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无疑是组建技术含量较高的摩托化部队的最佳兵员来源。

“师座这那里是什么快速纵队,这分明是准摩托化的小团的嘛!只是这个打算好是好,就怕军政部批不下来!”钱绅可是在德国留过学的,对于摩托部队必将是世界军界占主流兵种的地位这一点那能不心知肚明。对于程家骥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钱绅自是举双手赞成。可钱绅毕竟是钱绅,对于一件事情他永远是冷静而客观的,他提的这个问题也确实是个很大的障碍。要想要这个快速纵队在存在的同时还拥有发展空间,编制上一定要得到“中央”的承认的,而以程家骥与军政部的恶劣关系,想从那些老爷们手上批下来这么一个日费斗金的额外编制,几乎没这个可能。“快速纵队编制的事宜,我去找陈上将,实在不行,大不了咱们再开个“黑户”。”

“师座。这可是一个团级准摩托化部队,不是一两百人的“龙牙”可比的。别得先不说,光是训练所需油料的开销就比一个正规团全年的经费少不了多少?就不用说汽车、坦克的维修保养这些可样都吞金兽。”对摩托化部队这种新出现的兵种,钱绅非但不是外行,而且还专门对这种新兴的作战部队所需的特殊后勤保障做过较深入的研究。最起码钱绅深知,同是一辆汽车,用来单纯做运输用途,和配合坦克作战完全是两回事。

“钱不是问题!噢!对了,你还不知道,我这次住院可是发了大财了,单收到的礼金就是有二三百万大洋,够咱们“挥金如土”的扩军上好一阵的了。”

程家骥的回答,让钱绅很是吃了一惊,虽说他也是见过大市面的,可一个师长住院,礼金就是有二三百万之多,还真是闻所未闻。

“维礼兄,你到了绵阳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那里袍哥们拉上交情,让文老二出面,他干“拐人放伙”这行当是专长。不要怕袍哥在军中闹事,部队一拉出四川,离了本乡本土,他们就只能和日本人闹去了。”程家骥很清楚在川中要是没了袍哥们老大的支持,你休想招来合格的兵员。

那天,与钱绅久别重逢程家骥很兴奋,他谈了许多他对如何壮大发展独立一百师的设想,这些设想大半都是跨越了这个时代的超前意识。开始时钱绅还能时不时和程家骥争论上一两句,到后来竟只剩下凛然听命的份。

“师座,这次行刺师座,“梅机关”欺人太甚至,视我独立一百师近万兄弟于无物。来而来住非礼也,我派”睚眦“的人去上海闹事去了。”钱绅临走前丢下的这一句话,让程家骥一时无语。等钱绅走后良久,程家骥方才回过神来。程家骥太了解钱绅是什么样的人了。他口中的说闹事。决不会是砸两个舞厅,杀几个汉奸的小打小闹。只怕这些日子上海滩是要腥风血雨上好一阵子了。

接来地十几天里,自食其言地于三姑。差不多天天都来陪程家骥谈上个把小时的天。两人间虽没有多少甜言蜜语,多半还是轻尝浅啄,可就这,已是把程家骥给乐坏了,心情好得看什么都顺眼。两人间的这种情形,瞒是不可能瞒得住人地,时日一长。不但紫玉有所觉察。就连身在绵阳一向少问他人风月的黄中将,都听到了风声。

“浩然。你啊!受了这么重伤。刚捡一条命。又马不停蹄的来上这么这一出风流韵事!你还要不要命了。”感情专一从不言讷妾的黄中将觉着程家骥这个小兄弟什么都好,可就是美人关过不去。家里有了三个妻妾了,带着伤都还在拈花惹草着实是不该。

“培民兄,咱俩不说这个话题,行不行。你从绵阳大老远赶过来找兄弟,总不会是单跟我说家务的吧!”担这“花心英雄”的名声,程家骥其实觉着自己挺冤的。家中虽有三房可都是继承前任程家骥地“遗产”,与她们在一起,他是责任当先,并非纯感情因素所致。只有时下地于三姑,方才是程家骥到这个时空后,由相识而相知的第一个地女子。可这话,程家骥对谁说出,他总不能对别人明说,于三姑是楚原地女人,少君、紫玉、玉如她们三个三个是楚原帮程家骥照顾地吧!再说,这话就是说了,也没人信,还白给自己招祸事!

