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春-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人在床榻间的文化,十分之丰富,若用后世网络说法,什么海特性学报告之类的大部头,跟大明春宫文化一比,那真是爆弱了。

譬如此刻,花微微她肯定是不知道人体解剖学的,自然也不晓得,高度性兴奋的时候会有眼睛可见的阴囊收缩睾丸提高,后世医生治疗轻度的早泄,往往也以夫妻配合为主,建议在夫妻房事的时候牵拉阴囊,降低敏感度,以此来治疗。

但是花微微她就晓得,这时候吮着两颗,老爷便会跟闻人奶奶多来六百下。

事实上,古人是早就知道这个道理的,《儒门事亲》一书便写道:囊中之丸……环而引之,则玉茎无由伸缩。

这本书成书于兴定年间,大约后世所谓西元1228年左右,作者张从正是金国太医,开篇便说,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故曰儒门事亲。

古代读书人大抵如此,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本书影响很大,大明开国之初,太祖的儿子宁王朱权无书不读,朝廷多有赞'慧心聪悟',宁王朱权便亲自刊定过这本书,自掏腰包印刷,到了万历年,李时珍还删减过这本书。

事实上这本书也多有读书人收藏,当然,读书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金瓶梅》西门庆,他可不晓得事亲长,但是他晓得用白绫布把囊丸兜扎起来,似如此,玩女人便厉害。

故此花微微把国舅爷的两颗一吮,国舅爷本来略有些山海关失守迹象,此刻有了强大后援,顿时又守住了。

“爷,好人,亲达……”闻人氏紧紧抱着乖官喃喃,“奴以前真真是白活了,直到跟爷在一起,奴才不枉白来世上一遭……也只有跟爷在一起,才这般快美,纵死了,也心甘了。”

她紧紧搂着乖官说着情话,这会子一波高潮过去,心中火又起了,鼻翼翕张,两侧微汗,满脸全是酡红,飞白着媚眼儿腻声就道:“跟爷在一起永远也不腻味,恨不得爷这根羊脂白玉时时刻刻都在奴身体里头才好……爷,你就是医奴的药,可奴的意,须臾不能离。”

她说着,双臀研磨不已,顿时又泛起了水花儿,把床榻间湿了一大片,绣着鸳鸯戏水的锦缎被子叠在屁股下面,也被揉得千皱百叠,不成模样……整个拔步床内,气息靡靡。

乖官被她说得也是心头火气,谁不愿意这般被女人奉承?故此愈发强大坚固,虽然此刻是一个女将军骑马式,他却也腰部发力,从下往上挺动,足足刺了数十下,把闻人氏刺得美目翻起,娇喘连连,待到一百单八下,正中要害,当即就把女将军给挑于马下,叫她再也猖狂不得。

啵!

女将军翻身落马,这辰光,只有喘息的力气,却是连动弹手指头的气力也没有了,灯烛下,俨然一堆美肉。

花家二姐儿一直在旁边伺候着主家公婆,这时候早已经身酥骨软,媚红着脸颊就跪在榻边把国舅爷暴露在空气中的羊脂白玉给吞了进去。

到底是拿胡萝卜锻炼出来的,这无孔箫吹得极是娴熟了,跟天生善吹箫的奴儿哈赤的老娘喜塔拉比起来,也不过差着一筹而已,吞吐间直没根部,红唇玉丸,相印成趣,真真有说不出的妙处,极是刺激,国舅爷也是咝咝抽着凉气,想到眼前跪在跟前身材如后世名模的女子以前欺负过他,伸手拽过她长发,四目相对之下,只觉得这二姐儿也是媚眼如丝,口中吞着自家小凤璋老爷……顿时,就格外有一种独特地兴奋。

正在这紧要的当口,拔步床的帘子给掀开了,菅谷梨沙一身戎装,神情切切就闯了进来。

这拔步床,顾名思义,来回可走八步,里头马桶、面盆、熏笼、镜子等家私一样儿不少,实际上就是个极为小的私密空间,其中,又以南京拔步床为天下最,即便是几百年后,一代文豪林语堂都感叹过南京的床和扬州的马桶,说是极为奢侈享受的。

