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誓不为后-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如此说话,岂不是挤兑于我,不过说的倒也是事情,小弟平生最好的便是这杯中之物,微醉当醺的那份陶然,可是做神仙的滋味。”这名平素喜好嗜酒贪杯的水师将士开口言语道。
旁边应天水师舰队的将士闻得此言,不由不住的摇头说道:“真是拿老弟没法子,不过老弟所言倒是不差,楚军师此番料的极准,看起来我等不必大费力气杀伐对手,倒是免去了好一番手脚,军中弟兄也能少死几个,楚军师此番真是功德无量。”
“老哥说的是,此战一了,我请老哥上应天城的谪仙居好好的喝他几缸子酒去,也好庆贺庆贺。”那名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开口言语道。
“打赢了这一战,庆贺自是应当,不过眼下却不是时候,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虽说要投诚归顺过来,不过眼下依旧未曾投诚归顺过来,我等也不可掉以轻心。”颇为持重的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开口言语道。
旁边的应天水师舰队的将士闻得此言也插口说道:“不错,不错真是此话,楚军师吩咐我等小心从事,决不可麻痹大意,以致坏了大事。”
应天水师舰队的将士闻得此言,心里头自然明白此事绝非一件小事,毕竟楚军师有严旨摆在那里,稍有差池便会坏了大事。
故而那名平素贪杯的应天水师舰队的将士收敛笑容对着年长持重的汉军水师将士开口言语道:“老哥所言一点不差,今日之战事关重大,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别无其他法子,欲要投诚归顺到我应天水师舰队中来,不过即便如此,对于我等而言,依旧不可懈怠。毕竟对于应天水师舰队的将士而言,此番杀伐对手只怕是走投无路方才投诚归顺到我应天水师舰队中来,到底几分真心,眼下也无从判别,只怕到时候汉军水师舰队强大的援兵一到,这些投诚归顺过来的汉军水师将士会依旧叛降出去。”
“好小子,有见地,看来还不算是跟整日泡在泡在酒坛子里头的人一般的醉生梦死,不知今夕何夕。你小子方才言及的话语,就算是楚军师听到了可能也是极为高兴,言之有物,句句在理。”汉军水师舰队的这名稳重谦和的老将士开口夸赞到。
“老哥你也不必夸我了,小弟究竟有几斤几两,别人不清楚,老哥你难道还不清楚么。”汉军水师的将士腼腆一笑说道。
“呵呵,算你小子有点自知之明。”那名老成持重的应天水师舰队的将士应了一声说道。
被应天水师舰队围困垓心的汉军水师舰队可算是砸了锅了,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官们没有想到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居然有此举动,一点也不听号令,欲要投诚归顺到应天水师舰队中去。
“尔等好大的胆子,汉王待尔等不薄,尔等居然要反叛了汉王。”一名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官见的麾下水师将士这般情形,怒不可遏的对着麾下的将士叫骂道。
若是换成了平日,汉军水师舰队的低阶将士绝对不敢回嘴,不过今日的情形可就大有不同了,汉军水师舰队的一名将士反喝了一句道:“放屁,汉王看重的不过是有数的几名水师将军而言,你小子也和我等一般,汉王只将我等视作狗一般看待,不过是给你的骨头比我等的要好一些而已,同样都是被汉王豢养的奴才,有何脸面呵斥我等。”
这番话说得极为尖酸刻薄,旁边听到这些话的水师将士无不哄堂大笑。
汉军水师将官不怒反笑,随即走到这名将士面前说的:“以下犯上,罪无可绾。左右,给我把此人拿下。”
话还未说完,跟前的汉军水师将士哐当一声拔出佩刀,朝着这名将官的肚子一捅,随即笑道:“小的已然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日就先成全将军你了。”
汉军水师将军大唿了一声你,随即便气绝倒地。
