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春-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锍隹谄膊畈欢嗔恕�

张宏三朝老太监,又是司礼监掌印,这个面子德妃娘娘得给他,故此俏声哼了一声,着人出去把池长轩带进来。

池长轩被拖进来的时候,屁股后头血污一团,刚进来,他挣扎着就扑倒在地,连滚带爬到了万历跟前,连连磕头哭诉道:“皇上,奴婢,奴婢下次定然用心办差……”不远处张宏看了,忍不住幽幽叹了口气,又坐了下去,重新把天方妙手吴家磨制的眼镜戴了起来,低头去批阅公文,却是不想管池长轩死活了。

池公公错就错在进来以后一不该连滚带爬,明显就给人一种方才十数板子打下去混若无事的感觉,二,他不应该求皇上而应该求德妃娘娘。

可他两条都犯了,德妃杏目一睁,柳眉微挑,看着方才那几个把池长轩拉出去打板子的太监,那几个太监被德妃瞧了一眼,顿时心知不妙,噗通就跪了下来,“奴婢们也是数着打的,打了足有二十下,只是……只是……”说着却是哭丧着脸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难道说自己故意放水?

要说放水,倒是有一点儿,可二十板子却实实在在的,顶多只是没用尽全力,最关键还是池长轩连滚带爬跟猴子一般爬到皇上跟前求饶,让德妃不但没消气反而更生气了,合辙本宫说话都不管用了?

冷冷哼了一声,德妃站起身来,道:“这次饶了你,明儿你就去酒醋面局报道罢!以后,宫里头的大蒜瓣全归你管了。”说着扭身就出了暖阁,连万历在她后面叫了数声也没搭理。

瞧着爱妃气冲冲出去,万历也是有股子邪火窜了上来,有气没地儿发泄,一脚把池长轩踹翻在地,“混账行子,你爬那么快干什么?怎么没打死你。”

这时候池长轩才反应过来,当下后悔得要死,抬手就给自己两个嘴巴子,然后匍匐在地,“皇上,奴婢……奴婢……”

“给朕滚。”万历怒吼道。

从都知监掌印太监到酒醋面局管大蒜瓣的太监,虽然都是二十四衙门之一,可两厢却判若云泥的,不异于从云端打落了凡间。

池公公自然不甘心,挣扎着又去求干爹张鲸,而张鲸瞧见池长轩跪在跟前,犹自不敢相信,这,这未免来的也太快了罢!当真是有仇不过夜,德妃娘娘的睚眦必报比我们这些无根的人还狠啊!

他却不想想,朝廷百官说,得罪谁也别得罪太监,而太监只不过是像女人罢了,可德妃那就是一个女人,你当着一个女人的老公的面,亲自给她的弟弟下眼药,她能不恨你么?你还指着她有仇过夜?做梦罢!太监的睚眦必报在女人跟前屁都不是,女人有仇不过夜,甚至都等不到转一个身。

一时间,东厂督公那个窝火啊!池长轩还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老祖宗都没护得住儿子,干爹,干爹,救救儿子罢!儿子要是去酒醋面局管大蒜瓣,那也不用活了……”

上去一脚把池长轩踹翻在地,张鲸犹自不解气,拎着袍子抬脚又在他身上一阵儿踹,“不争气的混账东西,怎么二十板子也没打死你,咱家叫你爬得快,叫你爬。”池长轩抱着头尖声喊:“干爹,干爹,饶了儿子……”

踹了十数下,张鲸直感觉到心头狂跳,抖抖索索转身去端起炕上炕桌上的茶来,一口喝下肚子去,闭起眼睛大口喘了一会子气,这才舒坦了些,把茶盏放在炕桌上头,转身一屁股坐在炕上,叹了一口气,“哎!起来罢!说起来,也怪干爹我,太大意了,听说张彪那混小子被国舅爷给打了,忍不住翻膈气儿,在皇上跟前说了小话儿,说到底,还是张彪这混蛋小子……”他说着狠狠捏拳在炕桌上捶了一下,茶盏砰一声跳了起来,茶杯落在托盘外头,在炕桌上打了几个转,茶水残渣弄得桌上全是的。

