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木仙府种田纪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不能说实话,半真半假的告诉他们,因为种植地瓜和瓜子极为成功,所以肖恒就把一些以前搜寻到的新种子委托给她,让她试着种植看看。几个族老毕竟年纪大了,做事力求稳妥,想着新种子还没个准头,而地瓜、葵花籽和姜蒜,却是已经试种成功了,他们刚刚也都尝过了味道,是实实在在能赚银子的东西,也就不再探问了。

木艾突然想起,乡亲们都是第一年种植,如果是各种各家的,每家人都需要同时种植四种新作物,不一定能照料得过来,不如村里统一种植,方便分配人手,也方便管理。把这想法跟几位老爷子一说,得到他们的一致赞成,当下在酒桌上就讨论起如何分配来,最后决定拿出村里一半的土地种植新作物,五十亩地瓜,十亩葵花籽,三十亩姜蒜。

木艾被结结实实唬了一大跳,她以为顶多十亩也就不错了,没想到族老们这么有魄力,也顾不得什么礼数,连忙打断话头,一脸遗憾加愧疚的说明没有那么多种子。几位老爷子也都知道她去年只种了一亩地,又卖给肖恒许多,种子恐怕真的不多,就都有些泄气,眉头也皱了起来。

木艾就心软犯了老毛病,见不得老人作难。说不得要帮忙想办法,最后提出建议,葵花籽比较出息,可以种上十亩,地瓜也勉强够种五亩,姜蒜因为耗费种子太多,就只能种两亩了。如此算来总共也有十七亩地,不算少了,而且,今年自家留了种,明年再多种就是了。最重要的是,如今,这几样东西都是百花国独一份,银钱一定不会少赚。听了她的劝慰,老爷子们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也就不再计较了,转而询问她能不能派人指导一下,木艾当然第一时间把二牛推出来了。别人不知道,她可是十分清楚,那一亩试验田基本上都是二牛在照料,她只负责浇水和种下去而已。

老爷子们也很满意,二牛是他们从小看到大的孩子,让他给乡亲们帮帮忙还是很容易的。事情都解决了,木艾又让秋分给上了两个新菜,招呼几个老爷子放心吃喝起来…

待送了几个人出门后,木艾吩咐春分去库里取了一些东西,又让夏至把郭婶和三个小丫头叫到了小厅。几个人都是第一次进主母的院子,郭婶还好,目不斜视,十分规矩的垂首站在那里,几个小丫头却明显掩不住脸上的好奇之色,又都知道夫人脾气好,笑嘻嘻的四处打量。木艾也不介意,请郭婶在左手边的椅子上坐了,把族老们刚才的话慢慢说了一遍给她听,然后柔声问道,“郭婶,你平日里和村中的媳妇们儿闲话,听到过她们议论咱家地里的事吗?”

正文 第五十五章 闲话家常

郭婶仔细想了想,说道,“回夫人,半个月前,咱们府上把地整好以后,村西的胖婶问过我几句,我把话岔开了什么都没说,咱们府上的规矩我是记得清的。后来,就没再听人说过。”

木艾看出她有一些紧张,微微一笑,安抚的说道,“郭婶,我知道你们都懂规矩,我平日是个不爱理事的,也不愿和人多打交道,这府里多亏你们夫妻二人操劳,我心里有数。今日找你来,也没什么事交代。只是看着天气暖了,就想着郭婶有闲暇之时,不必拘束在府里,也领着小丫头们常到熟识的人家走走,或者去河边洗洗衣,听听村里的新鲜事。有关心咱们府上的乡亲,也给她们讲讲肖大爷托付咱们府上今年试种的新种子。这人都是天生好奇,咱们不说,大伙儿就都觉得神秘,真说给她们听,可能又觉得无趣了。懂吗?”

