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幸福武侠-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少,那个整天鼻孔朝天,写起字,打起拳来帅得一塌糊涂被喻为‘文曲星’的小秦朝习武上面也未必差。
这一天,狩狼行动正式结束,秦家寨在宗祠内为死去的孩子做了一场集体法事,七天过后,秦家孩子正式开始往日的习武学文。
一大早私塾外的路上。
“秦朝。”一个穿着青衣服的腼腆男孩谄媚向秦朝笑笑,“老族长找你!让你去宗祠正堂!”
“正堂?”
秦朝疑惑看向男孩,男孩手里拿着一管毛笔,秦朝认得那是价格很贵的文汇堂笔。
“秦松哥哥,老族长真让我去正堂?”
“嗯,是正堂!”秦松走到秦朝身旁,将手中毛笔往秦朝手里一递,“秦朝,上次谢谢你了,我欠了你两条命了!这个是我舅舅给我的礼物,我送给你了,别拒绝!”
秦朝笑笑,他知道秦松的意思。
那天五条狼闯入内圈,很多人只知道秦朝瞬间杀了五条狼,其实真算起来是六条,第六条就是那条秦凝扔进来给秦松磨砺的那条母狼,当时秦松紧张得身体都不听指挥了,秦熙虽然救了他一命,可只是将那母狼给击开,并没有击死,若不是秦朝,秦松死定了。
“好了,你的心意,小朝哥收下了,我先去祠堂。”很快秦朝就到了宗祠内那供奉着祖宗牌位的正堂。
“族长爷爷,你找我?”
“嗯!”
老族长站在那高台上香案前正看着那一个个竖着的祖宗牌位。
“上次狩狼,你一口气杀了五头狼……”老族长一转身,湛湛双目打量着踏入正堂的孩童,八岁的秦朝和族中其他八岁孩子比,身材稍显清秀。
“五头公狼,爷爷可真看不出你这身板,小胳膊小腿,还没秦启粗壮,怎么就含着那么大的力量,这都比成年壮汉力量都大。”老族长笑着感慨了一声,一招手,“来,到爷爷这边来!”说完又看向那牌位。
秦朝皱了下眉,要到老族长那去,必须通过那绳子系着的摇晃木楼梯,难道又像上次典确宗牌一样抱着绳子爬上去。
其实老族长还真没想到这一点,毕竟小孩子不爬上去还怎么上去。
“好,我来了!”
秦朝来到木梯前右脚往梯上微微一碰,木梯顿时摇晃起来。
“果然!”
秦朝毫不在意,中华内家拳最擅长的就是稳,真正的内家高手,那是能踩着悬空绳子打拳的。
很自然的秦朝含胸拔背,脊椎一条线般落下。
这么以内家诀窍一整。
秦朝一脚踏实,另一只脚也踏了上去。
一步,两步,三步,……就这么一步步走着上去,而木梯一开始还晃了一两下,而后便如真正的楼梯一样半丝摇晃也没有。
“嗯?”
