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如玉之小玉妃-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莪一获批准立刻就拉着穆哥跑了,一边跑一边回道:“知道啦。”

小玉儿无奈的摇头。

见两个小的都离开了,姜双平这才缓缓的踱到了小玉儿的这边,离了大约几米远:“福晋找我有事?”

小玉儿看着姜双平有些斑白的鬓角,鬼使神差的问道:“姜先生可认识孙承宗?”

姜双平有些意外:“当年跟着王爷在辽东的时候,曾远远的见过一面。”

小玉儿看了他一眼,最后还是留下了一句:“孙承宗全家殉国了。”

姜双平愣住了。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三十八章 听墙角

第三十八章 听墙角

“孙家全家殉国了。”

姜双平的脸色果然变了。

小玉儿瞬间有些懊悔,自己跟他说这些有什么用?原本以为早就平静无波的心因为孙家全家殉国而突然又起波澜,自己这个瞻前顾后犹犹豫豫的性子原来根本没有有所改变吗?

结果姜双平随后却是平静了脸色,笑着看着小玉儿:“如果我没记错,福晋是蒙古人吧?”

小玉儿瞬间有些恼怒。

姜双平却是继续道:“汉人有的以身殉国,有的却是另择新主。福晋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还是对这两种人有不同的评价?”

小玉儿抿着嘴不答话。

姜双平看小玉儿这个样子也就不在追问了,只是浅浅的一笑:“草民未曾供职过大明,如今也未曾供职大清,所谓二主对我来说并不存在。”说着便拱手告退。

小玉儿愣了下:“等等。”

姜双平挑了下眉看着小玉儿。

姜双平大概是真的从未起过做官的心思,以前在孔有德身边做侍卫还是现在在睿王府做武学先生。他都保持着一种不卑不吭的态度。并不掐媚也不畏惧,很有种在后世武侠作品中侠士的风范。所以其实小玉儿对于他对清代明兴这个上的想法一直很有兴趣,心中隐隐的把他当做那种大侠在期待。结果听到他这种平淡的说法,小玉儿居然觉得有一丝的失望。不过看到他坦坦荡荡的看着自己,小玉儿才轻笑出声。罢罢罢,是自己多想了。现代国家民族的观念在这个时代里根本不存在,把人心凝聚在一起最大的力量是宗族。姜双平的忠心给了姜家,那个立志永不入仕的武学世家。这种世家出身的人,国家是远远不能和自家一宗一姓所比拟的。小玉儿突然这个泉州姜氏有了莫大的兴趣。

“姜家当年曾经有从龙之功吧?”

姜双平没想到小玉儿会突然提自家祖先,倒是有片刻错愕,不过很快恢复如常,不答反问:“福晋知道杨家吗?”

小玉儿皱了下眉,试探性的问道:“天波府杨家?”

“当年大宋赵氏对杨家也是恩重如山,杨令公之下一门忠烈死了个干净,甚至杨家寡妇都披挂上阵,可是后来大宋败亡多年后,亦不少杨家人在大明为官,却不曾想过匡复赵氏江山。”

小玉儿愕然,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一朝天子一朝臣。”小玉儿笑,“我以为学武之人都是直肠子,没想到姜先生说话也是这般弯弯绕绕。”

姜双平不以为然:“福晋说的那是莽夫,而不是武夫。”

“是我想当然了,抱歉。”

姜双平当年走镖看惯了所谓富贵人的眼高于顶,后来跟着孔有德虽然还算不错,但是也从来没有说被说过抱歉,一时倒有些发愣。

小玉儿见姜双平不像是生气的样子,便试探性的问道:“你们家族不入仕,可是有冤情?”