池长轩一翻身起来,膝行了数步到了炕前,抽泣道:“干爹,都是儿子没用,儿子办事不力。”

“算啦!”张鲸叹气,“这也不能全怪你,德妃这一手,好生厉害,借口找的也好,真是叫人无话可说,起来罢!干爹给你上点药。”

皇城内太监们的关系很畸形,尤其是这种小太监进宫后拜在大太监门下,关系和父子一般,但是这父子关系又是建立在利益和利用上头,大多数大太监会在一堆干儿子里头挑出最能干的,培养了接自己的位置,大太监们虽然权势滔天,可自古以来,权势太监没多少有善终的,那么,他们要想老了有个善终,那就必须不遗余力培养看重的干儿子,可是,大太监干儿子众多,不可能全部培养出来,最后导致门下干儿子们的关系就和养蛊差不多,互噬,瞧谁心机更重,手段更狠,但是,这偏生又还得有个度,不然,大太监会认为你太狠毒,也不敢培养你,这其中轻重拿捏就很关键。

池长轩在张鲸的干儿子当中就胜在忠心,若论机灵劲儿,还真不是最出挑儿的。

趴在炕上,池公公只觉得屁股上头一顿清凉,一时间,泪水哗哗就往下流,“呜呜……都是儿子没用,不但不能帮上干爹,还给干爹……”

由于太监们办差事也常常被打,导致太监们的伤药极其有效果,若说名声,伤药名气最大的是少林寺的伤药,可若说效果,还真是太监们当中流传的伤药最灵验。

“你啊!先去酒醋面局待着,干爹如今也不好替你开口。”张鲸一只手扣了油膏在池长轩的屁股上头抹着,一边抹一边就道:“你在皇上跟前当差也不少时候了,皇上也会惦记着你的情份的,只是眼下德妃娘娘正在气头上,得过一阵子,德妃娘娘气消了,不需要干爹开口,皇上也会想起你的……一动不如一静,哎!这理儿,还是方才干爹踹你的时候才想明白,干爹就是太冲动了,冒冒失失在皇上跟前说了不该说的话,却是把德妃娘娘得罪狠了,你这是替干爹受的罪过呀!”

若是有外头人瞧见这一幕,任谁也不敢相信,这个说话充满慈爱的老太监居然是权柄赫然的东厂督公,所以说这天下没有绝对的坏人。

池公公听了张鲸的话,老老实实去酒醋面局报道,只是,他万没料到,这酒醋面局的条件这么艰苦,酒醋面局拿总儿的太监更是一点好脸色都没给他,直接带他到了一间堆满了大蒜的屋子里头,懒洋洋道:“就这儿了,池公公,请罢!”

池长轩一看屋子里头堆积的大蒜,死的心都有了,尤其是大蒜堆积发烂以后那一股子味道,那真是难以形容,他忍不住道:“就在这儿?遂公公,不能换个地儿么!”

那酒醋面局的掌总太监遂良从遂公公满脸横肉,不亏是吃拿卡要酒醋面的头头,当真肥头大耳得紧'。。',听了池长轩的话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池公公,您以为您还是都知监的头儿呢?告诉你,如今你是咱家手下,咱家一句话,让你死你就死,让你生你就生。”

池长轩好歹也是曾经的二十四衙门之一的头头儿,万岁跟前的亲近人,被眼前这肥头大耳的死太监一阵呵斥,脸上顿时挂不住,“遂公公,莫要欺人太甚,咱虽然不是都知监掌印太监了,可咱的干爹……”

“得得得。”遂良从没好气打断了他的话,讽刺道:“谁不知道哇!张鲸张公公嘛!那又怎么样?咱家也不是没根脚的,咱家干爹诚公那也是司礼监秉笔,咱怕你呀!嘿!还真不知死活,你以为,你还能活着走出酒醋面局?”

他冷笑了几声,扭转肥大的屁股就往门外走去,池长轩听了这话,激灵灵打了一个寒战,一伸手就拉住了遂良从,脸上顿时堆出了笑脸来,“遂公公,您……刚才这话是什么意思?”说话间,两颗珍珠就从他手掌中塞了过去。

遂良从垂目一瞧手上两颗珍珠,宫里头的太监大多都是鉴宝专家,若能离开皇宫,混个当铺朝奉那是绝无问题的,瞧这两颗珍珠的个头和色泽,估摸着起码也得值个百把两银子,当下就把珍珠在手上颠了颠,随手塞进怀中,这才道:“嘿!既然你这么识趣,咱家也不妨告诉你,从今儿开始啊!你睡觉最好睁着眼睛,若不然,嘿嘿!”

