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武侠-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平,怎么你也到了?”

“书知,我怎能不到,听说老族长让全寨有学问的都去,听说是好事!”一个同样满头白发的老先生脚步如飞也冲向宗祠。

“好事?”

秦书知哼了声,闷声冲入宗祠中。

“族长,让我来做甚?”秦书知询问。

老族长红光满面的,这里很多人也是脸上有着期待和兴奋,可秦书知并没有仔细注意到,而是分开人群冲着老族长而去。

“书知呀,你来得正好!”老族长正和二叔公说话,这时连转头笑看向秦书知,“这批孩子的学问出了点小问题,我们想弄懂他们倒底到了什么程度,你叫个人选间屋子去仔细询问一下,问清楚,问到他们不懂的为止。”

“哦!那好!”秦书知兴奋的连点头。

“秦占,你过来。”秦书知对老族长是笑意盈盈,可转头看向众男孩时,脸色一下就黑了,“走,随我进屋,让老夫看看你这五年学了些什么?”

秦书知带着秦占进了房。其他寨中学问不错的老人也一个个到,老族长照样让他们每人选一个男孩带入空着的单间仔细考较学问,要问到孩子们不知道的内容为止。

一个个老人带着孩子进房考较,这时间是非常长,很容易让人等得焦急的。

而此刻演武场已经人头拥挤,寨中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又听到消息的都赶来了,但是气氛和先前还是大不相同的。“看,老族长的脸色!”“嗯,族长眼角都在笑,那今天负责阅卷的乐书、乐海、乐风也一样眼里都是笑意。”虽然老族长,三位阅卷官都没宣布秦龙四十多个孩子的成绩,可他们的脸色却出卖了他们的心情,因此不仅仅那些先前担忧的家长,其它寨中老人们更是一个个充满着期待。

阳光斜照时,东边第一张门咔的打开。

“诸位!”

只见青袍长须老者满面红光大步跨出。

“上天佑我秦家。”秦书平声如雷鸣,冲着一个个看过来的族人兴奋道,“老天爷又送厚礼了,老夫考较的这个孩子有状元之姿!”

“状元之姿?”

“怎么个状元之姿?”

……

人们想象这班孩子能够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也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出来的考较者居然给出‘状元’这个评语,是不是太夸张了?整个人群轰的一下全都兴奋了,那孩子的家长更是拉着秦书平的衣袖,大有他不讲个明白就不放他走的态势。

“《千字文》、《飞龙篇》、《劝学》、《敏蒙记》……所有启蒙读物,都能通背,而且不是死背,还懂不少,文字更是都能识得写得,字意分析得入木三分,文理颇通,甚至五经也知道一些,可写诗词,你说是不是状元之姿?”秦书平唾沫四溢的大口说着奋力挣脱那两口子的拖拽。

秦书平出来后很快第二个出来了。

“老夫考较的这个满肚子都是文墨。”

而后——

“这孩子是文曲星降世!绝对是文曲星降世了!”“祖宗显灵呀,祖宗显灵,我秦家终于要崛起了么?”

……

除了秦书知一直没出来外,其余学问‘深’的老先生先后考较完出门,而且一个个一出门都是神态夸张,评语更是夸张到了极致,轰炸得这些极度企盼的人一愣一愣的,而后整个演武场都沸腾了,一个个兴奋的族人将那些孩子家长围在一起。

“乐金,恭喜呀!”

“鹰哥,你家孩子的学问这么好,一定得办酒席,而且是大办?”

一个个冲着孩子家长道着贺,声音里有羡慕也有感叹嫉妒,而这些孩子家长更是又喜又纠结,倒不是舍不得办酒席,而是这时代文比武更重要。

本来孩子武很好,已经让他们打定了让孩子专心走武路,可现在文也被证明很强大,那倒底让孩子走文还是走武?

“老族长。”

一道人影从内屋淡淡走出。

“樊大人,您看秦朝的事?”老族长,秦书文、秦书月等连迎上。

樊三嘴角少有的露出一丝笑,这笑很僵硬,显然他很少笑。

“老族长放心,这批孩子真的很不错,我会如实禀报朱大人的,应该,会有好消息传来。”

“那就有劳樊大人了,走,樊大人,先去喝茶!”

“不必,我还有其他事。”樊三脸色冰冷又如僵尸一样,直接便向外面走去。

“书文,送樊大人!”

“樊大人,请!”