老族长感觉不对,转过身一看,笑容便僵住了。
秦家子弟要走绳木梯,不管天赋有多高,都要经过特殊的训练,不然就算内力再高深也走不好,所以正常情况,就算像老族长自己,秦乐刀、秦乐鹰、秦乐金等,天赋再出色一到十四岁也必须专门练走绳梯,否则无法踏梯而上。
老族长双眼直看着踏梯而上的小小身影。
秦朝学武和别的小孩不一样,除了走梅花桩外,平日里石锁尖、沆洼山道、滚石坡上蹦跳着玩一样,其实都是在施内家拳养拳,虽没真玩过绳梯,其实也差不了太多,他这一走,头顶直,脊椎垂直落下,当真是端庄稳重,不看他脚下的梯子还以为他走在正常的石梯上。
老族长看了一会,脸上露出笑容。
三十几步后。
“族长爷爷,我上来了。”秦朝站到了老族长身前。
老族长脸上笑容更欢,点头道:“你这孩子,就爱逞强,这走绳木梯可是要专门训练的。”
“而且你这走得很慢。”
走绳木梯,越是走得快就越轻松,内力修为高的,脚底随便点几下梯子,便能跨越三十个台阶,可慢慢走,这对平衡掌控就难多了,老族长看得出秦朝刚才走得并不快。
秦朝也瞥了眼楼梯:“走得慢确实难度大,不过别人能和小朝哥比么,对了族长爷爷,你找我怎么在这祠堂?”祠堂中供奉祖宗灵位的正堂一般都是族长执行族法,或者非常重大的族内事务才会在这里进行,老族长见秦朝,选择这里,未免太慎重了。
“没错,你和别人不同。”
老族长哈哈一笑,说道:“凝儿说你是我们秦家寨的武曲星,而大家又说你是文曲星转世,见文曲星武曲星自然要慎重,来,孩子,把手伸过来。”一伸手抓住秦朝手腕。
第二卷曙光第十一章学文就是习武
鸡鸭猪狗的根骨。
忽然间便力量、速度高得吓人,而且不是比一般孩子略强,是强到比修炼了内气的十一岁孩子都强,只有一个可能,也修炼了内功,可秦朝,大家清清楚楚知道,他只是喜欢练一套慢悠悠版二郎断门刀,老族长自然要探究个明白。
“别反抗!”
两根手指一搭在秦朝腕部穴位上,老族长眉就一皱。
嗞!秦朝只觉手一颤,感觉有丝东西过电般顺着手臂一下子钻了进来,如游蛇般游动,窜到了肚脐丹田处。“内力?”秦朝脑中闪过疑惑,这股‘电力’顺着身体游走了一遍,才退回老族长抓手处消失不见。
“孩子,你的身体对我的内气有股抗力。”
老族长松开手,眼里露出一丝疑惑,“不过这抗力若有若无,不是老夫敏感几乎感觉不到。”
“抗力?”秦朝看着老族长。
老族长一笑:“忘了告诉你,老夫刚才是以内气探测你的身体,这内气,普通没修习过内力的人是感觉不到的,而且没内力的人也不可能对别人进入身体的内力产生抗力,可你又有抗力。”
秦朝眼睛一亮:“这么说,我体内有内力?”
“哈哈!”老族长一听就笑了,“我查看过你丹田,你体内没有丝毫内力,显然真没修炼过内功,可这抗力……”老族长又看向秦朝,“孩子,不如让我再给你摸摸骨。”
三岁摸骨。
人一到三岁,习武骨骼基本就能定型,可这也不是完全不变的,之后的营养、锻练都可以使骨相发生细微的变化,至于大改变,没有奇遇几乎不可能。
老族长并不以为秦朝骨相发生了变化,可秦朝没内力,力量又这么大,怎么都不对。
“咦?这头骨……”
老族长手一搭上秦朝后脑,眼睛就瞪大了,而后手连往下摸,越摸嘴就张得越开了,而后脸上就笑开了花。
“族长爷爷,我这骨相是不是?”秦朝一看老族长这模样,心中就是一动,有些期盼又有些忐忑的问道,老族长一点头,道:“对,你猜得没错,变了,大变样了,变好了。”
“那我的骨相?”秦朝看着老族长。
“哈哈,很好,不过具体是什么动物,一时也说不准,总之有熊也有鹰,更像虎龙,哈哈,总之不比秦启娃娃弱。”老族长笑得合不拢嘴,随即看着秦朝,“娃娃,我记得当年御医说你活不过五岁,后来你这身子骨怎么就好了起来,是不是吃了什么,或者有人给你……”
三岁之后骨相大变,只有两种奇遇。
一是有高人以各种名贵药,和内力天天给你刺激,可这必须懂得相关的药理,不是名医高手做不到,而且钱财耗费也发不来。
二是吃了天材地宝,可这只是传说,事实上,世间根本没什么真正的天材地宝能让人突然变成武功高手。
秦朝一翻眼:“御医的话能信,母猪都能上树,不过我这身子骨要说吃,五谷杂粮赛参汤,小朝哥从不搞特殊化,其它的不同,就是三岁后不再吃那些乱七八糟的药了,这些小朝哥向来透明,大伙儿也是清楚的,剩下的不说人品就只有小朝哥的招牌功夫——‘二郎断门刀’了,族长爷爷,您想学?”