“部队要整编,有些事情,我想与你这个副军长谈谈。”黄中将一脸正色的说道。

“培民兄,请说。”对于自己将被任命为新十八军副军长兼独立一百师师长这个消息,程家骥早已知晓。说起来程、黄二人能这么快“平反昭雪”,还多亏了程家骥挨地那一枪。中国老百姓看问题一向比较直观,日本人要暗杀程家骥,那程家骥一定就是好样的。根据这个朴素的逻辑,那些弹劾程家骥、黄中将的言论,在民众眼中直接就与汉奸这个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最痛恨的字眼挂上钩。民气如此,加之之军委会本就认为在南昌之战中,黄、程二人有功无过,于有这二人正名之心。于是乎,最高当局一纸手谕,黄中将立刻被发布为新十八军的军长,而程家骥因在养伤期间不能视事,还不能正式上任,就没有明令发表,可这个新十八军副军长位置也是早给他留下了的。

“按军委会的编制命令,新十八军下辖三个师,新七十二师、独立一百师全员改编而成的新一百师,还有由贵州四个保安团组建的新一百二十师。”黄中将一边说,程家骥一边很给面子的直点头。

“这新一百二十师的师长是刘龙,此人是贵州军阀王家烈的老部下,在黔军中颇有威望,因王家烈被解职一事,对“中央”不满颇多。这些日子以来,此人对军部的命令老是阳奉阴违,这些还是小事。关键是其所部军纪败坏,旧军阀的习气很重,扰民太甚,长此以往,成何体统。我这次来渝就是和浩然你商量一下此事应当如何处理的。”起初黄中将的语所尚能保持平和,后来越说越是气愤,到成何体统四个字时竟是声色俱厉起来。

黄中将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程家骥那会听不出来,正规军人出身的黄中将对那位从土匪头子起家的刘小军头,已是不满到了极点。

别看程家骥表面上是一副潜心养病不问外务的样子,实际上,通过屠靖国等人掌握的电台,绵阳发生什么事,不出半天,程家骥就会知道得一清二楚。对黄、刘二人的矛盾他已有耳闻,只是没想到刘龙有这个本事在半个月内,把脾气好得不能再好的黄中将,都给气成这个样子。

“培民兄,你要是听我的,很简单,就四个字,保你一劳永逸。”程家骥笑容可掬的说道。若是黄中将是个有城府的人,他就会发现此时的程家骥笑得很象一只狐狸。可惜黄中将不是一个深沉而有心计的人,再加上对那位出尔反尔,半点不讲信义的刘将军的反感让黄中将直挺挺的踩入了程家骥和钱绅设下的套子。

“浩然你买关子,快说,那四个字!”黄中将迫不及待的问道。

程家骥见黄中将果然上钩,抑止住心中的狂喜,一字一句的说出那个四个字来“缴械、混编。”

今天我家过七月半,电脑又出问题,才回家,先发一章,下一更时间要到凌晨出了,请大家明天早上来看吧。

第三十九章 雾都缘(六)

在程家骥与黄中将进行了一场“病房”密谋后的一周内,“绵阳事变”如期发生了。和以往那些乱七八糟手忙脚乱的火并比起来,“绵阳事变”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场有预谋、有步骤的干净俐落的“解决”行动。

绵阳事变的诱因是依计行事的黄中将,以一军之长的身份悍然宣布将对新一百二十师一直存在了军纪涣散问题大力整顿,这道命令一发,立刻在本就对“中央”戒心很重的新一百二十师内部,造成了极强烈的反响。