……

秦书文领着樊三离开,转眼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

“嗯,怎么搞的,书知还没出来?”知道了这批孩子学问不错后,一直都笑呵呵的二叔公忽然一顿脸,沉声道,周围的人群也有些皱眉,这里四十多个孩子的考较,现在除了被秦书知叫走的秦占外,其余所有的孩子都考较完很久了。

“书知做事比较严谨。”老族长看向秦书知进去的那个房间,想了下吩咐道,“书月,书经,你们进去看看,他那还要多久,让他快点结束吧,这晚饭还吃不吃?”

“嗯!”

秦书月、秦书经连推开那扇门,一进门都呆了一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秦书知黑着脸坐在正中间的椅子上,手里拿着把戒尺,他下面秦占正低着头,仿佛睡觉一样,嘴里有气无力的背着荀子的《劝学》。

“书知!”

秦书经都快气笑了:“你这是……”秦书月脸色不能有些不好看:“书知,别人都考较完了,你怎么还在这……”

“是书月,书经呀!”秦书知转头看向两人。

“我在考较孩子文章背得如何。”秦书知说道。

“那如何?”秦书经咬着牙沉声道。

“如何?”

秦书知一下沉默了。

他挑选的这个秦占,是当年他秦书知启蒙时班里四十五个孩子中最差的那个,因此一进门,秦书知就虎着脸询问当年他教的那些启蒙读物可都背得出,可秦占答是能倒背如流,秦书知自然不信,吩咐秦占当场背给他看,可是接下来,秦占真的背得一字不差,当时便把秦书知给完全震懵了。

回过神来后。

他想起老族长的话,要考较到这孩子不懂为止。

于是又问起其他读物,能背多少,结果秦书知每说一篇,秦占就懒洋洋的说能背,秦书知自然让他背。

于是从蔡邕的《劝学》,《圣皇篇》、《黄初篇》、《女史篇》,再到班固的《太甲篇》、《在习篇》,再到崔瑗的《飞龙篇》,再到……《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篡篇》……这么一路背下来。

若是换一个别的老先生可能就是在这些篇章里随便抽一些段落让孩子背,然后考问文章释义注解等等,可秦书知这次发了狠,每一篇都让秦占从头背到尾,一个漏洞都不想放过,于是便成了这样。

秦书经一看秦书知模样也知道结果了,他皱了下眉。

“书知,你站一旁,我来考校!”秦书经严厉说道,他是秦家寨传经人,权威一点也不比老族长轻,因此一开口,秦书知也只能点头。

“孩子,刚刚我听你背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你可懂意思?”秦书经和言悦色道。

“懂意思?”

秦书知一懵,十岁的孩子能背得出一些启蒙读物就非常了不得了,他先前让秦占背的已经远远超出了应该的教学范围,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更是出自《荀子·劝学》,不属五经,九经等科目,那是什么,是考科举的读书人也不一定要读到的。

秦占一路背下来,已经让他瞠目结舌了,现在还问释义?

(刚刚还在反思是不是写得很差劲,就看到‘大炮打星球’的催更票了,惊喜,这是第一次见到催更票,第一次嘛,怎么说也得拿下!)

第二卷曙光第五十八章颠覆(终章)

秦书知看向秦占。

秦占无精打彩的,规规矩矩吐出两个字:“知道!”

“嗯,那么,你解释一遍给我听!”秦书经温和的笑说道。

刹时秦书知心脏都加速了,他狠狠瞪着秦占。

“博,就是广搏的意思!”

“参,是检查,省,是反省……”

懒洋洋的声音响起,秦占先是将整句话中的一些特殊字义解释清楚,最后才说道:“所以这句的意思就是‘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天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变得聪明通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轰!秦书知脑袋里一下子仿佛飞来无数马蜂一样,全是嗡嗡声闹轰轰的。

秦书经点了点头,这是公认的解释。

这时一旁一直站着看的秦书月笑着开口道:“就这样了?没别的吗?”问后他期望的看着秦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刚刚秦书月也曾考校过秦虎,当时秦虎除了给出了现在秦占给的正规解释外,还臭屁的说出了另外几种解注,都让人耳目一新,有种如三伏天喝凉茶的感觉,因此秦书月突发奇想也想看看秦占是不是也有更好的解释。

“对,还有别的吗?”秦书经也是眼睛微微一亮,连说道。

“什么?还有别的解释?”