姜双平愣了下,随即有些好笑:“福晋,其实世上和那些话本不一样,不是有那么多含冤莫白的。祖上穷困,一家斗饿死了,才随了太祖反了鞑子,后随信国公入闽,入了卫所。成祖靖难,祖上虽然无功,倒也没有受到什么牵连,后来开枝散叶,各房各枝兄弟在军中相互照应倒算不错,甚至出过世袭锦衣卫千户。只是官场人情来往太多,我们那支的曾祖是嫡房次子,分家之后对于官场看厌了,起了归隐之心而已。别的不说,但是也不是那种假清高的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当年戚家军入闽抗倭,曾祖也曾相助,只是入官场却是不愿了。”

姜双平听出来小玉儿对他们姜家有兴趣,倒索性一次把姜家的情况介绍了个全。上次只知道他们全族避居泉州,倒没想到原来还参加过戚家军。

“可是我觉得你不入官场,和祖训的关系不大吧?”小玉儿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姜双平这样的人不应该被所谓的祖上规矩给束缚了。

姜双平却只是微微一笑:“继续在军中呆着,也不过变成卫所里那些我一掌就能拍死好几个那副样子。拿了锄头,哪里还能拿得动刀剑?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一群农夫。”

明朝卫所之疾由来已久,若要详细讲诉恐怕一篇论文都不止。小玉儿略过不提,只是笑的很有深意的说道:“姜先生其实还是比我想的要忧国忧民的。”

说完倒是不看姜双平,径直往回赶。留下姜双平皱着眉站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这么东拉西扯了一番,小玉儿因为孙承宗之死而变的有些黑暗的心情变的好多了。回道里屋,看到儿女在那边嬉闹,反而觉得整个心情如同一间朝阳的房子终于拉开了窗帘打开了窗户一般的温馨。

见几个人玩的高兴,小玉儿也不去打搅,靠在门口看着两个大的围着那个小的打钻,穆哥则是紧盯着东莪。

小玉儿心里真暖暖的流过什么,却被一句问话打断了。

“你们小dd出生了,以后你们额娘也会像我额娘一般,只顾着小dd,不管我们了。”说话的声音显然是穆哥,小玉儿却是愣了下,连忙退出了原本在房间里的脚,贴着墙壁开始听墙角。

“胡说,我们额娘又不是你的额娘,怎么能一样?”东莪反驳,可是完全的是心虚。

小玉儿心中一阵安慰,结果却是博敦,似乎想说什么,跑到门口来东张西望,还好小玉儿反应快,往后缩了下。随后看到博敦关了房门,拉着两个妹妹嘀嘀咕咕什么。一来房门隔音效果还不错,二来三人把声音压的极低,小玉儿不敢露头,只敢让身边的奴才出去。一直忙碌而浪费的一整天,小玉儿有些昏昏沉沉的,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是睡的不怎么安稳,心里却是一直在想三个小萝卜头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样子。

是不是应该去和兰珠说一下?还是要先给自己两个孩子安全感,就算有了孩子他们的地位还是不会变的?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三十九章 击掌为誓

第三十九章 击掌为誓

孩子太多果然不好,小玉儿盯着床账心里想。穷人家孩子多了养不起,于是卖儿卖女。富人家孩子多了要争财产,于是吵来吵去。而皇家的孩子多了就要争地位,于是争权夺利。大概因为男女有别,博敦和东莪似乎从来没有争宠的样子,如今多了雅苏喀,虽然雅苏喀还小,但是大概因为有楼亲的榜样在前的缘故,下午两个孩子都好像失去了一些兴致。

当然小玉儿不会因此觉得穆哥多嘴,而是庆幸自己提早发现了这点苗头。

兰珠一味的宠溺楼亲甚至忽略了傅勒赫,自己还委婉的提醒过,可是如今扪心自问面对博敦和雅苏喀之间,自己能不能一碗水端平呢?

