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武侠-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康微微沉默。

“父亲,我们其实不必太担心。”

“哦?”司马光眉一挑。

“肥料和水也有好坏优劣之分。”司马康沉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缕丝线倘若摆放得整整齐齐,很容易理清,可是三根线缠在一起,便麻烦了,而四根、五根、成千上万根线缠在一起,谁理得清?”

“秦仙傲一向所为,就是将复杂的变简单容易,所以他将文字简化,宣扬白话文,甚至将我们这种所有科目缠在一起的学问分科别类。”

“这是他的优势也是缺点,优点就是容易上手,缺点也是太容易上手了,这样一来,本来很高深的学问,一分科,再用白话文写成,便清晰明了,浅显易懂就缺少神秘感,不能蛊惑人和装神弄鬼,这样的学问人在世间也就缺乏敬畏感,自然不能长久,除非人人都有秦仙傲写《伦理学原理》的本事,可是这样的又有几个?”司马康笑道。

司马光眼睛一亮:“我倒忘了,没错,秦仙傲白话写的《伦理学原理》照样玄奥晦涩,可是天下有几个秦仙傲?”

司马光整个精气神一下来了,《伦理学原理》一开始给司马光巨大的震憾,司马光自然潜心研究,也想写出一本同样的著作,可是越研究得深,越琢磨得久,就越感觉这样一本书真不是人能写成的。

司马光虽然被秦仙傲打击了,可是数十年久居高位,做为旧党的领袖,自信心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去的。

“我司马光虽然不聪明,可是绝不笨,这天下,我司马光做不到的,除去秦仙傲、段海峰、刘琴这样思想跳脱,仿佛天外飞仙似的怪胎,其他人王安石做不到,程颐做不到,吕公著、文彦博、苏轼……都做不到。”司马光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

“父亲,这个教材编写组?”

“不管了!”司马光爽朗一笑,“兴许这个天下藏龙卧虎,学问有比我司马光还高的,可是我绝不相信那些人能与秦仙傲、段海峰比肩,既然他们比不了秦仙傲,那怕什么?”

“我司马光在白话文领域,写不出深度达到《伦理学原理》的书籍,那些人既便编写了教材,也是一些浅显的内容,和我们比不了,和古文经典比不了。”

“秦仙傲要种菜,就让他去种,总之,这大宋三分,我朝廷这一份,依然用科举取才,他秦仙傲的岭南要实行新学。就让他去实施,等他碰了壁,等他领地的百姓发现不如我们这一边时,哼哼……”

“只能这样!”司马康点头。

“只是惨了百姓。成了秦仙傲试验的牺牲品。”司马光长叹着走出书房。

“儒家死不了,我一直不是很担心儒家的生死存亡,只是担心,儒家被压制的这一段时间,秦仙傲一统天下的这一段时间。天下万民无信仰,不敬畏,无法无天,不信神,不信邪,思想领域的失控必然导致生活中的失控和胡来,从而引发一系列悲剧……”

……

吕府吕公著脸黑如墨。

“秦仙傲这一招是釜底抽薪。”

“以往我不是很瞧得起秦仙傲搞的白话文运动,是因为知道无论他蹦哒得多欢,都会像王安石变法一样,无法成事的。”

“可是他这一招一出。白话文一旦有了充足的教科书和研究用的书籍,就等于落了地,他先前所说的一切白话文替代古文方案,教育方式,都能实施得下去。”吕公著沉声道。

吕希纯眉一挑:“父亲过虑了,秦仙傲说要组成教材编写组,人家就会去?没人,没真正的高人,就算勉强写成了教材,恐怕也会被人诟病。最后不得不弃用。”

“没人?没高人?”吕公著瞟了儿子一眼,脸色有些失望,“纯儿,你不要以为为父当上一个大宋宰相就真的是学问天下第一。这天下别的少,可读书人,尤其是像为父这种学问的读书人未必少,人生一世,除了真本事外,有时还有运气。”

“运气?”吕希纯哧的一声笑。“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虚。”

吕公著脸色更加失望,微微沉默。

“纯儿,不如你去秦仙傲这教材编写组?”吕公著低声道。

“什么?”吕希纯眼睛瞪大。

“父亲,您刚才说什么?我去编写白话文教材?”

吕公著微微沉默,他自然看得出吕希纯不愿。

“父亲,这白话文教材编写明显就是个坑,谁去谁身败名裂,粗鄙的白话文能做得出什么惊世文章?”吕希纯哧笑连连,“父亲,你怎么会突然?”