这名水师将军将刀上的血迹在汉军水师舰队这名将军身上檫拭了一下,便朝着其他将士喝道:“诸位,今日谁若是想活命,就随同俺一道投诚归顺到应天水师舰队去好了,若是不如此,到时候大阵一起,大伙的性命可就全都保不住了。”
其他的水师将士纷纷表示赞成。
利用攻心计收服了一大半的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之后,剩下的战事也就毫无悬念了,楚流烟率领的应天水师舰队一压倒性的胜利大败了包围圈子的汉军水师舰队。
被楚流烟命人设下的疑兵大阵困扰了一晚的汉军水师绝杀大阵发现对方的空城计的时候,已然是太迟了,汉军水师被围困所部战船将士死的死,降的降,同时也被应天水师攻陷了所有的战船。
消息传到陈友谅耳朵里头的时候,已然是第二日午间了,陈友谅此番领兵而来,本来想要水陆并下,一举攻下应天城。
原本想要先行击溃应天水师,令汉阳城失去屏障,可是没有想到精心培植的水师将士和铁甲战船居然被应天水师击败。
这口气陈友谅自然是吞不下。
其他的大臣苦劝不停,陈友谅一定要举兵报复。
徐达也和楚流烟率领所部合到了一处。
两军水师接着又大打出手,令人以为的是过于冒进,亲自披坚执锐攻击汉军水师的陈友谅在乱军中,被流矢所中,一命呜唿了。
汉军水师见得汉王战死,不由阵脚大乱,悉数被楚流烟和徐达联手扫荡一空。
对于这些很多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而言,汉王一死日后就不能在汉军中混兵粮饷银了,于是这些水师舰队的将士很见机的投诚归顺了应天水师。
汉王一死,能否杀伐对手已然不是第一要务了,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反而开始忧心日后的去路前途。
不过对于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而言,有一条道路是极为分明的,便是投诚归顺到应天水师舰队中去。
昔日汉军水师舰队的将士们杀伐的对手,今日居然成了兄弟,这对于双方将士而言自然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不过汉王一死,汉军水师舰队的麾下的将士顾及也少了不少。
投诚归顺敖应天水师之一条终南捷径。
兵败如山倒,余下的汉军水师很快都投诚归顺到了应天水师舰队中去。
水师大败,汉王身死的消息传到了攻城的汉军将官耳中,主持其事之人不得已撤兵退走,朱元璋听从了刘伯温的建议,派兵掩袭,将汉军杀的大败,俘获了不少汉军水师和将官。
陈友谅殒命,吴国公朱元璋捉住机会,派兵攻取了汉阳,汉阳沦陷,应天军队班师回朝,战事也随之告一段落。
朝堂卷 第一章 国号千秋
洪武元年,朱元璋所率领的军队,终于扫清元朝在长城以内的军事武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接着,又和盘踞在江西的陈友谅,进行了一次大的水战,终于平定全国。
到了这个时期,朱元璋觉得应该正式树立国号,并将定都这样的大事,提到议事议程上来。
南京皇城,金銮殿,早朝。众人行完礼之后,朱元璋开口说道:“各位爱卿,现在也算到了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时候;大家对于国家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意见。”
听到吴王这么一问,众位谋臣和将帅们有些摸不清头脑,一时间,大殿内出现了一时的安静。
毕竟是作为吴王的军事,刘伯温想了想,察觉出朱元璋的意图,连忙跨出队列,两手合拢,向上一施礼,高声说道:“吴王,微臣有事起奏。”
“爱卿请讲!”朱元璋一见刘伯温站出来了,心里就知道自己的意图,可算是有人可以接下来了,不由得心中一喜。
“微臣觉得,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建立国家,确立国家名号;同时,也是吴王登录皇位的时候。”刘伯温将吴王一直期盼的这些事情,作为自己的奏疏当堂说出来;此言一出,李善长和徐达等人,立刻附和,纷纷要求吴王登上皇位,确立国家名号,以应天而成势。
可是,朱元璋一见众臣再次上表劝进,不由得脸色一沉,站起身来,袖袍一摆,转身走出了大殿,随即,站殿的太监大声喊道:“退朝!”
