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春-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颜小姐铁青着脸蛋,两条泪痕在脸颊上划过,乖官说完了,赶紧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还得意,当年为了玩游戏去捧着字典学日语,到底还是没有忘记了,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果然还是有道理的呀!
他在心里头把一身白绫的颜小姐给换了一身女仆装,然后用意念想象出颜小姐跪在门口微笑着喊'ご主人様,お帰りなさいませ',忍不住嘿嘿笑,这就是阿Q精神战胜法了,咱们好歹也算熟人,你骂了我我也下不去手,不过呢!我脑海里头把你想象成女仆总可以罢!
把颜小姐在脑海深处调教了一番,好极了,念头通达了,我不跟你一个小女子计较,回家数银子去了。
他出了颜府,门房颜辛离看见他出来,赶紧迎上去,“小相公,您这是走了?”
乖官点了点头,颜辛离赶紧使人把他的小白马牵过来,带到他跟前,笑着把缰绳递给他,“小相公,咱家老爷虽然不在家,可小姐也可以陪您一起吃个饭什么的。”
这话,是拿他不当外人的,可乖官听不得,心说我跟你家小姐吃饭,别是她把我吃了。
笑了笑,他翻身上马,对颜辛离点头示意,双腿一夹马腹,小白马泼刺刺跑了出去。
等回到桃花坞,已是下午,在郑家大门口,一个满脸憨笑的汉子迎了上来,“少爷,您回来了。”这是郑家新买的四个男仆中的一个,名唤王虎,懂得一点儿伺候马的本事,单赤霞干脆就让他专门做马夫,以后家里头免不得还要添上两匹驽马用来拉马车,马夫自然要先置备起来。
翻身下马,乖官把马缰塞到王虎手头上,问了他一句,“大头可回来了?”
大头虽然是小厮,可在郑家地位不低,这些新买的仆人这两天也弄明白了,单管家和小单管家都是郑家顶尖得用的,据说老爷亲昵地叫小单管家为'乖儿',因此谁敢把大头当普通小厮对待,私底下都称小单管家。
“小单管家回来好一会子了,这会子估计在老爷跟前说话呢!”王虎牵过小白马,一边说话一边带着小白马溜圈子,马匹一路奔跑以后,不能立刻停下来,要先慢慢溜达两圈,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个王虎果然是懂一点儿伺候马的本事的。
小单管家?乖官被这个称呼弄得一愣,然后笑了起来。
他进了门,直奔自家老爹住的第三进院子,果然,大头在自家老爹跟前献宝,正添油加醋把乖官在付梓堂卖本子的经过说给郑连城老爹听。
“哟!小单管家。”乖官站在老爹的房门口打趣大头。
第056章 大明军火贩子
单思南口水横飞正说着,被郑国蕃一喊小单管家,顿时脸上就红了起来,伸手去抓头,“少爷,你怎么也打趣俺。”坐在床榻上正听得津津有味的郑老爹被自己儿子打断,忍不住就对他挥了挥手,“莫要整天欺负大头,没事温书去,你那些事,有大头说给我听就好了。”