答案居然是否认的,相比意外来临的雅苏喀,小玉儿觉得自己似乎,更喜欢博敦……

想到这里小玉儿有些失笑了,不是都说父母偏爱幼子吗?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倒不是定律了。也许,是因为在这十年里她一直以为自己和多尔衮只会有这样一个继承人,在这漫长的十年之中,自己对博敦曾经抱过那种不能言明的期待吧?期待他子承父业,期待他……君临天下。

支起手肘,小玉儿看着睡在自己身边吐着泡泡的雅苏喀,伸出手指戳戳他肥肥的面颊,小家伙皱了皱眉,似乎要醒过来了,小玉儿连忙轻轻的拍着她,嘴里还哼着前世不知道哪里听来的摇篮曲。小家伙没一会就舒缓了眉头。

小玉儿不敢再闹他,只是翻过身支着下巴看着,小小的眉眼,相比博敦从各方面都像多尔衮来说,至少雅苏喀的五官更像小玉儿。等到风起云涌的时候,这个小家伙还小吧?这样也好,就让你的阿玛和兄长去迎风劈浪吧,如若成功,你就呆在额娘身边,当一个小纨绔,如若失败,至少额娘会让你有个无忧的童年。

早膳的时候,博敦看着小玉儿抱着雅苏喀软言软语哄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小玉儿心里一阵闷笑。还要装作不知情的样子一脸担忧的问:“博敦觉得不舒服吗?脸色有点不好看。”

弄的博敦一副尴尬的样子连连摆手:“没有没有,儿子很好。”

结果东莪却是撇撇嘴:“宝宝哥哥你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小玉儿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博敦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自从东莪知道博敦曾经小名叫宝宝之后,就开始叫宝宝哥哥,博敦抗议无效后只能听之任之了。

见博敦还是不开口,东莪放下筷子,一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样子”说道:“额娘,哥哥他不好意思说,那我说好了。”

看着东莪一副人小鬼大一本正经的样子,小玉儿敛了笑,把又在昏昏欲睡的雅苏喀交给了奶娘,示意伺候的人都出去,这才正正经的坐好:“好,额娘听着,你们说吧。”

看到小玉儿把奴才都请了出去,博敦似乎有了勇气,拉住东莪:“还是我来说吧。”

东莪耸耸肩表示无所谓。

博敦轻咳了一声:“额娘,那个,关于弟弟……”

小玉儿嘴角挂着笑,看着有点踌躇的儿子,东莪却是站在博敦身后皱着眉,看上去比哥哥更着急。

博敦最终还是一咬牙:“额娘,有了弟弟以后你会不会就像十二婶那样……”说道最后看到小玉儿似笑非笑的表情,又逐渐声音低了下去,倒是东莪眼睛一转:“额娘早就知道我们要说什么了吧。所以才把奴才们给遣了。”

小玉儿笑道:“知道是一回事,你们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博敦扁扁嘴,东莪站到哥哥身边:“额娘,我们不是不喜欢小dd,可是你看看傅勒赫哥哥,多可怜啊。”

小玉儿似笑非笑的看着东莪:“在你的心里,额娘是那种人?”

东莪摸摸鼻子,没有承认也没否认。

小玉儿哭笑不得:“找打,原来是这么想额娘的。”

东莪凑到小玉儿身边拉着她的手臂撒娇:“我知道额娘一定还是会这么疼东莪的,但是哥哥……”

言下之意就是说自己还是唯一的女儿所以不会以为自己会失宠,但是变成了两个儿子的话,那儿子不就变的不那么珍贵了吗?

小玉儿问博敦:“你也是这么想的?”

博敦连忙摇头:“我很喜欢雅苏喀,我也知道额娘不是偏心的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是……”

看到博敦偷偷瞄东莪,小玉儿把东莪拉到自己面前:“又是你和穆哥在那边怂恿你哥哥了是吧?”

东莪吐吐舌头立刻钻到了博敦身后,博敦在那边嘿嘿一笑。

小玉儿无奈的摇头,正想说什么,就听到外面一个人在咋呼:“东莪东莪东莪快出来。”

“好了,穆哥找你了,你快去吧。我还有话和你哥哥说。”

东莪一看小玉儿不像是要计较的样子,也就不计较小玉儿留博敦说悄悄话了,行了礼立刻奔了出去。

博敦看着东莪出去,转头就看到小玉儿戏谑的眼神,顿时弄了个大红脸:“那个,额娘……妹妹不是那个意思……”

小玉儿失笑:“你觉得你妹妹是什么意思?我以为的是什么意思?”

