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春-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佣兵,当然,人数不多。

这本书,董其昌和陈继儒几乎可以预测,就算他写出来,有书坊主买了去刻印出来,肯定要被无数人大骂,说不准就要得一个'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的名头,因为这本书触到了权贵既得利益集团最不能碰的东西。

当年张居正也想搞官绅一体纳粮的,结果没搞成,张叔大当阁老的时候可谓权倾天下啊!他只敢在脑子里面想一想的问题,被你一个十三岁的童子写到书里面大肆贩卖,天下不需要纳粮完税的读书人和不缴纳商税的官商们不把你骂到你祖上三辈都从坟里面爬出来才怪。

这三位嘶嘶吐着凉气,就那么定定地看着他,良久,陈继儒长叹了一口气,起身两步到了郑国蕃跟前,掸了掸衣裳,长揖到地,“凤璋贤弟斑斑大才,吾,不如也。”人家虽然十三岁,可写出来的东西,自己连想都不敢想也没想到过,这就是差距啊!

乖官赶紧跪下还礼,陈继儒看他还礼,忍不住一笑,“这个……郑贤弟,说实话我是极不喜欢你这脾性的,礼太重,不洒脱,不够名士气度啊!”乖官干笑了两声,站了起来,心说我才不跟你一样呢!狂生的名头很好听么!再说了,礼多人不怪,我可是礼法五星的达人,料想你也不知道什么叫礼法五星。

他拿出这副料想你也不知道的心态,顿时就一笑,弯腰伸手过去,替董其昌和曹鸳鸯添了茶,然后问陈继儒,“仲醇兄,你还要么?”

陈继儒这种狂生有一个好,看你不顺眼的时候呢!处处都要挑你的毛病,但看你顺眼了,陪你吃狗粑粑估计不乐意,但委屈下自己喝有点苦的茶还是完全可以的。所以他大笑着坐下,从乖官手上抢过茶壶,往自己杯里头倒满,“这一路来,早就渴了,只是嫌你这茶水不好,不过,茶是这位小倩姑娘泡的,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他说完,一口饮尽杯里头的茶水,然后又倒上一杯,旁边乖官看了,有点儿妒忌,泥马,这厮果然有点大名士的洒脱派头,脸皮太厚了,我暂时倒还学不来。

旁边小倩看了,就十分欢喜,她清楚自家少爷想要快速在江南扬名,自然要跟三吴名士往来,这董其昌和陈继儒她都从颜清薇嘴里头听说过的,那是江南一等一的大名士了,能和少爷把关系搞好,那实实再好不过了。

这些天来,倒也有些个宁波本地士子来访,不过今儿这两位,无疑是名气最大的,而小倩也深知一个道理,在名气最大的名士圈子里头,你的名声才能扬的更快,这个道理是她从颜家家主颜大璋身上学来的,颜大璋有名言,只有进入身家五十万的富豪圈子,你才能算得上江南豪商。

第065章 嘴炮无敌

陈继儒连喝了三杯茶,而董其昌则是捏着茶杯缓缓品着,曹鸳鸯抱着那手稿在手上看个不停,她十分喜欢乖官的字,觉得颇飘逸,乖官的字实际上不算好,在文人里头只好算普通,何况他写书求快,要换银子使啊!所以,文字写来颇潦草,但明朝刻印书籍就讲究一个书法奥妙,你正正经经写馆阁体,人家读书的说不准要骂你,雕版以行书为妙品,隶书次之,楷书只好算下品,至于馆阁体,那个只好算不入品了,至于活字印刷,在大明朝其实也有,但是那个用文人的话就是不忍卒读了,字体和狗屎粑粑也没什么区别,怎么有资格叫书?

这就是活字印刷不流行的缘故,而乖官的字体虽然潦草了些,恰好符合明人的审美观,尤其他深蕴后世文字之妙,倒不是说他造诣深,而是见多识广,譬如写个走字底的字,必然要拖一个尾巴出来,明显带着字母书法巴洛克体的风格,而大明人谁知道古罗马体、哥特体是什么东西,看见他这个带着画押风格的字,当然就喜欢了。

她这边把乖官的本子拿在手上把玩,而陈继儒觉得乖官这本子隐射朝廷关于土司制度,觉得未免想当然耳,就和他争论,在陈继儒看来,我大明用番官管番民,乃是德配天下的义举,可乖官书里头的土司,似乎有用得到朝廷的地方就拿来揩屁股,用不到的时候装聋作哑当朝廷是摆设。

难不成我皇明是番邦的夜壶?需要的时候拿来爽一下,不需要就扔到床下头去?

