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春-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白杏恍惚中醒来,听得殿下的话,羞得脸颊烧红,可却也是格外有着一份自豪,能被殿下喜欢,那还有什么不好的。
鬼使神差地,她就问了一句,“殿下可喜欢么!”乖官点头,男人么,无非那个调调儿,谁不喜欢床下贵妇,床上荡妇,何况阿杏还不是学来的放荡手段,那是真心喜欢他这才如此,岂不是更满足了他那自尊心,这样儿的女人,正是男人房中妙宠啊!
瞧国舅爷点头,真白杏一时间心花怒放,双眼顿时就眯了起来,弯弯如月牙儿一般,勉力支撑身躯,侧转过身子来,把上身就趴在榻上的黄花梨木矮几上头,双腿蹲在国舅爷胯间,香臀起复,臀浪翻飞不已,一片白花花的景色。
乖官目瞪口呆,这妮子哪里学来的花头?
真白杏虽然看不到国舅爷,却咬着唇就道:“殿下不是喜欢秦娘子双腿么,妾腿虽不如秦娘子,却也……却也……”
被她这么一说,乖官哪里还克制得住,双手按住她香臀美肉,顿时陷进去五指手型,他一下又一下,把一套枪法翻来覆去地施展,一百,两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下……
第463章 脱靴阵
由于誾千代姐姐的身孕,这云南之行却怕是不能了,不过,国舅爷为何单单就带了千代姐姐在身边,说白了也是为了子嗣,如今既然有了,却也算得上是功德圆满,便留下千代姐姐在广州坐镇,还留下两千九州兵与她。这日,国舅爷自家带着三千九州兵和两千多新招来的佛郎机雇佣兵,终于是从广州出发,往云南去了。
对于国舅大都督的离去,广州知府薄介那是又惊又喜的,他如今也算是得了好处的,此次京察,考功必然是一个上上,身上官服想必能换成绯袍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遣湖广右参政,比起他那个在南京礼部做侍郎的族弟薄珈却是更有实权,若是运道好,说不准参政做几年,还能往上挪一挪,尝一尝布政使或者巡抚的滋味。
不过国舅爷一直留在广州也是薄知府的一块心病,都知道国舅爷是个能折腾的,万一在广州折腾出什么事儿来,他升官发财的美梦可就没法实现了,当下大局,却是稳定盖过一切,故此国舅爷离开他心里头是极高兴的。
他家宠妾年岁岁又给他出了个主意,组织广州父老挽留大都督,也就是官场上很有名的脱靴阵,在欢送官员离去的时候,地方耆老会上前拦轿当场脱下卸任官员脚上的靴子并高举过头,意为盼其留官不去。
不得不说,天朝的语言艺术高于一切国度,像是某官员辞职,就叫做挂靴,像是地方上读书人闹事,就叫做破靴,像是挽留离任的官员,就叫做脱靴……
薄知府还是很有些能力的,加之国舅爷在广州,也算得是挑了大家发财,故此薄知府小施手段,鼓吹筹谋了一番之后,在国舅离开广州那天,广州城万人空巷,挽留国舅大都督的人群排出十数里去,地方耆老们不是摆香案,就是摆酒席,不是舞狮子,就是敲锣鼓,一个又一个白发苍苍的耆老们端着酒碗,或者涕泪交零或者嚎啕大哭,拦住大都督,随即就有人七手八脚上前扒掉国舅爷的靴子……
乖官不是傻瓜,自然是晓得这脱靴礼的,但是却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他是不太喜欢喝酒的人,但是,在这当口,便是如戏子一般了,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只能硬着头皮唱戏,走不到一半,已经是俊面通红,满口酒气了……
这出城整整出了一天,也算是在《广州府志》留下了一段逸话,曰:万历十五年春,五军大都督郑国蕃出行辕,广州阖府百姓搭彩相送,脱靴遗爱,地方耆老把酒恸哭,数万百姓簇拥不去,人群绵延十数里,诚本朝未见之事也……
那都知监管事匡咏梅守候整整一日,总算是把国舅爷给送走了,也算是舒了一口长气,心说总算是把这位祖宗给送走了,便寻思要回京,至于身边的小太监李恩,却是留下来占了广州市舶太监的位置,这个位置他也是钻头打洞活动了许久才谋来的。