博敦揉揉鼻子,不再说话了。

小玉儿看着博敦这样,却是叹了一口气:“像你阿玛这点,我都不知道该夸你,还是该骂你。”

博敦眨眨眼:“咦,像阿玛不好吗?”

小玉儿只是笑着却不说话,东莪是博敦的妹妹,博敦打小就疼她,所以被她怂恿了来,还想着帮她背黑锅,往好了说,这是兄妹情深,但是往坏了说,小玉儿不知道博敦对别人会不会也这么掏心掏肺。因为他周围交往的人都是兄弟姐妹,在宗学里也没听说博敦有什么朋友,唯一小玉儿知道的就是阿达礼,小玉儿实在不知道他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想着,小玉儿发现自己在培养博敦这方面似乎走了偏路。给他选了好的师傅好的伙伴,实际上却是对他保护的太好了。博敦的生活圈子怎么能这么小?他不是东莪啊。

“你上次跟我说,想跟着你阿玛出征。”小玉儿拉过只比自己矮半个头的博敦。

博敦立刻眼前一亮:“额娘你是答应了?”上次自己去找阿玛,结果阿玛说额娘同意他才会同意,额娘说阿玛同意她才同意,言下之意就是都不同意。后来多尔衮出征果然又是带了阿达礼没带他,他还唉声叹气了好久,随即却是想到,难道额娘同意真的是因为有了雅苏喀?这样想着,博敦的眼神有些暗淡。

小玉儿想着自己的心思没看到儿子的异样,只是道:“不,你还小,要出征,至少到你十二岁吧。也不用很久,不过两三年。”

博敦的眼里的失望不言而喻:“还有两三年啊,两三年后阿达礼肯定立了很多军功了,搞不好还能变成有称号的郡王呢。”

小玉儿敲了一下博敦的头:“有封号的郡王有这么简单就能拿的吗?”

博敦揉着被打的地方,还是有些不服气:“阿达礼第一次出征的时候也就十一岁而已,为什么我得到12岁才可以?”

小玉儿的眼神有些暗淡:“阿达礼当时是特殊情况,是代父出征。”

博敦知道小玉儿和阿达礼的阿妈似乎关系不错,也知道她想起了那个据说现在在等死的颖郡王,乖乖的靠着小玉儿不再言语。

小玉儿只是稍微伤感了一下,本来还在想不知道怎么和博敦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发现正好可以引出了自己留儿子下来的目的:“颖郡王的事,你在外面有听过什么吗?”

博敦楞了下:“他生病的事?”

“生病?外面是这么说的吗?”小玉儿的眼神里看不出来她在想什么,博敦点点头:“至少都是这么传的,不过也有人说他是被人暗杀不成受了重伤。不过都说他好像……好像……。”博敦犹豫着怎么措辞。

“好像不怎么乐观是吧?”小玉儿接过了话头,免得儿子还在那边犹豫。

博敦立刻点头。

小玉儿叹气:“那就外面说的那些,你怎么看?”

博敦楞了下:“额娘这是在考我吗?”

小玉儿点点头:“对,如果今天你的考验过了,那我就试着帮你说服你阿玛,让你十一岁,就能跟着出征去。”

博敦双眼立刻迸射出一种异样的色彩来:“真的?”

小玉儿笑:“这是我们的君子协定,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小玉儿举出右手,掌心对着博敦,笑眯眯的看着他,博敦觉得有些兴奋的和小玉儿完成了击掌的誓言。

小玉儿调侃:“要不要额娘立字据?”

博敦有些激动的喘了口气:“不用,额娘的话我难道还能不相信?”

小玉儿收回手,有些有趣的看着博敦在那边握着手跺了几步,那架势和多尔衮思考的时候样子简直是一模一样。

博敦来回踱了几步后,终于深吸了一口气,似乎下了很大的一个决心然后坐回了小玉儿面前:“额娘想考我什么?”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四十章 诈和

第四十章 诈和

“额娘,你要考我什么?”