这等私密地,外人等闲也见不得,即便是菅谷梨沙作为乖官的姬武士,那也是不方便进来的,如今一闯进来,乖官一惊之下,顿时就山海关失守,贼兵溃散,爆了花家二姐儿微微一脸腻白。

有些羞恼,乖官手忙脚乱地拉过锦被把下身给盖上,有心要骂菅谷梨沙一顿,瞧她这深更半夜的还一身戎装,未免又有些不忍……不过终究是不高兴,当下沉着小脸儿就道:“梨沙,这么还这般没轻没重的……”

菅谷梨沙瞧了这一幕正呆滞,粉嫩的脸颊上通红一片,吃国舅老爷一喝,这才想起正经事来。

她乃是立花家谱代家臣,按说,扶桑那地儿,就如同出使大明的达理麻所做的《答大明皇帝问扶桑风俗诗》所说的那般,也是自诩'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的,规矩甚重,只是,一来她到底年少,常在国舅爷身边,未免有些恃宠而骄,二来,这外头来的人物,来头实在太大了,她虽然说出身立花家谱代家臣,跟国舅爷也见过不少世面了,可是碰着这等大人物,自然也张徨失措起来。

吃吃之下,她结结巴巴就说:“殿下,下面有一位关白老爷……”

关白?

乖官被她弄得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仔细一寻思,估摸着大约是哪位阁老,依照扶桑的观念,可不就是关白么!

他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这时候也顾不得尴尬,摸着没毛的下巴略一沉吟,当下就让花微微伺候着穿衣起身,这二姐儿拿面巾擦了脸颊,手忙脚乱地帮国舅爷穿好衣裳,就掀开了拔步床的帘子让国舅出去。

走了两步,微一迟疑,他转身就对床上闻人师师说:“你赶紧就穿起来,一会儿说话,你隐在屏风后头,帮我参谋参谋。”

等国舅爷出去,花二姐儿这才拉着脸给闻人奶奶告状,“娘,你瞧见了么,那丫头好生嚣张跋扈,转身出去的时候,腰间的刀鞘还故意在奴身上撞了撞。”

闻人奶奶坐在床上抱着锦被,沉着粉面就说:“我又不是瞎子,自然瞧见了……哼!番邦来的小丫头,不知道天高地厚……”说话间,赤条条下了床,略一洗刮,穿上衾衣衾裤,外头随便套了一件今年正时兴的苏绣遍地撒金花的桃色背子,这就一连串快步走了出去。

花二姐独自一人,在拔步床内哼哼唧唧,身子着实不爽,想着方才老爷的模样,双腿紧紧夹着自己的手,口中就一阵儿乱叫道:“茂才、国舅、老爷、侯爷……”叫了几声,就面红耳赤,鼻翼也沁出了微微汗珠来,半睁半闭着双目,眼睫毛颤抖着,脑海中,自家老爷也再不是那个老爷,而是才子佳里头的小相公,自己也不再是奴婢,而是谁家的小姐……那唇红齿白的小相公胡乱扯着自己衣裳,自己也半推半就……

没一忽儿,拔步床内就隐约传出“好人,亲达……”的呻吟,连叫,她也是学着闻人师师的模样。

而乖官出了闻人奶奶的船舱后,匆匆到了铁甲船顶层的客舱。

这艘铁甲船本是他的座舰,本就庞大,诸舱相连,俨然便是花厅、客厅、主厅各种分野,他从屏风旁绕出来,正瞧见两个穿着斗篷的男子,其中一人站在挂着董其昌的字的舱壁跟前,正自言自语道:“董思白这一手行草,倒是着实拿得出手,高秀圆润,丰神独绝……”

旁边微微弯着腰的男子就低笑着说:“老爷,我听说他学书两年,便不把文征明这等大家放在眼底了,实在是个心高气傲的,却不知为何,独独对国舅钦佩有加,处处俯首,如此想来,咱们家小姐倒是有眼光的,独独挑中国舅了。”

那男子哼了一声,却不答话,一转身,就和乖官眼神对了一个正着。

一愕之下,乖官明白了,怪不得旁边那厮说什么自家小姐有眼光,拜托,明明是我强抢民女,抢了你家小姐王蓉蓉好不好!