临行之前,他就叫过李恩,好生嘱咐了一番:李恩,干爹我也是活动了许久才替你谋了这个差事,你当要晓得,你做这个广州市舶太监兼管珠池,为了就是给宫里头老祖宗赚银子的,休要负了老祖宗一片苦心……老祖宗提督东厂,耳目众多,你做事虽然谨慎,干爹我却是要再提醒你一次,该伸手的,当仁不让,不该伸手的……
话到此处,意犹未尽,但匡公公却是不说了,李恩虽然年轻,也是心性拔尖儿的,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就道:“干爹安心,儿子定然好生替干爹和老祖宗挣银子,若是有二心,天打五雷轰。”
匡咏梅满意点头,白净肥胖的脸上堆上笑容,弯腰伸手就把他搀扶了起来,随即就又叹气,“也不晓得卢受那小崽子在国舅爷身边如何。”旁边李恩低头扶着匡公公手臂,心里头却巴不得卢受那小子顶撞了国舅爷被一刀剁了才好,省得分了干爹的宠爱。
这两位太监自然不晓得,小炉子公公早早就是皇贵妃的人了,用后世话来讲,那就是卧底,在心知肚明的国舅爷那儿,怎么可能吃苦头呢!
闲话不提,国舅爷一路穿州过府,到了三月初的时候,进了云南。
初代黔国公是太祖皇帝的养子,死后追赠黔宁王,子孙时代镇守云南,他家以翠湖为基,世代种柳牧马,增造亭台楼榭,渐成庞大建筑群落,市井间俗称沐王府。
按说,黔国公是超品国公,又有开国初仁宗朱高炽铸造的征南将军印,总掌云南军政世世代代,永不罔替,国舅爷要主动去拜见的。
但是,这一代的黔国公是一个特例,此人既飞扬跋扈又胆小如鼠,他曾经鞭笞过左江兵备道杨寅秋,这杨寅秋可是堂堂一榜进士出身,一个文臣,同年无数,他这么干那就是等于扇了文臣的耳光,结果被弹劾得不得不把国公位置让给儿子,结果儿子又是不争气的,土司叛乱把府城攻破,连府印都丢了,因此被下狱,他不得不又坐上黔国公的位置,一直到天启年才卸下这个黔国公的担子给长孙沐启元。
而乖官出京的时候,又是以平叛云南的名义出京的,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是天使,也就是所谓的挂钦差衔。
加上永昌卫叛乱,黔国公担着罪名呢,故此他居然能拉得下脸面来,亲自出城迎接了国舅爷,并且把国舅爷迎到自家国公府上。
乖官敬他是前辈,又是出城迎接,当然要给这个面子,双方倒是宾主相谈甚欢的,晚间黔国公府邸就办了盛大的宴席,给国舅爷接风洗尘。
席上乖官有些奇怪,怎么不见云南巡抚箫思学,黔国公忍不住就冷哼,说实话,他跟箫思学治政理念完全不同,又是文武殊途,自然拢不到一块儿去,不过却也不至于在这时候说箫思学的小话,就左右他顾,乖官瞧他不愿意谈起,当下一笑,也看出了些文武不对路的架势,便也不提。
第二日,他亲自问黔国公点名要了两个人,就是前腾冲、姚安两营的长官,刘綎、邓子龙。
刘綎,本名龚綎,字子绶,号省吾,江西南昌人,嘉靖年间大将军都督龚(刘)显之子。明末著名将领,人称“刘大刀”。一生经历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明史》称赞其为“诸将中最骁勇”,能使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后世誉为“晚明第一猛将”,一生战功卓越,战死于萨尔浒之役。
邓子龙,字武桥,号虎冠道人,丰城人,嘉靖中以平民应募伐倭寇,官至副总兵。万历二十六年,领水军援朝抗日,与朝鲜统制使李舜臣为前锋,在釜山南海与日军激战,年过七十而勇气弥厉,直前奋击,杀敌无算,舜臣赴救亦战死,朝鲜百姓立子龙庙纪念。善书法,喜吟咏,有诗集《横戈集》和兵法《阵法直指》。
这两人都是名留青史的猛将,又是叛变营兵的上官,国舅爷自然是要召来问一个清楚。
黔国公听他点名这二人,倒是有些尴尬,不过他也算是老狐狸了,既然朝廷让眼前这位十六岁少年国舅大都督总理云南平叛事,他自然是巴不得,他家世代永镇,功劳高了也没什么好处,出了事儿还要被朝廷责罚,不如和稀泥,把这名分和权力交给这位国舅大都督,他宁愿去督一督粮草。