“恭送吴王!”众臣一拱腰,高声喊道。
“刘军师,你今天太莽撞了吧?吴王可是很不高兴的退朝。”走出大殿的常遇春,快走几步来到刘伯温的身边,低声说道。
“你不觉得确实到了建立国家,设立名号的时候了吗?”看着众人望过来的眼神,刘伯温故意抬高声音说道。
“是啊!确实应该让吴王再进一步的时候,现在四海的征战基本结束,如果再不确立国号和年号,百姓们都会觉得难以称唿国家了。”早已转过脑筋的李善长,这时候,凑过来肯定了刘伯温的提议。
“是啊!我们上次不是联合上奏要求吴王再进一步吗?可是吴王却没有答应,虽然今天吴王还是没有答应此事;我觉得,我们应该再次联合上表,劝告吴王答应此事,以告慰天下百姓,你们觉得怎么样?”徐达也走过来,参加了他们的讨论。
“今晚上,我们回去将各自的奏折写好;明天早朝的时候,我们一起上表劝进,大家说怎么样?”楚流烟走过来,向众人提议道。
“好!就这么说定了。”众人几乎一起回答。
到了第二天早朝,众人参拜吴王完毕;刘伯温就站出队列,大声说道:“臣有本奏。”
“呈上来!”可是没等朱元璋的话音落下,李善长等人也站出队列,也高唿有本要奏。等将这些奏折摊开一一查看之后,朱元璋不由得心中大喜;可是,表面上却说道:“我登上吴王王座,都是勉强而为之;怎么可以再登皇位,等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之时,我们应该选出小明王的子孙,来登上皇位,确立年号,才是正理。”
“吴王,此言差矣!且不论小明王是否有子孙;单论将士们的心中所愿,也是希望吴王来承担大任;岂能让默默无闻之人来继承大宝,这岂不是让将士们寒心吗?如此一来,国家安在,黎民百姓的安定生活何来?”刘伯温慷慨激昂的劝告着,李善长等人也同时跪了下来大声劝告着。
装模作样的沉思了一会儿,朱元璋好似很不情愿的说道:“我本来是不准备登录皇位的,既然各位爱卿如此劝告,我也只好同意。”
“谢吴王恩准!”众臣们立刻大声喊道。
“这样吧,就由左相国李善长李爱卿负责制定一篇大礼之典,作为登录皇位之用。”
“臣遵旨!”
“还有,既然众位爱卿劝我登录皇位;我们还应当确定国号,以作建国只用;不知众位爱卿有何建议?”朱元璋感到自己既然答应登上皇位,还是将一切全都一次性办好,以防再出现反复。
朱元璋话音刚落,众人就交头接耳起来;这个说国号应该是这样,那个说国号应该是那样,没有一个人提出的建议被大家采纳。
刘伯温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走上前去说道:“吴王,依照微臣来看;元朝的国号取名,完全是选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的意思;而且,元朝是一个以北方作为政权中心,按照易经上的说法,北方属水,是纯阴之气;可是,我们现在定都在南京,在我们的版图上来看,我们属于南方;这在易经上是属火,是纯阳之气;我们应该用南方的火明之气镇住北方的水阴之气,因此,我建议我建议国号为‘明’;不知吴王以为如何?”
“哈哈!刘军师善于知晓天文地理;军师之言肯定有道理,我看这样很好;就将国号定为‘明’,李爱卿,尽快将大典之礼制定好,一边按礼仪行事。”说完,站起身离开了王座,转入后殿。
“这个刘伯温,竟然在朝堂上公然压制我的提议;胡说什么火呀,阴啊!你以为这样你,我就没法对付你吗?”回到家中的李善长在正堂中,来回走动,口中不断地嘀咕。
再想了一会儿,他抬起头高声喊道:“刘管家!”