秦朝猜自己身体的变化就是太极拳缘故,可也不敢完全肯定,毕竟前世练这古太极的何止千千万万,可从未听说有谁力量大增,化身成超人。
老族长自动忽略秦朝话里的无用句子,笑眯眯的听完后便皱起眉。
“五谷杂粮不吃药?”
秦老族长对秦朝很关注自然知道秦朝没说谎,可是……
要说二郎断门刀,秦雪学了身手似乎有长进,可真的是二郎断门刀的缘故?
一时间老族长完全懵在了原地。
其实自秦雪向秦朝学刀后,寨中明面上众人看笑话,可暗地里偷偷学秦朝打刀的还不少,特别是一些喜欢秦雪的年轻辈,私下里模仿秦朝模仿得非常认真痴迷。
年轻辈如此。
乐字辈的,甚至老一辈的少数人先前还不太在意,可秦雪去鄯阐府做馆主前突然表现出的身手,让他们也有些好奇,也曾偷偷一个人照着秦朝的方式练过拳。
实际效果几乎等于无。
所以众人心思也淡了。
而这一次秦朝的突然发威,这些精英,老一辈的甚至老族长自己都暗地里琢磨过秦朝的刀法,他们当然不可能像秦雪一样亲自跑到秦朝家,跟着秦朝学,毕竟那只是小孩子自己弄出来的东西,他们这练了一辈子刀的怎么还可能再向小孩子学。
所以他们以自己的理解,模仿着秦朝的练法,可无论怎么练,都没起任何效果。
“族长爷爷,您真的想学?以您的地位,小朝哥可以不收费的。”
老族长放下心头疑惑一笑:“我可不敢学,对了对了孩子,你本身就是学文胚子,现在骨相也变好了,更是练武的好材料,这样一来,倒是让爷爷我为难了,你告诉爷爷,你喜欢学文还是习武?”
秦朝看向老族长淡淡吐出两个字:“习武。”
老族长眉头一下就皱起了。
“孩子,爷爷跟你讲个故事,昔日南华真人向赵文王说剑……”
“拜托!”秦朝打断道,“这小朝哥三岁就知道,不就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人之剑么!”
秦老族长一僵,《庄子》这书可是道家典籍,秦家一族读过的也不多。
“没错,正是天子剑、诸侯剑和庶人之剑。”秦老族长说道,“孩子你既然知道这篇《说剑》,那应该知道天下最强大的武功,不是挥刀动剑,而是笔杆子,嘴皮子,街头巷尾那些一怒拔刀,血溅五尺的只是匹夫之斗,上不了大堂,只能养家糊口,勉强在江湖上生存下来,而学文可以进朝堂,一声令下,天下无人敢违,这才是最强大的武力,你真的要将来走武者之路?”
秦朝眯着眼睛心里笑了起来。
读过《江湖史传》秦朝当然知道老族长的打算,学文,通典籍,才能踏上武道,而单纯的习武练得再好也只是个拳匠而已,秦家寨现在最缺的就内功功法的升级换代,而不是练内功的人,所以需要文上面的人才。
可为何习文能创内功功法?
秦朝眨了下眼。
“习武!”
吐词坚定而有力。
“果然固持!”老族长笑看着秦朝,“那我问你,你想在武者道路上达到什么程度?”
秦朝眼睛微微一眯,老族长已笑着说道:“无论学文还是习武,自然人人是想当天下第一,你是不是也有这想法?”
秦朝点了下头。
“以你的资质么!”老族长看着秦朝眼里有一丝遗憾,“若是出生在好的世家,也许有那么一丝希望成就天下第一高手,可生在我秦家……却是万难。”
秦朝一笑。
“族长爷爷,小朝明白你的想法,无非是说我秦家的内功功法不行吧!”