小玉儿看着博敦一本正经的样子,有些恍惚。博敦五官气质都像他多尔衮,只是比多尔衮要活泼些,如今一本正经的样子,居然让小玉儿有种看到小时候的多尔衮的错觉。

“额娘?”博敦看到小玉儿盯着自己出神,疑惑的问道。

小玉儿回过神来,有些尴尬的轻咳了一下:“颖郡王的事,我会告诉你一些东西,我看看你能在里面看出些什么。”

博敦眨眨眼,表示知道了。

小玉儿想起上次看到萨哈廉的情况还算不错,心情倒还算不错:“我今天跟你说的事,你应该清楚事关重大,所以,是绝对不能告诉别人的,包括东莪。”

博敦郑重的点点头:“儿子知道区分。”

小玉儿还算是满意的点点头:“颖郡王不是生病,刺杀也不准确,而是被人下毒。”

博敦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下毒的工具是一些御赐和颖郡王随身的物品,所以有些颖郡王不是很警觉,而且是单个剂量不大,但是分布很广,所以等颖郡王发现的时候,毒已经深入五脏六腑很难医治了,就像外面传的那样,他现在情况不是很好。”

博敦皱着眉看着小玉儿:“额娘,你是不是知道凶手是谁?”

小玉儿笑着道:“你怎么知道我知道?”

“既然是要考儿子,那么额娘一定是知道正确答案才是。”

小玉儿没有答话,算是默认了。

博敦又问:“那是不是颖郡王很亲密的人?”

小玉儿却是笑:“你这是在走捷径,我是让你从资料里去分析,而不是从考官的表情去获取答案。”

博敦反倒一点都没觉得不好意思:“额娘的反应,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资料啊。”

小玉儿楞了下,有些了然的点点头:“恩,虽然是歪理,不过也算是很有道理,脑子动的很快,也知道利用一切有利自己的条件。那么你现在从刚才那个问题里得到什么答案呢?”

博敦顿时脸垮了:“没有。”

“所以,方法也要用对人。”

博敦有些委屈的点点头。

小玉儿摸摸他的脑门:“现在告诉我你知道了些什么?”

“既然在颖郡王随身物品里能发现好几处下毒,那么下手的一定是颖郡王身边的人。是奴才被买通了吗?”

“是啊,颖郡王查不出来是谁干的,只能把身边伺候的全给仗毙了。”

“那后来颖郡王身边还出现过下毒的物品吗?”

小玉儿摇摇头。

博敦坐在小玉儿身边,偏着头在想。小玉儿却是不紧不慢的给自己倒了杯水,慢慢的品茗着。

博敦似乎想到了什么,皱起了眉,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小玉儿,然后又低下头,嘴巴里还喃喃的道:“不可能啊,不会吧?”

小玉儿却是挑眉:“想到了什么?”

“儿子觉得,他的可能性最大,可是儿子觉得……他应该不会这么干才对。”博敦似乎有些苦恼。

小玉儿却是笑:“说吧,就凭这些,你居然就觉得自己能猜出来答案?”

博敦抿了抿嘴:“是不是二伯?”

小玉儿端着茶杯的手微不可见的抖了一下,随即不动神色的问道:“为什么你觉得是他?”

“其实儿子最先怀疑的是颖郡王福晋,只是颖郡王只有一个嫡福晋,就像以前的阿玛一样。”说到这里博敦倒是顿了顿,但是看到小玉儿却是面无表情,只好继续道:“福晋没理由啊。”

小玉儿点点头:“继续。”

博敦暗自松了口气,继续道:“能让颖郡王身边的人动手去下毒,首先要能给的出足够的好处,其次要和颖郡王有足够的利益纠葛。阿达礼年幼,自己的将来都没有保证,拿不出太大的条件去吸引别人,所以他不可能,成贝勒属镶红旗,颖郡王属正红旗,所以也没什么可能。那么只有二伯了……”

小玉儿却笑:“你怎么就在他最亲的人里面找?”

