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幸福武侠-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根子上去找。溯本求源,好,好一个秦仙傲。”圆照宗本大师声如洪钟。

“大师,这文章真的很好?”旁边青年和尚瞪着眼。

圆照宗本微笑着放下报:“你知道世间最怕什么么?最怕的是认真,秦仙傲有那样的才智。却不好高鹜远,反而扎扎实实从基础,从基本钻研起,这样的人,很可怕,很厉害。”

“认真?基础?”青年眼里更是迷惑。

四周一个个和尚也是满脸疑惑。

“天地之大,奥妙无穷,非人力所能尽也。”圆照宗本大师缓缓开口道,“虚心使人进步,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快的进步,真正有才学的人,是不屑于装神弄鬼,秦仙傲此人当真可得一个‘傲’字,岂不看《范畴篇》,只看他这标点符号,便大有内涵。”

“标点符号也大有内涵?”

众僧面面相觑。

“还请大师明示。”一老僧人恭敬道。

圆照宗本微微笑着:“所谓点逗,自古以来读书人便使用过,但是只是自己读书使用,写文章。写书信,写奏折,却是不用点逗的。”

“这是为何?”

“一来,点逗不统一。各行其事,都是私下里用。二来,便是在于不用点逗,更能显示自己的文采,才华。”

“你们可读过《论语》,《论语》一书。词简义丰,段海峰注解的《论语正义》想必不少人读过,你看里面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随便你怎么解释,都可以,所以,这句话便立于不败之地,孔子便先天立于不败之地,错的是你理解上错了,后人的注解错了。”

“这部《论语》,你们看着,千秋万代之后,即便沧海桑田,伦理道德都改变,它依然是经典,依然不会错。”

“这对立言的人来说是有用的,可是对于传道,却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秦仙傲如今使用点逗,便是打破这一陈规,封锁这一漏洞,让那些站在高处的人对自己说的话,狡辩的可能性降低了一些,无疑他是与诸子百家,历代圣贤作对,更是与现今的无数鸿学大儒作对。”圆照宗本大师说到这心中很是感慨。

用点逗来减少句意的歧义,不止他,整个学问界凡是真正的大儒谁不知道,可是谁都不敢出手去纠正这个缺点,一来是为了自己,让自己的话永远是正确的,二来则是不敢得罪了同道,三来是没那个本事,因为破除了装神弄鬼,要想再赢得他人的敬重,就得有真正的学问,而这些偏偏是很多大儒所没有的。

可秦仙傲敢,而且还不止在点逗方面。

“报纸,白话文,点逗,再加上这《范畴篇》……”圆照宗本大师心里波涛汹涌,“破除一切装神弄鬼的文字游戏,抛弃无用累赘的文采,让文字成为真正传道解惑的工具。”

“这秦仙傲是在逼,逼着读书人没有文字把戏可玩,只能真真实实去做学问,他是要革他人的命呀!”

……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书籍与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语句优美,文采飞扬,甚至用很多有趣的对话,故事来讲叙不同,也与儒家、道家大量采用诸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样智慧的经典格言不同。

亚里士多德的书中大都是一条条抽象枯燥的讲解。

这些毫无文采可言,又很难找到重心点的文章,按理说是没多少人会读的。事实上,即便后世,除非专研哲学的,一开始也是没人愿意去读亚里士多德的文章的。

可是对于武道界来说。

这是秦仙傲千辛万苦,耍尽一切心机抛出来的他的学说,即便这学说真的不值一文,也不敢小视,也要去研究。为何。为何聪明,才学过人的秦仙傲要抛出这样的学说?

精英阶级都这样想。

那些普通百姓、市井小民,普通商绅地主财主们是从骨子里相信神仙国的存在,并且想从中得到神仙国的秘密的。

秦朝这《范畴篇》一抛出。

即便看起来无趣。枯燥乏味,甚至每一个字都懂,每一个词都明白,每一句都看得懂,连在一起却不知在说什么。

可反而激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神仙的东西要是这么容易就明白。那就不是神仙国才能弄出来的,老祖宗,孔夫子也能弄出。”

“这些东西看似普通,可里面一定包含着某种大道理,大道理,就像一套少林普通罗汉拳,其实包含着少林数种极精妙的上乘武功一样。”

“越是这样,就越说明这不简单,慢慢来,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蠢蛋才相信这没什么看头。”

“秦仙傲是多么聪明的人,他都没说这东西一文不值,你算什么,也敢说没什么看头!”