眼前这人,正是内阁阁老王锡爵王元驭,他便装微服而来,名刺一递,自然就把菅谷梨沙吓得慌了手脚,天朝的关白老爷啊!那还了得。

王元驭面相生得当真不丑,是个申字型的脸型,双眉漆黑如墨,面白,五柳长须,一瞧便是个风度翩翩的读书老爷。

过去天朝进士举官,尤重面相,首推国字脸,次推甲字脸,再次申字脸,不过幸好王锡爵是申字脸型,若是个国字脸,他女儿王蓉蓉那可就不堪一观了,不符合乖官的审美,像是朝鲜贞慎郡主,乖官便嫌弃人家脸颊大,其实是因为乖官的审美被后世花旗国电影洗脑,偏欧美化,倒也不能真的就说贞慎郡主长的不好看。

乖官没见过王锡爵,认得眼前这位很可能是日后便宜岳丈的阁老,还是因为王锡爵身边的管家王五,当初朝鲜贞慎郡主就是王五给送到国舅爷府上的。

不慌不忙,乖官深施一礼,“凤璋见过王阁老。”

王锡爵多年阁老做下来,极为会摆谱儿,冷声就道:“你倒是清闲自在,可知道京师群情汹涌,都在弹劾你么!”

第420章 奉养嫂嫂

王锡爵多年阁老做下来,极为会摆谱儿,冷声就道:“你倒是清闲自在,可知道京师群情汹涌,都在弹劾你么!”

听王阁老这么一说,乖官就把嘴巴一撇,很想大声告诉他'哥不在乎',不过他如今体统不同了,很多话不能随口乱说,这便如国初杨士奇、杨荣、杨溥号称三杨阁老,野史中多有说他们联袂嫖妓,留下一段佳话,说白了就是圈子问题,三杨是一个圈内的。

好比后世所谓'艳照门',人家自己也说了,大家都是圈内人,玩的疯一点很正常,你们非要把我当圣女我可没办法,这个道理,是相差仿佛的,而乖官跟董其昌陈继儒倒是什么话都说,但他跟王锡爵显然不是一个圈子的,交浅言深说的便是这种情况,故此他要端起一个体统来。

他双手合拢在胸前,毕恭毕敬行了一个大礼,不管王喜鹊是出于什么目的而来,人家大老远从北京悄悄跑过来告诉你说群臣在弹劾你,你都得承那个情,这是做人的一个本分。

“不敢当长者如此垂顾,小子何以克当。”乖官一诺到底,礼节丝毫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不过,这个举止还是把王喜鹊给恶心着了,瞧瞧,这小子称呼自己什么?长者。

这个长者,好似后世称同志,称先生,称师傅,是属于比较万用的称呼,大明对年纪大的人,大抵都是如此客气的称呼,可关键就是乖官太客气了。之前乖官称呼王喜鹊为王阁老,还可以说双方初次见面的一种试探,用官场上的称呼,不算失礼。

可王锡爵都摆出一副长辈嘴脸训斥他说他清闲自在了,他却还来一声'长者',这不是恶心人么!

这其中道理比较绕嘴,不太好说得清楚,打个比方来说,老泰山跟女婿闹矛盾,老泰山有心和解,但是又要端架子,有一次听说女婿出了一点状况,火急火燎地跑去女婿那儿,告诉女婿,你这小子,做事太不稳重了,得亏有我老人家,告诉你,这事儿啊!它应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结果女婿不买账,客客气气说,某某老先生,您真是太客气了,还亲自跑一趟……

换了哪个老泰山都得被气死。

王锡爵的心理,大抵就是如此了,可乖官那是什么人,能上了王锡爵的当么!你王阁老倒是能自作多情,关键我,我抢了你女儿不代表我就是你家姑爷啊!

五柳长须无风自动,王锡爵一张白净的脸皮涨紫,真真恨不得上去扇他一个大嘴巴子,这小子,太刁钻太恶心人了,老夫我都放下架子亲自跑到你的地盘上来了,也不在乎你身边那么多的女人,你还要怎样?

