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幸福武侠-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话,整个人完全沉浸在故事中,很快这一篇文字看完,脸色有些凝重。
“此人用怪涎的写法,看似怪涎,实则悲哀!”刘琴重重叹了一口气,看着窗外的大树,眼中闪过沉思,“这个人很有才华,很聪明,他没有直接写贪官污吏如何不为百姓作主,可是看过的人,都忍不住想到那一点。”
“师父看出来了?”
翁白灵眼睛闪着亮光。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种事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会写,我们红梅书府写怦击官府的文章没有十篇也有九篇,可是篇篇看完都感觉太白,太直。太希松平常了,看过即忘,留不下多少印象,可这一篇。”翁白灵兴奋说道,“他没有直接怦击官府。也没说王法如何不公,可读完文章后却不由自主的去思索那些不公,故事虽荒涎,可正是这荒涎反而让人忍不住去沉思,让人感觉到其中蕴含着的深沉悲哀和控诉,这悲哀无奈真正的烙入了人心最深处,师父,我有一种感觉,这篇文章一定能够上报。”
“上报?”
刘琴目光一亮,随即黯然。“白灵,你太天真了。”
“怎么?”翁白灵疑惑。
“文章是好,可是好文章就一定能上报?”刘琴轻轻摇头,“这文章内容太荒诞了,虽然我们觉得是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可别人如何想?能不能上,要看秦仙傲、还有那天竹、小婉三位主编的想法。”
“她们三个的水平,尤其是那秦仙傲不可能看不出这文章的好吧?”
“谁说得准?秦仙傲按理是看得出的,可是……”刘琴摇了摇头,忽然一笑:“不管能不能上报。写这篇文章的人很有意思,嗯,这个人的名字是‘秦显豪’,我记得学府弟子中没这么一个人吧?”
翁白灵眼里露出一丝俏皮的笑:“真没有?师父太也忘事。这个人你还接见过,我看师父好像很喜欢这个人。”
“有么?”刘琴疑惑看向翁白灵。翁白灵嘴角翘起不语。刘琴不由笑骂:“快说,连师父的玩笑你也敢开!”
“我没开玩笑,这人就是昨天来的秦仙傲公子。”翁白灵道。
“他?”
“你是说……”刘琴呼吸都微微一滞,瞪着翁白灵,声音有些急。“你是说昨天来求药的那人,他叫秦显豪,不对呀……”
“就是他。”翁白灵点头道,“我问他名字,他总说自己是秦仙傲,我便直接给他取了个名字秦显豪。”
“这么说,这文章真是他写的?”刘琴重重喘了两口气,“他会写字,还能写得这样好的白话文,这……”刘琴转身看着窗外,脑子里一片轰乱,“他不是连成语都说错么?他不是说的话,唱的歌用词粗俗不堪么,上一次他明明是市井中打滚的无赖货,怎么这一次便……他这字,虽然写得不怎么好,可是能写字……”
“对了,这篇文章是他口叙的,字是陶叔亮帮他写的。”翁白灵目光疑惑的看着刘琴。
“字是别人写的。”刘琴身子仿佛一松,脸上都轻松了下来,“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他长学问了,原来他只是,不过他口叙也能说出这种故事,看来我眼光还是不错的……”
“师父,他老说着要见你,你要不要?”翁白灵说道。
“见?”刘琴嘴角微笑,摇头道,“不见,要见我让他按规则来。”
“那这篇文章?”
“寄到报社去吧,未必能发表的。”
“若是发表了呢?”
“那便见见他吧!”