“在!”一直站在门外的刘能刘管家,弓着身子,走进正堂:“老爷,有何吩咐?”
“你附耳过来。”李善长低声说道。
刘能上前一步,凑到李善长的眼前;李善长低下头,用右手护到两人中间,嘀嘀咕咕的说了一会儿。
“老爷,这一件事情你,我一定为你办好,您就瞧好吧!”说着,刘能转身就要走。
“回来!回来你!”李善长有叫住他。
“老爷,还有什么吩咐?”刘能连忙凑了过来。
“记住!一定要找到忠实可靠的人,来办这件事情呢;如果办得好,我一定会重重有赏;可是办砸了,哼……”说到这里,李善长的脸阴沉下来。
“是!我一定找十分可靠的人,来办这件事,请老爷放心。”刘能信誓旦旦的说。
“你要记住,你不许亲自出面找人走这件事,要多转几道手;知道吗?”李善长还是不放心的面授机宜。
“是!是!”刘能不断地点头说道。
看着刘能远去的身影,李善长脸上露出了阴沉的冷笑:“刘伯温啊!刘伯温!等到明天上早朝,我看你还有何话来辩解。”
************
“救火啊!快来救火啊!”随着一阵锣声响起,一声高过一声的唿叫声,将本来森严而寂静的皇城内外的人,全都给惊动了;大家连忙跑出家门,到街上查看详情。
只见皇城外的南角,一道冲天的火光,将附近映照的一片通红;大量的御林军推着消防水龙,在喷洒着水柱;阵阵的浓烟夹带着高温,飘向四周,使人难以靠近。
在这些救火的军队外围,还有大量的御林军将居民和皇城隔开,以防有人混进皇城,惊扰了吴王和王后。
这场火虽然火势凶猛,可是由于皇城的灭火设备齐全,而且御林军也是能征善战的军队;因而只有几间房舍被烧毁,倒也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然而闻听火灾竟然发生在皇城边上,这让被惊扰起来的的朱元璋很是震怒;没等天亮,他就下旨解除了守卫此处的御林军副将的职务,将其和另外的几名守卫一起押入大牢。而听到这个消息,一直没有睡觉的李善长很是兴奋;连忙起身穿上衣服,走进自己的书房;让侍女磨好墨汁,铺好纸张,龙飞凤舞的书写起来;也如是心情很好的缘故,整个奏折写的非常顺利,简直就算是一挥而就。
看着自己的奏折,想象着明天早朝时,刘伯温被皇上呵斥的样子;李善长感到自己的心,兴奋地难以压制;随即,吩咐侍女在书房摆上酒菜;在侍女的伺候下,轻轻哼着小调,畅饮着美酒。
也许是心情愉快,也许是酒精的作用;看着不断在眼前晃动的侍女,李善长的眼睛逐渐迷离起来,摇摇晃晃的站起身,差点被脚下的椅子给绊倒。
侍女连忙上前将他扶住,这一下,李善长更感到了刺激,一下子将侍女按到了旁边的床上…………
********
“左相国,昨天的晚上的大火是怎么回事?”第二天早朝,朝拜刚刚完毕,朱元璋就问道。
“启奏吴王,臣有本奏。”早已准备完毕的李善长,走出队列,将自己的奏折高举过头,向上说道。
“呈上来!”朱元璋话音刚落,自有太监走下台阶,将李善长手中的奏折转呈给吴王。
“照左相国的意思,是刘军师提议的国号,引来了这场大火了?”看了几眼李善长的奏折,朱元璋抬头问道。
“是的!吴王;微臣就是这么觉得;昨天右相国不是曾经说南方为火,而且是纯阳之气,因此就提议改国号为‘明’;可能就是这些话,引得神灵和土地爷不满,这才引发了这场大火;微臣当时就不同意左相国的这个提议。”李善长明确的指责刘伯温,而表现自己的先见之明“右相国的这个职责,恐怕是站不住脚吧;从来没听说由于起个国号,而引发出这些怪事;我反倒觉得这是有人故弄玄虚,以便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吧。”作为朝堂中唯一的一名女将军,楚流烟听完李善长的言论,感到很是气愤;她大步跨出朝堂队列,向上一行礼,随后说道。楚流烟在战争中,曾经立下汗马功劳。她的话,在朱元璋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既然两位爱卿如此说,不如请楚将军来调查此事,然后再确定国号;各位爱卿觉得如何。”朱元璋虽然对李善长的话不以为然,可是,又不想引得众人对此事的猜疑;只好采用折中的办法,让楚流烟来办理这件事。