“我只是有一个预感……”吕公著心中摇了摇头,随即淡淡一摆手,“算了,不说这事了。”

一旁吕希哲微一皱眉:“父亲,要不我去吧!”

吕希纯眉一皱,吕公著看向吕希哲,他这儿子,虽然名气不如吕希纯大,也不像吕希纯一样在朝当大官,可是肚子里的货不知比吕希纯多多少。

“白话文有秦仙傲在还能昌盛一阵,秦仙傲一走,它本身的内涵底蕴比不了老书,自然会烟消云散。”吕公著沉声,“除非出现奇迹,否则白话文绝比不过古文,哲儿,你还是不要勉强了。”

“对,何必去淌那趟混水。”吕希纯连劝道。

吕希哲微微一点头,吕公著看向吕希纯:“你去找阿朱、阿碧两丫头,做一个采访吧。”

“反对这白话文?”

“嗯。”

伊川书院程颐手微微颤着。

“这样的秦仙傲太可怕了!一个聪明,没什么可怕,可是一个聪明人,却愿意低下身段,不事必躬亲,而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才是最可怕的。”

“秦仙傲弄出这个什么教材编写组,就能团结、拉拢很多藏龙卧虎的民间高手,甚至我大宋很多名声非常不错,只是比老夫、司马君实等差一点的高人。”

“他画了这一个大饼还不够,又将科目细分,画下另一个更大的饼,这……”

苏轼笑眯眯的放下报。

“王安石意欲以一人之力力战天下,秦盛朝比他聪明,知道好处不能自己一个人得了,用这编书来团结,拉拢天下高人,此一招最为毒辣。”

“民运倒皇,将天下底层百姓都拉到他身边,这一招又将士子阶层的真正精英给拉到他身旁……这两招一出,士农工商,都入他怀抱,民心尽附。”苏轼感慨无比。

“这一招结束,天下大局已布好,秦仙傲又会在哪里掀起风暴?”

“武道界么?”

……

第五卷天龙寺第二百一十四章真理报发威

“丰老好!”

“丰先生又出来喝茶啦?”

大街上一精瘦老者揣着报纸笑眯眯的应付着道上不时传来的打招呼声,做为一个只是勉强识字的老人,丰林海这一辈子吃的苦可不少,早年凭着家传丰家刀法闯荡江湖,中年在汴梁定居做生意,晚年也就勉强捞了些老本,过日子若想安稳还得看衙门小吏脸色。

可是这一切自上一次倒皇运动便变了。

倒皇运动中,丰林海将这一生所受的怨气化作无穷的力量,组织周围年轻人冲击皇宫,打砸豪绅,很是赢得不少名气,如今走在这一条大街上,很多人都得恭敬称他一声‘丰老’。

秦仙傲出山收拾天下,将大宋江山三分,本来丰林海还有些悚,怕朝廷秋后算帐,他本想去岭南躲一躲,可一来年事已高,不想长途奔波,去那夏天湿热难忍,冬天又湿寒刺骨的岭南受罪,再一想自己虽然在倒皇运动中出过大力,可也只是个小头目,这样的小头目,整个汴梁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朝廷不会斤斤计较到这地步吧?

最重要的是秦仙傲还在。

秦仙傲不死,他丰林海就不怕。

“你若抓了老子,不泄露风声也罢,一泄露风声,大不了天下再来一次倒皇。”

正是心中有这样的底气,丰林海便安稳的住了下来,果然朝廷仿佛忘了这一件事一样,现在的朝廷衙门里的小吏看见他丰林海,不仅不恶语相向,反而客客气气打声呼吸,这样一来,丰林海更加心安理得。每日里喝喝茶,谈谈报纸,聊聊生平得意事,好不惬意。

“秦公子就是好人呀,这一次的报纸,他公布的那些读书做学问的秘诀对要读书上进的人来说。怕是无价之宝。”丰林海感慨,“而且他还组建教材编写组,这个……”

“听说司马光写过什么历史大部头书叫做《资治通鉴》的,他若是去编写《历史》教科书倒是很好,司马光编写历史,这初中的《语文》该邀请王安石做教材编写组的领导,还是苏东坡好,又或者程颐?”丰林海思索着,忽然愣了一下。

“又张贴什么榜单。咦,不是,这不是《真理报》么?”