……

在后世,没多少人会读的《范畴篇》尽然引得从上至下,无数人的苦思,钻研,一些读书人甚至抛弃手中的儒家经典,专门钻研起《范畴篇》来,即便没钻研出一丝成果。也不在乎。

“神仙国第一部书《工具论》,共六部著作,这是第一部《范畴篇》,而这范畴篇。他才放了多少在上面,连三分之一都没到吧。”

……

在秦仙傲、神仙国度的名声下,原本在后世明朝时抛到中国,掀不起一丝浪花的亚里士多德著作,这一次却格外火。

各大城池。

“知道什么是实体,什么是主体。个体,什么是第一主体?”

“那你懂什么叫复合的表达,什么叫宾语,什么又叫命题,何谓表语?”

“范畴篇我现在可是能倒背如流。”

“倒背如流谁不会,你知道里面隐藏着什么天机么?”

“你说说看?”

“这《范畴篇》为何从名字,从语言开始说起?我觉得这里面可能要来一个大家伙。”

“哦,大家伙?”

……

无数讨论形成一个研究浪潮,很快第二期的报纸也出来了,而这一期,接着上一期的《范畴篇》继续连载,这一次连载的内容,看起来比上一次的更加抽象,而且繁杂,读起来让人很难啃下去,可是对于信奉书读百遍其义,连看不懂的古文都能通背的古代读书人来说,这算什么,三下五去二,很多人不到一天,便将这文章给反反复复背了个滚瓜烂熟。

西方的哲学之所以晦涩难懂是在于它的抽象,在于很多人读第一次很难懂,可并不是说读上三遍四遍,三十四十遍,甚至都能句句背得出也不懂。

当真正静下心来研究,甚至都能背得出时,这些道理便一通百通。

而后一期期连载。

《范畴篇》虽然依然没让人从中找到通往仙神大国的秘密,但是里面很多治学的方法,方式,比如如何下定义,如何归纳性质,定范畴,使人不产生误解……等等各种方式却因而渐渐深入到了人心。

很多书院的读书人读书时,争辩时。

“原来这个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他只是注意到了这个现象,现在我明白了,范畴篇其中的类,不就是讲解这个问题么?”

“是啊,公孙龙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可敢就注意到了这个论辩技术,可要说学说他的却缺乏必要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

各种概念、定义,甚至名词都开始自觉用于辩论中,甚至因能用上神仙国的知识而洋洋自得。

第五卷天龙寺第五十八章同一类人

《范畴篇》在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中是很简短的一篇著作,很快,秦仙傲连载完,段海峰不负众望,如期发布他的《解释篇》。

“这就是解释篇?”

“厉害,这才几个月?这段海峰居然真的学会了神仙国语言而且能够很好的翻译。咦,怎么感觉与《范畴篇》差不多?”

“对呀,若不是事先知道,我还以为也是秦仙傲的翻译呢。”

“差不多?你仔细读读,这里面变化大着呢。”

……

解释篇无论在行文,还是写作方式,亦或用词用语等等都与范畴篇极为相似,可是真正读起来,很多人感觉比范畴篇更艰深。不过众人也知道,这艰深也许是神仙国书籍原本就是这么回事,因此也不能因此说这一次比试秦仙傲胜了或者输了一筹。

时间流逝。

段海峰《解释篇》载完。

刘琴《前分析篇》第一卷载完。

秦仙傲《前分析篇》第二卷载完。

段海峰《后分析篇》第一卷载完。

……

如果说《范畴篇》还比较容易理解,《解释篇》就有点麻烦,到了《分析篇》就有些头痛,整体连载是越往后便越艰深晦涩,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只要真正静下心去读,去研究,这些还是能看懂的,毕竟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在哲学中根本不艰深。

和原本历史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明朝传入中国后,无人问津,被学者鄙视不同,这一次无论是武道界。还是普通阶级,很多都疯狂的研究,学习着这些书籍的内容,并以之为时髦,这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

江宁钟山脚下。

一老人坐着一头驴。缓缓行驶在路上,老人手中捧着张大报纸,似乎在读。

“王相公好!”

路旁偶有人见到这老人连恭敬行礼。

王安石似乎整个心思都在报上,对于旁人的行礼根本理都没理睬,旁人也不以为异,王相公想起事来。往往陷入一种自己的世界中,对外事是不会有感应的。

毛驴一路晃悠悠的来到了一座寺内。

“老爷。”

旁边仆人碰了碰王安石:“到了。”

“哦?”王安石如梦初醒,下了驴径入里屋,很快寺内一处院子大树下,煮着茶水。王安石对面坐着一仙风道骨的僧人。

“觉海大师,你刚刚从天禅寺回来,我听圆照宗本大师也在天禅寺,这么说你应该见到了他吧?”