秦书知茫然中看向秦书月和秦书经。

秦占终于抬头看了一眼秦书月,又看了一眼也好奇期望看着自己的秦书经,最后扫了眼自己左手手背,那里微微有些红肿。

先前秦书知老先生独自考校秦占时。

手里提了根戒尺,只能他问什么,秦占就答什么,多说一个字便是一戒尺抽来,也因此,最后秦占要么就是答能不能背,而后便是直接背书,多一个字都不敢胡说。

而这手背正是先前被秦书知的戒尺抽出来的,他畏怯的瞥了眼旁边的秦书知老先生,连低下头,不敢多说别的,只是道:“没有了!”

“这孩子……看表情明明应该还有别的……怎么不敢说?”秦书经皱了下眉没继续询问。

“嗯,刚才你背的是荀子的《劝学》。”秦书经说道,“那我问你,墨子、管子、列子、庄子、淮南子……”接着秦书经一连串的古人名吐出,这也怪不得秦书经,老族长让他们问出这些孩子的底限,而这一班男孩学得很杂,那些书并不是整本看,而是挑其中一些感兴趣的看,因此,他怕遗漏便问得十分仔细。

“呃……”

秦书知瞪着眼睛看着秦书经,秦书经一口气就吐出了十多个人名,都是古之大贤的称号,有些连他都没听过,这秦书经说起这些人名干嘛?

“抱朴子、吴子、韩非子、刘子,诸子百家的著叙,你读了哪几篇?”秦书经说到这里微微一顿,而后又说道,“《书》、《易》、《诗》、《词》……”又是一连串书名,最后道,“可曾读过?《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左传》、《史记》、《楚辞》、《九章》……五经四书,你能释义的有多少?”

听到这——

秦书知嘴巴一下张得大大的。

“诸子百家读了几篇?诗、书、易等可曾读过?五经四书,春秋左传史记能释义的有多少?”

若不是问话的人是秦书经,秦书知很想一戒尺狠狠抽过去。

这是考校一个开蒙的十岁孩子学问吗?考秀才,中进士都只需四书五经即可,而你这……

秦书知深深的吸着气,他瞪向秦占。

秦占垂着头,死气沉沉的,耳根都红了,显然是不好意思:“我脑子笨,人也比较懒,所以……这个学问是班上最差劲的。”秦书知微微松了一口气。

“诸子之中。”秦占继续说道,“除了荀子外,我只读过管子、列子、韩非子,现在对墨子很感兴趣,不过管子我只读了他的‘牧民’、‘治国’、‘禁藏’,列子我看过他的‘说符’、‘仲尼’,韩非子……”

秦占在那里滔滔不绝的答话,可是一旁的秦书知——

“只读过管子、列子、韩非子,管子读过‘牧民’篇,‘治国’篇,‘禁藏’篇……”

秦占的声音仿佛在极遥远的天边传入秦书知老先生的耳里,恍恍惚惚之间听着秦占好像讲了半柱香,才道:“就只有这些了!”

而后秦书经的声音响起:“我问你‘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嗯?”

秦书知眼神从遥远的地方缓缓收回,茫然看向秦书经,怎么?秦书经怎么都问到这五经之题来了?难道这孩子不仅读了,还能背不成?不可能……绝不可能!

“这句话出自五经之中的《礼记》。”声音响起,“是《礼记》的‘中庸’篇中的,全句是‘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秦占显然是能背的。

“那你懂意思么?”秦书经又问。

秦占点了一下头:“意思就是喜欢学习的人接近智,身体力行的人接近仁,知道……”秦占将‘好学近乎知’整句话的意思没有丝毫错误的说完。

“不错。”秦书经笑眯眯点头,“那‘敖不可长’语出哪里,是何意思?”

“这也是出自《礼记》,不过是‘曲礼上’这一篇的,全句是‘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话的意思就是骄傲情绪不能助长,欲望不能放纵……”

“那‘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这是《易》中的,出自‘系辞下’,意思太简单了,就是天下人有同一的归宿……”

……

秦书经和秦占一问一答,偶尔秦书月也会问二句。

天黑之前,这扇门总算开了,秦书经、秦书月、秦占满脸轻松的走了出来,秦书经也缓慢的走了出来,双眼似茫然看向前面一个个十岁男孩的面孔。

“如何?”老族长看向秦书经。

秦书经点了点头。

秦书知眼光确实很毒辣,选中的这个秦占,成绩在秦书经看来,有些差劲,可这差劲只是相对于秦朝这一班其他孩子来说的。

“和其他孩子一样,就算走文路,也完全没问题。”秦书经对老族长说道。

“和其他孩子一样?”