自以为吃定了老实人黄中将的刘龙,果然如程家骥等人所预料的那样,软磨硬抗就是不服从命令。同时刘龙还让其部下在绵阳城郊频频闹事,企图让黄中将知难而退不再来干涉他所部官兵的“美好生活”。这种动不动就以“自由行动”、“官兵无法管束”、“集体请辞”这些老得掉牙的借口,对上司相威胁的招术。在前些年可是丘八军头们的必杀利器,每闹一回必要大把金银财宝进帐不说,运气好的还能升官。

刘龙满心以为,时下是抗战时期,又是在川中要地,黄中将一个小小的军长不敢弄出什么大事体来。只要自己的部下在绵阳附近抢上几天,生怕把事情弄大的黄中将就得乖乖向自己低头。正是为了在将来讲和时,给彼此留一个台阶,刘龙本人才一直大大咧咧的呆在师部,要不然他早就去亲自接收“战利品”去了。刘龙也是在军中沉浮过几十年的人物的,场面上的一些忌讳他还要守的。表面上刘龙对军部地命令是来一封复一封,就连电报里地言辞比之从前也恭谨的许多,一口一个培公的叫着。但实际上新一百二十师地部队却是越闹越凶了,甚至有个别团长扬言要把部队拉到山上去当山大王。

刘龙这一招阳奉阴违的妙处。说穿了就是耍无赖。也是在赌,赌黄中将是这个前途无量的“天子门生”,不敢也不愿和他这个已无多少未来可言的过气小军阀拼个两败俱伤。说实话。刘龙这一手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要应付起来,也相当不易。若是黄中将没有得到程家骥的鼎力相助,以黄中将本人那略显软弱的性格,多半要打退堂鼓的。

刘龙也是自认为拿死了黄中将地脉,才敢这般放肆。可有了程家骥、钱绅搅和在里面,事情就完全不是一码事了。

刘龙坐镇师部也没闲着。他一面源源不断地把部下们捞到外快后。上供给他这个师长的大笔大笔地孝敬打成包裹准备捎回贵阳,一面跷起脚来。自以为得计地等着黄中将受不住上挤下压。来向自己服软。孰不知。他地种种所做所为早就在别人的算计当中了。新一百二十师大举闹事地第三天,黄中将就发布了对新一百二十师进行强制整顿的命令。说是强制整顿。可做起来就全不那么回事了。新七十二师和新一百师整整两个师的部队倾巢而出,在一夜之间就完全了对刘龙所部四个团的分割包围。新一百师的动作尤为积极,钱绅把刘天龙的骑兵团和才搭起架子的刘以诚的快速纵队,这两样看家宝贝都拉了出来。刘龙手下的那些在偏僻夜郎之国土生土长的黔中子弟,那里见过成群成片的骑兵和庞然大物似的坦克,两军一照面就被吓住的还真有不少。在两个师的通力合作下,原本就没什么战斗力的刘龙所部在六个小时内,被全部缴械。在整个缴械过程中,也有一小撮刘龙死党和这些日子犯事太多自知不免的兵痞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抗,这些人下场是不言而喻的。

天亮后,随着绵阳城外的枪声渐渐稀落下来,号称军中老将的刘龙不得不承认自己已是大势已去了。生怕会被自己得罪得狠了的黄中将,顺手干掉的刘龙,在心腹的护卫下的保护下,化装成商人向贵州溜去。因走得匆忙,倒也没带走多少财物,堆在新一百二十师大笔抢劫所得,白白肥了别人。

刘龙的“擅离职守”,正是黄中将等人所愿意看到的,说到大天去,刘龙毕竟是国府正式下了委任状的中将师长,又与黔南的几家地方实力派多有勾连,打死了他也是个麻烦。他自己识相的出走,大家都好下台些。

