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果-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就会表露出来。

甄知佐虽也是世家出身,但却非家中嫡系,所以对这些并不看重,只是强调着:“莫忘了两位老师平日教导我等,要有教无类,哪有世家与寒门之分?而且,寒门士子求学不易,学问能堪比世家子弟,岂不更说明的其人才学?况且。邱言如今名声虽只在蜀地,但焉知他日后不会名满天下?”

张华章还是摇头:“那贺书长可是诗书传家!论底蕴,远胜邱言这等寒门士子,德行、才学。亦是远远高出,若是平等对待,反而会令其心生不满,不利于日后理宗之学的传播。”

他说话的时候。特地强调了“诗书传家”一词。

什么事诗书传家?

诗,就是诗词歌赋,也代表着知识、智慧;

书。则是指的藏书,是传播智慧、文字的载体,藏书越多,越代表底蕴深厚。

这个世界,因印刷水平的限制,书籍的流传受到很多制约,雕版制作不易,印出来的书本价格不菲,往往只有世家大族才能大量购买。

寒门士子想要求学,首先就受到书籍限制,在他们去寻找、抄录、记忆书籍的时候,世家大族的子弟们,却能轻轻松松的在自家藏书馆内找到所需,不受限制的阅读。单是其中所花费的时间差异,就让世家大族的弟子有更多的阅读时间,更不要说,世家的财力、人脉,能带来的其他效应。

世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垄断了部分知识,很多珍贵书籍,不会流入民间,只在世家圈子里流传。

寒门士子,超越世家子弟的概率太低。

其实,这也是书院学派的意义所在,是给寒芒子弟一个求学的机会,不过近年来,书院学派间的学术之争越发明显、激烈,各家书院在招收弟子的时候,也会有所选择,不再单纯为了教书育人,而是开始考虑扩大学说的影响力,那世家本身人脉广大,其子弟当然是首选。

听到张华章的强调,甄知佐摇摇头,知道说再多都没有用了,便起身告辞。

张华章见说服了对方,起身相送,同时说道:“毕竟要有所区别,若是因为此事,引得贺书长不满,加入其它书院,对我等实在是个损失。”

耳听此言,甄知佐还是忍不住道:“贺书长加入其他书院,对我理宗是个损失,可邱言入了其他书院,莫非就不是?”

张华章点点头,淡然道:“所以,知佐你稍微休息一下,便要立刻动身,以小礼将那邱言接来,不要让他与其他书院有所接触,一旦来了书院,体会了圣贤教诲,他心中纵有不满,也会安心留下来的,这一点,我相信你很清楚,只要是心向圣贤之人,终究会被感染。”

甄知佐摇摇头,叹了口气,走出门去。

“如今,也值得如此了。”

念头落下,他却是急急去张罗人手。

………………

当甄知佐在理宗书院中召集人手时,邱言却在书房里,接待着两位访客。

胡起、戴国。

这二人,都是命修有成之人,但在青昌县里,却在街头卖艺。

不久前,邱言炼化魄影,气血波及甚广,二人曾经出手,想要抢夺,被邱言化解、拿下,并加以震慑,最后放走,给城中神通之流传话。

没想到,邱言这次回来,二人在第一时间就上门拜访,提出了一个求情——

“我二人愿意奉公子为主,只求公子能加以庇护,带我二人返回中原腹地。”

看着面前的两名大汉,邱言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心中盘算。

这胡起和戴国,有炼魄境的修为,远超一般的武林人士,无论身在何处,都是他人拉拢的对象,但这些年来,却甘心呆在青昌这样一座小城,以卖艺为生,显然是有蹊跷的。

结合二人所言,不难猜出,他们是看中了青昌神道残缺,又地处边疆,方便躲藏。

不过,邱言这次回来,在城中察觉到了一层薄薄的法域波动,显然,这青昌县的神道已经重新建立了。

先前残缺,是因为通山大王的威慑和破坏,现在既然此妖已去,神道当然不再受到制约,重新建立也不足为奇,不过如此一来,却让藏于此处的诸多神通之士措手不及,不得不各寻出路。

