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夏至的小日子-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十一章 牛黄
牛买到手,夏至自然是高兴的,接下来就是如何取出牛黄,夏至可不想做杀鸡取卵的事情,以前夏至也听过有牛自己将牛黄吐出来的,只是不知道有什么条件能让牛自己吐出来,还是说到最后牛自己都能吐出来,夏至就怕牛黄没吐出来,牛被折磨死了。可惜在现代时她只听同事那么一说,没有深究他家的牛是如何吐出牛黄的,不然如今也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这边夏至还没想出办法如何不杀牛取出牛黄的办法,那边病牛却是状况连连。病牛精神萎靡,还时不时的狂躁。走在路上总是走走停停,暴躁起来甚至四处乱跳,好在路上没什么人,要不然夏至真担心病牛伤着人。
最后实在没办法田老大和田老四两个人联手,一人拽着牛往前走,一人在牛身后拿着小木棍往前赶。夏至被田老四放在放在牛背上,看着走走停停的病牛,心里想着要是有块红布估计它觉不会如此精神不济了,只是夏至看了看下面赶牛的三人,无论是老罗头还是田老大、田老四夏至相信他们都没有做斗牛士的天赋。
几人连赶带拽,终于在天黑前回了田家,夏至没想到那头病牛如此能折腾,整的四人浑身发软,最后要不是田老二和田老三见天黑了,四人还没回来,去接了一段路程,想必此时他们还没到家呢,夏至只能心里安慰累了一下午,还来几十两银子划算,可比做苦力值钱多了。
“咋买了两头牛?不是说只卖一头的吗。而且还没了头病牛,这不是白费钱吗!”李氏见几人来回来两头牛。已经还吃惊了,没想到有一头牛还是病牛。本来让老罗头跟着过去。就是防止买了病牛,没想着还是买了头病牛,而且还是一眼就是能看出来的病牛,李氏不由得冲着老罗头抱怨到。
“不是买的,那病牛是人家送的,说是不能活了,夏至小丫头又想买它,老板就搭着另一头牛送给咱家了,也不知道小丫头为什么非要那病牛!回来的路上。那病牛可把我们折腾的不轻!”老罗头做在院子中的小马扎上,手里端着李氏递给他的瓷碗,低头喝了一口水,歇顺了气才向李氏解释道,那病牛可真能折腾,把他这一把老骨头差点累散架了。
“唉~,那牛可病的不轻,阿娘你们平时注意一下,可千万别叫它伤了人。我看这牛病的也怪,你说它精神不好吧,偏偏时不时发狂,你说它经常要喝水吧。你让它喝的时候它偏偏就不喝,我有时候都怀疑它是故意和我们做对!”
田老二刚刚将牛栓到临时牛棚中,走进院中一屁股坐在小马扎上。喘了口粗气,叮嘱李氏注意病牛的同时。还不忘向她抱怨。
“二伯,它不是故意跟你作对。它是生病了才这样!”夏至被田老四从牛背上包下来,听见田老二的抱怨,不由得替病牛抱起不平来。话说这头牛真不容易,得了胆结石,天天受折磨,还要被人说。
不用夏至解释,只要眼睛没毛病的人都看出来它有病。田老二自然不是那眼瞎的,他只是去接人的时候被折腾惨了,才嘴上发发牢骚,夏至说完他依旧嘀咕道:
“让他走路它偏要歇着,让它喝水,它偏不喝,这不是作对是什么!”
不过他一个大人到底不好和夏至这个小孩子追究,便扬起了笑脸,挠挠头朝夏至说道:
“二伯知道它是病了,二伯只是生它的气罢了!那你能告诉我什么要买那头病牛吗?”田老二在回来的路上早听说了病牛是夏至要领回来的,他对侄女领回来一头病牛有些不理解,这牛不能干活不说,还要好吃好喝的供着,这牛眼看着活不长了,这不是干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吗!