“我去迟了。”蒋山觉海禅师微微摇头,“去时他已经要离开,我只是和他见了一面,稍微说了几句话,问了下大师对秦仙傲等人抛出的《工具论》一事看法。”

“哦?”

王安石眼睛顿时精光闪闪:“宗本大师的见解向来一针见血。直指本质,不知他如何评价?”

觉海禅师微微一笑。

“王大人,相比宗本大师的想法。我现在更想听听你的看法。”

“你这人,还是老样子。”王安石哑然一笑,“你想听我的看法,我亦想听你的看法,我记得秦仙傲《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周瑜论赤壁败曹之计时,曾各于手心写一字。同时展示给对方,我们不如……”觉海禅师更是笑得开心:“王大人有此雅性。我岂敢不奉陪?”很快文房四宝摆好,研上墨。两人背对而坐,各在纸上写上一行字,这才转身同时置于身前桌上,只见王安石那边是:

“秦仙傲与我是同一类人。”

觉海禅师则是:“秦仙傲与你在做同样的事。”

两人都是一愣,随即爽朗笑了起来。

“大师也认为秦仙傲在发动一起改革。”王安石眉头一闪一闪的,心情似乎格外畅快。

“此人之大胆,不下于你王介甫,你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搞改革,他为什么不敢?”觉海禅师笑道。王安石一笑:“秦仙傲猖狂,再加上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颠覆魔王段海峰,怕真还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就是不知圆照宗本大师又何看法?”

“宗本大师他似乎有些隐瞒,不想多说。”觉海禅师说道,“当时我见他面时,已经连载到了段海峰的《解释篇》,我记得宗本大师说秦仙傲,或者段海峰做的是‘超越’。”

“超越?”

王安石目光落于桌上:“如今世道,看似繁荣,其实已经走到头了,物盛则衰,老夫当年欲以一人之力挽天,终究是人力有限,连司马君实、苏东坡这样的人都看不透,沉沦于其中,阻我改革,任其败亡,何谈其他?秦仙傲、段海峰要超越?”

“他能够超越么?”王安石低低自语。

“王大人,我也曾问宗本大师,究竟是个怎么样的超越,宗本大师说,秦仙傲、段海峰的层次已经在他之上。”

王安石神情一僵。

“宗本大师认为秦仙傲、段海峰层次已经超过了他?”王安石眼中闪过惊讶,圆照宗本大师的智慧,王安石是很佩服的。

“我当时也很惊讶,宗本大师只是笑笑,说秦仙傲、段海峰要走的路与诸先贤不同,他们走的那条路有可能是对的。”

“与诸先贤的路都不同?”王安石再次露出讶色。

“王大人,这秦仙傲确实很有趣,他以二十首词闯出名声,而之后除却那首白话诗,《三国演义》小说中的诗词外,再无其他半首词面世,反而办报纸,他这报纸用白话,而不用文采更美的文言,你不觉得这里面很有蹊跷么。”

王安石眼中精光一闪。

“他是武道中人,若只是为拉拢天下人才,只需办报即可,报上用文言,无需用大白话,提倡大白话。”王安石道,“本来我还猜不出他为何用白话,可是现在却出一样东西。”

“什么?”

“标点符号的统一宣言。”王安石声如金石,自那一次秦朝说要用标点后,之后每一期报纸所有文章全都用了标点符号,这样一来,确实读起来比以前更加轻松省事。

像这么一张报纸,其文字量,若是在数年以前,用在古文上,便是一本厚厚的书,换个普通读书人,就这么一点东西便要学数十天,甚至数年。

而王安石要阅读通,也得很长时间,可现在,一目扫去,不用多久便看完了,这效率提升何止数十倍?

