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幸福武侠-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仲舒之后,自创的功法已经很少,而这些绝学就算能超越董仲舒,也只是提升过几斤或者一二十斤,幅度很小,直到佛家的达摩出现,来了个疯狂一般的超级大增长,一下将增力推至一千六百斤,可紧跟着道家发威了,增力一千七!一千八!一千九……直到二千斤,才慢慢正常。
这《天下剑谱》有十多卷锦帛,秦朝一卷卷往下看。
忽然——
“五虎断门刀!”五个字眼印入眼中。
“秦公望,创五虎断门刀,增力千斤!”秦朝眨了眨眼,这功法和董仲舒的唯我独尊功,都要差了二百斤,而且还是到了唐朝中期,怎么也能列入《天下剑谱》?
秦朝认真看着,
却没发现身后两个老者看向他眼睛不时发光。
“不错,这孩子挺不错的!”秦书经手里拿着本纸装书,询问老族长,“对了,你先前说他叫什么名字?”“秦朝,我们希望这孩子为我秦家开创一个新朝代,故取名‘朝’。”老族长说着一笑道,“如何,书经,我给你找的传班人,可满意了?”
“好苗子!”
秦书经眯着眼笑,这里的书册虽然经过秦家整理,文字不是那么生涩,可也不是小孩子能读得懂的,识字不一定就能读古文,可看秦朝模样,似乎看懂了。
“不过这孩子老摇头干什么?”秦书经疑惑。
先前秦朝看完一卷后总是摇了摇头,似乎不屑模样,对这些秦家经过无数年整理的知识不屑?
时间过去。
“创枯荣功,增力二千一百斤!”
看完这最后一条,秦朝缓缓合上锦帛,吸着气。
这书中记载着一项项绝学,从三皇五帝之前,一直到现在北宋时期,每朝每代都有名字,有创造者,也有评价,这些功法,虽然大都是秦朝没听说过的,可也有一些是秦朝曾听说过的,当然也有像《坐忘经》等一些没有记录下来。
冲击!
极大的冲击!
秦朝从来没有想到过,居然会是这样。
管子,庄子,陶渊明、陆善经……一个个在前世以大学问,以思想,文名,经学传世的文化人,李商隐,杜牧,韩愈,张若虚……那一个个在国人心中是手无缚鸡之力,吟吟诗的秀才,居然真的像江湖史传中所说那样,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武学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时代,百家争鸣崛起的道、儒、法、墨……百家学说从此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思想界的大致格局,数千年未曾大变,就算到了我前世那时都没消逝,可这百家争鸣,还有佛教东传,道教兴起……”
“这一次次的文化思想冲击!”
“甚至一次次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居然同样是武道的大跳跃!”
“前头军师诸葛亮,后头军师刘伯温。”
“世人眼中挥着羽扇,谈笑间指挥千军万马的白面书生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纯书生,孟子的浩然正气竟然真是门绝学,江湖史传记载果然都是正确的,那些野史小说,有些也碰对了,嗯?不对!”蓦的秦朝看向老族长,眼光咄咄逼人。
“既然学问大家同时也是武学家,可为何?”
“为何至圣先师孔子没绝学?”
“李白有青莲剑,可杜甫为何没有?柳宗元为何没有?”秦朝看着老族长。
“问得好!”老族长眯着眼睛,孔子、李白、杜甫、柳宗元都是大名人,老族长、李书经对秦朝知道这几人倒不觉得奇怪。
“杜甫、柳宗元确实不会武。”沧老的声音响起,“孔子擅射,身手也不弱,可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学说转化为武功功法,而这原因,其一,他们自认学问还不够完善,心思全放在学问上,另外则是他们不懂……”
“不懂?”