先是陈继儒和乖官辩论,没一会儿,董其昌忍不住,也加了进去,要知道,陈继儒二十五岁,董其昌大点儿,也不过三十出头,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龄,恨不得立马儿就来治理朝廷,朝廷那帮阁老不抵事,要是我来当阁老,保管治理得海晏河清路不拾遗。

文人大抵都有这个毛病,嘴炮无敌,不放嘴炮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文人了,而三个文人讨论朝政,绝对比三个女人讨论婚姻嫁娶还要呱噪。

董其昌和陈继儒大抵还是正经大明文人心态,认为皇明乃堂堂中央之国,乖官则告诉他们,如今的朝廷和咱书里头差不多,别说海外什么佛郎机英吉利,即便是国内,土司头人在地方上宛如土皇帝,朝廷派过去的官员只能象征性收点银子罢了。

实际上,把明朝的少数民族宣慰司从地图上拿走,大明真正统治的区域也小的可怜,后世所谓自治还有点谱儿,大明的土司们则直接宛如国中之国,除了缴纳点银子给中央朝廷,其余一切自理。

所以乖官书里头的理论很简单,挑动一批人的利益,去斗另外一批人,然后尊王攘夷,朝廷在后头捡便宜就行了。

这套东西说实话也不算什么高深的,只是不大能够让董其昌陈继儒接受,乖官说到酣处,一巴掌拍在石桌子上,“商人就像一条狗,朝廷必须扔一块骨头在他们眼前,让他们去为利益奔波,就像我书里头写商贸联盟对纳布禁运,茶、盐、布匹、铁、瓷器,什么都运不进去,土司就像一条狼,被狗围困的筋疲力尽了,朝廷最后站出来调停,但是,手上一定要拿着鞭子,等商人们习惯了巨大的利益,他们就会像真正的狗一样,匍匐在朝廷脚下,而土司们,要让他们从狼变成狗乖乖地听朝廷的话,总之,一手拿肉骨头,一手拿鞭子……”

他这番话,赤裸裸利益至上,叫董其昌和陈继儒目瞪口呆,可仔细一想,忍不住就汗流浃背,要知道,他们都是当世顶尖儿的人才,虽然没有什么执政经验,但脑瓜子却是一等一的好使,像浙江海商们,走私、勾连海盗、贩卖国之重器,这些其实也不算什么稀奇事情,说白了不就是为了银子么,如果真的如郑国蕃书里头写的那样,商人们联合起来组成商贸联盟,这得多大的势力?如果没有一个更加庞大的势力凌驾其上,这天下恐怕会动荡罢!

但是,如果真能如他所说,朝廷惠而不费,或许就真如他所写的那般,到时候……万夷来朝、天可汗、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两人想着,忍不住激动的满脸红光,陈继儒忍不住喃喃:“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而董其昌则紧紧攥着茶杯,低声喃道:“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两个虽然都念的唐诗,可里头的意境味道,仔细一咀嚼,差别就很大,分明能看出两人的抱负来,陈继儒到底是狂生,他念塞下曲,气势豪迈,估计心里头只想着扬名天下,而董其昌明显就一股子官味,要当官要银子要面子要里子,显然更加有城府一些。

乖官就嘿嘿笑,把手上茶杯凑到嘴边,一口喝干了,心说能够把两个在历史上得享大名的家伙说的如此激动,咱也算不凡了。

曹鸳鸯虽然是名妓,腹中也有才学,但到底是女子,对两人的激动不太能理解,只是微微陪笑着,一脸的淡然,你明知道她这时候不过充当的花瓶,但这个花瓶却不能让人忽视掉,可见名妓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正在酣畅淋漓纵论天下之际,不远处路上出现两个小小的身影,然后,一把稚嫩的女声同时大喊:大表哥哥,你爹喊你回家吃饭。