刘龙一离开绵阳,黄中将就迫不及待的向重庆发报,电文中称新一百二十师哗变,师长刘龙已失踪,为了防止已失去控制的该部,靡烂地方,现已将该师官兵集中整顿云云。

绵阳事变前后那几天,程家骥正忙着在病床上查书,给他自己才出生的第一个儿子取名字了。至于绵阳那边的事情,说真的程家骥还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开玩笑!两个在与日本鬼子的连番恶战中历练出来的主力师,在突起发难的情况下,要是还对付不了一个才由保安团升上来的,以新兵为主,大部分人都没上过战场的“垃圾”师,那岂不是说贵州乡下的土匪的战斗比日本鬼子的战斗力还强!真要是这样,相信小鬼子是死也不敢来打中国的。

儿子的名字,可是个大事,程家骥是用很科学很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的,光是算命先生就找了八个。什么事情一较真,时间就长,直到半个月后,洛阳那边又来电报催了,程家骥犹在举棋不定拿不定主意。最后,被洛阳一封接一封的电报催促得有些烦了的程家骥,只得推说大名还是要由长辈来取才显郑重,至于小名吗?就先按少君给取的飞儿先叫着吧,这才勉强把这个事情给应付过去。

其后一个月里,程家骥的身体康复得很快,说起来程家骥之所以能恢复得如此顺利,这其间既有喜得麟儿对程家骥的激励,也少不了于三姑天天“坐陪”的功劳。

六月底的山城,虽说还远没有到一年最是闷热的时节。可也已是骄阳似火。不是大伤方愈,身子骨还虚弱得很地程家骥,所能轻易消受得地来。从国府路的住处到军委会的办公大楼一段并不长地路途下来。。即使是在车里,程家骥也早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

自己出院才不过几天,“老头子”就急着召见。难道是那里出了岔子。程家骥此时已顾不得这些许寒暑了,他现下最关心的是最高当局这么十万火急的,把自己这个尚未完康复的伤号从家里叫出来,到底是为了那般。

“浩然,你先看一下这个。”与往常一样。这次接见深得最高当局信任的陈上将也在场。

“美国废除了《美日通商航海条约》。”程家骥才把陈上将递过来的这份海外急件看了一个开头。立即大惊失色的跳了起来。

对于程家骥这种有失礼仪地唐突行径,很看重表面功夫地最高当局的面上。一反常态地竟没有丝毫不悦之色。他不但没有没有不悦。在心里又暗暗把对程家骥本已不低地评价。又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军内能征善战地将军不少,可能从美国废除了《美日通商航海条约》这一举措上。如此快的想美国这个举措与我国抗战地厉害的关系的军人那就是凤毛麟角了。看来找程浩然来还真是还是找对人了。最高当局想到这,微笑着给举荐程家骥参与此时的陈上将打了一个带有夸奖的意味的眼色。

其实程家骥之所以会如此吃惊的原因,很简单。这个时空中美国废除《美日通商航海条约》的时间,整整比历史上提前了一个月。这还是程家骥自来到这个时空以来,第一次发现世界历史进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带给程家骥的第一种感觉就是不安、强烈的不安!若是说在今天之前,程家骥只需为这个时空的中国抗战在八年内,能不能如期取得胜利而担心的话。那今天之后,程家骥所担心的范围就要把全世界的反法西期战争也包起来了,毕竟中国抗战与世界的反法西期战争之间关系是想割都割不断的。程家骥并不认为自己担心是多余的,这个时空正在发生的这一切,比之他在二十一世纪的网络上所查到历史,已有了许多的不同,而且看这个趋势,这种差异还在不断的扩大当中。虽说美国提前废除《美日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可喜之事,可这个变数一起,后面的种种变数就会纷至沓来,终究会带来些什么,程家骥心里是越来越没底了。