秦朝眼睛发出骇人的光芒。
老族长笑看着秦朝:“他们的学说钻研的主要是天地人伦之道,而天地之道,只有和人自身对应起来,才能创造出绝学,孔子不创武学,可他的后人,弟子,却能以他的学问对应人自身创出真正的绝学。”
“如何对应?”秦朝死死看着老族长。
“如何对应?”老族长声音凝沉,“将学识转换为功法,这便是我们真正的武林世家另一个机密!一个绝对不能透露出去的机密!”
“我想知道!”秦朝看着老族长,声音都有些急促。
“你……”老族长微微一摇头,“不是不能,而是现在的你,才八岁,我们秦家子弟只要人上进,经受得住家族的考验,都可以得知这个机密,可这时间是……十八岁!”
“不能例外?”秦朝心下一沉。
“绝对不能!”沧老声音沉凝如铁。
“哦?”秦朝咧嘴笑了:“小朝哥就说族长爷爷在开国际玩笑,弄到最后果然还是在忽悠。”
“别人,爷爷也许会……那个忽悠。”老族长淡淡看着秦朝,“可你,老夫不忽悠,这十八岁之前不得知道这机密的规则,除非生死存亡,否则不得破例。”
秦朝蹙眉。
“秦朝,你虽然聪明,可也没到族中给你破例的时候,而且……告诉你又如何?”沧老的声音陡然凝重,一个个字仿佛从喉眼中迸出,“你想创功?你小孩子一个!你读过几本书,会做几首诗,佛道儒法墨,你又通几家学问?老夫问你,你秦朝,能拿什么来创武功?”
第二卷曙光第十四章道法自然
秦朝眯着眼一笑:“甘罗十二为相,有志不在年高,我秦朝,为何就不能?”
“真是孩子话。”秦书经少有的开口。
秦老族长看着秦朝,微一沉默:“你大爷爷,你书经爷爷,还有老夫我谁不想创功,谁不想改进我秦家五虎断门刀?可是,没资格,改不了!这五虎断门刀已经有几百年没有大改动过了!”
“我们都没资格,而你,甘罗十二岁为相,可你,不是甘罗,至少现在没资格!除非……”
“怎样?”
老族长盯着秦朝,低沉道:“除非,你愿意弃武走文路!”
秦朝眉一挑。
“你是说,将来接经爷爷的班,玩玩这些……”秦朝一指满洞的书,嘴角讥屑翘起。
“你猜得没错,你秦书经爷爷走的正是文路,他是我们那一辈文才上最有天赋的人,而你走文路,将来这白虎洞,这满洞的天文地理,宇宙洪荒,自然造化,你都可以看!”老族长道。秦书经也沉声:“对,孩子,这里以后都是你的,一旦你能将它融会贯通,兴许,就能走出自己的路,为我秦家创一门绝世功法!”
“如何?可愿为我秦家创造绝世功法?”老族长凝重看着秦朝,秦书经也期望看着。
可秦朝脸上这时又露出玩世不恭的笑。“花前月下,玩玩文,舞舞墨对小朝哥来说不过是小Kiss啦,而且小朝哥最欢迎挑战了,不过二位爷爷,你们连蒙带唬的忽悠小朝,也拜托专业敬业点好不!”
秦老族长忽略秦朝话里前面听不懂的词,沉声道:“专业?”
“你看看你们用的这些道具。”秦朝不屑一指四周书堆,“这些东西真的能玩,OK,就算要学他们来创造那个……绝世神功,可你们,也认真点,放点正确,至少逻辑上不那么白痴的,可现在,一个个都是错误百出,要知道你们忽悠的对手是小朝哥,别把他当低能儿。”刚进白虎洞,看到那仿佛小型图书馆一样的书库,秦朝确实是震住了,可现在。
偌大的书库,无数的藏书,被秦家整理之后形成的所谓汗牛充栋的经文,居然都是一堆在秦朝看来有些过时的封建学问!
真要学了这些东西才能创造功法?秦朝不明白。
“错误?”
老族长看着不屑一顾的秦朝,额头青筋跳了跳,忽然又是好气又好笑。
“你一个娃娃家知道什么?”