乖官被自己老爹呵斥得汗颜,心说到底谁是你儿子啊!只好扭头去了,而郑老爹则笑着对单思南说:“大头,继续说下去,那两个老头儿是如何把价钱抬上去的。”说着,心肺中有些痒,一阵咳嗽,单思南赶紧爬到榻上,伸手给他抚背,然后麻溜儿地从榻上矮几下面的暗抽屉里头取了一张生桑皮纸出来递到了郑老爹嘴边。
咳了两声,郑老爹吐了痰在纸上,大头已经把篓子拿到榻旁,从郑老爹手上拿过纸团,扔进了篓子里头,然后端起矮几上茶盏,里头的参汤还是温温的,药味浓郁,郑老爹接过来喝了一口,舒了一口气,把茶盏放在了旁边矮几上,笑着说:“大头,还是你精细,乖官在这上头不如你。”
单思南挠头,“这些粗事怎好叫少爷来做,少爷那么大的本事,以后肯定封侯拜相。”
郑老爹笑了起来,说:“他若拜相封侯,若不给你活动个锦衣卫世袭千户,老爹我打他个屁股开花。”
这话要是被乖官听见了,恐怕得对自家老爹的心气啼笑皆非,锦衣卫世袭千户,老爹你也真敢开口,整个大明朝三百年天下,世袭千户才多少个,结果老爹你一张嘴,就给别人封官许愿。
当然,依照郑老爹乖官和单赤霞大头父子两代的交情,若乖官真能爬到张居正那个位置,活动个世袭千户,恐怕还是低的,只是,郑老爹封官许愿的大气未免叫人一点儿都想不到这位老爷一个多月前还住着三十两的小木楼病得死去活来,可见'由俭入奢易'这句话绝非随便说说那么简单,从三十两的住宅一下子搬到三千两的住宅,又有几个能保持平常心呢!大多数读书人做了官,迅速蜕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官僚大肆捞银子,就是因为一下子迷失在金钱权势之中。
郑乖官离开他老爹的院子去寻单赤霞,单老爹正数着银子记账本,说实话,舔着笔尖去计算家里头花了多少银子进账多少银子,对于他这么一个浙江兵剑法第一的大宗师来说,实在是太勉强了,但这些换一个人来做别说郑老爹不放心,单赤霞自己也不放心,因此,也只好赶鸭子上架了。
看自家少爷进来,单赤霞一脸高兴,这八百两银子到手,以单赤霞自己估算,想必过一个活泛的年应该是绰绰有余,至少,加上家里头剩余的银子,一千两银子在手,家里头暂时可以松一口气了,虽然要维持这么一个大宅子,家里头吃住用行,老爷的汤药钱,等等等等,但好歹也是一千两银子,真要不考虑什么脸面之类的问题省一省花,单赤霞觉得完全可以支撑到自家少爷二十岁去考进士。
不过,乖官不是来和单赤霞谈论家里头积蓄能花多久的,他把在保国寺听到的话给单赤霞说了一遍,又把自己去了颜家得知颜大璋不在,颜家老管家态度暧昧说了说,单赤霞就皱起了眉头来。
单赤霞生在浙江长在浙江,年轻时候还是出名的游侠儿,后来又剿倭寇,虽然二十年不曾归故乡,对浙江地面上的事情也还是能估摸个七七八八的。
“李玉甫。”单赤霞皱着眉头念叨了几声这个名字,“我隐约记得当年胡宪台在青藤先生建议下诱降五峰船主汪直,后来汪直被杀,他的养子汪傲又扯起五峰旗在海上造反,这个李玉甫好似当年就是汪傲手底下的一个小船主……”
“我说起这个名字的时候,颜老管家当时脸色就变了,就说了三个字,海阎王。”乖官把当时颜老管家的话说了,单赤霞忍不住嗤笑,这位手上沾惹着无数倭寇的血,估计没有五百也有四百,讲个不好听的,就算汪直复生,单赤霞恐怕也视之如狗,顶多就是比较大块头比较凶悍的狗罢了!