……
红梅书院一处走廊。
“秦师弟,你那文章虽然写得差一点,但不用怕,初学者都是这样的。”陶叔亮背着手,满脸兴奋,“我给你讲这学院第一条规则,就是要想混得好,自学能力非常重要。”“自学?那为何来书院?”秦朝一副小师弟请教学长模样。
陶叔亮对秦朝的虚心很是满意,整个红梅书院,众多同学中他陶叔亮入学比较晚,再加上年纪小,出身不好,未进入学院前根本得不到好的老师指点,他的学问是整个书院最差的,所以别人都能当他人的领路人,唯独他没资格当别人的领路人。
如今来了一个新人,虽然名义上的领路人是翁白灵,可实质上却是由他陶叔亮来带路,他也可以过过当领路师兄的瘾。
“这可不同。”陶叔亮咳嗽一声,胸脯抬得更高了,“在家里自学的话,有了学问上的不解和疑惑,没人可以请教,只能独自苦思,往往走入歧途,你的学识不高,肯定也是这方面原因,而在这里,那就不同了,不仅有老师,而且每一个学子都有领路人带你学习,像你的领路人是我的话,我便会时刻带着你在身边,时刻指点你的学问,直到你学识超过我为止,这进步起来速度自然有如神速。”
“因此你有什么疑惑尽管问我,别拘束,你要是不问,反而不把我当兄弟了。”陶叔亮说道。
秦朝一笑:“这么说每一个领路人都不会藏私,会尽力教他所带的学弟?”
“那自然,这是规矩,而且我们红梅学院的风俗是,学弟进展速度,或者学识很快超过领路人,这不是耻辱,这是领路人的荣耀,像吴顺之师兄,大伙儿都尊敬他,为何,他带过三个学弟,如今学识都超过他本身了,老师说了,人的资质是有高有低的,这是运气不好,就像仓中鼠与厕中鼠,同是为鼠,命运不同,所以我们不仅要自己长进,还要帮人长进,而且……听学长们说,教学弟学问时自己的学问也能长进得更快。”
“哦,教别人也等于在回顾自己的学问,温故而知新,这确是好方法。”秦朝点头。
陶叔亮更是眼睛都笑开了:“秦师弟一看就是聪明伶俐的人,一点就透,对了,我带你去见见其他师兄……”很快——
“还请萧大师兄多多照顾!”秦朝向着这红梅书院第一号人物,三公子之首的萧太厚拱着手。萧太厚是个和秦朝年龄差不多的青年,一脸憨笑,他上下打量着秦朝,眼里闪过一丝异色。
“秦师弟客气,你是由陶师弟带入门,嗯,好好学,争取早日追上我。”萧太厚温和说道。
萧太厚!王明尧!公孙准……红梅书院的书生大部份还是很和气的,一个多时辰过去。“现在只剩下蒙高师兄你没见过,这蒙师兄也是最近才入学院的。”陶叔亮说到这眼里闪着光,“他刚入学院时本来是我当他领路人的,结果被赵师兄给抢走了,蒙高师兄本来字都不认识几个,可短短时间学识便超过我了,当真是神人。”
“短短几天,从不识字到超过你?”秦朝心中有些惊异。“很惊讶吧。”陶叔亮往后山谷树林中走去,“蒙师兄不是一般人,他本是江湖大侠,最近看透江湖仇杀,故而弃刀从书,他一般都在这树林中攻读,你跟我来。”
两人走了一会,秦朝眉微微一皱:“这声音,好像有人在里面耍拳。”这时陶叔亮说道:“蒙师兄就在前面,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打一会拳,读一会书,所以才经常一个在后山林中。”
“打拳?武林中人最忌人偷拳,我们这样……”秦朝疑惑。陶叔亮一笑:“无妨,蒙师兄说过他打拳不介意外人观看,而且我带你去更是没事的。”
很快两人穿过数十丈树林。
“呼!”“呼!”