“国际形势一天比一天有利于我国,而不利于穷兵黩武的日方,加之半年来日军攻击我多处要地皆受挫,兵锋已大不如前,因此国际上对日军的战力和日本的国力能不能战胜中国,也日益怀疑。相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抗战的外部环境在近期内将有个较大的改观。我军更应该做好应变之充分准备。”陈上将在最高当局的示意下,很有耐心的向程家骥详细介绍起天下大势来。

程家骥听到这,对于最高当局和陈上将今天急着召自己进见的来由,已是恍然大悟,这是要进行历史有名的那场徒劳无功的三九年冬季大反攻了。想来是自己有幸被日本人用子弹授予的那个战略家的头衔和之前在南昌会战中料敌先机出色表现,让最高当局这才想起来有必要找自己来咨询一下。

程家骥不明白还好,一明白过来后心情就更是不堪,适才他还只是担心,眼下却是十成十的焦虑了。历史上发生在一九三九冬的这次大反攻,动用了七十个精锐师劳师动众的打了三个月,却未能收复一寸国土,还把中国军队在武汉战役伤亡惨重后,好不得以恢复元气又给打没了。这一役,对国军伤害最大的还不在于败兵而回,而是受到此役的影响,国军就再没有勇气对日军发起过大规模的反击作战,相对于损兵折将来说,完全丧失在战略进攻上的信心才是此役国军受到的最大的损失。

此战虽也歼敌上万(日方承认八千。)可从战略意图上来说确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得不偿失地败笔。程家骥有心想阻止这场白白消耗了军力地败仗,却是无力,你又让他如何不忧心如焚。

程家骥一边苦思要如何才能尽量的忙改变此战的结局,一边在心里不由自住地埋怨着。前些时候还嚷着死守这里保卫那里。怎么一转眼就要高歌猛进大反攻了。军委会那些人到底在搞什么。

程家骥这段时间在养伤期间,与外界特别高层的接触少了许多。对大反攻这个眼下重庆军政两界的时髦字眼,不免有些大惊小怪了。

近一个时期。随着中日两军转入对峙态势,重庆主张要大举反攻的高级将领大有人在,南昌保卫战的胜利从客观上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隐藏在持久战论点下的速胜论地迅猛抬头,究其原因根子还在上面。

早在南昌战役刚刚结束地三四月间,军委会就有意策划一次大的反击作战,作战目标为夺回武汉附近一些战略要地,以造成兵逼三镇之势。结果正在准备期间就被日军觉察。第二军以两个师团强大兵力。出击大别山北部与此就大有干系。若不是日军主动出击打乱这个计划反攻之举早在五月间就全面铺开了。

“浩然,今天叫你。就是让你谈谈你个人对如在今年秋未冬初发动全线反击地作战有什么看法和好地建议。”果然陈上将地下一句便是给程家骥的发言暗暗定了调子。陈上将这一席地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大的原则已定。反攻势在必行,只是让来你提提不同的作战方案。以供最高当局选择的,扫兴的话别说。

“这次大反攻,是我国自“七七”事变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对反击作战,兹事体大,又事关国际观瞻,不战则已,战则务求必胜。”事到如今,程家骥心里明白的很,自己要是不说出个道道来,今天是休想过关的。再说万一要是能通过自己的情况分析,能影响到最高当局和陈上将,从而使得这次反攻的结局,会有那怕是一丝改观,这是一件利国利的大功德,遂决定不再藏拙,把自己所想的都说出来就是。至于能不能采纳自己的建言,那就是上位者的事情了。他即存了这等心思,在措词上不免就有些投其所好了。

果不其然,当听到程家骥一上来就重点提出的此役是国际观瞻所系只能胜不能败这个观点时,最高当局的脸色立时好看了许多。原因无他,只因程家骥的这个国际观瞻所系的说法,很对这位对国际寄望很深的最高当局脾胃。