要知道,这些浙江兵北调九边以后,最开始,也是在蒙古鞑子手上吃了点亏的,鞑靼寇边,都是一人双马,少则数千,多则数万,跟南方倭寇比起来,气势就大多了,在南方倭寇有个十几匹马,基本就能纵横县府,浙江兵杀倭寇称大捷的也不少,砍首级上千的也不是没有,但数千倭寇的战斗力显然不能跟数千骑马的鞑靼比,所以,砍完倭寇砍鞑靼的浙江兵回头再看倭寇,未免就瞧不上眼了。
“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单赤霞咧嘴一笑,满脸不屑,“如今戚少保若是再拉三千浙江老兵回来,足可以对付当年数万倭寇,何况这李玉甫,只不过当年余孽罢了。”
乖官只好苦笑,这话一点儿都不好笑,三千个百战余生的老兵,穿越二十年回去当年剿倭战场当然战无不胜,二十年的优势岂是说着玩的么。
“单叔,您老二十年前也没这么厉害罢!人家当初即便是个海泥鳅,混了二十年,也该混个海阎王了。”乖官笑着说,心说战略上藐视对手那是应该的,可战术上还得重视对手不是么,“二十年来一家独大,颜家这样的大海商家里头的老管家听了名字都要色变,想必还是有点儿本事的,当然,这点儿本事肯定不能瞧在单叔眼里头。”
乖官顺便拍了拍单赤霞的马屁,本事越大的人越喜欢被拍马屁,这是郑乖官五百年先知先觉的经验。
所以,单赤霞对乖官的话不以为忤,反倒是笑了笑,“少爷说的有道理,不过,那是颜家的事情,跟我们郑家却没什么关系。少爷,听我一句劝,你特意登门去把这消息告诉颜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何况,能说动浙江海面上最大的海盗去抢颜家的货,我都能猜到颜家的货到底是什么东西。”
单赤霞说到这儿,眼神中忍不住流露出一丝嫌恶来。
乖官一愣,赶紧追问道:“单叔,是什么货?”他在颜家就好奇问过,这时候看自家老管家能猜出来,好奇心熊熊而起,哪儿有不追问的道理。
哼了一声,单赤霞不屑道:“利润最大,海盗最眼红的,当然是军械。”
赤霞老爷有足够的理由看不起颜家,本朝商人,大多有奶就是娘,什么资敌之类的话,对商人提也不要提起,嘉靖年浙江倭寇最横行的时候,倭寇天下喊打,不照样有商人偷偷收倭寇抢来的货,再把军械卖给倭寇,在其中大发其财。
而这时候大明的最犀利的军械是什么呢?
不是戚继光督造的腰刀,不是火绳枪鸟铳,而是佛朗机炮。
后世有多种观点,主流是认为此刻大明的火炮技术接近西方,而数量则是世界第一,当然也有少部分人认为大明的火炮胜过西方的,但有一点确定,叫'佛郎机炮'绝不是'从佛郎机进口的火炮'的意思,大明朝廷铸炮基本上一次铸上千,明朝军卫自己记载的军志里头记载火器大炮,动不动基本是火器万计,炮千计,当然,明军吃空饷的习惯由来已久,因此这里头估计虚报的很多。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明朝喜欢造炮,然后下发给各军卫,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史书上记载老百姓帮官府打倭寇都能自发捐佛郎机百余,这些显然是被倭寇威胁到的海商们自己铸的炮,但朝廷铸给军卫的炮哪儿去了?要知道很多资料显示明朝每年铸各种大小佛郎机炮,五万门,由于明朝的手炮也叫佛郎机,所以真正的大炮年产量肯定没那么多,但几千总有的。
由此可见,江南各军卫之糜烂,倒卖军械已经是习以为常,戚继光自己招义乌兵也是没办法,江南军卫几乎都烂透了。
像单赤霞这种戚继光手下浙江兵出身的人,自然对这里头的猫腻一清二楚,对倒卖军械的人有好感才怪了。
“什么军械?”乖官自然是不知道里头的关门过节的,“难道是戚大帅督造的腰刀?”
单赤霞冷笑,“戚大帅能造多少刀,朝廷最喜欢造的是佛朗机炮。”
这话一说,傻子也明白了,乖官张口结舌,“佛……佛郎机炮?单叔是说颜家勾结宁波卫镇海卫倒卖佛郎机火炮?”
单赤霞冷笑,“除了佛郎机炮,还有什么能有那么大赚头?我记得戚大帅以前就叹过,朝廷每年督造各种火器无数,可大多数不知去向。”
卧槽,颜大璋那慈眉善目的老狐狸是个军火贩子?
乖官一时间还不太能够接受这个观点。
看自家少爷表情,单赤霞估计是自己的话给了少爷极大的困惑,就站起来拍了拍乖官肩膀,低声说:“少爷,慈不掌兵,义不理财,我也没说颜家罪不可赦。不过,既然知道了颜家倒卖佛郎机炮,以后,少爷还是尽量少跟颜家往来,这些人,都是趴在朝廷身上喝大明的鲜血啊!”
乖官犹自有些表情呆滞,自言自语道:“那么多大炮,上哪儿卖去?”