想到这,邱言开口道:“你们二位是炼化了三魄的命修之人,要奉人为主,做人仆从,换成任何一家,都要扫榻相迎……”

胡起和戴国二人听到此言,面露喜色,以为邱言要应下,却没想到邱言话锋一转,摇头道:“不过,既想要让我庇护,不说清楚,我如何能收?以你们的身手,都不得不躲到这边疆之地,我一书生,纵然有些修为,但无权无势,如何能够护得住?”

听到邱言之话,胡起、戴国二人面色微变,二人对视了一眼,那胡起又抱拳咬牙道:“公子放心,您如今贵为解元,龙庭气运在身,自能护得我二人,亦不必担心被我二人波及,我二人确实是真心投靠,日后但有吩咐,无有不从!”

他这话一说完落,邱言却站起身来,一甩袖子:“二位还是请回吧,邱某爱莫能助。”他当然不会不明不白的收留两人,给自己留下老大隐患。

胡起和戴国见状,还想再说,但目光落在邱言的额头之上,只得叹息一声,告辞离开。

看着二人离去时的背影,邱言却陷入了沉思。

“这青昌县的神道复苏,不少人潜藏于此的修行之人,都会离去,反倒让城中安宁许多,如这胡起和戴国之流,怕是会有不少,只是这两人过来找我,不惜为奴,目的并不单纯,不明不白的答应下来,难免节外生枝。”

想着想着,他摇摇头,坐在椅子上,静心吐纳,收摄心神和感知,一种冥冥通玄的感觉袭上心头。

抬起手,邱言摸了一下额头,那头上有一道淡淡的血红色红痕,但手指一过,血肉蠕动,红痕便消,被隐藏起来。

就在刚才,在胡起、戴国入门之前,邱言借助整理思路的机会,将通透全身的劲力转而向内,劲与念合,心神升腾,一举炼化了第六魄!

灵慧魄,眉心生纹!

这一魄,与前几魄不同,开始涉及心灵,正常修士一炼化此魄,便能令武道通玄,记忆力、反应力都持续提升,五感越发敏锐,心血来潮之际,甚至能模糊的预测凶吉。

若是妖魔,炼化了灵慧魄,亦可提升智慧、认识,达常人心智。

但邱言却从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灵慧魄炼成之后,魄与魂间有了沟通途径,参考那唐莱的上灵三转诀,不难猜出,一旦性命境界再进一步,入了归一、铸丹,就要做出选择了,要么是以性为主,要么是以命为尊,似乎不能并驾齐驱……”

他正想着,突然心头一动,抬头上望。

呼!

澎湃的文思之气自天上而来,穿过屋顶,直落在他的身上,缠绕、徘徊!

顿时,一股与民、与粮有关的感悟自心底升起,萦绕魂中。

“这是怎么回事?”

心头感悟涌动,一个个疑问自行解开,邱言却不由得面色微变,有心运转魂力阻挡,却是难以奏效!

ps:感谢“窝是小号”、“qlizhipeng12”、“一步又一步”投出的月票!

感谢“火山1889”和“宇宙书客”的打赏!


第二百三十六章一卦三解

这股文思之气来得突然,入得邱言之身,不只令他心头的一些疑问得以缓解,更是让半步融合的三魂加速旋转,进一步相溶,甚至连书生分身的气运都被干涉了一些,隐约与什么事物遥遥相连。

“这股文思之气当真来的奇怪,似对我并无不利,还帮着加深了经义理解,若能再来几次,结合前世记忆,说不定道心拳意很快就能领悟出来,只是不知源自何处,吉凶难测,还需卜上一卦……”

邱言如今对自身的道心拳意,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不过次方世界毕竟道法显世,很多东西不能照搬,要等进一步理解之后,才能施行。

