲的贱学撑腰,这武道界怎么啦?”
“贱学就算弄明白了,也没大用,为何,莫不是我们也该把重心放在……”
转眼半个月,这一天秦仙傲允诺进入颍谷书院讲课,这一次的演讲再一次被人给披露在《武林风》上,秦仙傲的演讲,依然是关注武道界的前程,该如何走,在这里秦仙傲认为要想弄明白‘天体体系’,纯粹的望远镜观察和记录已经不够,需得把短板补齐。
“这里我讲一个名词叫做‘自然有一致性’,很多人以为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仙宫,是老天的东西,他们的运转浮沉与我们这片大地是不同的,这是不恰当的……”
“地球有没有公转,会不会自转。我们通过望远镜,通过各种观察推测到他是在动,甚至通过长生诀证明了‘地动说’。可这就够了么,不。还不够……”
“真正的做学问,不仅仅是长生诀上的论证,更要生活之中的论证,我认为凡是真正的科学都能用数学,公式,和逻辑来计算……”
颖谷书院讲课后,一个月后,秦仙傲出现在少室书院。再一次讲课……秦仙傲一次次演讲,苦口婆心其意思很明显。
“千年反思,错在哪里?”
“百家争鸣,登上高峰,为何接下来千年几乎停滞?”
“武道界前途何在?”
“我意以为,我们错在偏科。”
“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者皆自然科学,而这些除了天文外,在某些人看来是贱学,是奇淫技巧,于社会人民无利的。可我不这么认为……”
“我们应该明白自然科学的进步能够促进人文科学的进步,而人文科学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两者是一个完美的。息息相关的圆,不能强行分开……”
“不仅自然科学与人文如此,自然科学也能够促进工具的进步,工具的进步也能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因此武道界的前途在自然之理,相比人文,如今自然科学是我们的短板……”
随着秦朝一次次讲课,武道界也在发生着变化。
“苏东坡宝刀未老呀!”
丽正书院,程颐看着弟子将苏轼做过的实验一一重做,微微点头:“这苏东坡说。从半球中抽出水,能使半球无法分开。而抽出‘空气’亦是如此,看来是正确无误的。只是……为何要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拉开,为什么?”
程颐大步离开。
院子中,程颐看着程端彦将孔明灯点燃,孔明灯飘飘飞升。
“这也是秦仙傲的热气球原理,为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