激荡的声音响起,林中一个高大汉子,约三十一二岁,正一拳一脚虎虎生风的打着一路拳法。
“是这人……”秦朝脑海里浮现一人。
前些日子薛慕华、游氏兄弟召开英雄大会,河南一地的武林人物很多都到场了,乔峰与群豪相斗时,秦朝曾远远的看了几眼,虽然因阿碧的事,只看了几眼便离开了,可是秦朝的记忆力还是记住了当时的武林人物。
“这人当时是使两杆短枪,他居然没死,当真是好运气。”秦朝心中点头。
。。。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章求其放心
林下空地。
打拳的高大汉子周身风气激荡,一拳一脚威势极猛。
陶叔亮眼睛发亮。
“这便是蒙师兄了,他这拳我虽然不懂,可是看这架势就知是高手,而且‘双枪太斗’蒙高在江湖上是大名鼎鼎,谁见了都得竖起拇指的。”陶叔亮语气里有着崇拜之意,“对了,秦师弟对江湖之事可了解?”其实武林中人在普通百姓眼里是高来高去的强者,不是经常在外奔波的,虽然也听说过武林高手的传闻,可都知道不详细,甚至以讹传讹的多,毕竟这些人离他们生活太远了点,陶叔亮本来对武林的事也知道极少,只是近来与蒙高在一起,自然知道的便多了。
秦朝知道陶叔亮的意思。
“听说过一些吧。”秦朝道。
“那秦师弟可听过大名鼎鼎的聚贤庄主人游氏双雄,可知道少林寺高僧?”
“略知一二。”秦朝说道。
陶叔亮眼睛微亮:“想不到秦师弟见识蛮广的,我三个月前都只知少林高手,不知游氏双雄。”陶叔亮感慨一声后说道,“蒙师兄是我们河南顶尖高手之一,能与少林高僧斗得不相上下,像聚贤庄的游氏双雄,两个一起上,蒙师兄也不怕,这身手……我们学院的其他师兄弟都说他离顶尖高手也不远,可惜我们不是武林中人,不然他这么在我们面前打拳,我们多少也能从中获益。”他说着连连摇头,又向秦朝道,“秦师弟,蒙师兄打拳,我们不便打断,看又看不懂,不如到那边说说话?”
“嗯。”秦朝应声。
这时蒙高舞拳的动作忽然僵了一下,而后一拳打出,他收回拳脚,微微沉思。又出了一拳,又思索一下……
陶叔亮眉微微一皱:“看来蒙师兄快结束了,我们再等等。”
“结束?”秦朝嘴角微笑,蒙高打的拳陶叔亮不懂。可是只要稍懂武功的大多都懂,因为那是一套武林中最常见的拳法‘太祖长拳’。
“聚贤庄,我大哥以一套人人都会的太祖长拳对战少林高僧,想必是这蒙高受到刺激了,也想钻研这普通的太祖长拳。”
“他的资质也不算差。可离乔峰的境界差得太远。”
乔峰的拳法已经到了返朴归真,和秦朝的‘一招破万法’,与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是一个境界,所以乔峰才能用最基础的拳法打出上乘拳法的威力。
可是普通人没到那个境界却强行去练,只会适得其反。
秦朝、陶叔亮等了一会,蒙高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拳法世界中,一直纠结在那个拳招上。秦朝心中摇头,蒙高错在哪里秦朝自然是明白的。
“秦师弟,你以前都读过什么书?”陶叔亮往旁边地面一坐,道。“可有读过《论语》?”秦朝心中一动,笑道:“我读过《周易》。”“周易?”陶叔亮疑惑,“这是什么书?”
秦朝一怔,便明白了,古代其实信息非常闭塞,不是那种文化极繁荣之地,很多读书人一生都只能读几本书,《周易》虽然是古代稍有知识的人必读的,可未必人人都知。
“是一本含盖万有,纲纪群伦。包罗万象的神书,此书读通据说能沟通天地鬼神,不过我只读过其中几句。”
“沟通天地?”陶叔亮顿时来了兴趣。
“不知秦师弟读过哪几句,说来我听听。”
“我读的是《周易蒙》。记得的只有一句,就是‘玉铉在上,刚柔节也。”秦朝说道。
“玉铉在上,刚柔节也?这什么意思,秦兄弟知道么?”