秦书经也哭笑不得,他现在总算知道先前秦朝看书后为什么总摇头,原来是看不上这些书中所述。秦书经一摇头,向秦朝招手道:“来,我带你看一样东西。”推开一个书架,露出一扇门,推开这门,里面居然还有一个洞,点亮洞口的火把。
“进来!”
秦朝连跟进去,这个洞更加小,只有一个小书架,架上摆着五卷锦帛,便再无其他。
“这五个锦帛定然是最重要的。”秦朝眼睛盯着锦帛。
“这些,现在你还不能看。”老族长笑说道,“想看就等十八岁再说吧。”秦书经却是一指前方,“孩子,你看这墙壁。”
秦朝立即看过去。
涂着白色灰粉的洞壁上,写着一个个黑色大字,这些字有的端正秀丽、有的粗犷大气、有的古拙,显然不是同一人所写。“这右边第一个名字‘秦宝山’便是我秦家第一个传经人,我秦家的最初功法便来源于他。”秦书经一脸敬重的说道。
“传经人?”
秦朝疑惑看着秦书经。
“所谓的传经人,只是我们武林世家内部说法。”秦书经一脸自豪,“在外,他们或是诸子百家,或是经学大师,或是各地讲学留书的学问人,或是书院院长……哈哈,你先前也看了《天下剑谱》,里面的管子,董仲舒,达摩,唐三藏等等都有一个隐藏身份,就是传经人!”
“也就是说历代墨门钜子都是传经人?”
秦书经点了下头:“传经人,有的闻达于天下,可大部份都是皓首穷经,默默无闻,而老朽就是后者,不过,天下的学问,各武林世家的功法,大都是由传经人整理并创造出来的。”
“功法是由传经人创出来的?”秦朝看着秦书经。
老族长一笑:“孩子,这天下有些天生智人……”
“这我信。”秦朝接嘴,“就像小朝哥。”
秦老族长脸颊抽了下接着说道:“他也许并不是某家族的传经人,可一旦他能创造出功法,或者成就一家之学,我们武林世家也默认他就是传经人,可大部份的创功者,在成就一家学问创功之前就是传经者。”
“这里,都是我秦家历代传经人名字。”秦书经接嘴道,“先前,你所看不起,不屑的书籍,也都是由传经人整理改进的。”
“孩子,你可知道这满洞书籍,花了多少心血,多少人力物力,多少代人代代整理?”
说到这秦书经眼中闪着咄咄精光看着秦朝。
“多少代人?”秦朝看着满洞的名字,心里也是惊骇,这洞虽然不大,可也有十多平方米,而洞壁都写了一大半。
“一千多年的血汗!一代代秦家人的付出!在你眼中就是错误百出!”秦书经声音蓦的严厉。老族长旁边微微笑着:“好了,书经你别吓着孩子。”又向秦朝道,“朝儿,你人聪明,洞彻世事往往高人一等,可终究还小了点,阅历不够,以后切不可再像今天这样鲁莽了。”
秦朝眨了眨眼:“虽然小朝哥很想配合二位爷爷,可那书中确实是错误百出,不值一读呀!偏偏小朝哥什么都好,就是有一大缺点,太诚实了。”
老族长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秦书经冷哼一声:“那你说说,哪里错了?”老族长一听,也似笑非笑看着秦朝,他们当然知道整理的学问不可能全对。
“多着哩,像书中所说的慧星是帝王无德,上天降灾,以小朝哥的智慧,这可未必。”秦朝昂着头说道。
“怎么个未必?”秦书经咄咄追问。
“拜托!”秦朝一翻眼,根本不把秦书经的威吓放在眼里,“星辰运转都有周期,这慧星也是星辰吧,拜托你动脑子想想,它既然是星辰,怎么会没周期?”
“周期?”