这样想着,他的注意力移到了神灵本尊那边,本尊神念一动,符篆中的离卦顿时变化——

“嗯?竟是上九、九三、六二交相变动,并无定论!也不对,这三爻的次序,似乎暗藏着什么,莫非……”

上九,王用出征;九三大耋之嗟,凶;六二元吉……

感受着离卦变化,邱言眯起眼睛,手指轻弹,心中念头起伏,迅速思考。

“我这离卦,毕竟只是表火,易经何其深奥,只是一卦,并不全面,出现这等情况倒也不足为奇,只是对书生分身来说,火,可看成灾祸,也能喻为名气……”

“王用出征……若将书生分身看成是‘王’,如今将要出蜀,进而扬名,接着会试,的确可看成是出征……”

“至于大耋之嗟,大耋指末期、衰老、衰落、没落,这样的悲叹,会带来凶兆,却不知道是应在哪里……”

“而六二元吉。虽是好卦,却不会平白形成,需遇黄色才能成型,就是尚欠东风……”

想着想着,他站起身来。

“也罢,这占卜之道虽然玄妙,但主要还是通过收集信息,进行推断,并非不能更改,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和依赖。无论治学还是修行,都是靠着身心,靠着性命,靠着自己,只要坚定真我,其他都是虚的。”

念头落下,邱言稍微整理了房间,便做下读书。

到了第二天,他收拾行囊。出城祭拜邱家坟头,将考上举人、得了解元的事情说了一遍。

祭拜结束,邱言清楚的感到,身上的亲缘因果再次剥离出去部分。只剩薄薄的一点了,但沾的很紧。

这亲缘因果,在邱言带刘怀回到远宁府时,就已散去大半。令他以此为契机,将三魂半步融合,眼下拜祭邱长。又散去少许,但依旧残留一点。

心念一转,邱言就明白了这点残留的缘由,不由摇了摇头,知道终究免不了这一步。

“看来,短时间内是全不了此因果了。”

叹息一声,邱言回到城中,稍微收拾之后,便北上回归,只是走到半路,却被两人拦了下来。

拦路的,正是昨日经拜访邱宅的胡起和戴国。

“公子……”

他们二人拦住邱言去路后,上前一步,诚恳的说道:“我兄弟二人,愿将事情全部告知公子,还请收留。”

邱言翻身下马,见状只是道:“你二人都是命修有成之人,何必要作他人奴仆?若想龙庭庇护,何不去军镇投军?就算是户籍不在,只要杀敌有功,早晚也能安顿下来。”

胡起听了,苦笑一声道:“不瞒公子,我二人的这身功夫来路不正,用之卖艺尚可,用来为国征伐,就要牵扯不小因果,要激怒仇人!”

“哦?”邱言听到这里,大致明白了两人话中之意。

这两个人的功夫,应是偷学来的,难怪有着炼化三魄的修为,却只敢在街上卖艺,以他们的境界,就算谁都不投靠,自己开家武馆教授徒弟,怎么都比卖艺要安稳。

这命修功法,和一般的武林拳脚不同,想燕永杰那样,受邱言启发从而一步炼魄的还好,但那些有着完整传承体系的功法,修到高深处,能演化神通,都是不传之秘,很少能对凡人随意施展,否则的话,这武林争斗也不会只是拳脚刀剑。

话说回来,胡起二人能偷学到,也算本事,但不敢随意传播,要是暴露,免不了被功法正主追杀捉拿!