秦书知猛的抬起头,猛盯着秦书经:“书经,你刚才说,说其他孩子,难道秦占在班上不是最好的?难道他这样的还不止一个?那秦虎也一样?”秦书经一点头,这时老族长洪亮的声音响起。

“好了,我们的最后一个孩子也出来了,哈哈,大家都看到了,他……同样是满腹经纶!”老族长双眼精光闪闪,“也就是说,这四十多个孩子,他们今后无论走文,还是习武,都是一等一的好角色!当然这是好事,可也同样是头痛事!”这话一出,周围便响起一片轰笑声,确实文也好,武也强,那今后,学文还是习武?孩子的家长怕是今晚得头痛得根本睡不着。

“在这里我要感谢几个人!”

老族长先是看向秦书知。

“首先我要感谢秦书知老先生,他不仅仅是在场很多乐字辈好汉的启蒙老师,更是这一班四十多个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带他们认识第一个字,读会第一篇文章的大功臣。”老族长向秦书知点了点头,确实,在秦家启蒙先生中,秦书知是真正的老资历,泰斗级别的,现在秦家年青一辈撑场面的很多好汉都是出自他门下。

“其次就是……秦书月!”

“他接替了秦书知老先生,让这批孩子能够继续迈向学问的殿堂,没有荒废光阴!”老族长说道。

秦书月笑得脸上都开花了,接过秦书知的手带这批孩子,当时他只求最后成绩不落后于秦书知太多就行,没想到……。

“第三个是雨丫头、雪丫头,凝丫头!”

秦雨、秦雪、秦凝三人此时脑袋也是幸福得晕眩眩的,她们当时软磨硬泡把这工作弄到手,是早就打好了今天这文考后挨顿大骂的。

“最后一个我要感谢的,大家应该都是知道是谁!”老族长的声音突然高昂起来,“哈哈,他的名字,我不说,大家自己说,他是谁?”

“是谁?”秦书知猛的看向人群。

整个人群轰的爆发出一顿大笑,而后不知谁喊了声:“是秦朝!”

在秦书经、秦书月考较秦占时,老族长也认真询问了一众男孩,到了这时秦龙、秦虎等人也没再怎么隐瞒,略微讲了一下,众人这才知道真正让他们学问大进的是秦朝,是秦朝带着他们玩,给他们讲故事,又教会了他们更好的学习方法,并且亲自辅导了一些对学习接受比较弱的男孩,这才带动了整体的进步。

四十多个男孩整体快速进步,而且个个对学习兴致勃勃这产生的化学反应是非常恐怖的,而后整个班便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快,便有了今日的后果。

“是秦朝?”秦书知凌厉的眼神猛的射向那说话的秦乐书,身子一动,便到了秦乐书身前。

“你说什么?怎么会是他?”秦书知抓着秦乐书胸襟吼叫。

“知先生。”秦乐书眼神复杂,当年他秦乐书五岁上私塾时,就是秦书知当的启蒙老师,那几年每天他不知要挨秦书知多少顿板子。

“知先生,您别激动,我是听孩子自己说学问要感谢秦朝,我想这话只是孩子话,您别当真。”秦乐书说道。

秦书知双手无力垂下。

“不应该,不应该是他呀,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秦书知不打不成器,不可能错的?”

这时老族长声音再次响起。

“文考到此结束,这批孩子是学文还是习武,嗯,自己在明天早上之前做好决定,好了,大人解散!”老族长吼道。

第三卷无量第一章五虎断门刀

阳光斜照。

一个个族人谈笑着出了祠堂,虽然秦虎他们这一批只是孩子,却让大伙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追上甚至超过关家的希望。

西边大路上,四匹大马流星般驰入。

“秦朝回来了!”

“乐刀带着秦朝他们三个回来了!”

立即有人大叫了起来。

……

“回来得正好,乐刀赶快带孩子去祠堂,族长要传内功了。”

“传内功?”