“那霸,扶桑,满刺加,真腊,爪哇,上哪儿不好卖。”单赤霞冷笑了笑,“尤其是扶桑,我曾听那些倭寇说扶桑有国六十六,国王唤作大名,六十六个国王,想必总有聪明的来跟我大明商人做买卖的。”
第057章 六十万两白银
“那霸,扶桑,满刺加,真腊,爪哇,上哪儿不好卖。”单赤霞冷笑了笑,“尤其是扶桑,我曾听那些倭寇说扶桑有国六十六,国王唤作大名,六十六个国王,想必总有聪明的来跟我大明商人做买卖的。”
对于单赤霞所说扶桑六十六个国王,乖官只当没听见了,封地一万石就可称之为大名,这么算一算,何止六十六个啊!他只是在想:卧槽,怪不得《信长之野望》里头大友家特产大筒,特技就是国崩,感情都是从大明买的啊!九州探题大友宗麟阁下啊!感情你一直用的大明朝的二手货啊!
这个时代日本跟明国以及朝鲜贸易最多的,几乎没有任何疑义就是九州大友氏,就好像一说到嘉靖年的倭寇,基本都是出自肥前松浦家。
只是,他还是有些想不通,要知道,勾结军卫倒卖军械,既然海盗去抢,证明这个消息是那位侯提举放出去的,海盗确认后觉得油水丰厚,这样才会动手罢!但是,既然从官到贼都知道颜家倒卖军械了,难道就没人管?那个浙江布政司使李少南呢?吃闲饭的么,这么一个偌大的把柄都不要,干嘛还费尽周折去和海盗勾连起来抢人家的货呢!
他把这个疑问说了出来,单赤霞脸上神情说不出的古怪,缓缓说:“浙江布政司使上头还有浙江巡抚,想要稳稳当当把官当下去,干什么都可以,却千万不能跟自己的顶头上司对着干……”
这话说不出的讽刺味道,乖官一听,得,明白了,布政司使差不多等于省长,可省长上头还有省委书记呢!
感情整个浙江,从最高长官开始,整个都烂透了哇!
如此看来,颜家的背景恐怕就是浙江巡抚了,怪不得人家浙江布政司使的小舅子威胁颜家,颜家也不怕。
“单叔,你的意思是颜家就算被抢了货去,也不过损失一点钱?”乖官就问单赤霞,单管家点头,“宁波颜家嘛!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浙江地面上数得着的豪商,想必被抢一次也不见得能伤筋动骨罢!不过……”
他话头一转,脸色转为严肃,“少爷,我正式希望你不要跟颜家走的太近,颜家的那位小姐更是最好不要搭理,这种官商勾结买卖军械,可大可小,按说,浙江地面上的豪商恐怕没有手上干净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浙江倭寇最乱的时候,这些豪商也照样干这个,只是,少爷你日后定能考进士做大官的,跟颜家走的太近的话,名声不好听,尤其颜家那位家主打的什么主意,少爷你也不是不知道。”
乖官脸上就微微红了起来,神情有些忸怩,“单叔……”
两人这时候都没想到,颜家这次干的实在是个泼天大买卖。
这桩买卖,就要从日本国形势开始说起,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织田信长被部下明智光秀叛变杀死,羽柴筑前守秀吉是织田家重臣中第一个得知这个消息的,他随即和正在开战的毛利家达成调停,转身就返回京畿,日本史称中国大返。
而这时候的九州大友家,正被岛津家打的节节败退,一度占据九州岛九国其中六国的大友家在天正六年的耳川之战中损兵折将,家里头的重臣死了一大半,依靠雷神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这两个号称大友双壁的苦苦支撑着。
一度被认为可能统一整个日本的织田信长之死,让整个日本的大名几乎都在观望,出现了暂时性的一段和平时间,然后,大友家得以喘气了,大友宗麟这位著名的天主教徒甚至还有空闲派遣少年使节团前往罗马觐见教皇。
这位年轻时候很有一把子本事的家伙此刻已经昏庸得很,而大友双壁中的雷神立花道雪因为天正九天的时候被龙造寺家夺取了鹭岳城,天正十年也就是今年的年初,又丢了猫峠城,总之,由于大魔王织田信长之死,被岛津家和龙造寺家搞得焦头烂额的大友家得以暂时喘口气了。