他笑了两声,扭头就走,这一次却是去意坚决,再不肯多说一句,拿两颗珍珠,隐晦地透露一句话,这就是他的底线了,再多说,那就连自己都会落水,银子虽好,那也是要有命花才成。

池长轩背后汗毛根根竖起,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这遂良从虽然没把话说明白了,可他又不是傻子,话说到这份上,自己是得罪谁才到了酒醋面局?那岂不分明就是说德妃娘娘要他的狗命么!

一时间,这间屋子阴森森的,他似乎已经想到了自己在这件屋子里头死在大蒜堆里头的惨样,浑身一颤,激灵灵就打了一个寒战,一颗心似乎要从嗓子眼儿蹦出来,这时候,他恨不得立马儿跑去德妃娘娘跟前去求饶,可是,如今他不过是酒醋面局管大蒜瓣儿的太监,可不是都知监掌印太监,别说见德妃娘娘了,怕是连酒醋面局都出不去。

呆立了一会儿,他突然就转身出门,直往外头走,刚走到廊庑门口,就被几个膀大腰圆的太监给拦住了,为首一个太监皮笑肉不笑道:“池公公,这是要上哪儿啊?”

池长轩咕嘟一声吞了口口水,赶紧从怀中摸出几锭成色十足的库府银子来,脸上堆笑道:“几位公公,咱……我干爹是张鲸张督公,这点银子几位公公拿着去耍几把银子……”

从池长轩手上拿过银子,为首那太监把银子在手上抛了抛,嘿然道:“不愧是管着内供用库的张鲸张公公的干儿子啊!连银子都是内库出来的十足官银……不过,池公公,咱们若是放了你,咱们的脑袋可就搬家了。”

池长轩闻言,嘴皮子忍不住哆嗦了起来,连连退了数步,“你……你们别过来,再过来我喊了。”

“喊罢!这酒醋面局本来就没什么人,何况是堆大蒜的地儿,你喊破喉咙也没人的,哈哈哈哈!”几个太监狞笑着围了上来,为首那太监一把就把他按倒在地,几个人顿时扭手的扭手扭脚的扭脚,池长轩拼命挣扎,把地上扑棱起一阵儿灰尘来。

“拿宣纸沾水给他脸盖上……”

“……”

“试试,还有没有气儿!”

“嗯!把尸首扔大蒜堆里头,咱们走。”

没到晚间,原来的都知监池长轩公公在酒醋面局堆大蒜的屋子里头被大蒜味儿熏死了的消息就传遍宫中,张鲸听到了这消息,一屁股坐在了炕上,脸色惨白一片,这时候离他给国舅爷上眼药满打满算,还不足十二个时辰。

而这时候,乖官派孙应龙解到皇宫的一百万两银子也被送进了户部,解银子的太监对户部郎官说的很清楚,这是德妃娘娘亲自劝说万岁爷,说今年各地大旱,从内库拨给户部的银子,把户部欢喜的不行,给大明当这个家,那是极为不容易的,任谁瞧见进帐一百万两银子,都会脸上欢喜的。

万历自然也得到了池长轩'被大蒜熏死'的消息,先是怔了怔,接着忍不住苦笑,自言自语道:“哎!爱妃,你这眼里头揉不得沙子的脾气啊!朕,怎么说你才好。”

不过,这种事情显然还不够格让皇帝因此淡了对德妃的宠爱,故此,池长轩的死,甚至没能在皇宫内掀起一个泡沫来,就这么无声无息了,只有那些当日在暖阁当差知道原委的太监们,私底下偶尔议论几句,对于池公公,甚至连同情都说不上。