秦朝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秦家寨传授内功向来在十岁文考结束当天,怎么才传内功?四匹马飞驰入秦家祠堂。

没多久。

秦家寨宗祠正堂中,密密麻麻的祖宗牌位前的大炷香都点燃了,香案前摆着蒸鱼、蒸肉等祭品,秦龙、秦虎、秦启等四十六个孩子都聚齐在此。

“今天是你们正式修习我秦家内功的日子。”

老族长一脸严厉。

“内功的重要,你们都知道,老夫不多讲,而内功来历想必你们长辈也都说过,是文人大学问家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习武,更需要学文,可文与武,犹如鱼与熊掌,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秦家,虽然认天才,可认一点,越是天才,要想取得成就,就更需下死功夫。学问,无穷无际,武道,如山如海,如天如地!你们今后选武还是学文,一定要想好了,好了,现在学文的举手!”老族长看向四十六个孩子。

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二十一?”老族长眉一皱。

在以往文考之后能有五六个走文路便弹冠相庆了。

“文路嫌少不嫌多,这一批苗子这么好,四十六个人人都走文路老夫都开心。”老族长又等了一会,依然只是二十一只手。

“我秦家虽然是武林世家,以武立家,习武是潮流,我要说,文才是我秦家最需要的,秦词、秦书、秦诗、秦文、秦学……很好,你们二十一人选了文路,我很欣慰,不过,虽然以后你们走文路,可内功还是要修习的,今天你们也在这一起学内功。”

“你们要学的内功,只有一门,那就是我秦家至高内功‘五虎断门刀’的内功,这套内功是我秦家老祖秦公望创立的,经过后人秦文风,秦广觉……”老族长在台上讲叙着五虎断门刀功法的创造者及改进者,以及这套功法在武林中的地位。

“创功者,秦公望?”

“修改者,秦文风、秦广觉?”

秦龙、秦朝、秦虎……等一个个孩子都在心里记忆着这些名字。

“虽然我秦家五虎断门刀整套功法在武林中算不得绝顶功法,可是他是真正由我们秦家创出的上乘功法,所以,我们应该自豪自傲,至于更好的功法,我很惭愧,我们这一代没有作出大贡献,将来就靠你们,靠你们这一代了!”

“现在,祭祖!”

立时钟敲响,九声后,老族长首先在香案前蒲团跪下磕拜,而后四十六个孩子同样跪下磕头,磕首之后,老族长大步走下高台。

正堂下面的大堂北面墙壁挂着黑布。

老族长走到那黑布前。

“我秦家的功法,便写在这墙上,你们都可以前来观看!”老族长一拉那黑布,黑布缓缓卷了起来,露出后面的灰色墙壁,那全是一排排的木板,只是这木板上写着一个个拳头大的黑色楷体字,秦朝看这字体有种古拙感,知道是秦书经的手迹。

“这便是我秦家的五虎断门刀内功功法,将来你们有什么不懂,同样可以来这祠堂卷起这黑布便能看到。”

“拉起黑布就可以看?”秦启歪着头,“族长爷爷,这样是不是不保密?”

很多男孩也是有些失望,越是好东西就藏得越深,本以为内功功法该是何等重要的东西,应该严加保密才是,没想到就放在祠堂里,只是用黑布盖起来。

“哈哈!”老族长一声大笑。

“孩子,你们这样看是看不懂的,嗯,在看这内功功法前,我先给你们讲解一些术语!”

“术语?”

秦朝一笑,就像道家功法中的‘金液’,外行看不懂是什么,其实说穿了就是小周天时产生的唾液。术语就是古代的密语暗语,不懂密语的人,看了这墙壁上的五虎断门刀功法也学不去内功。

“这些术语是学我秦家内功前必须掌握的,首先我给你们讲解何谓意念……”老族长刷的又将黑布拉上,讲解起秦家内功的术语,术语的掌握虽然不难,但记忆量大,时间过去,四十六个孩子渐渐的都掌握了所有术语,这时老族长才再次拉开黑布。

“你们先看几遍这功法,仔细思量,然后我再给你们详讲。”

立时一众男孩都激动起来,秦朝也很激动。

“内功?”

前世他学内功也只是在‘天龙’游戏中,那些内功根本就是胡乱弄出来的,现在能见识到真识的内功,秦朝自然迫不及待。

四十六个孩子都看向那墙壁大字。

最右边写着‘五虎断门刀’五个碗大的字,众人视线移向右边一个个都看了起来。

“《五虎断门刀》分为内功和招法,为我秦家老祖秦公望前辈首创,经后人数次改进,如今在武林中属于人级下品秘籍……”

秦朝如今也知道武林世家中将武功秘籍分为天级、地级、人级、虫级以及不入流五级,不过天级、地级这两种级别的功法都是真正的绝世功法,在武林大派中都是非核心弟子不轻易传的,普通的武林世家,江湖流派只要有一本人级功法便是非常了不得的世家了。