郭婶毕竟年岁要大些,几个小丫头还在疑惑眨眼之时,她却早已听得明白。夫人这是又要种些新鲜吃食,碍于寡居的身份,不想太招人眼,只得托庇于肖府的名头。这几天白送村里许多种子,带着村里人一起种植,到时候乡亲们都赚了银钱,自家府上以后有个困难,村里人也会帮忙。这样想着,就为她一个女子却要如此耗费心力支撑一个府邸,担负十几口人的生计而心疼起来。于是,连忙站起,低头行礼,答道,“夫人,这件事,你就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几个小丫头我也会看顾好的。”

木艾笑着虚扶她起来,“郭婶,不必多礼,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办砸了也没什么,只不过,咱们府上才建成几月,根基尚浅,和乡亲们相处好了总是好事。你的性子开朗,也容易被村里的女人们喜欢,就代我多费些心吧。”

“是,夫人。”

木艾喝了口茶水,看着三个小丫头被夏至带着在窗边儿小桌上吃点心,小青性子活泼,拿块点心几口就吃下肚儿了,小苗小安却更懂事安静些,动作斯文的小口吃着,偶尔扭头注意着倾听这边的动静…

“郭婶,你把这几个孩子照看的很好,她们比刚来府上时要水灵多了。十一二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食上别亏待了她们,有什么重活让郭叔安排阿大他们几个干,都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她们也是父母手心里的娇娇女呢。”木艾让春分把她手边的蛋糕给几个小丫头端过去,看着小安站起来双手接了,满意的点点头,这个丫头礼仪规矩上倒是不错半分,也够伶俐,多观察一段时日,也许以后会是个春分这样的好帮手。

郭婶眼里有一瞬黯淡,显然是想起了以前那段落难的日子,但是又马上亮了起来,“我不是说好话奉承夫人,咱们府里这些人大半都是经过大难的,不说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也差不多。就说我们一家三口,去年发水,除了人逃出来之外,什么都被大水冲跑了,家里的几亩田也变成了汪洋一片。我家那口子因为读过两年书,死硬着不肯卖身为奴,结果心火加上风寒病得不醒人事,原本的亲朋哪个也找不到,我为了给他求医问药,拼着让他怨一辈子,做主卖了一家三口,得了二两银才勉强把他救活。许是我们前世积了什么德,被夫人带了回来,穿得暖吃得饱,不挨打骂,日子过得比没遭难以前还好,夫人待我们的恩德我们就是一辈子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完。”

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起身跪在了木艾面前,屋里人的丫头们都听见了她的话,连同春分她们四个,都跟着跪了下来给木艾磕头。

木艾连忙放下茶杯,把郭婶扶了起来,在她心里,这些人给她做事,她让他们吃饱穿暖,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她不知道,在这个时空,她这样的行为就是仁善的极致了。看样子要和这个时空的思想接轨,她还需要适应很多年。把郭婶按坐在椅子上,木艾回身笑嗔的瞪了春分她们几个一眼,“郭婶不常在我身边也就算了,你们天天在我跟前转,还跟着凑什么热闹,不知道我不喜欢别人下跪啊。好了,还不把东西端来。”

春分笑着应了,带着夏至转身进了里间,抱出几匹颜色素淡的棉布和一匣子色彩鲜艳的绣线,还有一个盖了红布的托盘。木艾拿过一匹纯白色的棉布,仔细摸了摸,很是柔软细密。随手递给郭婶,“郭婶,你们都知道,咱们府上底子薄,什么都需要一点点积累。你们都是空手进府的,衣物饰品方面肯定不多。这些棉布,是年前收的年礼,我看着柔软细密,极适合做里衣,你把这几匹布和绣线拿回去,闲时就教导几个小丫头学学女红,都给自己做两套留着换洗。”

“夫人,这…这布料太好了,您留着让冬至姑娘给您做里衣吧,给我们用就太白瞎了。”郭婶只摸了一下,就知道这布料是好东西,连忙推辞,她们都是奴仆,怎么能拿这么好的料子做里衣呢。

木艾把布料推回她手里,说道,“什么白瞎不白瞎的,哪个女子都要有几套好的里衣,毕竟是贴身的东西。你不用惦记我,冬至给我做的都有十几套了。”