从王阁老的角度来说,的确是放下身段了,可从乖官的角度来讲,我跟你王阁老,可没那份交情,咱们也不是翁婿,你可别摆出一副长辈嘴脸来。

两人一时僵持住了,旁边王锡爵家的管家王五那是跟国舅爷打过交道的,用古人的思维想法,那可就算是故交了,譬如官场上打秋风,一个举人跑去某某官员处,哎呀年兄,我跟你家那个在江南某县做知县的族兄乃是故交……这个故交水可深了,很可能就是一面之缘,但是,被拜访的人还不得不掏一笔银子来,这便是时人的习俗。

王五登门给国舅爷送过朝鲜的贞慎翁主啊!这时候自然就能插上话儿,他往来的多有封疆大吏,那些封疆们也要客客气气称呼他一声贤弟,可他却是不敢跟国舅爷摆谱儿,且先不说国舅爷很可能日后是姑爷,光是国舅爷的权势,就足够他卑躬屈膝了,赶紧腆着脸儿就道:“国舅爷,我家老爷深夜前来,到现在,一口汤水也还没下肚子……”

他这话意思乖官自然是明白的,不过,他这会子却是装傻,“噢!却是小子唐突了。”转身就呵斥了菅谷梨沙几句,菅谷梨沙可不懂里头的关门过节,被他说得眼眶儿都红了,捏了捏裙甲甲叶子,眼泪水儿就在眼眶中打转。

“还不速速去整治一桌席面来。”乖官假意呵斥,这再转身笑着道:“下面人不懂规矩,见笑见笑。”

王锡爵被他气得真真想拂袖而去,正在这时候从屏风后头转出一个穿撒金花裙子桃色背子的女子,裣衽盈盈一拜就道:“见过荆石公。”

来的自然是闻人奶奶,她这个称呼,正是王锡爵所希望听见的,古人相互之间称字,称号,譬如乖官,别人见着他官面上要叫大都督,要有些关系的,但是又还没近到那一步的,就叫国舅爷,亲近的就叫他凤璋,仰慕的就会说,哎呀!可是玉散人。

荆石是王锡爵的号,加个公,表示的乃是尊敬,所以说,闻人奶奶那颗脑子真是阁老的脑子,一个称呼,不说让王锡爵转嗔为喜,但顿时就让王锡爵听得入耳,脸上就和缓了起来,摸了摸胡须,伸手就虚扶了一下,“不必多礼。”

两颗阁老的脑子一碰撞,心有灵犀地,都没有互相深究身份,闻人奶奶没自称自己是谁,王锡爵也不问,大家心知肚明,说开了就难堪了,这样装糊涂正好。

“荆石公乃是朝廷的柱石,士林的勋宿……”闻人奶奶先把王锡爵给夸成一朵花,一通马屁下来,王锡爵脸色顿时就好看了,心说就说,听说眼前这女子当初可是把大兴县令为难的不轻,果然是个有脑子的,这等人,拉拢在女儿身边,倒是极妙。

内阁中以申时行、许国和王锡爵三人声望最厚,申时行和皇上关系近,许国得了太后的亲近,此外像是王家屏、沈鲤等,虽然资历还略浅些,可谁敢保证,人家就没背景呢!像是沈鲤,那也是做过皇帝的老师的。

王锡爵此人,用后世的话来讲,就叫做中间派,非左也非右,像是张居正权势炙手可热的时候,因为家里头老爹死了,按照惯例那是要回家守孝的,当时百官拍张居正的马屁,先是提出'夺情',在张居正回家安葬父亲的时候,又发起声势浩大的联名,要求皇帝请张居正回朝处理政事,王锡爵就没有联名,而是回家了。

这就相当于站队,别人都站队了,他打了一个病假条子,说我家中老父生病,我要回家侍疾。

关键是接下来的事情,老张吃春药挂掉了,这时候很多官员顿时转脸,抨击张居正,结果这位来一句'江陵相业亦可观',意思是说,张居正在内阁做首辅做的呱呱叫。

这不是打了百官的脸么,所以说王锡爵是中间派,相对来讲,为人做事还算得客观。

可关键是,自古及今,官场上很难容得下中间派,你想不站队,别人不管站在左边,还是站在右边的,都要恨你,这就如北宋的新党和旧党之争,不管新党上台还是旧党执政,自然都看不惯中间骑墙的。