秦书经冷笑起来,心里也有些惊讶,星辰运转有周期,这事就算很多读书人都不清楚,真正懂的除了家族传经人,剩下的不是专门看过相关书籍,就是一些专研究天文星体的人。
“慧星有周期,老夫怎么没听说过,那你说说它的周期是多少?”秦书经冷冷看着秦朝。
慧星的周期,中国古代几乎一直没有发现,若是换一个真正的这个时代的人,被这么一反问,无论多么有学识,都要哑口无言。
“书经爷爷。”秦朝笑眯眯的一扬眉,“小朝是个孩子,懂得不多,星辰运转周期,一般我是不告诉他人的,不过……,这次就算了,这慧星么,以小朝哥看,周期是多少,兴许是百年,兴行是七八十年,经爷爷若有空,不妨自己去算一算。”
“放屁!慧星怎么可能七八……”秦书经说到这,忽然脑中闪过一些资料,整个人就懵住了。
慧星的周期是七十一左右。
中国历史上虽然一直没有总结出慧星的周期,可慧星每一次出现对整个朝庭国家都是一次大地震,处理不好都能引起皇位变更,甚至更朝换代。
这等大事。
自然史书一直都有记载,查找起来真的非常容易。
秦书经从不在意,可为了反驳秦朝,这才脑中计算前两次慧星出现的时间,结果……
“书经,你跟孩子斗什……”老族长正说到这。
“轰!”
人影一闪,秦书经飞一般冲出这里洞。
“这……”
老族长一愕,而后皱了下眉,蓦的心中也一动。
微一沉吟,老族长牵着秦朝连出了这洞,来到侧洞:“孩子,我们等等,你先看看书。”老族长关上里洞的门,和秦朝在这里翻看书,还没看多久,猛的门被踢开,秦书经又风风火火冲进来,他眼里闪着不知什么光。
“怎么,书经?”老族长连问。
“族长,我经过详细查证,虽然有些地方不对,可大体能确定,慧星到来确实有周期,这周期应该是七十一年多一点。”
“什么?”老族长一怔。
这时秦书经眼里突然闪着仿佛皓月般的亮光:“族长,有了,终于有了……”
老族长一看秦书经这神色,整个人也激动起来。
“你,你是说功法……”秦老族长说话的声音都带着颤。
“是!”
秦书经使劲的点头,满脸红光的自言自语:“是呀,早该想到了,慧星是星,怎么可能没有星的正常规律,多简单的道理呀,我怎么就,这么笨!怎么就一直没有发现?而且如此……这样一来,那个怎么也通不过的经脉,应该就能改好了,嗯……这样……”
“啪!”
一管羊毫直接飞入秦书经手中,而后宣纸落下,镇石压上、磨墨……秦书经也不管洞内有没有人,直接就在桌面上写了起来。
“哈哈!”
老族长这时咧着嘴一旁傻笑。
秦朝都有些懵了,这都玩什么呀,不就是一个慧星出现的规律么,值得这么激动?
“族长爷爷?”
秦朝出声,连叫了几声,秦老族长才反应过来,一看秦朝,笑得更欢了:“好,好一个慧星有周期,孩子,你可真是我秦家寨的大福星呀。”
“这是怎么回事?”秦朝询问。
老族长眼睛都眯了起来:“孩子,别多想,这洞中的书籍,爷爷承认确实有些失误,可错误多,正确的更多,因为只有对天地自然的理解正确,创出的功法才能正确,我们秦家的五虎断门刀能增力千斤,就说明这里面有增力一千斤的东西是完全正确的,好了孩子,先一旁看着,爷爷等会再和你说。”老族长一个闪身便到了秦书经的背后。
“只有对天地自然的理解正确,创出的功法才正确?”
秦朝这次是真的懵了。
比天地自然理解,什么古人能比得过从现代社会,经历过科学大熏陶的现代人?