这些一方面是白话带来的,一方面又是排版外加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刚出来时我还有些懵懂。”王安石眯着眼,“可是这《工具论》文章一期期连载,越是读,越发现里面讲叙的很有意思。”

“意思?”觉海禅师倒过一杯茶。

“嗯,这《工具论》是看似易读,可真正要读通,读懂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越往后就越纠缠不清。”王安石说到这一双老眼光芒闪闪,“这是什么意思?用了大白话为何还读起来头痛?”《工具论》读着头痛,这自然不是王安石自己读着头痛,而是……王安石看向身旁不远处的仆人。

和洛阳城一样。

安宁也是上下老幼,无论贫富只要识字,都喜欢读报纸。

王安石如今归隐,与普通百姓打成一片,自然知道这些普通百姓虽然也很喜欢研究《工具论》,可有很大一部份读这文章感觉头痛无比。

文言文一方面是长于文采,另一方面就和道藏,佛经一样,是模糊,为了达到模糊,让人读不懂的目的,道经甚至用隐语,佛经直接音译梵语。

这样一来,能读懂释、道、儒的人自然高人一等,这样的士大夫才能享受那些愚夫百姓崇敬的眼光,无条件的服从。

可是现在……

“用人人能懂的白话去讲一个道理,即便讲秦仙傲他们抛出的那些简单至极,无用的学说,不玩任何文字把戏,也能绕得人觉得高深莫测,那去讲叙真正有用的经世致用之学,自然会更加艰深莫测,而且研究,讲叙那样的道理能够对世人,为后世谋千秋百代的福利。”王安石眼中闪着精光,自近几期报纸登载以来,他感觉越来越发现秦仙傲抛出这一套‘学说’的目的。

可是还不怎么确定。

而今听了圆照宗本大师的评语。

“不玩花招,让人把心思真正花在做学问上,这……应该就是秦仙傲、段海峰等人的目的,而这……”

“也是圆照宗本大师说秦仙傲、段海峰已经在超越,已经走另一条路的原因。”

“可能更是秦仙傲、段海峰层次到了极高,发现,即便是不玩花招,真正的学问也是极高深莫测的。”

……

树下王安石站了起来:“觉海大师,王某心有所感,这便告辞。”

“心有所感?”觉海禅师看着王安石。

“我要写稿。”王安石神采飞扬,这种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情形还是当年王安石写《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万言书时,入朝拜相主持变法时才有的。

“写稿?”

“我要给新青年投稿,不是文言稿,是白话稿。”王安石声音爽朗。

“给新青年投白话稿?”觉海禅师瞪着眼滚圆。

很快王安石坐着他那头驴晃悠悠的回了自家居所。(未完待续)

第五卷天龙寺第五十九章王安石入城

“王相公来了!”

“王相公进城了!”这声音不时响起在江宁城街头巷尾,货铺茶楼。▲∴▲∴,

王安石罢官后,隐居江宁钟山。

这么一个大人物晚年住在江宁,江宁附近的百姓都很是与有荣嫣。不过王安石好山水之乐,虽然不时出门跨驴踏郊,游山玩水,却从不入城。

如今突然出现在城中,众人自然好奇,虽然没有当年司马光入东京,万人空巷的盛景,可是奔走相告,甚至一些没见过王安石的,纷纷放下手头事,往大街跑去想看看王安石是什么样子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这秦仙傲倒是个能人呀。”

王安石耳微微一动,便知道有不少人嚷着要看王相公往这街上赶来,“想不到我王安石进一个安宁城都被追着看。”王安石心中一笑,“旖儿上次来信说,阴癸派也有人支持秦仙傲,怜妙玉已经贴身保护秦仙傲数年。”

能够让报纸这种大杀伤性武器在大宋办下去,王安石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秦仙傲一定打通了慈航静斋的关卡。

打通了慈航静斋,还能同时得到阴癸派的支持,王安石都羡慕得甚至嫉妒。

“王某主持改革一事,若不是慈航静斋明显不支持,天下七成以上的人都反对,何以至此?”

改革的失败,王安石看似已经不在意了,每日里跨驴游山玩水,可是心中却是窝着一团火,这火永远不可能熄灭,只会越来越旺盛。

不甘!

愤怒、抑郁,尤其是司马光如今持政,尽废新法,凡是他王安石支持,便一杆子打翻,这让王安石心情非常不好,耿耿抑郁无法排解。幸亏出现了报纸。

每天的看报,分析报上文章早已成了王安石生活的一部分。

而报上登得最多的便是秦仙傲的文章,特别一开始的数十期,几乎便是秦仙傲一力支撑起来的。可即便现在优质白话文多了,秦仙傲的《三国演义》,重读历史栏目依然是最受人欢迎的。