“是!吴王。”楚流烟躬身施礼说道。
接着,朱元璋又处理了一些奏折所奏之事,随即,宣布退朝。
“刘军师,你不觉得此事很蹊跷吗?为什么你在朝堂上不争辩?”走出大殿,楚流烟赶到刘伯温的身边,有些气愤的低声说道。
“现在不是有你来为我主持公道吗?我又何必太着急。”刘伯温好像没事的人一般,完全没有负担似地,笑着说道。
“好!既然军师如此说;我楚流烟虽为女子,但是决不食言,一定为军师找到这件事的缘由。”楚流烟好像很有把握的说道。
“楚将军不要太执着了,有些事情搞不清也就算了;只要吴王心中有数,这些事情就好办了;我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受到吴王的斥责。”刘伯温好像对于此事,心中好似已经知道了全部真相一般,劝慰着楚流烟。
“是吗?看来军师对于这件事的缘由完全知晓;而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既然有人要搞阴谋,我就一定要让他尝尝阴谋的滋味;这可是我一贯的为人之道,我可不像军师这么宽宏大量。”楚流烟眼睛发亮,神色坚定的说道。
“既然楚将军一定要将事情搞个明明白白,我对此表示深深的感激;我在此预祝楚将军早日揭开事情的真相,让吴王登基的日子,不至于被延误;也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刘伯温双手一抱拳,向楚流烟施了一礼,说道。
“军师,何必如此客气!我们可是同殿为臣,私底下还是好朋友;你的事情,我怎么会看着不管呢、”楚流烟赶紧还礼说道。
“哎哟!两位说什么?这么亲热;快到朝门了,两位还要继续说下去吗?”很快赶上来的李善长,眼见着刘伯温和楚流烟不断地讨论着什么;赶紧走过来,讥笑着说道。
“我看是有人心中有鬼,害怕别人在一旁议论吧。”看到刘伯温只是笑着不说话,楚流烟立刻插话说道。
“我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只是看到你们还在讨论国事,提醒你们要出朝门而已。”李善长脸色有些发红的说道。在战争中,楚流烟、徐达、刘伯温等人居功甚伟,李善长一直心怀不满。如今见到刘伯温深谙圣意,自然心怀不满。
“我一定不会让某些人的阴谋得逞,一定会将这次发生火灾的事情搞清楚。”楚流烟瞪视着李善长,语气坚定的说道。楚流烟对于李善长的野心,早已经明白。她也了解李善长是一个很记仇的人。
“好好好!我不说了;再说了,有人又会说我心虚;告辞,告辞。”说着,李善长快步走出朝门,坐上八人抬的大轿,快步离开了午门。
“这个老狐狸,我一定会抓到他的尾巴。”楚流烟看着离开的李善长,狠狠地说道。
“好了!我们也走吧;别让人说我们结党营私,到时候又有麻烦。”刘伯温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
“军师,当时现场很乱,没有人发现有特别可疑的人离开火场。”身为楚流烟身边侍卫头的谭思亮,快步走进府内,微微一躬身子,抱拳行礼说道。
“既然有人敢在皇城边放火,肯定是做了周密的计划;你要加派人手,混到三教九流中,也许可以得到有用的线索。”楚流烟思考了一会儿,俯下身子,在谭思亮耳边低声说着;只见谭思亮不住点头,脸上逐渐露出了笑意。