丰林海连几个大步上前,来到前面人群后,看向那墙壁上张贴着的榜文。

“这《真理手工报》好久没出了,今天居然……”丰林海连兴奋的读了起来。

“秦仙傲提倡白话文,天下百姓尽皆欢呼……”

这是一篇论叙用白话文替代古文后果的文章,文章先是讲了一个故事。讲作者从很多遥远的西方商人处听说,西方有很多国家也是有文字。而且他们的文字正是秦仙傲所提倡的表音文字,而不是我大宋的表意文字。

这些西方国家也是用的白话文,可是国家不仅没有像秦仙傲《神仙国游记》中的神仙国一样富强,反而远远不如我大宋,其黎民百姓,生活还不如大宋一条狗。

而后文中从各个方面论叙白话文会带来的危害。认为老祖宗、历朝历代圣贤选择了古文,并非他们不知道白话文更易推广,而是充分考虑到了白话文的危害,这才做出的权宜之策。

“我没听过一个白丁比一个鸿学儒士聪明的!”

“我没听过,不学无术会比起苦苦钻研更加能成功!”

“我没听过。轻易得到的往往比很难得到的更加珍贵!”

……

读着榜文丰林海一颗心不由自主崩紧了。

“忘了,若不是这篇文章提醒,我真的忘了。”

丰林海早年闯荡江湖,中年经商,晚年定居汴梁,一生之中见过各色人等,也见过不少从西方来大宋经商的商人,从这些人嘴中,丰林海听过很多奇闻异事,更是知道一些西方国家的事。

“我也曾问及他们国家的文字,那些西方国家,也有的是有文字的,而且他们的文字好像并没有我们这大宋一样的古文,而他们国家……”

丰林海脑中回响起那些商人说起大宋的繁华时,满脸的向往和羡慕。

“他们说我大宋是天下最繁华的国家,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一切他们所见到的国家,而且……”

看一个人富不富,有时只需要看他的整体气质、动作、神态、举止。

丰林海也很擅长这一方面,他观察到的西方商人,虽然这些商人本身有一些是很富有,可是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中,丰林海看得出,他们的国家并不富有。

“他们羡慕我大宋的繁华,更羡慕我大宋的文化,很多来了我大宋后都学我大宋文字,读古文,学做诗词。”

“他们国家同样有文字,可是他们国家连毛笔和宣纸都用不起,我大宋的瓷器,在他们那里都是贵族才能用……”

“这一切,未必不是因为他们国家使用白话文,没有古文,没有我大宋各古文典籍,没有儒家的四书五经……”

丰林海越是思索就越是担心。

……

随着《真理报》在汴梁四处繁华地段,交通要地不断的张贴开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篇文章。

11世纪的大宋,除却军事外,在整个世界的文化、经济地位就相当于21世纪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这个时代,无数西方国家的人万里迢迢到大宋经商。

而汴梁做为大宋的文化、经济中心,更是外国商人最多的城市。

汴梁城的市民不少都与西方商人有过交集,尤其是一些商人与不少西方商人交往密切,也知道西方很多国家的真实情况。

这一篇文章讲到西方用白话文,而国家并不如大宋富裕,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国家的富强涉及到经济、文化、习俗、教育等等各方面的因素,现代国家都理不清,更何况这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而简单的比较是最容易的。

老百姓也有脑子,一比较,用古文,儒家治国的大宋是天下最富的,而用白话文,没有儒家文化的国家都比我大宋差。再加上这篇文章后面例出的一条条分析,虽然理不清,可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似乎很有道理。

“秦公子倡导白话文本意是好的,可是他或许真的有些预料不到。”

“越容易得到的,越不会珍惜,白话文太简单直白了,上手是容易,可是要想从中真正磨练出人才。未必能够,秦仙傲自己不也诗词歌赋古文样样在行,他自己是学古文长大的,未必能料到白话文过易了反不是好事。”

“白开水哪里比得上浓汤好喝?那些西方国家为什么不富,就是人蠢了,为什么蠢,就是用白话文,不敢用古文。因为一用古文,就没几个人懂。”

“如果这篇文章说的是真的。那我们用白话替代古文,可不太妙……”

……

一股担忧、恐惧在汴梁老百姓中传播并且向着四周传扬开去,同时,《真理报》也在向着四周城池传去,而《真理报》的文章,也不断更新。一篇篇风格迥异,或长或短的文章出现,流传在百姓中,而这些《真理报》上的文章无一不是怦击白话文替代古文,怦击推翻儒家文化的。

皇宫中。

“太后。如今城中民议汹汹,很多人都对用白话文教学产生了恐惧,担忧,暗地里总说这一次秦仙傲恐怕做错了。”