郭婶只好拿着,爱不释手的轻轻摸着,小青忍不住也凑过来伸手想要摸摸,被她嗔怒得拍开了,小丫头怪模怪样的吐吐舌头,惹得木艾笑起来,扭头示意夏至拿过方盘,说道,“咱们府里,连我都算上,一共才九个女子。我是不喜欢戴这些饰物,难免就忘记给你们添置,今日一并都给你们补齐了吧。”说着,揭起红布,露出盘子里的八套银首饰,这本就是肖恒送来留给她打赏下人的,她一直没倒出功夫来,今日索性一起办了。八套首饰八种花色,耳坠儿、簪子、戒指、手镯俱全。除了春分,其他人都被吸引住了目光,是女人就都喜欢首饰,她们平日里都是用乌木钗挽发,耳坠儿手镯都没有,今日夫人一次就给她们置全了,当真是喜出望外,夏至目光灼灼的盯着那套芙蓉花色的,笑得眉眼弯弯,抬头见夫人一脸笑意,才发觉自己太财迷了,羞得转身躲到秋分后面。

正文 第五十六章 阖府插秧忙

郭婶放下了手里的布匹,带头站了起来,“夫人,咱们府里平日吃穿用度就是上好的了,一般殷实的人家都未必比我们这些人吃得好,我们几个又不能下地给夫人出力,只能做些轻巧活计,实在担不起夫人厚赏。”

秋分她们几个也跟着附和,木艾也不理她们的话,让春分端着挨个人挑一副,笑着反驳道,“谁说你们就没干多少活了,我心里有数,你们如果不洗衣服,不做饭,那他们下地的人穿什么吃什么。这些暂且不说,你们身上连件首饰都没有,出了门,别人还以为我们府上穷得揭不开锅了呢。都按自己喜欢的拿,等府里以后富庶起来,你们带金簪的那天都有,那时,你们就看不上这破银簪了。”

夏至听了夫人如此说,第一个把那套芙蓉的拿到手里,笑着跪下谢赏,声音清脆悦耳,处处透着喜兴。其他人也纷纷拿了一套跟着跪下谢赏。

木艾无奈的又扶了她们一次,懊恼的说,“以后给你们东西的时候多着呢,你们每次都跪,我只是扶你们都会累到,以后记着少跪吧。”

“是,夫人。”众人都喜笑颜开的大声应下了。木艾又和她们说了几句闲话,就吩咐散了,转身回了内室。

舒服的靠在床上,一边吃着葡萄,一边用心神在空间里继续练习剥稻粒,算算时间,她这样练习也有一个月了,虽然离她的目标还有很远,但是,成效也算很显著了。现在已经可以每日照常做事,身体外面还可以保持着灵气罩不散,空间里面照样飞快的剥着稻粒,可谓一心三用,样样不耽误,她相信长久下去,她一定会大有收获。心念一动,空间里的一本书就出现在小厅的角落,再一动,又瞬间收了回来。随心所欲收放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十米了,好奇心一起,试着用灵力甩个小石子出去,桌子上的花瓶嘭的一声被砸碎了。

木艾也没想到她随便一扔,力道会如此之大,被吓得呆了呆,但是转念一想,又立刻高兴起来,这是不是就表示,她除了灵气罩自保之外,又多了一样攻击的能?。

去年冬天时,她偶然发现灵气罩可以外放到身体外面一米方圆,并且能挡住树上掉下的枯枝。这让她心里有了底气,起码经过练习,关键时刻她也能有自保的本事了。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时候她又觉得有危险时只能躲着,让人有些气闷,如果能够痛快反击就好了。如今这样算是梦想成真了吗?