胡起注意着邱言的表情,见对方应是想明白了,遂继续道:“这事难以启齿,我等既然命修有成,是修士之流,到了任何城池,滞留的时间长了,便要去阴司递交名帖,不过……”

说到这,他顿了顿,看向邱言:“若入了士子之府,就另当别论,不再是滞留,而是跟随。公子是剑南道解元,中进士是十拿九稳的事,跟着您,我等也好安身,至于这功法的后患,不会牵扯到您,其实我等不愿透露,也是基于这般考虑。”

“原来如此。”邱言算是彻底明白了。

“这两个人不能暴露行踪,才想到入籍投靠的法子,他们先前不愿告知缘由,等东窗事发的时候,我只要一句被二人蒙骗,就能脱了干系,不过,如今开诚布公,也算是被我所逼,还是要有所表示。”

想了想,邱言又问道:“既然你二人要避开阴司,何不去那荒郊野外?以这一身功夫,自可安心隐居。”

胡起苦笑道:“公子是读书人,没怎么在江湖上行走,咱这大瑞,山川河流,几乎处处神祇,逗留何处,总归要碰上山神土地、河神水伯,除非远去化外。可那等蛮族、夷人的地方,也有其他问题,实不相瞒,我等在定居青昌前,曾先后藏于塞外、五沼,最后还是回来中原。”

“哦?大瑞神道昌盛,一至如斯?”

听了这些,邱言沉吟了一下,转着念头,最后则道:“好,既然你们开诚布公,我也不会再拒人于门外,但丑话说在前头,既要入籍,日后就代表邱家,若是飞扬跋扈,留人话柄,休怪邱言某无情。”

“这个自然。”胡起和戴国面露笑容,如释重负,急忙答应。

邱言点点头,不再多说,重新上马,胡起和戴国则跟在后面。

收下二人,邱言是临时起意,虽然对方开诚布公,但主要原因,是邱言在对方身上捕捉到一点气运,心中微动,察觉到这丝气运,竟和书生分身未来的运势有所关联,这才答应下来。

一路前行,傍晚时分,邱言等三人才回到远宁府,这一进城,却被人给拦了下来。

“贤弟,你可算是回来了,快速我来,有贵客要见你。”

拦路之人乃是张振,看他的样子,显在城门等了很久。

和前阵子比起来,此时的张振已从落榜的失落中恢复过来,眼下满脸喜色,招呼着邱言,又问了胡起和戴国的来历,随后安排人手,将邱言的行礼送回刘宅,然后就迫不及待的领着邱言朝张府而去。

看着张振急切的模样,邱言不由问道:“到底是何人要见我?”

“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张振却不愿说,只是反复强调,“这是天大的好事,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哦?”听了这话,邱言心中一动,想起了前些日子见过的甄知佐,有了猜测。

只是到了张府之后,见到了那人的模样,邱言却又疑惑起来。

此人年逾四旬,国字脸,留着胡须,身上有股坦荡、中正平和的气息,让人见之,心中不由得就宁静起来。

邱言见到此人的时候,魂儿竟是微微一震,感到有一股无形气势笼罩身上,隐隐压迫。

在邱言打量对方的时候,那人也看着邱言,眼中闪烁着莫名光芒,最后笑着走上来,拱手作礼:“这位应该就是邱言、邱慎之了吧,在下姬正。”

“姬正?姓姬?”

邱言正在想着,那张家老爷张允龄就亲自介绍道:“贤侄,姬先生来自齐鲁,乃杏坛门人!他这次来,是受人所托,特地过来找你的。”

“齐鲁杏坛?至圣先师?”

听到“杏坛:两字,邱言的脑子里本能的蹦出了一个名字,神色也为之而变。

那至圣先师,被人称为万世师表,有古往今来第一圣贤之称,杏坛是他当年讲学的地方,现在也是儒家的一大学派,为有儒者圣地美誉。

历代王朝,定鼎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去祭拜,加封系后人,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邱言心头疑惑越发浓郁。

“齐鲁远在东边,剑南位于西南,距离遥远,又如何会与我产生联系?”

正在他思索之际,那姬正却是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张请柬,递给邱言:“我这次来蜀,是受人之托,给你带来这个。”

邱言顺势接了过来,低头一看,瞳孔顿时一缩。

只见那纸上的几列字,工整、方正,蕴含一股大势,有种行仁正礼的意境!