故此他着人去把刘邓二人寻来,乖官一瞧二人,顿时心中失笑,怪不得这位黔国公脸上尴尬,感情如今两人一个是白身,一个是大头兵。
刘綎之前被弹劾贪污,就已经被褫官,邓子龙更是此次永昌卫叛变的诱因,一开始直接下狱,最后还是朝廷怜惜他是一员猛将,这才把他给释放了,但官职却是一撸到底。
不过,既然如此,他郑国蕃正好借此来收拢两个猛将,当下就从怀中摸出两份兵部官照来,一人一张扔过去,叙用为游击将军。
这两位猛将兄却是又惊又喜,尤其是邓子龙,说他是待罪之身绝不为过,如今骤然又给了游击将军,如何不惊喜?
所以说,收买大明朝的猛将兄本钱要比收买扶桑的大,像是扶桑那边的猛将兄,给个守备或者百户什么的,那就不得了,要乐的屁颠屁颠的,但收买大明的猛将兄,乖官一抬手就是从三品游击,这还是两人十分之落魄的时候,换了平时,你要不拿出个总兵来,人家根本不稀罕。
不过这时候两人的确被砸着了,两人也是老相识了,还对峙过许久,俗话说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心知肚明,顿时双双行庭参礼,“卑职谨听大都督调遣。”
顺利把这两人收至麾下,乖官就仔细询问这腾冲、姚安两营实力,永昌卫周围又有哪些权势的土司,谁家跟缅甸那边臊眉耷眼勾勾搭搭的……一条条一桩桩,却是事无巨细,仔细问来。
旁边黔国公冷眼相看,他是世职武臣勋贵,对打仗还是有一手的,这时候才发现,这位国舅大都督,也不是外行,一时间心中却也大定,若是这位国舅在云南出了事儿,他未免要遭连累,若是这位国舅平叛成功,他没有功劳那也是有苦劳的,所以两人的利益暂时是一致的。
这边国舅爷爷在云南收拢诸将,准备粮草,暂时按下不表。
话说,在宁波府,万历十四年年末的时候,巡抚宁波特别区域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沈榜领着宁波府同知邹跑眺、通判武圆等一干官员,亲自挨家挨户给商户退税,顿时把宁波府的商人们给吓着了。
之前沈榜老爷颁布的'宁波府暂行办法'曾经让整个宁波的人忘记了这位青天大老爷的好处而破口大骂,可是,我们不得不说,人性有时候真就这么可悲,这就像是后来的鞑清朝廷留发不留头,那么毫无人性,可随即给了一点什么'永不加赋'的甜头,顿时就让人忘记了先前的耻辱,恨不得感恩戴德要夸赞盛世明君。
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悲哀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吃这一套。
故此先前沈老爷差一点连放屁都收税,这会子突然来了一个退税,顿时商人们就不安了,但沈榜可不管这些商人怎么想,依旧一家家商行亲自退税,态度可谓可掬,这可是堂堂正三品大员,当真是给足了商人们脸面。
这时代商人大抵都是读过书的,其中有人就想到了宋朝文忠公欧阳修所谓:今为大国者,有无穷不竭之货,反妒大商之分其利,宁使无用而积为朽壤,何哉?故大商之善为术者,不惜其利而诱贩夫,大国之善为术者,不惜其利而诱大商,此与商贾共利取少致之术也。
这话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朝廷盈利了,不应该把钱财上缴国库“积为朽壤”,而应该与百姓、商人分享,这样使商人更踊跃纳税。
被沈老爷这么一个巴掌一个甜枣的手段一折腾,宁波府的商人们顿时就感恩戴德了,也忘记了之前他们曾经破口大骂沈老爷,都要夸赞沈老大人高风亮节,青天无私。
随即,沈老爷又施展了一个手段,给普通百姓发放年钱,柴火钱,寒食钱,儿女钱,补丁钱……这些钱虽然不可能有多少,但是,给百姓回去买肉吃,那确实是绰绰有余了。
这些手段,无非都是乖官教自家老师的,后世政治家过年谁不作秀?你要不去跟农民握一握手,你好意思说自己是当官的么?