第261章 走马上任单赤霞

内阁收了德妃娘娘那一百万两银子,也知道投桃报李,把德妃娘娘暗示了好几次的事儿给办了,票拟了单赤霞老爷担任蓟镇参将的奏章,递到司礼监,很快就批了红,几位秉笔太监闲聊,就说起这位即将上任的蓟镇参将,觉得这位娘娘家人恐怕搞不定蓟镇那些骄兵悍将。

今年春天的时候,戚继光被朝廷无数御史拼命弹劾,当时就有山海关参将谷承功窜掇着一帮武将趁着万历祭陵的当口,赴蓟镇参拜戚继光,这着实是犯了忌讳的,武将不经兵部调动擅离职守参拜上司,这是想干什么?故此,原本朝野上下弹劾戚继光,万历还有些犹豫,虽然戚继光是张居正的人不假,但此人的确是当世名将,守蓟镇守得固若金汤,若能用,那是再好不过了。

可这些骄兵悍将擅自离开防区去拜访戚继光,当真是叫万历大怒,这事儿,换哪个朝代都是容不下的事情,别说这是大明,即便是后世,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也绝对容不得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所以当时就注定了戚继光的悲剧。

不得不说,万历还是厚道,即便如此,当时万历也只是决定把戚继光调到辽东做总兵官,不过,这个想法他只是在早朝的时候提了提,后来就被别人给搅合了,此人便是宁远伯李成梁,在李成梁看来,辽东那是他的地盘,哪里容许戚继光去,故此使了银子喂了一个人,兵科都给事中张鼎思。

这兵科都给事中品阶不高,但权力极大,可以驳回兵部的命令,审查兵部的文件,并且还可以上书要求重新拟定圣旨,张鼎思得了李成梁的好处,就上书说了,戚继光在北方打鞑子师劳无功,结党倒是一把好手,别的不看,就看他在皇帝陛下步行前去祭天的当口儿还私下接见部下,其桀骜便可见一斑,这样的人,怎么能放到辽东去呢?他去了辽东怕要养贼自重了罢!不过,朝廷用人,当有雅量,戚继光么,打海战还是很有一手的,莫不如,让他去广东好了。

所以说,文人的笔那真是比武夫的刀要厉害多了,一张嘴便把戚继光在蓟镇多年鞑子不敢犯边的功劳说成了打鞑子师劳无功,你还不能说他是错,戚继光的确没砍多少鞑子的首级,当时有句俗话叫做'六科的嘴,婊子的毴',还真不是给六科脸上抹黑。

戚继光被调离,其实从那个时侯就已经定论了,只是戚继光在蓟镇多年,一时半会儿走不得罢了,故此拖到秋天,戚继光才被朝廷调离,轻装从简,只带着十数个亲兵离开了蓟镇往广东去了。

戚少保一走,这九边的骄兵悍将当真没一个压得住的,不过,兵部倒也不担心,粮饷全在兵部手上掐着,这些人再闹,能怎么样!

故此司礼监的秉笔们就认为,娘娘家人怕是压不住那些骄兵悍将,可这时候张诚张公公却撇嘴了,“你们说的原本是没错了,可你们晓得,这单赤霞单参将原本是什么人么?”

“那当然知道。”秉笔太监风抚雨放下手上的毛笔,双手互相扼腕,发出骨节嘎巴嘎巴的声音,“不就是以前戚继光手下的百户么,这个资历,未免太浅,何况十数年过去了,谁还记得一个百户。”

张诚冷哼了一声,“错,咱家告诉你们,这位单赤霞还有个名头,浙江兵剑法第一,如今整个江南军卫所练习的辛酉刀法就是他编撰的,当年的百户那也是真刀真枪硬生生从一个普通战兵砍出来的,你们以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百户,就能让德妃不遗余力去推?”

众人齐齐撮了撮牙花子,另外一位秉笔太监田无眠忍不住道:“即使如此,这十数年过去了……”

“十数年?咱家敢说一句,再过十年,这位的名气一样能镇住人,你们可晓得当初他砍过多少首级么?”张诚冷笑,随即竖起手指比了比,“这个数。”

嘶嘶,一片儿倒吸凉气的声音,风抚雨睁大了眼睛道:“六十个?这泥马,还是人么!”