“二伯,我听许爷爷说过凡是牛消瘦、掉毛、眼红发狂、嚎叫、蹭痒、精神不振、进食不佳,肚里必是有货!”夏至将告诉田老四的一番话拿出来告诉大家。
“哦!那小夏至能告诉我们是什么货吗!这牛生病了,肚子里还能有货?”田老大眼里明显有着不相信,可夏至一个六岁的小丫头除了从许大夫那里知道这些,也没有人可以告诉她了。
“是牛黄,许爷爷说,牛肚子里有牛黄,是一味药,就像石头一样。你想啊,牛肚子又有块石头,肯定不舒服,要是我的话肯定疼的早说不出话了,只是牛不会说话罢了,天天要忍受肚子里石头,可不是很难受吗!”夏至瘪瘪嘴,一副和牛感同身受的样子,夏至这么说只是想让田家人对病牛好些。
“恩,要是这么说,那牛确实很难受!可是牛肚子里长出中药是真的吗?即使长了药又怎么拿出来呢,不会只有等牛死了才能拿出来吧?”田老三也搬了一个小马扎坐在院子里,不由得好奇问道。田家其他或站或坐着的人显然也是很好奇,牛肚子里是如何长出药来的,长出药又是如何取出来的。
夏至被那么多人盯得头皮发麻,她也不知道牛是如何犯有胆结石的,至于如何取出牛黄她也在想。最后夏至被盯得的没办法了,只好挠挠头干笑道:“我也不知道牛是怎么长出牛黄的,怎么取出牛黄,我也在想!许爷爷没告诉过我!”
“好了,她一个小孩子,能知道这些已经很不错了,你们这些人还不如我们小夏至呢!”李氏见夏至被问的底气不足,不由心中的天平就向夏至倾斜,帮夏至说起话来,“好了,也不早了,赶紧都吃饭去吧,吃晚饭早点休息,明天还有活干呢!反正这牛又没花钱,是送的,最多费点事,喂着就是了!”
众人听李氏如此说,虽然心中还有好奇,可毕竟天色已晚,是该吃晚饭的时间了,特别是夏至他们一伙人肚子里早闹空城计了,所以李氏遗憾吃饭,众人也不再追问,收拾着回了堂屋吃饭去了。
第二天田家人更是没有心思关心病牛的事情了,因为从这天开始田家开始收割徐家集一百亩田里的德稻子,田家与附近的一户人家商定,租用他家空置的稻场,付给他家二十文钱。那家人本在徐家集做小买卖,家里没有田,稻场空着也是空着,田家人一说,这可是好事,就直接租给了田家。
田家人除了王氏带着田惊蛰和刚开始走路的田白露在家里,其余人都跟着老罗头下田了,夏至一边喂养家里的鱼,其它时间几乎整天整天的就在临时搭建的牛棚里,夏至想观察病牛的症状,能不能从牛身上找出取牛黄的办法。可惜她看了几天,出了惹来旁边那只牛的白眼几枚,在也没有不得收获。
夏至没办法,只好先放弃了,想着等过一段时间去娘娘镇去问问许大夫,说不定他有办法。说来夏至说的从许大夫那里知道的牛黄也不算是撒谎,夏至确实听许大夫说过牛黄,至于牛得胆结石的症状却是她在现代时知道的。既然许大夫知道牛黄,说不定就知道这从活牛身上取牛黄的办法。
想开了,夏至除了经常给牛送水,送点干草吃,也就不在关注它了,只是夏至没想到,家里的一百亩田连割带打代收,收回田家时已经大半个月过去了,这是田家村的五亩地也开始泛黄,老罗头看天越来越冷,怕天气不好,就说都收了,这样一来田家人却没有时间往娘娘镇去。而那头病牛精神却是越来越萎靡了,夏至担心还没有去镇上问关于如何取牛黄的机会,牛就要病死了。
夏至抓耳挠腮也想不出办法,她一个小娃却是也实在没办法,看着牛一天一天消瘦,只得多个它喂点干草和水。却没想到,有一天中午夏至正在给鱼喂食,田立秋跑过来高声喊道:“刘姐快来看看,那病牛吐出来块头西!”