故此沈榜在宁波府口碑大好,又成青天大老爷了,而且还是百年不得一见的青天大老爷。
一时间,宁波市井间交口称赞沈老爷,附带地,国舅爷也是得了无数的夸赞,这就让靖海侯府上上下下脸面上光荣,像是王虎,以前宁波秀才闹事说'若要柴米强,先杀郑国丈',那时候还是马夫的王虎领着一帮家仆对街面上那些乱嚼舌头的人一顿乱打,可如今了?又是一个什么局面?
有时候身为管事老爷的王虎忍不住也要学着读书人的口吻来一句,时也命也运也。
新年伊始,作为靖海侯府,那自然是忙碌得紧,各色官员登门,便在这些人中,却有一人,四方脸细眯眼,留着金钱鼠尾,求见后院主事,却是要请见建州卫指挥使的妹妹佟雪月儿,自承是月主子的奴才。
按说,如今的侯府体面大,体统也是立起来的,俗话说,一入侯门深似海,这侯府的后宅女人,那是什么人都能见的么?
不过管着后院的艾姨娘体恤雪月儿家乡远,又是女直人,考虑到她还是宁远伯爷的契女,故此格外加恩,就准了那奴才求见雪月儿。
艾姨娘身边的侍女有不明白的,忍不住就问,这似乎不合规矩啊!艾姨娘自然不会跟身边侍女说,她瞧见这个奴才腰间挂着一件'马上封侯'的金挂件,那东西是当初她采买的,专门用来给乖官在外头赏赐人用的,能得这个赏赐,显然也是得用的人,这个体面还是要给的,这便是'格外开恩'。
雪月儿自然不可能在内宅见人,如今内宅女眷众多,也会招人口舌,她是在一偏厅接见了来人。
“奴才阎虫年,给月主子请安。”金钱鼠尾老男人麻溜地就给雪月儿跪了,雪月儿是认得阎虫年的,在哥哥奴儿哈赤跟前也算是得用的,淡淡嗯了一声就道:“起来罢!哥哥让你赶到宁波来,是有什么事儿么?”
阎虫年跪在地上没起身,却是拿眼睛左右瞅了瞅,雪月儿自小在李成梁的伯爵府养大,如何不晓得这是什么意思,当下柳眉微微一皱,就道:“秀肚兜和相柳儿都是我贴心的丫鬟,日后免不得也要服侍侯爷的,你有什么话,就直说罢!”
秀肚兜是打小就服侍雪月儿的,相柳儿却是当初李家老九李如楠输给郑国蕃,国舅爷没要,李如楠却不好意思赖账,亲自送给国舅,国舅瞧这姑娘也是花容月貌的,怪不得李如楠跟李如梅打赌才赢来,不过他身边不缺美女,一直闲置着,后来雪月儿到了他身边,他觉得相柳儿也是出身伯爵府的,就把相柳儿拨给了雪月儿。
这两人如今都是雪月儿跟前得用的,秀肚兜尤其自信满满,只要侯爷来小姐的院子,自己在旁边伺候,终归有机会让侯爷睡自己一睡,若是好运道,怀了侯爷的种,抬举成姨娘那是唾手可得,相柳儿可就有些忐忑了,她是伯爵夫人手底下出来的,先是被李家老五李如梅缠着老娘死活要了去,接着,又被李如梅打赌输给李如楠,再后来,又被李如楠打赌输给了郑国舅……故此她心里头实在没底气。
这会子听到佟雪月儿如此一说,顿时感动得紧,觉得小姐可亲可敬,就有效死之心。
两个丫鬟的心思各不一样,但都对自家小姐忠诚心又上一层,用后世游戏术语,原本好感度两星半,这会子就变成好感度三星,涨了。
跪在跟前的阎虫年看雪月儿如此一说,也就不敢拿大,当即说:“镇国将军让奴才来宁波,是要告诉月主子,漠北三娘子在北京诞下一子……奴才当天得了消息,第二天就快马往宁波赶了。”
佟雪月儿心中就一惊,侯爷……有长子了?