老族长一点头赞许道:“你果然是知道的,没错,以孩子你的资质和脑瓜子,我能想象修炼起内功来,定然进展不弱,可这没用,我秦家内功太差了!”
“没事。”秦朝眯着眼一昂头,“我很大度,不会怪你们的。”
老族长哈的一笑:“你怪我们也没用。”
秦朝眯着眼睛没说话。
“我们秦家这种内功,很容易就练到顶了。”老族长感慨一声,微微一叹气,“你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内力就没长进过?”
“内力没长进?”秦朝虽然从《武林史传》中得知当年的武林中很多人年轻时功力增长很快,到中年就停止增长了的事,可亲耳听到,还是很惊讶。
“告诉你,十三年前我内力就停止了长进,这些年无论怎么苦修想办法改进,都没进展,有时甚至倒退,而这,不是我资质差,是功法练到了最高的十二层。”
“十二层!十二层的五虎断门刀内力,哈哈……”
老族长一声笑,声音里说不出的苍凉苦涩。
“这在秦家寨是一把好手,可是,拿到江湖真正的高手面前,也就是一块渣,像小孩子过家家,当不得他们随手一击。”
秦朝眨了眨眼,他当然知道秦家五虎断门刀在江湖中的层次。
“孩子,我今天找你,确实是想让你学文!”
老族长声音低沉下来。
“这或许在你看来是我的私心,可是……若你处在我这位置,也会这么做,因为……”老族长吐出的字仿佛从喉咙里蹦出来似的,“学文——就是为了习武!”
说完这话,老族长死死看着秦朝。
“学文就是为了习武?”秦朝恰到好处的将眼睛瞪得大大的。
看着傻眼了的小秦朝,老族长心中点头。
“武路的尽头,就要学文。”
“所以我让你习文,最终就是为了我秦家的武道,为了我秦家未来能够真正笑傲武林,笑傲天下,甚至跳出这方天地,达到传说中的破碎虚空!而不是为了考状元,为了当官发财。”
“孩子,你还愿意学文吗?”
(有些东西虽然会让故事逻辑上更严谨而值得推敲,但作为小说,写多了反而会影响故事的进度和快感,啃魂只能尽量写到。如还有疏漏,纯属YY下的正常手误。另,谢谢‘卓月无敌’又来打赏!)
第二卷曙光第十二章藏经洞
老族长这番话包含信息非常多,像‘破碎虚空’秦朝只在黄易先生的玄幻小说中看过,而‘武道’,由普通搏斗术晋入‘道’,甚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看都是老族长在讲神话故事。
秦朝没觉得怪异。
老族长的话虽然玄,可在《江湖史传》中已经有了些记载,而且他秦朝既然能重生来到这世界,听到破碎虚空,跳出这方天地又有何为异。
“愿意吗?”老族长盯着秦朝。
秦朝也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老族长。
忽然。
秦朝咧嘴笑了。
“好了,族长爷爷,您如果没有其他事,小朝要去玩了。”秦朝脆声说道。老族长一怔:“朝儿,别胡闹!爷爷跟你说大事。”秦朝眼一翻:“我说族长爷爷,我们都是有头脸身份的人,给双方都留点面子好不好,为什么非要说穿呢?这事不就明摆着的吗,族长爷爷你想连蒙带哄,连吹带唬,忽悠小朝哥,可也不打听打听小朝哥是什么人,那是忽悠的祖宗,你能忽悠得了吗?学文就是习武,还当真以为小朝他很惊讶么?我那是配合你演戏的,这话我第一耳听到就知道是故弄玄虚的。”“你这孩子!”秦老族长瞪圆着眼哭笑不得。
“爷爷可真没哄骗你。”
“好了,别开国际玩笑了。”秦朝一转身,就要往梯子上走。
老族长连拉住他:“孩子,先别忙着走,爷爷问你,如果爷爷没跟你开笑,你愿意学文么?”秦朝眨着大眼睛看着老族长:“这个回答没有任何意义,学那些字,背那些诗文,读那些没劲的仁义道德文章,就是为了习武,族长爷爷,你觉得真能忽悠得了我?小朝哥拒绝无用回答,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能拿出证据。”
“证据?”老族长一皱眉。
秦朝眯着眼一笑:“族长爷爷,我问你,始皇一统天下,秦之前,可有武?”