博敦却是笑了笑:“这个儿子就是走了捷径了,如果是外人,恐怕额娘不会用来考我。额娘这次其实就想让儿子知道,我一旦走上战场,等于也走上了官场,一个比战场更残酷的地方。”

小玉儿却是完全没想到博敦会说出这番话来,顿时愣在了那边。伸出手拉过博敦的手,把人拉到自己的面前。博敦也是乖乖的有着小玉儿摸摸自己的头脸,只是笑眯眯的站着,却不再说话。

“我的博敦,真的长大了。”小玉儿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他虚岁不过十岁,只能的眼睛却已经看到了这个世间的残酷。而自己在做的却是将把他带入更黑暗的地方。

“博敦,就像你说的,你和雅苏喀对额娘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在受到伤害的,我的手指却只能握起来保护手心,而会去用手背面上刀尖,你明白吗?”小玉儿定定的看着博敦,这个时候的她,却没有把博敦当做孩子来看待。而是一个和自己平等的大人。

博敦严肃的点点头:“儿子明白了,儿子是哥哥,儿子会去做手背的。”

小玉儿却是右手拉起博敦的手,然后用左手又盖了上去:“额娘可以用另外一只手去保护这只手的手背。”

博敦有过一丝的惊讶,随后却是有些眼眶发红。

“傻孩子,雅苏喀对额娘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但是在这之前,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额娘却是每天都在想着,怎么样照顾你,怎么样培养,怎么样让你阿玛去给你创造一片你的天空。我每次规划的未来里,那个延续我和你阿玛的人,都是你。”

“额娘……”博敦没想到小玉儿会说这些,顿时有些激动。

“正是因为这份期望,所以现在额娘不能再把你放在我和你阿玛的保护伞之下,那些风雨,你要自己去面对。”

博敦咬着下唇点点头。

“颖郡王的事,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在权力面前,有些东西,不是绝对的。”

博敦却是睁大了眼睛:“难道真的是二伯?”

小玉儿才有些意外:“难道你觉得额娘在跟你开玩笑?”

博敦有些脸红的道:“我是猜的啊……我以为……我以为额娘最后会否决掉的。”

小玉儿有些目瞪口呆,半响才道:“诈和啊。”

第二卷 盛京风云 第四十一章 动不了的人

第四十一章 动不了的人

博敦很无辜的看着小玉儿,小玉儿有些头疼的揉揉太阳穴。

“算了,本来就准备告诉你的事情,算你这臭小子机灵。”

看到小玉儿似乎没有生气,博敦才笑嘻嘻的靠上来拉着小玉儿的手臂。

“你能从这些东西里分析,我已经很惊讶了。只是以后这种事关重要的事,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就要把这些话永远的烂在肚子里不要说出口。”小玉儿拍拍博敦挽在自己臂弯里的手背,“这些是你的敌人,对待敌人就要一击致命,历史上多少人把对手打的奄奄一息之后被翻盘,就是因为像你刚才那样犹犹豫豫。”

博敦有些不服气:“额娘告诉我的东西太少了。”

小玉儿失笑:“那你就该继续去找能告诉你答案的东西,来问我,或者自己去查。就算你猜到了结果,没有十足的证据,你说出来后就会打草惊蛇,要知道,最能保守的秘密就是还没有说出口的秘密。”

博敦偏着头看了一会小玉儿,才缓缓的点点头:“儿子知道了。”

见小玉儿看着他的眼神有些奇怪,博敦有些扭捏:“那儿子算是通过考验了吗?”

小玉儿笑眯眯的看着她:“算,怎么不算。”

博敦顿时褪了刚才一本正经装深沉的面孔,兴奋的欢呼起来:“这次阿玛回来之后,下次出征就能带我去了吧?”

小玉儿笑着看着他:“什么时候用兵额娘可不知道,你也知道你阿玛也不是每年都会出去的。”小玉儿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不早了,你该去宗学了。”

博敦虽然有些兴奋难耐,不过还是很听话的点点头:“那额娘,儿子告退了。”

小玉儿满心欣慰的看着博敦离去的背影。

博敦从那点小小的消息里都能猜出来是代善,只是他人小没有力量所以查不到证据,那萨哈廉那么聪明的人呢?小玉儿坐了会才开口唤人:“准备车马,我要去颖郡王府。”

深深的吸了一口茶香,萨哈廉眯着眼拿着茶杯看上去似乎很享受,等他终于享受完了,才心满意足了放下茶杯:“还是你好,记得给我送茶叶,怕是十四叔花了大力气弄来的吧?”