乖官闻言,脸上顿时苦得能滴出水来,双手捂脸,一屁股坐在石凳子上。

来的何人?郑国蕃的双胞胎姨表妹,若依、若常,这两个都是他姨母亲生,两人一先一后几乎同时来到这世上,年方八岁,相貌随母亲,眼若春杏,一眨巴大眼睛,扑哧扑哧的,叫人忍不住就喜欢,这两人还有个毛病,讲话喜欢异口同声,更加要命的是,到了郑家以后,恨不得天天盯着大表哥哥才好,把乖官烦的呀。

要知道,两个八岁的女孩子,整天纠缠着你问:大表哥哥,为什么秋天桃树会开花啊!大表哥哥,为什么开花不结果啊!大表哥哥,为什么风一吹花瓣儿就落啊!大表哥哥,为什么没有小蝴蝶小蜜蜂啊!

民间俗谓,七八九,猫狗躲着走。就是说七八九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连猫和狗都厌烦她们,乖官有时候真恨不得一棍子敲晕两个得个清静,这也是他在桃林中搭起剑庐的主要原因之一。

两人手牵手来到剑庐跟前,乖官只好给她们介绍,“呃!我表妹,这个是若依,这个是若常。”

“大表哥,我才是若依。”被他摸着脑袋的女孩眨巴眨巴大眼睛,旁边一个眨了眨眼睛,说:“我是若常,大表哥哥。”

乖官脸上顿时尴尬,嘿嘿干笑了两声,“来认识一下大表哥的朋友,这是董其昌董相公,陈继儒陈相公,曹鸳鸯曹小姐……”

“董相公万福……陈相公万福……曹小姐万福……”两个小人儿盈盈屈膝作礼,动作就跟千锤百炼一般,这边赶紧回礼,虽然董其昌的年纪足可做她们两个的爹爹,但他和乖官平辈论交,就只好跟这两个小人儿互相对拜行礼了。

“嘿嘿!充依,顺常,这名字取得妙啊!都是比千石的女官,令姨丈想必也是热心仕途之人啊!”陈继儒饱学之士,顿时就听出了姊妹两个名字的出处,取的西汉嫔妃称号里头的一个字,官位相当于比千石的大官,刺史不过比六百石而已。

他在乖官耳边低声说,乖官顿时深恨他这脾气,泥马,就你经天纬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说话你会死啊!

要知道,七个表妹如今正是乖官的痛脚,你陈继儒还上去故意踩两脚,乖官会给你好脸色看才奇了怪了。

不过曹鸳鸯却是看两个女孩子顺眼,两人穿着一模一样的撒金花的沉香裙子,头上梳着双螺发髻,两缕头发一左一右从耳边一直垂到胸前,上头还很可爱地夹着两个以白银打造的蝴蝶,手工十分精美,行走坐卧间,白银蝴蝶就呼扇呼扇地抖着翅膀。

大明朝金银加工水平此刻居全球之冠,打造的金箔薄到稍微重一点儿呼气都能把金箔吹走的地步,等再过一百年,和曹鸳鸯同宗的曹雪芹大大写《红楼梦》说'宝玉发现雀金裘被烧了一个洞上,说哪儿寻俄罗斯匠人补去',以为这玩意儿是俄罗斯产的,要是在大明说出去,非得被人笑掉大牙骂成措大不可,要知道当今万历皇帝没事就喜欢穿他那一件织金孔雀羽团龙妆花纱织龙袍,这还只是他比较喜欢穿的一件罢了,其余织金孔雀羽的织物多不胜数比比皆是,跟俄罗斯何尝有半个永乐通宝的关系。

江宁织造家出身的曹大大也会在这种细节上露出措大骨象,可见世上无完人。

曹鸳鸯看这两个女孩可爱,忍不住又拽住人家在自己身上摸礼物,然后摸不出来一脸儿尴尬,乖官在旁边瞧着就想笑,曹鸳鸯到底名妓出身,看他在一旁笑,忍不住嗔怪他,颇有些撒娇的味道,这还是乖官比正常人多五百年的见识,换了一般读书人,被她两个媚眼儿一抛,估计立马就得五迷三道连自己娘老子叫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066章 何等的青梅竹马

两个小人儿互相看了两眼,然后对曹鸳鸯说:“曹小姐,你是要送若依(若常)礼物么?不过娘亲说,不能随便收别人的礼物哩!”