“你还知道秦始皇?”老族长先是诧异看了秦朝一眼,才说道:“有!”“那孔子之前可有内功功法?老子之前可有?”秦朝又追问。“亦有!”“那更之前,周朝可有?商可有武?商之前的殷可有武?仓颉造字之前可有武?”秦朝连声追问。
老族长更是怪异的看着秦朝,秦始皇一统天下,春秋战国之前有周八百年,周之前是商,商之前是殷……这些历史别说八岁孩子根本不知道,就连大人老者知道的也极少。“怕是私塾里的先生说露嘴了,这孩子记忆好,都记在心上了。”老族长心中点头。
“孩子,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让你学文,不仅仅是识字。”老族长眯着眼睛,“识字,背四书五经,通读儒家经典,最重要的是让你们能够熟练使用文字这种工具。”
“你知道内功是怎么来的?”
“你问我周可有武,殷商可有,仓颉之前可有,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他们也有内功功法,可那些都是极粗浅的内功,那时最好的功法,甚至都不及我秦家五虎断门刀功法的百分之一威力。”
老族长说到这里眼中精光一冒,双眼仿佛猛虎一般紧紧盯着秦朝道:“武道真正的大繁荣,是在文字出现之后。”
秦朝一点头:“文以载道,小朝哥懂的。”
“不是你想象那样!”
老族长哼了声,继续沉声道:“你以为文字能把武功功法记载下来,能让更多的人学到武,所以武学才繁荣?”
秦朝装作一愣,不是这样么?
“错!”
“你想的完全错了!”老族长眼中闪着光芒,“文以载道,这没错,可载的……他不是武道,而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秦朝看向老族长。
“三坟就是远古三皇留下的遗著。”老族长沉声说道,“而五典,是上古五帝的学问,九丘是民间杂七杂八的学问,记的都是残篇,至于八索,则是依远古天皇的《河图洛书》分化演化出来,《总八索》共有三本,它们是《归藏易》、《连山易》以及《周易》。”
“《河图洛书》?《周易》?”秦朝眨了眨眼。
老族长说的什么《归藏易》、《连山易》秦朝听都没听过,可《河图洛书》、《周易》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周易》就是前世的《易经》,里面一些内容秦朝知道一点点,可这,与武功真没关系。
“《周易》为儒家所重!”
“《连山易》为道家所重!”
“《总归藏易》为佛家所重!”
“《九丘》残篇则是诸子百家所重!”
“可他们……描述的要么是宇宙运行,要么是天地自然,要么是修仁尚义,崇德敦礼……总之,绝不是武道。”老族长说到这,微微一笑,看向旁边祖宗灵位处,“来,孩子,爷爷先带你看看我秦家的藏经地‘白虎洞’。”
“秦家藏经处?”秦朝眼睛一亮。
少林藏经阁,慕容家的还施水阁,王家的琅擐玉洞,天龙八部中很多武林家族都有藏经阁,而这种藏经阁藏的大都是武学秘芨,而秦家……秦朝忽然有些激动期待。
“跟我来!”
老族长向左踏了三步从祖宗灵位的间隙间穿过,来到那神龛后面,秦朝眼睛微微一眯,神龛后面墙壁上挂着一幅画,有半丈高,画尾竟然直接落地,是一幅气势雄浑的白虎下山图。
“这白虎画,可不仅仅是画,看好了,是这样开门的。”
老族长伸手按在那白虎的两只眼睛上,用力一推,整幅画缓缓移动了,却是一扇石门。
“进来!”
一入洞,老族长就点燃了洞壁上的火把,三个火把一燃起,顿时整个洞亮堂起来,青砖铺地,四周洞壁涂着黄泥,秦朝向洞中瞧去,眼睛一下瞪大。
“这么多书?”