心中虽然有想法,但她却也不可能就明显表现出来,当下淡淡道:“如此,哥哥意思是?”
阎虫年脸上堆起谄笑就抬头道:“镇国将军的意思是想问月主子,想不想争?若要争,就请太指挥使夫人来宁波,总要诞下侯爷血脉,到时候,尼噜罕(女直语,国画的意思,也就是大明的奴儿干都司)那么大的地方,还不能给小主子谋个立身的地方么!”
佟雪月儿当即脸上就涨紫了起来,腾一下起身,几步就走到阎虫年跟前,抬手便狠狠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狗奴才,这话也是你说的么!”
她和喜塔拉母女二人共伺国舅爷,这等事情,如何能宣诸人口?这时候居然从眼前这奴才口中吐露出来,雪月儿能不大怒么!
第464章 知识越多越反动
阎虫年瞧佟雪月儿发怒,顿时膝行后退了数步,连连在地上磕头,却是把地上水磨青砖磕得咚咚咚作响,没数下,额头就磕出血来。
待得他磕到十数下,雪月儿有些不忍,便挥手道:“好了,你这奴才,是要威胁主子么!”阎虫年这才抬起头来,额头青紫一片,血迹就淌到了双眉之间,他却不伸手去擦,只是悲声道:“月主子,奴才一片心,都是为了主子啊!主子现如今年轻貌美,可大都督身边却又哪里缺貌美的女人?总要有个子嗣傍身,这才是长久之道,主子,奴才求您了……”
他说着,顿时又把额头在水磨青砖上磕得咚咚作响。
雪月儿被他这一说,心中未免意动,这年月,子嗣傍身这一点,不管是宫里头的贵人,还是市井中的妇人,想法全都是一样儿的,她现在年轻貌美不假,可总有色衰爱弛的时候,这侯府妾室众多,她也不是最拔尖儿的,到时候却如何自处?
“好了好了,起来罢!你这奴才却是个忠心的好奴才。”雪月儿就让阎虫年起身,还温言安慰了他几句,阎虫年顿时就感激涕零,恨不得多给主子磕几个头心里头才舒坦,真真是天生奴才骨头。
后面相柳儿和秀肚兜互相对视了一眼,却是都从对方眼神中瞧到了一丝鄙夷,自然,是对跪在地上的那个奴才的。
“你说,哥哥让你来,难不成就是问一句话么!”雪月儿打定了争宠的主意,当下就仔细询问阎虫年,这奴才赶紧就道:“镇国将军让奴才带了十匣子上好的东珠,给月主子在内宅侍奉亲长交好姐妹……还有便是,若月主子肯,便让太指挥使夫人也到宁波来……”
他说到此处,小心翼翼看了看雪月儿,觉得这位主子脸色平静,这才继续道:“却也不消住在侯府,只在府城中买一个精致的宅子,常常往来走动……”
雪月儿听到此处,脸上神色不变,心里头却暗自松了一口气,她说到底也还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姑娘家,虽然以前跟喜塔拉一起伺候过国舅爷,但到底还是有廉耻心的,若是喜塔拉真就如住在李成梁伯爵府那般住进侯府来,那么她脸上可就难看了,反倒是置办一个外宅,偶尔往来,神不知鬼不觉。
再则说,她也是听过一句话的,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想到此处,脑海中就闪过母女二人伺候国舅爷的景象,一时间脸上暗暗有些发烧,当下就道:“嗯!我知道了,便这么办罢!你去把东珠给拿来。”
这十匣子东珠,当真是大手笔了,由此能看出奴儿哈赤那赌徒的心理,他指望雪月儿争宠并且诞下国舅子嗣,实际上跟国舅指望郑妃诞下万历的子嗣并且能登上皇位,是如出一辙的,这送东珠,也和国舅爷往宫里头送银子相差仿佛。
这年月,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像是奴儿哈赤之前想袭祖上建州左卫指挥使的世职,即便他是宁远伯李成梁的干儿子,兵部不也一直没通过,再则说,李成梁虽然对他宠爱如通过亲生,但心底深处恐怕也未必真就想他去坐稳那个建州左卫指挥使的位置。