“是么!”高滔滔嘴角露出淡笑。下首一个个官员也露出笑容。

“这一下秦仙傲名气得大受损失。”

“以名望来控制百姓,必然也会受到同样的反噬,秦仙傲这样玩水,出现这种事也正常。”

“嗯,这还早着,岭南那边听说分田地、打土豪的事现在秦仙傲还没摆平,我看天下百姓也等不了太长时间……”

……

一个个低声说着,唯有司马光沉着脸。高滔滔手一抬,厅中声音方才小去。

“他秦仙傲以报纸操纵民意,我们这一次也以《真理报》反操纵民议,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也尝尝老百姓非议反对的后果,不过丞相……”高滔滔看向下首司马光,“你似乎不太开心,莫不是担心这一次又会出事?”

“这次不过是议论白话文教育该不该实施,出不了大事,就算我们败了,也不过是损失些名气罢了,再说了,《真理报》上的文章,虽然百姓猜到是朝廷的笔杆子,可未必会猜到我们头上。输了,损失不大,赢了,秦仙傲的损失才大。”司马光沉声,“我只是在想,秦仙傲真的这一次就没想到我们的手段?”

整个大厅寂静。

“或许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一官员笑道,一些官员也笑道:“秦仙傲也不是神,他或许真的认为白话文能够让国家富强。对,他这么想,就让他的岭南去实施白话文吧,我们可不能这样。”

“真是这样?”司马光心中摇头。

没多久,众官员出了皇宫。

“司马大人,这一次我们用《真理报》就能与秦仙傲争长短,为何,你还让人请阿朱、阿碧?”赵瞻低声询问,一个个官员连看过来。

“无它,想从阿朱、阿碧那里探询秦仙傲的意图。”司马光淡淡道。

“这样啊!”众官员散去。

“君实,想不到你也会撒谎呀。”吕公著轻轻一笑,司马光板着脸:“老夫可没说谎,只是探询秦仙傲真实意图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原因而已。”

……

山林中青衣公子打着太极拳。

“盛朝,报社传来消息,汴梁《真理报》四处张贴,一些老百姓都有担忧害怕,怕白话文替代古文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可怕后果。”郭媛媛走向秦朝,“城中议论非非,你倒好,还有心情练拳。”

第五卷天龙寺第二百一十五章相信我

“民议汹汹?”

秦朝眉微一皱,为什么北宋王安石搞不好改革,当年清朝晚期,中国在整个世界之林已经是处于落后挨打,有亡国亡种危机,可是改革,无论洋务运动,还是百日维新等等都宣告失败,即便是推翻了清政府,国民党上台,改革依然阻力重重。

正是因国民党治国无能,改革不力,这才给了共产党可趁之机。

真正的扫除弊端,全面改革还是建国后,所以秦朝在这方面还是很服共。产。党的。要亡国亡种的近代都如此,此时北宋还是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第一等繁荣的所在,要改革,谈何容易。

“改革哪里会没有非议的,况且这文化教育是重中之重。”秦朝收了拳路,“议论得很厉害?”

“那倒没有,可你不是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不制止,我怕……”郭媛媛手中抓着一张纸,往秦朝一递,“这是阿朱、阿碧采访吕希纯、司马康他们的稿件,这些人在《真理报》上发文章诋毁还不够,居然还想在我们的报社发。”

秦朝连接过,一眼扫过,眉一皱道:“发,怕什么,一字不改的发。”

真理报上各种反对白话文的文章轰炸似的不断发出,汴洛一带受影响产生担忧和恐惧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当然秦仙傲凭着真才实学打出来的名声和威望,不是那么容易消弥的。

担忧的百姓虽多,可是信任,对秦仙傲白话文改革无条件信任的人数还是占着大多数,可以说支持秦仙傲白话文的百姓至少有七成。

虽然人数占优,可是《真理报》源源不断出文章诋毁白话文运动,而邻里亲友间也有人担忧。所以不管对秦仙傲无条伯信任,还是担忧怀疑的人,都希望秦仙傲能够站出来给一个说法。

很快这一期报纸发行,一大早汴洛一带很多老百姓便准备好了买报的钱,准备看一看这一期秦仙傲有没有对《真理报》的非议给予解释。

茶楼里。

“娃娃,今天的报纸。秦公子有没有文章?”