第二卷曙光第十五章书院的真义
古代中国其实一直致力于对天地自然的研究。
秦朝甚至知道百家学说都是阐叙天地道理的学说,可是中国古代科学有一个大特点,就是因为时代局限,而无法深入探索清,无法解释的道理总会冠之以各种玄妙理论。
比如说医学。
现代医学和古中医比较,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依据,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过程。
所以在现代人看来极为荒谬的慧星是上天降灾,对帝王不修德的警告,这样的理论在古代不仅不荒谬,甚至被写入书里,不是有一定地位的人都不允许知道。
这样的理论都能创造不错的内功。
而对天地理解越正确,创造出的神功也就越强大?
突然间秦朝有了一股强烈的冲动。
“族长爷爷,小朝哥刚才是不是立了大功?”秦朝笑眯眯询问。
秦老族长一笑:“没错,是立了大功。”
“那这功劳,是不是能改进我秦家武功?”秦朝询问。秦老族长笑得更欢了:“大体应该是,不过,能不能成功,也只有九成,怎么,你想要奖励,等等吧,等成功了再说。”
“九成?”秦朝眯着眼一扫两个老人,心里无语,秦老族长和秦书经的模样,哪里是九成,分明是有十成把握,一定能成功。
“族长爷爷,小朝求你件事,如果成功了,那这奖励,小朝不要别的,就是想预支,先看看那个秘密!”秦朝说着又一拍胸脯,“放心,小朝哥的人品,嘴严得很,绝不告诉外人的。”
秦老族长微微一笑:“这是家族的铁规矩,怎能破例,就算你立大功了,也不行。”
“规矩不就是用来打破的么?”秦朝眼珠子一转,笑眯眯说道,“所谓特殊人用特例,族长爷爷,你想想,小朝哥这样的人你以前可见过?”秦老族长一笑,摇头:“你这皮猴子,我秦家幸好只有一个,若多了几个,那才不得了。”“对呀。”秦朝一拍手,“小朝哥可是秦家千年未有的奇人,你想想,这样的奇人异人,岂能用正常规矩来对待?”
“千年未有的奇人?”
秦老族长又好气又好笑,忍着笑瞥了秦朝一眼,淡淡道:“别多想了,正是因为你是个好苗子,族长爷爷才更要按规矩来,十八岁才让你看那东西,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现在么,听爷爷的话,若想将来看到那份秘密,就好好从文,不要再心武了。”
“靠!这都不能?”
秦朝也知道想特例是不可能的,他眼珠子一转,忽然想起一事,又询问道:“对了,族长爷爷,这秘密既是武林世家特有的,那其他非武林世家中人,其他平民百姓就不能创武学了么?那我秦家又是从何得到这秘密的?那天下的平民读书人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纯书生?”
“秘密是武林世家独有没错。”秦老族长笑说道,“不过平民百姓也并非弄不到这秘密,如今天下,武道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很多武林世家,甚至朝庭国家,各家学派为了突破这瓶颈,在天下开创各种书院,挖掘,抢夺人才。”
“书院?”
秦朝眼睛亮了起来。
北宋和历史上其他朝代不同的一点就是书院的盛行,这些书院和正常的官办教育机构不同,完全开放,不设门户,自由讲学,也就是说不论贫富,不分地域,只要是有志于学习的均可入学,最有意思的是,很多学院不仅不收一分学费,还每月给学生“膏火钱”。
只是秦朝怎么也想不到,这种在后世看来不合常理的书院的盛行居然是为了抢夺人才来突破武道的瓶颈。
“平民百姓可以入书院,倘若学识出众,脑瓜子聪明,被书院背后的支持者看中了,那他就可能被这些支持者招揽,为其探索武道,自然就会被告知这个秘密。”老族长说道。
“那这些书院也有十八岁才能得知那秘密的规定吗?”