如今奴儿哈赤不但顺利袭了世职,还授了镇国将军,他也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又有干爹李成梁以军功封爵的前例,自然就生出效仿之心,只可惜国舅爷南下没带他,若肯带他,他恐怕就要大喜磕头喊国舅爷亲爹了,至于他娘和他妹妹那辈分怎么算,却是管不得了。
雪月儿略微沉思了下,当即就道:“如此……你主子我都晓得了,至于你这奴才,我记得侯爷也曾在我跟前提过一次你的名字,日后我自然会记得在侯爷跟前念叨你……”
阎虫年大喜,当即又是咚咚咚一阵磕头,他如此卖力,不就图一个前程么!前程怎么来?自然要在贵人耳中常常出现,像是他之前得国舅爷赏赐一个金挂件儿,也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甚至奴儿哈赤要给他叙功,也得考虑他曾经入国舅爷的眼,便要抬举一两分。
这若是在读书人那里的说法,那就是'简在帝心',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你办事办的再好,也不抵你拍领导的马屁拍的好。
不提阎虫年这奴才,雪月儿得了十匣子东珠,先就艾梅娘那儿送了一匣子去,艾梅娘是国舅爷嫡亲的姨母,和国丈那点情愫,阖府上下,也都是瞧在眼中的,何况双胞胎女儿若依若常也是国丈给国舅预订好的房里头人,故此都晓得这实际上就是女主人。
但是,作为侯府后宅实际上的当家管事,艾梅娘也不曾见过这么多东珠,一时间也晃花了眼睛。
女人对珠宝是没有免疫力的,何况是一匣子这么多,当时的东珠,那个奢侈度,和后世的钻石也就相差仿佛。
艾姨娘眼睛定定瞧着那匣子东珠半响,终究还是忍住诱惑把匣子又推了回去,雪月儿就言辞恳切说,姨母,奴的兄长是建州卫指挥使,东珠在建州地盘上也不值当什么钱,无非就是小辈的一个心意,姨母千万勿要推辞,一定要收下。
这个不值当什么钱,真是说得巧妙,其实再怎么不值钱,就好比后世产自非洲钻石矿区的血腥钻石,这种走私钻石实际上也是暴利,但是,有了这个托词,艾梅娘坚拒之心就不那么强烈了,被雪月儿再一通说好话,半推半就也就收下了。
这么一来,她等于就入了艾姨娘的眼,日后艾姨娘免不得也要替她说几句好话。
美女这种资源,不同于什么旁的收藏品,你若以为把美女往后宫一收就万事大吉,却是错了,错到衾裤都掉了。
总之,如今国舅爷的富贵迷人眼,也不知道多少人暗中打主意,想攀富贵、抱大腿、结亲家……各式各样,无奇不有,至于送老娘,送老婆,送妹子,听起来龌龊,可是在权势富贵面前,却又值当个什么?
当年李太后生下皇子,李家不也一样把李太后的亲弟弟给割了小鸡鸡送到宫里头去当太监了么,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帮衬李太后,图一个权势富贵么!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佟雪月儿,也不过就是后宅争宠的女子其中一个罢了,说得文艺点儿,也就是可怜人儿一个。
按下侯府后院争宠的各种明争暗斗不表,却说国舅大都督在云南昆明,准备粮饷收拢诸将,却也整→文¤人··书·¤·屋←出数万军马来,声势可谓大振。
这黔国公却也是妙人儿,诸事不提,一心帮衬国舅大都督,甚至让底下人都有些闲话传出来了,说国公爷当年也是一条好汉,怎地如今成了点头国公了?