“哎唷,是丰先生呀,有,有说了一两句,对了今天的报纸可是有采访访谈。”

“真的?”丰林海眼睛亮了,茶楼里一个个茶客也很兴奋,很快丰林海便买到了报纸坐在东边靠墙的桌子处摊开报纸看了起来。

“白话文内涵不够,喜欢看白话文的都是贱商,吕希纯采访实录!”闪亮的大字出现。

“吕希纯?”丰林海眼睛微微一眯。做为汴梁住了几十年的老汴梁城人,对于大人物、大家族,朝廷要员可是很熟悉的。

吕希纯,字子进,吕公著儿子。

而吕公著是吕夷简第三子。吕夷简是什么人?那可是大宋鼎鼎有名的名相,名臣,一生功绩彪悍,被封为许国公。至今为很多人所敬重的高人。

吕公著如今也做么宰相,身份地位不亚于其父吕夷简。当然真论起功绩,大体还是吕夷简更高一层。

而吕希纯被很多人视为接替吕夷简、吕公著的吕家这一代精英。

“吕希纯接受采访,就相当于吕公著接受采访,他的观点就是吕公著的观点。”丰林海脸色凝重了,连看起正文来。

“无疑,秦仙傲的白话文是很不错的。可是你们不要忘了,秦仙傲的古文更是精彩……”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先学古文,白话文不用学功底自然到。可是学了白话文,未必能看得懂古文……”

“终南捷径也许有,但是只有那么一两个大幸运儿能够找到,但那未必是你们……”

吕希纯在采访中先是夸了一顿秦仙傲,说自己很佩服秦仙傲在古文,诗词,及各方面学问上的研究功底,也知道秦仙傲是抱着忧国忧民之心才提倡白话文的,夸奖之后便开始大肆怦击白话文的不妥当,认为用白话文替代古文是欠考虑和鲁莽的……

丰林海脸色极凝重。

“吕大人也同样认为白话文不妥,他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这些天那些真理报……”丰林海微微思索了一会,翻到第二版。

“历史证明古文优于白话,司马康访谈!”一行醒目的黑色标题。

“司马光儿子?”

司马光无子,后来他哥哥司马旦把自己的儿子司马康,过继给司马光,这件事丰林海是知道的,更知道司马康继承了司马光一身本事,而汴梁、洛阳很多人都叫司马康为小司马相公的。

“我是很佩服秦仙傲公子的,他在很多领域都有着极大的成就……”

“文章千古事,儒家四书五经,道家《道德经》《庄子》传至今日,谁敢说他过时?……”

“我们拿秦仙傲的白话文与列代先贤的文章放在一起读,便会发现……”

“秦仙傲已经是白话文的第一宗师,他写的白话文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可是与古文相比,明显差别很大……”

与吕希纯的采访一样,先是称赞了一下秦仙傲,尤其是称赞最近秦仙傲写的《三字经》、《古今贤文》、《弟子规》三本书,而后便是对白话文替代古文这一事泼冷水,从各方面讲不合适。

“司马康就代表了司马光,看来司马光也是不认同白话文。”丰林海沉着脸翻到第三版,眼睛蓦的一亮。

“秦仙傲答白话文推行之疑问,及奇书预告!”

“秦公子总算回复了。”丰林海呼吸都粗重了一丝,连往下看。

“近来《真理报》上连续发表文章,说及我推许的白话文替代古文方案会将天下百姓带入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

“又有吕希纯、司马康等人于采访中对此……”

“他们的理由颇多,看起来似乎格外有道理,然而真的有道理?”

“我秦仙傲发行《工具论》,想必大家记忆犹新,而《工具论》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教人用真正的逻辑来讲道理,而不是诡辩?”

“如果《真理报》上的文章,以《工具论》所记载的方式,进行严谨的推理,得出了那些结论……”

“然而让我大大失望,《真理报》这些天,登载了十三篇文章,其作者各异,其文章看起来雄辩滔滔,颇能蛊惑人,可是没有一篇真正能符合《工具论》所要求的严谨……”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地方是床上,难不成大家以后都站着睡?《真理报》文章不合逻辑太多,有心者可以以《工具论》对照,自己去辩析……”

“我还是那句话,做学问的人一定要严谨,严谨才是真正为百姓负责,我不可能一篇篇,一条条和《真理报》那些不合逻辑的诡辩来一个大辩驳……”

“白话文的实施一方面是受神仙国影响,神仙国无数榜样在,我大宋真的就不适合?二来也是我秦仙傲经过了极为严密的研究,论证,我秦仙傲这些年做工夫,花精力最多的便是这白话文方案。大家是相信我秦仙傲长年累月花的功夫,还是相信他们短短几个月思索的理由?”