张诚哈哈一笑,这时候便有一种优越感出来了,撇嘴不屑道:“六十个?错了,是六百多个。”

这个数字一报,当即把几个秉笔太监给雷得外焦里嫩,张诚瞧着这几人的模样,就得意地笑了笑,“六百多个,这样的人,说八百年无双无对,不夸张罢!当初这位被流矢伤了腿,恰好被那时候的国丈救了,国丈把这位从土蛮汗的地盘硬是背了回来,那真是滔天的大恩,生死的交情,这样才辞了职在国丈家里头做个管家,小国舅的本事,就是这位手把手教的,若不然,你们以为,一个十三岁的县学庠生,手无缚鸡之力,能轻而易举砍了朝廷武备将军副千户的脑袋去?”

一众太监就想起了去年那闹得满城风雨的'郑乖官勇割双头'的事儿来,当下齐齐摇头,那田无眠忍不住叹气,“这国丈家里头风水好,祖坟冒青烟啊!”张诚顿时眼睛一瞪,“噤声,这话是该你说的么?”

做到司礼监秉笔太监,相当于读书人混进了内阁,那已经是了不得的,不过,内阁成员有资历深浅,司礼监也是一般,张诚在这些秉笔当中资历最老,何况,他这话实际上是在提点对方,故此田无眠顿时一惊,赶紧下意识捂了自己的嘴,左右看看,这才讪笑对张诚道:“咱也是一时失态。”

张诚哼了一声,弯腰从桌上一堆奏章中抽出一本来,“这是我批的,你们瞧瞧可能悟出些什么来。”

田无眠抢先接过来,翻开奏章看了数眼,顿时睁大了眼睛,“什么?黄孝敢调京师神机营五营参将?”

他这一喊,几位秉笔都是老于朝政的,自然知道黄孝敢是蓟镇副总兵,互相看了一眼,哪里还能不明白,这,分明是在给那位即将上任的单赤霞让路啊!到时候,蓟镇最高的职务就是这位单参将了。

“这下明白了罢!”张诚缓缓道:“咱们这些人,坐到如今的位置,不易,咱家尽个本分,提醒各位,以后但凡碰到跟这位有关的奏章,尽量不要去得罪,若不然,说不准可就有什么差池,嘿嘿!就像是张鲸张督公那位干儿子一般,被大蒜熏死,那可就委屈了。”

众人齐齐打了一个寒噤,池长轩'被大蒜熏死'的事儿,或许那些小太监们不知道,可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都知监掌印,这可是二十四衙门之一,万岁爷跟前得用的人儿,说话间就死了,德妃娘娘的手腕可见一斑,他们作为司礼监秉笔,也算位高权重,可是,跟德妃娘娘被宠爱的程度一比,那真是算不得什么。

“张督公这时候怕也是后悔的要死罢!”风抚雨幽幽说道,“只不过不忿自己的侄子被小国舅落了面子,在万岁爷跟前给小国舅上了点儿眼药……”

“好了好了。”张诚拍了拍手,“诸位,咱们领着秉笔太监的衔头,可身上到底没有别的差事,跟张公公不可同日而语,咱也是提醒大家一句,咱们这些人呐!还是要牢牢抱团,眼光放亮些,其余的,却是能少掺和就少掺和。”

“诚公所言甚是。”众人齐齐说了一句,当下各自坐定,低头又去处理手头上的票拟批红。一时间,周围静悄悄的,只有衣袖和纸张轻微摩擦发出的沙沙声。

过了一刻儿,外头又有小太监们担了很多票拟奏章进来,内阁的奏章要通过司礼监,然后再递到皇上御前,所以司礼监秉笔们的工作那是十分繁重的,一直忙到中午,这些太监们也不过处理掉了公文的一点罢了。

张诚放下毛笔,起身扭了扭脖子,转身去隔壁净手,外头匆匆进来一个小太监送了数份批好的奏章,那田无眠起身接了,低头一份份瞧过,忍不住低声咦了一声。

这时候张诚一边系着裤子一边从隔壁走了出来,田无眠赶紧过去把手上一份奏章给他瞧,“你看,这个……”

张诚低头瞧了瞧,未免也皱了皱眉,就叫过送奏章的小太监,“这奏章什么时候批的?”