“南昌会战后,日军的整体攻击能力,虽已降中日开战以来的最低点,但单以兵力而论,单纯用于防守,还是不容小觑的。要是全面攻击的话,我方几十个师摆得天南地北的,难免会因指挥系统不能畅,导致步调不一致,而出现前方部队逐渐使用兵力,而非集中全力攻击,后面的部队跟进不及时,形不成压倒性优势等等弊端。如此一来,势必影响到全面反击的效果。最可虑的还是日军要是先以小部队坚守有坚固工事的外围要点拖住我军主力,然后再集中兵力歼击我某一路,则全面反攻的前景殊不乐观。”若以国军的实际情况就事论事而言,程家骥的话已是很客气了。事实上在这种在攻击日军时狼上狗不上的军中时弊由来已久,就是抗战胜利后也未曾有丝毫改观,且还愈演愈烈可程家骥这一席已是大大粉饰过了的话,还是让最高当局的嘴角边立时浮起一丝阴郁。

那边厢,举荐程家骥参与此等重大军机的陈上将更不用说,正使劲的拿眼睛瞪着程家骥了,要不是最高当局在场,他不敢托大,只怕早训斥起程家骥来了。

“综上所述,我建议集中将原定的全线大反攻分为若班干个反击战役逐次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在相对小的战区内,参战各部也容易协调,只要衔接的适当,反攻的效果也能得保证。而且还能以此来抵消,习惯于大兵团作战,作战规模越大,其综合战力越强的日军在这方面的优势。在我预想中我军最好是以两到三个军机动兵力为作战单位,轮番向日军兵力薄弱而又有战略价值的地区进行攻击。这样一来既让日方主力部队疲于奔命,以便于让我军能捕捉更好的战机,还可以给国际上我军的反击此起彼伏,完全是在压着日本人打的印象。”程家骥既然打开了话匣子,就直接来了“泣血上陈”,趁还没人制止自己,痛痛快快的把想说了话说了个一干二净。

而两位级别高得吓人的听众反应了?

当程家骥说到把全面反攻分成若干个反击战役来逐进行时,最高当局已是露出的略有所思的神情。程家骥一路说来,最高当局的脸色也跟着在一步一步的阴转睛,当程家骥最后说到“给国际上以我军的反击此彼伏,完全是在压着日本人打印象“时。最高当局的眼中已微微有了几分欣赏之意。

“啪、啪。”最先捧程家骥场的是早把“圣心”揣摸到家了的陈上将。接着最高当局也象征性的鼓起了掌。

第三十九章 雾都缘(七)

自从上次在“面圣”时,痛陈了一番全线反攻的诸项弊端后,程家骥又被最高当局专程召见过几次,说的还是反击作战的有关事宜。重庆官场上向来是不大保得密的,程家骥出入“禁中”的次数一多,在不知究竟的各路人马面前,俨然就成了最高当局面前的大红人了。一时间重庆的人层们都以座上能程家骥这个贵宾为荣。

起初程家骥还为自己能这么得最高当局的赏识而颇有些自鸣得意,日子一长,这种得意渐渐化为一种由衷的惶恐。上峰不会真得想把自己转职为一个专职高参吧!

虽说眼下是抗战时期,到那个岗位上不是打鬼子。可程家骥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凭自己那点从“后世”剽窃来的只言片语,站在一边支招还行。要是站到台前去指点江山,单凭自己肚里那小半桶水是无论如何不够看的。

再说一但旦真要成了军委会的高级幕僚,非但再没机会直接带兵杀鬼子,且还会避无可避了卷进政治斗争的旋窝当中。政治那潭混得不能再混的混水是程家骥这自知自己没多少政治天分的人,绝对不愿意去趟的。

抱着这种想法,一入七月,程家骥就急着走门路,不求升官发财,但求能尽快到绵阳视事。尤其是当军委会传出风声音,说最高当局有意让程家骥升任中将调到总参谋部任高参后,程家骥四处奔起得就更是勤快,不知情的人看他这样起劲的钻营,还以为他要谋个什么美差了。

