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木仙府种田纪事-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快给朕送上来。”上官御风一听是小儿子那里的消息,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前几日有奏折上报,说凌江起了水患,祸及很广。他一边庆幸早早派人带了银两去监督修葺堤坝,一边又发了封谕旨要受患几城的官员视情况开仓赈济,修葺堤坝用银也可先用于赈灾。

可是五日过去了,那几城的受灾折报还是没有送来,反倒是日日送到宫里的泉水断了供应,太后惦记小孙儿安危,招了那食为天的掌柜询问,才知,仙夫人一行正好被困在发了水灾之地。

于是整个宫里都急了起来,他更是派了大内侍卫南下搜寻接应,没想到今日那里的消息却先到了。

正文 第四百一十六章 花都朝议

第四百一十六章 花都朝议

相比上官御风的担忧,肖恒这两日简直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凌江水患的消息一开始传到花都,谁都没有太过在意,毕竟那凌江年久失修,堤坝塌陷之处很多,年年只要雨水大了,就会波及两岸,今年朝廷拨下巨额银两修葺,虽然没能赶在雨季之前,有些失误,但是,等雨季过后好好修缮,以后再不会有水患发生,也是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可是,当前日从明月城回来的商队传言,蓉城以南的洪水极大,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割草而食,很是凄惨,他再看了自己大儿刚刚捎回没几日的物品和家信,那心里就提到嗓子眼儿了,他的儿子,他的义妹一家都在蓉城

卫广和木五找上门上,三人聚了几十个得力人手,拉了米粮、药材和无数用物,由木十九带队就向南一路赶去。

这才出发没两日,就见小庄那边送了密信过来,他又不敢私拆,只得这般眼巴巴的看着陛下脸色,猜测着木艾一行如今的情形是好是坏。

上官御风看完木艾的奏折,脸色已经彻底黑了,一巴掌狠狠拍在厚重的金丝楠木大书案上,震得一堆红皮奏折噼里啪啦掉在地上,“这些畜生,抄家下狱算是便宜他了,朕一定要把他千刀万剐”

段公公一边指挥小太监们捡起奏折,一边劝慰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小太监们极有眼色的迅速退了出去,肖恒忍了又忍,还是开口问道,“陛下,五皇子可还安好?”

上官御风大口喝下一杯凉茶,勉强压下心里的怒火,想起肖恒小儿似乎与五皇儿交好,此次也一同随木艾南下,就点头说道,“都好,仙夫人的手段还是能保得他们平安的。”

肖恒彻底放了心,说道,“陛下英明,是臣多虑了,有仙夫人在,五皇子与众人定会平安无事。”

上官御风又扫了两眼奏折,开口吩咐道,“传朕口谕,立刻召集各大臣到乾安殿议事。”

“是,陛下。”段公公躬身应了,转身出去传旨,正与匆匆赶来的二皇子迎头相碰。

二皇子原本正跟随师傅练习骑射,听得小太监传信说,肖恒快马进宫送信,心里猜测是辛巴那里来了消息,于是连衣服都没换,就飞跑了过来。

果然,上官御风听得他言说,担忧五弟安危,不但未责备他衣衫不整,反倒赞了他几声友爱兄弟,惹得随后赶来的大皇子心头妒忌不已。

明明都是兄弟,前些时日,五弟从南方捎回礼品来,从太后、父皇到他们兄弟,甚至曾经服侍过五弟的四个太监宫女,人人有份。当然每人也都很欢喜,但是他怎么看着,怎么觉得自己的分到的小玩意儿要粗陋许多。特别是二弟那份,明显是用心选过的,虽然同样不是值多少银子的小物件,但是却各个精巧可爱,不像自己的那份儿,只是个木头雕的车马,无甚新意。

今日,他同样来此探问五弟安危,父皇却只夸奖二弟,想起平日里母妃所言,让他心头更加恼上三分。

不到半个时辰,大臣们齐齐聚在乾安殿,几位皇子也齐齐站在侧后听政,待段公公宣读了木艾的奏折之后,底下众臣立刻炸开了锅,蓉城已经聚集了上万灾民,却还是受灾最轻的地段,那么挨近凌江之侧的两城岂不是片瓦不存。五年前那场水患,众人皆称百年难遇,但是当时也不过十万百姓受灾,难道这次比五年前还要严重不成?