“是老祖宗在万岁爷跟前儿亲批的。”那小太监小心翼翼道。

张诚一听是张宏批的,当下哦了一声,随手就递过去,“转抄内阁送史馆罢!”

田无眠顿时焦急,“诚公。”张诚淡淡对那小太监道:“去罢!”等那小太监出了门,这才道:“既然是在万岁爷跟前批的,那万岁爷肯定清楚的,咱们不至于在这上头忙着拍马屁,有时候,拍马屁也会拍到马腿上头去的。”

第二天,朝廷的邸报上头就登了呵斥南京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郑国蕃的圣旨,说他不知道体恤商民,做事欠缺老成,勒令他立刻回宁波闭门思过,同样的,邸报上头也登了,前蓟镇领班都司单赤霞单百户提调为蓟镇参将,即日上任。

第262章 乖囡,你行的

朝廷的邸报主要还是针对官员,士子们也能弄到,百姓却是不太可能瞧见的,但人民日报十文钱,那真是大甩卖的价格,要知道十文钱在大明朝也不过一碗羊杂汤的价钱,尤其颜山农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叫人读后有齿颊留香之感,而且此报印刷量极大,并且通过朝廷驿站往各大城市派发,即便是店伙、小二这等市井人物,只要能认字的,都能花十文钱买一份瞧瞧,从覆盖面来说,邸报根本不值一提。

这天,人民日报针对朝廷邸报发表了颜山农亲自撰写的文章,先是照抄了呵斥南京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郑国蕃的圣旨,接着在圣旨下面痛声疾呼,这就是我巍巍皇明,勤恳办事的要挨骂,尸位素餐的升官发财,这朝廷再这么下去,不亡是无天理。像是海刚峰此等人,甫一出仕,朝野震动,震你妹(后世20年代民国初立,报纸谈论时事常有类似言论,譬如林语堂为论语撰稿,痛批时政亦有奸你妹这等字眼,却绝不是网络时代首创)啊!海刚峰为官水平拙劣,唯一可观不过清廉二字,有何足道。这天下的悲剧便在于,狗咬人不稀奇,人咬狗才稀奇,官员贪污不稀奇,不贪污的才稀奇。

像是这样的言论,在清朝肯定要满门抄斩,不过在大明,说也就说了,也不怕被跨省,士子言政事本就是大明的风俗,后来东林党上台也是靠的操纵舆论,故此士子读来,反要觉得人民日报上头讲的有道理。

郑国蕃虽然是都督佥事,可大多数人怕还是叫他郑国舅的,圣旨呵斥国舅这等事情,肯定是内阁诸公一手操办的,有些士子瞧见了便要说两句风凉话,这内阁本就是商人内阁,郑国舅倒是小民出身,郑国舅这次对南直隶商户们下手太狠,怕是商户们坐不住,纷纷各找各爹……这爹一字,自然指的是内阁诸位阁老们。

可实际上这一次内阁诸位阁老们还真是冤屈,呵斥郑乖官的圣旨是德妃娘娘的意思,自然,本意是保护国舅爷,不过落在天下人眼中,那肯定是代表着商人利益的内阁干的好事,这个黑锅,内阁是不背也得背起来,谁叫内阁诸阁老们大多出自豪商家庭呢!

不过,乖官瞧了邸报呵斥他的圣旨,倒是一脸无所谓,脸皮老一老也就过去了,多大点儿的事,本国舅赚到银子那才是真的。倒是黎宝儿瞧他一脸不在乎,忍不住说:“喂!你被下旨申饬,怎么一点儿也不担心?”

乖官就一脸的似笑非笑,“你被你爹骂几句,你会担心么?”黎宝儿到底也是聪明姑娘,顿时就明白了里头的猫腻,恍然大悟道:“哦!我明白了,这圣旨的意思怕是从宫里头出来的,内阁也只是照办,嘻嘻!没想到内阁阁老们也有替人背黑锅的时候。”

“别做好奇宝宝了,赶紧给我把账目誊抄一遍。”乖官拿账本儿卷起来敲她的脑袋,黎宝儿顿时怒目而视,“喂!本姑娘被敲笨了怎么办!”