眼前的洞有四间房那么大,里面一排排摆着约十多个书架,架子上堆满了卷着的锦帛,十多个书架,三间房大,在前世就是一个小图书馆,小书店。
可这是北宋的古代呀……
“哈哈!”老族长一笑,脸上都是自豪,“我秦家藏经阁,论大小都差不多比得上皇家藏书阁了,不过你也不要太惊讶,这里有很多是没用的,还有一些都是幅本之类的。”老族长举着一个火把,走到第一个书架前,秦朝也走了过去,只见架子上每一阁尽头都贴着张黄小纸,上面写着小字。
“这便是我秦家历代收集起来的书籍。”老族长拿起一卷锦帛,摊了开来放在旁边桌子上。秦朝连看过去,上面竖排写着方寸繁体小字,并没有标点逗,看了几眼,读起来很是生涩。“你读不懂的。”老族长笑说道,“它是战国时期的书籍,原卷是竹简的,后来才抄在锦锻上,而这里……”老族长一指右边一个书架,“这里的书记载的文章原本出自什么年代,谁都弄不明白,总之很古远,更不是我们能轻易读懂的。”
秦朝随意转了两圈,翻了几个书卷,发现每一卷都非常难看懂。
“看这里……”这时老族长忽然拿起一卷锦摊了开来。“嗯,这……”秦朝看着那上面的字,嘴都微微张了开来,上面文字像是在画抽象线型图,一些能认出像是‘鸟、虫、鱼’,可很多根本就是鬼画符。
“你可认识?”老族长询问。
秦朝微一沉吟,随即摇了一下头,老族长顿时眼睛都笑眯了:“这些字,是远古字,天下能识全的几乎没有,你要认识才怪。”
秦朝眼睛一眯,说道:“这原本是写在兽骨龟壳,或者铭器上的吧?”
老族长怪异的瞥了秦朝一眼。
“没错,就是写在骨壳上的,你这孩子怎么看出来的?”老族长怪异问道,随即一笑,“这都是殷商墓地出土的文字,我们破译了几个字,可大部份根本就破译不出,只能留待后人努力了。”
秦朝表情古怪,秦家一个古代武林世家,居然想破译甲骨文。
“这一洞书卷虽多,但都是没经整理过的,读起来晦涩难懂,真正要学东西,要去的是白虎洞内洞。”老族长沿着架子往里走。
“还有一个洞?”
秦朝连跟上,最里面角落有一扇门,一推开,里面居然点着灯。
“咦?书然来了?”
一个人影从洞口走了出来,一身长袍青衣,啦擦的灰白色胡须,是个面容清硕的老者,这老者一眼看到秦老族长身旁的秦朝,微微一怔。
秦朝也是一愣。
“经爷爷!”秦朝连叫道,心中也有些疑惑。
秦家寨多怪人,可要说最怪的,最让人看不懂的,秦书经算一个,可以说寨中族人从未见他显露过武功,而且总是一身儒生长袍进入宗祠正堂,便如消失了一样长年到头不见人,寨子里很多年轻一辈的,尤其是小孩子甚至都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位老人。秦朝也是记忆好,见过一次,听人讲过一次就记得名字,这才知道老者的姓名。
“娃娃你是……”秦书经疑惑看着秦朝。
老族长笑道:“他是秦盛朝。”
“秦盛朝?”秦书经更疑惑了。
“这孩子他爹是秦乐刀,我秦家乐字辈第一好汉,他娘是刀玉凤,镇南王妃的亲妹妹。”老族长连说道,秦书经才露出恍然神色:“好像有点印象,哦对了,那个‘一乡二里共三夫子’的对联,把周不同赶走的那个调皮娃娃就是叫秦朝吧?那对子对得好,秦朝娃娃,你当时是对了七十三个下联,现在可还记得?”