有那心思活络的想起,二十日前就带着巨额银两,出发去南方巡查凌江堤坝,监督修葺的丞相之子,眼帘就垂了下来,或者幸灾乐祸,或者暗暗盘算各自利益。

上官御风好不容易抓了魏丞相把柄,怎么可能放过,几个朝议前就收到密旨的大臣,第一个开始出言,直指魏丞相居心叵测、纵子贪墨,魏丞相也不是省油的灯,立刻跪倒哭喊冤枉,他的门生故旧们也跪倒帮忙辩解,一时间大殿上嘈杂如同闹市。

上官御风心里气恨,打定主意要借这件事情折掉魏家的势力,于是强硬宣布要派人南下,赈灾抚民,查办魏丞相之子魏贤的抗旨不遵和蓉城众官的贪墨之罪。

众人大半皆赞同,却又在南下的人选上开始了唇枪舌战,最后二皇子跪在大殿当中,言道惦记五弟安危,愿为父皇分忧,救百姓与水火。

上官御风大喜,今日好似彻底发现这个二儿子如此重情义、有担当,当即应允。百花祖制,未封王的皇子皆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十六岁后可跟随国主身边学习理政,国主众臣择其优者立为太子。

二皇子今年虽然未及十六,但是也已经十五岁,平日处事周到,稳重文雅,很有贤名,此时众臣又见陛下面有赞赏之色,于是连忙齐声赞同。当然,魏丞相一派是黑了脸,但是,魏丞相背着居心叵测的罪名,也无力拦阻,于是南下之事就落在了二皇子身上。

朝议之后,上官御风留了二皇子密谈一个时辰,拨了一百大内侍卫和二十暗卫就让他带着密旨连夜南下了。

木艾不知她的奏折在朝廷中引起了何等的轩然大*,每日带着众人施粥赈灾,绞尽脑汁儿四处筹措米粮,但是面对越聚越多的灾民,再多米粮都无异与杯水车薪。

第三日时,灾民已经达到了将近两万人,一百多袋米粮只剩下了二十多袋,去明月城购米的车队至少还有六日才能回来。无奈木艾只得趁着夜深人静,集中心神,在空间里又收割了两次稻米,直累得眼前金星乱蹦,歇到天亮还是头晕不止。

几个孩子久不见妈妈出屋,敲门进来一见,妈妈脸色苍白如纸,顿时大惊,跑出去喊了欧阳进来。

木艾勉强睁开眼睛,安慰众人,只是晚上心神不宁,没有睡好,然后喝了几杯泉水,就照常坐起梳洗。

几个孩子见此放了心,纷纷出去继续忙碌。

欧阳扶了木艾在软榻上坐下,强硬的拉过她的手,诊脉半晌,确定木艾除了心脉处有些滞涩,确实没有任何不妥,才眼带疑惑的收回了手。

木艾清楚自己是心神耗费过巨,欧阳定是查不出来,于是笑道,“这几日吃睡不好,所以脸色差了些,你们不要大惊小怪。倒是外面灾民可是又多了?”

欧阳叹气,揽了她在怀里,“先养好你的身体,不要管外面。”

木艾轻笑,依在他肩上,又说道,“欧阳,这几日灾民越聚越多,我听小安说,烈城和涯城那边已经有人逃难过来了,想来路上还有许多灾民在挣扎,不如,你带些人沿路南下救助一二,而且那两城如果开仓赈济,灾民们不必都聚到这里来,我们也轻松许多,你说呢?”