夏至听了田立秋的喊声,心想着拿到牛黄被牛吐出来的,立马放下食盆就向牛棚跑去。等夏至跑到牛棚果然见牛见牛面前吐了个鸡蛋大小黄褐色的东西,夏至赶紧用衣服将其捡了起来,这是时候她可顾不上脏不脏的了,要知道这东西可能做好几套衣服了。
吐了牛黄夏至发现那牛明显精神好了不少,吃的也多起来了,这下可好了,夏至本来都打算等牛死了以后再取牛黄了,没想到它自己竟是吐了出来,夏至一边高兴,一边嘱咐田立秋多给它添些水和草,她自己则是兜着牛黄家去了,夏至看着怀里的牛黄,也不知道是大是小,前世她可没见过牛黄,最多见过由牛黄做成的要罢了,说不定还不是自然地是人工养殖的。
回到家夏至将牛黄的表表面清理了一番,毕竟被牛吐在理地上,沾了不少泥土和草,清理完了后,夏至用牛黄在手指甲上划了一下,发现其果然不褪色,才真正确定其实牛黄。
第八十二章 来客
夏至千想万想,没想出来牛竟然自己将牛黄吐了出来,晚上田家人归家听到这个消息,个个惊诧不已。虽然他们听夏至说过牛生病是因为牛肚子里长了个东西,也听说了那东西是牛黄,可他们总觉着不是真的,那牛肚子里长了东西还不死了,怎么能活到现在。可真的见到了传说中的东西,由不得他们不信。
田老二还专门跑到牛棚里去看了那吐出牛黄的病牛,发现他能吃能喝,也不再暴躁发狂、嚎叫了。竟然像个病人大病痊愈的样子。田老二不得不承认,那牛黄真的是病牛吐出来的,不然就半天的时间,它自己好了,这不是太奇怪了,也只有它吐出牛黄来,才让人相信。
“那,小夏至这牛黄你打算怎么办?”王氏将已经睡着的田惊蛰送回房里,听到一家人在说牛黄的事情,开口询问夏至对牛黄的打算。
“我听许爷爷说,牛黄可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及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鹤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我们拿着它也没有,还不如拿个许爷爷换些钱,还可帮助许爷爷治病救人,岂不一举两得。”嘿嘿,其实主要的是能卖钱,可咱也不能太庸俗不是。
“那也好,你这东西在牛许爷爷手里是个宝,在咱们手里也没个用处,还不如买个你许爷爷呢,不过这才鸡蛋大小,能卖几个钱啊!”郑氏见夏至手里的牛黄才鸡蛋大小。对这牛黄的价格实在是不知情,觉着应该卖不了几个钱。
“没事。阿娘,如果不值钱。到时送给许爷爷就是了,我们也不收他的钱,要是值很多钱,我想许爷爷也不会白收我们的东西!”夏至低头看手中的牛黄,想到许大夫。经过买人参的事情,夏至可是知道许大夫平时看着和气,那是因为他和你疏远。被他承认喜欢的人知道,他不是那种平白占人便宜的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恩,许大夫不仅医术好,还是个好人,咱家麻烦他那么多次了,他也没说什么。还给咱家免了不少的诊费!”李氏想起之前田家总是出事,最后都是化险为夷,中间少不得徐大夫在中间帮衬。
老罗头和田家四兄弟以及田家四个媳妇均赞同的都点点头,许大夫在他们心中那就是救命恩人。
“阿爷,那病牛吐了这牛黄。想必过不了几日就痊愈了,这小病牛也不会死了,家里又都出一头牛来,在去做个车架子呗!家里人多。多个牛车也方便!”田家买了牛后,田老四就抽了时间,又往之前置办家具的木匠那里定了车。牛车田家也早使用上了。如今这病牛眼看着要好了,夏至想着田家人多。多个牛车也方便,所以想着再去定个牛车。
“行!明天让你阿爹跑一趟。那病牛是头母牛,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下崽呢!家里的鸡和鸭都早已经不怎么下蛋了,等秋收后都要卖了,多一辆车也方便你们兄弟几个进镇不是!”老罗头起先还回答夏至的问题,后来看见几个儿子,不攒同的眼神又转了语气,朝几人解释到。老罗头想着这牛病好了,肯定是要用的,多订一副车架子也没什么,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行了,这大晚上的,都回去睡吧,夏至收好牛黄,老四听你阿爹的明天去订车架子!”说道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李氏便赶着大家回去睡觉,又是闲天,明天还要下地呢。