这一开口,曹鸳鸯愈发不好意思了,可谁叫她眼下身无长物,旁边陈继儒到底和她相熟,看她窘迫,低咳了一声,喉咙里头含含糊糊说了一声,“珍珠。”

曹鸳鸯前头给车夫车钱就是拿的珍珠,像她这样的名妓,身上带银子,那多俗气啊!自然带着珍珠体面,赏别人一锭银子,总有一股子措大味道,就像陈继儒写的《李公子传》里头的进士,可赏一颗珍珠,这味道就不同的,但她终究是拿珍珠当钱使唤的,拿钱给人当礼物,实在还是有点儿俗气。

不过,总比什么都不给强罢!曹鸳鸯咬了咬唇,在袖笼里头拿了四颗珍珠出来,给若依和若常一人两颗,说是给小姐妹两个玩耍的,乖官作为表哥,就点头示意两人收下,曹鸳鸯这才起身,走到小倩身边,伸手握住小倩的手,满脸的歉意,“小倩妹妹,下次姐姐一定给你预备一件礼物。”要知道若依若常姊妹两个虽然和曹鸳鸯互相万福,但终究是孩子,给两颗珠子她们把玩,倒也不妨,但小倩一来年纪和乖官差不多了,二来又是乖官身边的贴身人儿,给钱未免就有侮辱的意思,所以这会子她拿了珍珠给两个小姊妹,就要对小倩道歉。

小倩就微笑说姐姐这是哪里话,曹鸳鸯看她丝毫没有一般小丫鬟的那种拘手拘脚的拘束感,言谈自若,愈发高看一眼,忍不住就后悔自己男装打扮,连个镯子什么的都没带,结果认识一个小妹妹,居然没见面礼,忒的丢丑,以后说出去,怕是要被别人嘲笑。

她以吹箫和交际名动江南,若是被人知道认个小姊妹却没见面礼,的确要被人笑的。

若依和若常也知道这珍珠是贵的,紧紧攥在手里头,抿着唇,互相用眼神交流,这两个双胞胎不比寻常姊妹,颇有些你一眨眼我就知道什么意思的心灵相通,尤其是她们两个生在有七姐妹的家庭,平时也常常看到爹爹娘亲叹气,说起日后长大这嫁妆怎么得了,因此小小年纪,对钱还是着紧的,也谈不上见钱眼开,但肯定比同龄的女孩子要更看重些金钱。

两人互相看了看,走到乖官身边,伸出手来,把珍珠托在掌心上,圆溜溜的珍珠在嫩嫩的掌心内,看起来极为漂亮,也不知道是手漂亮还是珍珠漂亮。

“干什么?”乖官一愣,姊妹两个异口同声说:“大姨爹爹讲,等若依(若常)长大了,给大表哥哥做小老婆,所以若依(若常)就不要攒嫁妆了。”

这话是何等的凶残,乖官当即脸色就黑了,陈继儒和董其昌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连曹鸳鸯以交际闻名,最忌讳别人尴尬的时候发笑,容易得罪人,即便这样,曹鸳鸯还是没忍住,顿时露出几颗雪白的贝齿来,接着赶紧伸掌捂住了嘴。

“凤璋贤弟,这是何等的青梅竹马之情啊!我等羡煞啊!”陈继儒虽然佩服乖官的才思和胸量,但有机会嘲笑对方报之前被打脸的一箭之仇,他这种以骂人扬名天下的名士怎么会不抓住机会呢!当然要趁机报复了。

看陈继儒用折扇拍着掌心的得意模样,乖官恨不得给他脸上来一拳,羡你老母啊!煞你老母啊!但是,谁叫他的痛脚被别人抓住了呢!只好嘿嘿笑两声当没听见,然后对小姊妹两个瞪了瞪眼珠子。

这小老婆一说,是有缘故的,乖官的姨母打的什么主意郑老爹不是不知道,妻妹对郑家一直不错,相貌也酷似亡妻,这人呢!总要讲究一个爱屋及乌罢!何况若依若常的确讨人喜欢,郑老爹就浮想联翩了,老大若妤肯定不行,再过三四年,乖官也不过十六七岁,但若依若常姊妹两个等个七八年也无所谓啊!