“嗯。”欧阳应了一声,轻轻低头嗅着她的发香,昨日他就有了这个想法,只是放心不下木艾一个人在此支撑,才没有提出来,此时听木艾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心里略微有些愉悦。

木艾笑道,“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一点通。”

欧阳低头亲了她一下,低声说道,“我不放心你。”

“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又不是小孩子,再说了现在城门开了,木十七和任先生他们都能给我帮把手。你一路南下,带上池大人,他对那两城的情况很熟,还有辛巴和令牌,都随你走。不过,你可要替我看好辛巴这淘小子,把他毫发无伤的带回来。”木艾说到这里,又笑了,“也许大禹和涛儿也要跟着你南下,这两个孩子也大了,带他们去长长见识,多看看人间疾苦也好。”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就各自分工安排。果然大禹和涛儿强烈要求跟随欧阳南下,木艾与他们约法三章之后点头同意,两人高兴的连忙收拾行礼,倒惹得幸儿和诚儿撅了小嘴,因为只有他们两个要留在营地。

大禹和涛儿见不得弟弟妹妹们委屈,拉这他们哄劝几句,言道要把照料妈**重任交给他们,而且回来之时,还会给两人带礼物,两个孩子见哥哥们如此郑重其事,自觉受到重视,又重新欢喜起来。

木艾给欧阳和孩子们准备了足够的干粮,还有没每人一大塑料瓶泉水,细细叮嘱他们要每日都喝上几口,防备沾染疫病。几人都郑重应下了,然后趁着天色尚未黑透,拉着两大车米粮和简单用具,顺着官路南下离开了。

小安端着一盆洗净的野菜倒进大锅里与米同煮,见夫人久久望着官路远处,连忙上前劝慰道,“夫人,小少爷拿有令牌,到得涯城和烈城,定然会顺利开仓放粮的。而且小金不是也跟着少爷去了,有事小金只要一个时辰就能飞回来报信了。”

木艾点头,又在营地里转了一圈儿才带着辛巴和幸儿回屋里去。

木十七等人从城里购了盐巴、油毡等物,大车大车的送来,任白衣也带了几十兄弟前来帮忙分粥,顺便保护众人的安全。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七章 枯竭

第四百一十七章 枯竭

灾民们虽然知道官仓里没有米粮赈济,但是贪官已经下了狱,他们每日能吃上大半饱,有油毡可睡,倒是比朝廷以前放赈还要周到,也就没有什么怨言。

木艾一边料理这营地里的大小诸事,一边细思这些灾民以后的出路,毕竟她施粥只能救济他们一时活命,哪怕再加上朝廷赈济,也不过是免了明年的赋税,还是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此时正是九月初,大水退后,补种稻米、小麦和稻子都已经来不及了,倒是稍微耐寒些的白菜萝卜还可以收上一茬。而且这两样菜蔬都是耐储藏的,再添上少量的米粮,灾民们返乡后一定可以坚持过冬季,春天时再救济一些种子,日子就基本恢复原样了。

打定了主意,她就坚持在空间里,日夜不停的种菘菜萝卜,取种子,虽然没有种稻米那般耗费心力,但是三日下来却也觉头晕更重,好在种子也采了两袋出来。

空间里的棉布统统被拿了出来,惜缘领命抱去了女子们住的小木屋,开始缝制布袋准备分装种子。

小安心细发现自家夫人最近越来越不爱走动,脸色也极其不好,饭食更是少有入口,于是再也不肯出门忙碌,时时刻刻跟在旁边伺候,就算下楼去准备粥汤的时候,也会祝福小姐待在夫人身旁。

欧阳等人走后第三日,小金突然飞回送信,信由大禹主笔,原来涯城与蓉城一般,粮仓俱空,米商们那里的存米也尚不及蓉城这里一半,灾民饿死无数,路边随处可见死尸,欧阳众人只得支灶熬粥,然后用吃食做报酬,使得众灾民听命帮忙深埋尸体。

不过一日间带去的十几袋米粮就已经消耗大半,之后虽然从米商那里得了存米,也勉强只能坚持三日,但是灾民却如同蓉城这里一般,越聚越多。

大禹字里行间只是在讲诉别后详情,但是众人不用猜也知道,涯城左右两城都是受灾之处,没有任何依靠,不同于蓉城这里还可以向明月城运米,情况一定相当严重。

木艾细细观看大禹的字迹,不知是不是她多心,总觉那笔力有些温软,不似以往的刚劲有力,难道是腹中饥饿,没有力气不成?