王锡爵就处于这么一个微妙的位置,固然他是一榜榜眼出身,在天下也是孚大名的,可是肯买他账的人不多。

这从他儿子的举业就能一窥端倪,他儿子参加南直隶乡试高中第一为解元,结果弄得一堆人弹劾他,大喊'有黑幕',黑幕不黑幕且先不说,要知道,张居正的几个儿子全是进士呢!申时行的儿子们也都是进士,怎么别人就没有因为儿子而被弹劾呢?

历史上这位老王也是如此,因为万历朝立太子的'国本之争',他在中间和稀泥,弄出一个'三王并封',结果百官哗然,好多官员指着他鼻子骂,而皇帝也颇不满意,老王你办事不行嘛!

所以说,别看他端着架子而来,实际上,说难听了,他就是来抱大腿的。

太后那边靠不上去,皇帝那边靠上去了也不抵申时行、沈鲤这般皇帝老师正牌子出身,那么,也就只有往德妃,当然如今是贵妃了,往郑贵妃那边靠了,再则说了,这世上,最厉害的风是什么?不就是枕头风么!

如此想来,他自然就要得意,未免就要臆想一会儿,正所谓,'生晋太傅,死谥文正',这乃是文人最高的追求,他只要略微低一低身段,那郑国蕃还不得上赶着靠过来?这便靠上郑贵妃的路子了,到时候,他王锡爵做上十年内阁首辅,死后朝廷谥个'文正',如此,人生夫复何求?

只是,他千算万算,都没算到,这小子居然如此的不上道。

在他想来,他好歹也是正牌子的进士出身,堂堂榜眼,从庶吉士开始,一步步走到阁老,资历威望无以复加,肯如此垂顾那小子,那小子还不得感激涕零,乖乖地凑过来,依照那小子脸皮的厚度,说不准,老泰山老丈人什么的都能一顿乱叫,他王阁老也就捏着鼻子生受了,却不想,这小子叫他'长者'。

这叫他情何以堪,如何不想骂人,真真是,七个金光闪闪七个大字,卧槽泥马勒戈壁。

幸好这闻人氏识趣,若不然,他王阁老的脸面往哪儿放?

故此,他此刻对于闻人氏倒是好感极深了,这女子虽然身份不明不白的,说出去难听,但是既然贵妃容了此女,想必是有缘由的,倒也不需要他多事,甚至还可以拉拢拉拢。

这边闻人奶奶罗裙下暗中踩了乖官两脚,乖官其实不是不明白王锡爵的心理,只是看不得对方的嘴脸,跟我跟前儿摆的什么谱,难道我不知道朝廷群情汹涌要弹劾我?这本身就是我在钓鱼,稀罕你王阁老跑过来跟我说那么一声么?

不过,用后世伟人的话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也算是一种政治需要,他被闻人奶奶踩了两脚,也明白过来,政治么,也就那回事,之前哪怕再大的矛盾,若是利益一致了,那么,媾合起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只是他心里头有些叹气,唉!当年拆王阁老家的宅子,那拆得是多么意气风发,那佛郎机炮去轰啊!如今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了,做事反倒缩手缩脚了,真真是……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那些街面上耍狠踩人的,大抵是谁谁家的公子,哪里见过真的高官出来踩人的,他以前只是国舅,可如今到底要被人称一声大都督,瓦剌鞑靼都打了,几十万大军也带过了,若还要摆出纨绔嘴脸了,自然不妥的,当然了,日后若有什么白龙鱼服的机会,倒也可以玩上一两把。

故此,虽然不说话,他不得不脸上堆起笑来,这时候旁边闻人奶奶就对王锡爵道:“我家小侯爷年少,若有不到之处,荆石公作为长辈,也还请多多担待……若是国丈知晓荆石公如此垂顾国舅,定然是大喜,却是会亲自登门拜访荆石公。”