要知道等七年后乖官二十岁加冠了,那就有资格正式纳妾,老大若妤等不起,七年后十九岁了,哪儿有十九岁的姑娘还不嫁人的道理,但若依若常七年后也不过十五岁,将将好,配乖官蛮合适的。

这两个小丫头长得漂亮,眉目间依稀就有妻子的影子,郑老爹爱屋及乌之下,觉得要是让姊妹两个给儿子做小老婆,想必妻子在泉下也会高兴的罢!儿子是她们的表哥,即便以后娶了正妻,肯定不会亏待了姊妹两个,何况还有自己这个大姨爹爹给她们撑腰呢!

所以,他虽然因为自己的肺病总是不肯让孩子们进他的屋子,不过,平时在家里头总有交集,他也愿意远远地看着孩子们,觉得这家里头愈发有家的味道,有时候就忍不住对单赤霞或者大头说,哎呀!若依若常要是给乖官做小老婆,那真是不错。这么一来二去,郑家的下人们都知道了,而乖官的姨母装聋作哑,或许在心里头也觉得这样不错,要知道这姊妹两个长得实在太像,有时姊妹两个作弄人,姐姐扮妹妹,妹妹扮姐姐,总弄得人哭笑不得,眼下两个还小,依这个趋势下去,长大了该如何嫁人呢?

这两人长相如此接近,连做母亲的有时候都分不清,长大嫁人,若是一不小心闹出什么笑话来,要知道王家好歹也是官宦人家,万一闹出譬如姐姐进了妹夫的房间这样的笑话来,岂不是贻笑大方,没的让整个宁波多了谈资,给王家门楣抹黑。

而若是一起嫁给自家的姨侄,姨侄眼看就是有大出息的,日后说不准还能成为一桩美谈,双胞胎表妹嫁给青梅竹马的表哥哥,这无论走到哪里,也是一桩美事,至于妾不妾的,乖官的姨母觉得若依若常年纪还小,自己有大把的时间把姨侄的心拴在姐妹两个身上,就算最后实在不行,做妾也不是不能接受,譬如乖官年未及冠就高中进士,那时候还管什么妾不妾的,趁早嫁过去肯定没错。

乖官的姨母也不是没见识的乡下婆娘,她的公公好歹也是一个京官出身,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她还是听过的,要是姨侄年不满二十就高中进士,到时候怕是做妾也有大把的人抢着送罢!

要知道,一切皆有可能,无数读书人年复一年的考下去,不就是为了一个鲤鱼跃龙门,而乖官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十三岁的秀才,放眼天下,虽然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最重要最关键的,没有任何一个十三岁的小秀才像乖官这么有名气。

这半个月来,乖官的姨母也是眼看着有宁波地方上的读书人来拜访姨侄,来人不管年纪大小,都要称一声可是人生若只如初见郑贤兄么?然后奉上拜帖,基本都要附上几两银子,这些天来光这个银子就收了百十两了,就这种局面,乖官的姨母如何不动心呢!

当然,少年成名未必长大了就肯定能中进士当大官,最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山阴徐文长了,青藤先生名动天下,可一辈子都没考中进士。

可话又说回来了,青藤先生的好朋友,山阴诸大绶,那也是少年成名的,长大了可是高中状元的,官至礼部右侍郎,谥号文懿。

所以,成名须要早,有少年扬名的,又是自家嫡嫡亲的姨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牢在手上就对了,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

因此,这么一来二去的,若依若常两个也晓得了,以后自己要给大表哥哥做小老婆,这姊妹两人虽然有点儿古灵精怪的,但到底还是年纪小,并不懂里头真正的含义,这才当这么些人的面把这话说了,等再过几年,这种话怕是打死她们两个也开不了口了。