小玉儿白了他一眼:“他花什么力气,开个口而已。”

萨哈廉笑的很开心:“这也是十四叔想着你才去开口了不是?”

小玉儿无奈的摇头:“你现在倒好,跟他惺惺相惜了啊?”

萨哈廉大笑:“我们叔侄相惜难道不是好事?”

小玉儿笑眯眯的看着他:“看着精神不错,我也不用担心了。”完了又拿了封家书出来,“喏,阿达礼那个孩子的。”

萨哈廉照例接过信随手递给一直坐在一边的乌拉那拉氏:“你先收着,晚上我们再看。”

乌拉那拉氏点点头,把信收好。她现在心态已经很平和了。虽然看到自家王爷和睿王福晋这般笑语连篇还是微微有些酸意,但是既然睿王都不在意了,她还在意什么?现在小玉儿和萨哈廉见面已经不会避着乌拉那拉氏了,所以倒是经常能看到小玉儿和萨哈廉讲这话,乌拉那拉氏安静的坐在一边看着,偶尔萨哈廉家三阿哥杜兰也会在一边听着。萨哈廉会时不时的跟自己儿子讲:“这是睿王福晋,真真才女,若是有对汉学有什么不懂,可以找睿王福晋。”

杜兰比博敦还小两岁,这个时候正是好动的年纪,只是在萨哈廉的管教下却是很懂事,童言童语偶尔还真的能问出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来,让小玉儿和萨哈廉都忍俊不禁。

乌拉那拉氏听不懂,但是她依然安静的在边上看着,看着小玉儿和萨哈廉用她听不懂的汉语讨论什么,甚至两人还会偶尔争吵,吵的面红耳赤,小玉儿直接拂袖而去。但是过几日她又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带着阿达礼的家书又上门来了。自家王爷也好像忘了刚和她吵过一架了,两人又一本正经的开始讨论起来。时间长了,乌拉那拉氏觉得自己似乎也心情好了,看着萨哈廉精神十足的和小玉儿争论一个她不明白的话题争的面红耳赤。只要王爷没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事,就不要问了吧……

小玉儿心里想着事,看着乌拉那拉氏却是有些为难。这事本来就是能和萨哈廉讲,两人如果想说什么秘密的事,就会换成大明官话,虽然说在盛京会官话的人太多了,但是至少在王府里,这官话如同天外飞仙用的非人间语言一样难懂,所以对保密倒没什么问题,但小玉儿这次担心的却是两人若是说到激动处,会不会被他福晋看出些什么?

犹豫了片刻,小玉儿还是开了口:“有点事跟你说。”

萨哈廉听到小玉儿换成了官话,眼睛眯了下:“要他们回避?”

小玉儿有点犯难:“很重要的事,我觉得还是不要让他们母子知道的好。”

萨哈廉沉吟了一下,最后乌拉那拉氏拉着杜兰走了,在门口乌拉那拉氏有些难受的盯着紧闭的房门,杜兰拉着额娘的手:“阿玛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额娘我们走吧。”

乌拉那拉氏回过神来,笑的有些不自然:“嗯,阿玛忙,我们走。”

萨哈廉看着小玉儿的脸色,心里却是盘算着她准备说什么事:“前线战事有变?”

小玉儿愣了下:“没有,不过听说那些义军似乎强弩之末了,一旦义军被镇压,大明抽出手来北顾,辽东如今的局势恐怕还是有变数。”

“大明还能抽谁来?恐怕在很多庙堂之上的人,看待八旗就跟看待叫花子差不多,有才的,都死了,连孙承宗都死了。”萨哈廉虽然如今赋闲在家,皇太极也勒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