“书院的规定更严,他们是学识不到就无法得知那秘密。”老族长笑瞥了秦朝一眼,说道,“所以根本没必要做十八岁这个规定。”
“这么说……假如我?”秦朝眯着眼。
“哈哈,孩子你想进入书院?”老族长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怎么,不行?”秦朝一怔。
“行,当然得行了。”老族长呵呵一笑,“不过孩子,进书院可得学文,而且只有表现得非常不错,学识达到极高程度,年龄又够小才能进入,不然……”老族长摇着头。
“学识极高?”
秦朝一皱眉,他对书院确实了解不多,可前世讲古代书院是完全开放,不设门户的,可老族长。
“别以为爷爷忽悠你。”老族长说道,“这天下是有很多不拘学识,只要你有志于学就能进的,可真正好的书院,岂能不设门槛。”
秦朝心中点头,确实,书院条件好,名气又高,甚至还发‘膏火钱’,若还不设门槛,怕是整个书院都会被挤爆。
“如果要进书院,那进哪一家比较好?”秦朝又询问道。
“自然是进入大宋的书院。”老族长见秦朝感兴趣,也不厌其烦的说道,“这天下最顶级的书院,大宋就占了五家,分别是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嵩山书院以及石鼓书院。”
秦朝眼皮一跳,岳麓书院,白鹿洞,应天,嵩山,石鼓这五家书院有些甚至后世都是著名学府。
“这五家书院里面人才济济,每一个山长都是真正的大儒,大学问家,周广同和他们比起来,就像是个才入门的学子一样。”
“至于辽国,西夏,甚至我们大理,也都有不少书院。”
“可名气,远比不上大宋。”
“而我们大理你若要进书院,只能去一个地方,其余过家家似的书院去了,也是给我们秦家丢脸。”
“什么地方?”秦朝连问。
老族长面色严肃,缓缓吐出三个字:“崇圣寺!”
“崇圣寺?”
秦朝心一跳,崇圣寺这个名字在后世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可是他另一个名字,后世却是人尽皆知,那便是——天龙寺。
大理城,点苍山,中岳北。
便是崇圣寺。
《天龙八部》中讲,大理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
大理百姓也都习惯叫其天龙寺。
秦朝知道的却是史传中。
高升泰、孟述圣、郭叙真……所有大理顶尖的人才几乎全出于崇圣寺,一阳指、六脉神剑……所有大理最上乘的武功亦出于崇圣寺。
秦朝甚至知道,在大理要想追求武道巅峰,天龙寺是必去的地方。
他人想要一挫大理威风,天龙寺也是必去的,《天龙八部》中鸠摩志出山第一战,就是挑战天龙寺不无道理。
“孩子,崇圣寺是我大理国举国支持的书院,一入书院,不仅衣食无忧,银钱‘膏火钱’每月发的,比你爹娘一年赚的都多,而且只要混够个十多年,便可自动被授予级别非常高的官职,所以,这崇圣寺也是整个大理所有上进,有识之士梦寐以求进入的书院,你是聪明人,应该想得到这样的书院,要进入其中,对人的才智,学识的要求有多高,朝儿你也是从小聪明,爷爷也不否认,可是,不是爷爷打击你,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而能进入崇圣寺的,每一个都不比你笨,可他们进入的机率,也是万分之一。”
秦朝眉一挑。
老族长语重心长:“爷爷心里一直有个想法,就是送你入崇圣寺,可是别说你现在的学习态度,就算你一心一意,全力攻读的努力下,能不能进,这机会都十分渺茫。”
“哦?”
秦朝忽然眼睛一眯,又笑眯眯的:“族长爷爷您的忽悠功底越来越深了,好了,如果没事,朝儿先走了。”
老族长一愕,也有些头痛了。
“孩子,爷爷真没骗你,这样吧,你这些日子不要走,爷爷让你看一场戏。”老族长说道。
“看戏?”