“听明白我说的吗?”站起身之后,楚流烟笑着问道。
“属下明白了!我尽快派人混到这些地方去。”谭思亮兴奋地说道。
“注意不要被人看出你们的底细,最好将那些见证人也安置到安全地方;如果有需要他们作证,我再通知你。”说到这里,楚流烟神色有些严肃。
“是!将军!属下告退。”谭思亮说完,一行礼,转身离开。
“你就是王团头吧!在下是永南镖局的司马亮,这位朋友向和王团头打听点事,希望给予一些方便。”站在一个破败的房屋前你,一位身穿武士服,腰挂长剑的人,将一名赤手空拳,神色冷峻,身穿一套黑色长袍的人向一个乞丐模样的人介绍着。
“原来这位就是王团头,幸会幸会。”黑色长袍的人,双手抱拳向乞丐模样的人说道;但是语气中全无敬仰之意,神色冷峻的说道。
“这位是?”王团头疑惑的问道。
“我们还是不要互通姓名为好,只要王团头回答我几个问题就可以了。”来人的声音更冷了。
“司马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知道这里的规矩吗?”并不回答黑袍人的问话,王团头转身对司马亮吼道。
“这……这……王团头,你还是和他们合作一下吧;有些事情我也不好说清楚,总之你和他们合作,就会什么事情都没有。”司马亮吞吞吐吐的劝告着。
“难道我一个堂堂的丐帮舵主,会被一个来路不明的人给吓住;这被别人知道了,让我如何在江湖上立足。”王团头怒声说道。
“嘿嘿!如果你不合作;别说是你,就算是你们的帮主,能不能继续活下去,还说不定呢!”黑袍人完全无视王团头的豪气,语气几乎可以刮下冰霜。
朝堂卷 第二章 吉日良辰
“对不起,王团头;我也是被逼无奈才带他来找你的,你还是和他合作为好,我们惹不起的。”司马空怕他在发火,而将事情搞僵,就连忙劝道。
王团头疑惑地看着眼前的黑袍人,也感到这人来意不善,冷峻的脸色,冷冰冰的话语,都预示着此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可是自己身为丐帮的一名有些名望的舵主,如果被人如此就吓住,自己今后将很难在丐帮内立足。
想到这里,王团头上前一步说道:“既然朋友是有事要询问,我本该协助你;可是我们丐帮也是有规矩,使我很为难,不如这样吧,我向朋友讨教几招,如果我不巧胜了,朋友你就哪里来的,就那里回去。”
“可是如果我不小心将你给杀死了,我的事情由谁来回答?”黑袍人依然是冷冰冰的语气,而且语气中的杀气,越来越让人感到好似实质的东西,散布在空气当中一般。
站在旁边的司马空,浑身忽然抖动了几下,不由自主的向旁边推去;在感到没有威胁之后,他这才遥遥喊道:“王团头,你就和他合作吧,别再讲什么规矩了。”
然而此时的王团头,已经是有苦自知;身体被对方传出的寒气所包围,自己的手脚已经有些麻木,只好赶紧运气抗衡这股寒气。
“看招!”心知不能再等的王团头,脚下猛一用力,一下子窜了过去,话音未辽宁,抬手就是一拳。
“你真要动手吗?”来人并没有应战,反而后退了一步,冷冰冰的问道。
“我就这样乖乖的回答你的问题,如何向总舵交代。”王团头两手放在胸前收紧门户,紧盯着来人,声音低沉的说道。
“我只是问你一个问题,你回答完我就走,没有人会知道我们这次的会面。”黑袍人眼见王团头没有很大的敌意,声音温和的说道。
看了司马空一眼,王团头转而低头沉思。“你不用担心司马镖师,他是绝不会说出去的;如果他有任何的泄露,他知道后果。”黑袍人语气变得很冷。
“我根本就没看到什么,我今天独自在家喝闷酒。”司马空声音颤抖着说道,接着,转头狂奔而去。