越是这般想着,她越是心疼担忧越甚,正巧明月城那里购得的一百袋米粮运到,她立刻组织人手护着车队向涯城继续赶去。

但是如此一来,营地这里的两万人就没了后续之粮,她只得趁着夜深人静,咬牙又接连种了两茬稻米,最后一袋稻米挪出空间时,她清晰的感觉到灵泉里的水量在迅速减少,空间里的灵气也越见稀薄,但是尚未蓉她多想,心神之力已经枯竭,大脑深处涌出无尽的疲惫之感,渐渐席卷全身。

她挣扎着想要睁开眼睛,但是,却最终陷入更深的虚无…

欧阳抬手抹去一把汗水,抬眼看看四周忙碌的人群,然后继续低头去挖坑,方圆十里的死尸差不多都已经掩埋了,好在他们南下的快,否则这些已经开始腐坏的尸体,极容易像木艾说的那般引起瘟疫,那时候别说这受灾三城,就是整个百花也将大难临头。

一边这样想着,他一边用力踩下铁锨,却听“咔嚓”一声,铁锨和木柄的连接处齐齐折断,他的心立刻好似有什么被击碎了一般,一股说不清楚的痛楚瞬间传遍了全身,他猛的扭头看向北方,太阳早已落山,暮色正笼罩着大地,天边隐隐约约覆盖而来的黑暗,让他越发难安。

大禹一边用袖子擦着汗水一边疾走过来,眼里略带焦色的说道,“欧阳师傅,咱们已经没有多少存米了,是不是要送信回蓉城去,让妈妈那边匀一些送来?”

欧阳压下心里的不安,皱眉想了想,“蓉城那边米粮也不宽裕,告诉崔鹏几个,再分粥时,老弱妇孺分一碗,青壮只分半碗,他们如果说吃不饱,就让他们进城去乞讨或者找事情做。”

大禹点头,如今尸体已经掩埋得差不多了,分走一部分青壮之人,倒是可以再多坚持两日。

他尚未走出两步,又听欧阳在喊,“等一下,大公子,送信回蓉城问问,可是有事发生?”

大禹疑惑看向他,却见他又盯着北方出神,握着木柄的大手青筋都已经暴了起来,不知为何,他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连忙应了一声,从怀里掏出纸笔简单写了几行字,就去找了辛巴,让小金送了回去。

幸儿早晨起来,惦记那几个婴孩没有奶喝,跑到妈**房间想要几个水果榨果汁,可是敲门却没人应声,进去一看,妈妈半靠在床头,呼吸微弱,面如金纸一般,她吓得“哇”的哭出声来,上前拉了妈**手,连声喊道,“妈妈你怎么了,不要吓幸儿,妈妈,幸儿害怕”

小安正端了水盆上楼,听见哭声,心里一紧,几步跑上来,放下水盆上前一见,眼泪顿时也下来了,她也顾不得擦,飞跑下去喊人。

任白衣等人正捧碗喝粥,听了木艾人事不省,惊得稀粥撒了一身,也顾不得什么礼数不合,上楼仔细查看半晌,心中惊惧越甚,这病症倒是与首领当初命在旦夕时一般模样。

于是立刻吩咐瘦猴回城去请金老爷子,惜缘几个哭成一团,幸儿更是死死抱着妈**胳膊不肯放手,好似她放开了,妈妈就要离开一般。

诚儿也寸步不离的守在床边,死死忍着眼泪,哥哥们和欧阳师傅都不在,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子,他要怎么办?

半个时辰不到,在众人的望眼欲穿中,金老爷子终于赶到了,小安好不容易劝了幸儿放手,让金老爷子诊脉,半晌,老爷子脸色难看的摇头,“老夫无能,仙夫人这病症确实太过奇怪,身体经脉没有任何损伤,但是体内的气力却半点儿皆无,倒好似做了什么极耗费心力之事,导致心力枯竭。”

众人一听这话,齐齐看向窗外,那一夜多了两倍有余的存粮,就是明晃晃的病因。原来凭空取物的仙术,居然是以消耗夫人的心力为代价…

金老爷子沉思半晌,又说道,“我那里还有当初夫人赠送的几样珍惜药材,这几日就熬来给夫人服下,想来也应该有些用处,不过,事关仙术,凡力必定有限,我们只能等下去,也许夫人自己会慢慢恢复过来。”