乖官瞪了两人一眼,可却也毫无办法,总不好去呵斥,何况这也是童年纯真,再过几年,恐怕他想让人家说人家还不一定乐意了,因此也只好对董其昌和陈继儒苦笑笑,“童言无忌,你们就不要取笑我了。”

陈继儒嘿嘿笑了两声,说:“能看到'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吃瘪的样子,我真是觉得不虚此行了。”乖官看他不依不饶的,被他搞得头大,只好告饶,“好了好了,陈家哥哥,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亵裤都错掉了,可还能饶了小弟么。”

听他'亵裤都错掉了'这种话都说了出来,曹鸳鸯终究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旁边董其昌也笑着说:“仲醇,做人要厚道,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陈继儒终于出了胸中一口气,呼得一口吐出一口长气,然后笑着说:“贤弟,请哥哥我吃一顿饭,咱们之间就一笔勾销了。”他说话是越来越不客气,直接就把读书人那一套扔一边儿去了,这是以示一见如故,通家之好了。

乖官摇头,得,算我碰上大明朝的文人流氓了,这文人一旦不要脸了,那真是天下无敌手。

“曹小姐,前头先请。”他侧过身子,表示让曹鸳鸯先行,然后对董其昌和陈继儒说:“请罢!两位哥哥。”

曹鸳鸯在前,后头董其昌让那跟随的车夫跟上,乖官却是挥了挥手,示意小倩过去给点赏钱把那车夫打发了,然后众人就回了郑宅。

第067章 女大五赛老母

一瞧见郑家的宅子,曹媛媛看墙上爬满矮牵牛,就赞不绝口,说有'绿芜墙绕青苔院'的意境,当然了,作为一个名妓和交际达人,这话肯定是客套话。不过众人进了宅子,的确眼前一亮,家里头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青之草'在大明朝的确很有派头、很有谱儿,董其昌和陈继儒也都说雅致,乖官苦着脸儿跟在后头,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小女孩子的手,没办法,这是他嫡亲姨母的嫡亲女儿,他的嫡亲表妹,而小倩在后头跟着。

“可是乖官回来了。”刚进了院子,院墙围廊那头就传来一个声音,接着一位穿着桃红色蜀锦撒金裙、沉香色背子的美妇人走了过来,看着三十许的模样,乖官牵着若依和若常走过去,先要给董其昌陈继儒介绍,“这是家姨母,姓艾。”

董其昌其实比乖官的姨母还大上一岁,但问题是他和乖官平辈论交,这时候就得老老实实叫人了,乖官的姨母闺名梅娘,当然,这闺名也就王珏能叫,自然郑连城老爹也能叫几声,不过董其昌和陈继儒就万万叫不得了,给他们说姨母姓艾,也是方便他们称呼。

陈继儒虽然是狂生,可是如今和乖官也算交好,见了长辈,这狂生态度就不好拿出来了,因此和董其昌齐齐一个肥喏,“华亭董其昌、陈继儒,见过艾夫人。”曹鸳鸯微微屈膝,也对乖官姨母道了万福。

夫人一词作为诰命当然不能乱用,民间称夫人往往是在正式场合下对长辈的一种敬称,譬如许多明清小说里头,说道某某人家发达了,往往要专门点一点'因对家仆恩重,合家都称夫人''他家也穿金,也戴银,真个牛马成群,僮仆作队,都称为员外,妻子称安人',实际上不管员外也好,安人、夫人也罢,这些都是朝廷正经品阶,普通人肯定不能用的,但凡事都有例外,好比普通百姓结婚新郎官可以穿状元郎的行头,帽子上插两根翅,好不气派,这些原本是特例,慢慢的民间习以为常,你家发达了,称你一声员外,称你妻子一声安人,实际上跟这两个词本身,已经没有半个永乐通宝的关系了。

艾氏也算是官宦圈子里头的人物,虽不怎么出门,却也是听过这两个的名头,都说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才子,如今看这两人也来拜见,实际上心里头欢喜得紧,不过人家称夫人,她总要有些长辈的派头,不然岂不是丢了自家姨侄的脸面么!因此倒是笑得有点雍容,请他们进去奉茶,又赶紧吩咐下头,让那个高价买来能做上好席面的婆子捡拿手的菜还得做的快的菜,先上几个。