“好!既然是这样你,你就问吧。”眼见得司马空这位久经沙场的镖师,竟然怕成这个模样;衡量一番之后,王团头说道。
“你们丐帮昨天有谁守候在皇城南边的城墙下,我想问他们一个事情。”黑袍人紧紧盯在他的脸上,声音低沉的问道。
“你想问什么?”王团头脸色一变,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
“嘿嘿!看来王团头知道些什么,对不对;如果是这样,就好办了。”黑袍人一看他的脸色变了,嘿嘿一笑提醒着。
“你到底什么人?为什么要调查这件事?”王团头神色紧张,连问两声。
“如果你不想丐帮大祸临头,你还是不要问我的身份为好,不然,到时候就别怪我没提醒你。”
不住的打量来人的打扮,王团头心头翻动不已,思量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昨天晚上确实有两名帮众正巧窝在皇城根下,因此他们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他们吓得连夜跑到我这里汇报,所以我才惊疑你问什么要问这件事情。”
“我不是对他们不利的,恐怕除了我们,还有别人要找他们;你将他们交个我,我会保证他们的安全。”眼见得事情有了缓和,黑袍人也收回了一直围绕在王团头周围的寒气,语气变得和气的说道。
感到身体完全自由的他,再次陷入到了沉思。“不必想得太多,还是将它们交给我们为好;不然被另外的人找到了他们,你们丐帮恐怕真的会烟消云散,到时候,你就会是丐帮的大罪人。”黑袍人声音变得很诚恳的说道。
“好!我就冒一次险,相信你们这一次;如果我错了,我会自杀以恕自己的罪孽。”王团头语气坚定的说,两眼闪着明亮的眼神看着黑袍人。
“我向你保证,只要他们在我们手里,没有人敢动你们分毫。”黑袍人也很庄重的回答他。
“好!跟我走,我带你们去找他们。”王团头完全是一副舍身就义的神情,悲壮的走在前面……
当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众臣山唿完毕之后,李善长走出队列,向上一拱手,大声说道:“吴王殿下,臣觉得国号应该重新确定,以便让建国大典如期举行;更可以让黎民百姓受到更好的管理,以便让国家富强起来。”
“是啊!臣也觉得应该重新确立国号,以利于国家和人民。”新近被李善长推荐为知事的胡惟庸,走出队列,也上前行礼,高声说道。
看到两人对于刘伯温所推举的‘明’字国号大肆反对,和他们同流的文武官员,很多人也向朱元璋表示反对以‘明’字为国号。
眼见得这些人支持自己的奏折,李善长更是洋洋得意的看着站在一旁的刘伯温和楚流烟等人,向上再施一礼说道:“吴王殿下,中书令所推举的国号,还没等确定,就在皇城引起了大火;这种违反天怒的事情,我们这位熟知天文地理的中书令,这次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殿下,左相国所说确实有理,我不知道我们这位据说熟知天文地理的刘伯温刘大人,这次为什么会做如此反常的事情。”胡惟庸接过话题,更进一言。
听了李善长等人的奏言,再想想前天晚上的大火;朱元璋也觉得难以下定论,只好转脸看着一直静静站立的刘伯温和楚流烟等人的身上。
“刘爱卿,不知道你对左相国的话,有什么要讲的吗?”朱元璋语气温和的说道。
“吴王,臣没有什么要说的;而且事情在没弄清楚之前,臣收回以前的提议;请吴王殿下准予臣之所奏。”刘伯温神色很平静,不温不火的说道。刘伯温为人,素来温文有礼。虽然在朝堂战场的历练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