“这纸上的字竟是写出了神韵!”

惊讶过后,邱言的目光落在纸上,将内容看了一遍。

这封请柬,是邀人参加杏坛论道,时间就是年底。

现在距离年底,只剩三个月的时间,邱言来年开春要参加会试,若前往东边的齐鲁大地,一来一回,不动用修为神通,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想到这里,他抬头看向那姬正,面露疑惑。

姬正却是猜到邱言所想,笑道:“邱公子不必疑惑,你虽难去杏坛,但却可入东都。”

ps:感谢“生命的惊叹”的打赏!


第二百三十七章东边离去,西边登门

“东都?”

邱言疑惑更甚,不禁问道:“杏坛论道,与东都何干?”

那姬正回道:“这杏坛论道,并非今日才有,而因大瑞革鼎在即,方才出现,值此大争之世,世上学派哪个不想参与?只是托我那人乃是东都之人,所以才需你前往东都,到时候,你自然能够知晓如何杏坛论道。”

“大争之世?”邱言眯起眼睛,思绪起伏,“这人突然而来,说出的话,也显突兀,宛如打哑谜一般,只是……”

想到这里,他开口问道:“不知那委托先生的是什么人?能否告知?”

姬正笑道:“就知你会这么问,不过,我却不方便说,等你到了东都,自然能够知道。”

说到这里,他忽然扫了邱言全身几眼,然后又道:“另外,还有一事要提醒你,此去东都,不妨游学于民间。”说着,他的面容略有变化,有股郑重其事的味道,“不知民间疾苦,总归是写不出直达人心的文章的,又如何能名动天下?”

“哦?”听到这话,邱言眼皮子微微一跳,再去看姬正的时候,对方脸上的郑重之色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笑容。

“行了,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最后再多说一句吧,若是要走、要游学,最好尽快动身,迟了,怕是要卷入不必要的纷争里面。”

说着说着,此人架起双臂,朝邱言、张允龄等人行了一礼:“姬某就此告辞。”

话落,便甩着双袖从容离去,便是那张允龄,亦不敢随意出言挽留,只是赶上去相送,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

“行走民间?”

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邱言默然不语,心里却在转着念头,最后笑了起来:“若非此人提醒,险些忘了这个,人道人道,确实不能缺少,也罢,是时候离去了。”

这时候,张振凑了上来,一脸好奇的低声询问道:“贤弟。那姬正是受人所托?什么人能驱使得了杏坛门人,你心里可有人选?”

邱言摇摇头道:“我也没有头绪,等到了东都,应该才能知晓。”

听了这话,张振一愣,随后便道:“这么说,贤弟是打算要去了?”

“不错。”邱言点点头,然后看着张振,问道。“如何?张兄要不要随我同去?”

张振遗憾的摇了摇头:“我怎么能去?还要在家温习,你给我的那卷指要,着实惊人,照上面的法门记忆。事半功倍,我父看过之后,更大加赞赏,嘱托我不得随意透露出去。这一点还请贤弟放心。”

邱言听到这话,倒也不怎么意外:“留下读书么?那也好,三年之后。张兄必定能够高中。”

张振笑着摇头,随后就略过话题,直接问道:“对了,贤弟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邱言回道:“既然那姬正给了提醒,那我也不打算耽搁,自然是越快越好,等参加了罗兄的婚礼,就动身北上。”

“那也就在这两天了啊。”

邱言点头笑道:“不错,到时候罗兄肯定是难以离家的,我却可以去问一问周贯。”