田家人自去睡觉不提。
第二天,天不亮田家人就起床了,照常下地的下地,放牲口的放牲口。如今田家忙,都早早起床下地去了,老罗头怕天气不好,来不及将粮食收回家,所以早晨不吃饭就下地,等饭烧好了在回来吃,反正田离的近,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夏至被郑氏和田老四起床的声音吵醒了,虽然郑氏嘱咐她在睡会,夏至却怎么也睡不着,索性穿上衣服也起来了。洗漱过后,见到刚将鹅送出去的田立春家里。田家村其他农户的粮食早已收进了仓库,只有田家的这二季水稻稍微迟点。不用担心鹅糟蹋粮食,有赶上田家农忙,李氏索性让田里村将家里的鹅散放,由他们看着,放田立春在家里帮助王氏做饭,带孩子。
“大姐,将我的鱼食弄好,我一会就去喂食!”每天早晨,王氏不仅要烧早饭,还要用糠煮出一锅鱼食和猪食,然后放在桶里,这可是鱼和猪一天的口粮,当然了猪食里还是要掺杂些别的。对于自家过高的锅台,夏至表示很无力,六岁的身高伤不起啊!所以每天到时田立春将锅里的猪食盛到桶里,在有夏至盛到木盆里端着去喂鱼的。
“你小声点,你二姐她们昨天睡的晚,现在正瞌睡呢,别吵着她们,我一会就给你弄好!”果然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昨天不就说道九点多种,对于二姐她们来说就算晚了,夏至只觉着满脑子的黑线。
“知道了!”弄好鱼食,夏至端着小木盆便去喂鱼去了,十月底的天气,早晨必须穿厚点,不然要着凉的,夏至一边用小水漂将鱼食撒进水里,一边观察附上水面吃食的鱼。因为一个水塘里是从后村河捞的鱼苗,一个是夏至养的鱼产子的鱼苗,所以两口塘的鱼还是有所差别的。
明显从河里捞出来的那口塘的鱼长得稍微大些,另一口塘的鱼稍微小谢,不过夏至相信等冬天来了,大鱼卖了,小鱼也就章的差不多了,今年可不仅家里的鸡鸭和猪多了,鱼夏至也养的多了不少,主要第一年养没什么经验,如今养了一年鱼,有了经验,夏至的胆子也大了,没口塘鱼苗数几乎翻倍。
不过夏至发现,这已经是极致了,有些鱼时常要浮出水面来,夏至猜想可能是水里的鱼太多,氧气不足的原因,好在鱼也只是浮出水面,并没有出现其他问题,夏至的心才放了下来。
夏至本想着除了昨天病牛吐出了牛黄,今天应该是和往常一样,又是一个忙碌的一天。却是被一个人的到来打破,这个人不是别人,却是夏至他们昨天才说道的许明许大夫,而且许大夫还不时一个人来的,身边还跟着一个身穿青衫的中年人,中年人身后还跟着以为小厮。
话说吃过中午饭后,夏至因为无聊,就替了放鸭子的田谷雨帮她放鸭子去了,却是没想到在村前河碰到一两马车远远而来,当时夏至还在想,这是哪家富贵人走基层了,想过之后便也抛到脑后了,反正田家时没有这样的富贾亲戚。却没想到那马车行至夏至面前却停下来了,夏至只见上面做了二十左右的小子,看起来像个小厮。
“小丫头,我问个路!”那小厮拉了拉马,将马车停稳,才开口道。
“问路就问路呗,我不是小丫头!”夏至没想到那小厮上来什么都不说,就叫人小丫头,好没礼貌,所以她也呛声回到。说完还用手里的竹竿赶了赶水里的鸭子,可不能让他们跑的太散。
“好,不是丫头,是小妹妹,小妹妹知道这村里有户田罗的农户吗?”那小厮也是个还脾气的,对于夏至的呛声并没有生气,知道夏至不高兴他喊小丫头,立马改口换小妹妹。
夏至没想到这牛车找的是自家,立马防备了起来,家里没有富贵亲戚,也没得罪人,这些人找她家干嘛。夏至刚想询问那小厮,找田家有什么事情,却不想马车里,飘出熟悉的话语:“是夏至丫头吗?”