话说当年黔国公的确是一条好汉,十年前,缅甸王寇云贵,无数土司誓死反抗,其中有土司名多士宁的,有个女婿叫岳凤,此人是江西商人,读过书,做生意折了本,结果被多士宁看重,不但让他当了自己的司记官,还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岳凤。
后世毛太祖有一句话叫做'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套用在岳凤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此人野心甚大,暗中谋害了多士宁,自己就坐上了土司的位置,勾结了一些有异心的土司作乱,并且还派出使者勾结缅甸,一时间攻占十数城池,糜烂地方。
后来黔国公沐昌祚征集汉土军数万,就把岳凤给剿灭了,刘綎和邓子龙当时都是在黔国公麾下打出了威风,后来被封了腾冲和姚安两营的主官的。
这位黔国公后来还数次打败了寇云贵的缅甸军,说他是一代名将,或许有夸大,但当时无数在黔国公麾下听令的土司们,恐怕还真就这么想的。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像是朝廷的巡抚,虽然是封疆大吏,但到底是流官,今儿来明儿去,而土官们都是世袭的,说个难听的,得罪了巡抚也不怕,但得罪黔国公就不一样了,要知道,黔国公可是世代镇守云南的征南将军,与国同休的,故此抱黔国公大腿的土官当真不少。
不过后来黔国公在文臣手上吃了大亏,被下旨训斥,要知道那时候正是张居正当朝主政的时代,张居正一代名臣,尤其看不起武勋的,黔国公那时候被那么多文官弹劾,他能不借着机会狠狠修理一顿黔国公么?还正好杀鸡骇猴给天下的武臣勋贵们一个下马威。
黔国公差一点被削爵,故此胆寒了,从此在文臣跟前就低了一头,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生态圈。
土官因为黔国公世代镇守云南而低黔国公一头,黔国公被张居正修理过从此胆寒又低巡抚、兵备道等文臣一头,而文臣们又因为土官光脚不怕穿鞋的而低土官们一头,恰好形成一个制约的圈子。
说实话,这恐怕也正是上位者所愿意看见的。
不过,黔国公在国舅大都督跟前如此伏低做小,那些土司们,就看不下去了。
沐昌祚等若是这些土官们的老上司,老上司怕文臣,他们也就忍了,毕竟大明是文臣治天下,可如今老上司连一个十五六岁的毛孩子都那么敬若上宾,这些土官们可就有些忍不下了,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曰,有土司官名马千乘的,年轻气盛,忍不住就口出狂言,说那小国舅有何德何能,居然能让国公爷给他帮衬?
若是乖官认识这个土司官马千乘,保管会啼笑皆非,这个马千乘,乃是世袭石柱宣抚使,历史上秦良玉的丈夫,这不就是夺妻之恨么!怪不得这么大怨气。
第465章 下官想跟大都督讨教讨教
石柱宣慰使马千乘,据说祖上是大汉伏波将军马援,世袭节制当地九溪十八洞,按说乃是汉人中的好汉,可实际上,便如本书前文所说,自秦汉开始,历朝历代多有不奉中原正朔的遗民渡海往扶桑避难,最后这些人哪儿去了?都变成扶桑人了,就像是扶桑四国岛诸侯长宗我部元亲,扶桑史学界不是普遍考据认为是秦始皇十二世孙远渡扶桑后流传下的一支后裔么!
当然,圣人早有类似定论'华夏入诸夷则诸夷之,诸夷入华夏则华夏之',当然,这句话后世也成了汉奸们投降的滑头话。便如国舅如今鼓吹'尊王攘夷',不知道的以为此乃后世扶桑专有名词,可实际上这本就是儒家词汇,历史上明代大名士朱舜水东渡扶桑,受扶桑有识之士礼拜,鼓吹尊王一统论的《大扶桑史》,其编纂者悉数为朱舜水之弟子。
总之,历史就是个婊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