这话里之意很明显,尽量先吊着命,如果木艾不能自己恢复过来,恐怕就谁都没有办法了。

小安几个忍不住又流了眼泪,却死命憋着不肯哭出声,金老爷子叹气,带着任白衣几人下楼,派人回城取药、熬药。

早晨的一番慌乱,被灾民们看在眼里,最终也知道了仙夫人病倒的消息,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整个营地,青壮们有些已经进城去找了事做,营地里大部分皆是妇孺,所以,不知是谁第一个哭出声来之后,紧接着哭声就连成了片。

仙夫人对于所有人,所有失去家园的人,所有生存无靠的人,就是希望一般的存在,有夫人在,他们不必担心会饿死,他们不必再四处流亡,他们会有种子,有米粮,大水彻底退去之时,他们就会重新建设家园。

可是,如今,那个像山一般撑起他们全部希望的女子倒下了,他们的天塌了,所有人一边哀哭着,一边磕头祈求天神开恩,保佑仙夫人早日康复。

小安正拿了把银勺,一点点舀了药汤喂到夫人嘴里,听得外面哭声,立刻回身低声呵斥道,“惜福,出去告诉那些人,都别哭了。夫人只是太累,睡醒就好了。”

惜福立刻关上窗子,下楼站在一辆车子上把话说了一遍,灾民们的哭声这才低了下去,有那不晓事儿的妇人就问道,“仙夫人病了,还会给我们发种子吗?”

惜福心里突然极不是滋味,自家夫人为了这些人累得如此模样,而这些人却只惦记着他们的种子,说到底不过是人性自私,他们哀哭恐怕也是担忧自己以后多些。

她沉了脸,眼神冰冷的盯了那妇人说道,“我们夫人为了取米粮救大伙儿活命,施展仙术过多,累得病倒,大伙却…当真是让人心寒放心,我们夫人昨日就准备好了种子,定不会少了你们的。”

说完扭头就走,留下一众脸红愧疚的灾民,各自望望,继续跪下祈求仙夫人早日康复,只不过这一次真心了许多。

任白衣、金老爷子等人把一切看在眼里,各自叹气,聚在一处商议了半晌,又把木十七,和小安惜福两个管事大丫鬟找来,说道,“如今大水退了七日,城门又已经打开,想来这些灾民们也极想回老家去。不如我们就把那些菜蔬种子分下去,再各自分些米粮,散了他们返程吧。”

小安点头,看向左侧几间木屋,为难说道,“那些无家可归的孩童和老人怎么办?”

正文 第四百一十八章 奔

第四百一十八章 奔

任白衣等人也犯了难,他们平日里多在江湖游荡,这些老弱妇孺实在是累赘,如若不管又觉得良心不安。

木十七沉吟半晌,说道,“如若夫人还醒着,一定不会扔下老弱妇孺不管,想来人口也超不过几千之数,我们先照料着,等夫人醒了,或者大公子回来再决定吧。再者说,过上几日,朝廷应该就有人到了,到时也许会有什么安排也说不定。”

众人点头,分头去分种子、米粮,安排灾民们返乡。

灾民们当日为了活命,抛弃一切逃出了家乡,如今大水退去,他们就又惦记起家里的破屋是否被冲倒,田里是否还剩下几棵稻秧,此时听闻仙夫人要分下菘菜、萝卜的种子,还有少量的米粮,助他们返乡过冬,都大喜过望,连呼“仙夫人恩德永世不忘”然后排队领了种子和米粮,冲着别墅磕过头,就奔着自己的家乡去了。

不到一日间,营地里除了山谷里出来的众人,只剩下了两千多老弱妇孺,就连那最初在清灵山上救下的几百人也都返回了各自家乡。

等待救济的人少了,每日的米粮消耗也就少了许多,木十七利用几年里在城中结交的人脉,又给营地里愿意进城做工的女子们找了许多绣工和仆妇的活计,于是,人又少了两百多。

但是,木艾却还是没有苏醒的迹象,每日只能喂下半碗参汤,任凭诚儿和幸儿围在床前如何呼唤,那双曾那般明亮温暖的眼眸却再也未曾睁开。

小安几个丫头哭肿了眼睛,却还得劝着小姐少爷吃饭睡觉,张罗着营地里的杂事。

不提蓉城这里愁云惨淡,只说辛巴第二日一早就迎了小金回来,解下竹筒,四处看了一圈儿,没有两个哥哥和欧阳师傅的身影,好奇之下就先拆了纸卷,片刻之后,他就如同疯了一般跳上马,向北飞奔而去,小金随即鸣叫一声,展翅相随,丰收看出不好,一边骑马追赶,一边喊着雨顺,“快去找大少爷他们,把信送去,家里可能出事了!”