秦朝扫了一眼旁边专注的秦书经,想到了一点,连点了下头。
秦老族长心中微吁一口气,说实话,这次劝说秦朝,短短片刻,他感觉就像和人大战三天三夜一样累,老族长不相信自己的话这聪明的小孩子看不出那不是在忽悠,可偏偏秦朝的语气神态话语,嘻笑之间,一切滴水不露,让人根本就看不出他的真实心意。
“慧星七十一年一周期,多么简单呀,为何偏偏我们秦家,整个大理,甚至大宋都没人发现?”老族长怪异的看了一眼正翻看书籍的秦朝,“有了这个发现,说不定五虎断门刀的内功又能改进一点点。”
所谓的看戏。
老族长就是要让秦朝亲眼看着秦书经是怎么根据一个简单的‘慧星周期’这个新的知识点来改进内功的。
“只要这次劝说成功,这孩子发愤学文,成了传经人。”老族长眯着眼,以秦朝私塾中背文的记忆力来看,这下一代之中,秦朝是最适合做传经人的,最大的弱点,就是这样的人太少了,秦朝再聪明,没有一个班子帮衬着,终究是差了火候,事必躬亲说不定又是一个累死五丈原的诸葛孔明。
日子过去。
族里很怪异的发现了一件事,秦老族长、秦书经开始闭关了。
秦书经闭关那是正常,这个神秘的传经人动不动就闭关,可老族长,就算年轻时苦修武功,也从没有闭过关,如今七老八十的,武功已经进无可进,居然闭关?
这闭关是在做甚么?
老族长闭关也罢。
可更离奇的是,秦乐刀家的小王八蛋,据说这次狩狼节很神气的小秦朝,也闭关了,而且是和老族长、秦书经一起闭关。
什么事,闭关用得着才八岁的秦朝在旁么?
第二卷曙光第十六章族长出关
若说闭关修炼武功要用得着小秦朝的,秦朝是聪明,而且据说狩狼节一人独杀五狼,可这就算是真,也只是天赋异禀,他能指点什么武功?除非——老族长和当年的秦雪一样,都发疯了,要学秦朝的那套‘二太爷爷断门刀’。
可这?
二老一少完全把整个寨子都搞懵了。
就连秦乐刀、刀玉凤也成天疑神疑鬼,吃饭睡觉都在谈这事。
整个寨子都在等着二老一少出关的一天。
一晃二月。
白虎洞中。
“秦朝,接下来用不着你了,自己去外洞玩去。”秦老族长喝叫着。“嗯!”秦朝点了下头,放下手中正磨墨的墨块,眼睛看向桌子上。
桌面白纸上。
“迎香!”
“大迎!”
“地仓!”
……
写着很多莫名其妙秦朝根本就看不懂的词句,一旁秦书经笔走龙蛇,这一刻老脸都开始泛着红光。
“书经爷爷这些天如同入了魔一样,而这会儿更是。”秦朝瞥了眼秦书经发亮的眼睛,心里突然有些激动,“看经爷爷兴奋的模样,不会是……”
“走,去外洞,别在这儿碍事!”一旁秦老族长又喝斥着。
“什么叫碍事,经爷爷创功,小朝上知天文,下明地理,随意点醒他一两句,便是天道至理,金玉良言,放在寺庙就是经文,放在庙堂就是经国之言,在后世就是指导思想,在百姓宅子里就能镇鬼辟邪,写在书中……”
“啪!”
一个巴掌拍在秦朝脑袋上。
“知道你能说,别废话了,接下来到关键了,小孩子不能看。”秦老族长一把抱起秦朝直接来到外洞,这才放下,“好了,自己玩会儿。”
“族长爷爷,做人也不能这么不厚道吧,这磨还没卸哩,就想杀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国有栋梁……”
“别废话。”
老族长一转身入了内洞,又砰的一下将门关紧,脸上笑眯眯的:“这小子,难怪乐刀两口子要头痛,屁大点年纪,怎么肚子里的花花肠子一堆堆,开口就能满天开花,天花乱坠,冒出的贤文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