木艾越想越开心,四处看了几眼,打算一鼓作气,再找个目标试试,可惜,夏至冬至秋分听见动静,一窝蜂似的跑了进来,让她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随口扯了个借口掩饰了花瓶碎掉的原因,然后赶紧躲回房里继续干劲十足的练习剥稻壳去了。

空间里栽种的地瓜和姜蒜,除了预备留种的,其它的都被木艾全拿了出来,姜蒜好办,分出村里要用的那份,剩下的过几日插秧时一起拉到小庄上,种地里就行了。地瓜却有些麻烦,需要提前育秧。郭淮带人又紧急赶制了五个棚子出来,除了春分需要继续做记录之外,夏至秋分几个也都放下了手头的活计,拿着刀开始按照芽眼分地瓜模子,等棚子一建好,就把这些模子,紧密的摆在里面,盖上沙土,浇上灵水,然后就静等出苗了。

这样又过了几天,六十个棚子里的水稻秧苗已经长出第四片叶了,木艾就吩咐这半月来专管秧田的木五,把所有的油毡布都撤了下来,让秧苗昼夜都曝露在空气里,以便适应外界气温。众人小心翼翼的看护着,直到第五片叶长出,木艾吩咐郭婶做了两个好菜,阿大他们都吃得饱饱的。第二日太阳刚刚露出山顶,就起了一棚子的秧苗抬着去了水田那边。按照木艾的想法,她是想要亲自跳下去示范插秧的,可是碍于这个时空的礼法规矩,她一个女子是不能有半点衣着不整的,于是只能站在田埂上解说,心里免不得就有些急躁。郭淮知道夫人对这块地的重视程度,所以第一个赤脚跳到已经沁了五六日水的稀泥地里,忍耐着脚下的寒凉,左手托着一块秧苗,右手小心翼翼的掰了两棵下来,插到了泥里一寸的深度,试着抬起手,看着秧苗没有飘起来,他就一脸喜色的看向地边。木艾连声夸赞,比划着让他腿间跨着一垄,可以挨排插三垄,郭淮又照着做了,然后向前估摸着六七寸的距离再插两棵,就这样慢慢手里有了准头儿,速度也快了起来。阿大他们看了一会儿,不觉得太难,也陆续下了田里有样学样的插了起来。七个人每人三垄,很快一亩地就插好了,虽然秧苗有些歪歪扭扭的,但是以第一次插秧来说,还算不错了。

众人也都熟练了,等清风明月抬了第二批的秧苗来,就开始继续忙碌了。木艾看着四周都是自己府里人,就偷偷挽了袖子,把手插到田底想要试下地温,结果弄了一胳膊的泥,春分连忙把手里的笔本仔细的放在一个小布袋子里,然后,拿了帕子给木艾擦拭干净。木艾微微皱了眉,不试不知道,这田里三寸以上地温还算温和,应该有五六度左右,可是三寸以下就有些寒凉了,看着在不远处干得热火朝天的几个人,回身吩咐夏至,“夏至,你回去告诉郭婶,多烧几锅热水,中午下田的人回去要先用热水泡脚,另外,再备一坛酒,给大伙都喝一碗,去去寒气。”

“是,夫人。”夏至正一脸兴奋的帮忙运送秧苗,听了木艾吩咐,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儿,却忘记了手上沾了泥巴,立刻变成了一只小花猫,她又是急性子,没等春分几人提醒她,就一溜烟儿的跑回去送信了,留下无良的主仆几人笑得肚子疼。

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一上午的功夫,四亩地就插完了,众人回了府,互相打趣着用热水洗了脚,吃饭时又喝了一碗包谷酒,全身从里到外就都变得热辣辣的,没有了半点冰凉的感觉。郭淮怕耽误下午的活计,撵了他们去歇息,自己一时酒意有些上涌,也想找个地方眯一会儿。没想到,温伯来报,说是王老爷子家的二公子来拜访。他就是一愣,自家主子是个寡居女子,村里的男人们历来知道避嫌,又是都是让自家女人出面,怎么这一位还主动上门来了。仔细一想,他才想起来,王老爷子年前托付照顾的药草还在夫人院子里呢,他一定是搬药草来了。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南山田边