她说着,脸上一笑,转首看了看乖官,又回转来对王锡爵说道:“小侯爷虽然在士林间也有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雅号,跟荆石公一榜榜眼相比,却是要逊色多多,如此,日后还要荆石公多多指点小侯爷才是……”

接着,她又轻飘飘赞了几句王锡爵的文章,说王锡爵文章真真可说是海内文宗,想必申时行申阁老也要略逊半筹……这么一番话说下来,真有天花乱坠之妙,按说这马屁拍得太也明显,可架不住正好搔到了王锡爵的痒处,他和申时行是同年,会试的时候他是第一,按说一个状元是跑不掉了,可廷试的时候他落了第二,申时行被点了头名。

这种事儿,换谁都要一辈子心里头遗憾,这真真是半步之差啊!

若真是申时行文章多么好也罢了,可这明显不是,要知道会试的时候他才是第一,关键是申时行进了嘉靖皇帝的法眼,申时行小时候在舅舅家长大,当时还叫徐时行,他舅舅是个商人,自小也没隐瞒他的身世。

像是春闱名次靠前的,锦衣卫肯定都会调查,这跟后世'政治清白'一个道理,当时嘉靖皇帝就觉得老申这个人人本分,比一般年轻人还知晓孝道,有了这么一个缘故,这才在廷试的时候把他给提了上来,还给他恢复了申姓,所以说,在这事儿上王锡爵的确是有些冤屈的。

事实上,历史上申时行谥号是文定,王锡爵谥号是文肃,老申的定字,其意'大虑静民',其实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换个说法也可以叫碌碌,一般是给守成之臣的。

而肃字,'刚德克就'曰肃,也就比文正、文忠、文襄、文瑞这几个谥号差,属于美谥中的上谥。

所以王锡爵就被闻人奶奶一通马屁拍得浑身舒坦,就如猪八戒吃了人参果一般,忍不住揽须微笑,方才的坏心情立马儿烟消云散。

这时候,舱内匆匆就摆上了一桌小宴,虽然略微简陋,却也是八荤八素的温火宴,乖官瞧王锡爵老脸上绽开了菊花,腹诽不已,老家伙真是厚脸皮,不过脸上却是带笑,这时候就请王喜鹊做了上首尊位,自己在下首做了,闻人奶奶就打横坐了相陪,至于王五,虽然封疆们都要叫他一声贤弟,这时候却万万不敢跟老爷坐在一个桌子上,只好在旁边伺候了,还是闻人奶奶心思细缕,在旁边单独给他开了一个小桌,王五连连道谢,正好王锡爵也冲他使眼色,当下心领神会,就退了下去。

若是旁人,一个女子作陪,他王阁老肯定不愿意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种事情关键还得是看关系,关系好的,女人在旁边作陪,那便是通家之好,以示亲近,何况方才闻人奶奶一番话说得他是极为满意,无形中就格外高看闻人奶奶一眼,故此,却是主动做了一个一请就入座的姿态,算是给闻人奶奶的脸面,在闻人奶奶所请之下,还先吃了一杯酒,这才放下酒杯,这时候也不跟乖官兜圈子了,直接就道:“你可知道顾宪成带着一帮官员联名弹劾你!这还不算,关键是,国子监祭酒高启愚亦联了名,有他这一联名,国子监群情激奋,你上次做事太也不老成……”

他说的是在国子监杀了监生皦生光的事儿,不过乖官并不在乎这事儿,那皦生光根本就是个泼皮无赖,居然敢来敲诈他,还一张嘴就是五万两银子,当他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

看他撇嘴,王锡爵自然晓得他所想,忍不住就道:“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时刻,你要么不要动,要动就要连根铲起,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如何能如你这般,还悠哉游哉……”

“那荆石公认为该如何?”乖官忍不住就反问他,嫌我做的不好,你来啊!