不得不说,小时候被雷劈过因此号称雷神的立花道雪还是有点脑子的,趁机就派人往明国去了,订下一批佛朗机炮,也就是日本人所谓大筒,这批大筒有多少呢!整整五百门。
这五百门大筒,实际上就是大明造的青铜佛朗机炮,而且口径很小,但对日本国来说,已经是很不得了的武器了,五百门大筒,足可改变大型会战的形势了,日本国很奇怪,经常出现交战双方数千火绳枪对射,是当时世界上使用火绳枪频率最高的地区,可他们很少有大炮,一般来说,有十几门大炮已经是很不得了的大名了。
这五百门佛朗机炮到了大友家,恐怕真能改变九州岛的形势,立花道雪为此一口气砸下了一门大筒一百二十两黄金的价钱,日本国黄金价格低贱,一两黄金只等于四两白银,但大明的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因此,这是一桩价值六十万两白银的大买卖,而宁波市舶提举司每年收税不过一万到三万两白银,大明朝廷每年不过一百万两金花银,万历六年加了二十万两,一共一百二十万两,主要用于皇帝发放武官的俸禄还有供皇帝赏赐,六十万两白银,等于大明朝廷每年金花银的一半。
六十万两白银,这是个什么概念?即便对于宁波颜家来讲,也是泼天的大买卖。
日本国古代号称白银之国,的确不是吹的,大友家这笔钱拿出来,颜家立刻就动心了,如果这批货真被海盗抢了,即便对颜家来说,也绝对不是什么小钱,那真是伤筋动骨了。
当然了,此刻乖官和单赤霞并不知道,单赤霞微微一提而过,只希望自家少爷别和颜家走的太近,却也不愿意伤了少爷的面子,看少爷有些脸红,自然知趣不说了。
他把乖官卖唱本的八百两白银入了账,就逮着乖官要传授剑法,总之,少爷有空就在家里头写写本子,闲下来就跟我练一练剑法,那颜家尽量让少爷少去,最好,就别去。
握着村正在手,单赤霞抖了一蓬剑花出来,传授的是洗剑,也就是敌我剑刃相交的一刹那用手腕画圈,让敌人刺过来的剑力道走偏,高手甚至能让敌人的剑脱手。
看着单赤霞刺出剑花,乖官还以为这是连刺对方浑身十数个大穴,结果单赤霞一解释,顿时让他汗颜,武侠小说看多了,这不是五岳剑派的剑法,这是大明朝的实战剑法。
“这洗剑的诀窍,也不过就在一个练字上头,少爷你无事就拿在手上用手腕画圈,时间日久,自然而然就精熟了,到时候别人一剑刺过来,就这么一洗,敌人的剑就会脱手。”单赤霞教徒弟的法子虽然不算高明,但却很平实,按照这个路数去练,总是能练好的。
乖官把这些话都仔细听在耳朵里头,暂时忘记了什么浙江布政司使什么海阎王之类,就一心练剑。旁边单赤霞看少爷聚精会神练剑,不由自主微笑,他倒也没指望自家少爷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一文一武都那么强悍,只是,他隐隐觉得颜家这事情恐怕不像自己说的那般轻松,还是用练剑把少爷羁縻在家里头最好。
第058章 春花秋放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万历十年的秋天,宁波海边秋风乍起,码头上依然忙碌,一有海船靠岸,就有那些马车车夫涌上去,摘货拽客,闹哄哄不停,那外地来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拽了去,等上了马车,或许没到目的地,就要多付几十个铜钱,古来世情,莫不如此,后世的站台码头等地方无一不是治安最混乱的地方,大明朝亦如是。
方当正午,一艘双桅两百料快船靠岸,明律不准造双桅以上大船,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古来莫不如是,这两百料的船,若真有人问起来,人家却振振有辞,这两百料的船,只好算小船,哪里大?大在哪里?