文人向来都是自傲的。

王安石作为天下有数的高智商聪明人,最为自负的拗相公,自然也是极傲气的。

私底下也一次次学着写白话文。

当然王安石文言文文采飞扬。有这古文功底在,再加上生活阅历丰富,他的白话文上手极快,水准早已也不弱于秦仙傲,只是他写的所有白话文文章都锁在自家书房,从不外现。

虽然王安石的白话文水平高,可是在写这白话文时,王安石也认识到了要达到秦仙傲那种程度多么可怕。

“那些简短的散文,我能写得出,可是像那《边城》我便写不得。”

秦朝前世写《边城》的沈从文是可以获诺贝尔奖的。他的代表作《边城》也是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中排第二的,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王安石虽然不知道这些,只以为是秦仙傲写的。

但王安石是什么人,以他的眼光岂能看不出《边城》的强大之处。

“那篇《三国演义》,又是另一种金戈铁马,粗犷的美感,而且里面的战争描写,简直就是艺术。”看《三国演义》,王安石注重的是里面的实质内容,而不是文字语言。王安石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如果有素材,自己也能写得出《三国演义》,可是最难的就是素材。

“那草船借箭。真不知秦仙傲是怎么想出来的。”

“那三顾茅庐,写得简直神了。而之后的的火烧赤壁,一计连一计,环环相扣,唯其孔明作法借东风,斥之于鬼神。未免是个败笔……”

……

王安石晃悠悠的不知不觉间到了一间门面前。

“老爷,到了!”

“哦!”

王安石从沉思中醒过来,目光看向这门面,这是一间普通的房子,只是房子门牌上写着‘新青年报社’五个大字。

王安石目光一下便落到这五个大字上,闪出异色。

这五个字都是楷体,虽然是楷字却非欧,非柳,非颜,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目光乍一落上便有一种这是一种完美的字的感觉。

“好!”

王安石不禁喝彩。

“老爷,听说这是秦仙傲的手笔。”旁边老仆介绍道。

“秦仙傲?”

王安石眼里闪过一丝异色,书法可是掺不得一点假的。

“且不说这笔字自成一体,另开一脉,光说这笔力,至少有四十年功夫,这秦仙傲……”王安石心中翻滚,要练成一笔好字,不仅要开窍,更要的是常年累月不停息的苦练。

“苏东坡说秦仙傲书法天下第一,虽然是捧他,但长此下去,数十年后真有可能成为天下第一。”王安石也不急,就站在门前揣摩起牌匾上的书法来。

早有仆僮入门通报。

新青年报社内。

吴奥在房中打着一路拳,如果有见识高的江湖人在此一定能认出这是丐帮的一套拳法。

吴奥。

原丐帮五袋弟子。

曾参加杏子林大会,杏子林大会乔峰被罢黜,吴奥是站在乔峰这一边的,至于全冠清等人说乔峰是杀害马大元的凶手,最后马夫人、陈长老等更是拿出证据,丐帮很多弟子都疑神疑鬼,再加上乔峰是契丹人这事连乔峰自己都觉得是真的,更是让众多丐帮弟子觉得不该信任乔峰。

可是这些人中不包括吴奥。

吴奥虽然也认为乔峰是契丹人,可从没怀疑过乔峰杀马大元,乔峰杀父、杀母、杀师这些事。

“当年年少春衫薄,走马楼台是轻狂!”

“丐帮从上至下,就是一群糊涂蛋。”吴奥也是读过书,而且考过秀才,学问很不错,只是羡慕喜欢江湖中快意恩仇的生活,又听闻丐帮是天下第一帮派,北乔峰、南慕容,乔峰如何英雄盖世,再加上自身武功不错,这才加入丐帮,追寻自己的江湖生活。

“那马夫人就是个妖妇,一看便知道是个戏子,全在演戏,那全冠清,寡廉鲜耻,偏偏他说什么,都有人信,当真是,当真是……”

丐帮的愚蠢其实吴奥早就看到了,只是一开始还有一些侥幸,直到杏子林大会才恍然大悟,自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可是叛出丐帮,又该何去何从?

再次走科举是不可能的,不说科举之难,就说他加入丐帮。丐帮在朝庭眼中就是一个黑社会,这事若查出,怎么可能有人愿意录取他?

只能做生意。

吴奥便在这江宁城开了一家酒楼,虽然时间短,但也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只是忙了点,连个看报的时间有时都得挤出来。

直到阿朱、阿碧的到来,认出了他吴奥是在杏子林出现过的丐帮弟子,而后说是她们是新青年报社的。

“新青年报社的?”