丰林海身子一颤。

“是啊!秦公子是什么?”

“那些又是什么人?秦公子想的会不如他们?秦公子思虑得会不比我们多?”

这一刻,丰林海脊背挺直,脸上浮起温和惬意的笑容:“秦公子好霸气,辩都不与那些人辩,就是一句,相信我秦仙傲,还是相信他们?哈哈……”

心中石块落地后,丰林海咂了一口茶,这才往下看。

“我曾说过做事情要‘积极调研、大胆想象、小心论证、谨慎实施、随时改进、功成推广’,因此这白话文在我的论证方案中是于国于民有大利的,可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秦仙傲也不能拿百姓的福祉来做实验,因此这一次白话文替代古文,会先在我岭南领地实施……”

“只在岭南实施?”丰林海心头一跳,仿佛有些空落落的,“秦公子也真是,怎么就只在岭南,我们这里就不能……”

汴梁、洛阳一带无数老百姓看着这一份报纸,尤其是一些人原本也像丰林海一样担忧的人,这时看报看到秦仙傲的文章。

和《真理报》,和吕希纯、司马康等人的访谈理由百出不同,秦仙傲根本没长篇大论的反驳他们,只是说他们的理由不合《工具论》,所以不屑驳斥,而后就是一句话‘相信我’,结尾。

可就是这一句短而有力的‘相信我秦仙傲’带给众人无穷的力量,吹散了他们心中的雾霾。

“秦公子的才智,会不如我们?”

“我们担忧的,秦公子会想不到?”

“相信秦公子说的一定是最好的,我们不能给他拖后腿!”

……

有了这想法后,一个个心头石块落地,也能安心惬意的看下面的文章,可这时文中一句‘白话文只在我秦仙傲的岭南领地实施’,又让众人心中纠结起来。

第五卷天龙寺第二百一十六章激水之疾,至于漂石,势也

“好,好一个只在岭南。∑。∑”

司马光嘴角微抽,目光落在报上秦仙傲的文章上。

“我还是小看他了,我以为他的野心不大时,他野心很大,先报纸,后白话,再以教材,拼音,又组建教材编写组……,这明显是颠覆一切,要立比秦始皇统一文字更大的,万世不朽之功的架式,可是我以为他野心够大,终于下定决心阻拦时,他偏偏知道收回拳头,将白话文在岭南进行试点,好一个狡如狐,勇如虎,知进退,明得失……”

“嗯。”一旁司马康沉着脸,目光闪着愤怒的光芒,“这秦仙傲欺人太甚,我们写了这么多文章,费了如此大力,甚至还邀阿朱阿碧做了访谈,他倒好,一句话‘不合《工具论》’便打发得干干净净,偏生这一句,胜却千言万语。”

“这一句确实胜却千万语。”司马光也点头。

治国之道,外在环境千变万化,而《工具论》是严谨的东西,要想让道理完全合乎《工具论》,在司马光看来比之写一本《伦理学原理》难了千百倍。

“不过,他这一次最厉害的反驳还不是这……”

“哦?”司马康疑惑。

“他秦仙傲这一次最厉害的反驳是那一句‘相信我秦仙傲’。”司马光沉声道。

司马康一愕,看向司马光:“这一句?”

“这话,别人说来天下百姓会当是放屁,可是他秦仙傲!”司马光低沉着声音,“那些忙于生计,没多少时间思索大道理的百姓,最服的就是这‘气场’!好霸气,好气势!这‘气场’也只有秦仙傲才够格,我们都不够!”

“父亲……”司马康瞪眼看着司马光,“我们是不是过于抬高了秦仙傲?”

“不!他有《神仙国游记》,有不到二十便比肩苏东坡的诗词成就。有《伦理学原理》,有《几何原本》,有两道悬赏题,有倒皇运动的威望……”司马光瞟了司马康一眼。“任何一个人有了这样大的成就,已经可以成神了,秦仙傲在愚夫愚妇眼中为什么不能是神?为什么不能一句‘相信我’便胜却千言万语?”

“这……”司马康愕然。

“如果真这样……那我们和他……”司马康摇头。

“哼!”司马光冷哼,“万物盛极而衰,越是爬得高。摔得就越惨,王安石之鉴你忘了?秦仙傲一步登天,注定了他这一生是个悲剧,看着吧,他威风不了多久,岭南治政,天下人人眼睛都看着,给他一年,二年,甚至三四五年。是可以,可是十年,八年如果还没有起色,甚至更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