“自然,玉铉。玉制的鼎杠,节,调节,这大意就是:玉制的鼎杠处在鼎的上方,表明刚柔之间是相互调节的。”秦朝说到这,目光看向蒙高,话中意有所指。
“就这么简单?”陶叔亮笑了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句话意思看起来是简单,可天下事说易行难,就像打拳,有几个能将刚烈的拳练出柔来?”秦朝说道。这时蒙高心中一跳。
“刚烈的拳练出柔?”蒙高仿佛觉得有一层膜要捅破一样。
陶叔亮几天微一皱眉:“秦师弟你这么一说,确实不易,刚烈的拳如何练出柔?什么是刚烈的拳,何谓柔?”
蒙高连竖起耳朵。
只听秦朝淡淡道:“打拳是动的,打坐是静的,打拳要以动而求静,打坐以静而求动,这便叫刚中出柔,柔中出刚!”
“秦师弟你越说越玄乎。”陶叔亮苦笑。
蒙高却是身子一闪,来到秦朝面前:“这位师弟,如何个以动求静?”
“蒙师兄,以小弟看来,无非是‘求其放心’。”秦朝说道。
“求其放心?”蒙高一愣,陶叔亮也疑惑看着秦朝,“秦师弟,你话我又听不明白了,何谓求其放心?”
“你可读过《孟子》?”秦朝道。
立时陶叔亮脸色微微一黯:“我的学识尚未读到《孟子》,不知蒙高师兄?”蒙高摇了摇头,瞪着秦朝:“还请师弟明说。”
“孟子的《告子章句上》有一句我正好读过。”秦朝笑道,“这句话叫做‘学问之道,求其放心’,意思就是‘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求其放心,就是求的本心,放心回而后道心生。”
“哦!”
陶叔亮、蒙高恍然大司。
“师弟,那拳法的本心又是什么?”蒙高连询问。秦朝冲蒙高拱了拱手:“蒙高师兄,小弟是新来的,姓秦,名显豪,还请多多指教。”
“秦显豪?”蒙高连拱手回礼,“秦师弟,好说好说,嗯,你姓秦,不知与秦家寨,咦。不对,秦家寨并没有显字辈。”
“蒙师兄,秦师弟暂时由我领入门。”陶叔亮一脸得意的说道。蒙高微微一怔,刚才秦朝出口又是《周易》中的句子。又是《孟子》中的句子,他和陶叔亮的学问都没读过这些文章,怎么反而要陶叔亮这样学识极低的人领路,不过蒙高心思不在这里。
“秦师弟,你刚刚说得其本心。不知这拳法的本心是什么?”
“蒙师兄,你拳法的本心是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秦朝笑说道,“小弟区区一介书生,哪里懂拳法是什么。”
“蒙师兄,拳法的事。”陶叔亮也笑了起来,“你怎么反而询问起秦师弟来,拳法本心,你这天下难得的武功高手都不知道,我和秦师弟怎么可能知道?”
“秦师弟只是书生?”蒙高一怔。心中半信半疑,刚刚秦朝看似不经意的说话让他感觉拳法上似乎有些什么欲喷之而出。
“是什么呢?”蒙高怔怔站着。
陶叔亮眉微微一皱:“蒙师兄,你还忙,我和秦师弟便不打扰了。”
蒙高‘嗯’了声,神思恍惚的。陶叔亮连拉了拉秦朝衣袖,往书院走去。
“蒙师兄,我虽然不懂什么是拳法本心,但书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拳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
“人法地,地法天?”蒙高愕然看向离去的秦朝。
“这人。倒底会不会拳?”
……
远处树林中。“陶师兄,小弟还有些事。”秦朝说道,陶叔亮摆了摆手:“你有什么事,尽管去忙,我有的是时间。”陶叔亮离开后,秦朝身形展动。几个闪跃间便是数十丈,悄无声息的秦朝出现在红梅书院后面的屋落群中。
一间静室内,壁上只挂着一幅简单的‘慧’字。
“嗯?”
一稻草蒲团上,坐着的俏丽人影眼睛猛的睁开,“好厉害的轻身功夫,是谁?”
苗若红双手地面一按,整个人穿窗飞过,而后迅速朝着秦朝方向射去。秦朝双耳微微一动,脸上露出笑:“可是刘女侠?”