当时吴奥便瞪大了眼。

秦仙傲办报纸,这影响力可不止是普通人和读书人,就连江湖武林人士也是疯狂的报纸爱好者,吴奥作为一个读书人,尽管那时江宁还没有新青年报的分社,可他也是想方设法从洛阳买到每一期的报纸观看。

而这阿朱、阿碧。

吴奥亲身经历杏子林大会,岂会认不出这两个当时据说是慕容复家人的两个少女。

只是怎么两人成了新青年报社的人?

吴奥感觉自己大脑都有些短路了。

而后阿朱、阿碧说她们是新青年报社的总经理,总管除了报刊内容外的一切事务,如今准备在江宁开办一个分部,正要招江宁的总负责。

“江宁新青年报的总负责?”

吴奥一下心动了,他可是知道报纸在整个大宋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的,能够坐上这报社总负责的位置,不,只要是在报社做事,这就是一种荣誉。

商人地位低。

报社虽然也沾了一点经商的边,可在人们心目中,这是学问人做的事。

整个江宁应聘总负责职位的人不少,经过层层考核,最后阿朱、阿碧选择了吴奥。

“我的才能,在所有应聘人中间,算不上最好的。她们选上我是看中了我的义气,为乔峰鸣不平从而叛出丐帮,所以才另眼相看。”

成为江宁新青年报总负责后吴奥很努力,同时也发现自己真来对地方了,不说待遇好,走在外面倍有面子,当说里面见识的很多新事物,新规则。

“那个什么电报,啧啧……千里之远,都能瞬间通话。”

“这电报据说是秦仙傲发明的,而后那个什么木姑娘,王姑娘进行改进的。”

“还有那印刷机,虽然是段海峰的,可是段海峰为什么就只给我们报社用……”

“对了,还有上面的人一个个武功都高得。”

吴奥至今还记得有一次,阿朱、阿碧来这里视察,接到电报有急事时不经意间展露的那一身功夫。

“一步跨出,像是横跨天际,飞了起来一样,那距离比乔帮主全力施为之下还要远得多,这什么功夫?这应该是她们后来才有的。”吴奥很清楚,阿朱阿碧在他面前展露的功夫,绝对比那慕容复要高出不知凡几。

一个慕容家的丫环有这样的功夫,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一路拳打罢。

吴奥走向办公桌,那里有大堆的来稿要处理。这时急促脚步声响起。

“吴当家,王大人前来拜访。”远远的便传来声音。

“王大人?”

“王安石相公来了。”

“快,快快有请!”吴奥轰的一下便冲了出去。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章千里传讯?

很快客房内,上等好茶斟上。

“王相公您能来鄙社,真是蓬筚生辉。”吴奥很是感慨,“阿朱、阿碧小姐曾多次对我说,江宁这个地方,王相公是第一人物,我自小便是听着王相公的故事长大的,阿朱、阿碧曾叮嘱王相公若来报社,报社一切都不隐瞒,让我好生招待,我谨记这话,如今总算盼到您大驾光临了。”

王安石微微笑着。

“我记得阿朱、阿碧小姐曾对我说过,如果有话要在报上说,可以来这江宁报社,你们可以在一盏茶功夫内联系洛阳总部,一盏茶功夫,这时间可是很短,不知是否真有此事?”王安石将‘一盏茶功夫’这几个字咬得特别重。

王安石隐居江宁钟山。

新青年报社的两大记者阿朱、阿碧是曾多次拜访过他,不过王安石只是见了一面,推脱了采访,那一次见面阿朱、阿碧便邀请他王安石游览参观报社,说王安石若有文章,或者有话要在报上发表,去江宁报社,报社的人自会在短短一盏茶功夫内联系洛阳。

一盏茶?

当时王安石就懵了一下。

王安石见识广博,知道南京与洛阳相隔甚远,没有二千里,也有一千四五百里,这种距离就是使用信鸽,运气好也得一天时间,运气差,信鸽不给力的话,就是数天,半个月,一盏茶,当是能千里传音的神仙?

王安石当时只当是阿朱阿碧说错话了。

可是阿朱、阿碧又重复说了一遍,王安石才知道这两个女子说的一盏茶是当真的。

王安石心中自然好奇,甚至不信。

这一次正好要传稿,便直接来了江宁分社。

吴奥眉毛一挑。看着王安石道:“确有此事,王相公这一次莫不是?”

“我确实写了些东西,要在报上发表。”王安石向旁边仆人使了个眼色,那仆人连从身上拿出一封信,“吴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