郭淮笑着迎了二牛进来,亲自陪着他在正屋大厅喝茶。等着木艾出来接待之后,郭淮就恭敬的站在左侧,低头听两人谈话,偶尔回答几句夫人的问话。二牛却不是如他所猜测一样,而是为了村里的那些地瓜秧而来。原来族老们郑重托了他领着大伙儿种植新物种,他又是个认真负责的性子,就上门来想要看看秧苗长多大了。木艾和二牛交情深厚,一起卖米进城,他又知道她身怀秘术,按理算是亲近之人了,她有心想多聊几句,但二牛一直微垂着头,偶尔抬头说话,只要她一看过去,就又飞快低下去,十分尴尬别扭。木艾只得草草问了几句王老爷子的近况,就吩咐郭淮带他去了后面实验田,看了看那几棚已经长得有三寸多高的地瓜秧,郭淮做事圆融周全,笑说三日后的早晨他会带人帮忙运到地头儿去,二牛憨笑着谢了。

两个人又说几句闲话,看看将尽午时末了,郭淮也不能歇息,该领人去南山下接着给那二亩水田插秧了,索性邀请二牛一起去看热闹。二牛去年就帮忙照料试验田,知道木艾要种的一定是很新奇的东西,两家离的又不远,这块地里又是搭棚子,又是浇水的,他常想过来看看,但是,又怕让人误会他在打探什么,也就忍着没有来,此时,郭淮约他去插秧,正合他心意,于是两人到府门口汇合了阿大他们一起抬着秧苗去了南山下。

四月末,正是冬小麦将要收获之前,做最后田间管理的时候,南山下的地里,村民们都在忙碌着,远远看见七八个人抬着一些绿苗走过来,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就都奔过来看新奇。木艾的大院子本来就建在村子角落,两面靠山,平日里,很少有人经过她那片田地,所以这一个月来,她们府里折腾着育秧、整地、插秧,村里人大多都是不知道的,有些心急着种地瓜的人,虽偶尔听闻,知道不是地瓜之后也没太在意,此时,乡亲们看着众人把小青苗插进泥水里,都纷纷议论起来,这个说,“这不是胡闹吗,地里水这么多,青苗能活吗?”那个反驳说,“这也不见得,仙夫人去年不也是在六月里开种,九月照样收了好东西吗?”

阿大他们上午插好四亩田,已经算是熟手了,郭淮也没什么可指挥的。平日里,木艾给乡亲们送个年礼、买个东西这些需要和村民们打交道的事情都是交代他去做,所以和这些乡亲也混个脸熟,一圈寒暄客套下来,就有那年纪相当的问道,“郭兄弟,仙夫人这是又种的什么好东西啊,这么奇怪的种法,大伙儿都是第一次见啊!”

说话这人叫李贵,是村头儿的李二爷家的大儿子,在村子里的同辈人中算是出挑的,田地伺弄的精心,又会一手木匠活儿,农闲时常给十里八村的打些家什,日子过得在村里算宽裕的。

郭淮回身看了看众人脸上也都是一副疑惑的神色,他心头突然一动,以前做秀才时,每日就想着考功名光宗耀祖、为天下百姓做实事,没想到,到头来一事无成,孩子媳妇都跟着他吃苦,一场大水又把他彻底打倒在地,变成了奴仆,他也不是没有怨恨过,现实太残酷,上天对他太不公。等时间久了,他被木艾任命为大管家,渐渐找到了一些运筹帷幄的感觉。而此时,这些村民求知的眼神,让他彻底明白过来了。夫人说过,这稻苗长大了,会是一种粮食,能让天下老百姓吃饱的粮食,那么他现在做的事,只要做成了,不也同样是为天下百姓做了件大大的实事吗?想到这里他心中豁然开朗,不顾众人异样的眼神大笑出声。

李贵和旁边的人互相看看,眼里慢慢就添了一丝恼怒,沉声问道,“郭管家,我问的话很好笑吗,还是我们大伙儿有什么让你可嘲笑的?”