“书经!”老族长连叫道。
秦书经这才醒悟:“族长你带着他来这,难道……。”
老族长点了点头。
“那好,孩子,进来吧。”秦书经让出道来。
这个洞约二个房间大小,摆了七个书架,不仅有锦帛,还有纸书。
“孩子你现在也识得不少字。”老族长将一卷书放到秦朝面前,秦朝一打开,依然是繁体字,没标点逗,读起来有点生涩,可秦朝细读下,还是读懂了里面的意思,那是描述蜃楼、风、雨、雪等自然现象,这里将这些自然现象归于上天鬼神操纵。
“再看这一卷!”老族长又随手放了一卷书。
却是一本描述的是日月星辰规律的书,规律描述没太大的错误,可解释理由同样荒谬。
而后——
生老病死!
潮涨潮落!
忠孝仁义!
……
全是描述世间万物的书,这便如同是一个小型百科书库,唯独没有小说和武功。
(谢谢‘卓月无敌’打赏!)
第二卷曙光第十三章衍变的武学
“嗯?”秦朝来到最后一个黄纸签条写着‘忠孝仁义’的书架,翻开第一本书,开篇第一句竟然是“刑必上帝皇,礼需下庶人。”
秦朝瞪着眼,儒家的思想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可这里……,他继续翻看下去,后面讲的有些思想和儒家相似,可有一些完全和儒家是唱反调。这里每一个书架书都很多,秦朝也只是浏览一下第一本,知道了大概后便放下书。丢下书,秦朝往下一阁贴着的签条上看去,眼睛一亮。
“《天下剑谱》!”
四个黑字跳入眼中。
蓦的秦朝的心跳都变快了些,这是他看到的第一本涉及到了‘武’的书。
小心摊开这幅锦帛,右首第一行以绳头小字写着:“天下剑谱,录古今绝学!”,第二行则是三个大字:“史前篇”,再往下看时秦朝一下就傻眼了。
这锦帛记载的第一门绝学,叫昌濉功,据说是奇人昌濉所创,为天下第一门记录的绝学,既然称为绝学,按理说应该很强大,可这——
“十七斤?”
“练到最高境界增十七斤力量,这也叫绝学?”
秦朝满头疑惑继续往下看,第二门羿斗功、第三门牧明凇功……每一门和昌濉的功法比,也就半斤八两差别,一直到了仓颉创字百年后,功法才来了个大跳跃,达到能增力二十四斤之上,而后是殷、商、周每一个朝代都有一次武功大跳跃,这时最强的武学,能增力也就是七十八斤,一直到春秋战国,一个熟悉的名字猛的跳入秦朝眼帘。
“鬻子?居然是第一人圣人鬻子!”
秦朝眼睛发亮,周期末期,春秋的鬻子正史中记载,他是百家争鸣第一人,这样一个人秦朝一直以为他只是学问高手,可现在……
“创鬻剑道,时身手为天下第一,增力二百斤。”
看到这几个字眼时,秦朝嘴都张大了,之前的人最强的也就增力七十八斤,可这鬻子一出,一下增加到二百斤,然而这才是刚刚开始,而后——
管子!
老子!
墨子!
鬼谷子!
……
一个个名字跳出,或秦朝很熟悉,或偶尔听过,或从没听过,而他们创造的绝学——增力三百六斤,增力五百斤,增加六百八斤……每一样都不比鬻剑道差,甚至增力跳跃幅度更加疯狂、**。
秦朝一个个看着这些春秋时期的人,渐渐的脑中出现了一条清晰的线,这一批量出现将功法推到极高的人很多都是百家争鸣的百家学说创始者。
继续往下看,从战国到秦,再到汉,绝学威力增长并无多大长进,一直到汉武帝时的‘董仲舒’,这个正统历史书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使儒家学说占据了之后所有中原封建王朝正统统治地位的人名出现眼中。
绝学——“创‘唯我独尊功’,增力千二百斤!”
“一千二百斤?”秦朝又一次张开了嘴。
董仲舒之前最强绝学增力也就九百八十斤,而他一下将功法的力量提高了二百二十斤!
董仲舒之后,自创的功法已经很少,而这些绝学就算能超越董仲舒,也只是提升过几斤或者一二十斤,幅度很小,直到佛家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