“没规矩,要叫老爷。”乖官嘿嘿笑了两声,说着就拿卷起来的账本伸过去托起她下巴,“六宝儿,来,叫一声老爷,若不然打屁股……”

可惜,这话调戏小倩还成,眼前这位么,却是古灵精怪的很,脑子又活,才不买账,当下哼了一声,一扭脸蛋躲过他的账本,“本姑娘要做账了,你大老爷还是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罢!”

乖官听她说话,忍不住呵呵笑了两声,这真是个狡猾的姑娘,明明赶他走,可偏生又用个'大老爷'的称呼,那隐藏的含义显然是说'我都叫你老爷了,你还要怎样',当真有点儿软硬不吃的意思。

不过,他也不计较,说个难听的,霸占这位宝儿姑娘,最终还是因为黎易常的家产股份,既然她自己不着急,乖官又有什么好着急的,不过,怕是黎半城黎长者却是要着急了。

正在这时候,菅谷梨沙从外面匆匆进了花厅,“殿下,外头黎易常黎长者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哇!乖官当即一笑,“请他进来。”

没一忽儿,菅谷梨沙把黎易常带了进来,黎易常一进花厅便对乖官弯腰一礼,“见过大都督。”

“长者请坐。”乖官笑着请他坐下,这才询问,“长者今日前来是?”

“爹!”黎宝儿放下毛笔就扑了过去,一把搂住黎易常的脖子,黎半城赶紧推开她,“在大都督跟前疯疯癫癫,成什么样子。”黎宝儿撅着嘴巴站到旁边,黎半城人老精鬼老灵,瞧了女儿两眼,发现女儿依然是处子之身,心中未免就焦急,这傻囡,怎么还没爬上国舅爷的床。

“主要是为了那买回来的生丝。”黎易常一说到生丝,满脸喜色,暂时就把女儿的事情搁了搁,“这一次咱们苏州丝织大户们联手,在宁波吃进了九州都统使大人起码三成的生丝,由于咱们价格炒得高,最后一扎生丝的价钱比往年还高两钱银子,许多商户脸都黑了,但还不得不买。”

这一次苏州丝织大户们当真是赚大了,乖官答应了他们按照世面上生丝价钱的八成给他们,也就是说,他们把生丝成本抬价抬了上去,那表示等丝绸织出来后他们苏绣的成本比天下所有地方的丝绸都要低廉,用低廉的价格就可以打压别的丝织商人,就能赚的更多。

所以,这些苏州丝织大户们早忘记了乖官对他们半威逼半利诱的事情,甚至还主动给苏州府缴纳了六万两的丝绸税,这可是天下商人第一次主动给朝廷缴税,把苏州府欢喜得脸上全是笑褶子,这表示什么?表示他治理地方有功劳,这便是政绩,肯定会写进吏部考功,便是日后升迁的资本。

但凡人都有攀比的心理,大明后期商人抗税风愈演愈烈,起因还是一些商人开了一个很坏的头,而这一次苏州丝织大户们主动缴了六万两丝绸税,虽然税额不多,可关键是主动二字,朝廷便可以拿这个来做文章,所以说这一次乖官拿下苏州丝织大户当真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从另一个侧面来说的话,黎宝儿被霸占,那也是对大明朝有功的。

听了黎易常滔滔不绝,乖官也很是高兴,看来宁波那边估摸着进账吓人,不过,那些银子要拿来造铁甲船,倒是不好去乱动的,就像是后世某阶段口号'宁愿没有裤子穿,也要发展原子弹'一般,一个大国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武装力量,那只能叫大肥肉。大明眼下海船不少是事实,可跟西班牙这等海上强国比起来,并不算占优势,他若以后想去打鸡笼打小吕宋并且顺理成章占领下来,这铁甲船就非造不可,而且得多造。

从古自今,这国防军费都是最耗费钱财的,大明后期财政糜烂,未尝不是因为九边军费暴涨的缘故,而乖官要想霸占整个南洋,那银子再多都不够使唤,譬如一艘五百料的铁甲船造价四万两,可船上的佛郎机炮等军备要钱,军卫们要发军饷,打仗死了要发烧埋银子和抚恤银子……这些无一不要钱,而铁甲船每增两百料上去,这成本就得成倍的增加,乖官的理想是主力造一千料的铁甲船,五百料的为辅助,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