雨顺立刻捡了那纸卷四处找寻,最终在二里外的湖边找到几人,他跌跌撞撞跑上前去,把纸卷递给欧阳,说道,“小金送信回来,二少爷看了就骑马跑了。”

欧阳一把抓过纸卷,几眼看完,脸色顿时煞白,半晌没有说话,大禹心急,问道,“欧阳师傅,家里可是出事了?你快说啊。”涛儿也目不转睛的盯着欧阳,双手无意识的紧握着。

欧阳却像被突然惊醒一般,颤声说道,“你们母亲病倒,速…回”说完,扭身就往营地飞奔,大禹和涛儿闻言心头一颤,耳里再也听不进去任何话,抬腿跟了上去,各自抓了马匹,扔下一切就往蓉城疯跑。

涯城几家铺子的总管木二十三,正巧与迟云涛一起从城里送了一车包谷面和盐巴等物,远远见到众人身影远去,就抓了几个熟悉的灾民询问,那些灾民也不知这些救命恩人突然都走掉了,有那捡了竹筒和纸卷的就送了上来,结果木二十三看完也火烧火燎的赶回了城,留下更加疑惑的灾民们,一边抱怨,一边在迟云涛的安排下,就着剩下的米粮,掺着野菜等物熬些稀粥活命。直到几日后有返乡的灾民赶到此地,才知,仙夫人为了赈济灾民,施展仙术,心里耗费过巨,直至昏睡不醒,于是,众人心中愧疚,祈祷天神的人群又增加了一万之众。

小安努力睁开肿成一条缝的眼睛,仔细的给夫人擦了手和脸,又轻轻给趴在床里不肯下来的幸儿盖了毯子,这才端了水出门。

惜福上前帮忙接了,说道,“小安姐,夫人好一些了?”

小安摇头,“脸色还是那样。”

惜福叹气,眼圈发红,说道,“如果咱们能替夫人生病就好了,等大少爷他们回来,还不知道要怎么着急呢。”

小安扫了一眼门外不远处的几栋木屋,说道,“如果能替,我早替了,你先帮我上楼照料一会儿,我去营地里转转,也不知道十七掌柜能不能买回母羊来,那几个孩子日日喝米汤,怕是不行。”

惜福点头,“正好我也给小姐和诚少爷做点清淡的小菜,总这么不吃饭也不行啊。”

两人忧心冲冲刚分开,小安尚未走到木屋门口,就听远处官路上马蹄声声,烟尘纷飞,扭头看去,一群人径直朝着营地就冲了过来。

任白衣等人也各自抓了长剑,从树荫下迅速走了出来。

那伙人越来越近,众人也终于认了出来,原来是欧阳等人,小安忍不住惊喜的喊道,“欧阳师傅大少爷!”

欧阳未等马停稳就跳了下来,急声问道,“夫人怎么样?”

大禹、辛巴和涛儿等也同时问出口,“妈妈(姑姑)怎么样?”

小安张口欲言,却觉嗓子好似被什么堵了一般,只能淌眼泪,半个字也说不出来,她要怎么说,怎么告诉欧阳师傅和少爷们,夫人昏睡不醒,夫人粒米未进?她扑通跪在地上,哭道,“是奴婢没有照顾好夫人。”

欧阳和大禹等人高高悬起的心,重重一沉,疾步上了楼。

崔鹏几人碍于礼数不能上楼,疲惫的扶着马喊道,“哪个兄弟,快给我舀碗水喝,我们跟着首领足足跑了一夜的马。”