这种双桅杆快船,大多往来松江、苏州、扬州、常州各府,用以短途载运人货,大抵能乘坐这种双桅快船的,都是有些家底子的人家,因此,船一靠岸,车夫们一下便涌上去,操着不标准的官话大喊“两百五十文钱,二十年的车把式,一准儿稳妥,送到宁波城里头……”
船上客人一下来,车夫们就拉拉扯扯,有坚持的,不肯上车,这些人还好,若那些被拉着上了马车的,若不肯坐想再下来,顿时就会有帮会人员上来寻麻烦,总要让你掏出车钱来,付了钱以后,对不起,您请下车,还不管送,这就是'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句话的由来,车夫船夫,大多都有帮会背景,干点儿绿林勾当,实在不稀罕。
这时候从船上缓缓下来三个人,身上穿着道袍,脚底下踩着官靴,明明不热,手上拿着折扇。这种打扮的,有眼力劲儿的车夫一瞧就知道,要么是大富人家,要么是读书人,明朝的道袍相当于后世的名牌休闲服,不是谁都可以穿的,对这些人,只好老老实实做人家的生意,不然触了霉头,被扭送到官府吃一顿板子就不划算了。
“几位老爷,可要马车么!二十年的车把式,保管稳妥。”十来个车夫上来拉客,三人种年纪最轻的闻见这些车夫身上味道,顿时蹙眉,拿袖子遮了半截儿脸蛋。
另外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便拿扇子在手里头挥了挥,脸上颇有嫌恶之色,倒是年纪最大三十来许那位,笑了笑,不以为忤,显然久历风尘,晓得出门在外讲究不起来,“问你们打听个人,可知道有个名士叫郑国蕃的,家住哪里?”
这些车夫面面相觑,俱都摇头说没听说过,那年纪最小的就挑眉低声说:“早说了,不见得是什么名士,不然,如何这些人不知道。”
这话也有道理,古代信息不畅,若想问点儿事情,车夫、船夫、店小二,这些人要么走街串巷,要么耳目聪慧,总能问出点儿什么,所以后世人说所谓闯荡江湖,就是从这个客栈到那个客栈,喝点小酒问点儿小道消息。
那年纪大的摇了摇头,说:“咱们看的《足本绣像倩女幽魂之聂小倩》是顺天府德艺坊出的本子,《足本绣像倩女幽魂之白娘子》却是宁波府付梓堂出的本子,想必人家是刚从顺天府到了宁波,这些车夫不知道却也是正常。”
他分析透彻,一句话说到关节所在,年轻的那个欲言又止,到底没出声。
三人正互相说话,不远处有个车夫突然说:“几位老爷,俺倒是知道,离码头不远,有个桃花坞,刚搬来一户人家姓郑,据说颇有气派,那桃林外头有个凉亭,上面写着什么桃花影碧海潮的,俺识字不多,不敢肯定是不是老爷们要找的人家。”
年长的那位眼睛一亮,“估计就是了,你的车在什么地方,送我们过去。”
周围车夫一听,一哄而散,桃花坞到码头不过几里地,哪里有什么赚头,那说话的车夫倒老实,讷讷道:“几位老爷,不是小的不肯送你们过去,那桃花坞离这里太近,跑不上钱……”
“难道会短你银子不成。”年纪最小的那位甩手扔出去一颗珍珠,车夫伸手接在手里头,看了看,晓得是好东西,前些日子媳妇儿看上了一根银簪子,上头有一颗珍珠,拽自己去瞧了,那银簪子要五两多银子,把自己吓得直吐舌头,这颗珍珠看起来却是比那银簪子上头的珍珠还大一点儿……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狠狠掐自己一把,却是疼的,顿时哎呦一声:发达了,这颗珠子估摸着要我不吃不喝跑两三个月才能赚回来罢!