几番折冲下来,最后还是陈上将和黄中将帮了大忙,以新十八军正缺高级军官为由。把程家骥从参谋总部里已为他备上了的那张冷板凳上活生生的拉了回来。在这其中。杜老板也出了不少力。可以这样说,这回能为了回军中效力,程家骥算是把能欠的人情一次性欠足了。

出发去绵阳地头一天。有感于自己和于三姑地关系,总该有个说法的程家骥,约了对方在两人第一次约会的那家咖啡厅见面。

说真地,程家骥并不认为,眼下和于三姑摊牌是最好的时机。他知道自己的和于三姑的情感火花,是好不容易擦出来了,可要立即开花结果。此刻显是还不大稳当。

可程家骥更明白。自己没时间了。此一去绵阳。,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回得来的。就算是整军结束。照时下军委会已是磨拳擦掌的情况来看。.部队也极可能从绵阳直接拉上前线。况且身为一个有三个妻妾又有了儿子的“成功男士”,后院地葡萄架也是不能倒地。眼下自己与于三姑的事情已是闹得半城风雨,要是再不定下来,将来少君她们一入蜀中,事情就没这么好办了。因有这些方方面面地顾忌,程家骥也只能勉强而为一次了。

两人见面后,于三姑虽在言谈间与昔日在病床前陪伴程家骥时没什么明显地变化,但以程家骥对她地了解,又怎会看不出,于三姑所表现出来这种开朗,有强颜欢笑意味在其中。既已有此种自觉,程家骥为了让气氛好些,也是尽心尽力的,在调节着两人间地情绪,光是从二十一世纪听来的让人捧腹的经典笑话,程家骥就一口气说十几个。可很快程家骥就发现自己所做都是徒劳,无论两人表面上如何欢笑雀跃,一股淡然而无处不在的忧郁,还是始终弥漫在各有心事的两人的心头。

“什么时候去绵阳。”许捉迷藏捉得累了,于三姑的终于把话说到了正题上。

“明天!此一去说不定关山万里,不知何时方能回了。”为了今天能一战成功,程家骥来的时候,专门把自己脑海所说得的例如爱一万年之类的感人词汇给整理一遍。但一到于三姑的面前,他却什么也说不出了,只剩心之思口之所言了。

“你的那位当年的金陵大学有校花的大太太几时到重庆。”于三姑冷不呤叮的问了一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

“三两个月后。”许是从中嗅出了什么,程家骥面带喜色的答道

“别绕圈子了,咱俩的事,等你的正房到了重庆我见过后,再说吧!”

于三姑的这句话让程家骥又喜又忧,喜的是于三姑愿意与少君接触,显是有缝可钻。忧的是不知倔强的少君和独立性很强的于三姑之间,能不能做到和平共处。程家骥越想越是没把握,可看于三姑的脸色,这分明已是她的底线了。想到嫁自己一个有家室的人做四房,也真是太为难她这么个要强的女子了。程家骥也就打消了得寸进尺的念头。两人既有了默契,接下来便放得开了许多,这一天他(她)们足足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逛了一整天。

私事既有了计议,心情也暂时没了牵挂的程家骥,第二天如期带着紫玉和马三宝、屠靖国等人直驱绵阳上任去了。。。

七月九日,绵江城外,程家骥早为他的部队的选好的练兵宝地。

这片青山绿水白云蓝天的天然练兵场,比起程家骥上次来的时候,除了热闹许多外,也有很大的变化。能不变吗!新一百师上万人马近二个月来,差不多天天在这里人喊马嘶,车来车往的,早把这里的草皮都压扁了。

此时此刻,这里就至少五千士兵在训练各中各样的军事技能,有围着这块足有几里方圆的天然操场全副武装的进行越野跑的;有用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