郭淮知道让他们误会了,连忙做了一个罗圈儿揖,嘴里赔着不是,“各位乡亲,对不住了,对不住了。我发笑不是因为李兄弟的话,实在是因为我长久以来没有想通的事,今日突然被李兄弟点醒了,心里实在畅快,就笑了起来。”

说着郑重对着李贵施了一礼,说道,“李兄弟,今日真是要谢谢你点醒我,哪日有闲我郭淮一定请你喝酒。”

农村人都是直脾气,很少有得理不让人的时候,李贵见他如此郑重道歉,心里的恼意立刻散了,甚至微微为自己刚才的小题大做羞愧,连忙扶起他,说道,“郭兄弟,刚才也是我多心了。不知道你想到了别的事情。”

郭淮怕他追问他想到什么,不着痕迹的开口岔开话题,“刚才大伙儿问,这是什么苗,怎么种在水里,说实在的,我也不太清楚。去年我家夫人不是用从南方带回的种子,种了地瓜和瓜子出来嘛,后来卖了给我们舅老爷,也就是城里仙客楼的老板,这些事大伙儿也都是知道的吧?”

众人都点了点头,当时,因为村里人都在工地上做过活,仙夫人很大方的把宗祠的乔迁宴一起都办了,全村人都被请去吃席,他们当然也都在场。

郭淮笑着接下去,“肖大老爷自从得了地瓜,酒楼生意就红火起来,于是,他一时兴起又派人去南方,找了一些新种子,也给我们府上送了些过来,礼尚往来嘛,他每隔几日都派人来看看,指点一下,说是,两边一起种,都记下伺弄的细节,到时看看产量有什么不同。这不,水里种青苗,我们府里人也都觉着新奇呢!”

“噢,是这么回事啊!”大伙都点点头,郭淮趁势又说,“我们夫人常说,在咱们村里落脚,没少受大伙照料。这次又试种新东西,也担心怕种不成,不能冒冒失失让大伙儿跟着种,万一误了一年的收成就不好了。大伙儿先种一年地瓜稳当赚些银钱,如果这些再种成了,大伙明年想种也不迟。总之,乡亲们日子过的好了,我们夫人也高兴。”

李贵在这群人里有些威信,听郭淮如此说,连忙带头说道,“郭兄弟客套了,大伙儿心里都清楚,仙夫人从来咱们村里,就没亏待过我们,建房子给工钱,过年也给送肉送点心,今年又带着我们种地瓜啥的,等秋天万一真多进些银钱,大伙儿就更不知道怎么感谢夫人好了。”

郭淮朗声笑了起来,“好了,好了,李兄弟,大伙儿都是一个村的,可别计较这么清楚。咱么再客套下去都成酸秀才了。”

正文 第五十八章 种植笔录

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平日里村里人互相见到,除非是年纪大的长辈需要行礼,剩下的都是点头打个招呼就好了。这么施礼客套还真是少,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慢慢对那个大院里的夫人产生了一种敬畏,说话间不自觉就带上了谦卑,要细究起这种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从她建造宅院开始的,也许是从她种出地瓜卖了大价钱开始的,也许是从她答应白送种子开始的,也许是从听说她又种了新东西开始的…总之,他们凭借庄稼人特有的狡黠直觉,心底里隐隐意识到了那个女子不是普通人。

一群人围着说了些闲话,郭淮偶尔插上几句,城里地瓜和瓜子卖的多好,秋天能进不少银钱之类的话,哄得众人都很高兴。这样过了一个多时辰,田里的稻秧也插完了,太阳也到了西山顶,大伙儿一起边说笑边回了村里…