这话弄的夏至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车里的人还认识她,不过夏至立马就反应过来,这说话的声音怎么那么像许大夫。这边夏至还在思考说话人的声音那么像许大夫,没想到马车的门帘却被人掀了起来,露头许大夫的脸来。
“哈哈……,我就觉着这小丫头的说话的声音像夏至,果不其然还真的是小丫头!怎么不认识你许爷爷了,还是忘了你许爷爷!”许明看着夏至一副震惊表情望着她的样子,不由的打趣道。
“怎么会不认识许爷爷,就是忘了谁也不能忘了许爷爷你啊!您老这大驾光临,我这不是受宠若惊吗!”夏至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便听到许明的调侃,也跟着卖起了嘴皮子。
“得了,你个小鬼灵精,赶紧着,今天你许爷爷是专门去你家的,赶紧带路,这里面会有位客人呢!”许明对夏至的话明显不信,摆摆手,阻止了她接下来的话。
“正好,许爷爷您今个儿不来,过几天我还要去找你呢!走咱们家去!”夏至听说还有客人,也没当回事,只当又是许大夫的朋友。说完便挥舞这竹竿将鸭子往回赶,领着马车往家里去,一路上惹的田家村人议论纷纷,都以为田家来了贵客!
第八十三章 目的
“大伯娘,快来,家里来客人了!”夏至还没走进家门,便朝正在堂屋做着的王氏喊道。
此时再是午后,田惊蛰和田白鹭正是午睡的时间,王氏便抱着一些穿破了了衣服,一边缝补衣服,一边看着两个孩子。听了夏至的喊话,也没有挪动身子。她以为又是村里那些闲着没事干的人,反正不管她表情如何,迎接不迎接,他们都会自己进来,她又何必费事跑出去又跑进来。
“大伯娘,快来看看,谁来了!保证你想不用到!”不过夏至显然不知道王氏的心里所想,她此时正处于兴奋当中,想着要把牛黄拿给许大夫,到时候还不知道他是什么表情呢。夏至站在门外一个劲的让王氏出来看看。
“好了夏至丫头,又不是什么贵客!这一段时医馆没什么病人!就想着出来走走,这不就想到好久没见着你这个小丫头了,所以就往你着里跑了,你可不能嫌弃你许爷爷!”