“是你?”苗若红出现在三丈外,眼里都是异芒。
秦朝昨天来,她和秦朝是见过面的,秦朝是不是先天她当然知道。“明明不是先天,居然来得这么近我才发觉,这……”苗若红胸脯微微起伏。
秦朝的内家拳,若有心偷袭,落脚比猫儿都轻,这种细腻到极点的功夫,就是一般先天高手也无法做到,苗若红发现秦朝,并不是从功夫,而是因为秦朝是非先天,泄露了一些气息。
“秦公子好功夫!”苗若红冷声道。
“这位师兄,还未请教?”秦朝道。“我姓苗。”苗若红冷声,“这里是我师父住处,难道他们没告诉你,不得允许不能进来么?”“哦,原来是苗师兄呀。”秦朝连抱拳,“苗师兄有礼了,学弟刚刚一时贪恋风景,迷了路,故而走到此地,没想到这里就是老师的住处。”
“迷了路?”苗若红心中冷哼,红梅书院结构简单,要脑子多犯浑的人才能在这种地方迷路。
“既然你现在知道了,赶紧离去。”苗若红虎着脸。
“这怎么行?”秦朝一声尖叫,“苗师兄,相遇既是有缘,既然巧合让我来到此地,这不是老天给的机会么?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我们如此有缘,你不请我进去喝……”
“滚!”苗若红眼神更冷,心头也是疑惑,她作为先天高手的气场,换一个普通武者,老早便退下了,可眼前这小子。
“苗师兄太让师弟心寒了。”秦朝一副霜打茄子模样,“算了,谁让师弟我是个新人,师兄,还请让开,我来了老师的门前,若不去拜访,岂不是让人笑话我不知尊师重道。”苗若红头痛:“你离开,规矩没得老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前来打扰,你离开就是最好的尊敬,你再不走,我可得直接动手。”
“好,我走。”秦朝退后一步,忽然叫道:“刘女侠,我知道是你!”
“滚!”苗若红暴走,直接一个闪身抓向秦朝。“哎呦!”秦朝连滚带爬的接连躲开苗若红的攻击。
不远一间屋子。
刘琴看向秦朝方向,当‘刘女侠,我知道是你!’这声音一出时,刘琴心微微一颤。“这坏人,他怎么知道?”刘琴瞪着眼,忽然一笑,“这人胡说八道,一定是诈我的,他可能从昨天我的声音里听着有些熟悉,便来试探,哼!我偏不见你。”
“这刘琴,还不出来,看来是真不愿见我。”秦朝躲开苗若红一抓,心头叹息一声,飞也似的离开了这里。
转眼三天,这三天秦朝都没去红梅书院。
大宋京城汴梁,这一天来了一个摇着折扇的白衣公子哥。
“北宋传奇商人胡通,我记得是在内城东鸡儿巷的‘老胡头布庄’,这胡通经商手段很厉害,为人也很不错,不过他现在还没完全发迹,真正发迹是三年后,这报纸经营找他倒是不错……”秦朝摇着折扇风度翩翩。
东鸡儿巷‘老胡头布庄’后房内。
“胡老爷,这是最近一期的报纸。”
“放桌上吧。”胡通放下手中茶壶淡淡瞥了那伙计一眼,“三子,你有没有偷看?”“哪能,老爷,我买到第一时间就送来了,绝没偷看。”“哦,这一期有什么新名堂么?”胡通笑问。三子眉眼一耸:“倒是有一篇叫《法律之门》的,很有意思。”“法律之门?”胡通咦了声,瞪着三子,“你小子说没偷看,没偷看怎么知道《法律之门》有意思?”