第二日一早,肖恒派来的人就到了,赶了一溜儿六七辆马车,每个马车里都装了几层隔板,以便能多装些,又避免了互相挤压折断秧苗。肖富是带队的管事,被请进了院子和木艾回话。木艾和他很熟悉,也不拘束,笑着随口问了句,什么时候把他调去当小庄管事了。肖富却支吾了两句,半天没说出个理由来。木艾立刻想到,这其中可能有什么事情发生,她当然懂得,知道越多麻烦越多的道理,于是赶忙岔开了话题,问了些酒楼生意,稻田整理方面的琐碎之事。然后借口秧苗出田不可久等,就打发他忙去了,郭淮留了做活精细的木三和力气大的阿大在家,以备主子有事时使唤,剩下的人,他都带着去了小庄那里,他们还要继续充当先生,教授庄户们插秧。每个人本性里都有点好为人师的小爱好,被带去的人都很高兴。木三本就是个做事细致内敛的人,自从习了字,学了算学,读了几本游记和史书,眼界就更开阔了,当然不会介意这点儿事情。阿大性子憨直,觉得管家不带他去是嫌他手脚笨拙了,神色就有些蔫头耷脑,结果被木三几句话劝了过来。他听说,管家留他在家是因为他力气大,万一府上有事,靠他保护夫人呢,马上就高兴起来,咧着嘴笑个不停,时不时的给木三显示一下他早就长回来的肌肉,吹嘘着他搬起过多重的石头,听得木三哭笑不得。等到夏至来传话,说夫人找他们两个帮忙种植新蔬菜,阿大欢喜得立刻跳了起来,拉着木三就往二门冲,害得夏至在后面喊,不是院子里,是去秧田那边。

木艾刚才把柿子、茄子、黄瓜、豆角还有答应族老们的葵花种子拿出来,分别放在器皿里用灵泉水里浸泡,因为她一心扑在稻秧上,连带着地瓜还有这些蔬菜现育苗在时间上都有些来不及了,只好动用空间泉水加速种子发育。

她指挥阿大和木三把昨天拔了的棚子重新恢复了十个,把草席底下压实的土重新细细翻了一遍,又浇了透水,等待明天种子发了芽就可以种下去了。正忙碌的时候,木五带着马车又回来拉了一趟秧苗,小庄那边的庄户有些忙乱,郭淮让他捎话儿回来说想在那边住两晚,等秧苗都插完了再回来,这样也省下了来回奔波的辛苦。木艾点头,吩咐他告诉郭淮不必惦记府里,这几天没什么大活计要做。木五应声去了。

第二日,木艾带着春分她们把已经冒了白芽的种子播到地里时,又来了马车拉秧苗,木艾也不多问,让木三跟着招呼去了。刚吃过午饭,肖恒居然赶着马车来了。

木艾急忙让秋分去给他准备些吃食,然后请他到大厅坐了说话。问了几句丽娘和孩子之类的闲话,肖恒才吞吞吐吐的说明了来意,“妹子,为兄也不瞒你,今日我来,是想要借一样东西的。”

木艾听了就是一笑,说道,“大哥,我库房里的大半东西都是你送来的,你要用什么,直接派人来说一声就好,城里那么忙,还特意跑这一趟。”

“不是,”肖恒微微有些脸红,低头喝了口茶,鼓起勇气继续说道,“妹子你也知道,小庄那边正在忙着插秧,我府上的张先生,就是上次你建房时,我带着来过一次的那位先生,他想要知道这秧苗是怎么种出来的,所以,我想借…想借笔录看看。”

木艾扭头看了眼春分,春分立刻从她身侧背的布包里拿出一本笔录来,看着纸张和墨迹都很新。以前记录时都是想起什么就让她记什么,书稿木艾也看过几次,很是凌乱繁杂,而此时拿出来的却是整齐干净的,显然这丫头一定是昨晚熬夜抄录好了。赞许的冲她点点头,想着一会儿要给些奖励,这么好的助手让她省了多少心力。

接过了春分手里的本子,木艾直接放到了肖恒手里,笑着劝慰他,“大哥,你还记得我曾说过,我是个寡居之人,是不好出什么风头的,所以,和大哥一起种这稻米,就是为了能让百姓们都吃上新粮食的同时,我也能过平静日子。从一开始我就打定主意,不想得封赏不想出风头。所以,大哥不必觉得是抢了我的功劳,抢了我的心血。反倒是大哥,在这件事情上一定担了很多风险,我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对于那些阴私龌龊的肮脏事也是知道些的。小庄上突然换了管事,恐怕就是有了什么问题,我也帮不上忙,也就不多问了。我啊,就精心些伺弄好这些稻子,记下种植的详细方法,备着以后传授给百姓们用就是我能尽的最大努力了。你说呢,大哥?”

肖恒紧紧握着手里的笔录,一脸激动的看着她,“妹子,是大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