许明虽然嘴上如是说,事实却是不然,他的医馆虽然病人不多,可好歹还是有那么几个人的,他也不是闲的没事干,才往田家村这个乡旮旯里跑。他今天大老远的往田家村跑主要是听朋友说了田家双季水稻的事情,一来是好奇,二来是为了看顾些田家,三来就是为了给老友与田家搭个桥牵个线的。
具体缘由却还是要说到田家的双季水稻上。原来田家从四月份开始种一季水稻的时候,田家村人就好奇的紧,等到七月份的时候田家收粮食入库。田家村人看的眼红。却是被村长开会压下来了。
但是有那多嘴的人。便把田家种双季水稻的事情给说了出去了,这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很快的田家村周围都穿了个遍,田家也因此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
更有胜者竟然将田家新盖的房子说是因为田家多收的一季粮食,卖了粮食,才有钱盖那么气派的青砖大瓦房。有不少好事者更是将田家的情况当成个稀奇事情在娘娘镇传了开来。一时间娘娘镇的人都震惊不已。
这事便被县令家的买菜的婆子在菜市听了去,而这婆子又是在县令夫人面前又是个得力的,为了逗县令夫人高兴,便又将田家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在县令妇人面前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遍。
县令夫人便在晚饭的时候,将田家的事情当成趣事说给县令听了,她到时没有添油加醋。不过县令可不是买菜的婆子和县令夫人这些内宅妇人,听了夫人的说话,县令立马抓住要点,你就是双季水稻。考虑到如果田家的收成多收一季,那可是实打实的多收不少粮食呢。这些年风调雨顺,也没有战争。人们恐怕早已经忘记当初和北方征战缺衣少粮的日子。
如果田家的办法真的成功,又推广开来,多收的可不是几十斤几百斤粮食,那可是成千上万斤的粮食。可以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情,到时朝廷少不得要嘉奖一番,但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北方的边关将士也不用勒紧裤腰带的过日子。
说起来这县令姓马名尚,曾经是出生军营,早年虽不是一方将领,却也统领一营,为了部下能吃饱肚子,马尚没少找上面的人闹,奈何这北方一年也就收成一季,农户收成本就不多,上交了一半粮食作为赋税,更就所剩无几。
武朝有明文规定靠近边关的几个郡县上交的赋税,有一半归作士兵的给养,另一半却是要上交国库的。北方边关虽然地大,却是人少。又多是山丘,出产本就少。附近的四个郡加起来也就二十万人左右,但真正种田耕地的只有十万出头。可想而知那一半的一半的粮食哪够军营几十万的人吃,士兵只能吃个半饱却无计可施。
马尚后来因为在战争中受伤,便做了这一方县令,一直想解决边关粮食问题,所以他听了田家的事情,最先想到的便是边关士兵不用饿肚子了。
想到这里,像是立马想到边关将士不在挨饿受冻的样子,立马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和县令妇人说了一句:“有事,夫人慢慢吃!”便立即召集下属,让下属打听关于田家的事情。
下属听了县令的话,马不停蹄的便开始打听关于田家的事情,并于第二天一早像县令做了回报。
“大人,具打听来的消息,这田家是田家村的一农户,家主田罗,听说四月就开始插秧,七月收割,七月底时又进行插秧,如今十月底再次收割!具体收成如何,坊间传闻有多有少,具体多少属下就不得而知了!”衙役抱拳向马县令回报打探回来的消息。
马尚听了回禀,挥挥手让衙役下去,心里却是在想关于田家的事情,看来田家确实收了两季,只是这两季的收成却是不好说。如果能确定田家两季的收成就好了,这样的话有了现成的例子,也好推行双季水稻。在马尚的心里根本没想到田家是否愿意将双季水稻交出来。
整一天马尚都在坐卧不宁,7也没心情处理公事,心里一直想着关于双季水稻的事情,最后没办法,县令决定微服私访,非要查清楚田家这双击水稻的收成不可。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县令正准备出门时候,许大夫却是登门造访。因与许大夫是多年交情,县令怕一天时间来回不够,便于许明说明缘由,准备出门。
却是没想到许明一听田家村田罗,可不就是小夏至家里嘛,本来许明也就是找县令聚聚,没想到县令要出门,而且还是去田家。
马尚知道许明认识田家,更是力邀许明一起,到时候也在田家也好说话不是。就这样许明便跟着县令一起来到了田家村,令许大夫没想到的事情,刚到田家村村口,便碰上了放鸭子的夏至。
“得了吧,许爷爷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可不相信你会舍得放着你的医馆不管,跑到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夏至翻翻白眼,明显不相信许明说的话,夏至认识许大夫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怎么没见他往田家村跑。在说了要跑也是春天那会,万物复苏来踏踏青,还说的过去,这马上就要入冬了,总不会来看这枯黄的叶子吧!