王锡爵脸上一厉,“高启愚有一个哥哥早年亡故,他奉养嫂嫂甚孝,后来他娶了妻子,他那妻子是极为厉害的,故此他就在马姑娘胡同置办了个宅子……”

听他这般说话,乖官有些闹不明白,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还是闻人氏聪慧,身子略微一侧,低声就告诉他,那马姑娘胡同是教坊司的地盘。

乖官顿时恍然大悟,啊!明白了,这不就相当于水木清华的校长住在红灯区么,这是要说人家生活作风有问题,也算是老手段了,不过,老手段也是好手段嘛!

当下他就点了点头,这个也不是不能做,虽然说他也不在乎弹劾,不过,高启愚这么不识相,让他回家啃老米饭去,也行。

他正这么想着,对面王锡爵一脸的戾色,“高启愚一下狱,如邹元标、顾宪成等一干人等,定会上书保奏……叔嫂通奸,乃是死罪,高启愚一代宗师,那更要罪加一等,如此一来,定然可以把其人等一网打尽。”

乖官顿时张口结舌,卧槽,这也太狠了罢!到底是阁老,脑子就是跟正常人不一样啊!我以为是嫖妓,你直接给人家定一个乱伦,虽然都是男女关系,可这能一样么!旁边闻人奶奶却是微微颔首,似乎觉得王阁老这主意还算得不错。

第421章 竖子不足与谋

呆了半晌,乖官方才微微摇了摇头,这也太侮辱人了,关键是,盗嫂啊!说不准就是被唾骂几百年,这种事儿一干,那么他郑国蕃未免也太没有底线了。

王锡爵瞧他略微摇头的模样,忍不住就道:“大丈夫不拘小节……”乖官这时候便打断了他的话头,很坚定的摇了摇头,“荆石公,非常抱歉,这事儿,小生我做不出来……”

瞧他这副模样,王锡爵却是被气乐了,五柳长须真真有无风自动的去趋势,你这臭小子,拆了我的老宅,抢了我的闺女,现在到在老夫我跟前卖好,说你做事有底线,当下忍不住眼珠子就一瞪,讽刺道:“这会子觉得手脏了?当初拆我的静园的辰光,怎么不见你如此?”

这话便是责问了,不过,没把话挑太明白,还不算翻脸,乖官还是摇了摇头,心说这能一样么,你家可是号称'半城',太仓有一半的铺子跟你们王家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你老人家阁老做着,姨太太娶着,我拿猴皮筋做弹弓弹你们家玻璃没有心理压力,可高启愚……此人虽然是个叫人讨厌的道学先生,可人家既没有叫高半城,也没娶姨太太,虽然说怕老婆,却也晓得在外头买个宅子给寡嫂居住,拿猴皮筋做弹弓弹老高家的玻璃,用后世的时髦话来说,我鸭梨山大啊!

这就如海瑞,虽然无数人讨厌他,说他故作清高,讪君卖直,可你架不住人家一辈子如此,临死了,还把一点银子交给同僚,说是给国子监修缮房屋……这就如后世天朝样板电影中的英雄临死总要从怀中摸出沾血的手帕包裹,对同事说,这是我这个月的党费……或许后人看起来有点傻,但若真有这么个人在眼前,你总要肃然起敬的。

乖官跑去国子监扇那些监生的脸面不假,当时能进国子监的,家中不是地主就是商人,怎么也不会扇错的,不过祭酒高启愚这个人,乖官虽然不喜欢,当让他给人家扣个'叔嫂通奸'的帽子,却也无论如何都干不出来。

故此,乖官心中念头百转之下,想来想去,这种给人扣屎盆子的事儿,当真是干不出来,故此,坚决地就再次摇了摇头,“对不住,荆石公,小子我虽然也干过强抢民女的事儿,但你说的这事,小子我真真做不来。”

乓一声,王锡爵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就站了起来,五柳长须却是无风自动,桌上酒菜齐齐一震。

“竖子,不足与谋。”王锡爵气得大骂。

在王锡爵这样合格的政治家的眼中,你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你首先得上台执政,你连阁老都不是,你平个毛的天下啊!再则说了,即便是阁老,权势也有高低之分,就像是张居正活着的时候,那真是一手遮天,那些敢于弹劾他的,违背他的,全部贬黜出去……但是,也正如王锡爵所说的那般,'江陵相业亦可观',说白了,他就是认为,做阁老就当如张居正这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