这时候吃饭已经是团席,也就是后世的吃法,大家团团坐下,菜上来了,一起伸筷子,不像前宋,是分食制,董其昌还说要请伯父来上头坐了,乖官就说了,家父身子弱,多谢董兄挂念,众人这才分主次坐定,由于郑老爹不在,就请乖官的姨母在上首主席坐了,乖官在下首作陪,董其昌陈继儒和曹鸳鸯坐了客尊位,乖官原本是拽着两个表妹坐下的,结果艾氏嫌两个孩子上桌子不恭敬,不让姊妹两个坐,去唤了乖官大表妹王若妤来,王若妤虽然十二岁,却杏眼桃腮,相貌颇似其母,个子高挑比乖官还高上些许,一身合体的撒金花裙子下面,胸部稍稍坟起,身姿也显出些婀娜来,身子其实已经有些长开了,羞答答在曹鸳鸯身边坐了,再旁边就是她的表哥。

或许有看官要问,泥马,当我们不懂明朝历史?女人也陪客吃饭?名妓还能堂而皇之上桌子吃饭?程朱理学家们呢?哪儿去了?哪儿去了?

实际上理学最盛行要从满清康熙康麻子开始,明中后期则两极分化,要么,及其变态,女人被男人碰一下手,她一刀把自己手剁掉,要么,就及其开放,说实话跟五百年后也没多大区别。

譬如《水浒传》里头,武松武二爷打了老虎做了都头,也就相当于后世县警察局副局长,第一次和潘金莲以及武大郎吃饭,潘金莲坐的主位,武松打横坐了,武大坐了对面。

后来清河县警察局副局长武松每天一下班,也不肯跟那些同僚出去吃酒,就回家和嫂嫂一起吃饭,武二和嫂嫂吃饭的时候武大在干嘛呢!街上卖炊饼。

由此可见,女人和男人一起吃饭在大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最终,董其昌和陈继儒还是坚持让两个小姊妹在乖官旁边坐了,至于别的表妹,是人皆有私心,不能指望艾梅娘一视同仁,倒是曹鸳鸯想拽小倩坐下,小倩红着脸坚持不肯,虽说郑府合家也不拿她真当下人看,但说起来到底是乖官的贴身丫鬟,曹鸳鸯是交际场上的达人,便也没坚持。

众人坐定,自有那精擅做上好席面的婆子做了好菜,一直吃到天色傍晚,这才散了席面,董其昌等坚持要拜见'郑贤弟的令尊',乖官没奈何,请他们到第三进后院,见了郑老爹,董其昌和陈继儒口称叔父,曹鸳鸯称郑员外,拜见了郑连城老爹,单赤霞在旁边,董其昌眼前一亮,说,可是赤霞先生,又是深施一礼。

郑连城其实下午些,就知道了这次有名满江南的大名士来拜访儿子,如今见了,果然气度不凡,当然了,这是郑老爹的心理语言,如果才学和相貌气度挂钩的话,天下纷纷扰扰的事情起码要少掉一大半,看谁有没有能力,只需要瞧两眼看看长相气度就行了。

因此,郑老爹笑得脸上绽开菊花,坚持请他们在郑家小住,董其昌还有些犹豫,陈继儒那狂生,直接说,长辈所请,如何敢辞,满口答应下来。

于是,这三人就在郑家暂住。

郑府前后三进宅子,买的时候说是小,这个小字,也是相对于颜家那种宁波首屈一指的大富豪来说算一个小字,用大富人家的话来说,叫做精舍,乃是学佛道高人在山水秀美之处建造,也不一定非得小,但肯定精美,表示高逸超脱。

所以郑家别说暂住进来三个人,三十个其实也住得下的,不然何至于要十来个下人。

小住了几天,曹鸳鸯就告辞了,要知道她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名妓,不可能整天住在郑家,这次和陈继儒结伴前来,不过想瞧瞧那个写'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人长个什么样子,如今瞧是瞧了,其实心里头是大失所望的。

为何?还是郑国蕃太小,要知道虽然民间俗话'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可曹鸳鸯十八岁郑国蕃十三岁,这个就难搞了。当名妓的,别看她们往来俱都是名士、富豪、官员,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