他一想到回去拿这颗珠子给媳妇儿献宝,媳妇儿一准儿高兴,说不准,到晚上要拿出平时不肯折腾的姿势来犒劳我。
想到媳妇水嫩的身子做出那些羞人的姿态,顿时,这车夫心头火热,一叠声连道:“几位大老爷,这边请这边请,请随小人来。”那些没走远的车夫,看了这一幕,眼红不已,送个短途就给一颗珍珠,这起码得值个五两银子罢!宁波城里头的小桃红赛金花估计也能嫖上一个晚上了,卧槽,亏大发了。
三人上了马车,马车夫得了天大的好处,坐在车辕上把腰杆儿挺得笔直,马鞭挥起,啪的一声脆响,车轮辘辘碾着码头上的石板路,上了官道往桃花坞去了。
马车走了两里来地,一拐弯儿,上了细石子儿铺就的路,本来官道还有些颠簸,上了这细石子儿路,顿时就感觉不颠了,那年纪最小的忍不住探头出去张望,一看之下,忍不住轻啊了一声,“哇!好漂亮一座桃林。”
这时候正是十月小阳春,桃树二次开花,一眼看去,宛如花海,一片粉红,顿时叫人心胸一爽,若是后世,定然有专家要发表几句'这是正常现象,最近气温转暖,特殊气候欺骗了桃树,导致乱了花季,这次开花对来年果农没有什么影响'诸如此类的话。
但是,这是大明朝,地震了皇帝要下罪己诏书的时代,如此一片桃林,起码上百亩,居然齐齐开花,春花秋放,枯树新芽,这种现象表示,此地有隐士大贤居住,历史上记载有贤名的隐士,总要描写种种异象,譬如老树发新枝,春花秋放,等等等等,络绎不绝。
这最年轻的一声喊,另外两人顿时惊动,也探头出去,看到满眼桃花,也是一脸讶色,年纪最大的那人干脆弯腰探出身子在车夫肩膀上拍了拍,让他停下车来。
三人下了马车,空气中一股腻腻的桃花香,由于是春花秋放,这些桃花实际上不会结果,并且容易落,但落英缤纷,在文人眼中看起来,未免大妙,朵朵桃花瓣被秋风一吹,在空中飘落,不管腹中有货没货,看了就想作诗作词。
年纪大的那人让那车夫回去,说自己三人走过去就好,那车夫倒也老实,说得了老爷们的赏钱,足值自己忙活几个月的,今天就算包给老爷们了,若老爷们要回头或者去宁波城里头落脚,俺也好相送,不然这儿极难找车,到码头去寻马车,一来有些路程,怕老爷们伤了嫩脚心子,二来,码头上车夫都拉帮结派,天色晚了去,价钱怕贵上好几倍,碰上心黑的,拉到野地里头,吃一顿生火扒光衣裳抢了银子也不稀奇,我得了老爷们的赏,如何能让老爷们落了那地步。
年纪大了听他这话,未免露出些赞赏之意,心说这车夫倒也老实,就让他跟在后头,年纪最轻的听了,吐了吐舌头,悄悄问道:“香光先生,这话可真么?咱们大明朝不是路不拾遗的盛世么。”
旁边那个二十来岁的闻言不屑,拿折扇在手掌上拍着,说:“那是邸报上说的,只好当唱词来听,做不得真,哼!奸相在朝十年,天下不乱已经是得邀天宠了……”
这句奸相在朝,显然说的是已故的建极殿大学士张叔大了。
年纪最大的听了不由眉头一皱,道:“仲醇,慎言。”
那年轻人挑了挑眉,未免有些不屑,不过两人相交数年,又是同乡,可谓一时瑜亮,关系极为亲近,也不反驳他的话。那年纪最小的极有眼色,顿时就拉了他手,说:“咱们边走边赏花……”说着就拽了他往前头走,年轻人嘿了一声,“花是好的,可惜,沾了俗气。”
年纪大的看着两人慢慢往前头走,忍不住就摇头,自己这个小朋友,眼大如箕,春花秋放,你也要隐射一下这花是开来拍那主人的马屁,桃花又怎么懂拍马屁,无辜一至于此,你这个脾气,日后如何进官场去做官呢!
三人慢慢往前头走去,那马车夫老老实实跟在后头,时不时伸手去摸一摸怀里头那颗珍珠,脸上一阵傻笑。
顺着细石子儿路往桃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