“啊,老板,这个……我是听别人说的!”三子飞一般跑出门去。
胡通起身在屋中做了几个动作,筋骨活动热了这才走到放了报纸的桌子上,他又摆了一叠点心。
报纸是洛阳出的,传到京城后,很快便引起了轰动,不仅读书人人手一份,连他们这些没读过多少书的普通市民,凡是有点钱的,也期期必定,甚至洛阳七文一份的报纸,到了京城卖到十七文,都供不应求。
“这酒色公子秦仙傲,真是个妙人。”胡通看向桌面的报纸,心中感慨,他们这些普通市民,虽然很多人都识字,可对读书有兴趣的毕竟不多。
胡通便是这么一个看着字便头痛的人。
这登文章的报纸,原本他是不想买的,可是周围朋友有人买了,说是读起来很痛快,很容易,而且这报上的文章是大白话,又写得极妙。
胡通虽然心里还是不怎么在意,可新鲜事物出来,不管喜不喜欢,都得去接触一下,这是胡通的处世经验,因此报着捏着鼻子也要读下去的想法,他花三十文铜板买了一份,没想到一读,完全没有以前读那些书的头痛,反而越读人越精神。
看了第一期后,胡通不仅自己迷上了这报纸,还推荐了不少朋友购买这东西,如今胡通周围圈子,识字的没有没读过报纸的。
ps:对不起,今天只一更。
。。。
第五卷天龙寺第七章秦师弟上报了
“那些书呆子喜欢的是报上那些短文,小三子他们最喜欢是《三国演义》。”最受他们这些市井中人欢迎的还是《三国演义》,胡通也不例外,每次看完报,心里都痒痒恨不能立即买到下一期。
“三国读起来让人痛快,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篇《边城》。”
胡通翻开报,稍微浏览了整张报纸,这报纸是横着排版的,横版读起来,尤其是这种白话文,就一个词舒服,整张报纸有些精彩的,有时只要一眼掠过便能得知。
“法律门前?”胡通目光在《法律门前》上稍微停了一下,还是略过看向其他版块,很快他翻到《三国演义》这一篇读了起来。除了第一期外,每一期报纸胡通都是先读《三国演义》,再读《边城》,读完《边城》休息个半盏茶,再读‘重读历史’……这三样他最感兴趣的读完才读别的。吃着小点心,喝着茶,胡通极惬意的读完三个最感兴趣的版块,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边城》越来越忧伤了,可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秦公子写商秧变法,写到现在都没写完,变法当真不易。”胡通感慨一声,心中很有些疑惑,秦仙傲写商秧变法,为何名字是‘千载误读商君书,强秦变法另有人’?难道正统历史书上写的商秧变法与秦公子所说的不一样?对于这个胡通也询问过自己在朝当官的姐夫张士仁,张士仁只是笑了笑,道‘秦仙傲的想法自是与众不同的,他若是说的和大伙都一样,也没必要搞这报纸,写这历史了。’。
吃了一块点心后胡通目光在报纸上搜索,很快落在《法律门前》这一篇文章上。
“三子说‘法律之门’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不知如何个有意思法。”胡通连看了起来。“法律之门前站着一个卫士……”这讲的是一个乡下人来到‘法律门前’要求见法,法的大门敞开着,但是卫士没有允许他进去。乡下人为了进门,于是一直等待着卫士的允许,直到死亡后,卫士才告诉他。这门就是为你而设。
故事荒涎变形,从逻辑上来讲,卫士不可能说出那些话,乡下人也不可能一直等着,特别是卫士在乡下人临死那一刻所说的话。尤其荒涎,可正是这荒涎让人不由自主的去思索。
不知不觉中胡通眼中涌起一抹雾气,恍恍惚惚中他脑中浮现起十多年前的一幅画面。
阴暗破烂的小房子中。
“儿啊,我已经没有办法了,为今之计,只有把你姐姐卖出去。”面黄肌瘦,一身补丁,五十多岁老者拉着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手说道。
“爹,真的没办法了吗?”男孩叫道,“不是说于大人是青天大老爷么?他难道不管?”