“哈哈……,我说老许,连个小丫头都这么了解你,当初你可不是没打算跑着一趟!”夏至话音刚落,马车上却是又下来一人,对着许大夫哈哈大笑起来。
“你少笑话我了,这小丫头就是个鬼灵精,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她可不是一般人能糊弄的!”许明被人嘲笑也不在意,反而向前走了几步,拍了拍夏至的小人头。
“许爷爷,这是夸奖我呢,还是贬我呢!”夏至对许大夫的话瘪瘪嘴。
“哈哈……自然是夸你,小夏至这么聪明还挺不出来,这位是你马爷爷,和上次一样是我的老友!你阿爷和阿爹他们呢?”许明先是冲夏至眨眨眼,然后才向夏至介绍刚才说话的人。
“马爷爷好,我阿爷和阿爹都在田里忙活了,我这就让我阿姐去喊人!您和许爷爷就先到家里做活喝口茶,歇歇脚!”夏至乖声问好,说明老罗头和田老四他们正在忙。让两人家去喝口茶。
不过许大夫得了马尚的嘱咐,马尚听说一家人又在田里忙活,便马上朝许明使眼色,意思说咱们也到田里看看,于是许大夫开口说道:“不用麻烦,许爷爷这次来,就是为了到你家田里看看的!也不用进去了我们这就去你阿爷那里!”许明虽是得了马尚的嘱咐,可他也是真心待田家人的,尤其是小夏至。似说非说的将他们此行的目的给说了出来。
夏至奇怪的看了许大夫两眼,二话没说,便将两人往田家地头带去,夏至其实猜到了,这要看的恐怕是自家的双季水稻,而且要看的人恐怕不是许大夫而是和他一起来的马爷爷,只是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凭着许大夫对田家的恩情,即使让她将这门技术给了出去,夏至想必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许爷爷,马爷爷,这边,我阿爷和阿奶他们都在这里收割稻子”夏至指了指前方,田家的地头的方向。
许明和马尚抬头望去,过让见一片光秃秃的地上,只中间还有几片地的稻子还没割,田家的人此时正弯腰埋头割稻子呢……
夏至领着两人往前走,隔了几十步的地方喊道:“阿爷,看谁来了!”
田家人别夏至这一嗓子喊道,都抬起头向这边望了过来,只是李氏和林氏、刘氏郑氏虽然对许明如雷贯耳,却是没见人真人,只看到夏至身后跟了两个人,至于是谁却是不认识。
想必田家的女人,田家的那人,却是对许明熟悉的很,离了几十步,就认出来夏至身后跟着的可不就是许大夫吗,老罗头放好手中的稻子,便迎了上来。
第八十四章 原来是县令啊
“呀!是许大夫来了!夏至你怎么把许大夫带到这地头来啦!”老罗头显然对许大夫这个时候到田家很吃惊,不过更让他吃惊的的是孙女竟然将许大夫带到这田家地头来了。
“老大哥,这不怪夏至,是我要来的,这么长时间没见夏至了,怪想这小丫头的,就过来看看!”对于老罗头责怪夏至,许明觉着自己还是要解释下的,可不能让他错怪夏至,同时许明还朝马尚递了个眼色,意思是都怪你,害的小丫头被自己阿爷说了。
马尚心里叹息的摇摇头,之前就听几个兄弟说,许明可是很喜欢这个小丫头的,当时他还不相信,如今看到许明的维护劲,可不是一般的喜欢,连人家亲爷爷责怪两句都不可以。
“这就是许大夫啊,我家老头子和大儿子,以及女婿,多亏您的照顾了!如果没有您,咱家还指不定怎么样呢!”李氏见老罗头和许大夫说话,这才知道两人中的其中一人竟是自家丈夫和儿子女婿的救命恩人,一时间想起几人出事时的情况,声音竟是有些哽咽。
“这是大嫂吧!我那是大夫本分,我可是收钱的!”对于朴实的田家人,许明还是很愿意结交的,尤其他们还是夏至的阿爷和阿奶。许明早些年时候忙,没时间娶媳妇,也怕耽误人家,后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