张振一脸向往:“真真羡煞旁人,看来我这三年要好生温习,也好早日去寻你等。”话中却没有太多的自怨自艾。

离了张府,邱言先去潘府看望了一下姨母,这才回家。

本来,那潘府的二少爷潘向,在乡试之后,有心要和邱言结识一番,但随后朝中传来消息,说是新党要员为他求情,所以便匆匆离去,当然没时间和邱言交流,这事因此而结。

两日之后,邱言收拾了行囊,拜别了舅父一家,带着胡起和戴国,随张家的马车一路向东。

罗家云的籍贯属剑南道戎州府,这戎州府,正是位于远宁府的东边。

罗家所在罗家村不大,大部分都是宗族,所以婚礼很是热闹——罗家云如今中了举人,在罗氏宗族中地位大增,这婚礼来的人自然很多。

邱言等人是罗家云的好友,到了之后也搭手帮忙,搬运花瓶、花烛、照台等物,随后自有雇来的乐官鼓吹,领着花担子前往女家。

女家离罗家不远,是十几年前搬来的外乡人,但爹去得早,因此很早就和罗家订了亲,一直帮衬,和罗家云的老母一起供罗家云读书求学。

到了女家,那家中人按照规矩法洪银蝶、利市钱会,前有乐官催妆,待时辰一到,新娘登担,一路奏乐,回了男家。

还未进门,就有人拿着花斗,将谷、豆望门而撒,有总角孩童欢快相争……

“真是热闹,不愧是人生三大喜之一。”看着这般景象,张振不由称赞。

一旁的周贯笑嘻嘻的道:“张兄若是羡慕,大可尽早成婚。”

“说不得,再过个两年,就该你们吃我的喜酒了。”张振也不客气,如是说着,随后几名好友相互打趣。

那新娘则被引去影堂,堂中摆着罗家祖先的画像,设有香、酒、菜肴,罗母穿着襦裙,站在堂上。

赞引人领着一对新人来到堂前,主持人入堂焚香、酹酒、俯伏、起立,祝者则跪地上宣:“罗家云以今月吉日,迎妇张丽婚,事见祖祢。”

这个过程被称为拜先灵,是将子孙成婚的消息,告知先祖,让他们泉下安心,知晓香火存继,血脉流传。

人群中,邱言眉毛微动,露出惊容,他竟从那堂内捕捉到丝丝缕缕的香火心念,虽不浓郁,却格外精纯,顿时若有所思。

堂上,罗母喜极而泣,看着一对璧人,泪流不止,她中年丧夫,含辛茹苦的将罗家云养大,更是辛劳半辈,供罗家云读书求学,如今终于有了回报,自然高兴。

罗家云亦激动不已。

随后便是牵巾、交拜、结发等仪式,不过这里是没有立刻入洞房的习俗的,新郎随后要换过一身,陪宾客吃酒。

而邱言等人则被人带着落座,他们几人都是功名在身的举人、秀才,与旁人不同,那罗家宗族的长者,都要过来见礼,与他们交谈,过了好一会儿才退去。

“罗兄如今算是苦尽甘来了,我刚才听那乡人交谈,相互联系,能够知道,那几年前,罗家被亲戚谋去了几块良田,现在他一中举人,就都被送回来了。”席间,周贯低声说着。

张振听了,摇头道:“那这罗家也太没规矩了,我大瑞以孝立国,讲究亲亲相助,不是有那什么……什么,哎贤弟,那疏议怎么说来着?”

邱言听了,笑道:“张兄莫不是说‘但有余资,以赡宗族之孤寡贫困者’?”

“不错!还是你记得清楚,这解元不是白得的,”张振拍了下大腿,“这宗族乃是根本,便是互有龃龉,总不能断人生路?”他的脸上一片不平之色,似乎是勾起了心底记忆。

“这些是别人的家事,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邱言摇摇头,“还是风气缘故,若人人都有扶危济贫的概念,当可杜绝,可惜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何等困难,人心难测啊。”

“言之有理。”张振也摇了摇头,想到了一些事情。

见其他几人神色有异,邱言便转过话题,问那周贯道:“周弟,先前我托人送去的书信,不知你可看了?”