“孩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去,于大人都公事繁忙,那小吏连让我敲鼓都阻止,你爹我无能呀。”老者自怨自艾。
……
“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胡通放下报纸走到窗前,那老者是他父亲,看起来五十多岁,实际上才三十七,正当壮年。胡家本就不是富贵人家,那一年天景不好,遭遇旱灾,偏偏家里仅有的一亩田都被村中的恶霸强行夺去。那是将他胡家往死里逼。
因此他父亲想找地方官作主,可是一天,二天,三天……家里已经接近断炊了,官衙真正的大门他父亲都没踏入半步,无奈之下才将他姐姐卖给人家作妾。便是如今已经七十多岁的张士仁大人,他姐姐很得宠,因此他胡通才渐渐日子好过,胡通本身机灵,再加上有张士仁的‘照顾’,进入了商场,渐渐混得风生水起,如今更在这汴梁城有了产业。
“如今我的日子好过了,可父亲却在那一次谈话后没过多久便病倒在床,吃了半个月草药,一天早上便再也没有醒来,娘早死,父亲也去了,只留下我,留下给人作妾的姐姐……”胡通心中仿佛堵着一样,他恨那强夺他胡家田产的人,可更恨那让父亲一次次徘徊在门外的小吏,可是这么多年跌摸滚打,胡通早就明白了,最最该恨的是这个大宋王朝,可是这种恨只能埋在心底,甚至无人的时候他都不敢表露出来。
“好一个《法律门前》!”胡通眼里闪着光,“这个人倒是真的敢写,虽然他写的并没有任何一字一句怦击这现实社会,甚至故事极为荒涎,可越是荒涎,就越让人忍不住去弄明白。这篇文章的讽刺,谁看不出?不过那秦仙傲胆子更大,居然也敢登出来。”胡通走到报前,目光落在‘作者:秦显豪’五个字上。
“秦显豪么?”胡通心中默记这个名字。
……
《法律门前》这篇文章的登报,因为报纸不仅有着各种读书人买,也有大量的底层读众,而《法律门前》用荒涎、扭曲的故事却点中了社会,尤其是底层那些求法无门的民众的痛点,这效应,尤其是在底层读者中的效应是极为巨大的。
……
老胡头布庄,胡通还沉浸在《法律门前》文章中。
“老爷,老爷!”急促的叫声响起,三子风一般冲了进来,满脸红光四射,“喜事,大喜事,有一位白衣公子来到咱们店里,自称是办报纸的秦仙傲,说是要见您。”
“秦仙傲?”
“办这报纸的酒色公子秦仙傲公子?”
胡通跨前两步,冲到三子面前:“当真?”他一句话尚未说完便冲出这屋子。
“真是秦仙傲公子驾到?”胡通大嗓门响起,大步如飞的来到前堂的铺面,铺面内五六人,胡通一眼便锁定一个摇着折扇的白衣公子。
“阁下可是胡通?”秦朝淡淡道。
“不敢,正是在下,秦公子大驾光临,还请后面吃茶。”胡通连几个大步上前,冲秦朝躬身长揖施着大礼,“秦公子光临,鄙店篷壁生辉,请,请!”秦朝点了点头:“本公子事忙,茶就不吃了,我这次来是通知你一件事,本公子很看好你,想让你代理这汴梁城的报纸生意,给你三天时间考虑,若是愿意,三天后去洛阳这个地方……”秦朝手中飞出一张纸帖,“你找沈记书局的沈和谈技术以及合作事宜。”
“让我代理报纸?”胡通一颗心怦然而跳。
这些年在汴梁做生意,有着张士仁作靠山,他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已经积累了不少钱,生活也安逸下来,最近反而有些静极思动,只是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报纸可是大家伙呀!”胡通商场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现在眼光是极为敏锐的,自然意识到报纸的意义,这种意义赚钱还远在其次。
“你可听懂了?”秦朝询问。
胡通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施了个大礼才道:“秦公子,你是说你要在这汴梁也办一份报纸,而负责销售的事让我胡通来做?”
“正是如此,你也不要急着答应,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
“秦公子,不用考虑了,我愿意!”胡通声音斩钉截铁。“哦?”秦朝眼里露出一丝讶异,“既如此,我便和你谈谈。”一个时辰后秦朝离开了汴梁城。
第二天。
红梅书院后面林子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