一本人级功法能撑起一个江湖名派。

像青城派这样的大派,闻名武林的‘青字九打,城字十八破’其实也只有人级功法,因此秦家寨人在江湖中很傲气,原因便在于此。

“《五虎断门刀》修炼难度不高,唯一要求就是肉体,身子骨越强健修炼起内功来速度越快,能达到的境界也越高,所以,修五虎断门刀之前先练体,我秦家寨不到十岁不修内功,根骨实在不行,建议修习他派内功……”

秦朝也明白了为何武会时,秦家族人,特别是‘乐’字辈,‘书’字辈老人看到自己这一班四十多个男孩的身手时会那么激动发狂了,而之后更是将自己的几种练体功法列入秦家机密功法之中。

“我秦家《五虎断门发》共分十二层,前八层只要肉体强健即可自然修到,此时根据各人肉体不同,高者可多出几百斤,弱都可少几百斤,正常约一千二百斤力气左右,为江湖中四流下品高手。”

“才四流?”秦朝皱了下眉。

武林世家将武者分为一流,二流,三流,四流,五流,六流,七流,八流,九流和不入流十个层次,而每一流又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个品级。

达到三流必须力量达到一千八百斤。

《天下剑谱》中将人的肉体本力设为五百斤,凡五百斤之上为增力,三流高手必须增力达到一千三百斤,而五虎断门刀在《天下剑谱》中能增力千斤,就算练到顶也不能入三流。

“前八层有千二百斤力,也就是增加了七百斤,那后面四层呢?”秦朝继续往下看。

“后四层非聪明悟达之人不可修习,因此我秦家虽然是武夫,必须先习文,且第八层后,后四层,每提升一层,增加力气也不够多,修练到十二层后,也只千五百斤力量左右,憾甚!望吾秦家后人改进!”

“这《五虎断门刀》必须打通手太阳小阳经……”接下来便是经脉穴位以及功法的修炼,秦朝连对照着术语翻译着这些功法,忽然眼睛微微一亮。

“嗯,这倒是和前世游戏里的内功,一些气功的练法有点类似。”

这功法翻译之后开始练法并不复杂,无非就是意念、入静、搬运之类的,乍一看秦朝还以为是前世某门气功心法。

又看了一会——

“不对,不全是气功。”

后面出现了很多秦朝从未见过的修炼方法,这些不说是前世的气功功法没有过,就连前世号称仿古真实度为99分的‘天龙’网游中的内功也没有,显然这才是关键。

扫了一遍后,秦朝基本将如何修炼默记在了心里,而其余男孩还在背记着。

两个时辰后。

“好了,现在我给你们详细讲解。”老族长声音又响起,而后便是数个小时的讲解,讲解之后又是让这些孩子将不懂之处提出来作专门解答。

“好了,还有没有其它疑问?”老族长道。

“族长!”秦虎站了起来,“这修炼内功,修炼时真的不能感觉到它的进展。”

“对呀,我们第一次修炼后,怎么才知道修炼有了效果?”

其他孩子也很好奇。

老族长微微一皱眉:“内功修炼的进展,便如这天气一样,你能感觉到四周寒冷的变化么?不能,除非急剧变化,你们要看效果,除非内力进展非常快,可这……修炼我秦家的《五虎断门刀》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几个月后试一次力量进展,一直有进展,并且比平常进展快就是内力的功效了!”

“这样啊?”秦虎失望的坐下。

“好了!现在都给我坐好修炼内功,我给你们护法!”老族长说道。

第三卷无量第二章感应内力

祠堂内静悄悄的,一个个男孩坐在蒲团上闭目打坐,修炼内功不是懂了方法就能修炼的,必须像学走路一样,慢慢熟悉而后才能进入状态。

而且新手最忌打扰。

此时祠堂内众男孩修习内功,外面演武场都临时关闭没有一个人。

“这倒是和‘天龙’游戏中的内功修炼差不多,就是关键处不同。”秦朝也闭着眼睛打坐,他在前世‘天龙’网游中就有过经验。

意念!呼吸!冥想!

一项项调整,按着内功心法搬运经脉,一开始走得极慢,经常断开,要思索一下才能找到接下来走的经脉穴位,可慢慢的走了二三十遍后,秦朝搬运速度便快了起来,勉强能够一口气不多思索便走完一圈。

而这时——

没人看到的是,四周一些随意游荡的灵气开始涌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