瘦猴立刻拎了一桶温开水过来,自从仙夫人病倒,营地里就断了那种清甜好喝的泉水,只能从附近的河里取水,煮开之后晾凉喝,那几个丫鬟说如此能防止痢疾疫病。他们原本不信,不过前日有个老头儿一时干渴,就喝了碗河水,结果当晚就开始折腾,金老爷子从城里回来给他熬了药汤,才勉强捡回一条老命。他们这才相信,坚持煮过才敢喝。

崔鹏几人一口气解决了一桶水,就一屁股坐在树荫下不肯起来,那几匹马身上皆是汗珠子,嘴角吐着白沫,显然也是累的狠了,瘦猴带人把它们牵下去饮水喂草。

任白衣担忧的看了一眼楼上闪着银光的玻璃窗,心里暗叹,天神如果当真收了这个女子回去,对自家首领可是太过不公了。

欧阳坐在床边,任凭几个孩子啜泣,他耳里却什么都听不到,眼里只有那张青白的容颜,那明亮的双眸为何紧闭着,那柳眉为何失去了光泽,那唇为何灰白干燥,好似昨日这容颜上还满是温柔笑意,那眼眸深处波光粼粼,那唇饱满红润,微微嘟着娇嗔喜乐,怎么才不过几日,他爱逾生命的女子就这般毫无生气的躺在这里,他们才刚刚重逢,他们还没有成亲拜堂,他们还没有走遍天下,还没有一起策马江湖…

大禹死死咬着嘴唇,擦了眼泪,拍拍抱着他大哭的诚儿和幸儿,安慰道,“不要哭,妈妈只是太累了,等她睡醒就好了,你们要听话,要不然等妈妈醒了,该罚你们写大字了。”

幸儿抓了哥哥的衣襟,哭得哽咽,“大哥,幸儿怕,妈妈要是有事,我们怎么办?”

大禹狠狠搂紧她,好似要在妹妹身上汲取力量一般,低声说道,“还有哥哥在,而且妈妈也不会丢下我们的,妈妈答应过,还要带我们去看大海呢。”

辛巴抹了一把眼泪,一路风尘吹得他满脸灰尘,此时就变成了一条条黑道子,看得幸儿扑哧笑了出来,随即又瘪了小嘴儿,“二哥去洗脸吧,妈妈醒了看见你这么脏该不高兴了。”说完又对小安说道,“小安姐,做些吃食端来吧,哥哥们一定急着赶路没有吃饭。”

大禹见妹妹如此,心里一疼,眼眶忍不住又红了,妈妈以前常说没有经历过风雨的小树是长不大的,所以常要他们兄弟多多料理铺子里的事情,生恐他们不懂人世险恶疾苦,将来吃亏或者变成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每次说这话时,幸儿就趴在妈妈怀里,闹着说,她不嫁人,要永远赖着妈妈,就不用风吹雨打了。妈妈就笑的很欢喜,直说,女儿要富养,她就当个娇娇女好了。

而此时,妈妈病倒了,妹妹当真就懂事许多,眼睛都哭得肿成核桃一样,却还知道照料几个哥哥的饭食。

辛巴和诚儿一起去洗漱,大禹则拉着涛儿下楼去跟金老爷子等人打招呼,涛儿扭头看了看欧阳,大禹轻叹一声,又唤了幸儿,“跟哥哥一起下去吧。”

幸儿依依不舍的穿好了鞋子,低头牵着哥哥一起走了出去。

屋子里彻底静了下来,欧阳侧耳倾听木艾微弱的呼吸声,然后轻轻伸出手,把木艾连同被子一起抱在怀里,脸孔埋在木艾的颈间,大颗大颗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流了出来。

难道是天神的惩罚吗,惩罚他以前造了太多杀孽,才要他经历诸多折磨才能把心爱的女子拥到怀里,可是,要杀要剐,都降到他一个人身上就好,为何要让这么一个善良的女子受这样的苦?如果他当初不派人去求救,她就不会遇到大水,不会为了救那些灾民,把自己累得如此模样,都怪他,都怪他

正文 第四百一十九章 花都来人

第四百一十九章 花都来人

第四百一十九章 花都来人

“艾艾,你听见了吗,我在唤你,以前你为了逼着我这般叫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