周贯听了,面露惭色,道:“正要给兄长说此事,本是打算陪邱兄游学的,但我父却准备让我拜入泉佑书院,你也知道我在家中的情况,为了母亲着想,只能听从父令。”

“原来如此,也是应该,能入书院,得大儒传承,乃是喜事,为兄在这里敬你一杯,也算是借花献佛,为你庆贺。”说着端起酒杯。

“我也是,为贤弟贺!”张振同样也抬手举杯。

“多谢两位兄长。”

三人一饮而尽。

没过多久,红光满面的罗家云走了过来,与几位好友敬酒,过了好一会才离去。

整整一天,罗家都沉浸在喜庆中,不过天色稍晚,罗家云还是抽出时间,过来送友人。

“邱兄,今日一别,要等来年二月在兴京再聚首了。”周贯看着邱言,如此说着。

几人向邱言道别,在知道周贯的决定后,邱言便告诉他们,婚礼一完,就要从直接出发。

“是不是急了些?”罗家云喝了不少酒,脑袋昏昏沉沉的,但对好友离去,还是感到不舍。

邱言笑道:“总归要走,从这里出发,还能省去些麻烦,再说,我也与家里说好了。”

张振见过姬正,多少知道一些,顺势就道:“贤弟说的不错,那为兄就在此祝你一路顺风了。”

“一路顺风。”

“多保重。”

罗家云和周贯也出声告别。

“各位,后会有期!”邱言拱手拜别,翻身上马,扬鞭而去,胡起和戴国亦骑马跟随。

看着邱言远去的背影,余下三人心中都涌出一股莫名情绪。

………………

与此同时,远宁府,刘怀家的院子门外,却是来了名老人,后面跟着几名儒生,其中一人上前敲门。

“刘翁可在?在下泉佑书院张治操,协赵师过来拜访……”

ps:感谢“骑马打仗”投出的月票!

感谢“火山1889”的打赏!


第二百三十八章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离远宁不远的官道上,一辆马车缓缓而行。

车上坐着三人,都是儒生打扮,气度各有不同。

中间那人两肩端平,捧书默读,给人一种严谨之感,正是甄知佐。

在甄知佐两边,坐着两名略微年轻的男子。

左手边的男子,穿着随意,身子随车子的颠簸晃动,右手边那人,衣着略显宽松,有种前朝余韵的感觉,闭着眼睛,一副沉思模样,似在思考问题,物我两忘。

整个车厢,气氛略显沉闷。

忽然,那轻轻摇晃的男子似是按耐不住了,出声道:“师兄,那邱生真有那般出色?你不是只和他见过一面么?”

这话一出,甄知佐还未回答,那闭眼男子就缓缓说道:“陈井,你何时能定下来?读书养性,要安定内心,定而后静,心无旁骛,才能为学。”

那陈井皱眉笑了起来:“林觉,话不对,圣人说有三戒,少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老年血气衰败,戒之在得,可没说过要戒念、戒意,若没有性子,没有念头,还做什么学问?岂不都成了老古董了?和石头何异?”

林觉睁开眼睛,露出一双淡漠双眸,仿佛不含半点人欲,他看了陈井一眼,摇摇头:“不定、不安,如何能虑,又岂能有所得?”

陈井顿时来了兴致,想要站起,但看到车顶又停下动作,随后道:“这话是你的理解,不是圣人的说法,圣人的意思是学有所得,最后能去掉浮躁,得悟人生真谛,不是让人强行灭掉浮躁。这是本末倒置了,你呀你,一直都是这样,曲解经义,若让你得了传承,还不得扭曲天下!”

“陈井,莫说多余的话。”

这时候,甄知佐突然插话进来,看了林觉一眼,淡淡道:“师弟。别中了陈井之计,他定不下心,百无聊赖,这才挑拨你与他论道。”

“师兄不必担心,我心中有数。”林觉听了,再次闭上眼睛。

“无趣,无趣,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